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鲸 作者:赫尔曼·麦尔维尔-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们粗粗地算了一下,这个鲸群的全部面积已经达到了两三平方英里。

  鲸群逐渐地开始平静下来了,有的已经开始休息。

  这一来不要紧,它们的包围圈一下子开始缩小了起来。

  “那是怎么回事呀?”

  魁魁格指着不远处问:

  “谁一下子拴住了两条鲸呀,一大一小。”

  “是呀,这是谁干的?”

  斯达巴克也叫了起来。

  大家望去,只见一条被扎中的大鲸拖着绳子潜下海后,又浮了起来。

  不仅如此,她好像刚刚做了母亲,脐带都还没有脱落,和捕鲸索缠在了一起。

  小鲸也一道被拖了上来。

  在这过程之中,我们亲眼见到小鲸在围着妈妈不断地亲昵。

  我们和鲸们一起,沉浸在亲情的享受之中。

  谁也没有料到,这竟然是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发生的真实的一幕。

  对于鲸们来说,能够置生死于度外,悉心关怀自己的孩子,可见它们是多么的看重这一点。

  就在我们和鲸们一起沉溺在儿女亲情之中的时候,其他的小艇正在奋勇战斗。

  弗拉斯克已经拴住了一条大鲸。

  这只力气特别大的鲸不甘心被捕获,在拼命地突来奔去,几乎叫弗拉斯克他们没有办法了。

  在平时对付这种力大无穷的鲸时,总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尾巴给弄伤,让它这个在全身作用最大的部件失去作用。

  现在,弗拉斯克他们已经把一只短把儿的鱼铲系好绳子扎了上去。

  这一下更不得了,大鲸疼得发了疯,更加狂暴地绕着圈子奔腾,那情景真是吓人。

  渐渐地,扎在它尾巴上的鱼铲脱落了,但是由于鱼铲上的绳索和标枪上的绳索搅在了一起,所以大鲸依旧拖着鱼铲,只不过不在它的身上。

  这一回大鲸的同伴儿可是大吃苦头儿。

  受伤的大鲸拖着鱼铲在它们当中奔来跑去,还不时地挥舞着尾巴。

  这样一来,一会儿鱼铲碰到了这个同伴儿,一会儿又割着了那个同伴儿,使整个鲸群对它都产生了畏惧。

  好像这受伤的大鲸也故意是要唤醒自己的同伴儿似的,让同伴们从呆滞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大鲸的用意终于起了作用,鲸群开始往里挤,中心的安宁被打破了,祥和的景象转眼间就消失了。

  鲸群的中心地带越来越小,我们几乎被挤得没有立足之地了。

  我们开始艰难地向外突围。

  否则这中心地带就会是我们的葬身之地了。

  “快点划呀,弟兄们。”

  斯达巴克大声叫着:

  “要是不想死的就快点儿打起精神来。”

  “魁魁格,快把你前边那个家伙推开,用铲子戳它,让它快滚开。”

  我们的小艇几乎就是在鲸门的脊背之问,那窄得不能再窄的小道里寻找着突围的道路。

  找到了一个空隙,就赶紧拼命似地逃出去,这就算是逃出了一层包围,抬起头来再找下一层的缺口。

  就这样我们一层一层地从鲸阵的中心逃了出来。

  惊心动魄的时候终于过去了,大家喘着粗气。

  庆幸没有什么损失,只是魁魁格让大鲸的尾巴扫掉了帽子。

  可这也叫大家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大鲸的尾巴扫得再低一点儿的话,魁魁格的灵魂就要出窍了。

  鲸群乱了一阵之后现在又整齐了,重新排起队,向前飞奔起来。

  谁也没有再追,因为已经没用了。

  大家打扫着战场,收着散落在海上的武器和用具。

  这次战斗的收获只有弗拉斯克扎中的那条。

  “遇到的越多,捕到的越少。”

  看样子这条谚语真是真理。

  
  









88.妻妾成群

  其实,鲸群的数量并不是每一次都这么多,我们更经常地是看到规模比较小的鲸群,比如说每群二十只到五十只不等的。

  这时候,我们就管它叫鲸队。

  有意思的是,所有这些鲸队,几乎全是由清一色的同性鲸组成的。

  也就是说,或者几乎全部是由雌性鲸来组成,或者几乎全部是由雄性鲸来组成。

  我们至今搞不清鲸群为什么这样组合,但有一点,绝不是因为要像封建时代东方的一些国家那样,用什么形式来限制雌雄之间的交往。

  上面我们在说到组成时用了“几乎”的字眼儿,也就是说并不是绝对的。

  比如说,在每一队雌鲸之中,都会有一只雄鲸跟随。

  这只跟在雌鲸队中的雄鲸一般来讲年纪不大,身体都非常健壮。

  他在雌鲸队中的任务不仅仅是随从,更重要的是保镖。

  每当雌鲸队遇到像被人追杀一类的紧急情况,雄鲸就会义不容辞地掩护雌鲸队的太太小姐们先走,而它自己呢?则要游在最后。

  雄鲸经常是为了整个鲸队,自己做了牺牲者的角色。

  然而在没有危险到来时,这位雄鲸可就骄奢淫侈地不得了了。

  那时,他的魁梧的身躯在美女群中游来荡去,太太小姐们前呼后拥,争先恐后地跟随着它,活像东方国家妻妾成群的帝王在出行。

  这些太太小姐们的身材和它相比,最多不过是三分之一,因而显得纤细苗条。

  它们簇拥在它的左右,不断地献着殷勤,使它的感觉简直是好极了。

  这个男子汉率领着雌鲸队,一年到头儿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在世界的各大洋里悠闲自在地游荡着。

  天热了,它们去北海避暑;

  赤道地区的美食季节开始了,它们一准如期赶来;

  等酒足饭饱,它们又要去东方的海域赶秋凉了。

  在这悠哉游哉的日子里,也并不是没有争斗,但绝对不是发生在雄鲸和本鲸队的雌鲸之间,而是发生在雄鲸和贸然闯入的另外的雄鲸之问。

  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一个外来的雄鲸被这大批的雌鲸中的一个所吸引,或者说是想混入雌鲸队中寻些便宜,或者是干脆想取代原来的雄鲸的令人垂涎的位置,所有这些原因都是正常的。

  这时候,如果外来鲸不听从原来的雄鲸的规劝的话,一场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这就是像人类一样为了爱情而战的决斗了,原因自然是那些被认为年轻貌美的雌鲸。

  两只雄鲸开始用下巴拼死冲杀,如同两只麋鹿用角争斗一样。

  双方都怒火万丈,谁也不肯相让。

  结果没有必要去说,但经常是两败俱伤。

  脑袋上开了沟,牙掉了,鳍被弄得像扇子,甚至有的时候,连嘴都被搞歪了。

  如果原来的雄鲸败了,那结果自不必说,把王位让出来,悄悄溜走了事。

  如果它胜了,把那只想取代自己的雄鲸赶走了,那它的威风可就大了。

  它得意洋洋,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在自己的女眷面前显示着自己的强大和尊严。

  但一般说来,只要是有其他的鲸可捕,我们是不会捕这种鲸的。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种鲸整天的在雌鲸队里寻花问柳,淘空了身子。

  虽然它把儿女生得到处都是,但却弄的自己全身没有什么太大的油水儿了。

  对于捕鲸者来说,没了油水等于没了用场,捕它也没有什么用。

  只要不被别的鲸取代,这只雄鲸就会在雌鲸队里度过它的青年和壮年时代。

  等年事渐高,准确地说是不能再进行交配了之后,它的历史使命就算是彻底地完成了。

  它不甘心地从自己的位置上退下来,看着新的雄鲸意气风发地进入。

  它慨然长叹一声,之后便水远地离开了。

  从此之后,它的余生便在孤独的隐居生活中度过了。

  它独来独往,不加入任何鲸群的行列,精神也开始和身体一起衰老起来。

  它回顾着自己的一生,不时地沉醉在往事之中,直到最后的时光来临。

  我们在捕鲸生涯之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老孤鲸,它们我行我素,看破红尘,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

  但在它们的身上,还可以看到它们年轻时辉煌的影子。

  说完了雌鲸队,再来说雄鲸队。

  雄鲸队可没有雌鲸队那么多花花事儿,它们年富力强,身强体壮,勇敢好斗,浑身上下都是取之不尽的宝贝。

  这是捕鲸船追寻的主要目标。

  雄鲸队可是由绝对清一色的雄鲸组成的,不含一只雌鲸,否则雄鲸队就会天天有战争发生的。

  雄鲸队气势盛大,每一只雄鲸都有着发泄不完的精力,因此它们都十分地好胜和好斗,简直就像是一群互相招惹不停的小伙子。

  等到成人了,有了寻找配偶的意识之后,它们便各奔前程,寻找自己的情人去了。

  雄鲸队和雌鲸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在遇到攻击时的表现。

  当雄鲸队中的一只受到攻击时,没有一个伙伴去帮助和理会他。

  它们全都弃它而逃,昔日情谊荡然无存。

  当雌鲸队中的一只受到攻击时,它的同伴就对它十分的关切。

  它们围着它转来转去,有的甚至为它做了替死鬼,让人很为它们的情分动容。

  雌鲸和雄鲸的这种对同一件事的不同的反应,似乎和人之间,也就是男人和女人对同类事情的反应正好相反。

  
  









89.法律为所有者而设

  在早期的捕鲸业之中,来自各个国家的捕鲸船数以万计,它们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世界上三大洋的每一个有鲸群出没的渔场。

  几乎是每年都会有无数起流血事件发生的消息传来。

  在每一艘捕鲸船的捕鲸生涯中,不发生流血事件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并不是泛指所有原因下的流血事件,而是专门指在捕鲸过程中,发生在捕鲸船之间的流血事件。

  捕鲸船之间发生争斗甚至大打出手,这在捕鲸业,尤其是在早期的捕鲸业中是司空见惯的事。

  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由争夺鲸而引起的。

  大家都是来捕鲸的,你捕你的鲸,我捕我的鲸,有什么好争夺以至于大打出手的呢?

  事情可不是这么简单。

  在进行捕鲸作业时,往往是很多捕鲸船同时围着一群鲸进行攻击。

  其中的一条船,可能在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捕住了一条鲸,但不知什么原因又给它跑了。

  结果,这条鲸没跑出多远,就倒霉地又被另外一条船给捉去了。

  于是双方开始争执起来。

  气急败坏的原来的捕鲸船说:

  “这是我们捕到的鲸。”

  得意扬扬的现在的捕鲸船说:

  “那怎么会在我们这里?”

  气急败坏方说:

  “它又逃脱了。”

  得意扬扬方说:

  “谁让你们不绑牢它。”

  气急败坏方说:

  “不管怎么样这鲸是我们的。”

  得意扬扬方说:

  “我们又不是从你们船上抢来的。”

  气急败坏方说:

  “你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一条大鲸,哪有这等好事?”

  得意扬扬方说:

  “反正我们是从海里打来的,谁叫你们命运不济呢?”

  气急败坏方说:

  “你得归还我们。”

  得意扬扬方说:

  “天大的笑话。”

  再进行几个回合的舌战之后,双方进人武装冲突。

  鉴于流血冲突的不断发生,于是由荷兰人开头儿,开始给捕鲸业立法。

  最初的立法是在一六九五年,出现于荷兰国会颁布的有关法典。

  之后,美国的捕鲸业也有了自己的立法者和律师。

  但不管是荷兰的捕鲸法还是美国的捕鲸法,都是简单得不得了。

  只有下面两句话:

  一,被拴住的鲸为有主鲸,归拴住它的人所有;

  二,没被拴住的鲸为无主鲸,可自由捕捉,谁捉到归谁。

  这两条法律是给捕鲸者看的,一般的读者还是不太明白,关键就在于什么是有主鲸,什么是无主鲸。

  一条鲸,不管它是死鲸还是活鲸,只要它和一条捕鲸船有着联系,比如它身上拖着这条船上的标枪和绳索,并且绳索的另一头儿还在那条捕鲸船上,或者是这条鲸的身上有着和那条船连结在一起的什么东西,那么,我们说:这条鲸就是所谓的“有主鲸”。

  一条鲸,不管它是死鲸还是活鲸,也不管以前有没有人拴住过它,只要现在它没和其他的船连在一起,那它就是我们所谓的“无主鲸”。

  虽然这两条法律过于笼统,但毕竟有了一个原则。

  但这法律是制订给君子的,不是制订给小人的,所以,尽管有了法律,可冲突依然没有杜绝。

  五十年以前在英国发生的一起纠纷可以说是捕鲸业这种纠纷中的一个范例。

  原告追到了一条鲸,扎上了标枪,把它拴住了。

  可由于大鲸的拼死顽抗,导致了他们的危险,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了大鲸、标枪、绳索乃至小艇。

  后来,被告捉住了这条大鲸,连同前一条船上的所有工具武器还有小艇。

  双方把官司打到公堂,原告要求被告归还死鲸、工具、武器和小艇。

  被告的律师赫斯金引用了一个通奸案的案例来说服了法官,驳倒了原告。

  赫斯金援引的例子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对夫妻,妻子行为很不检点,丈夫屡屡制止和规劝,都无济于事,一气之下,丈夫将妻子赶走了。

  几年以后,丈夫开始有些后悔,后悔当初不应对妻子那么严厉。

  于是,他四处寻找妻子的下落,想把妻子找回来,重归于好。

  可妻子在被他赶出家门以后,已经和别的男人结合了。

  于是丈大无可奈何,懊丧万分。

  赫斯金就是引用这个例子,形象地解释了有主鲸和无主鲸的问题

  案例中的女人在和自己的第一个丈夫保持婚姻关系时,她是有主鲸,因为她的身上有自己的男人的标枪,还有自己男人套着她的绳子。

  当她被自己的第一个丈夫抛弃之后,她就变成了无主鲸,因为丈夫撤回了标枪,也收回了绳子,随她放任自流,根本不加约束了。

  既然她已经成了无主鲸,所以当然谁都可以打了,于是她现在的丈夫看上了她,投出了自己的标枪,扎中了她,将她据为己有了。

  听完了这个案例,关于有主鲸和无主鲸的问题已经一目了然了。

  看起来有主鲸和无主鲸的问题没有什么复杂的,其实却是人类所有法律的一个基本的原则,也是一个最根本的原则,是人类所有的眼花缭乱的法律的基石。

  这个所有法律的基石的核心就是:所有权问题。

  有人说过一句话,叫做:有一半儿的法律是为了解决所有权问题的。

  我觉着这句话很有见地。

  我觉着还应该再有一句话,那就是:谁拥有所有权谁就在相当程度上拥有了法律。

  通过有主鲸和无主鲸之间的关系,我们弄清了法律对于所有权的阐述,于是可以举一反三地联想到很多的例子。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美国来说,一四九二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美洲是一条无主鲸。

  哥伦布来了,把自己的旗子插下了,像在鲸身上插了浮标,之后如果哥伦布不走的话,那美洲就是有主鲸了。

  可惜他走了,于是美洲就又成了无主鲸,直到再有人来并且定居,它才永久地成了有主鲸。

  那,你我呢?究竟是有主鲸还是无主鲸,还是又是有主鲸又是无主鲸呢?

  
  









90.至高无上的王权

  不管怎么样,有关有主鲸和无主鲸的原则已经被写进了法律,得到了大多数捕鲸者的遵守和尊重。

  这说明,这法律基本上还算是比较公正的。

  可所有的法律都是公正的吗?

  或者换个说法,所有的现行的有关捕鲸的法律都是公正的吗?

  如果你看了布雷克顿制订的英国著名法典里的第三卷第三章的一段后,恐怕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布雷克顿的这条法律是这样订的:

  不管你是谁,如果你在英国沿海捕到了一条大鲸,必须把鲸头献给英国的国王,因为,他是我们名誉上的最伟大的标枪手。

  同时,你必须把鲸尾献给王后,不为什么。

  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关于鲸的解剖方面的事,所以我们都知道,一只鲸去掉了头,再去掉尾,还能剩下什么?

  就像是一只苹果,一分两半儿,左手的一半儿给了国王,右手的一半儿给了王后,剩下的是捕鲸人的。

  鬼知道捕鲸人手里还有什么。

  这就是至今英国还在奉行的有关捕鲸的一条法律。

  这条法律和我们刚刚说过的有主鲸和无主鲸的原则相比,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如此说来,所有在英国沿海出没的鲸都是英王的有主鲸了,那么,英王是用什么拴住它们的呢?

  皇族的特权。

  且先不要遗憾,如果让你像如下的捕鲸者一样,遭遇如下一件事以后,你的感觉就不仅仅是遗憾了。

  这是在两年以前,地点是在多佛尔海峡,要不就是在萨德维奇或辛格港,总之是在英国沿海。

  几个英国的捕鲸人,历尽辛苦,把一条大鲸从很远的海里一直追到了海岸边上。

  打死之后,他们兴高采烈,准备把那上好的大鲸拖到海滩上来。

  捕鲸人一边费尽吃奶的劲儿往岸上拖这条鲸,一边盘算着这条大鲸能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

  要知道,这是他们惟一的经济收入,他们就是靠着这个过活的。

  正在这时,一个警察走了过来。

  他的腋下挟着一本儿法律手册。

  走到大伙儿和大鲸面前后,这警察扫视了一下,把书放在了大鲸头上。

  “嘿,伙计们。”

  他说:

  “停下来吧,别白使劲儿了,这鲸不能属于你们。我要没收它了,这是港监先生的鲸。”

  几个捕鲸人一时之间怔住了,望着警察,竟抓耳挠腮地说不出话来。

  好一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