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运全集-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文秋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想不到什么话去反驳林锦鸿,他强吸了几口气,然后讪讪一笑,道:“既然林书记有规划,那我也就不多说了,不打扰林书记工作了。”说完挂断电话,在招待所的薛文秋狠狠的拍着桌子,脸上铁青一片。

    林锦鸿也懒得管自己有没有得罪薛文秋,有没有得罪省教育厅,得罪了就得罪了,有些人和事即使想避开也避无可避,这些人和事自己会撞上来。

    晚上七点钟左右,新康县天润园简直灯火通明,人影憧憧,这在,林锦鸿要补上几桌酒席,与众人一起乐呵乐呵。来这里的基本上都是林锦鸿的铁杠,即使不是,也是林锦鸿认为可以结交的人,如穆德,张博等。除了三溪镇的刘东因为外出没来外,其他人都到了,陈然、罗非、马晨、王熙这几人都是林锦鸿一踏入官场便呆在一起的真正铁杠。

    四桌人,大家都很听话,谁也没带礼物,谁都带了家眷,酒宴直到晚上十点多钟才结束,众人拖家带口的离开,穆德在临走前向林锦鸿道:“领导,我没话说了,这天润园简直不是人住的,天上的神仙住处也不过如此吧,要是我能在这住一晚上,死也愿意了……”他说话上两眼放光,谁都能看得出他眼里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林锦鸿狠狠瞪了他一眼,“虽然我不动**人,但是耐心有限啊,数到三马上给我消失,一……”他刚数了个“一”字,穆德已经消失在远方,远处飘来穆德的得意笑声,“领导,我也只是随便开个玩笑而已,你别当真哈!”林锦鸿悠悠叹了口气,回到屋里。

    次日早上九点钟左右,县委常委会议召开,列席会议的有新康县十一位县委常委,县人大、县政协等相关人员旁听。会议通过了十五个议题,基本上是关于高新区建设和大津乡古村落旅游基地建设这两项问题。同时还就徐勉提出的关于加强党风和纪律建设的文件进行讨论,昨日书记会议讨论通过的文件自然毫无意外的通过了,只不过在县委常委上讨论时增加了一些细节,具体规定了怎么去操作这份文件的事情。

    这些细节的出台,徐勉这位专职抓党建副书记才知道,这份文件对自己所带来的收益实在很有限,因为人员培训最终要经过全体县委常委的讨论才能通过。昨日白高兴一场的徐勉面无表情的看了眼林锦鸿,心道,他是名副其实的官场老狐狸吧,别看他年纪轻轻的。

    县委常委会议通过了一项人事调整,原招商局办公室主任苏子琳调往天麻镇任镇党委副书记,原镇党委副书记则提前退休。随着县长张博向林锦鸿的靠拢,新康县这种程度的人事调整并没有什么后遗症,县委常委好像成林锦鸿的一言堂,虽然有个别人想提出不同的意见,但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有限的。

    林锦鸿迈着轻松的步伐从会议室中出来,县委常委能开成目前这样,自己也算是人才吧,上头的人估计很快就会找上自己吧,不过这又有什么呢,这还不算是真正的一言堂呢,自己也不是新时代的南霸天。回到办公室,将县委常委会议上的记录看哦一遍,然后稍稍整理了一下。这时赵铭相敲门进来,“书记,下午省教育厅的领导要离开新康县,届时将举行一次座谈会,这是教育局送来给您的请帖。时间是下午三点钟,地点在县教育局一号会议室。”

    “恩,先放着吧,到时候有空的话去参加一下。”林锦鸿淡然的道,送来这么份东西,省教育厅的人还真是有意思啊,也不知道这薛文秋到底想要搞什么把戏。他自然不认为是朱政和搞的把戏,说实话,朱政和给林锦鸿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只是看上去有些软弱吧,不然也不可能任由薛文秋骑在他的头上,即使他马上将要调走或者是退休,也不能由着二把手将自己一把手该有的风头压下

    中午回家吃过午饭,休息了一阵后回到县委大院,到办公室不久,接到市委副书记宋坚的电话,“喂,林锦鸿同志吗,我是市委宋坚啊!”

    “啊,我是林锦鸿。宋副书记,您好,您好!”林锦鸿拿起电话,忙道,“请问宋副书记有什么吩咐?”他心中隐隐觉得宋坚打这个电话,应该跟早上的县委常委会议有点关系。

    果然,只听宋坚叹了口气道,“林锦鸿同志,叫我怎么说呢,党内团结是很重要,但也不能搞山头主义是吧。有人向市委反应,现在新康县民主作风建设很危险啊。听说今天上午的新康县县委常委会议上,都是林锦鸿同志你一个人说了算啊!”

    林锦鸿淡然一笑,“宋副书记,上午的县委常委会议有些特殊啊,讨论的都是有关新康县经济建设的问题,这些议题一出来,众多人都希望新康县的经济能展是吧,因此没人反对也是正常的。至于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其实这也不是我想要的嘛,我也期望大家能提出不同的意见,尽力完善各项议题,共同将新康县的经济搞好。既然有人有不同的意见,向市委反应了,为什么这人就不在县委常委上提出不同的意见呢,这样的思想是极度不健康的,不利于新康县的班子团结。新康县的同志都是知道的,我在县委常委会议上极力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者看法,没有因此打压异己,我觉得前任县委陈副书记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在任何场合都敢直言,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新康县缺的是这样的同志啊。”林锦鸿分辨了几句,说得痛心疾首,一脸的正义。

    宋坚无语,他打这个电话也只是随便也不指望林锦鸿能幡然醒悟,再说,现在哪个领导不希望自己搞一言堂呢,只是少有人能真正的做到而已。说实在的,宋坚还有点佩服林锦鸿的手段呢,自从他前次陪曾昌九下来,亲眼目睹林锦鸿当面顶撞曾昌九的事件后,他对林锦鸿的态度很复杂,敌意是有的,他宋坚也是陈尚虎、凌宇明一系的人马,这敌意自然也少不了,同时他在潜意识中却又希望能与林锦鸿和平共处。一个敢当面顶撞省建设厅厅长的县委书记,能是个普通的县委书记吗。如果真的有一天,自己身后的人马与林锦鸿真的闹僵了,首当其冲的肯定是自己这些冲在前面的棋子。

    “既然林锦鸿同志这么说,这件事情我们市委会注意的,希望林锦鸿同志也要注意一下工作方式!”宋坚说完挂了电话。

    林锦鸿脸色平淡的放下电话,翻开文件,脑中自然还在想着到底是谁将这件事情向市委汇报的。当然,最大的可能就是徐勉。

    两点钟左右,林锦鸿又带着赵铭相去高新区逛了一趟,现在的高新区已经大不一样,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当然现在这些还算不上真正的高楼,还只是一个架子而已,时日尚短嘛,明年的这个时候估计真的是到处矗立着高楼了吧。

    三点钟,林锦鸿准时前往县教育厅一号会议室,省教育厅的厅长朱政和看到林锦鸿进来,明显一愣,起身道:“林书记,没想到你百忙中还能抽空过来,真是令人意外啊。”

    林锦鸿和他握了下手,笑道,“应该的,应该的,都是为了新康县的教育事业发展,朱厅长你们都能从省城过来,我当然也应该过来”

    预定三点钟开始的座谈会,在三点十分左右召开,不但是林锦鸿,就连县长张博也到了。

正文 第230章 事件导火线

    在县教育局的座谈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薛文秋在讲话中尖锐指出新康县的教育改革相对来说是失败的,虽然相比以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横向比较上整个潭州市和省城不具有可比性。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新康县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魄力、没有勇气去改革;其二是新康县政府对县教育部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投入不够。薛文秋在讲话中呼吁新康县党委和政府在今后的财政支出问题上,政策适当的向教育局倾斜一点,积极配合湘省的教育改革工作,为全国的教育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这个讲话粗一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而且正义凛然,很具有号召力,但仔细品味的话,还是能品出一些潜在的意思。薛文秋的这个讲话可以说是包藏祸心啊,如果将来湘省的教育改革失败了,他可以凭着这两个原因将自己撇的干干净净,同时也将所有的账算在政府头上。最重要的一点是想将新康县党委和政府置于潭州市教育部门的对立面。

    “湘省教育厅的领导,同志们,刚才薛副厅长的讲话,我听了很是惭愧,也有感而发,想在此抛砖引玉,哪里说差了,欢迎大家指出来!”林锦鸿缓缓站起来,笑道。他本来参加这个座谈是想来听听不讲话的,但现在人家薛文秋都骑在自己头上了,如果还不还击那已不是大度,而是怯弱,对自己的声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吧。“教育改革自从三四年前中央提出这个口号后,多省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其中我们湘省可以说是教育改革的急先锋,为国家的教育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我就不多做赘述了。”

    林锦鸿看了众人一眼,见薛文秋一脸的冷笑,心中暗自感到好笑,又继续接下去道:“昨日,省教育厅的某位领导就已经私下里表示,新康县应该对教育部门加大投入,今天薛副厅长又说明了湘省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很是深刻,但窃以为不是很全面。教育改革不是一句口号,更不可能单靠加大资金投入就能解决问题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不是说教育改革就是钱的问题吗?这句话显然很不严谨,但观之新康县的教育改革,总结一句话还真是钱的问题。有钱就能使教育改革得到贯彻执行,如省城的某些县市,投入资金相当的大,入学率和升学率腾腾的上去了,也就是改革成功了。新康县资金投入不够,入学率和升学率虽然也上去了,但未能完全如意,这改革是不成功的。”

    “试问,这样的改革真的能使教育改革找到出路吗,湘省各个地区有穷有富,富得地方拼命的建学校,拼设备,想要提高入学率确实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穷的地方呢,他们有什么能力投入资金拼命建设新学校,即使建成了一所学校,那么老师哪来?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但又不能不去重视。”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想问我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我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局统筹规划!没有统筹规划,肆意的乱改革,这是开倒车。今天建成了很多新学校,有朝一日,人民迫于教育厅下达的指标,送孩子去上学,但过了一二年,这新建的学校到底还有多少能存在的,或者是有必要存在的,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没有因地制宜,实行一刀切,或者是为了追求几个毫无意义的指标,盲目投资建学校;在改革中没有全局规划,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一切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教育改革的失败。”

    林锦鸿凛凛的目光从众人的身上扫过,淡淡的道,“很不幸的是,我以上分析的诸多原因,在湘省的教育改革中都存在。我本来不想说这些的,但是,既然薛副厅长说到要为国内教育改革贡献一份力量,我只好抛砖引玉,也许说的有些偏激,但也是为了湘省的教育改革着想,希望大家见谅!”说完,整个会议室一片寂静,只听到一阵阵粗重的喘息声,林锦鸿也不去关注那几位喘气如牛的家伙,缓缓的在位置上坐下。

    他刚坐下,场中响起一个孤零零的掌声,林锦鸿顺着掌声看起,见鼓掌的正是省教育厅的厅长朱政和。接着又响起一个掌声,瞬时,掌声连成一片,很是热烈,经久不息。

    良久,掌声终于下去了,朱政和微微咳嗽了声,道:“自古有道,一代新人换旧人,林书记虽然年纪轻轻,但是看问题的角度却很深,我们感觉惭愧啊。一个县委书记,日理万机不说,对湘省的教育改革还能研究这么透,而我们这些专职搞教育的工作者,却浑然不知这里面的问题,每天面对数以百计的歌功颂德文件而沾沾自喜,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严重渎职。改革向来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呢,那是跑着过河了,生怕前边的金字被人捡走了似的,从没回头后头的路到底留下了什么,这种态度又怎么能搞得好教育改革呢!”

    朱政和极尽谦虚的展开自我批评教育,一个堂堂的正厅级干部却对着一个处级县委书记开展自我批评,这一幕让人见了谁都难以想象。林锦鸿倒也被搞的不好意思了,也自谦一阵。此时的薛文秋脸色已经恢复了平静,只是内心里却是波涛汹涌,勉强闻着心情,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后,直到座谈会结束,他都没再说话。

    座谈会结束,众人皆散去,省教育厅的人员也各自上车离开新康县,前往其他县视察工作,只是经过新康县林锦鸿的强势讲话后,薛文秋也渐渐失去了视察的兴趣,走马观花似的在潭州市各县逛了一圈,最后回到省厅。

    朱政和在回到省厅后,主持召开了一个党组会议,在会上他发表了一个讲话,讲话内容大部分是林锦鸿的观点,他在讲话中也曾指出,上述观点是引自新康县县委书记关于教育改革几点看法。党组会议后,朱政和让人整理讲话内容,并征得林锦鸿的同意后,在湘省人民日报上发表。虽然署名的是朱政和,那篇文章一经登出来,人们很快知道了,这文中的大部分观点是林锦鸿的,一个县委书记对教育改革工作的看法。

    十月,湘省教育厅成立处级办公室:改革办公室,朱政和亲自兼任办公室主任。进入十月,天麻镇的赵家坨开始进行联合种植试验和联合养殖试验,由赵家坨支书赵四仁出面组织一个农业公司,村民按照田地或者资金入股,而想要干活的也可以应聘农业公司,有工资发。

    林锦鸿亲自出面,让老爸介绍几位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以及经济学方面的专家,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常驻赵家坨,而新康县老干局成立的城乡指导小组也有五个离退休干部义务常驻赵家坨,为赵家坨的联合种植试验贡献一份力量。

    在这个月的县委常委会议上,由张博出面提议调整天麻镇的人事,建议原天麻镇镇委书记调任副县长,接任副县长一职,主管宗教、文化等工作,原来的袁智龙已调往邻县任常务副县长。天麻镇镇长叶青接任天麻镇镇委书记,副书记苏子琳代天麻镇镇长。这苏子琳的升官速度也可以用飞速来形容了,刚成为天麻镇副书记,才一个来月左右,又从副科跳到正科。让人看了羡慕不已,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的谣言也就多了。

    徐勉一直没有声响,甚至在司法这一块,他也放弃了,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怎么出力过。林锦鸿的驱狼吞虎彻底失去了效用,他也懒得再耗下去,直接在县委常委会上提议让副县长郑宝阁主管司法这一口子,郑宝阁原为县长张博的人,后张博向林锦鸿靠拢,郑宝阁便也渐渐来林锦鸿办公室多了,林锦鸿对他的印象还不错,他应该属于锐意进取但守成不足的人,容易冲动,很难成大事,但是当做打手来冲锋最合适。

    这么段时间,陈尚虎以及省市等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动作,显然都在等待时机,林锦鸿不想在等下去,他已经有预感自己很可能在这次博弈中离开新康县。自己离开新康县没关系,但不能让新康县丢了,新康县有太多的秘密,如果自己不能控制新康县,那么罗非、陈然等人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而自己在林家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要想新康县万无一失,就必须要做足功课,事无巨细的安排好,一个小小的漏洞就有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不但调整了天麻镇,还稍微调整了下三溪镇以及大津乡,这三个地方最为重要,当然还有个高新区,只不过高新区的罗非手段自己也见识,倒不用担心。

    湘省省长办公室,王满良看着人民日报,良久道:“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出自林锦鸿之手吗?”他指了下报纸第二版头条新闻,省教育厅朱政和发表的那篇

    “听薛文秋说过这件事情,应该差不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学汉笑道。

    “看来林锦鸿该去省教育厅,你的问题很尖锐,对教育改革看得很透嘛!”王满良放下报纸悠悠的道。张学汉没有搭腔,只是笑笑。

正文 第231章 都在等机会

    省长办公室,王满良省长好像为新康县的事情定下了最终的基调,在隔壁的省委大院,省委书记秦丰和省委副书记冯通正、省委组织部部长陈晋飞两人讨论着差不多的问题,秦丰的手里也是同一份报纸。深居简出的陈晋飞始终不像外界猜测有病的样子,精神奕奕的,看上去比省委书记秦丰还健康。

    “我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份报纸吧,大家说说有什么看法?”秦丰扬了下手中的报纸向其他两人道。每个混到省委常委的人,看报纸和电视新闻都是日常必需的。掌握一个省的喉舌的日报以及反映高层动向的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这三样恐怕每个人再忙也会抽出一点时间如果很忙,则大致了解一下,不忙则仔细品味。

    “一个基层的县委书记对整个湘省的教育改革看得这么透,不是有过人之能,就是善于刁钻运营。”陈晋飞见省委副书记冯通正如老僧入定状,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态,知道他是不愿意开这口,遂淡淡的做了个评论后住口不语。

    “恩,晋飞同志说的不错啊,晋飞同志要调往中组部,还没消息吗?”冯通正突然微微一笑,看了眼陈晋飞问道。陈晋飞调往京城,任中组部副部长,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冯通正自然知道,冯家在中组部还是有点能量的。只是这个消息出来已经很久了,迟迟不见陈晋飞的动静,很是耐人寻味。冯通正并不想在林锦鸿身上讨论,所以随意找了个话题。

    其实不止是冯通正感觉奇怪,就连陈晋飞他自己也很心焦,这件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他打电话向身后的人询问此事,每次得到的消息就是让他先等等,中组部正在考察云云。

    秦丰虽然对陈晋飞调往中组部的事情也有耳闻,但只当是传言罢了,现在听得冯通正这么来确有此事了。他在诧异陈晋飞对这件事的保密工作做得实在太好了,就连自己也不知道。不过秦丰现在对这件事情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不等陈晋飞说话,转向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