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革宋-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仁一回到住处,立刻派手下出行。这帮人都是府兵,知道能不能回河北关乎家人生死,加上郝仁在来和林的时候已经留下了人手,他们就马上往畏兀儿一带的驻地奔去。

    如果是用21世纪的地图看,越靠北看着越宽广。实际情况根本不是如此,就如从中国到北美最近的港口并不是横跨太平洋的美国港口,而是加拿大的港口。从和林到畏兀儿也是如此,看着虽然远,其实地势平坦,直线距离并不很远。郝仁的手下以真正的一天跑八百里的速度竭尽全力的往回传递消息。不到四个整天就跑到了目的地。

    这边的人本就等的心急火燎,一听到郝仁万户下达了消息,立刻就开始出发。没有欢呼,没有喜气。府兵们只是把面巾蒙在脸上,挡住迎面而来的寒气。当地的蒙古官看着府兵东归的景象,心里面有些发凉。

    这支队伍的骑术也就那样,但是队列太整齐了,四人一排,五排一队。一人三马,所有的马匹上的装备都很完备。按道理讲,骑兵的装备经过这么远的征途之后总会有些损失,而郝仁麾下的府兵们装备虽然陈旧,却一丝不乱。

    直到队伍走完,蒙古官才想起要不要给大汗忽必烈写个信禀报一下。稍加斟酌,他就这么做了。能告黑状的时候,还是告一下的比较好。

    郝仁万户则离开了和林,依照原先的计划在路上等着部下。此时大都的攻防战已经更加激烈起来。

    宋军的兵力在各个兵站间移动,每天哪怕只是走三十里,这么些日子过去之后,主力也已经抵达大都。原本宋军只是对大都的东边展开进攻,进而是东边和南边同时展开。等双方在卢沟桥打了一仗,伯颜大帅确定宋军也已经开始向西边发展。

    该走了。伯颜大帅下了决心。这位蒙古大帅从来不会拖泥带水,财物、人口,此时该运走的已经都运走。至于运不走的,伯颜大帅也已经做好准备。

    此时的大都已经十室八空。一队汉人被发给武器,负责看守他们蒙古军告诉这些人,“把院子里的这些汉人都杀了,你们就没事了。快去。”

    这些汉人一听如此命令,都懵了。他们懵,蒙古军可没有懵,一通弓箭下去立刻射倒一批。刀枪上去把受伤没死的杀了,蒙古军的首领不耐烦的说道:“你们要不要动手?”

    虽然手中有武器,这帮汉人也没有一个敢反抗。只能乖乖的进了院子,开始对里面的人实施屠杀。等着帮人气喘喘嘘嘘的杀尽了院子里的人,蒙古人把他们带出来,收缴了武器之后送到另外一个院子里。

    没多太久,就有一群汉人带着武器冲进院子。这些带着武器的汉人们有着绝望的表情,但是他们却毫不迟疑的开始展开杀戮。院子里的汉人也开始反抗,也打倒了一些外面的汉人。但是这反倒让战斗激烈起来。

    看着里面人在杀戮下死的差不多了,蒙古军冲进来开始全部解决。

    在搞屠杀方面,蒙古军从成吉思汗开始积累了百年的经验。而且在蒙古这里从来没有放过一说,他们在占领的时候搞屠杀,离开的时候更要屠杀殆尽,决不能留给敌人。

    此时城外的宋军也已经有所感觉,因为城头上蒙古军的火力开始弱了。这是经历过第一线的人们才能有的感受。宋军打一枪过去,敌人如果从还击十枪变成还击一枪,那很容易就能感觉出来。可是敌人从还击十枪变成还击九枪,虽然没办法量化,却能够感觉出来。

    此次的总司令郑捷听了前线比较模糊的禀报,心里面第一念头并不是蒙古军要跑路。参谋长此时已经直接说道:“蒙古人不会是又在诓骗我们吧?”

    和敌人进行全面的火器对射,大都之战乃是第一次。以前都是宋军给敌人制造弹雨,那时候的宋军实在是感觉超级爽快。此时的宋军发现顶着枪林弹雨前进是无比可怕的事情。子弹呼啸而来,随便挨上一发就会重伤,运气稍微不好就会送命。

    而蒙古守军非常狡猾,他们经常会在火枪的猛烈对射中减慢射击密度。宋军以为蒙古军火药不够,就发动猛攻。结果靠近的宋军遭到蒙古军发射的狂风暴雨般的弹雨面前伤亡大增,不得不败退。

    所以不管是参谋长与司令,都觉得这是蒙古人又准备玩弄的一场把戏。郑捷下令,“我们也放慢射速。看看蒙古人会有什么把戏。”

    在城头的蒙古人也明显感觉到宋军火力的衰退。他们继续减慢射速,而宋军也跟着减慢。打着打着,双方就都停了下来。

    各个蒙古军官都颇为讶异,伯颜大帅之前让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就预言过,宋军也一定会配合着减慢速度。等到大家不打了,就是蒙古军全面撤下城墙,开始准备静悄悄跑路的时候。不少人都觉得伯颜大帅这是瞎扯淡。没想到事情竟然真如伯颜大帅所料。

    这下已经不用再废话,蒙古军静悄悄的撤下城墙。虽然他们也给宋军不小的伤亡,但是在城头挨炮弹挨子弹对于蒙古人来说也是噩梦一样的经历。只要暴露在宋军的火力之下,天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一发子弹或者一发炮弹夺走性命。安安静静的离开这残酷的战场,永远都不要回来,这才是蒙古军的期待。

    于是被硝烟熏黑的大都城头一片静寂,仿佛这里从未爆发过激烈的战斗一样。撤下来的蒙古军,人衔枚,马蹄包布,在充满了血腥气的大都城内静悄悄的行动。他们静静的离开北门,开始向着野狐岭方向撤退。

    野狐岭就在张家口一带,曾经是蒙古重创金国军队的著名战场。金国的主力在野狐岭之战后死伤大半,再也没办法与蒙古军抗衡。离开野狐岭之后,蒙古军就可以直接进入草原,宋军再也追不上他们。

    战场上异样的安静并没让宋军变得大胆,而是让宋军更紧张起来。蒙古军这些日子以来表现出的狡诈与顽强给宋军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了火器的蒙古人更狡诈更顽强,也更多消耗了宋军的精力。加上此时宋军并没有制定出什么新的攻城战术,之前的交火顶多是一种常态性的打一打。既然大家安静下来,宋军也想休息一下。

    从上午到下午,城内都一枪不发。这个消息对于感到疲惫的宋军来讲是好消息,所以这个消息直到傍晚才传到了宋军司令部。郑捷听了之后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却也说不出不对劲在哪里。他倒是担心蒙古军半夜突然袭击宋军,就让宋军小心谨慎。

    第二天天色大亮,一夜没事的宋军也松了口气。此时受命完全包围大都的宋军出发了,郑捷心中欢喜,只要采取全面围困,蒙古军就插翅难飞。

    到了下午时分,宋军终于感觉不太对劲。有一支部队鼓起勇气慢慢靠近,等到傍晚时分终于上了大都城头。看着空荡荡的城内,部队连忙通知郑捷。郑捷司令上到城头,在太阳落山前的最后阳光里,他的经验告诉他,蒙古人已经跑了!

    在最后一缕阳光消失的时候,郑捷的脸色已经看不出是黑是黄,只听他喃喃啊的说道:“上当了!”

第17章 长生天的宠儿(五)() 
    文天祥一大早起床,就急急忙忙的前往医院。他的孩子生病,正在医院住院治疗。老婆在医院陪护,文天祥任期满了之后回杭州。本来约定与吏部见面谈话,此时也只能先去吏部解释一下情况,希望能够先把谈话往后拖一拖。

    坐在马车里,文天祥心中十分不安。他的孩子突然发病,根据医院所讲的局面,不是传染病,也不是水土不服。到底是什么病症,医院也不能确诊。医院的院长和文天祥有些交情,看着文天祥伤心欲绝的模样,他偷偷拉着文天祥说道:“我等不敢瞎给文知府的衙内确诊,但是当下看着病情紧张。若是文知府真的想试一下,不妨找赵官家求助。”

    说了这些之后,院长偷偷的再叮嘱一下。“这可不是让文知府求赵官家来去派太医。”

    文天祥不是傻瓜,虽然心乱如麻,想想之后却也清楚了院长的意思。如果文天祥想给他儿子确诊,最好找赵官家来亲自出手诊治。在大宋,文人懂医术很正常。官家虽然不是文人,可赵嘉仁却是实打实的正牌进士出身,100%的纯文人。但是让官家亲自出手诊治,说起来已经有僭越的嫌疑。若是赵官家不能确诊,那自然会引发很多问题。若是赵官家能够确诊大医院都无法确诊的病例,同样是麻烦。

    心中想来想去,文天祥都做不了决定。虽然他完全想救他儿子,也相信赵官家的能耐。但是赵官家治好之后呢?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消息一定会被传播出去。等别家的家人重病之时,他们难道不想找赵官家求助么?赵官家到时候该如何拒绝?

    灰心丧气的下了马车,一进医院大门,就见到有人正在手舞足蹈的在黑板上贴告示。红纸上写着大大的字,“我军已经攻克大都,蒙古军逃窜回大漠。”

    便是心情无比低落,文天祥还是忍不住觉得心潮澎湃。他之前做的就是开封知府,北伐之前任满回京。之间的时候文天祥虽然也非常关心,却没有什么真正的消息。想到这些,文天祥突然心中再无窒碍,诸多想法汇成一个念头。现在就去见赵嘉仁赵官家。

    乘着马车跑到赵官家的后乐园门口,正好隐隐见到赵官家的身影。文天祥立刻就往前凑,想靠过去。大家都知道文天祥是赵官家看重的大臣,虽然警卫员拦住了文天祥,却也有人给赵嘉仁通报了一下。没太久,文天祥就被带到赵嘉仁面前。

    看得出,赵嘉仁的表情并不高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文天祥突然给赵嘉仁跪下了。先是恭贺道:“臣恭喜官家,宋军夺取大都。”

    没等赵嘉仁有什么反应,文天祥接着说道:“赵官家,臣的儿子重病,医生无法确诊。臣只觉得五内俱焚,恨不得替这孩子去死。然而再怎么想也没用,此时只能求官家出手相助。”

    “哼!你倒是真懂得给我找麻烦!”赵嘉仁冷冷的说道。

    “若是能救得臣的孩子,官家别说责骂,便是责打,臣也甘之如饴。”文天祥说完,就给赵嘉仁拜了下去。在蒙古人消灭大宋,统治中国之前,跪拜是非常重的行动。若是为了自己的生死,文天祥便是利刃加身也不会向别人跪着哀求。但是为了孩子,文天祥又觉得跪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特别是向赵嘉仁跪拜请求。

    赵嘉仁伸手把文天祥拉起来,叹口气说道:“你下去吧。这世上若是医生出手就管用,那就不该有人去世这等事情。若是我治不了,你可不要怪我。”

    文天祥心中大喜,赵嘉仁可是个非常自信自爱之人,对于不懂的事情,赵嘉仁从来不会不懂装懂,所以文天祥喜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你……,另外我也不能便宜了你。若是你儿子的病被治好了,你文家家族至少给我出两个孩子学医去。记清楚,这两个孩子里头至少得有一个是女孩。”赵嘉仁说完,带着不快的表情上了马车。

    坐进马车,赵嘉仁对同车的秘书说道:“你给我安排一下,我下午的时候到医院给文天祥的儿子做个确诊。”

    “是。”秘书连忙记录下来。

    赵嘉仁则继续一脸不高兴的靠在马车座位上。从前线出来的消息让赵嘉仁非常不高兴,宋军对于火器的使用水平颇有清军的尿性,这个事实在赵嘉仁的想象范围之内,却也让赵嘉仁非常愤怒。火器战争非常残酷,残酷到超出人们的想象。这是必须迈过的坎。宋军如此尿性,大概又会出现现金被落后打败的命运。

    到了户部,赵嘉仁板着脸问道:“河南开发的资金准备好了没有。”

    户部尚书孙青满心的讶异,见到宋军夺取大都的消息,他可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蒙古人被赶回大漠,就意味着江南不可能再遭到蒙古军袭击。上次临安总投降的阴影终于被驱散了。所以孙青忍不住问道:“却不知官家为何不快?”

    赵嘉仁听了这话之后突然就很想对着孙青发火,但他忍住了,按捺着说道:“这与户部无关。我现在到户部想问的乃是河南的开发资金准备的如何了。”

    孙青也不是傻瓜,虽然不知道赵官家为何这么大火气,却还是赶紧说道:“官家,之前在开发河南的事情上准备的乃是重开通济渠与开辟山东运河的钱。这件大事在明年的钱已经准备好。至于全面开发河南的钱,现在户部也没想好怎么开发,所以没办法定出一个数量出来。”

    “那就定一个大概的开发章程出来。既然大都已经被我军攻下,蒙古军大概是不会舍生忘死的打过黄河,河南已经不用担心再被肆虐。”赵嘉仁讲完,就离开了户部前往兵部。

    孙青看着赵官家的背影,觉得自己整个人不太好。旁边的的人也都一脸的不解,他们完全不明白在这样的大喜日子里,谁不长眼的敢得罪赵官家。

    扭头看到户部的人员们的表现,孙青不满的说道:“现在就给我开会。做一个河南开发计划。”

    赵嘉仁抵达兵部的时候,已经勉强收拾了怒气。在这么一个日子里,把兵部的人骂一顿是毫无意义的愚蠢决定。这一进兵部,立刻有人迎上来,“官家,我们接到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赵嘉仁一愣。

    兵部的人看赵嘉仁的表情,连忙修正了自己的说法。“哦。是前太皇太后谢道清。蒙古人把她和一些被俘的女眷送到了大都。”

    自从临安总投降之后,投降者们就被褫夺了一切尊号。大宋现在的太皇太后得是赵嘉仁的奶奶。

    “其他投降的贵人呢?”赵嘉仁问。

    “电报里没有说太清楚。”兵部的人们讲道。

    赵嘉仁答道:“嗯。知道了。开会!”

    “等等。官家。此时我们还不知道谢道清和女眷的真假……”

    “把她们送到杭州不就知道了。”

    电报把赵官家的最新指示送到了大都,大都那边立刻就行动起来。有了蒸汽车船,行船对风力的需求大减。先是用小型的蒸汽车船沿着河流把那些人送到直沽寨,再用大型蒸汽车船把这些人从直沽寨送到杭州。

    自从求了官家之后没两天,文天祥接到消息,他的儿子要接受手术。又准备了一天时间,手术前的责任书就放到了文天祥面前。看着上面种种责任条文,文天祥并没有生气。在大宋,依旧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一般的寿命也就是四十多岁接近五十岁。年轻人的夭折比例并不低,便是豪门大族也是如此。就文天祥孩子的病症,能活下来才是奇迹。

    看了责任书的文夫人已经脸色惨白,她声音颤抖的说道:“官人。我们不如再等等……”

    文天祥重重摇头,“再等就是死路一条,若是手术,还能一搏。听天由命吧。”

    说完这些也不知道是对夫人说还是对自己说的话,文天祥签完了字,接着一屁股坐到手术室外的长椅上双眼紧闭。虽然知道人生无常,但是自己的孩子遇到生死关头,文天祥还是心乱如麻。文夫人也是大族出身,她也知道文天祥说得有理,于是坐在旁边默默垂泪。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文天祥只知道自己就这么坐着,又起身到了门外抽烟。总之他很想儿子赶紧做完手术,却又担心手术早早做完,儿子却救不回来。身为知府级别的官员,文天祥当然知道做手术就是开膛破肚。便是壮汉被这么整也会死于非命,更不用说是病的快死去的孩子。

    就在此时,却见有护士跑到文天祥面前。看到护士的喜色,文天祥心中就有了希望,“文知府,手术做完了。医生让我告诉你,手术很成功。”

    “谢天谢地!”文天祥仰天长叹,由衷的感谢道。之后他才想起要去感谢这次手术的大功臣,医院的主治医生。

    赶回到手术室外,就见到文夫人正拉着看着就非常疲惫的主治大夫欢喜的哭泣。

    文天祥也连忙赶上去表示感谢。大夫一面应答,一面掏出手绢擦汗。江南的四月已经算热,但是这些汗水是因为手术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工作。简单的介绍完情况,大夫又趁着文天祥过来签字的时候说道:“文知府,这天下没有觉不出意外的事情。手术之后的恢复期也可能出些什么。你可要尊重医嘱。”

    “我明白,我明白。”文天祥连连点头答应,“大夫,多谢了!”

    “我只是出力。你要是真的感谢,不妨去谢谢官家。若不是他来确诊,我真不知道还能有这样的病症。其实说,我还得替未来有这种病症的病人谢谢文知府。”

    就在文天祥准备好好陪着儿子术后康复,却突然接到命令,赵官家找他。赶到赵嘉仁的后乐园,已经是晚上。赵嘉仁说道:“吃晚饭了么?”

    “……没吃。”文天祥答道。

    “来碗鸡丝面如何?”赵嘉仁又问。

    “能吃饱就行。”

    没多久,两碗有蛋,有番茄,有鸡肉的面条就送来了。还给每人配了一大杯啤酒。面很实在,只是作为官家的伙食就显得太简单了。赵嘉仁根本不以为然的吃了起来。文天祥家里豪富,单吃一碗面对他来说未免太寡,哪怕是有啤酒配合也太寡。不过赵官家吃的呼呼噜噜,文天祥也没有故意矫情。而且面用了炖肉的高汤,挺香浓。

    而赵嘉仁不仅吃,还边吃边说:“蒙古人送来了前太皇太后谢道清等被掳走的后妃。但是前官家和全太后却没送回来。我现在需要组建一个甄别小组。想来想去你去最合适。”

    文天祥咬断嘴里的面,讶异的问道:“为何?”

    赵嘉仁又吃了几口面,灌了口啤酒,这才说道:“因为你不矫情。大家也都知道你不矫情。此时若是别人来做,总会觉得左右为难。但是你来做,大概就按照规矩走。而且我觉得你大概是真心对那些人有怜悯之意吧。”

    文天祥忍不住苦笑起来。这话也就是在这样的私人场合下说才合适。若是在朝堂上讲,那等于是把文天祥画成靶子。文天祥不矫情,那就说明别人矫情。文天祥有怜悯之心,那就是说别人没有真正的怜悯之意。其他人非得恨死文天祥不可!

    面很香浓,配合了啤酒,更显得美味。文天祥吃碗面,这才答道:“既然官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