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称孤道寡-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已是十月中,天气逐渐转冷,刘坤传令黄忠;若有可能,迅速将朝鲜、濊貊平定,而后驻扎朝鲜,整编麾下士卒,等来年再战三韩。

    黄忠手握几族的精锐军队,征讨几族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镜头转走,看一看其他将领的进展。

    黄忠率先封侯,这个消息,对其余其他将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刺激。

    关羽和褚燕得到消息,加大了对山林挹娄人的清扫力度,不是山林太过,征缴不可能一蹴而就。

    典韦的好运气。似乎在征缴鲜卑之时用完了,征缴丁零相当不顺利。

    丁零为讙兜后裔。亦作丁令、丁灵、钉灵。又称高车、狄历、铁勒,历时上388年建立魏国民族。便是此族!

    此时的丁零是游牧民族,其部落位于北海(贝加尔湖)之南!这个北海,便是‘苏武牧羊’的那个北海。

    游牧民族的好处便是;打不过可以跑!由于西北气候的问题,典韦麾下的士卒很不适应,只能采取刘坤的办法,驻扎在原地,慢慢适应高原气候,等待来年进兵。

    张颌与文丑过河之后,占领了西凉的北地郡、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也占领了嘉峪关,然这些都是大汉属地,实在是无法求赏。

    二人也想迅速平定小月氏,然小月氏也是游牧名族,往西同样是高原气候,除了马超的麾下士卒能够适应,张颌、文丑二部的士卒皆水土不服,只能和典韦一样,原地驻扎,等待来年。

    不过贾诩也没有闲着,由于小月氏内部的并不统一,他打算分裂小月氏,拉拢亲汉的月氏部族,打击另一部分敌视大汉的部族。

    张飞和吕布的部队正在熟悉船战,二人的士卒皆是北地之兵,想要南征,至少要等到来年,如今只能埋头训练。

    蜀地,子龙率部到达蜀地益州,接收了雒城的军权之后,如今正在原地修整,顺便等候刘焉伤愈。

    箭疮这个东西,在汉朝也算是致命的伤患,因为伤口内有脏东西的东西没有清理干净,伤口勉强愈合之后,里面依旧发炎溃脓。

    这样的小伤,对于接触了现代医学经验的华佗来说,不要太小儿科,更可况他还带来了现代的消炎药。

    一个月之后,病怏怏的刘焉箭疮彻底清除,自我感觉还能再活十年,心中喜悦不已。

    病愈之后,召集益州各郡太守至雒城,郑重宣布:益州接受洛阳朝廷的统治,自今日起,益州各部所有的军队,全部接受征东将军赵云的整编!(未完待续。。)

    ps:  感谢问道兄,b34178111一直以来的打赏!求推荐!求月票!求收藏!什么都求!有什么来什么吧!!!!!!

第一二九章 朝廷亏空 刘坤欲行盐法

    刘焉表示:所有的郡守、县令,必须按照陛下颁布的政策,治理属地的民生。必须保证治下的百姓,没有苛捐杂税。若做不到这一条,现在可以辞官,如若不然,将来必不容情。

    自从赵云进入蜀地之后,益州大大小小的官员,便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对于众人来说,这个结果既是好消息,也算坏消息,全看大家怎么看。

    好处是:在这之前,众人担心会被罢官夺职,如今和平的过渡为新朝治下的官员,地位得到了保证,一颗心总算放到了肚子里。这样看的话,算是好消息!

    坏处是;新朝不允许征收苛捐杂税,大家没有了额外的收入,以后日子怕是不太好过,做官也是需要处处花钱滴!

    洛阳!

    十一月底,诸位武将的军事行动全部停止。长乐宫中,刘坤正在查看华歆送来的户部账目。

    士兵身上的铠甲和武器,几乎全部来自现实。马匹都没有花过朝廷一文钱。全是是当年从鲜卑和乌丸手中征缴而来。

    即便是这样,户部的账目依旧是赤字。大大的亏空,且为数不小,足有几万金!

    主要的支出有三项:一是全国铺路,二是全国兴修水利,三是各地学校的支出!

    朝廷有收入吗?有!不过都是粮食,刘坤并没有让户部变卖!

    幸亏刘坤的家底丰厚,去年称王之后,一次性给了华歆几万金。用来支撑着朝廷的花销。如果不然。今年肯定会因为资金不足。而导致无数项目下马。

    时至今日。不仅是几万金花的七七八八,朝廷欠水泥厂的债务也达到了数亿钱,虽说水泥厂有刘坤一多半股份,也不能这样搞呐!

    水泥厂卖给朝廷的水泥价格并不高,利润不到三成,若不是甄家有造纸厂和陶瓷厂撑住,估计早就破产了。

    刘坤为了运输方便,曾嘱托甄家;朝廷的路修到那里。水泥厂就开到了那里!如此一来,无形中又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甄府的人大概经常向甄姜抱怨,而甄姜却对刘坤只字未提,想必是不想让他烦心。

    可惜甄姜不知道,当初搜刮皇宫和十常侍的财产,刘坤得到了数十万的金饼以及财物。

    他手中的几十万金,除了拿给糜竺十万,筹建大汉钱庄之外,其余的金饼和铜钱,全部都在宝镜空间呆着呢。

    虽然刘坤手里的钱财不少。不过他并不打算用自己的财产,来填补朝廷的窟窿。

    此例不可开!

    朝廷是众人的朝廷。若是养成了‘没钱找皇帝要’的习惯,日后恐怕会累死刘坤。

    刘坤查阅账簿发现,治下各地的世家大族们,虽然不敢不交这两成的农税,偷税漏税的现象却不少。

    比如冀州的韩家,其交税的土地的数字是八千亩,而情报处调数字是五万亩,相差足有六倍,胆子太大了!!

    过年之前,先坑世家们一笔钱,给大臣们发俸禄。

    待明年腾出手来,再和这些世家好好玩玩,定要他们将这份苦果,心甘情愿的吞到肚子里!

    华歆虽然没给刘坤弄来多少钱,却收了不少的粮食。想比而言,糜竺的商税收的甚是惨淡!

    仅有二、三百金!虽然大汉的商业不发达,却不该只有这么一点,据说这点钱大半还是糜家交的!

    不重视商税,不是糜竺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问题。汉代的朝臣也好,百姓也罢,都不会想到;一个发达国家的商税,便可以支撑起这个国家日常消耗。

    怎样才能收到商税呢?

    最好的办法便是发行发票,然而这一措施若要百姓接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是后世,买东西不要发票的人,依旧是大有人在!

    还有什么来钱的门路呢?

    最快的办法莫过于挖金矿,刘坤从后世而来,自然知道那里有金矿,那里有银矿。

    不过他不愿意早早的开采这些东西,不管是金矿。银矿、铜矿,或者是玉矿的矿山,都被刘坤圈进了皇家产业,这些东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则少一点。

    需要为朝廷找一个长期有效的盈利点!刘坤思之再三,只有把制盐这一个杀手锏拿出来了。

    汉朝的盐。铁属于朝廷经营,不过此时制盐方式笨拙,其中并没有多少利润。仅凭盐税,并不能给朝廷带来多少收入。

    而刘坤的制盐之法则大不相同,若是他将晒盐之法拿出来,其利润至少在一倍以上,甚至两倍、三倍。

    如此一来,朝廷的开销便会迎刃而解,不过要好好敲打一番众臣,以免有人生出‘分杯羹’的心思!

    次日,百官大朝会,随着小黄门高喊一声:“陛下驾到!”刘坤进入朝堂。

    来到皇位之前,刘坤转身面向众臣。众臣持简躬身拜道:“参见陛下!”

    刘坤大袖一挥,淡淡的道:“众卿平身!”而后坐于龙椅之上!

    小黄门朗声喊道:“诸臣奏事!”

    工商部丞宋典出列道:“启奏陛下,如今公路的主干线已经修建完毕,总共修建主要道路七条;

    洛阳通长安、西凉,

    洛阳通襄阳、南郡,

    洛阳通寿春、九江,

    洛阳通泰山、青州,

    长安通汉中,益州

    冀州贯穿南北公路。

    并州贯穿南北公路。

    另按照陛下吩咐,与各州建立大粮仓一座,用来存放粮食,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并有多半投入使用!”

    刘坤点点头道:“很好!做的不错!工商部的人,今年的俸禄加五成!”

    “多谢陛下!”宋典躬身谢恩!因为得到了刘坤的赞许,满面喜色的退回队列中!

    户部丞毕岚出列道:“启奏陛下,按照陛下吩咐,臣今年主要在冀州、并州。青州三地修建龙骨水车和渴乌(虹吸管道)。目前冀州和青州二地沿河之地已经基本完成,共修建龙骨水车一千二百架,渴乌六百处!”

    刘坤点头以示嘉许:“做的不错,爱卿辛苦了!今年户部的人,全部俸禄同样加五成。明年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完工!”

    毕岚应诺谢恩,退回队列!

    户部卿华歆出列道:“启禀陛下,今年朝廷的财政已是大大的赤字。发放诸臣俸禄尚且没钱,明年不宜大兴土木!”

    刘坤装模作样的道:“没钱便设法弄钱!岂能因噎废食?不知众位臣公有何高见?”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互相瞪眼。

    这不是一个钱,两个钱,动辄数千上万金,谁出的起?

    蔡邕出列道:“启奏陛下,臣愿捐献今年的俸禄,助朝廷度过难关!”

    刘坤暗自欣慰,虽然蔡家外舅的俸禄不多,这一番心意却是难得,刘坤深知;蔡家没有什么家底,若是没了俸禄,恐怕来年要喝风!

    接着有几个大臣也要捐俸禄,刘坤摆摆手道:“众位也要过日子,捐俸禄之事不可再提,还是想一些可行的主意为好!”

    陶谦出列道:“启奏陛下,今年春播之前,陛下发给百姓的十余万牛,以及十余万具曲辕犁,都是赊欠的!今年百姓们收成不错,若是将百姓牛、犁的欠债收回,当可缓解财政危机!”

    陶谦不说,刘坤几乎将此事给忘了。

    不过许诺百姓三年内还清即可,此事收取此帐,不符合刘坤的初衷。(未完待续。。)

    ps:  感谢九代穷一百打赏!!求推荐!据说满了六千推荐,才能上首页强推,兄弟们帮帮忙呐!!

第一三〇章 推行盐法 笼络人心

    刘坤今天要推行盐法,不能节外生枝!逐拒绝了陶谦的提议,摇摇头道:

    “此事万万不可!一来,当初定的是三年还款,还款期限尚且未到。有碍朝廷信誉。二者,百姓受穷日久,用钱之处定然不少。此时催债,朕于心何忍?”

    众臣纷纷高呼:“陛下仁慈!”

    刘坤装逼成功,拿出一幅理应如此的模样,接着问道:“诸位还有何良策?”

    光禄大夫杨奉出列道:“启奏陛下,朝廷是否能向大汉钱庄借贷一笔金钱,以解当务之急?”

    杨奉话音未落,糜竺喊道:“此事万万不可!”

    话毕,糜竺急忙出列,施礼奏道:“启禀陛下!如今尚有很多百姓,对钱庄钱票持观望态度。若是此时钱庄将大笔钱财借给朝廷,必会让百姓胡思乱想!从而质疑钱票的数量,对钱庄的影响非常巨大!”

    刘坤点点头道:“糜卿言之有理。钱庄开业之初,朕曾立过规矩;单凡借贷,须有抵押。

    朕今日再次声明:大汉钱庄是全国百姓的,而不是朝廷的!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便是朝廷要用钱,也须拿出抵押,方可借贷。否则不准任何人打钱庄的主意!”

    众臣齐声应诺之后,刘坤再次问道:“那位爱卿还有良策?”

    众臣实在是没辙了,只能干瞪眼。

    时机成熟,刘坤做出一幅肉疼的模样,道:“也罢!朕便将师尊的晒盐之法交与朝廷!”

    刘坤对小黄门点头示意,小黄门疾步而出。不久,提了一桶盐回来。

    这桶盐百如雪,细如尘,汉朝即便是精盐。也没有这么白这么细的。

    汉朝食盐,皆用煎盐之法,并没有晒盐之法,所以众臣并不知晒盐究竟是怎么回事!

    此时此刻,朝会成了菜市场,众臣纷纷议论道:

    “不知道这么好的盐。是怎么制成的?要多少钱一斤?比之市面上二十钱一斤的黑盐,不知道要好处多少!!”

    “是啊!此盐肯定不会便宜,莫说二十钱一斤的黑盐,即便是二百钱一斤的精盐,也比不上这种盐!”

    有个大臣拿手指蘸了一下,而后放入口中,细细的品咂一番,满意的道:“好盐,好盐!千钱一斤也值!”

    待议论声停了下来。刘坤站起身来,对众臣道:“拟召:大汉地皇元年十二月初二诏书;盐业为朝廷专营!私自制盐、贩盐者斩!

    盐业交有户部和工商部共同定价经营。所产生的利润,为朝廷所有,用于各地建设、军费、赈灾等事项,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

    众臣应诺之后,刘坤对糜竺道:“子仲!你给大家算一下,此盐卖多少钱一斤,百姓可以接受?若是全国百姓皆用此盐。每年又能得多少钱?”

    糜竺天生对数字敏感,加上学过现代算术之法。脑子堪比计算器,少时便有了答案!

    “启禀陛下,今年的粮价为三钱一斤粮(为了百姓纳税不被盘剥,刘坤颁旨:取消石、斛等计算方式,全部改用斤!)而一般的黑盐却需要用八斤粮食才能换到,折合二十多钱一斤。

    那些黑盐中多有泥沙杂质!其中盐的份量不足七成!若陛下拿来的这种盐。价格不超过五十钱,相信百姓都会放弃黑盐,转而食用此盐!

    不算江南的荆州、扬州、交州,如今大汉治下,百姓约有三千万。若按每年每人消耗两斤食盐来计算,需要消耗六千万斤食盐,陛下可得钱三十亿!”

    众臣闻听之后,议论声又起:

    “三十亿钱呐?”

    “是吖!这么多钱,估计怎么花也花不完了吧?”

    “诸位莫高兴的太早!这种食盐,尚且不知造价几何?”

    “是极是极!这等质量的食盐,其价定在百钱以上,恐怕这三十亿钱,不足六千万斤食盐的成本!”

    “言之有理!”

    众人议论不休,陶谦喝道:“诸位禁声,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成何体统!!”

    刘坤正是要大家觉得不可思议!此时众臣用问询的目光看向刘坤,刘坤不慌不忙的拿出一份资料。道:

    “朕虽不知晒盐的造价,但是朕能肯定,每斤造价不会超过二十钱,甚至更低!所以朕打算卖四十钱一斤。”

    众臣个个喜上眉梢;四十钱一斤,至少也要卖二十四亿钱。一半的利润,便是十二亿钱呐!!

    二十钱的成本,不过是刘坤对外的说法,若大规模晒制海盐,晒盐的成本应当只有几钱,甚至更低。

    不过为了众臣不生觊觎之心,刘坤还是将价格说高了一些。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刘坤故作威严肃穆状,冷冷的道:“诸位或许知道,朕有一位神通广大的师尊,吾师体恤天下百姓,将此法授于朕,朕便要百姓因此而受益!

    朕重申一次;不论是谁,明年夏季之前必须将手中的盐场关闭。自明年四月起,制盐、贩盐、售盐者,一经发现,格杀勿论!”

    众臣虽然很眼馋食盐的利润,却不敢和皇帝对着来,逐齐声道:“臣等遵旨!”

    刘坤走下台阶,亲自将制盐的资料,交给华歆和糜竺!对二人道:

    “海边制盐的工匠相当辛苦,你二人须待春暖之后,再进行此事!回头到朕的仓库领一批防水靴,发给制盐工匠!”

    刘坤回到龙椅之上,华歆奏道:“启奏陛下,制盐利润虽厚,却是明年之事,今年众卿的俸禄尚未有着落,不知??”

    蔡邕出列道:“启奏陛下,臣等愿意明年再领俸禄!”

    接着又有几个人出来符合!

    刘坤拒绝道:“此例不可开!腊月十五,朕将举行一场拍卖大会!拍卖世人没有见过的宝物。这些宝物,乃是我师尊使用珍稀材料制作而成。件件都是稀世珍宝。

    宝物卖出之后,定会得到不少钱财,如此一来,众卿的俸禄便有了着落!”

    有些心性比较直的大臣,出列拜倒在地,激动的道:“吾皇体恤百姓,体恤臣子,堪比故之尧舜,吾皇圣明,吾皇万岁!”

    其余大臣也纷纷躬身符合道:“吾皇圣明,吾皇万岁!”

    这句‘吾皇万岁’,使得刘坤有一种久违的感觉!

    后世在电视剧中,刘坤经常看到大臣们高喊;‘吾皇万岁’。来到汉朝之后,却是第一次听到!

    刘坤走下台阶,扶起这些大臣,和颜悦色得道:“众位爱卿为大汉殚精竭力,劳苦功高,朕为诸卿发放俸禄,乃是理所应当之事,何须多礼?

    朕不妨向各位透露一下,此次拍卖的物品,都是绝品,以后朝廷有了钱,朕不会再卖!

    诸位可通知相熟的有钱之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尽快前来参与竞买!”

    众臣齐声应道:“诺!”

    刘坤之所以要搞这样一次拍卖,有四个好处:

    第一,掏一掏世家大族的钱财!

    其二,世族们家家有不少存金,用不到的时候,都不会拿到钱庄兑换钱票或者金票。刘坤要借此机会,让世家知道在钱庄的好处!

    第三,借此机会,看一看世家们的财力,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四,便是笼络大臣和百姓之心!

    臣子们会觉得;陛下为了给大臣们发放俸禄,不惜出售自己的宝贝!而百姓们会知道:皇帝体恤百姓,即使变卖宝物,也不肯催收百姓欠款!(未完待续。。)

    ps:  感谢;150606212928002打赏的588!感谢问道兄100打赏!感谢明月晚晴风的打赏,以及b34178111持续不断的打赏支持!

    感谢订阅书友们的支持,虽然很多高v们从来不说话,但是你们的默默支持,是大地写书的动力,谢谢!

第一三一章 天下之金 尽入吾彀中矣(上)

    刘坤通过电报传讯各州各郡,举行宝物拍卖大会!

    不到半日工夫,皇帝因为缺钱,需要拍卖宝物之事。便传遍了长江之北。

    不少的世家想要抵制这次拍卖,让皇帝知道世家的厉害,却因众人不能齐心而宣告流产。

    几天之后,一些拍卖宝物的信息被刘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