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有匪婆全-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秋子并不知道东家到底有多少地,只知道是很大的一片,东家正在四处找买主。金熙连忙嘱咐他:“你回去就去和你东家说,有人明儿一早去看地,叫他先别忙着找别人了。”
    “你明天一早早些起来,过来接姐姐吧,姐姐和你一起去看看那地,要是合适姐姐就买了,你和你娘也不用搬走,继续给姐姐做活计好不好?”
    小秋子简直乐翻了天,频频点头应声:“好啊好啊,姐姐要是买了那地,我们家和韩叔就都不用搬走了是不是?韩叔种地种得好着呢!”
    这小子,自家的事儿还没解决,就惦记上了邻居,捎带手儿给邻居也找了个事儿做,倒是个有情义的。金熙笑着拍了拍他:“趁着天不大黑,你赶紧回去,路上小心些。记着到了家就去和你东家说,姐姐明天一早就去。”
    打发走小秋子,金熙一边跟孙樱娘说着是如何认识的这孩子,两人一路进了家门。孙廷栋兄弟也才下学不久,做完了功课正与小武军路川在院子里练拳脚,见两人进来,连忙都停了手过来给孙樱娘问好。
    孙廷钧是个有心计的,见二人略带疲倦却又有些笑意,低声询问道:“姑姑和小熙这几日没白跑吧,有消息了?”
    金熙笑着点头:“得来全不费工夫。跑的几日都白跑了,好信儿却是自己送上门来的。”
    这会儿也到了饭点儿,自打孙樱娘来了,众人都是一起去后院用饭,孙樱娘就招呼:“一路走一路说吧,不急在这一会儿。到底能不能落听,也得明天真正看了地聊好价钱不是。”
    金文清前天一早儿出门了,说是明天才回得来。平心而论,家里的大少爷予豪和二少爷予辰年纪都不小了,却不是瞧不上经商这码事儿,就是埋头苦读,金熙甚是替金家悲哀。怎么就没一个能像覃慕天和覃慕枫那样儿帮着分担些?
    可就算金家后继无人,她又能如何。她不过是个小姑娘,又是个搬离了老宅的小姑娘,金家的事儿远远轮不上她置喙。就算有朝一日金文清老了跑不动了,几位少爷也跟不上趟,要饭也要不到她的门前来——即便她愿意管谁一辈子的饭。
    今晚吃的是打卤面。金熙与孙樱娘白天不在家,丁妈和薰紫便也去厨房帮厨了。因为人多,做了一大盆西红柿鸡蛋卤,一大盆茄子肉丁卤,还有一盆豆角丝炒肉丝,一盆凉拌绿豆芽。又切了些黄瓜和小水萝卜做菜码,满桌子的红绿白黄,看起来既清爽又勾人食欲。
    薰紫拎了食盒,先去给前院的看门老于头和两个小子启明启华送饭。那三人是每人一大海碗面条儿,外加一大勺子西红柿鸡蛋,一大勺子茄子肉丁,陈妈图省事,只给带了三条整根的黄瓜外加两头大蒜。
    孙廷栋瞧见了,也大声叫喊:“陈妈,也给我拿根黄瓜来!再拿头蒜!”
    话音一落,几个臭小子的声音也此起彼伏,都是要整根黄瓜的。倒将陈妈笑坏了,端出一大盘洗好的黄瓜和小水萝卜来放到院中央大桌上,又将一把大蒜放到空碗里:“早知道这样,何必叫叠翠细细的切了黄瓜丝……”
    金熙一边喊着陈妈丁妈都一起吃,说是各自搬了凳子在院子里团团围坐着吃饭,既凉快还热闹,一边笑看着这场面。这才叫生活呢,哪像金家一到用饭时,皆拘了笑容板着脸坐着,一点其乐融融的样子也没有……
    第七十章 穷家富路
    小秋子他们东家是个六十几岁的老头儿。说是在河北老家有上千亩良田,京城里这百八十亩也就无所谓了,赶紧变卖成现钞回老家养老去,也省得为这一点子地操心受累了。
    老头儿姓许,金熙直接唤他许爷爷,老头儿捋着胡须笑着应声,又夸赞了几句:“现在哪里还有年轻人愿意种地的?就冲这个,我也不跟你们打太极了,我这一百零三亩地,全是亩产近五百的好田,这种地在京城,至少也要六十大洋一亩,我给你们便宜两块,五十八块一亩如何?”
    金熙娘儿俩前几日跑了不少地方,虽说并没有看上的地,价格却也打听的差不多,若真是像他说的五十八块一亩便能成交,确实不算贵。而许老头儿这块地的产量,小秋子去接她们时也说了,说是韩叔说的,地是好地,尽量莫错过了。
    金熙就笑着跟许老头儿讲价钱:“若是把许爷爷的三亩零头儿抹了呢,就算我少花些,我却不合适了,地契上还少了三亩……不如许爷爷再给我让一步,五十五块如何,您若是能应了,咱们这就去一手交钱一手换契。”
    许老头儿一边摆手一边大笑:“你这丫头倒是精明。就算地契不抹那三亩,只给你抹了三亩的钱,你也不过少花一百多块。你现在给我一亩抹了三块,你就少花三百多呢!”
    “我宁愿那三亩不给你算钱了,你给我五十五我可不干!知道的知道丫头你会讲价儿,不知道的以为我老许头儿这地不过亩产三百,我丢不起那人!”
    是个懂得种田又爱田的,金熙暗笑。又望了望孙樱娘,见孙樱娘对她点头,也就打算赶紧定下来省心了——到许老头儿家里来之前,小秋子带着她们娘儿俩到地里去转了一圈儿。地很方正,地中央还有个水井、浇水也方便,与方巾巷离得又不算远,小秋子这小孩儿、一路跑着也不过半个钟头。
    许老头儿又开了口:“你们娘儿俩也真聪明,不找牙行直接来我这儿就算对了。若从牙行走,也得被他们吃上一笔手续钱,咱们两家都得平白多花百八十。”
    金熙一听有些傻眼。原来现如今也有牙行这一说儿,就像前世的中介?若不是正巧小秋子去方巾巷说了一声,赶上了这个巧宗,还真是不如去找牙行呢。可之前她们娘儿俩哪知道牙行这个行当,在这大夏天的顶着大太阳跑了好几天,真是被晒得不善。
    她摸了摸脸暗道,要不是家里有现成的薰衣草花水,这脸想必早就被晒掉皮了。好在价格谈成这样,也很令人满意了,又像许老头儿说的、还省了中介费。
    孙樱娘便掏出了两张一百块的钞票:“这地我们要了,价格就按您说的算。您先收了我们的定钱,简单立个字据吧。我们娘儿俩这就回家去取钱,午后过来接着您、咱们一同去换地契。”
    许老头儿笑呵呵应了,叫来自家的账房先生,嘱咐他先给写个定钱的收条儿,再注明成交的价格和地的亩数儿。又和账房要了两块大洋,赏了带金熙她们过来买地的小秋子。
    金熙心里暗暗点头,这老头儿办事真爽快,人品也好。不过也多亏小秋子娘儿俩,帮她找到这么一块好地。若是原来的地主人品差,不定会有多少遗留问题呢。小秋子拿到两块大洋的赏钱美坏了,跪下给许老头儿磕了个头,甜甜地说了声谢谢东家赏。
    “这孩子伶俐着呢。我说要带着他们娘儿俩和我一起回老家吧,他娘却死活儿不愿走……那么个男人,等他作甚!”许老头儿叹气道。
    离了许老头儿的家回方巾巷路上,孙樱娘再三嘱咐金熙:“留下那母子俩给你做工,平日里多照顾一些,一个女人带个孩子,不容易……”
    金熙心里明白,孙樱娘这是被那娘儿俩触动心事了。小金熙留下的意识还在,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引着金熙回忆起来以前的事儿。当年若不是山上的妇人们帮衬着照顾小金熙,男人们帮衬着做些粗活儿,想必她们娘儿俩也难过得不成了。
    “娘您放心吧,我会好好待他们。”金熙应着。早上过来时,她也见过小秋子的娘。虽说日子过得贫穷,那妇人的衣裳都打了补丁,却很是干净整洁;身子骨儿也确实瘦弱,可是腰杆儿却挺得笔直。
    金熙甚至怀疑她根本不是个农妇,该不会本是哪家的小姐、被那个负心的男人勾引了,又始乱终弃吧……最终才落得这种地步?这么看起来,这郭家娘儿俩倒比她们当初还难过呢。
    回了方巾巷,金熙娘儿俩先钻进房里数钱。金文清不在家,这买地的钱肯定要她们自己先花了。好在孙樱娘之前得知金熙搬离了金家,就带了四千块打算来京城买处宅子。
    “四千块也不够啊,小熙你将你的私房拿出来先垫上吧,等你爹回来,咱们再和他算账要钱。”孙樱娘笑着与金熙商量。
    金熙嘎嘎笑着应了声,回自己房里取了两千块来到西屋递给孙樱娘:“娘您也太狠了,拿着四千块来买房子,是打算买个五进的大宅院么?眼下咱们住的这处宅子,才不过千八百而已。若是地方再差些,五六百块都拿下了。”
    孙樱娘嗔笑道:“你个小孩子懂什么,穷家富路。就算买宅子花不了太多,你不得接着上学啊?家里的摆设呢,佣人呢,日常过日子的花销呢?等你过上三五年找到个好婆家,娘也就不操心这些了……”
    金熙心里顿时清明了许多。原来孙樱娘带了这么些钱来,是以为她搬离了金家后过的很艰难啊。于是抱着孙樱娘的肩膀撒起娇来,说还是娘真心疼我。
    面儿上跟孙樱娘撒着娇,金熙又想起了前世。也许,是她上一世太自私任性了吧,她总觉得老妈变了,变得只认钱不认人,那么不如自己的路自己规划,用不着别人指手画脚。
    其实老妈还不是为了叫她生活得好些,才去拼命挣钱?当年她执意上了警院,可是把老妈气坏了,老妈可是一心盼着她学个好专业,再送她出国留学、回来做个文人学者呢。若按着老妈那条路子走,也许她现在还在二十一世纪好好的活着……
    只可惜,如今想明白了,也晚了。还是好好珍惜眼前吧,金熙暗暗握了握拳给自己打气儿。
    第七十一章 心计
    许老头儿带着金熙娘儿俩换了地契,说什么也要请娘儿俩到许宅吃晚饭。有个词儿说得好、所谓盛情难却,金熙就打发小秋子跑一趟去方巾巷,知会一声家里人也省得不放心。
    回到许宅的时辰还早,许老头儿便带着金熙与孙樱娘在地旁遛了遛,一路走一边指点道:“麦子收割后我就收完租子了,如今这玉米还得些天才能熟,你们娘儿俩可得想着打发人来收租。收了这茬儿,就可以种自己想种的庄稼了。”
    金熙有些不好意思:“这合适么?不如我们和许爷爷一家一半好了。”
    许老头儿呵呵笑着:“人和人之间讲究的就是个缘分。千八百斤的租子还值得我从巴克什营跑京城来一趟?你们就替我收了吧!又不值几个大子儿。何况眼下这地已经换了主人,哪有老主人回来收新租子的?等我老头儿回京城来散心,小丫头想着请我一顿卤煮火烧就好。”
    这性格儿,并不斤斤计较又极爽利,我喜欢,金熙笑想。于是给许老头儿鞠躬道谢,“……许爷爷您莫说要吃一顿卤煮火烧,每天早上跑着去给您买豆汁焦圈儿也是可以的。”
    “不许这么说,这么一说我可就不舍得走了,回了那边,想念京城的豆汁又喝不到嘴、可如何是好?”许老头儿皱着眉笑指着她。金熙娘儿俩陪着许老头儿哈哈大笑起来,田里偷嘴的麻雀立时被惊起了一大片。
    笑罢后,许老头儿又指着田边的几间小房道:“那房子,得抓紧翻修一下了。这几年地里种的都不是要紧作物,也就没留人值夜。若是你们种的玩意儿怕偷,就得雇了人看守,那房子可住不得人了。”
    晚上金熙娘儿俩回了方巾巷,还一路念叨,说这许老头儿真是个热心肠儿,把些种地经全都交代了。
    第二日金文清回来了,到了方巾巷后听说地已经定了下来、地契都立好了,也不惊讶娘儿俩的买地钱都打哪里来的,只唤来喜贵儿张罗着要去银行取钱。
    孙樱娘琢磨了一下,拉住金文清道:“不如我们娘儿俩随你一起去银行,你把那钱取出来后换成金条,给小熙立个户头存起来……”
    金文清皱了皱眉。樱娘这是要把她自己的家当全留给女儿?那万一以后射马岭出了状况,她身边没有傍身保命钱也不成啊?孙樱娘瞧出了他的顾虑,笑着摆手道:“莫不是你以为我全部身家就这么一点?”
    而她没说出口的话是,那你也太小瞧射马岭的绺子了。若是这么些年的日积月累,一个绺子的二当家才攒了几千块,那也别当什么土匪了,还不如干脆嫁人攒私房去。
    金熙却赶忙插嘴道:“不如叫爹先换了金条拿回来吧。开户头先不着急,俗话说人多口杂……改天我再和娘一起去存也好。”
    孙樱娘与金文清不得不叹道女儿想得周到。就算如此,金文清去取出大笔的钱,还不一定被哪个有心人瞧见后、立时联想到正在京城的孙樱娘呢。虽说猜测算不得数儿,还是金熙说的这个做法更稳妥,金文清便带着喜贵儿先去了银行。
    金文清前脚儿一走,孙樱娘便抚着金熙的头欣慰地笑道:“我闺女也知道替她爹着想了呢。”
    金熙又何止只是替金文清着想。只有金文清的事儿少了,她的事儿自然也就少了。反之若被二太太知道了金文清将私房钱都给了她,哪怕不过是听到了些风声,也少不得闹上一场,难保那火不会烧到方巾巷来。
    就连老太太到时也得埋怨她吧。好不容易搬离了金家老宅,又何必再招惹那些人。做所有‘亲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这滋味可不好受,若是叫金熙自己选择,她宁愿与所有的金家人做不相干的路人。
    趁着金文清没回来,金熙又对孙樱娘道:“等我爹回来了,您就别提银行不银行了。万一金家起了什么变故,在银行的钱也不好提,还不如自己藏在哪里,有了事抱着就跑。”
    孙樱娘大笑道就你鬼心眼子多,不过心里倒是明白女儿的意思。金家无论如何也是有些权势的,若是内院儿起了火,哪个想叫女儿的钱无法打银行提出来,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可这宅子也是金家的,你能保证得了放在这边的钱你就带得走?”孙樱娘又为这事儿担心起来:“既然你说一处这样的宅子不过才千八百而已,不如偷偷买上一处吧,地也有了房子也有了,退路才算完整。”
    金熙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事儿就咱们娘儿俩知道就行了,千万不要再和我爹提起来,否则也就称不上是退路了。”
    孙樱娘听了女儿这些话,不知是该欣慰还是痛苦。以前在射马岭那无忧无虑的小闺女儿,才来了京城不过两年,就变成这般深思熟虑心计颇深,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金熙抚慰般抱了抱孙樱娘。她也怀念在射马岭时没心没肺风一样的日子,可真叫她那样过一辈子,这个异世不是白来了一遭?她这性子,本来就不是做闲散人的那一种,在山上有个逐蜂扑蝶的美好童年,下了山自然就得迎风踏浪去面对一切,这才叫完。美人生。
    大概过了有一个钟头,金文清换了金条回来,进屋匆匆交给孙樱娘,就赶着回了多福巷——他这次出了几天门儿,才回到京城就来了方巾巷,还没回老宅打过照面儿呢。方才在银行里又遇上了予豪,不赶紧回去可就说不过去了。
    才进了老太太堂屋不等行礼问安,就瞧见老太太一脸的不爽快,金文清看了看坐在一旁的二太太,二太太却是一脸幸灾乐祸。瞪了二太太一眼,金文清上前给老太太请安。
    “你还知道你有个娘?”老太太撇了撇嘴,“你那六丫头的娘,来了也有两个多月了吧?你又见天儿往那边跑,怎么就不知道叫熙儿带着她来给我见个礼?”
    金文清听着这话儿的意思,明白予豪并没说什么,保不齐就是佟氏挑拨离间呢,于是笑道:“熙儿她娘早说了,就冲着您对熙儿那般的好,别说来给您问安,就是来给您三跪九叩也是可以的。倒是儿子硬生生拦了没许她来。”
    “哦?这又是为何?”老太太神色略微缓和了些,“这么听着她还算个懂事的,你怎么倒拦着她了?”
    金文清眼睛瞧着二太太佟氏,话却是对老太太道:“她又不是个多懂规矩的,我怕她来了惹您生气,倒不如不了。更怕别人会惹了她,再被她掏出枪来一枪崩了……”
    二太太佟氏吓得一激灵,脸色也立刻变得铁青继而苍白。二爷这是吓唬她呢,还是说真的?
    第七十二章 种地很快乐
    地里收了玉米,孙樱娘也到了离开京城的时候。金熙实心实意的抱着孙樱娘哭了一场,惹得金文清也眼圈泛红了好久,可是,该分别的到底还是得分别。
    孙樱娘含着眼泪笑着,安慰罢女儿又安慰金文清:“俗话说的好,叫做远香近臭。若真的生活在一块儿,少不得每日里鸡飞狗跳……”
    话未曾说完,眼泪却到底从眼眶里滚落。金文清红着眼低头,并不是他不想给名分啊,樱娘这样的人,那种姨太太的身份哪对得起她。
    孙樱娘离开京城后,金熙先画了个草图,找来小秋子总说的那个韩叔韩在斌,指点着图与韩在斌商量了半日,便叫他去找人刭地。之后就是不分昼夜的忙了十来天——再不抓紧些,女中就要开学了。
    地刭好了,韩在斌带着人、端正的在地中央围出个五十来亩的大篱笆院儿来,这篱笆院儿里,金熙打算先种些土种玫瑰,韩在斌又带人跑去西山买苗。
    玫瑰苗儿买回来后,先是去瘤根、剪去大部分枝杈,然后将根部浸到浅水渠里,浸水的同时挖坑准备移栽,四五个农人整整忙了一天,才栽好了七八排。
    农人们一边干活儿一边笑言:“东家到底种的是稀罕物儿,我们干起活儿来也不像种玉米种麦子那般熟练,要不然哪里用得了这么久,才种了这么点地。”
    金熙早与几人谈好了,花圃是不用交租子的而是按月儿拿工钱。农人们乐得干了活儿得现钱,倒省得像种麦子玉米一般,还得卖粮食换吃喝家用,因此干起活儿来卖力是足够卖力,却多少都为不出数儿有些愧对她。
    听他们这么说,金熙笑道:“明年再想多种些的时候,做起活计来就快了,今年不过是练个手儿而已。”
    花圃的篱笆外还有几十亩地,还是叫农人们继续种往年的农作物。金熙觉得这么做有个好处,就是花圃外头多少有个缓冲地带隔着,省得很直白的落入他人眼里、偷起苗子来也容易。
    众人正忙得热火朝天,小秋子却抱了两只小狗崽飞快跑来:“姐姐快瞧,这是韩叔家的大黑新下的小崽儿,今儿满月了,韩叔叫我给姐姐抓来两个。我娘说,养狗就得从小儿养,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