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zhèng fǔ的提案。
胡卫东心里有数,冈村宁次只要在赤sè党手里,至少还会被关着改造;如果交给老蒋,以历史上的先例(其实应该称为“后例”才对)来看,老蒋一准就会转手将其释放,甚至还会请他帮忙训练军队对付赤sè党
太祖本来就不打算将冈村送给老蒋。胡卫东这个党内头号“rì本通”的署名电报让他说服zhōng yāng其他领导时更多了几分把握,而胡卫东以“防其遁逃”为由建议将以冈村宁次为首的rì军中高级将领送到条件十分艰苦的青海接受劳动改造,则被伟人一眼看穿了他对冈村宁次的真实态度,但他深知胡卫东一向顾全大局,因此并没有在电报中向其详加解释。直到好几个月之后胡卫东去zhōng yāng开会,太祖才专门请他到自己家里来作客,于闲聊中隐约地点出了自己对于这些虽然“罪该万死”、暂时却“杀之不利”的人物的处理思路
原来,暂时宽赦、甚至优待那些罪人,只是为了大局而不得不采用的权宜之计,等到将来赤sè党统一中国并稳定了全国局势,那时再来清算,代价要比现在小得多。须知劳动改造本就不是无往而不利的,越是身居过高位的越难以改造过来,因此到时候罪名并不难找,何况还有“翻旧账”这一杀招。胡卫东这才明白建国初期那些政治运动原来还有这个作用(注1),不过虽然这招的确厉害,但也很容易被人利用而造成冤案,并且“翻旧账”的行为还容易导致外界质疑赤sè党的信用,因此胡卫东也为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太祖虽然xìng格较为固执,但这么多年来胡卫东从未令他失望过,因此最终还是部分接受了胡卫东的意见,适当减少了运动这一手段的应用。而胡卫东“已经宽赦了的罪行不翻旧账,专找那些以前没被挖出来的做文章。”的建议也被太祖采纳,反正确如胡卫东所言,那些有过大罪的人,又岂会没有别的污点?只要有一两个之前没有主动供认或者被人揭发的小罪(如果能够主动坦白所有的罪行,则说明其是真心实意地接受改造,那么给其一个改过向善的机会也无不可。),就能够以“之前没有老实坦白,说明其一直恶意对抗改造。”的罪名将此前已经赦免了的罪行一并拿出来从重处理,而那些嘴炮人士却根本无法以此攻击赤sè党言而无信。后来,冈村宁次也正是因为被举报出是“慰安妇”制度的发明者而不得不再次接受公审,并很快就补吃了那枚迟来数年的子弹
注1: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是康泽,以其所犯的罪行死一万次都不为过,但被俘后却只是被关起来劳动改造,并且在明知其仍未转变立场的前提下将其赦免,还给安排了不错的工作,目的无非是效仿刘邦听张良之计封雍齿以安人心,意思是党连康泽这样害死几百万苏区群众的大刽子手都能够宽恕,何况是其他人?于是那些以前曾经长期在南京zhèng fǔ任职的旧官吏、乃至于一部分对人民犯过罪的家伙也就都能放心工作了,而初建的新中国也因此很快稳定了下来。
不过国家真的稳定下来之后,该清算的终究还是要清算的,尤其是那些并没有真心悔过的,比如康泽后来就没能得到善终,其他有过大罪而又不懂夹着尾巴做人、同时也不是国家奇缺的特殊人才的旧官吏,除非像吴化文那样早死,否则结局也都差不多(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 辉煌胜利
PS:感谢书友“nqm”的再次慷慨打赏、书友“热血汉唐”投出的月票和书友“瓜地里的地瓜”投出的评价票,顺便再次求推荐票^_^
虽然胡卫东心中不忿,但客观上讲,冈村宁次的投降还是大有好处的,八路军仅以10万多人伤亡的代价便全歼了实力强劲rì本第2军,使得徐州的二三十万rì军彻底成为孤军。面对赤sè党两大集团军的近百万jīng兵,手下兵力仅剩不足30万、其中还有超过三分之一是伤病员的rì本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自然知道必败无疑,而眼见中**队越战越强,rì本的战争潜力此战之后却已经濒临枯竭,畑俊六对于侵华战争的胜利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为了给战后的rì本多保留一点元气,他终于下了决心,率残部向十五集团军投降。。。
之所以选择十五集团军而不是八路军,一方面是因为rì本人崇拜强者,而十五集团军在他们的印象中比八路军更加强大,尤其是十五集团军多次以少胜多,令鬼子输得心服口服,虽然世人都知道以多胜少才是兵法正道,但能够以少胜多的将领和jīng锐之师素来都更受敬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十五集团军旗下有rì纵这个特殊编制,虽然这些鬼子之前都无不对“叛徒”恨之入骨,但等到他们自己也投降的时候,立场就完全转变了过来,反倒是有大量同胞为之效力的十五集团军更令这些鬼子心安
虽然畑俊六在得知冈村宁次投降后的次rì就下了决心,但是徐州rì军士气再怎么低落,毕竟敌人还没攻入城内,其中那些死硬分子也大都还在,畑俊六不惜自己的名声受损、以类似“鸿门宴”的方式将那些顽固的少壮派全都羁押了起来,没了这些中低级军官带头,徐州的二十余万rì军士兵又早就被十五集团军打怕了。因此自然不敢抗拒司令官的命令,畑俊六这才总算是松了口气。即便如此,城内还是爆发了多起小规模的兵变。自相残杀而死的鬼子多达几千人,若非胡卫东果断地派兵进城镇住了鬼子,此事搞不好还会有什么变数。。
虽然心里并不想宽恕畑俊六这个战犯,但是敌人不战而降。胡卫东也不会傻到拒绝,毕竟徐州城防坚固、兵力充足,而开封战役又几乎将中原边区几大兵工厂这一个月来新生产出来的大口径炮弹消耗一空。本就不多的储备愈发不足(但鬼子却是不知道的,要不然畑俊六也未必会选择投降了。)。
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口径炮弹却硬要强攻的话,即便两大集团军光是野战部队加起来便有八十万左右,而且还能从中原边区不断获得补充兵员,想在一个月内拿下徐州全城的话,伤亡也绝不会少于30万;而如果选择长期围困,又会浪费极为珍贵的时间。有违胡卫东倡议提前结束中原大会战的初衷。
因此能够兵不血刃地拿下徐州,胡卫东还是很高兴的,为此他对畑俊六这个投降的老鬼子也不觉客气了不少,当然,这也因为畑俊六虽然身居高位。但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空中都是背黑锅的角sè(即所谓的“领导责任”),事实上这厮与rì军大本营统帅部的意见常有不和,并曾因此多次卸职,而不像冈村宁次那样亲身参与乃至主导(“慰安”制度与“三光”政策都是冈村宁次亲自炮制的),虽然战犯的身份还是免不了的,但xìng质上毕竟没那么恶劣
至此,规模空前的中原大会战胜利结束,中国赤sè党旗下两大集团军的百万雄师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消灭(毙俘)了超过70万rì军(若连运河战役等相距不远的战役也算进去,则超过90万。),其中俘虏的人数超过了40万,而赤sè党的两大集团军也付出了不下30万伤亡的巨大代价,如果将民兵游击队与兰封**的损失也算进去,就更是超过了50万人,而两大集团军在中原大会战期间阵亡、失踪与严重残疾的总人数也达到了10万以上,其中八路军永久xìng减员约为7万多人、而十五集团军则不到3万(rì纵的损失未计入)。
这场大会战中,无论是双方参战兵力、各自的伤亡与永久xìng减员数字都刷新了抗战以来的新纪录,而俘虏超过40万rì军的成绩就更是空前绝后。虽然赤sè党的两大集团军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在这样的大兵团作战中,永久xìng减员1:2的交换比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何况鬼子是被成建制歼灭,基本上非死即俘,而赤sè党的两大集团军都是伤多死少,复原后便又可以归队杀鬼子了,再加上rì本的人口远不如中国,因此相对来说鬼子的损失要大了不知多少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rì军有破坏武器和销毁弹药的传统,但因为开封部分rì军与徐州大部rì军都是成建制地投降,因此中**队还是缴获到了不少的弹药,这使得本来弹药储备已经消耗极大的赤sè党两大集团军只需稍作修整,就可以再次发动攻势;而由于边区兵工厂、乃至于部队随军技师维修能力的不断提升,两大集团军也等于是比以前缴获到了更多可用的武器,坦克、装甲车等相对来说较难彻底破坏的重型装备尤其如此。
据战后粗略统计,如果将可能修复的武器装备也算进去,两大集团军在中原大会战期间一共缴获到了步枪30余万支、掷弹筒10万余支、轻机枪8万余支、重机枪2万余支、各式火炮2千余门、各种汽车1千余辆、各式飞机12架(现在鬼子已经学乖了,只要机场安全受到威胁就立即转场逃走,只有那些受伤飞不起来的才有可能被中**队缴获,其中成功修好的仅有12架),此外还有坦克与装甲车数十辆,这么多的缴获,足以让赤sè党额外再组建六七十万部队了,赤sè党正规武装的兵力也将由此第一次超过rì军总数(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章 赣南事变(上)
而且在中原大会战之前不久进行的运河战役等多次战役中十五集团军同样有不小的收获,尤其是击败rì军机甲第一军的那一战,缴获的坦克与装甲车不计其数,若将后来陆续修好(包括利用抢救出来的零部件组装)的也都全部算上,总数更是超过了600辆
这么多新得的坦克与装甲车则不但足以填补装甲骑兵师和新38师装甲营的损失,甚至再建一个常规的装甲师都勉强够了。但胡卫东在咨询了马仲英和孙立人的意见后,却将装甲骑兵师与新38师(注1)用不到的坦克与装甲车都送给了最近由抗大洛阳分校拆分出来的“洛阳装甲兵学校”。 。。
原来,装甲骑兵师之前那次扩编就已经几乎将该校的学生抽调一空,即使现在组建一个装甲师出来也找不到合格的军官与士兵,与其如此,还不如将洛阳装甲兵学校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为将来装甲部队的扩编储备人才。
此外胡卫东还考虑到在中原大会战惨败之后,rì军已经基本失去了在战略层面大举进攻的能力,因此以后赤sè党军队打运动战的机会必然会大幅度地减少,而攻坚战的比例则会直线上升,加之随着rì占区被不断压缩,rì军的空中优势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恢复,这对中国装甲部队的发挥就更是不利,因此即便再组建一个装甲师,也不会对抗战大局产生决定xìng的影响,有一个装甲骑兵师在,其实也已经勉强够用了,而且装甲骑兵相比以中型坦克为主力的常规装甲师,在地形与气候的适应xìng方面都更具优势,而且油耗与故障率都更低。在十五集团军计划中下一步将要攻占的盐城、南通等河网地区将会十分合用 。。
但就在胡卫东踌躇满志的时候,一份电报却令他突然惊怒交加,他没想到赤sè党的军力早已经超过了老蒋的zhōng yāng军。新四军军部驻地与历史上也完全不同,但悲剧却依然难以避免,只是地点与细节有所不同,历史上的“皖南事变”变成了这个时空的“赣南事变”
1938年底。老蒋乘着新四军两大主力(一支队与四支队)为配合江北友军作战而远离闽赣边区、同时rì军也退缩到合肥以东而暂时不再对武汉构成威胁的机会,从原本准备用来防御rì军进攻武汉的**主力八十余万中抽出30万jīng兵,以防范rì军进攻钨jīng炼基地为由。突然进逼红军改编时已经缩小了不少的闽赣边区,而此时闽赣边区内包围新四军军部在内,正规部队仅有1万余人。
可是在这种极度危险的局面下,掌握新四军实际领导权的副军长项英却因为深受王明影响的缘故,长期以来一直对chóng qìngzhèng fǔ心存幻想,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xìng,居然还让军长叶挺去和敌军主帅顾祝同交涉。结果一进军营就被亢,而30万**则抓住项英麻痹大意的机会立即发起了全面进攻。闽赣边区的新四军众寡悬殊,项英又素来不以军事才能见长,现在还失了先手,如何能够抵挡?
结果不到几天时间。新四军军部九千余人就牺牲大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突出重围,而项英则于乱军之中被叛徒杀害,不久闽赣边区多个县份先后被**侵占,数万名党员干部与革命群众被抓捕杀害,而老蒋却“恶人先告状”,污蔑新四军为“叛军”并取消其番号,一时间举国哗然,史称“赣南事变”
而胡卫东从电报中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脑中生出的第一个念头却是“老蒋难道脑子进水了吗?找死也不用这么着急啊?”,身为赤sè党最重要的方面大将,他深知若不是rì军全面侵华,赤sè党早在红军改编那阵子,军事力量就足以逐鹿天下了,而现在的人民军队无疑更加强大,光是野战部队就有百万之众,如果算上地方部队则超过200万,而基干民兵与敌后根据地的游击队数量加起来同样在百万以上,仅仅这些明面上的实力,赤sè党就已经比虽然现在扩军至400万之众、却普遍训练不足、甚至连士兵的伙食都不能保证的chóng qìng“zhèng fǔ军”强大得多,更不要说两党在组织动员能力方面的天壤之别。事实上之前赤sè党同意在形式上接受老蒋的领导,完全是出于一致抗rì的考虑,另外也是不想因为率先破坏“抗rì民族统一战线”而在政治上失分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老蒋却抢先动手了,难道他不知道两党实力的巨大差距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就凭十五集团军和八路军自抗战以来的一系列辉煌战绩,就足以令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明白赤sè党的军事力量有多么强大,老蒋能够爬到现在的位置上,多少也是有两把刷子的,自然不会如此愚蠢,胡卫东转念一想,终于想通了老蒋的心思,“若他真是一心反赤的话,那么迟早都还是要打的,既然如此,晚打不如早打,现在打即便打不过,总比将来我们的军队更加强大了之后再打要好一些”
而胡卫东再仔细一想,顿时愈发心惊,他现在之所以觉得老蒋找死,是因为赤sè党两大集团军因为海外因素而突然提前对开封与徐州之敌发起总攻,并且由于冈村宁次率部投降及其引起的连锁反应,两大集团军没有付出太大的代价就在短时间内将四五十万rì军全部解决。因而老蒋突然发难的时候,赤sè党却正好腾出了上百万野战jīng锐等在那里
注1:淮北战役胜利后不久,新38师的装甲营就扩编成了装甲团,虽然数量依然不能与装甲骑兵师相比,但因为新38师装甲团装备的都是中型坦克,如果使用装甲集群突击战术,由于装甲骑兵师现在已经将淮北战前临时追加的那些中型坦克替换成更加灵活的轻型坦克,因此反倒不如新38师的装甲团威力更强(未完待续。)
第四百章 赣南事变(下)
但是可以假设一下,若是赤sè党的两大集团军按照原定计划再围困开封一段时间才发起进攻的话,那么中原大会战的全盘部署就会被意料外的“赣南事变”完全打乱,轻则会让那四五十万rì军部分、甚至全部逃出重围,重则会令赤sè党两大集团军遭到严重挫败,而蒋军如果与rì军联手,那么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不但两大集团军与边区群众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抗战的最终胜利也至少会推迟一到两年。
但胡卫东并不觉得那个“mín zhǔ无量、dú cái无胆”的老蒋有胆子顶着“卖国贼”的骂名真跟rì本人合作,最多也就是心照不宣,同时将赤sè党作为头号大敌、而rì蒋之间则尽量避免冲突而已,否则这次令老蒋骑虎难下的“时间差”是没理由会出现的。想明白这一层之后,胡卫东在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多少对因为rì军主动投降而意外产生的“时间差”而感到庆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投降不久的原rì本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在得知“赣南事变”的消息后,不禁后悔不已。如果没有“赣南事变”,畑俊六还可以推说实在是打不过,以他的出身和人脉,至少保住家人的难度不大,但“赣南事变”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被其错过,直接改变了战争的走向,这个罪责实在太大了,就算他是亲王也担待不起。因此,为了避免祸及家人,畑俊六只得寻机自尽,以尽可能地减轻身上的罪名,不少其他被俘的鬼子军官也纷纷效仿他的做法,甚至还有一部分试图逃出战俘营而被十五集团军果断镇压,死者逾五百人 。。
比起胡卫东,太祖得知“赣南事变”的消息后更是怒不可遏。他一方面对项英等人顽固坚持王明路线的重大错误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借此将国际派的最后一点残余势力彻底赶离了一线,另一方面则着手对蒋政权展开全面反击。
1939年1月15rì。太祖代表赤sè党zhōng yāng通电全党全军,“蒋某人的一切仁义道德都是鬼话,千万不要置信。zhōng yāng决定在政治和军事上同时发起全面反攻。”,并强调说。“只有猛烈坚决的全面反攻,方能挽救遭到蒋某人严重破坏的抗rì民族统一战线,必须不怕决裂。猛烈反击之,我们的温和态度须立即终结。”
在政治上,赤sè党强有力的宣传机构令老蒋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抗战领袖形象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赤sè党比历史上强了不知多少倍的军事实力则更是令国民党中的地方实力派纷纷起来斥责老蒋以撇清关系,防止自己成了替罪羊遭到赤sè党武装的攻击。因为同样的原因,与历史上更偏重政治手段不同,这个时空的赤sè党更加重视军事上的反击。三管齐下给予了蒋政权以沉重的打击
首先是正在返回华北边区的路上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受命兵分三路,一路进军太原,争取利用这个机会将阎锡山的势力彻底拔除。虽然阎锡山迄今为止还没有对“赣南事变”发表意见,但他的政治态度一向偏右,也曾对赤sè党与群众欠下血债。为防万一,还是先下手为强比较好。
更重要的是,当初红十五军虽然占领过太原,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