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革宋-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去大使,会不会太远了?”外交部的人员态度很不坚定。

    面对这样的一群人,卢柏风结束会议后请一墙之隔的理藩部代理部长罗义仁过来商议。两人一见面,卢柏风笑道“听闻官家已经确定让僧伽罗作为殖民地,罗部长真能干。”

    罗义仁微微一笑,也不说此事,只是淡然问道“卢部长让我来,不会是说此事的吧?”

    卢柏风连忙摇头,“现在欧罗巴局面相当繁杂,想请教罗部长怎么看。”

    此时会议桌上已经放了一张欧罗巴地图,罗义仁走到桌边指着一个位置对跟过来的卢柏风说道“把这里占了,以咱们大宋当下的实力,大概也能进可攻退可守。然后再占领西西里、撒丁岛、科西嘉岛。也就差不多了。”

    卢柏风看着地图,一时说不出话来。然后就听罗义仁追问道“卢部长,我是以为你要通过夺取领地来确定大宋的外交地位。如果这个切入点不一样,你就直说。”

    听了这话,卢柏风连忙应道“我就是觉得大宋若是没有土地,在欧罗巴不被重视。但是我们在地中海貌似没办法维持这么多岛屿吧?”

    “不怕。官家最痛恨的是什么?是异族入侵,是认贼作父。是拿着大宋的土地和钱财换异族欢喜。这些岛拿下来之后,岛上的人可以干掉,可以抓走卖掉。我们大宋现在不需要那些岛上有多少人口,谁敢打那些岛的主意,我们用海军让他们痛不欲生就好。”

    听着年轻气盛的话,卢柏风微微摇头,“这么讲的话,我们怎么进入地中海?”

    “忽必烈已经快死了,他死后蒙古国定然大乱。我们理藩部这几年要在天竺洋大力扩张,到时候只需要夺取埃及就好。埃及运河在我们手里,我们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你怎么确定蒙古定然大乱?”

    “远征意大利,哈哈,我真不知道忽必烈是怎么想的。就他在地中海里面的那点水军,远征意大利不是死路一条么。我虽然不知道东欧司是怎么决定的,若是我的话,此次一定不会支持蒙古西征。就让他们自己为了水军去折腾吧。折腾着折腾着,就开始折腾伯颜了。”

    卢柏风心中叹气,却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落在了之前罗义仁认为‘需要首先夺取的地区’。看着那片土地,卢柏风觉得自己的脑力貌似不够用。那块土地看着非常敏感。

    到了下班时间,卢柏风实在是不想回家。在食堂吃了晚饭,卢柏风甚至踱步到了招待所。最后部长还是选择回家,逃避总不是办法。一进家门,卢柏风的夫人立刻气鼓鼓的冲过来,她把卢柏风拉到旁边的房间,关上门低声问道“你爹已经在家里骂了一天,遇到点事情就气呼呼的骂。现在他在家里骂,是不是过一段就要出去骂了。”

    卢柏风心中一阵羞愧,他印象里面的老爹是个坚定认真的高洁读书人。这羞愧让卢柏风心中对老婆也开始不满起来,他用虚张声势的不耐烦说道“你难道就不能让他心情好些?”

    卢夫人瞪大眼睛看着卢柏风,从她的表情看得出,卢夫人是真的升起了。她最后也没解释,只是说道“这几天大郎的姥爷想他和大娘。我带他们回家里去。”

    说完,卢夫人开门就走。卢柏风一听就知道老婆这是要带着孩子回娘家,把卢家父子丢在家里让他们自己闹。卢柏风立刻追了出去,然后就见到他爹正快步从楼上下来。卢老爹看到儿媳,一脸不屑的轻蔑。卢夫人看着面前的楼梯,根本不抬头,直接上楼去了。

    看着老爹的表情,卢柏风觉得事情已经不妙。没等他追上去和夫人说话,卢老爹语气严肃的命道“你跟我来。”

    卢柏风无奈,只能跟着老爹到了方才与卢夫人说话的房间。卢老爹也不关门,开口就问“你是觉得你的官位重要,还是这大节重要?”

    卢夫人此时已经走到一楼看不到的位置,她静悄悄的在楼梯上坐下,听着从房间里面传出来的训斥声。卢老爹今天也是这么骂卢夫人的,听着丈夫也受到同样的指责,卢夫人心情别提多痛快了。

    “做人大节不能亏,此时宗族马上就要分崩离析,外地卢家一支已经分家了。这家族一散,哪里还有脸面去见地下的先祖。而且官家倒行逆施,你身为尚书,难道就这么助纣为虐么?”

    大声喊!大声喊!喊到整个小区都能听到才好!卢夫人心中恨恨的想。卢夫人姓陈,和当今赵官家的母亲陈太后是本家。只是关系比较远,没来往。赵官家登基之后,陈太后告知陈家,要求家里所有孩子无论男女都要去读书,家里的女人也要去读书。这位‘陈卢氏’相应号召,这些年也上了学。

    ‘陈卢氏’名叫陈美美,她没想到初中毕业之后上了个中专,之后朝廷就给她安排了一个差事。虽然只是一个级别最低的办事员,但是有卢柏风这么一个丈夫,她照样过的很舒适。从那时候起,陈美美就成了赵官家忠臣的臣下。五年前赵官家开始打击地主,卢夫人得知消息之后就说服她父母把家里的地都卖了,搬到杭州来生活。

    陈家人最初还不太习惯,这几年下来,他们家已经觉得卖地进城是最英明的选择。

    “爹,这根本不是一回事。”卢柏风为难的辩解道。

    “那自然是一回事。我要你立刻公开上表,与周围这些人讲,废了土地税,抛荒也不用缴罚款。你不要觉得那些尚书和部长们真的不支持这念头,现在只缺人出来振臂一呼。当此时候,你就得有大节。”卢老爹用正义感爆棚的语气发自内心的命令道。

    卢夫人脸憋得通红,她站起身走到沙发边,拿起一个巨大的丝绸靠枕,把脑袋埋在里面。还用力捏着自己的手背,这才勉强让自己没有放声大笑。和卢柏风成亲这么久,卢夫人知道自家丈夫到底多么看中这个官位。

    在这时间里面,卢柏风也说了点啥。卢夫人没听清楚,接下来卢老爹的怒吼倒是在二楼听的清楚,“……你胡说什么。便是所有尚书都被罢免又如何,还是你们不齐心。朝廷里面有多少官员可以被罢免。就这么罢免下去,朝廷自己先垮了!”

    卢夫人此时只觉得念头通达。今天她为了丈夫,还是忍不住想劝说一下卢老爹。没想到卢老爹直接把卢夫人骂了一顿,要她这个‘刀笔小吏’闭嘴。现在这番痛斥落在方才竟然敢给卢夫人耍脾气的卢柏风身上,太解气了。

    站起身,卢夫人拿起热水瓶去了二楼卫生间。在搪瓷盆里倒上热水,又掺进去凉水,调整好水温,她开开心心的洗了脸。所有感觉都变得极好。

    什么狗屁官员辞职可以威胁到赵官家,那都是啥年代的老黄历了。现在学校每年毕业这么多学生,通过定向招生和公务员考试招收那么多干部。这些人只期待上面的人滚蛋。所有部长辞职三轮,大宋也不会缺乏官员。但是官员永远失去了官位,他们可就再没机会。

    卢柏风觉得自己要昏倒了,可他就是没昏倒。在部长们住的小区里面声音洪亮的怒骂赵官家的政策,卢柏风觉得自己家也许是第一个吧。除了这种强烈的恐慌之外,卢柏风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读书人的气节。在卢老爹眼里,卢柏风的官位一点都不重要,朝廷的制度也不重要。只要卢家的现况能够永存,那就什么都行。

    怎么才能让老爹回到故乡呢?卢柏风开动脑筋,努力思索,却找不到一个能让自家老爹满意回乡的理由。自家老爹也许很倔,但是自家老爹想去对抗的赵官家是个铁石心肠的人。

    。

第226章 不劳而获的体制(四)() 
在江宁住了几十年,段天德第一次感觉到秦淮河很美。这感觉让他自己觉的哪里错了,但是盯着波光粼粼的秦淮河,段天德发现自己没错。两百米宽的河道里水很清,水位也挺高。扑面而来的再不是那四十米宽的秦淮河散发出来的混合了浓厚泥土与腐败味道的气温,而是类似湖泊那种宽阔水面带来的清爽味道。

    除了这些之外,河上有新的大桥高高耸立。段天德和江宁城百姓一样走过这些桥梁,宽阔的桥面连沉重的牛车都能轻松通过。人在上面不管怎么跑,怎么跳,大桥都纹丝不动。回想起自己走过大桥时的震撼,段天德心中又觉得一阵悲凉。

    今年段家差不多要分家了。那些佃户们又跑了很多,段天德希望他们都死在前往河南的道路上,或者在河南冻饿而死。这些没良心的佃户拖家带口的离开之后,地主们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们的连片土地甚至都不得不抛荒。有人虽然尝试使用抛洒种子的模式,却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土地根本没有人力去耕开。撒到地上的种子都被鸟或者田鼠吃掉,很少有能够长出来的庄稼。

    为了避免罚款,地主们再次卖地。见到家族已经完全没办法应对局面,段家不得不面对分家的结局。

    也许是心痛过太多次,段天德觉得此时的自己并没有感觉特别的痛苦,甚至感觉到一丝解脱的轻松。如果段家作为家族解体了,段天德大概就可以把名下所有土地都卖掉,全家迁移到江宁城过上更轻松的生活。

    以段家的财力,在江宁城里很容易生活。把钱存到朝廷的钱庄里面,就有利息可以拿。三千多亩土地能卖十几万贯交钞。对于段天德家而言,这笔钱足够让家里过不错的生活。甚至能让家里的人都开些铺子。

    “段兄。我来了。”一声呼喊把段天德从沉思中唤醒。他扭头一看,原来是约好看风景的卢员外来了。

    段天德家的家丁带了两张马扎,两人的马扎上坐下。让了烟,段天德问道:“你家可好?”

    “有什么好,家里的人都吵吵着要分家。”卢员外叹道。

    段天德没说话,听到其他家族也一样悲惨,他心中觉得还不错。至少说明经营不善的并非只有段天德这一个族长。

    “我听说李员外信了明教。”卢员外低声说道:“现在李员外只要有时间就开始诵经,等着什么决战时刻。”

    “哦。”段天德随便应了一声,他并不知道明教的来历,自然不知道这个决战时刻是啥意思。

    明教为三世纪时波斯人摩尼(anes)揉合古代波斯的祆教及基督教、佛教思想而成立之宗教。其教义以琐罗亚斯德教之善、恶二元论为基础,将一切现象归纳为善与恶,善为光明,恶为黑暗,而光明必会战胜黑暗,人类若依宗教之真理与神之志向,终必走向光明、极乐之世界;而无始以来明暗相交,恶魔恒于暗界,纷扰不息,致今之世界依然善恶混淆,故人当努力向善,以造成光明世界。此教因之又有明教之称。

    这种二元对立的看法造成了明教的世界观,历代明教都认为‘现在是黑暗世界’,光明与黑暗的决战时刻即将来临。所以在宋代开始,明教就经常造反。

    看着美丽的河水,段天德说道:“我听说钱员外信了景教。也每天期待什么天启四骑士降临。貌似和白莲教一样。”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也许一样吧。”卢员外哭丧着脸答道。

    如果正在做诵经的钱员外听到他的朋友这么讲述的话,他一定会立刻反对。在景教徒看来,源自耶路撒冷的景教和波斯的明教根本不是一码事。天启四骑士可是比什么狗屁黑暗魔给力多了。

    明教认为毁灭光明的乃是恶魔,十字教认为毁灭世界的不是恶魔,也不是邪恶。创造世界的是上帝,毁灭世界自然也是上帝这么大能的存在。

    景教的教士站在一块比较破烂的十字旗前面,拿着一本厚厚的老书念道:

    在世界终结之时,将有羔羊解开书卷的七个封印,唤来分别骑着白、红、黑、绿四匹马的骑士,将战争、饥荒、瘟疫和死亡带给接受最终审判的人类,届时天地万象失调,日月为之变色,随后便是世界的毁灭。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

    揭开第二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二个活物说,你来。

    就另有一匹马出来,是红的。有权柄给了那骑马的,可以从地上夺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杀。又有一把大刀赐给他。

    揭开第三印的时候,我听见第三个活物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我听见在四活物中,似乎有声音说,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惨绿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作死。阴府也随着他。

    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

    听着如此细致的描述,钱员外以及其他信徒们跟着教士一句一句吟唱着十字教的经文。毁灭世界的描述让钱员外觉得汗毛立起,又有一阵欢欣充斥着他的心灵。

    毁灭吧,这个黑暗残酷无耻的世界。钱员外心中祈祷着,在天的上帝,将地上这个不义的国毁灭,让四骑士先把倒行逆施的赵嘉仁和他的手下一起毁灭吧。

    讲述完经文。教士用久经训练的醇厚嗓音说道:“诸位教友,这个世界会被神毁灭,这是命运。也是我们得到拯救的时机。如果这个世界永远长存,那么为非作歹的人永远都不会受到真正的惩罚。所以这个世界一定要被毁灭。但是上帝是公正的,也是仁慈的。世界末日并非是终结,在审判日那一天,所有生者与死者都要受到上帝的审判。有人上天堂,有人下地狱。而上帝会创造一个属于我们信徒的天堂,所有信徒都会在里面享受永远的和平、安宁……”

    钱员外听了之后觉得心中喜乐,仿佛所有烦恼都暂时消退。这时候就有人问道:“四骑士毁灭世界的时候,被杀掉的四分之一的人都是现在的权贵么?”

    “当然!当然!他们不信神,他们也不许别人信神。他们一定会被杀死。”教士大声说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士再次颂唱了一段经文。

    “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吗?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耶和华说:“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亚伯拉罕说:“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假若这五十个义人短了五个,你就因为短了五个毁灭全城吗?”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四十五个,也不毁灭那城。”亚伯拉罕又对他说:“假若在那里见有四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做这事。”

    ……

    这段很长,也非常重复。教士还是念完了,念完之后他说道:“上帝是宽容的,大家不要害怕,诸位的家人会因为诸位的虔诚而得到拯救……”

    讲了一下午的经文,讲经会才散了。钱员外等人送上一些香油钱,这才离开。看着那些人的背影,教士把屋里面的桌椅收拾好,收起悬挂的十字旗,换了衣服,扫了地。这才走了出去。

    很有经验的绕了几处,确定没有人追踪,教士顺着一条小道走进一处所在。这里原来是个花园,里面有亭子,非常雅致。此时亭子里已经有人坐着,教士走到那人面前坐下。接着说道:“孙科长,你好。”边说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

    孙科长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份名单和简介。那些加入景教的人,还有他们种种倾向都在上面写的清楚。稍微浏览一下,孙科长收起信封,站起身来。

    “孙科长,我们立功之后,能不能开庙招人?”教士连忙追问。

    “那得看你们自己的表现。”孙科长平淡的说道。

    “我们是东正派,教宗乃是皇帝任命。没有皇帝,就没有耶和华。这是我们的信条。请孙科长无论如何都要相信我们。”

    孙科长丢下一句“那得看你们怎么做。”随即扬长而去。

第227章 不劳而获的体制(五)() 
肃奸委员会的大院设在靠近杭州郊区的地方,算是清静。委员会主席刘宠正在看最新消息,就有人送上一份报告。打开一看,刘宠乐了。生怕自己看错内容,刘宠又仔细读了一遍报告,‘文人气节’四个字就在脑海里冒出来。

    文天祥文尚书早些年在大作《正气歌》里面讲,‘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总的来讲,这代表性人物可用朝廷心腹,社稷忠臣来形容。在大宋,从来不缺乏与皇帝对抗的文人气节,既然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们自然有足够的发言权。刘宠身为进士的儿子,对此非常了解。

    现在的赵官家无疑是大宋历代皇帝里唯一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强势皇帝,面对这样的强大存在,外交部部长卢柏风的老爹拍案而起,要与赵官家对抗。他写了激烈反对土地政策的檄文,贴在部长小区。引发许多人围观。

    “你确定是前天贴出来的?”刘宠问。

    “是。”

    听了准确报告,刘宠让部下下去。闹出这么大的事,两天了,竟然没人露出风声。看着桌上的报告,刘宠觉得那帮部长们真的城府深似海。想到这帮部长的深沉,再想到卢柏风老爹的张狂。刘宠甚至生出对卢柏风的同情。有这样的爹,卢部长可真不容易。。。

    然后刘宠把报告收了起来。肃奸委员会直属大宋学社,由大宋学社总会长赵官家直接领导。级别上是部级单位,肃反委员会成员的待遇与相应部级人员待遇相同,刘宠决定将此事看做卢柏风的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