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革宋-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骂归骂,和尚们却也无可奈何。到了晚上,在宁波的一处住宅里,几个带着帽子的家伙聚集起来。现在新风气是留短发,和尚们只要两个月不刮头发,就有类似军人的短发。摘下帽子,几个短发家伙就开始互相交流情报。

    “你们庙里被带走了多少人?”

    “被带走了四十七人。你们呢?”

    “二十二人。”

    “听说是你们庙里的智空打瞎了人,才把事情闹出来的。那个智空现在可在?”

    “已经安排他去避避风头。这厮毕竟是上上一任方丈的儿子,本来是想让他管农田,没想到这厮竟然如此靠不住。”

    “你们把他抓回来交给官府不就好了。”

    “就他那性子,落到官府手里,只怕就敢攀咬别人。”

    ……

    各个寺庙交流完消息,这边就散了。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长发和尚化妆后到了当地地主家里。见面之后,和尚说道:“阿弥陀佛,查施主,此次的事情看着紧急,今年的供奉等此事过去再说。”

    “晓得!晓得!”查自庸连连点头。他信奉佛教,见到朝廷逼迫和尚们的土地纳税,就‘买下’天童禅寺手里一部分土地,实际上这些土地上的收成还是归天童禅寺所有,只是经营者由和尚变成查自庸。交税也由查自庸承担。

    和尚们到处联络,得到消息的方丈们心情也轻松了一点。虽然不知道上头到底准备怎么追查,至少大家不至于被弄到措手不及。

    和尚们轻松,检察官们就不轻松。至少他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查出什么来,至少不是能够给和尚定罪的事情。那些低端和尚们承担的都是苦差事,吃得饭少,干的活多。也许是注意力都被这些事情占据,和尚们并不知道上头的高端和尚都在做什么。只是知道高端和尚们都挺忙。

    连着审问几天,赵逊只觉得脑子都懵了。晚上吃饭的时候,赵逊卖了酒,让食堂炒几个荤菜。正好看到赵子然,赵逊就邀赵子然过来一起吃。赵子然过来之后,从包里掏出一瓶酒放在桌上。看得出,大家都想喝两杯,放松一下。

    先上来的是油炸花生,花生早就炒好,铲一盘过来就行。两人也不用别的菜,就着花生就喝了起来。赵逊用勺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嚼后咽下,喝了口酒,就感叹道:“我本来以为和尚们都花天酒地,现在看大多数和尚过的很不怎么样。便是种地,也不会这么惨。”

    赵子然点点头,“是。我也以为什么妖道妖僧,各种都是坑蒙拐骗,会很有钱。”

    又吃了一口油炸花生,赵逊叹道:“这就跟咱们大宋一样,能被朝廷派出去的都不是一般人。能被各个家族派出去的也都不是一般人。就得靠这些人。”

    赵子然眼睛一亮,“你说得对,咱们是不是找错人了。那些留在寺庙里的和尚知道什么,得找那些游方的和尚。”

    赵逊一愣,思索片刻才想明白赵子然在说什么。这下赵逊心中翻腾,这些道理都是他从老爹那里或者从比较早给老爹当秘书的赵若水那里听来的。然而听了这个道理,却没能够善加利用,赵逊心中很是沮丧。

    赵子然找到了新的思路,心中欢喜,按照新思路说道:“再问和尚的时候,我们就加一个问题,谁是庙里的游方僧。”

    “好。”赵逊虽然沮丧,也只能这么继续下去。

    第二天开始,赵逊就开始增加问题。到了晚上,他按照约定和赵子然再次碰头,两人把白天审问时候得到的消息拿出来比对,几个名字重叠起来。赵逊叹道:“你觉得上头所说的一百三十几号人里面,有没有这些人?”

    赵子然摇摇头,“不知道。咱们也许该请上头问问才好。”

    赵逊本来不想费这个事。不过是一些和尚的消息,赵逊随便一个电报,别说得到和尚的消息,就算是赵逊要把和尚们下狱,只怕也能做到。但是转念一想,赵逊还是觉得自己不要这么张狂,不过是几个和尚而已,犯不上让‘皇子赵逊’出面,检察官赵逊就应该能解决这件事。

    想到这里,赵逊就问赵子然:“咱们怎么请上头?”

    “我去吧。”赵子然把事情揽在自己这边。

    再过一天,两人又碰头。赵子然一脸的遗憾,坐下之后就告诉赵逊,上头听了赵子然的建议之后毫无兴趣,只是让赵子然好好审问。

    “上头到底怎么想的?”赵逊有些不明白。

    “他们是怕咱们泄漏名单?”赵子然给了个答案。

    赵逊也有些怒了,他不爽的说道:“不给名单,咱们怎么抓重点。一群刨地的和尚知道个屁。”

    赵子然也觉得这里面有些猫腻,这次动静这么大,肯定是要弄出点啥。但是这么搞,等于是让大家瞎折腾。谁知道里面都有啥重点,也许大家干的事情都是白费气力。

    找不到重点,赵逊觉得很是不爽,晚上躺在床上感觉怎么都睡不着。翻来覆去一阵,赵谦突然想到一个办法,游方僧且不说,这些低端和尚日子这么苦,他们肯定也想出去化缘之类,以捞点好处。这些私自出去的家伙总是比不出去走动的和尚们知道的多些。

    想到这里,赵逊就盘算起明天该怎么审问,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到了第二天,赵逊再次换了思路,再询问一番,除了游方僧,果然找出几个比较不安分的低端和尚。询问中却看得出,同为低端和尚,乖乖受苦的低端和尚很乐意出卖那些不老实的低端和尚,反倒不敢得罪高端和尚。

    赵逊本想立刻把已知的不安分低端和尚叫来审问,却想起头几天的经历,最后还是决定先走完流程之后再另外把那些家伙叫出来审问。

    原本计划里面是每个检察官审问三个和尚,按照除法计算,一百检察官审问一万和尚需要一个月。现实中审问速度明显比较快,一天大概能审问五到六个和尚。十几天就完成了审问。

    赵逊已经积累了好厚的一份单子,接下来却不是让赵逊再询问,反倒是上头把赵逊等检察官叫去,一个一个询问他们此次办案的经过。赵逊看着有问询人员,有记录人员,这心里面还有些惴惴。

    全部回答完问题,赵逊又讲了自己的思路,上头的人并没有做出任何评论,只是记录、询问,把赵逊的办案思路给记下来。

    等出来之后赵逊突然觉得事情不太对,难道此次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要审问和尚,其实也是现在选拔有能力的检察官不成?

    再等下来,也没有人给他们有关检察官选拔的答案,只有一众互不认识的检察官们按照拆分原则两人一组分成了五十几组人。让检察官们根据之前的判断做深入调查。赵逊觉得自己也许猜对了方向,就找了赵子然做搭档。

    两人把手里的名单交叉比对之后,找出了二十几个不老实的低端和尚。把他们专门给提审出来。赵子然建议道:“咱们在审问间里面的墙上挂几条锁链。”为了增加威慑力,

    “这么吓唬人合适么?”

    “既然是不老实的和尚,那就见过点事情。没有这些铁链恐吓,他们只怕更不老实。”

    “咱们并不主张刑讯逼供。”

    “咱们知道不主张,但是和尚不知道。”

    “咱们知道不主张,但是和尚不知道。”

    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261 土地根本(五)() 
    “官家,二皇子审问和尚的法子很不错,抓到了要点。”

    “且不说赵逊的身份,若他是肃奸委员会的人,你们接下来会怎么对他。”

    “他会被列入重点培训对象。”

    “……肃奸委员会的制度已经这么完备了么?”

    “这是当年官家下令建立的制度。”

    ……

    君臣之间的对谈非常坦率,刘宠并不害怕赵嘉仁高兴或者不高兴,肃奸委员会本就不是一个令人高兴的部门。

    赵嘉仁本来也不是要和刘宠开联欢会,他问道:“宗教管理委员会的人选,你那边有人选没有。”

    “我们这边的人都觉得宗教是商业骗子,派人去的话都只想着要铲除骗子们。不过……官家,我们肃奸委员会里面有些人喜欢佛经和道德经,喜欢得不得了。但是他们的确不是宗教徒。”

    赵嘉仁微微一笑,在21世纪的时候,他认识许多对于宗教典籍非常熟悉,有很深刻理解的人。这帮家伙大多是喜欢思辨的些唯物主义者,对他们来说,阅读宗教典籍和读唐诗宋词一样。带着这种‘怀旧’的性情,赵嘉仁笑道:“宗教典籍是一种文化。喜欢文化、宗教信仰、宗教活动本就不是一码事。他们分别是思想活动、精神逃避、商业活动。”

    刘宠听了‘宗教典籍是一种文化’,心中十分喜欢。他爹刘景文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官家就是官家,他们的能力并非文化人,赵嘉仁是个例外。刘宠觉得他爹说的非常对。但是刘宠并不想拍马屁,他继续此时的话题,“官家,未来宗教管理委员会的人员会从这些检察官里面选出来。以后这个部门归司法部管?”

    “不归司法部,难道还归文化部?”赵嘉仁反问。

    在大美利生活了一些年,赵嘉仁发现大美利坚很多制度非常合理。譬如大移民局归司法部而不是议会或者国务院管理,因为大美利坚认为移民是个法律问题,而不是感情或者道德问题。有珠玉在前,赵嘉仁也觉得宗教管理是个法律问题而不是感情活着道德问题。

    赵逊并不知道自家老爹的看法,他正在履行自己的职务,从不安分的低端和尚那里获得消息。既然不安分,就不肯说实话,一定的强迫手段也是必须的。皮鞭烙铁辣椒水老虎凳并不合适,大宋是文明国家,审问就使用了绳艺。猴子摘桃,仙人指路,金鸡独立,一飞冲天。和尚们的身体被绳子捆起来,进行各种伸展,让肌肉骨骼长时间承受痛苦酸麻等感受。有些和尚最初还因为麻痒而咯咯哈哈嘿嘿的笑,随着时间的持续,他们开始哀嚎,哭泣,求饶。不管这些家伙们如何鬼哭狼嚎,负责人都不管不顾,只等着时间到了之后再说。

    净空大和尚坐在蒲团上敲着木鱼念经,这么多年下来,念诵经文根本不用脑子,自然而然的就能念诵出来。嘴上念着经文,大和尚心里想念的是他的相好。相好是大和尚从青楼里买来的,之后净空在宁波购置了一处宅子,把相好的养在里面。若是按照以前,每隔五六天,他就要和相好的见面。那温香玉软,简直胜过极乐世界。但是现在外面风声紧,净空大和尚都半个多月没见过相好的。心中着实憋着一团火。

    等念完了经文,就有小沙弥跑来禀报,“大师,被抓走的定念师兄回来了。”

    “叫他过来。”净空大和尚命道。

    没多久,就见定念和尚迈着奇怪的步伐走进来。净空皱着眉头问道:“官府给你上刑了?”

    “……是。”定念哭丧着脸说道。

    “那你说了什么没有?”净空大和尚语气严厉的问。他已经从被放回来的和尚那里知道,官府询问的就是大和尚们有没有各种恶行,明显不怀好意。

    “我什么都没说。”定念连忙答道。

    净空大和尚也没有再就这个问题多说什么,“你休息两日,明天就到武夷山的禅寺给我送个信。”

    “这……”定念一副不想去的模样。

    “你不想去么?”定念大和尚冷冷的问。

    “去,去。”定念连忙答道。

    等定念下去,净空觉得早就该把定念这样干办许多事情的家伙送去外面。留在宁波就是个是非之地。

    安排了定念的事情,净空大和尚就前去见了方丈。方丈和净空大和尚在蒲团上坐下,便叹口气说道:“也不知道官家为何不念些香火情。”

    天童禅寺一直觉得自己和赵嘉仁赵官家有很深的渊源。除了当年赵官家修建灯塔的时候,天童禅寺也帮着赵官家募款之外。赵官家的岳母可是偷偷带了女儿听赵官家与当时天童禅寺的方丈打机锋。若是一般人物,有这样的关系,总得给天童禅寺几分颜面。然而这位赵官家却根本没有如此。

    净空大和尚说道:“方丈。我等不若就将此事讲给那些香客听,让大家知道官家凉薄。”

    “……我也想过如此。只是怕香客们不敢到处去讲。”方丈说完之后又是叹气。

    净空大和尚心中也是无奈。若是普通的官家,定然不肯名声受损。偏偏赵官家乃是马背上的皇帝,那篇‘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三十年前读这个偈子的人大多觉得在鄂州一战杀了一万多蒙古人的赵嘉仁有点轻狂,三十年后的现在,赵官家每年斩杀几十万夷狄,已经没人敢评价这个偈子。

    最后净空大和尚说道:“方丈,官家也许只是想收回土地。我在想,我们其实可以和官府商量,我们也派人租了农场的土地去种。干脆就建立一个天童农场。”

    方丈呆了呆,他没想到净空居然能想出这么一个法。只是想了片刻,方丈立刻就否定了这个建议,“我等一心向佛,断然不能如此。”

    不管净空大和尚怎么劝说,方丈都不答应,只能悻悻的离开。一想起求佛之心,净空大和尚心中就有气。他能混到大和尚的位置上,当然有求佛之心。但是净空大和尚觉得有求佛之心并不等于真的要严守清规戒律,真正能够坐化圆寂的和尚能有几人。前辈禅宗的和尚们说的有道理,什么叫做修行,就是吃饭、干活、睡觉。兴办一个天童农场,让低端和尚们在里面劳动修行有什么不好。

    想来想去,净空大和尚心中突然有了想法,他连忙派人去请几位代持土地的香客之一的查自庸。查自庸趁着夜色进了天童禅寺的侧门,见到了净空大和尚,他连忙问道:“方丈可否安好?”

    净空大和尚合十答道:“方丈安好。阿弥陀佛,多谢查施主挂念。贫僧此次请施主前来,要说的是想请施主出面,响应朝廷号召,兴办农场……”

    查自庸听着净空大和尚的话,越听越是讶异。等大和尚讲完经营思路,查自庸连忙说道:“此事只怕得方丈答应才行。”

    “查施主,你觉得我这谋划可有问题?”

    “……这,听起来没什么。只是动用僧人种地,是不是有碍观瞻。”

    “不妨,可让僧人留发修行。”

    “……方丈会答应么?”

    “方丈定然不会答应,但是天童禅寺本就不是方丈的私产,而是修行之人的庙产。不这么做的话,施主觉得天童禅寺以后可有出路。”

    查自庸不吭声了。就算是和尚一天只吃半斤米,天童禅寺里面三四千和尚,一天也得两千斤米。一年得七十万斤米。加上别的许多支出,光靠香火钱,非常难以维持。若是有个农场,便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和尚办农场,怎么都觉得不对劲。

    最后查自庸含含糊糊给了个答案,离开了天童禅寺。

    第二天下午,赵逊就得到了从天童禅寺发来的消息。看到查自庸的名字,赵逊立刻想起看到的资料,那些和尚庙为了自己不交土地税,就把土地卖给一些香客。查自庸就是其中之一,一共买了大概五千亩地。光是这个土地面积,就算是大地主了。而且这位查自庸颇有经营的能耐,这些土地经营的还算不错。

    所以赵逊立刻就前去找了负责人,问道:“我们可否对查自庸这样的家伙收重税?”

    此次的负责人想了想才问道:“你们想断了天童禅寺的收入?”

    赵逊答道:“没了收入,这帮人才会真的乱起来。再说天童禅寺这么转移财产,本来就该整顿才行。”

    “此次是要你们查出那些和尚们如何不法,而不是让你们想办法把和尚们一步步逼死。要是上面是这样的打算,哪里还用这么劳师动众。几个税务官就能整的帮和尚嘎嘎的。”

    从负责人那边离开,赵逊找了赵子然喝酒。自然就说起现在的工作。赵逊觉得完全无法理解上面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摆明了要收拾和尚,却又遮遮掩掩的。直接让庙里破产不好么。

    赵子然也觉得很是不解,不过赵子然却劝赵逊,“上面既然这么讲,想来有其道理。”

    赵逊并不认同,他说道:“上面总得把他们想干什么说清楚吧,让我们这么瞎干,心里面总是不舒服。”

    赵子然笑道:“哈哈。赵兄弟,你这脾气比我这宗室的还大。”

    赵逊听了这话,心中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他原本没想到赵子然居然是赵氏宗亲,就如赵逊也不会讲他是赵官家的二儿子一样。所以一个宗室可以觉得平民比宗室还嚣张,皇室的赵逊自然觉得他有权这么想。而且赵逊也不觉得自己嚣张,他只是想知道上头到底想怎么解决问题。让他跟蒙着眼睛的驴一样走,赵逊非常不开心。

    “赵兄弟。”赵子然继续说道:“你且不用着急,上面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该说的时候就会说出来。若是不想说,他们就不会说。你生气的话,只会让上头觉得你不可靠。”

    赵逊也知道赵子然说的有道理。不过即便知道如此,赵逊也很不高兴。他实在不能接受自己被人操纵的感觉,特别是做无用功的感觉。

    带着这样不开心的感情继续办案。赵逊很快就审完那帮不安分的低端和尚,接着就是新的案情总结。等到讯问人员把赵逊叫进去询问,赵逊十分流利的把自己审查的结果给讲了出来。

    “和尚们就跟封建领主的组织方式一样,采取的是效忠和保护的模式。那些低端和尚向高端和尚效忠,然后混口饭吃。虽然和尚本身有选择不当和尚的机会,但是当了和尚之后,就不怎么愿意退出……”

    赵逊不得不承认,他本以为和尚是山大王,其实仔细看来,并非如此。如果没有官府的允许,寺庙根本没办法生存,只要官府稍微用点力,就有几十种上百种手段让寺庙鸡犬不宁,僧不聊生。

    这是赵逊最近有点认识的问题,也是他很不以为然的问题。上头如果不是要解决和尚,那为什么要这么认真的追查和尚们的不法事件。

    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