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革宋-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点不安。

    赵逊完全没注意母亲的姿态,他欢欢喜喜的冲到母亲面前,兴奋的说道“娘,我之前说的那个要成亲的同学,终于答应来咱们家做客。”

    听完这话的一瞬间,秦玉贞虽然很想维持原本严厉的表情,内在的情绪则让那种表情迅速融化。赵嘉仁除了有些讶异之外倒是没别的感觉,到了这年龄的他对于婚姻的感觉完全不同。

    这时候赵逊才注意到老娘的表情,他有些不安的问“娘,你会让她来吧?”

    “带来再说。”秦玉贞答了一句。

    赵嘉仁忍住没笑。这逻辑太有趣了,人都来了,哪里还有不让来的一说。以秦玉贞的个性,顶多中途离席,却不会把人撵走。

    赵逊随即问赵嘉仁,“爹。你什么时候有空?”

    “今天如何,要是你跑的够快,还能请姑娘来吃个午饭。我们可以晚点开饭。”

    赵逊听了之后脸上登时露出喜色,“真的?”

    赵嘉仁点点头,“你现在去吧。要是那家的小娘子不肯来,你就赶紧回来给个信。”

    等赵逊一走,秦玉贞忍不住埋怨,“哪里有你这么着急的。”

    “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赚到一笔大的,兴冲冲的想请我娘吃顿饭。你也知道我娘那人很讲体面,本以为要大排筵宴才行,没想到我娘当时就讲了四个字,今天如何。我们当时就去了家酒肆,其实没吃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但是那天心情好,吃的也很开心。那次之后我才明白什么叫捡日不如撞日。”

    “……果然体面。”秦玉贞低声说道。沉默片刻之后她问“那我是不是再去准备一下。”

    “不用。你本来就好看,什么时候都好看。我觉得这两年你更好看。”

    “那是珍珠粉有用。”

    “珍珠粉用在我脸上,也没办法像你那么好看。”

    虽然知道赵嘉仁是在逗乐,秦玉贞还是笑了笑,然后说道“珍珠粉要用完了。”

    赵嘉仁一直觉得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难题,老婆的要求如此具体,他当即就应道“我再向刘猛买些。在倭国的养殖场也开始出珍珠。你可以试试两种,感觉哪种更适合你。”

    秦玉贞本想给赵嘉仁一个微笑,却没有笑出来。她沉默片刻,突然间眼圈红了。赵嘉仁想握住秦玉贞的手,秦玉贞推开了赵嘉仁的手,“我觉得我真的老了。以前涂上胭脂口红只是想让自己看着更漂亮些,现在用珍珠粉,用人参,用何首乌。若不是你坚决不让,我只怕还会用许多什么所谓的偏方。做了这么多只是想让自己老的慢一点。”

    身为心理医生,赵嘉仁对此无言以对。随着年龄增长,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正在衰老,身体本身就会让人感觉到恐慌。特别是对于女性,所谓更年期综合征,就是女性身体本身感受到衰老造成的种种激素分泌降低,向大脑不断发出警告。大脑在这种警告下自然就生出恐慌的感觉。这无关智商情商,当恐慌是身体这个物质存在的感受,单靠心理就去抵抗,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赵嘉仁本来还想给讲点科学知识,帮助老婆理解这些。后来想想,能讲的其实都讲了,就算是21世纪的女性,不缺乏这种知识,可是到了年纪之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这时候他就得拿出唯物主义者的态度来,承认物质第一性,承认物质对于精神起主导作用。

    没多久,秦玉贞突然露出了微笑。这一笑就如雨过天晴,“三郎,你觉得二郎这次真的能带回来小娘子么?”

    “为何这么讲。”

    “那小娘子定然是杭州的,到了咱们家门口,大概会被吓住。”

    “得看小娘子是不是真心喜欢二郎,要是喜欢,害怕也得进来。若是让咱们去她家,大兵将她家团团围住,那就更吓人了。还不如到咱们家呢。”

    “那可未必。当年咱们要成亲的时候,你调集几千人进泉州城屠了蒲寿庚家,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好怕的。只要在自己家,军队又是咱们家的,小娘子反倒不会怕。”

    谈起令人安心的现状,谈起曾经的过往,夫妻两人情绪很快就恢复了。秦玉贞突然想起件事情来,“二郎做事实在是鲁莽。他好歹说一个小娘子喜欢吃的菜。我们也好准备。”

    “他能带人回来,就算是满分。你就放过他吧。”赵嘉仁叹道。

    。

第129章 权柄所在(七)() 
“官家。赵逊要带个小娘子进来,可否允许。”

    “登记后让人进来。”

    “是。”

    赵嘉仁回答之后,觉得自己也有些小激动。赵谦完全是理工狗的作派,给他份实实在在的工作,他就老老实实的去干。赵嘉仁是很希望自己的长子在大学谈个恋爱,找个合适的结婚对象。可大学还没开学。现在,他也终于要更近一步履行父亲的责任,替儿子的婚姻操心。

    没多久,赵逊就拉着一个小娘子出现在院子里。在准备接见这娃的会客楼三楼,赵嘉仁和老婆透过窗户看下去,那小娘子紧紧跟在赵逊身边,应该是竭尽全力才压制住不安。

    “呵呵。”秦玉贞已经低声笑出来。

    “挺有胆量。”赵嘉仁忍不住替那小姑娘说了一句。

    “我当年可从容的很。”秦玉贞有些不满。

    “我当年也不是皇帝。”赵嘉仁并不想做出让步。

    不过没多久,两人就赶紧去了会客室旁边的屋子。好奇归好奇,以赵嘉仁他们的身份,当然不可能在屋里等待别人。那叫屈尊,是损伤皇帝皇后身份的举动。属于不体面的领域。

    过了一阵,警卫员进来通报,“官家,赵逊和那位小娘子到了。”

    “让他们去会客室。”赵嘉仁命道。

    再等少许时间,赵嘉仁才和秦玉贞动身到了他们不太久前离开的会客室。一进门,就见到赵逊如弹簧般的从沙发上蹦起来。那个小姑娘原本就没敢坐,现在立刻站到赵逊身边。仔细打量,小姑娘穿着高中校服,就是学生版的制服。留了个长马尾,身材得有170,站在185的赵逊身边挺合适。

    “爹,娘,这位……”赵逊突然嗓子就干渴起来,努力咽了口唾沫,他继续说道:“这位是朱清清。我的同学。”

    说完之后,赵逊先是傻乎乎的站着,于是会客厅里面就奇妙的尴尬起来。等了一阵没动静,赵逊突然想起自己只介绍了一半,又连忙对朱清清说道:“这是我爹,这位是我娘。”

    介绍完毕,朱清清上前一步就盈盈拜倒,“见过官家,见过圣人。”

    大宋虽然不像满清那个奴才政权一样动辄跪拜,非体制内人员正式见到赵嘉仁家面见也得跪拜。这是一种礼数。赵嘉仁上前拉起小姑娘,“起来吧。坐。”

    四人落座,赵嘉仁冲着儿子说道:“你们两个换一下位置,我让我离近点看。”

    赵逊赶紧换位,再次坐下,赵嘉仁问朱清清:“吃饭了么?”

    朱清清不敢说没吃,也不敢说吃了,最后还是说了句,“回禀官家,没吃。”

    “喜欢吃什么菜?”

    “回禀官家,什么都行。”

    “第一,你不是来拜见官家的。你是来见见二郎的父母,称呼我们伯父伯母就好。第二,你远来是客,我家烧菜从来不会烧太多。万一都不合你口味,以后回想起来岂不难受。”

    “爹,清清喜欢吃西湖醋鱼,还有东坡肉。”赵逊连忙替女朋友回答。

    赵嘉仁对警卫员说道:“菜里面有西湖醋鱼和东坡肉,其他的按规矩来。”

    安排完这些,赵嘉仁就看了看老婆,示意她可以接掌之后的交谈。

    作为老娘,接下来的问题就非常家常。大概就是女孩的家世,赵嘉仁其实知道朱清清。她老爹叫朱虎臣,现在刚晋升少将。是个进士家族的亲戚,地主兼读书人出身。她爷爷捐了全部家产给朝廷,在赵嘉仁的军中后勤部门当差。朱清清的伯父、父亲、叔叔,三人都投身赵嘉仁麾下。朱清清的外公是宋奸,被俘后没轮到审判就被砍了脑壳。大舅则是在李庭芝麾下作战,撑到赵嘉仁派兵援助。二舅在战争中不知所终。赵嘉仁也有不少五服之内的亲戚当了宋奸。在这个大变动时代,大宋上层差不多都这样。

    在问话中,秦玉贞得知朱清清竟然考上了大宋司法学院。司法学院直属司法部,除了出身要根正苗红,制科考试的分数也不一般。朱清清虽然只比分数前高了四分,却也是实打实的优等生。

    “怎么会想上司法学院?”秦玉贞有些讶异。

    “家父说,司法学院毕业后工作稳定,还能留在杭州。其他专业很多都要分配到各地做干部。”

    听了这个,秦玉贞忍不住看了赵嘉仁一眼。制科大学毕业生要到祖国各地去,这可是赵嘉仁定下的政策。赵嘉仁就跟没看到老婆的模样一样,一言不发。他并不觉得这政策有啥问题,要是可以的话,他还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聊了一阵,赵嘉仁觉得这小姑娘不错。不管是成绩,学历,都很好。而且小姑娘不市侩,也不虚浮。属于沿着读书、加入体制内工作的道路前进的类型。

    此时警卫员进来禀报,“官家,饭做好了。”

    “走,吃饭。”赵嘉仁率先起身。

    洗手,落座。众人吃饭的时候都不说话,赵嘉仁观察到,朱清清也没有吓得不敢夹菜,西湖醋鱼和东坡肉也吃了几筷子。吃完了饭,赵嘉仁又聊了一阵。这次就没特别要聊的,直到秦玉贞问道:“清清,你可否想过成亲?”

    这话说完,屋里面登时鸦雀无声。赵嘉仁最初的时候觉得自家老婆要把这个天给聊死了。不过转念一想,赵逊把朱清清拉来,就是想成亲。大宋新的婚姻条例规定,男女到了18岁就可以合法结婚。这两个人都到了年龄。虽然这个条例只是在体制内才被执行,赵谦也够年龄了。

    朱清清的脸涨的跟红苹果一样,最后她低声说道:“这件事我还得问过父母。”

    话说到这里也算是有了定论。赵嘉仁不认为朱虎臣敢拒绝这门婚事,他站起身,“我还有事,先走了。”

    朱清清也连忙说道:“我也告退了。”

    这次赵嘉仁也不让朱清清跪送,而是和这小姑娘握手道别。这么多年,他还是不能习惯跪送这玩意。看见跪,赵嘉仁就忍不住生出对辫子戏的恶心。

    赵谦送朱清清回家。赵嘉仁则对老婆叹道:“也该给二郎准备房子。”

    “我听说司法学院叫什么准军事化管理,全部住校。”秦玉贞问。

第129章 权柄所在(八)() 
赵若水在马车里面对着小镜子理了理头发,简单的长马尾,前额是刘海,这样的头发看着没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却好在容易打理。确定自己仪表没有问题,赵若水下车到了礼部办公大院,立刻有人上前引着她前往熊尚书的办公室。

    进了办公室,赵若水就见熊裳神色不好看。两人坐下,熊裳说道:“公主,你那边的人选可准备好?”

    “嗯。已经准备好了。”

    “我这边也已经准备好了人选,大家见见面,就让他们尽快出发。”

    “好。”赵若水答道。确定了见面时间和对方人员的姓名,赵若水本想立刻走人。只是见到合作者熊裳意气消沉的模样,赵若水忍不住说了一句,“熊尚书,那件事又不是因你而起。别担心。”

    熊裳没回答,只是让人送赵若水离开。然后神色更加阴沉的坐在桌子前面。大宋平均身高大概有170,身高180的比比皆是,河北红巾军的身高也在差不多的水平。倭国人的普遍身高大概是140到150。将红巾军的铠甲直接卖给倭国就发生大小相差太多的问题,倭国那边最后表示钢甲虽好,穿不上也没用,就把货给退还回来。大家都知道赵嘉仁是军人,熊裳认为赵官家不会对此事毫不在意。

    军队不能经商,经手的事情就交给了礼部,让倭国那边大大不满的事情就成了礼部的责任。兵部之前啥也不说,这举动弄得熊裳非常不满,开始怀疑兵部是不是故意在搞他。

    怀着这样非常对立的情绪,熊裳提笔给兵部写了公文让人送去。到了下午,兵部就送了回函。兵部在回函里爽快的表示,外销铠甲的事情既然不是兵部负责,兵部就不会出一文钱。这件事得让礼部自己解决。

    看完了这非常无礼的玩意,熊裳询问部下,“生产这批铠甲的工厂有回电报么?”

    “现在还没有。”部下答道。看着熊裳的表情,部下连忙询问道:“要不要再发一份电报去催一下?”

    “再发!”熊裳答道。

    当天下午,熊裳到了工部。工部尚书有事,工部侍郎接待了熊裳。听了熊裳想让工部帮忙的要求,侍郎也是一脸的难色,“熊尚书,铠甲乃是钢质,改动起来非常不容易。大宋多少年都不用钢甲,顶多做做钢盔。”

    “那你说怎么办?”

    “你得等。”

    “等?等不下去!”熊裳大怒,“倭国那边眼巴巴的等着盔甲,官家有令,让我怎么等。”

    “要么熊尚书就请官家出面。”工部侍郎立刻把责任推给赵嘉仁。

    熊裳心里面大大不爽,要是他想把责任推给赵嘉仁,当然可以这么做。但是这件事都发货这么久才知道事情不对,熊尚书觉得自己请赵嘉仁出面解决,只会让赵官家对他失望。任何一位尚书失去了官家兼宰相的失望,下场一定不会好。

    本来还想请工部的吃个饭拉拉近乎,此时完全没了心情。尚书气呼呼的回到家,就见到家里人都在。今天是周末,大家都回来吃个饭。看到正在读机械系,准备毕业后到机械部工作的二儿子,熊裳就想起工部的渣渣。他没好气的对二儿子说道:“交给你件事,把盔甲从1米7的人能穿改成1米5的人能穿。”

    虽然不能接受老爹这不友善的态度,熊二衙内还是闷声答道:“铠甲在哪里,没有样品,我不知道要改什么。”

    三天后,熊尚书回家的时候更是一头的怒火。制作铠甲的工厂回了电报‘我们当年也是抽出时间制作的铠甲,现在早就把那些东西忘光了。现在有新的装备生产任务,没办法修理。’

    气哼哼推开家门,,就见熊二衙内与两位同学带了个身高150的孩子在家等他。旁边还立着几个架子,架子上放了几具铠甲,大小高低看着都不一样。明显是解决了问题。

    “快!讲讲怎么回事!”熊尚书满脸惊喜的问。

    具体解释很专业,熊尚书没弄明白。熊尚书看明白了那身盔甲只需要拆掉一些部件就能给150的家伙穿上。即便是身材显得纤细的孩子,调整一些铠甲部件后也能合身。

    熊二衙内在老爹眼里立刻就从未来的工部渣渣变成现在就有用的好儿子。在心里咒骂完工部那帮推诿工作的混账,熊尚书思忖片刻后问道:“你们可有办法让盔甲不生锈。”除了尺寸之外,倭国人也希望能够得到防锈的手段。

    几个年轻学生对视了一下,熊二衙内的同学答道:“可以用发蓝的办法。不过那个做完之后盔甲看着就黑乎乎的,不好看。”

    尚书摇摇头,“得好看才行。倭国人就喜欢这种钢甲,越亮看着越气派。”

    几个娃商量好一阵都没结果,熊尚书这次倒也不着急了,他说道:“你们回去再想想。”

    第二天晚上,只有二儿子在家等着。看到儿子那种不自信的表情,熊裳遗憾的问道:“找不到防锈的方法么?”

    “方法倒是有。”

    “说来听听!”熊裳连忙问。

    “可以镀金镀银。”熊二衙内介绍了办法。金银不会直接被氧化,对铠甲进行除锈之后,在外面镀金镀银,可以有效避免氧化。在铠甲表面打蜡也能起到防锈作用。

    “让你的同学一起来,把这批铠甲弄好,礼部不会让你们的同学白做工。”熊裳声音淡定,全然是尚书的派头。为了弥补进度,礼部倒贴钱也是没办法的。

    十五天后,伊予水军的统领赵鸣人接到了这些商品。几个年轻宋人搭起架子,把几件做样品的铠甲放在大厅里面。正中央是两套镀金铠甲,两边对称摆放了两件镀银铠甲,两件发蓝铠甲,还有涂了蜡的四件普通钢甲。

    在每人一百贯交钞出差费的诱惑下,熊二衙内与两个同学欢欢喜喜的随船而来。能够跑到遥远的传说中的倭国,几名同学都很高兴,也很好奇。摆放好了铠甲之后,他们就看着在大厅对面那些倭国人,就见为首的一位留着大宋的发髻,其他人多数是倭国的发型。那些人有男有女,各不相同。相同的则是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些铠甲,或者说盯着镀金的铠甲。

    阳光照在镀金铠甲上,反射出金色光辉。赵鸣人的目不转睛的双眼中映射出金色的铠甲轮廓,让他的眸子都有点金光灿灿。在倭国,一身黄金甲不仅是富裕的象征,更是身份的象征。赵鸣人自己都有些怀疑,天皇是不是才会来这么一身金甲。

    看着眼中恨不得伸出手来的倭国人,熊二衙内忍不住说道:“诸位也不用客气,谁要穿这些甲胄,就赶紧穿了试试。”他来的时候还是暑假,不过再拖下去的话,回去的时候可就开学了。虽然老爹是礼部尚书,表示礼部一定会给他们开个证明,不会让他们被认为是逃学。但熊二衙内还是希望能够和大家一样按时上课。

    有邀请,赵鸣人咬咬牙站起身来。哪怕知道这只是大宋众多钢甲中的一件,穿金甲对他来说还是很大的心理压力。

    熊二衙内身为理工男就没压力,为了尽快挣到这一百贯交钞,他和同学们帮着赵鸣人先调整铠甲,换上柞蚕丝内衬,套上铠甲,根据赵鸣人的运动进行最后的调整。

    伊予水军众首领目光灼热的看着统领换装,看到一半,雏田再也忍不住,她从马扎上站起身走到银甲前,拿起银甲的头盔在手里掂量着,同时说道:“我要这套!”

    立刻有人翻译给工科男听。其实不用翻译,光看这动作就知道雏田想干什么。立刻过来两人给雏田调整铠甲。这些铠甲在设计的时候就有针对不同体型的考虑,在连接上做的非常出色。只是在官僚体系中,谁也不肯自己出力。

    没多久,赵鸣人与雏田都穿好甲胄,戴上头盔,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