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革宋-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相国寺方丈最后命道:“告诉少林寺的使者,我们乐见少林寺打败宋军。不过我们大相国寺实在是爱莫能助。开封礼佛的百姓都不会起来对抗朝廷。”

    在洛阳的白马寺,寺里面的方丈也没有把少林寺的使者送官。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方丈也没有让使者下去,他简单的讲述了当年他见识过的黄河战役中,宋军攻破洛阳城,歼灭数千蒙古骑兵的往事。那时候现在的方丈还没当上方丈,被派去打探局面。他没赶上战斗,只是亲眼看到了结果。数千人马铺成的地方,看上去极为惨烈。

    让白马寺现任方丈最难以忘怀的,则是宋军的战后处置。“当年宋军命被俘的蒙古军挖坑,把死去的人和马埋在里面。最后留下一些坑,把那些挖坑的蒙古人尽数击毙在他们自己挖的坑里面,然后埋了。当时老衲还忍不住给那些人念经超度。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寒而栗。却不知贵寺的主持为何会起了对抗朝廷的心思。”

    少林使者立刻劝说道:“方丈,天下光是名刹就有几十座。河南的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开封大相国寺。在山西有五台山,在陕西有大慈恩寺。若是各地寺庙联合起来……”

    听到这里,白马寺住持怒道:“官家召开的宗教管理会议上,我们难道没有联合起来么?结果你们少林寺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之前宗教管理委员会开会,各路和尚们都参加了。即便被戳穿了各种骗术,和尚们也没有真的心服。最后赵官家让官员告知这帮和尚和道士,大宋不承认他们的私有土地,所有土地必须一年内上缴给当地官府。

    少林寺的代表们当时装聋作哑,根本没有任何表现。此时出来鼓动白马寺起来反抗朝廷,白马寺主持完全没办法接受。见识过宋军的杀戮之后,白马寺可不想如同那帮蒙古军一样,被宋军枪毙在自己挖的坑里。

    也许是因为长时间割据的缘故,少林人力远比其他寺院充足。少林寺的使者甚至能够跑到西安。西安这边寺庙众多,最出名的当然是大慈恩寺。大慈恩寺位于古都西安南郊,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除了大慈恩寺之外,大兴善寺同样著名。大兴善寺始建于晋初,印度僧人达摩笈多等曾住寺内译经。唐玄宗开元年间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元畏、金刚智、不空到此寺传授密宗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也成为了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

    这两所寺院的主持听了少林寺使者的建议之后,脸都绿了。西安这边失陷的时间非常久,曾经是各种胡虏聚集之地。宋军杀进西安之后,见到各种色目,卷毛,胡人相貌,立刻就抓出来杀了。等宋军清洗之后,整个西安城人口比起宋军攻城前少了三分之一。

    那已经让和尚们大大的超度一番。然而清洗并没有结束,当时汉人地主都试图与蒙古人联姻,宋军对这帮人又来了一次大清洗。这次清洗真的是三族诛灭,西安城内又是大票人被枪决在他们自己挖的坑里。等清洗结束之后,西安城内人口只剩下原本的不到一半。

    以宋军的角度,真的是洗净胡骚气。但是和尚们下的裤子里洋溢着尿骚气。在朝廷召开的宗教管理委员会的会议上,见识过残酷清洗的寺院代表当然不敢不想不愿提及往事,也只有少林寺这样的存在才干那么嚣张的反对。

    与其他寺院相同。不管是大慈恩寺或者是大兴善寺,或者是青龙寺,或者是别的寺院,都没有对少林寺的使者动手。大家只是告诉少林寺的使者,这些寺院都已经认怂,对于少林寺的勇敢反抗,各个寺院都只能表示真心的祝福,希望佛祖能够保佑少林寺。

    少林使者们对这帮同行的软弱十分不屑,却也有些不安。他们纷纷赶回少林寺,把消息带回来。而此时的杭州,赵嘉仁也接到了来自河南的报告,进攻少林寺的准备还在进行,因为没办法确定

    与其他寺院相同。不管是大慈恩寺或者是大兴善寺,或者是青龙寺,或者是别的寺院,都没有对少林寺的使者动手。大家只是告诉少林寺的使者,这些寺院都已经认怂,对于少林寺的勇敢反抗,各个寺院都只能表示真心的祝福,希望佛祖能够保佑少林寺。

    少林使者们对这帮同行的软弱十分不屑,却也有些不安。他们纷纷赶回少林寺,把消息带回来。而此时的杭州,赵嘉仁也接到了来自河南的报告,进攻少林寺的准备还在进行,因为没办法确定

    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3章 少林悲歌(三)() 
后乐园在西湖之畔,与皇城隔着西湖相对。最近十几年来,赵官家赵嘉仁一直在此居住。赵子然站在后乐园门前,眺望湖对面凤凰山上看着巍峨雄壮的皇城。就见红色的宫城城墙巍峨高耸,转回看着雅致的白墙黑瓦,对赵官家为何要在此居住很是不理解。

    赵嘉仁从来没有向人讲述过皇城里面饱含各种重金属、砷化物、硫化物的涂料以及建筑和装修材料,虽然现在的皇城内已经不再用那些玩意,钢筋水泥普通的白墙已经没什么污染,但是赵嘉仁依旧不愿意让自己和家人处于装修污染之中。

    既然不知道理由,赵子然就不得不觉得自己的官家同宗也许真的如众人所讲,有些怪癖。这是有明证的,赵官家三十多年只有皇后一个女人。他不纳妾,不选妃,不招收秀女。更不找官妓嫖宿。也从未听说赵官家有龙阳之癖。士大夫觉得赵官家不像文人,不像武夫,甚至不像是个有钱人。

    就在胡思乱想之际,赵嘉仁的警卫员前来对赵子然说道:“赵主席,请跟我来。”

    赵子然整理一下衣服,跟着警卫员向后乐园走。此时他已经是宗教管理委员会的主席,若是以前,那可是管理天下僧籍道籍的人物。赵子然这号人物打起精神,准备给同宗的赵嘉仁留下一个好印象。

    走进白墙黑瓦的的门内,就见院子里面格外的简单明了。道路平直,道路两边的花圃树荫也没有曲尽其趣,而是简单明快。这个后乐园原本是宋理宗赐给权臣贾似道,据说贾似道把里面修建的极尽雅致。亲眼看到之后,实在是名不副实。

    走过硬化后的路面,到了一个小楼里。楼里面也是简单的白墙,只是地面上铺设了木质地板,才有点富人的意思。进了客厅,客厅里面除了落地的大玻璃窗之外,也没有让人感觉非常不得了的地方。然后,客厅对面的门打开,一身制服的赵嘉仁走了进来。看着这位高大笔挺的官家,赵子然心中再也没有任何别的念头。

    大宋333年里,单纯比权势,就算是太祖赵匡胤也无法比拟。至于赵光义或者高宗赵构更是远远不及。其他官家都必须依靠丞相来治理国家,依靠人事权来控制局势。赵嘉仁自己担任丞相,近二十年来将大宋治理的无比兴旺。赵子然这么一个宗教管理委员会主席,在赵官家面前根本无足重轻。

    “官家。”赵子然说话的时候觉得声音都干涩起来。

    “坐。”赵嘉仁千篇一律的说道。

    客厅里面都是沙发,看着赵子然屁股只坐一半的模样,赵嘉仁笑道:“坐进去,坐稳当。”

    此时服务员端进来茶杯,看着这位三十来岁的大妈,赵子然终于相信传言是真的。有人说现在的秦皇后善妒,赵官家又极宠爱秦皇后,弄到想送女儿当嫔妃的人们没了机会。

    稳稳的坐进沙发,赵子然坐的笔直。然后说道:“官家,我已经和那些寺院道观的主持和观主们商量好,宗教管理委员会的委员们两年一换届,委员不得连任。还设有监察委员,监察检举寺庙和道观是否遵守规定。”

    “寺庙和道观的那些人真的认同?”赵嘉仁问。

    “他们都不敢反对。”

    “可否有人为少林寺求情?”

    “没有没有!”赵子然连连摇头,“少林寺公然造反,他们哪里敢为反贼说话。”

    赵嘉仁笑道:“造反只怕也谈不上。少林寺不过是当了几十年土霸王,当习惯了。”

    “啊?”赵子然愣住了。他没想到赵官家竟然给少林寺分辨。

    “即便少林寺并非要造反,大宋正要严打,这些涉黑的土霸王正是严打对象。哼哼!”说到后来,赵嘉仁忍不住冷笑一声。阴山以北的鼠疫给宋军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样给赵嘉仁提供了机会。在消灭外部威胁之后,军队也正好用来清洗国内的污秽。

    对如此‘现代汉语’的说法,赵子然整个人都呆住了,他觉得自己实在是跟不上赵官家的思路。至少在他看来,少林寺坚决不肯交出土地的行为,已经是如假包换的造反。不解片刻,赵子然问道:“官家不想用谋逆罪对付少林寺的和尚?”

    “宗教管理委员会里头没有法务人员么?”

    “……没有。”

    “宗教管理委员会隶属于法务部,你难道不知道现在没有谋逆罪了么?”

    “……臣一直是民事检察官。”

    “好吧。就我所知,新的大宋律法全书里面,不再有谋逆罪。有的只是叛国罪和危害国家安全罪。少林寺这种武装对抗国家执法,和叛国无关。”

    “官家,这……不是谋逆?”

    “依照法律,犯罪行为针对对象不同,定义也不同。针对大宋人民和大宋行政单位,这个分的很清楚。”

    幸亏赵子然是检察官出身,他总算跟上了赵嘉仁的思路。所以赵子然真的惊了,他没想到一位官家竟然在司法上也有如此明晰的认知。然后法律人的秉性上来,赵子然问道:“官家,若是有人针对官家搞袭击,就不是谋逆了么?”

    “针对个人的行凶是谋杀罪,有计划实施谋杀的是故意谋杀罪。在这方面定下一个特别针对皇帝的罪名,我觉得很无聊,也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本意。”

    “……臣知道了。”赵子然觉得自己完全服了。

    如果少林寺的和尚知道赵官家没有把他们定义为逆贼,想必也会点着头表示,他们的确不是逆贼。这帮和尚从来没想过要推翻大宋的江山,更没想过要夺了赵官家的皇位。在少林寺的大和尚看来,他们是整件事中的受害者。从金国覆灭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甲子,这六十年中不管是地契或者实际统治,少林寺一直是嵩山的主人。

    而且自北宋覆灭到现在,过去了一百六十多年。不管是金国当政还是蒙古当政,历代皇帝始终对少林寺大和尚们礼遇有加。赵官家突然下一道令,所有寺庙不得拥有寺庙外的土地,这无异于抢掠。

    面对这样的暴政,智空大师为首的强硬派们觉得上天有好生之德还是再和官府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别的结局办法。和尚们穿着青布僧衣,背上背着斗笠。带了趁手的防身家伙,骑着马前往开封。

    出了嵩山,到了郑县,就见到路上有宋军设了关卡。见到和尚,宋军立刻围了上来。

    带队的是元真和尚,他先出示了自己的度牒,证实了身份。然后说道:“这几位军爷,我们是少林寺的僧人,想去开封求见开封知府。”

    “去开封做什么?”军队警惕的问。他们马上就要围剿少林贼秃,当然不想放过敌人……

    “我们是去告诉官府,我们少林寺没有造反。”

    “你们有没有造反,你们说了不算。”士兵已喝道。这些部队都是阴山军区的人马,作为大宋消灭夷狄的主力,他们的敌我意识非常坚定。

    “我们少林寺一直是嵩山的地主,到现在都已经八百年。我们少林僧兵为大唐打仗,哪里会是逆贼。”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和尚们对于少林寺的历史非常了解,所以格外委屈。

    军官听了这话冷笑一声,“哈哈!你们不是逆贼,难道我们官军倒是成了逆贼不成?”

    这个逻辑倒也简单明快,要么是官军,要么是土匪。若土匪不是贼,那就只有官军是贼了。少林寺里面有许多印度佛教翻译过来的经书,其中有‘因明’学的内容,也就是逻辑学。元真为首的这帮是武僧,并未读过,却也能够知道这个道理。

    无法反驳这些。元真他们却也没了办法。本想着自己要被扣下,宋军军官却对他们喊道:“我们也不难为你们,此次就让你们回去。告诉少林寺里头的和尚,赶紧把土地交出来,大宋就让你们继续在庙里念经礼佛。若是不肯交出土地,那就等着官军将你们灭了。”

    元真没办法,只能带着僧人们调转马头返回寺里。走了一阵,看到官军竟然真的没有追过来,跟着元真的元明和尚松了口气,他对元真说道:“师兄,却没有想到官军竟然真的放我们走。”

    “哼!什么官军!他们明明是匪军!”元真怒道。他对于不久前官军的说法耿耿于怀,少林寺和尚们作为嵩山之主,从来都保护地方不受各种土匪骚扰。现在被骂成匪徒,那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元真并不知道,此时宋军的大部队已经从数个方向想嵩山前进。少林寺的主要所在其实是少室山,而不是整个嵩山。侦查部队已经到了少室山附近开始为围歼少林寺做准备。

    登少室山须沿着绝壁上一米多宽的石缝,断崖系古道,人在空中行,其险峻使游人赞叹称绝。登上山顶环顾四周,草山碧绿,林海荡漾,云雾飘渺如临仙景。灵霄峡、大仙峡、褂冰崖、水帘洞、回音楼等,景物天成,引人人人胜。少室山的南面,山姿很象古人戴的忠靖冠,所以宋代又有“冠山”之名。

    山势陡峭峻拔,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延绵,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峰峦参差,峡谷纵横,颇为壮观。

    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金末宣宗曾屯兵于少室山顶,抵抗元兵,故又称为“御寨山”。

    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所以唐代有“少室若莲”之说,当地群众称之为“九顶莲花山”。

    但是元真并不知道,此时宋军的大部队已经从数个方向想嵩山前进。少林寺的主要所在其实是少室山,而不是整个嵩山。侦查部队已经到了少室山附近开始为围歼少林寺做准备。

    登少室山须沿着绝壁上一米多宽的石缝,断崖系古道,人在空中行,其险峻使游人赞叹称绝。登上山顶环顾四周,草山碧绿,林海荡漾,云雾飘渺如临仙景。灵霄峡、大仙峡、褂冰崖、水帘洞、回音楼等,景物天成,引人人人胜。少室山的南面,山姿很象古人戴的忠靖冠,所以宋代又有“冠山”之名。

    山势陡峭峻拔,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延绵,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峰峦参差,峡谷纵横,颇为壮观。

    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金末宣宗曾屯兵于少室山顶,抵抗元兵,故又称为“御寨山”。

    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所以唐代有“少室若莲”之说,当地群众称之为“九顶莲花山”。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4章 少林悲歌(四)() 
五岳并非是小土丘。五岳之首的嵩山这里山峦叠翠,到处都是石头。杨铁心的指挥部设在嵩山外围一个小山村子里。村民们家的墙壁是用石头垒成,茅草屋顶在秋风里和墙缝一样透风。看着家徒四壁的房屋,杨铁心叹道:“没想到这里还这么穷。”

    在嵩山山外的道路上已经建起了集中营,鲁达作为本地退役军人,与其他退役军人被重新召集参加行动。他们负责集中营里百姓的生活。此时到了开饭时间,每个人百姓都领了托盘,到打饭的地方。

    巡逻队拎着棍棒,用当地话喊着:“都站好,别乱动。谁乱动,等着挨打!”

    集中营里的百姓伙食依照军队标准。一天三顿饭,主食是白面馒头,两个大锅炒出来的肉菜,一个鸡蛋。汤是玉米南瓜面糊粥。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也兼顾了清爽浓香。军人们整天打仗,若是饭不爽,那是真的极端不爽。

    集中营里头的百姓们排着队,一个个打饭。鲁达目光所及,看着几个吊在架子上示众的家伙,然后就听到队伍里聒噪起来。叹口气,鲁达转过身来。果然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