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和伊人跳舞-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伊人跳舞》楔子    
  那天夜里,我站在自己房间敞开的窗前,想像着我的未来。那是一个无垠的、纯净的夜晚。 
  尤瑟纳尔《Alexis》 
  永惠和依桥斜靠在阳台的铁栏杆上。阳光如无声的瀑布飞泻下来,把永惠的脸映成一枚     
明黄泛金的瓜子模样,在依桥面前晃来晃去,眉清目秀,浓浓的睫毛忽闪忽闪,耀出清澈双眸的亮色。 
  远处是一些比依桥家矮的楼房房顶,洋红芋灰鸭青,高低错落,虽没有袅袅炊烟轻轻漫开,也自有一种人世的安稳齐整。一阵微风拂上面来,拂得人脸上一阵极细极柔的痒痒,好像被绒毛刷子刷过,或许本来就是没开过脸的少女娇羞。附近中学操场上的白鸽盘旋飞舞,越舞越高,鸽哨传上遥遥的碧蓝的天,在依桥的耳膜上留下海潮般的渐行渐远的嗡鸣声,悠远清逸。少女们的懒散,在金沙银河飞速流陷的时空里凝住。 
  依桥用手捋着她半干的长发,摸到发尾,黑乌乌的一绺,绕在指上玩,衬得十指如葱如玉。她眯起眼睛看着金光闪闪的永惠,觉得晕晕的,嘴角浮起若有似无的笑。 
  永惠转过身去,双肘撑着镂成繁叶葡萄的铁栏杆说:“胡小雨要去法国读书,她和迟烈文才子脆生生地分了手,你听说了吗?那可是人人羡慕的金童玉女呢!” 
  依桥并不答永惠的话,只是头侧过一扬,手一甩,长发如丝雨飞散出去。她抬头看着浮云,眯起眼睛,像是总统宣誓就职一样,一手贴胸,认真地说:“有那么一天,我也会去巴黎。住在塞纳河边,早上起来煮咖啡,晚上买半根长棍面包,做鸡蓉蘑菇汤,周末再骑自行车去郊外的森林写生,隔三差五钻进卢浮宫泡着——我不贪心,每次只看一个展厅。经典之作要慢慢品味、反复琢磨,这个我明白,所以我总在一大早,带着画夹和折叠式小马扎,趁着天光最明亮透澈、游人最少的时候,一个人安安静静地临摹。生活就是艺术,Vive la France!”说完,她双手抱胸,轻快地旋转一圈,发尖上凉凉的水珠打在永惠的手臂上。 
  永惠看她说得这样有板有眼,“咯咯”笑起来,越想越好笑,上前一步,摸了摸依桥的额头,说:“你不是在做梦吧?依桥,你现在在建国西路101弄你家的阳台上呢!”依桥满不在乎地说:“你不是总说我是天才吗?我呀,不但有语言天赋,还能视通千里。你我的未来,我此时此刻看得一清二楚。” 
  永惠好奇地问:“那你说,你看到我以后做什么?”依桥的声音是哑哑的一片暗磁,她说:“你呀,你以后会生三个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上街买菜,回家做饭,伺候先生上下班。然后你再提个什锦漆盒子,到我的画室来给我送饭,给我调水彩颜料,打打下手,voila,就是这样。” 
  永惠说:“不要和我‘哇啦’来‘哇啦’去的,我又不懂法文!就这些?说,还看到些什么?”依桥一本正经地说:“目前在水晶球里,我能看到的就这些,等以后长了功力,看到更多,再告诉你。”永惠“扑哧”一声笑出来,说:“吹牛!明明知道你在吹牛,可我听着还挺高兴的呢。因为我们还在一起。” 
  依桥的妈妈在楼下喊她们去吃红薯桂圆汤。依桥应了一声,说“就下去”,却没有要下去的意思。永惠看到墙上她们寝室五个女孩子在同里三桥的合影,说:“妖妖新换了男朋友,他陪着她到欧洲去了一星期。但听说那是个少根经的人,据说他们拖着手在我们学校散步,那个男的忽然跳上喷水池的台阶,拉着妖妖的手,指着水底的亮处,激动地说:‘看!这是我们飞利浦的照明灯具!’”  
  依桥忍不住爆笑,是那种依桥式的真正的放声大笑。好不容易等她笑停了,永惠又问:“大家都在找实习了,只有妖妖没事似的,你说她怎么不着急呢?”依桥白她一眼,道:“这个你就不明白了。妖妖呢,也许就是古人说的那些个‘天生尤物’,男的个个看着流口水,女生里面除了可心,都不怎么真心对她。可妖妖不care这些,什么人生五年十年的计划呀、工作呀、钱呀,妖妖也不care。妖妖喜欢看看油画,喜欢穿漂亮的衣服,以后再换个男朋友送她去欧洲读读艺术史什么的。我跟你说,像妖妖这样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她已经活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审美的人生。你们呀,包括我妈,都是瞎操心乱起劲,妖妖这一辈子活得舒坦着呢!” 
  依桥的妈妈又催她们去吃点心,两个人这才一前一后踩着木楼梯“笃笃笃笃”地下去,空留着夏日的微风吹起阳台上的白纱窗帘,兀自拂拭沙发的扶手靠背、淡绿色的美人鱼落地灯,又慢慢滑落下去…… 
  那一年,她们十九岁。   
上海,纯真年代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色迷迷的,青春是做音乐做美术,青春是年轻人浪费的东西,是一个做什么也快乐、说什么也真诚的阶段。 
  《六楼后座》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欧阳修《蝶恋花》 
  永惠的母亲当年是个美人,当时追求她的人不少。但后来她选的人,也就是永惠的父亲,生性懦弱,混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个小职员,因此,永惠的母亲怨怼了一辈子。 
  女子生得太美了,在俗世里一染,心多半就安静不下来。年轻漂亮固然是一种资产,可也要在烫手的时候折现才管用,但到底能折成多少,这可真就难说了。最不好说破的是,女人还得煎着、熬着才能看得到自己跟的人到底有多大出息,对自己又终究是个什么心意。 
  永惠的母亲因她丈夫的碌碌无为,便把他素日的好都抹去了。她心下最不平衡的就是当初追她的另一个人,现在成了一家大出版社的社长,而那人的儿子又留了洋,回来开公司,风光荣耀得很。 
  女人怨恨自己嫁错郎的心理,就跟昔日同窗毕业后星散,各自像个走卒混在天地间,忽一日再聚,发现境遇竟迥然不同一样,而且越是见到那个发达得意的人,越是怪自己无能没时运。尤其到了老年,韶华已去,不平之心变得越发歇斯底里起来。 
  永惠不知悄悄劝了母亲多少回也劝不好,她有时真想大声问她母亲,当年做出选择的不正是她自己吗?难道不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吗?况且丈夫淡然温和,永惠大学毕业,永嘉考上了大学,一个作为妻子、母亲的女人的境遇,也不过是这样。那个什么社长夫人,难道就没有她的怨恨烦恼吗? 
  但永惠也不能多劝,劝多了,她母亲会突然把矛头指向她,说:“都老大不小的人了,还没有男朋友。吴阿姨的女儿小羊才毕业,就和她学校的外教结婚了,签证也已经出来了。吴阿姨以后有的是福可以享了。你看看你,到底要我操多少心呢?我这一辈子还不是为了你们!”永惠听到这种话,心下不胜烦恼,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是自己母亲,再不堪,也只有各自走开,然而又能走多远呢? 
  永惠大学毕业后,在衡山路上的一间大公司做文员,手上的事情做了半年也就熟稔了。她发现其实这里头也不需要什么很强的智力或者个人的才能,更不需要创造的热情,只要认真细致就行了,而这,正是她的长处。 
  永惠的细致是出了名的。读书的时候,依桥在学校广播台主持“午餐音乐一小时”,拉永惠去帮忙。依桥喜欢在每一首歌的前奏里说话,因而她的话成了配乐散文,话音落,歌声起,正正好好。但依桥是个粗枝大叶的人,懒得细细计算时间,因而很少能达到她理想的效果。所以永惠就帮她把要放的每一首歌听一遍,逐一记下前奏和过门的时间,好让她掐着时间说话。 
  永惠呢,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挺爱做这事的。那些盒带、CD多半是依桥家里的私货,也有她和她姐姐依苓翻录的或买的,也有她们让台北的姑姑买了寄来的。永惠在家里很少听音乐,一家人围着吃饭的时候总是听电台里的评书,《杨家将》、《七侠五义》、《夜幕下的哈尔滨》、《凯旋在子夜》……几乎成了永惠和永嘉夏夜晚饭纳凉的背景声,也是她们童年和少年的背景声……那些个“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背景画里,还有父亲教她们念、听她们诵《唐诗三百首》、《白香词谱》、《元人小令》的情形。 
  永惠是在依桥那里始知流行音乐的,那本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101首》被她们翻来覆去地唱着。那些悠扬清新的台湾乡村歌曲,那些歇斯底里的北京摇滚……依桥的口味杂,永惠也就跟着乱听一气。永惠搬家的时候,从她的黑皮日记本里飘出一张信纸,她俯身拾起来,展开,勾着头一看,不禁痴痴笑起来。边上的永嘉凑过来看,见绿条纹的信纸上工工整整地写着: 
  《Lady in red》Chris De Burgh    19秒/11秒 
  《纸船》张国荣 
  《出塞曲》张清芳 
  《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Leonard Cohen 
  《小妹》罗大佑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张楚 
  《Je l’aime mourir》Francis Cabrel 
  《老情人》吕方 
  《落花流水》蔡琴 
  《Field of gold》Sting 
  《虎口脱险》老狼 
  《雨夜花》齐秦 
  《Words》The Bee Gees 
  永嘉听过姐姐后来买的《Lady in red》,她也很喜欢那首歌,反复听过许多遍,记得是中规中矩的长度,因而看不懂,问是什么单子。永惠笑着说:“这都是读书的时候帮依桥听的,她那时做节目,喜欢掐着前奏和过门说话。那些誊清的单子都给依桥了,这张还没听完,不知怎的就夹在日记里了。”永嘉也笑道:“咦,这是什么古怪的习惯,难道在歌词里说话就不好听了?常人多是边做事边听广播的,谁又听得那么细了?” 
  那时依桥家住得离学校不远,所以不常在寝室里睡。但她喜欢和永惠说话,有时永惠躺在上铺看书,依桥就搬个凳子来,站在凳子上,拢着手趴在床沿和永惠说话,嘀嘀咕咕,没完没了。和永惠住同寝室的小雨、可心和吴瑶开玩笑说,索性在这里给殷依桥搭个铺算了,省得她再回家麻烦。永惠有时候想,她和依桥投缘,大概是因为两个人在进校第一天被分在一桌的缘故。              
  依桥喜欢看小说,家里有许多这样的书。永惠从她那里陆陆续续地借着看了不少,像什么博尔赫斯、夏目漱石、普宁、夏多布里昂、菲茨杰拉德等她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的作家。永惠借了书细细读下去,倒也觉得怪有意思的,因此打发了不少午后的慵懒时光。 
  依桥的姑姑来大陆探亲时带了不少片子,其中有《饮食男女》、《恋恋风尘》、《牯岭街少年》、《蓝风筝》、《海上花》……她们在依桥的小房间里拉下窗帘,看了又看,也说     
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心下觉得好。 
  永惠觉得依桥家里的这些音乐、书和片子像是一只隐隐发光的宝贝盒子,把她吸过去,吸进去。最妙的是,虽然依桥平时嘻嘻哈哈、唧唧喳喳的,但在她静默的时候,也能从她身上见到这种隐隐的光。 
  永惠个子不高,小脸庞,眼睛又大又清亮,睫毛既密又长,每一次上下扇动就好像要扇出些风来,因此她寝室里的室友都叫她“毛毛眼”,后来就昵称“毛毛”。她的悬胆鼻的鼻翼时不时会下意识地吸一下,但这个小动作一点也不影响她的美。永惠有天生的蜜色肌肤,只有胸部是稍稍淡一点的象牙白。 
  依桥有一回做梦,梦见她和永惠两个人坐在海边的堤岸上,面前是月光下的银色沙滩,风平浪静,隐隐传来秋虫呢喃。圆圆的月亮在海面上铺开一条浩浩荡荡的路,通向远方神秘的无限。海水时而微微起伏,像海底有一个硕大的炉子,正用小火煮着一锅翻腾的细碎银子。 
  有几个小男孩光着身子,抱着腰,顶着肩,在沙滩上玩角力游戏。永惠靠在依桥身上,伸出小金蛇似的舌头,慢慢舔着她的眼帘、鼻子和嘴唇……依桥一动也不动,眼前闪过密密织在一起的一缕缕金光和一缕缕银光,只觉得口角隐隐有一种极甜的味道。 
  依桥醒后,细细想了想梦中的情形,不禁觉得好笑,也不太在意。 
  过了几天,依桥叫永惠来看《阮玲玉》。看完了后,两个人忍不住唏嘘长叹,既赞张曼玉演技好,又说她的扮相好。她们边掰着吃一盘青里透红的石榴,边瞎扯。依桥拿眼瞅着永惠,叹道:“你生得这般秀丽,我若是个男人,也会把持不住。” 
  永惠因见自己的母亲如今还是个美妇人,却活得那样心浮气躁的不如意,好像美貌反而坏了她,便没把皮相当真过。她心里倒是喜欢依桥的开朗有元气,所以只笑笑说:“你要是爱上我,那建曾怎么办?”依桥笑说:“建曾老是提起你,说你的眼睛和下巴像朱茵。他肯定中意你,只是不好说透。这么着,我们三个在一起玩,怎么样?”永惠把石榴籽吐在手心里,眼睛也不抬,笑骂道:“神经病!”              
天才殷依桥    
  如果不定下心来做一些严肃的事情的话,我在自己眼里就会变成一个毫无价值的人。 
  以赛亚·柏林 
  MBA族追求的是个人成就和利润,标榜的是价值中立、行事冷静、不带感情。       
  《天下》 
  依桥的语言天赋,是她家里人和她自己都引以为傲的。在她六七岁时,她那做语言学教授的父亲就开始同时教她英语和法语,见她学着轻松,到她初中时开始教希腊语。读高中的时候,依桥又跟着电台广播自学会了日语。永惠有时笑着问她,她的脑子到底是怎么处理这些不同系统的鸟语的?依桥颇为得意地说:“其实语言学这个东西是可以玩的,不单单是外语,你随便去听听中国各地丰富的方言,找到它们的规律,记下来研究一下,很快就会通的。关键是方法和天马行空般的想像力。” 
  依桥凭着自己的语言优势和灵活机变,毕业后在一家国际管理公司做事,月薪八百美金。妖妖开玩笑说依桥如今阔了,成了小富婆,逼她请客。依桥也着实喜出望外,于是答应请永惠、可心、妖妖和建曾下馆子,吃新华路上的泰国菜。那是一家离影城不远的高档馆子,永惠和依桥早到一会儿,便沿着马路慢慢逛着。 
  初秋的傍晚,天还淡淡地蓝着,像是少女的心事。路边的梧桐树叶子已经开始发黄,路也不太宽,车流行人不多,拐角处是一栋栋的小洋楼,红墙白尖屋顶,瞅着像是杂志里的欧洲。永惠想起什么,蔼声说:“还是算了吧,附近有一家有名的杭州馆子,不如我们改吃中餐算了。都是熟识,你又刚刚上班,一头一脸都正是花钱的时候。我说你啊,先别装阔气,留着以后再请好的吧。”依桥把手插在风衣口袋里,看着永惠,笑说:“你不明白年轻的妙处,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再说现在改主意,妖妖一定会跳起来,大叫‘不行’!” 
  过了小半个钟头,那几人也到了,于是一起上二楼,选了张靠窗雅致的桌子坐下,点菜。他们每人要了一杯芒果香蕉奶昔,一个热带点心、色拉和烧烤的大拼盘,一碗碎玉辣椒烩鸡尖,分一条柠檬上汤鲈鱼,加上餐后的甜点和碧粳香米,共吃了八百多元。建曾是个老派男人,说没有女孩子会钞的道理,最后还是抢着把账给结了。 
  说起建曾,算起来居然也有些年头了。先时他听说依桥她们学校的女生斯文漂亮,又正巧表妹可心也在那里读书,就借着请表妹的由头,经常请表妹和女孩子们出去唱歌。依桥虽不是天生的好嗓子,但平时爱唱,对音乐又有悟性,节奏感也好,所以在“钱柜”的小包厢里唱起万芳、邓丽君、王菲的老歌竟也分外动人,更不用说她拿手的英文歌和日文歌了,常常能博得满堂喝彩。 
  建曾长着一张老好人的脸,高大魁梧,沉稳持重,开着黑色帕萨特,唱《风再起时》时像张国荣,唱《寂寞难耐》时像李宗盛,虽然大了她们几岁,可风度做派还是很迷人的。建曾喜欢依桥的闺秀气质多于她的天赋才能。依桥也暗暗留意建曾,觉得他是个大智若愚、稳妥实在的人。两个人很快就走在了一起,外人都说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依桥上班后,建曾就催着她结婚。她说:“现在还小,再等两年。”她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也真是这么想的。依桥上了半年班,发现公司里个个都是人尖子,一多半的中高层有留学背景。而像她这样的新人也差不多都在准备考GMAT,只等着在这个名牌公司做两三年后,在履历上添个工作背景,就申请好的商学院读MBA去。听他们说起来,到那时底薪至少也是现在的十倍,也就是说一年就有几十万。一年几十万在中国是个什么概念!这不等于知识改变命运吗?! 
  要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依桥倒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她从小生活在诗礼中国的家庭氛围中,对钱倒是看得不重。她只是觉得自己向来被当做语言神童,心痒痒的,想试试身手。于是她向新东方函购了一套最新应考资料,自己看了三四个月,熟悉了其中的逻辑套路,轻轻松松地考了710分。这个分数已经是相当高了,但要进一流的商学院还不够。依桥准备再考一次,可这次她心里开始犹豫起来。 
  依桥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建曾也知道,他只当依桥一时兴起,只是女孩子好胜心强,也不当真。后来见依桥准备铆足劲再试,他便知道这次她是当真了。于是他告诉依桥,自己老大不小了,在国内也算是稳稳起步,如果这时候去国外重起炉灶,对他来说成本太大,况且他的外语也不行,如果依桥准备去大洋彼岸发展,那么他们就此分手吧。 
  那时正值隆冬,天老是阴沉着脸,总像是要飘雪落雨的样子,使人心多也惶惶。依桥左思右想,前思后想,不知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最后她决定赌一把,赌博的资本就是自己的青春飞扬。于是她开始重做新东方的试题,同时开始准备推荐信和motivation letter。依桥的新加坡上司很欣赏她做事稳重聪明、井井有条,热情洋溢地给她写了封推荐信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