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⑾乱┧担骸澳翘燎笸昝懒耍绻沽Υ蟮揭欢ǔ潭龋治薹ㄊ头牛突岬靡钟糁ⅰD枚宰约悍诺鸵螅屑跹埂2蝗缒涯难沽Ω值芪页械#帐眨蚁氚旆ò涯那诺娇煽康牡胤剑庋筒挥裘屏恕!北嫌耒襞呐睦家澹刑舅媸侵海⑺底约嚎吹角崮ε拢陀衫家宕9芤恍!�
兰义发现毕玉玺最爱在打雷下雨的时候莫名伤感,甚至毕玉玺会说自己在下雨的时候总是黯然,每次下雨都要长白头发,他建议毕玉玺试验一下转移疗法,他见毕玉玺很爱赌,尤其喜欢玩一种叫扎金花的扑克牌游戏,于是投其所好,经常约了几个朋友和毕玉玺一起玩“扎金花”。兰义前前后后总共输掉了80万。这些钱都被兰义存进了毕玉玺让他保管的存折里。次兰义出手这么阔绰,毕玉玺动心了,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间,兰义以蓝月工贸公司名义与北京洁通公司签订京沈高速公路生活区渔场工程合同及渔场承包协议。没有任何资质的兰义又顺利地拿到了800万元的工程。
私人存款员,怎么也存不了贪官的好心情
2001年10月23日五环路二期、三期工程施工和监理资格预审招标启动,共有全国77家施工承包商和18家监理单位购买了资格预审标书。正是这次招标,为毕的落马埋下伏笔。
兰义也正在这时,在高速公路位于通县田府村的生活区旁边获得了大片土地,用以张罗最初的养殖项目和蓝玥度假村。据蓝玥度假村的工商注册资料显示,公司的注册资本仅100万元(2004年4月注册)。能够建成度假村,是兰义的心愿,更是毕玉玺的心愿,毕玉玺希望自己退休以后更有一个休养的好去处。
第二章 谁搞垮了毕玉玺(6)
此时,兰义俨然已经成了毕玉玺的心腹和大红人。当时,谁要想见到毕玉玺,只要找到兰义就能一路绿灯。从与兰义的交往中,毕玉玺觉得,在赌场上输钱给他的行贿让他很放心,他要行贿人办存折,然后将身份证、密码送给自己,使得自己的受贿更加隐蔽。
2001年12月,毕玉玺在世纪城一个高级娱乐场所按摩脚时,在听按摩小姐说买房缺钱,他一次送给她20万元,把那个小姐都吓傻了。兰义隐隐觉得毕玉玺真的是有些疯狂了,他知道,抑郁在心底埋藏久了就会导致疯狂。
毕玉玺告诉兰义,自己还是郁闷,收更多的钱虽然一时有快意,但还是摆脱不了焦灼与恐慌。兰义已经是想尽了办法哄自己的主子开心。
不久,毕玉玺把自己的私房钱交给兰义管理,自己一心敛财和找女人。2002年的一天,毕玉玺让兰义到他的办公室来,给了兰义20万元钱,说让兰义以自己的名义存进银行。兰义当时也没问毕玉玺为什么这么做,领导居然求他这事,兰义不禁有点飘飘然,这个存着毕玉玺的私房钱、写着兰义名字的存折一直在兰义手里放着。
后来,兰义召集公司几名股东开会,商定为了承揽工程给毕玉玺送点钱。不久,兰义在这个存折上打进了88万元人民币。兰义曾经两次告诉毕玉玺:“您的存折里我已经给您存了100多万了,您什么时候用钱就拿。”毕玉玺两次都说:“我先不用呢,在你那儿放着吧。”从此以后,兰义每次向毕玉玺送钱都要召开公司的“专门会议”,并确定每年春节前到他家中送钱要定为一条“惯例”。这样,名为兰义实为毕玉玺的存折上一下有了100多万元。这也是兰义被指控行贿142万元中最大的一笔。
毕玉玺被“双规”后,在供词中说,他让兰义帮助存的20万元,是他的“私房钱”,为了不让王学英知道自己用着方便,才以兰义的名义存入银行。毕玉玺称他要用存折里的钱,随时可以拿来用。在事发后,兰义很快把这笔钱“处理”掉了。
既然兰义担任着毕玉玺的私房钱管理员和存款员,兰义当然还要充当取款员的角色。在物色了演员、歌手不成后,毕玉玺还是包养了一个洗浴城的小姐刘娟。2003年,情妇刘娟缠着毕玉玺给她买辆车,精明的毕玉玺不想自己掏腰包,便给兰义打电话,说有朋友要买车,钱不够借10万元钱。兰义到场后,看到不是毕玉玺本人用钱,心里很有些不痛快,但碍于毕玉玺的面子只得如数借出。
回到自己公司后,兰义越想越后悔,认为这笔钱没花在刀刃上,想要回这笔钱。当兰义找到刘娟,刚向她开口时,毕玉玺就打来电话说:“这笔钱是我借你的,以后我还你。”兰义一听,只好在刘娟的嘻笑声中灰溜溜地离开了。后来,兰义在法庭上说:“这钱,我哪敢向他要?”这笔10万元的债务一直没还。毕玉玺也在法庭上承认,在向兰义借钱时就没想还钱,兰义充当的不过是取款员的角色而已。
兰义辛辛苦苦的付出得到了毕玉玺的全力关照,毕玉玺的确让兰义和那几个下岗工人富了起来,截至案发,兰义现在已经是三家公司的负责人,从1999年到2004年,兰义任法定代表人的原北京蓝玥工贸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没有任何资质的情况下,通过毕玉玺“打招呼”,一共从首发公司拿走了合同价款达6000多万元的工程。其中首发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建的渔场,每年上交8万元就承包给了兰义经营;京沈高速公路3/4运输砂石料的业务给了兰义,运输款达2000多万元;五环路、六环路钢板护栏工程交给了兰义,合同款2000多万元……
兰义也有“遗憾”,他陪伴毕玉玺与抑郁症斗争了5年,可是老毕的症状一点也没有减轻。毕玉玺在家里准备了两个保险箱,每周要把钱轮番转移,毕玉玺为了让自己富贵功名长久,在家中设佛龛、佛像,随身带着佛珠、保命长寿的字符,兰义陪他练气功,瑜伽,陪他进行心理咨询,散步,可是他还是总有自杀倾向……
黄粱梦破,直到落网也没有医治抑郁症
2004年5月,毕玉玺被“双规”,同年8月毕玉玺涉嫌受贿被刑拘。毕玉玺东窗事发后,王学英在背地里也加紧活动。为了销毁证据,王学英联系亲属转移了大量的赃款赃物。而且数次电话问兰义毕玉玺是否有存款放在他那里。兰义预感大事不妙,偷偷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2004年7月4日,兰义在自己的50岁生日的头一天被抓获归案。
进了检察院,兰义沉默着,一连几次提讯都没有开口。检察官们也没有催促他,只是耐心地等待着。兰义的身体并不太好,每次提讯时他都显得很疲惫。兰义心中很矛盾,他在权衡利弊,交代吧,自己肯定会判刑;不交代,又能扛到哪一天呢?因为兰义曾经因为犯贪污罪和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所以他深知,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即使犯罪嫌疑人是零口供,只要证据确凿充分,也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定罪。
这个时候;兰义还在关心毕玉玺的身体状况;他数次向有关办案人员询问;办案人员告诉他,毕玉玺刚进来的时候情绪激动;每天就反复地念叨着古文;那是毕玉玺在钱包内随身携带着李世民对生活的百字箴言。有关人员认为毕玉玺是长期抑郁症导致了强迫症的发生;毕玉玺反复说自己是一个清廉的官;他通宵难以入眠;面部扭曲;十分狰狞。
第二章 谁搞垮了毕玉玺(7)
可是当毕玉玺听到兰义也被“抓”进来之后;却突然说了一句:“啊;看来剑是要落下来了;我安心了!”从此;毕玉玺不再失眠发愁;反倒是倒头就睡;继而犯了嗜睡症;最长的记录是他一睡就是两天三夜。
听到这里;兰义苦笑了起来;看来东窗事发后;老毕的抑郁症状倒减轻了;还能不依赖药物主动入睡;看来投案也许反而对老毕是一种解脱。2004年9月6日,兰义终于在检察官面前和盘托出了一切。
2005年1月6号,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将兰义行贿一案移交给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与此同时,毕玉玺案也被移送至市检一分院。
2005年3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毕玉玺贪污案。检查院提起公诉:1994年至2003年间,毕玉玺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介绍、推荐和打招呼等方式,先后帮助多人在五环路等公路建设工程及相关配套项目上牟取利益,他本人多次收受他人巨额贿赂,涉案金额竟高达6000万元人民币。办案人员仅从毕玉玺家中就搜出现金1000多万元。
毕玉玺没有为自己辩护;反而忏悔说:通过我走上严重犯罪道路的深刻教训,我衷心地希望党组织把我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广大干部也以我这个反面教材接受教训。我做了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心中有愧;一直以来饱受抑郁症的折磨;我对付自己的抑郁症的唯一办法;就是贪污聚敛更多的钱财;这使得我在贪污犯罪的路上越走越远。现在;我悔过认罪;我的抑郁症反而减轻了;这是因为;只有服法认罪;我才能丢掉压在我心头的愧疚与罪恶。
办案人员当庭展示了毕玉玺的千言忏悔书。
2005年3月1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原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长、首发公司董事长毕玉玺因受贿1004万元、私分国有资产300万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当庭宣布时;毕玉玺的儿子女儿都痛哭失声;而浮肿着双眼的毕玉玺竟然没有掉下一滴眼泪;脸上现出一种释然的样子。
2005年8月25日,毕玉玺之妻王学英被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王学英牵挂的儿子毕波也在9月26日因转移赃物而被起诉;鉴于毕波到案后具有认罪、悔罪表现,涉案赃款已被追缴,遂以转移赃物罪判处毕波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至此;毕家王朝轰然倒塌。
在毕玉玺案中,兰义是向毕玉玺行贿的25人中行贿次数较多、数额较大的一个。检察机关指控兰义的行为构成了单位行贿罪。之所以认定兰义不是个人行贿,是兰义为所在的公司即蓝玥公司、莹月公司承揽首路发公司相关的工程而行贿,他给毕玉玺行贿也是为了单位的利益,所得的利益也全部归属于单位。兰义向毕玉玺行贿的款项也来源于公司并且经过了单位的主要股东商量研究决定的。因此根据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认为兰义的行为构成单位行贿罪。但是兰义作为上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对他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2005年8月3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兰义行贿案;法庭认为,兰义身为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为本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其行为已构成单位行贿罪,依法应予惩处。兰义曾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假释期满后5年内再次犯罪,系累犯,依法应予从重处罚。鉴于其被羁押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应认定为立功表现;并能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罪行,认罪态度较好,依法对其予以从轻处罚。判决被告人兰义犯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这起跨越了5个春秋、用公司的钱讨好毕玉玺的单位行贿案,以公司负责人兰义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3年画上了句号。但是兰义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却久久地激荡在人们的心里。兰义说,在他的名下有三家企业,大部分员工都曾经是下岗工人,如果企业倒闭了,这些工人的生活也又就没着落了,所以他才会给毕玉玺送钱。兰义在法庭上说:“我不恨毕玉玺而是恨自己,我觉得毕玉玺没拿我当最低级人那么看,所以我心里很敬佩他很崇拜他,所以造成现在这个后果。而且我一个小人物能与他成为知己,甚至帮他治疗心病,我是感激的,到今天这步我能怨谁呢,怨我自己没学法律知识不懂法。”
据审判此案的法官介绍,兰义所在的3家公司如今已不复存在了,其中2家在案发前已被吊销,另一家被注销。
兰义说他一直认为公司要有发展就只能先把领导的腰包填满。但是当他面对法官和检察官,接受审讯和审判的时候,他才真正地意识到正是这种错误的想法促使他走到了今天。也正是用手铐报恩,兰义才和王学英等人,一起搞垮了毕玉玺。
第三章 证券掮客王小石(1)
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王小石当作贪官,这实在是高抬了他,他只不过是一个掮客而已。
中国证监会副处级调研员王小石在错误的场合,张罗着跟几个错误的人吃了一顿错误的饭,把自己吃进了监狱,也吃出了名,吃出了中国证监会官员犯罪的一个名案。
其实王小石张罗着吃错饭不是毛病,他的毛病是吃饭的时候给别人拉了皮条,并伸手拿了他认为该拿、法律却早已经规定不该拿的钱。
当然,人们之所以那么关注王小石受贿案,不仅仅因为他是证监会的一名官员,而是王小石案考验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执法环境,人们希望通过对王小石的审判,能够推动中国法律对证券市场的执法力度。
更多的人关注王小石,是因为媒体把王小石这块小小的石头,膨化成一座横亘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高山。其实,王小石哪有这等本事,他不可能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操作规则,他只不过是一个贪小便宜的证券掮客,利用上市公司操作的潜规则获得一点小利而已。更形象一点说,王小石顶多是在证券大鳄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之后,在狼藉的杯盘之间,捡来三杯两盏残羹剩酒吃吃的小泥鳅。
至于大家普遍认为王小石是中国证监会第一个倒下的官员,以及他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多大灾难,或者最起码王小石是那粒坏了一锅汤的老鼠屎,等等这些对于王小石的看法,其实是一些媒体在传递过程中对王小石的一个误读。可以这样说,正是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甚至把王小石的能量有意无意间夸大了,好像他在中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运作过程中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一般,这种对于王小石犯罪能力的浮夸,最终把王小石妖魔化了。
撩开面纱,王小石孤僻寡语
王小石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母都从事党政工作,王小石有3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他在家里排行第四,所以父母都叫王小石“小四”。
王小石1982年中学毕业后,接母亲的班进入北京市变压器厂工作。1984年王小石考入北京经济学院,也就是现在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88年7月毕业被分配到国家专利局工作时,王小石已经27岁。在学校里,王小石的年龄偏大,又沉默寡言为人宽厚,所以大家都把他当作“老大哥”。
认识王小石的人都认为他很实在,但少与人沟通。王小石因为少言寡语而被认为性格孤僻,据有关报道称在与亲友的相处中,他跟几个哥哥和妹妹相处得都不好,尤其是结婚后,他跟家里也不常来往。
也许是与人相处困难的原因,1994年王小石离开国家专利局,到中国证监会工作。
有一件事至今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王小石的妹妹大学毕业后到一家证券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的领导听说她的哥哥在证监会任职,就派人和王小石的妹妹到证监会拜望王小石,希望通过王小石加强与证监会的联系。但在王小石的办公室里,王小石对妹妹和同事的到来表现得非常冷淡,甚至让妹妹有些下不了台。之后,王小石的妹妹离开了那家证券公司。
对家人如此淡漠的王小石,给亲人们留下了架子大,性格孤僻的印象。但在外界,依然沉默寡言的王小石性格中,却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为人共知,就是对朋友非常好,讲义气。
认识王小石的人都认为他为人实在,这也许是他很少与人打交道,所以别人才会这样评价他。很多人认为,可能是他在大家庭中找不到感情的承载,因此转而向朋友寻求,反过来又为朋友做了违法的事情。但遗憾的是,事发后这些朋友也都消失了。
在中国证监会,王小石因为性格内向的原因,也是一个不显山露水的人,在仕途上也很平淡,直到案发前依然是个副处级干部。在中国证监会系统,厅局级官员为数不少,处级干部所占比例也非常大,而王小石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干部而已,并不像媒体上广泛认为王小石能够呼风唤雨那样神通。
王小石不过是中国证监会里一颗毫不起眼的小棋子而已,只是他这颗被淘汰出局的小棋子从棋盘上掉在了地上,并且叮叮当当在地上跳了几下,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响声,才引起对弈者和观弈者的共同重视而已。其实在整个中国证券市场的棋局中,王小石这颗小棋子,实在是无足轻重。
那么,应该怎么看王小石呢?
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拿人钱财,替人牵线,最终从钱眼里掉进法网里的小人物而已。王小石的犯罪应该归罪于他个人的贪心,而不能全部归罪于公司上市过程的不规范。别人常在河边走都没有湿鞋,王小石的脚要是不试探着往水里迈一下,他怎么就掉进水沟里去了呢?
王小石之所以沦落成罪犯,当然与他个人的贪欲有关,同时很大程度上跟他所在的环境有关。他所在的部门“权力大得让人眼红”,在那里工作最火,也最容易出事。
众所周知,由于掌握着公司上市的“生杀大权”,众多等待上市的公司都紧盯着王小石所在的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只要有机会接触王小石这样的人,很多公司就不惜重金,全力以赴“攻关”。
王小石在证监会的权力非常小,但有一条是别人做不到的,他可以提前知道发审委名单。这份名单就相当于作战当中敌方的火力配备状况,有这份名单在手,“攻关”的时候当然可以“有的放矢”了。但是,很多人猜测的王小石出卖发审委名单而获罪,在法庭上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