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南宋-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吉将“本使”二字咬得很重,意在提醒狄烈,他现在可是夏军使者,不是能随意冒犯的。
    “交流信息而已,怎么能说是冒犯呢?”狄烈笑咪咪道,“要不这样吧,我再吃点亏,拿一个人跟你换。你把我想知道的告诉我,我把元知州元昕交给你。”
    曹吉闻言大吃一惊,指着狄烈吃吃道:“那rì不是说好……凡见过我者,尽杀之吗?你、言而无信!”
    张锐脸sè一沉,喝道:“放肆!竟敢戳指军主!如此无礼,信不信我将你的手剁下来。”
    曹吉脸sè涨红,讪讪将手放下,不仅是因为他此举的确有冒犯之嫌,更重要的是,当rì在杀胡堡外,他就是被张锐所擒。对于这个险些将自己一刀剁了的家伙,曹吉有着本能地忌惮。
    狄烈冷冷扫了曹吉一眼:“信义岂为你我而设?一句话,干不干?”
    曹吉死死盯住狄烈,半晌才一点头:“好!但我只能告诉你人数与构成,别的决不会说。”
    狄烈点头道:“行,我要的就是这个。”
    听到军主与这位夏使的对话,张立等人才知道,原来双方还有这等内幕交易。
    随着曹吉将夏军总兵力及兵马构成合盘托出,不光是张立、释智和等军将,便是狄烈这主帅,脸sè也开始郑重起来。
    按曹吉所说,夏军此次号称三万大军,实际兵力只有一万二千余人。分别由三部分组成:兴庆府的侍卫军、石州的祥祐军司、银州的左厢神勇军司。
    侍卫军兵力最众、实力最强,共计七千兵马。其中有“质子军”一千,擒生军五千,“泼喜军”一营。
    所谓“质子军”,人数约五千,是由豪族子弟中选拔善于骑shè者组成的一支卫戍部队,负责保卫夏国君主安全,号称“御围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宫中。这支军队轻易不出战,一旦出战,通常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练兵刷经验;二、战则必胜(国君亲卫,自然只能胜不能败);三、博取功勋。
    此次反攻银州,以上几个目的均可达到——至少无论是李乾顺还是李良辅,都觉得没问题。所以,好些年都没打达仗的“质子军”终于要动一动了。质子军一千,听上去不少,足有五分之一。但实际上只有三百骑,其余均为负赡兵,因为质子军的构成是一正兵配三个负赡。所以这一千质子军中,能战者不过区区三百骑而已。
    擒生军五千:铁鹞子五百,轻骑五百,步跋子一千,辅兵三千。这其中步跋子是夏军步卒中的jīng锐,而这一千步跋子中,有一个营是由最为著名的“山讹”横山党项羌“山间部落”悍卒组成。这些步跋子最擅于上下山坡,出入溪间,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由于银州至石州一带的地形多为山梁深壑,最适宜步跋子发挥所长,所以李良辅特地勾抽了一千步跋子参战。
    最后,就是李良辅此次的秘密杀手锏“泼喜军”了。
    对于西夏这支特殊兵种,狄烈隐有所闻,这时听曹吉细说,才明白这其实就是一支用安放在橐驼鞍背上的小型投石机攻击的部队。这支军队人数较少,不过几百人,但屡建战功,不可小觑。
    光是一个侍卫军,就可以看出,李良辅真是下了大本钱。此外还有祥祐军司三千人马,左厢神勇军司二千人马。这两军监司五千人马中,也是正兵少辅兵多。细细算下来,这一万二千夏军中,能上战场的正兵,就达到五千之众,而且六成以上俱为jīng锐。用这样多的兵力,打一个不知所谓的天诛军,实为夏国近年来少有的大动作。
    听完曹吉的述说,狄烈以一名统帅特有的敏锐,察觉出李良辅所图非小,他集中了五千jīng兵,绝不会仅仅为了攻击一个小小的银州。再联想到左厢神勇军司竟敢置边防不顾,大胆放空弥陀洞一线的防御,再拉一半人马来助攻银州……看来李良辅也知道了折家投金的消息,宋国西北两大对抗夏国的支柱,坍塌了一根,晋宁军独木难支。十有仈jiǔ,他是想借这个难得的领兵机会,搂草打免子,先拔银州,再图晋宁军。
    西夏军一万二千,天诛军四千出头,双方兵力对比为三比一。不过古代兵力算法与现代不一样,现代军队几乎没有辅兵之说,关键时刻卫生员都可以cāo枪上阵,杀敌效果差不了多少。但是在冷兵器时代,辅兵就是辅兵,硬送上战场就是等着被屠杀。
    西夏军刨去辅兵,正兵只有五千;天诛军刨去工兵营与辎重营,还有一个医护都,其除皆为战兵,可战兵力为六营三千,双方战力对比不足二比一。其实这还是天诛军成军仓促,很多训练还来不及展开。按狄烈原来的整军训练计划,重甲长枪兵、刀牌兵,甚至工兵营也是要接受基本枪械shè击训练的,这样一旦火枪兵出现伤亡,可以立即补位,辅兵顿时变战兵,保持火力输出不断。如此一来,战兵的比例更高。
    李良辅肯定没有想到过这样的兵力对比。在冷兵器时代,每一名正兵都是经过大量训练、长期做战,才最终成为合格战士,有资格称为jīng兵。jīng兵与美人一样,都属于稀缺资源,可不是想要就有,一抓一大把的。
    李良辅误认为天诛军是宋军一部,按以往与宋军作战的经验来推算,正兵与辅兵之比是一比三或四,那么这支不到五千的军兵,可战兵力最多不过两千,甚至更少。谁能想到天诛军的战兵是如此廉价且量产,在全军中的比例又是如此之高。可以说,李良辅知己不知彼,未接战,就已先输一招。
    将敌我双方的实际战力在心里过一遍之后,狄烈与手下军将们宽心大放。一比二,兵力对比并不悬殊;将近一半是jīng兵?那更好,若能一战歼之,这对夏国造成的沉重打击,不在金国灭三万夏军之下。而且夏国的横山防御体系,也将被严重削弱,至少数年之内,无法对晋宁军及麟府丰一带构成威胁。
    狄烈环顾众将,朗声道:“此战的意义与远景,诸君心中都有数,本军主不再赘言。明rì之战,诸君努力!”
    诸将齐刷刷起立:“天诛必胜!”(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行 军
    五月十四,一如既往,是西北常见的晴旱天。天空云层稀薄,有着高原特有的爽蓝,那一轮刚跃升出地平线的红日,绯红未消,就已透出一股刺目的灼热,预示了今日必是个酷暑难耐的天气。
    狄烈在率大军出城前,看到这样的天气,只对张立等人说了一句话:“老天都来帮我们了。”
    没错,三伏天野战,这对士兵而言,不亚于是另一场战斗。如果一方攻城,一方守城,则攻城方士兵最少有一半的体力,会被天气消耗掉。这也是夏军不愿攻城,而邀约野战的原因。而对天诛军来说,战车里边好乘凉,这一点,只怕李良辅做梦都想不到吧。
    曹吉是开开心心回石州复命的,他怎会不开心?手刃了元昕,除掉了后顾之忧,然后天诛军又同意于神堆驿会战,达到了邀战的目的。既完成了公事,又报了私仇,这一趟出使,太值了。
    夏军不愿攻城,狄烈同样也不想守城。他在先前又是加固城防,又是建造营寨,那是在只有八百猎兵的情况下,为防备左厢神勇军司与祥祐军司突袭攻城而做的万一准备。等到第三混成旅到达银州之后,无论守城还是野战,他都已不惮。
    守城战固然有以逸待劳、居高临下的优势,但无法发挥出三旅的车骑步协同作战。混成旅这种协同作战,本就是为野战而准备的,守城的话。混成旅与普通旅也就没什么两样了。
    狄烈自组建第一野战军以来,还没有亲自指挥过,由自己提出并实行的车骑步协同作战。并且到目前为止,只有杨再兴的第一混成旅,有过真正的实战,并取得骄人的战绩,其余二、三旅还没开张。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与荣耀从哪里来?当然是一场场战斗的积累,从一场胜利走向另一场胜利而来。
    第三混成旅,就要在今日首战强敌,谱写属于自己的辉煌。而狄烈。也要在今日。亲自操刀,验证自己的军事改革成果。
    狄烈在银州城只留下两个都守城,城外两个军寨也各留一个骑兵队巡逻看守,再加上第三混成旅攻占定胡城时。留下两个骑兵都震慑。这就少了整整一个营的兵力。所以狄烈此次出战。战兵的总兵力其实只有五个营。不过,另一方面,却又多了两个营一千人的廉价炮灰兵——夏军左厢神勇军司。以及银州城的俘虏。
    一千五百人的俘虏,在干完该干的劳役后,就成了光张嘴不干活的累赘。狄烈可没那般好心,以及那么多的米粮养活敌人。想吃粮?想活命?行!到战场上玩命去。于是留下五百老弱残兵,带上一千精壮,其中不乏擒生军这种精锐,随军而行。尽管这一千人绝对没法与天诛军缺少的一个营相比,但好歹也能发挥出一点作用吧。
    五千大军,两千战马,五百挽马,五百大车,如滚滚洪流,行进在蜿蜒荒凉的梁峁沟壑间。战车、步兵走谷壑,骑兵则拉开两条长长的防护网,奔行在两侧高高的梁峁上,三股黄尘,遮天敝日,甚嚣尘上。从空中俯视,三排纵队如同三支迅急的箭矢,从东南射出,直插西北。
    三百猎兵与第三骑兵团二百骑,组成一个巡逻硬探营,全撒出去,流水价的消息不断传来:
    “夏军已从石州出发,其前锋部队已抵达神堆驿。”
    “我军骑兵硬探,与夏军游奕骑在神堆驿遭遇,双方试探接战。”
    “我军伤三人,击杀夏军旅奕骑两人,擒捉三人,双方脱离接触。”
    “我军前锋部队抵达预定战场……”
    银州的天诛军与石州的夏军,几乎同时于辰时初刻出发,对向而行,疾奔二十里外的神堆驿会战场。二十里地,如果是单人独骑,快马不过一刻钟,即便是步行,也不过半个时辰。但是成千上万的大军行进就不一样了,有骑兵、有步兵、有役夫、有辎重,各军速度不一,前军不能走太快,殿后不能落太远,骑兵要压着速度,步卒要苦苦追赶,正常行军速度就在日行三十至四十里之间。因此,二十里较平整的大路,再快也要走两个时辰,午间能赶到已算是行军神速了。
    至少,李良辅是这么认为的。
    此时,这位夏军统帅一身明晃晃的青党铠,胯下乘骑着雪白无杂毛的神骏健马,两侧有亲卫张开紫罗伞,高高撑起,为主帅遮阳。李良辅一脸欣慰,捋着颌下长须,意气风发地看着从身旁轰隆而过的这支强大军队,脑海中不无遐想。如果当年在野谷与金军交手的是这支强力的军队,纵然兵力比当初三万少了一半多,只怕结局不会落得那般惨痛吧。以精锐而论,当初那三万兵尚逊于此时的一万二千军兵,兵贵在精而不在多。只可惜……往事已矣,当年的耻辱,就用今日一战来洗刷,还有宋国的弃地来弥补吧!
    李良辅正踌躇满志盘算着,但游奕骑不断传回来的消息,却令他既惊且怒。
    “我军游奕骑与敌骑接触,折损五骑,重创敌骑三人。”
    “敌军先锋军已至神堆驿……”
    “敌军全军已至神堆驿,并开始布阵……”
    李良辅大怒,用马鞭抽击禀报的骑卒:“胡说!敌军出城不足一个时辰,怎么可能就到了神堆驿?!难不成全是骑兵?再探!不要将先锋骑队当成全部敌军。”
    那骑卒捂着满是血痕的脸,刚跑开没一会,又一脸惶恐地跑回来,这回没敢靠近,远远便禀报:“已望见敌中军大纛,立于阵中……”
    中军大纛都出现了,不用说,自然是全军到位。李良辅简直难以置信,怎么可能这么快?没道理这么快!他几乎要怀疑最早派出的哨探消息有误,敌军不是辰时初刻出发,而是卯时就启程了。这如何使得,两支军队会战,谁先抵达战场,谁就能占据有利地形与势态。虽然他先行派出了一支游奕骑占领有利地势,但明显不是对手的个儿,初次交锋就吃了亏,怕守不住阵地啊!
    “全军加速前进,前进!”李良辅恼怒之下,下达急行军命令。
    李良辅一声令下,夏军可就苦不堪言了,那些质子军、铁鹞子、擒生军骑兵什么的还好,加快马速就行了,步卒也能赶得上,真正辛苦的是大量的辅兵。这些辅兵或负赡,又要推车,又要拽牛马,又要背负各种骑兵装备,哪里是想“加速”就能“加速”的?
    这时,一名年约五旬的健壮老将,向李良辅建议道:“神堆驿距石州不远,敌军难以穿插,威胁我辎重。末将建议辎重可以慢行一步,让战兵与辅兵先期到达战场,抢先布阵。”
    李良辅略加思索,点头道:“可。曹指挥使,辎重军交给你,随后尽快赶上……嗯,最好还要有一支先锋骑军先行出发,尽快赶到神堆驿,在我主力大军到达战场之前,牵制骚扰敌军,延缓其布阵时间。”
    那老将以完全不同于这个年纪的洪亮声音道:“末将愿往。”
    李良辅赞许道:“有劳野利将军。”
    这老将,正是李良辅此次出征的副手,银州征讨军的副将,左厢神勇军司都统军野利荣。
    野利荣虽然上了年纪,但老而弥坚,而且从另一方面而言,也说明了他经验丰富。尤其常年与宋军对峙,他对于宋军的各种战法与战力知之甚详,因此,此次银州征讨军的三方联军中,李良辅便选定他为副将。
    野利荣率左厢神勇军司三百擒生军轻骑刚刚离开,又有一名游奕骑前来报讯:“大帅,敌军正建造营寨。”
    “什么?建造营寨?”李良辅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战场距离本州城不过二十里,会战之后,无论输赢,都要退回州城内休整的,哪有必要在野外驻营扎寨呢?这天诛军的主将据曹吉说是个年轻人,呵呵!年轻人就是年轻人,不经阵仗,不知战法……很好,你就慢慢建造营寨吧。
    李良辅晒然一笑,瞥见那报讯的骑卒竟然没动,似有未竟之言,心下暗怒,又将马鞭抽出:“何事吞吞吐吐?莫不是要吃军法?”
    那骑卒不敢躲开,硬生生捱了一鞭,脸上又添一记血痕,边抽冷气边道:“那天诛军建造营寨着实古怪,他们只费了半个时辰,就差不多建起了一座……一座,铁壁之城。”
    “混帐!岂有此理!你在胡言乱语么?那有半个时辰就建造好的营寨?何来什么铁壁之城?”李良辅快气疯了,这些监军司里的擒生军骑卒,实在应该狠狠苛以军法重责。所述军报,越来越荒诞不经,实在可恨可恼……
    李良辅不再多言,鞭梢一指,左右将那倒霉的骑卒拿下,然后全军全速进发。
    巳时二刻,李良辅终于率大军赶到无定河东岸十里处,神堆驿那片广阔的预定战场。于是,他看到了生平难得一见的奇观,在这一瞬间,他脑海里只剩下先前被拿下正法的骑卒所说的那句话:
    “铁壁之城!”(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二章 车城再现
    银州讨伐军的统帅李良辅,在这一刻,完全没能表现出统帅应有的从容自若的风范,与夏军所有普通军兵表情如出一辙,瞠目结舌,被眼前的一切亮瞎了。
    天空中流云变幻,无定河咆哮奔流,黄土峁草木萧瑟,平野上黄尘漠漠。就在这天地自然之中,很突兀地多出了一座巨大的铁壁城寨。城寨呈四方形,周长近五百丈,每一面铁壁墙长达一百二十余丈。墙高不过丈,却全以精亮耀眼的巨大铁板相连接,浑然一体,严丝合缝,犹如一条巨形玉带围,将那支神秘的军队深深地掩藏其中,难窥虚实。
    铁壁城寨的后方、左右,百余丈范围内,散布着一队队的骑兵,不时开合穿梭,四下逡巡,其人马数量之众,丝毫不在夏军骑军之下。
    李大帅用力咽了一口唾沫,虽然带着一股子泥腥味,却全不在意,声音干涩得令自个也吓一跳:“这、这城寨是何时砌成的?”
    先一步到达的野利荣,带着一队甲骑快马驰来。他那一张赤红的大脸盘上,也有着掩饰不住的惊骇与郁闷。来到李良辅的帅旗下,在马背上简单行了个军礼,正好听到李良辅发问,不由苦笑回答:“末将来到时,此城寨已建造一半,本欲出兵袭扰,延缓其修筑进度。但是……大帅也看到了,敌军骑兵甚众,我军骑军未能构成相对优势,因此未敢出击。而敌军这个城寨,其实是个车城……”
    李良辅是一军主帅。当然要以安全为先,因此大纛相当靠后,位于夏军的中后部,与铁壁车城的距离,最少在千步(约三里)之外,眼神再好,也看不清车城下不过两尺的半辐车轮。此时听野利荣详细道来,才明白这吓煞人的铁壁城寨,原来不过是车载板材,籍着大车勾连。竖起的栅板而已。难怪建造成得如此迅速。
    李良辅松了一口气,两军对垒,最怕的就是这种难明的怪异之事,现在弄明白了。心里有底。才能安心调兵遣将。
    “原来如此……嘿。这个狄烈也不知怎么想的,修筑这般模样的龟壳,那就是放弃主动出击。等着我军掩杀过去了。”这铁壁车城看上去挺吓人,李良辅却很不以为然,他一向主张用兵正奇相辅,将大军全摆在一处干挨打可不成。
    在这个时代,一支作战军队,只要有成规模的骑军,无论是金军、宋军、夏军,所采取的战法大抵相同:以步军正面吸引,骑军绕后侧击。不管玩出多少花样,整出一套套兵法,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一旦骑军侧击成功,战局必定。
    李良辅亲身经历的两次大战,足以为例。一次在雍宁五年(1119)三月,宋熙河经略使刘法奉陕西宣抚使童贯之命,统军进攻西夏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时李良辅随夏国晋王察哥,率军于统安城(今青海互助)正面阻击,暗遣精骑迁回其侧后,前后夹击,大败宋军,俘杀甚众。这一战,击杀了被夏军称之为“杀神”的熙河经略使刘法,宋国痛失良将。
    第二次,便是五年前李良辅亲率三万夏军与金将完颜娄室的宜水大战,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金军都统斡鲁率骑军从旁合击,造成夏军崩溃。死者数千人,不得已退走野谷,渡涧水,偏逢大水暴至,漂没不可胜计。最后李良辅狼狈不堪领着百余人逃回夏境,其声誉一落千丈,不得不交出兵权,入朝为枢密副使。
    这两次对夏国影响深远的战役,其战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