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神话:盛唐130年-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律》也逐渐被皇帝的个人意志所凌驾,允许律外施法,刑罚极为残酷。当时盗取一钱者便要被判处死刑。有三个人共同偷了一瓜,也被判处死刑。

  就在这一年的十月,还发生了一件比苛刑峻法更令举国上下震惊的大事——杨坚废去了长子杨勇的太子位,改立次子晋王杨广(后来的隋炀帝)为太子。太子废立是国家大事,关系国本,尤其杨勇自隋朝立国被立为太子以来,居太子位已经长达十九年,性情宽厚率真,参决军国政事也多为人称道。尽管他的弟弟晋王杨广也有着不凡的名声——仪表优雅、风度翩翩、礼贤下士、俭朴仁孝,但作为太子而言,杨勇并没有任何大的过错,为什么会突然被废呢?这不能不让人好奇其背后的原因。令人惊讶的是,最终决定废立太子的人并非杨坚本人,而是他的皇后独孤伽罗。在杨坚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并非别人,而是他的妻子独孤伽罗。这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是十分罕见的现象。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盛唐130年…仁寿宫2
独孤伽罗出生于名门世家,父亲孤独信是声名显赫的柱国大将军,威震天下,母亲也是非同小可,出身著名的山东崔氏。独孤伽罗自小受儒教礼法熏陶,雅好读书,识达古今。能够娶到这样身世显赫的大家闺秀为妻,无异于令杨坚如虎添翼,实力大增。正是因为独孤伽罗背景深厚,对杨坚的事业帮助很大,使得杨坚一开始在心理上就处在了下方。二人结婚之时,约有“誓无异生之子”的誓言,既是杨坚爱慕妻子的表现,也是一种敬畏的心态。事实上,杨坚也遵守了誓言,他的五个儿子均为独孤伽罗所生。不过,结婚时的“惧内”心理却一直伴随杨坚到死,直接导致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妻管严”。

  杨坚登上皇位后,立独孤伽罗为皇后,敬重有加。独孤伽罗自负有政治才能,并未满足于仅仅宠冠后宫,内外政事多加过问,并要提出自己的意见。杨坚对妻子又敬又怕,凡事无不听从。每次杨坚上朝听政,独孤伽罗都要与他一起乘辇车入殿,陪同到阁门方才止步。就连杨坚在朝堂议政时,独孤伽罗也派亲信宦官从旁观察监视。一旦独孤伽罗觉得杨坚的决议有所不妥,等到他回宫,必要加以匡谏,杨坚丝毫不敢反对。当时宫中将皇帝与皇后并称为“二圣”,而实际上,皇后是凌驾于皇帝之上的皇帝。

  有这样一位不遗余力控制丈夫的妻子,杨坚的感情生活未必有史籍中所记载的那般恩爱和幸福。晚年的独孤伽罗年老色衰,性情愈发强硬嫉妒,不允许皇帝有其他的女人,是以“后宫莫敢进御”。杨坚的苦闷可想而知。为了达到彻底控制丈夫的目的,独孤伽罗甚至不惜杀害无辜。有一次,杨坚偶然在仁寿宫看见了宫女尉迟氏(其旧敌尉迟迥的孙女),为其非凡的美色所吸引,偷偷临幸了尉迟氏。独孤伽罗知道后,趁杨坚上朝后,派人杀死了尉迟氏。杨坚得知后气愤不已,又无可奈何,愤而出走,单骑离开皇宫到深山。还是宰相高颎及时追赶,劝杨坚回去。杨坚叹息说:“我贵为天子,竟然不得自由!”愤懑之情,溢于言表。高颎由此劝道:“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杨坚听了深感抚慰,这才稍稍意平,驻马良久,一直到半夜才还宫。之后,在高颎和杨素的调解下,杨坚与独孤伽罗和好如初。虽然独孤伽罗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年老色衰的失落感强烈地涌上心头,“自此意颇衰折”。

  不过,高颎的一句“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的话却送掉了二十年来不可动摇的朝廷地位和皇室信任。自隋朝立国始,高颎权高位重,朝臣无人能比。杨坚从来不直呼其名,而代以独孤(高家曾被独孤信赐姓独孤),以示亲密。也曾经有不少人在杨坚面前中伤高颎,但杨坚对高颎的信任从未动摇,还说:“独孤公(指高颎)犹镜也,每被磨莹,皎然益明”不但皇帝如此,高颎之父原为独孤信的幕僚,皇后独孤伽罗也一向对高颎信任有加。但听到高颎称她为“妇人”后,独孤伽罗大为不满,从此对高颎怀恨在心。高颎曾与皇室结亲,其子高表仁娶太子杨勇之女为妻,由此卷入了太子废立的风波当中。

  杨坚和独孤伽罗夫妇二人均提倡节俭,也以身作则,平日生活俭朴,不好华丽,宫中连一些必备的药物、衣料都没有。杨坚患上痢疾,配制止痢药时需要胡粉一两,宫中却没有,足见俭朴如此。杨坚还经常教训太子杨勇说:“自古以来的帝王,如果奢侈就一定不能长久,你一定要厉行节俭。”但太子杨勇却崇尚奢华,我行我素,为杨坚所不喜。尤其杨勇迷恋女色,*奢靡,东宫中蓄有不少嫔妃,更加为崇尚一夫一妻制的独孤伽罗所厌恶。杨勇原配太子妃元氏为北魏宗室,身份高贵,极得独孤伽罗喜爱,但却始终得不到杨勇宠爱。元氏后来心痛病死,独孤伽罗一直怀疑是杨勇下手加害,耿耿于怀。杨勇对此无可辩白。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盛唐130年…仁寿宫3
晋王杨广则完全相反,他处处巧言矫饰,做出一副朴素的样子——远女色,礼大臣,绝琴瑟,孝悌恭俭——以迎合他的母亲。相形之下,独孤伽罗便打起了立更合自己心意的杨广为太子的主意。而刚好杨坚是历史上著名的“惧内”皇帝,独孤伽罗的态度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独孤伽罗的枕边风下,杨坚决定废除杨勇太子位。

  太子废立是大事,杨坚先试探地问高颎的意见,说:“晋王妃(指杨广妃萧氏,后梁明帝萧岿之女)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高颎回答说:“长幼有序,其可废乎?”明确地表示反对。杨坚一时无语,只能按下话头。独孤伽罗知道要立杨广为太子,就必须除掉高颎这个障碍。刚好高颎的妻子贺拔氏病死,独孤伽罗经过精心策划,故意让杨坚出面,要为高颎续弦。高颎流泪致谢说:“臣今已老,退朝之后,唯斋居读佛经而已。虽陛下垂哀之深,至于纳室,非臣所愿。”续弦一事就此作罢。事隔不久,高颎的爱妾生了个儿子。独孤伽罗便对杨坚说:“陛下当复信高颎邪?始陛下欲为颎娶,颎心存爱妾,面欺陛下。今其诈已见,陛下安得信之?”杨坚听信独孤伽罗的挑拨之言,从此开始疏远高颎。

  当时高颎全权负责对突厥的军事,手握重兵,朝野中开始流传说高颎有意谋反。杨坚得知后大怒,对高颎说:“朕不负公,公自负也。”高颎由此罢官,除名为民。当初高颎显贵时,其母亲曾告诫他说:“汝富贵已极,但有一斫头耳,尔其慎之!”因此高颎一直非常谨慎,且为人谦逊,从不居功自傲。这次被免官后,高颎不怒反喜,以为得免于祸。

  高颎罢官后,一切废立太子的障碍都扫除了。开皇二十年(600年)十月,在独孤伽罗、杨素、杨广等人的阴谋策划下,太子杨勇因“图谋不轨”被废为庶人。十一月,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

  新立太子后不久,太史令袁充上奏,说自隋朝建立以来,白昼渐长。杨坚认为日长是上天所降的祥瑞,应取日长之意以为年号,于是改“开皇”年号为“仁寿”。并以日长为由,加重工匠劳役的任务,延长了作业时间。丁匠们为此叫苦不迭,时人均认为是袁充诬天以病民,对其怨恨不已。实际上,仅仅靠袁充一言并不足以病民,正如改年号最终由皇帝所决定一样。

  一切的变动都隐藏着动机与秘密。开皇年号的结束,意味着一个辉煌时代的终结。普遍认为,经历过“开皇之治”后,伴随着杨坚晚年的苛刻以及杨广的暴虐,隋朝步入了黑暗时代。

  转眼到了仁寿二年(602年),与皇帝相儒以沫四十余年的皇后独孤伽罗病死。几十年的风雨岁月,其中的感情复杂得难以言明。杨坚既在恐惧,也在盼望这一天的到来;既感到悲伤,又感到庆幸。他迫不及待地开始临幸美女,将最为得宠的宣华夫人陈氏(陈宣帝陈顼之女。隋灭陈后,没入掖庭为奴,后被选入宫廷为杨坚嫔妃)升为贵人。只是,纵欲的鱼水之欢很快拖垮了皇帝的身体。力不从心之际,杨坚又想起了独孤伽罗好处来,甚至悲痛地说:“使皇后在,吾不及此。”为了养病,杨坚住到了离宫仁寿宫。

  只是,仁寿的年号和仁寿宫的名称并没有给杨坚带来好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暑气未消,天气十分炎热,杨坚病危于仁寿宫,召召太子杨广到自己居住的大宝殿伺候。重臣杨素、柳述(杨坚女婿)、元岩等人都入宫侍疾,皇帝实际上已经开始准备安排自己的后事。杨广见杨坚病重,认为自己登上皇位的时机已经来临,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父皇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杨坚的手上。杨坚看信后勃然大怒,命人立即召杨广入宫,打算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哭诉杨广在半路调戏她。杨坚气得拍床大骂,决心立即废黜杨广,重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实际上,此时杨广羽翼已成,杨勇无论如何都不能与其抗衡,不过是杨坚的白费心机罢了。杨广得知消息后,抢先下手,在仁寿宫中遍布亲信,杀父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隋炀帝。

  而这场重大政变的引子宣华夫人则另有奇遇,杨广即位后,立即派人送给宣华夫人一个精美的金盒。宣华夫人以为杨广要赐毒酒鸩杀自己,惶恐不安,打开一看,竟然是数枚同心结。当晚,杨广就霸占了宣华夫人。这位号称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的帝王,即位后立即迫不及待地暴露了本性,奢侈残暴,直接导致了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从他父亲杨坚开国,到他手中灭亡,隋朝立国不过三十七年时间,成为历史上又一个短命的王朝。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盛唐130年…大兴城1
隋朝立国后,依旧延续了北周故都,以长安为京师。不过,既然是新朝代、新天子,自然该有一番新气象。杨坚及时将修建皇城和宫城提上了日程。那么,到底是要继续沿用旧皇城呢?还是完全另造新城?

  旧皇城即为汉长安故城。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在击败了劲敌项羽之后称帝,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汉高祖。汉朝立国之初,刘邦以汉朝比拟周室,建都于洛阳,而并非长安。

  当时有一批来自齐国(今山东省)的戍卒,被征调往陇西(今甘肃一带)戍边,正好路过洛阳。其中有个叫娄敬的戍卒,认为定都洛阳不妥,于是赶去拜见同乡虞将军,要求将自己引荐给皇帝,说要跟皇帝谈论国家大事。虞将军见娄敬穿着破旧的羊皮外套,十分寒酸,便想给他换一身光鲜的衣服。娄敬却说:“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大概的意思就是穿什么是什么,绝对不会换衣服。

  虞将军进宫把娄敬的请求报告给了刘邦。刘邦十分好奇,立即召娄敬进宫,问他要谈什么国家大事。娄敬于是开始大谈建都的问题:说洛阳虽处天下之中,然“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经济残破,民怨沸腾。且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定都于此,利小弊大;而关中是形胜之地,“搤天下之亢(同吭,咽喉的意思)而拊其背”,地势险要,地腴民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且被山带河,易守难攻,应该立即迁都关中。

  刘邦听了觉得十分有理,于是转问群臣。群臣大多是山东人,希望京师离家乡更近,均赞成定都洛阳。于是,在汉朝内部,开始了一场关于都城的大论战。娄敬认为:“汉得天下与周室不同,应该迁都关中,因为秦地背山带河,四周地形险要,固若金汤,天下一旦变乱,可以立刻组织起百万之众;而且土地膏腴,有天府之称。汉朝如定都关中,即使山东*,也可以固守秦地。”但群臣争言洛阳险固,认为:周室定都洛阳,统治长达数百年,而秦朝定都关中,却是二世而亡,可见关中的地利并无法真正守住政权。而且洛阳东有成皋之险,西有淆山、泥池之峻岭,北有黄河,东向伊水及治水,地利上也算足够了。

  刘邦犹豫不决之下,只好去偷偷去请教张良。张良两度入关中,熟悉关中情况,赞成娄敬的意见,认为:“洛阳非用武之地,虽也有地利,但其中心腹地不过百里,容易四面受敌;而关中沃野千里,阴三面而固守,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绝对是都城的上上之选。”

  张良为西汉建国立有大功,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张良的意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刘邦最终决定“多数服从少数”,迁都关中,并即日起驾入关。

  从这个时候开始,西汉的新都城长安正式开始营建。长安,西周时称“丰镐”。“丰镐”则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刘邦定都关中后,取当地长安乡之意,为新都成命名为“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汉朝第一任丞相萧何负责主持新都长安的营建工程。汉长安城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地形,因山势水势,南北城墙曲曲折折,完成后的城市呈不规则的方形,南像南斗星,北像北斗星,所以又称为“斗城”。面积达三十六平方公里,相当于同时期欧洲大都城罗马的四倍。城内宫廷官署与民居杂处,有九条主街干线互为经纬,一百六十个巷里,九个市区。

  西汉皇宫则主要包括长乐宫和未央宫。长乐宫在秦朝兴乐宫基础上兴建,是西汉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周围十公里,面积几占汉长安城的四分之一,内有鸿台、临华殿、温室殿、信宫、长秋殿、永寿殿、永宁殿、钟室等建筑。未央宫则是在秦朝章台的基础上修建,瑰丽宏伟,较之章台更为弘广。

  汉朝初年,刘邦长期征战在外,等他回到长安时,未央宫已经建成。他发现宫阙极为壮丽,勃然大怒,责问萧何说:“天下纷扰,劳苦数岁,成败尚未可知,为何有此大兴土木的过分之举?”萧何回答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刘邦听了立即转怒为喜。

  未央宫建成后,成为西汉的主要宫殿建筑群。作为汉初的政治中心,刘邦一直在此听朝。汉武帝刘彻时期,又进行了扩建,修筑了桂宫、北宫、明光宫和建章宫等,并在城西开辟了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盛唐130年…大兴城2
真正令长安扬名天下的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条横贯亚洲的陆路交通干线,是中国同印度、古希腊、罗马以及埃及等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汉武帝初年,汉朝为了解除北方劲敌匈奴的威胁,派张骞出使西域,藉以联络大月氏、大宛、乌孙等西域诸国,共击匈奴。张骞的出使,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却加深了汉朝和西域诸国的相互了解。此后,汉朝开始经营丝绸之路,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这条路上,丝绸的贸易占了很大比重。丝绸之路被人形象地称为“横系在欧西大陆上的金腰带”。在汉代张骞“凿空西城”以前,这条黄金大道实际上就已经以民间的方式存在。当初张骞出使大月氏时,曾经发现了当地有不少邛山竹杖和四川细布,经印度运来,便是明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丝绸是古代商贸中最受欢迎的商品。古希腊、古罗马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赛里斯”一词便事 “丝”的意思。西方把来自中国的华美丝绸看作“光辉夺目,人巧几竭”的珍品。罗马著名的凯撒大帝曾经穿过一件中国丝袍到剧场看戏,引起全场轰动,丝被看作是绝代的豪华。当时西方最富有的贵族也只能买得起一小条丝带,缝在他们宽袍上最显眼的地方,一是装饰,二是炫耀。由于中国丝绸的大量输入,曾引起罗马金银的大量外流,一度引起执政者的恐慌。公元14年,罗马议会专门制定法律,禁止男人穿戴丝绸,想以此来遏止来自中国的丝绸,但却未能如愿。不过,贸易很快向双向转化,缓解了西方的经济危机,中国开始大量购买西方的玻璃和石棉。

  丝绸之路是穿越古代世界的最长通道,对中国甚至世界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作为世界性的东西大商道,它不仅早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是古代东西方文明联系的重要纽带。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由此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富庶繁华甲天下,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一度号称世界第一大都市的长安在汉以后屡遭破坏,又不断修葺,曾作为新莽、东汉献帝、前赵、前秦、西晋愍帝、后秦、西魏、北周的都城。到隋文帝统一中国时,久经战乱的长安城残破不堪,正所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尤其是前人一直采取就地挖坑掩埋的方式处理垃圾和生活污水,导致汉长安城的地下水源被严重污染,已经不再具备作为城市的功能。

  在这样的状况下,隋文帝杨坚以宏大的眼光,决定放弃龙首塬以北的汉长安故城,在龙首塬以南重新修建皇城和宫城。高颎负责营建,著名建筑师宇文恺被任命为营新都副监(总设计师)。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盛唐130年…大兴城3
塬是一种特殊的地形,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相当普遍,凡高起而上面平坦的地方都可以称为塬。宇文恺在考察地形时,发现龙首塬以南有六条断续起伏、宽窄不等的高坡,大致为由西向东,微向北趋。本来,如此高岗横峙、不尽平坦的形势,是令建筑者头疼的大问题,但宇文恺却别开生面,考虑到六条高坡神似《周易》中乾卦象的排列,决定采纳“乾之六爻”的释意来总体规划长安城。

  在《周易》乾卦理论中,六爻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初九是潜龙,勿用。九二是“见龙在田”,因此只能在第二道坡上设置宫城,“置宫室,以当帝王之居”。九三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在此高坡上设置皇城和百官衙署,正好可以体现文武百官健强不息、忠君勤政的理念。

  这样,宇文恺在建城时充分利用了地形的优势,以六条高坡作为新城的骨架,以坐落在城北的宫城为中心主体,宫城、皇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