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神话:盛唐130年-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殿的四周,有回廊相绕。中殿左右有二座方亭,亭北在后殿左右有二座楼阁,称郁仪楼、结邻楼,高耸对称,都建在高七米以上的砖台上。自楼向南有架空的飞楼通向二亭,自二亭向内侧又各架飞楼通向中殿之上层,共同形成一组巨大的建筑群。楼、殿、亭、廊高低错落,互相交衬辉映,颇为壮观。这种形体组合极为复杂艺术形式十分罕见,开创了我国建筑艺术的新风格,也是中国古代唯一三重殿建筑形式。

  麟德殿东侧,是一个宽阔的广场,能够容纳三、四千人。再向东,便是碧波荡漾的太液池风景区,湖光水色,风景优美异常。这也是唐朝皇帝选中这个地方作为举办宴会、观看文艺演出场所的主要原因。唐朝官员均以能出席麟德殿宴会为荣,唐代宗曾在此一次欢宴神策军将士三千五百余人。 

  唐朝诗人张籍有《寒食内宴二首》,生动地描写了寒食节时皇帝在麟德殿举办大型宴会招待群臣的情景。其中一首是:“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周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被烧死的介子推,人们相约在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家家不得动炊火,因此官员面前的桌案上摆放着各种冷食。大殿前的广场上正进行着马球比赛,各种杂技节目竞相登场。官员们在这种场合可以放开饮酒,不必担心失态。“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馀欢,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宝树楼前分绣幕,彩花廊下映华栏。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这是一幅何等欢娱的场面。

  麟德殿前的广场还经常进行击球比赛。击球是唐朝最著名的运动,因为是马上运动,因此叫做马球。有关马球运动的最早记载在三国时期,但却在唐朝极大盛行。马球所击的球是木制的,中间掏空,外面施以朱漆。用以击球的鞠杖也是木制的,杖头呈月牙状。与足球运动比起来,马球是一项相当危险的运动,不但需要击球者有高超的技巧,还需要出众的马技。因为击球者颠簸在奔驰的马背上,稍不小心,就会从马背上摔下来。因而,擅长此道者往往都是身手敏捷、反应迅速的高手。这项运动竞技意识很强,比赛紧张激烈,又和古代以骑兵为主的作战形式极为相似,故又具军事训练的特殊性质。因此,马球一经引入,就和唐初盛行的尚武之风一拍即和,上自皇帝贵族、文人学士,下至武夫走卒、市井小民,大都喜爱此种运动。唐朝皇帝大多沉溺其中,十分着迷,竟相在宫殿亭台内外和禁苑御汤附近修建球场,经常组织禁军进行比赛,因此,大明宫中的马球运动异常活跃。

盛唐130年:大明宫7
唐中宗李显是唐朝皇帝中第一个马球迷。他在位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派遣使者到长安迎接金城公主入藏。使者逗留长安期间,唐中宗曾请他们到宫中看马球。使者赞咄说:“我随同的部下中,有会打马球的,可否让他们在御前表演,和这里的球队赛一场?”唐中宗当即应允,在禁军将士中挑选了十多名马球高手,命和吐蕃队比赛。结果,吐蕃队取胜。唐中宗很不甘心,命擅长马球的临淄王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出战。李隆基邀请好友王邕、武秀、杨慎交三人,与吐蕃十余人对抗。李隆基纵马冲突,风回电激,结果不负众望,战胜了吐蕃队。李隆基后来当上了皇帝,也从未放弃马球的爱好。

  麟德殿属于内殿,气氛比较随和,不像在正殿那样要正襟危坐,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相应的礼法。在麟德殿,一些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艺人也可以作陪在皇帝身边。 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在麟德殿前的广场上和众王子一起打马毬,在激烈的球赛过程中,李隆基的儿子荣王李滉跌下马摔昏过去,几个时辰后方才苏醒。艺人黄幡绰对唐玄宗说:“皇上您如今已经不再年轻,身体又重,如果所骑的马不慎失蹄,对天下就太不利了。”唐玄宗表示接受,说:“你讲的有道理,我今后不会再亲自上阵了。”然而,说归说,做是做,唐玄宗六十岁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对马球的爱好,上马挥杆和禁军兵士一比高低。 

  唐宣宗李忱的球艺不在先祖唐玄宗之下,经常活跃在击球场上,手持鞠杖,乘马奔跃,运球于空中,迅若闪电奔雷。连左右神策军的击球老手,也无一不佩服皇帝高超的球艺。唐宣宗的孙子唐僖宗李儇也是一位马球高手。他曾经得意地对身边的优人石野猪说:“朕若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石野猪虽然是个戏子,却甚是有心,借此讽谏说:“陛下若是遇到尧舜这样的贤君做礼部侍郎主考的话,恐怕会被责难而落选呢。”唐僖宗听了,只是一笑了之。唐僖宗还曾经创下“击球赌三川”的制度,让四个人用击马球来决胜负,以三川为赌,用输赢来决定所授的官衔。陈敬瑄等四人在球场上驰骋奔突,纵马驰逐。结果,陈敬瑄得第一筹,因西川最富庶,当即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杨师立其次,为东川节度使;牛勖第三,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而罗元杲是最后一名,则不得迁擢。当时,右神策军中还有两名击球高手周宝、高骈,唐僖宗赏识他们的球艺,均破格擢升为将军,后来均成为名重一时的封疆大吏。

  除了经常举行宫廷宴会、乐舞表演外,麟德殿也是会见宾客、接见外邦使节的场所,武则天曾经在此会见并设宴款待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粟田真人是日本第七次遣唐使,据说他在日本地位尊宠,相当于唐朝的户部尚书。粟田真人读国很多中国的经、史类书籍,能说汉语,还能用汉字写文章。晋见武则天时,他头戴进德冠,身穿紫色的官袍,腰系丝织品制成的腰带,容貌举止温文儒雅,令武则天十分高兴。对于四方来朝的使节,唐朝一般封给一个官职,粟田真人被任命为从六品的司封员外郎。

  开元四年(716年),唐玄宗李隆基在麟德殿召见了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其中就有十七岁的阿倍安麻吕。这位聪明的年轻人,看到长安热闹的街市、大明宫辉煌的宫殿、中国文化的昌盛,心中非常仰慕,从此留在长安,入长安太学学习,五、六年后,竟然以优异成绩中了进士。在日本人中能顺利通过进士考试的,阿倍仲麻吕是唯一的一个。他从此开始在唐朝中担任官职,后被提升为担任皇帝侍从官的左补阙,唐玄宗李隆基还给他起了个中国名字:晁衡。阿倍仲麻吕工诗文,与大诗人王维、李白均为至交好友。他在中国生活长达五十三年之久,亲眼见证了盛唐的巅峰——“开元盛世”。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盛唐130年:大明宫8
长安二年(702年),吐蕃在多次被唐军大将唐休璟打败后军力大衰,终于派遣使者论弥萨到长安求和。武则天在麟德殿召见论弥萨,并设宴招待。论弥萨对唐乐十分倾慕,说:“我生于边荒,不识中国音乐,请陛下让我们一开眼界。”于是武则天下令在麟德殿载歌载舞,奏百戏于殿庭。琴声悠悠,舞姿翩翩,论弥萨看得眉开眼笑,歌舞结束后,向武则天拜谢说:“我等来到圣朝后,倍受后代,又得亲观如此神奇的音乐,真是不虚度一生。我自顾卑贱,不知道如何报答天恩,唯愿陛下万岁。”

  当时任凉州都督的唐休璟刚好在长安办事,也奉命参加了这次麟德殿宴会。席间,武则天发现论弥萨总是偷看唐休璟,十分好奇,便问论弥萨为什么盯着唐休璟看。论弥萨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前年洪源之战,此将军猛厉无敌,所以想认识一下。”武则天听了大为惊叹,立即对唐休璟刮目相看,提拔他为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太液池又名蓬莱池,位于大明宫中轴线北部,是个人工开凿的大湖,引龙首渠之水。“蓬莱池上望秋月,万里无云悬清辉”。唐朝诗人郑隅这两句诗,道尽太液池幽异的境界。

  太液池不光是一个大湖,还将宫廷殿宇与园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四周栽有各种花木,湖光水色,杨柳依依,花木飘香,景色旖旎而优美。宫城内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园林区,宛如仙境,汇集了唐代园林建筑的精华。

  “垂轩弱柳万条新”,太液池的柳树是非常独特的一景。但最初修建大明宫的时候,种植的却是白杨树而不是柳树。负责建筑大明宫的梁孝仁出于绿化考虑,将宫中种上了生长更快的白杨树,这样,只用三、五年时间,整个大明宫就能处处绿荫。工程完工前,著名铁勒将领契苾何力来到大明宫参观。契苾何力虽然是少数民族,却非常熟悉汉族文化。当梁孝仁指着大明宫中的白杨树对他夸耀时,他吟了一句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梁孝仁听了后,当即倒吸一口凉气。在古代,白杨是悲愁萧瑟的象征,庭园之间一般是不栽白杨的。在北方的一些地方,白杨树寓意死别,被专门栽在墓冢之间,白居易有诗云:“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在民间素有“鬼拍手”之称。这样的树种,自然是不适合种植在皇宫大院的。梁孝仁得到提示后,立即下令将所种的白杨树统统拔去,改种梧桐和柳树。若非如此,就看不到“寒食东风御柳斜”的美丽风光了。

  然而,即使是袅娜多姿的柳树,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贵妃杨玉环比起来,也就黯然失色了。杨玉环以她的才华性格使唐玄宗李隆基神魂颠倒,二人情爱弥笃,形影不离,太液池就可以见证。有一年秋天,万木萧肃,太液池中“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一时之间在长安城中传为奇闻,皇族贵戚,王公大臣,络绎赶来观赏。李隆基和杨玉环也来到太液池畔。只见天气阴沉,秋风萧瑟,但太液池中的白莲仍然傲然盛开。如此奇特的景象使李隆基和杨玉环大为开怀。观看许久,李隆基突然感叹说:“这莲花开得虽好,但不解我意,解我意者乃贵妃你呀!”这是一代帝王真挚感情的流露。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盛唐130年:大明宫9
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真挚爱情,也感染了身边的人。李隆基曾经组织宫女们为边塞军士缝制衣服。有个兵士穿上了这批衣服,还在短袍中发现了一首诗,诗曰:“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畜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重结后身缘。”兵士读了颇为神往,便将这件事报告了主帅,主帅报告了李隆基。李隆基十分感动,找出了写诗藏于袍中的宫女,将她嫁给了发现诗的兵士。边塞士兵听闻后都十分感动,一时传为佳话。

  种种时尚和风气,如同龙首渠的涓涓流水,从禁内向外蔓延,到皇城,再到整个长安。举例而言,杨贵妃体肥,唐朝妇女也以*和胖为美。长安,这个有着大气端丽、温婉敦厚名字的城市,已经天下最矜贵骄奢之地。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繁华如梦。

  这时候,谁也不会料到,大唐的昌盛景象已然蒙上重重阴霾,很快将会有一场安史之乱发生。它成为唐朝盛衰易势、治乱更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使大唐王朝从如日中天的巅峰上一下跌如谷底,并从此犹如残阳晚照,江河日下。天宝年间,安禄山成为拥有倾国之兵的节度使,倍受唐玄宗李隆基宠信。他多次到长安参加宫廷活动,每次经过龙尾道时,总要反复侧目窥察,盘桓很久,对眼前的繁华宫殿以及脚下的锦绣河山,心中已经开始有蠢蠢欲动的念头。一场惊天大风暴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伴随而来的是长安城和大明宫的巨大灾难、唐朝国势的急剧衰落,以及中国整体文治教化的长期向衰。

  安史之乱后,藩镇连兵可使朝廷流亡,宦官弄权能够废立皇帝,强盛的唐帝国没有能够再度辉煌起来。长安和大明宫久经战乱,伴随日益衰落的皇权,也逐渐失去往日的金碧辉煌。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长安成为纷争和杀戮的主要战场。最终,农民军领袖黄巢带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志杀进大明宫,于含元殿称帝,却在不久后兵败。逃离长安时,黄巢用一把大火点燃了大明宫。滔滔烈火,烧尽了长安最后一点繁华。

  公元904年,因*黄巢起义而崛起的朱温大权在握,挟天子以令诸侯,强迫唐皇室和百官迁都洛阳,并下令毁掉长安的宫室和民房,以绝众望,又给了本已残破不堪的长安致命一击。这宫室包括太极宫、大明宫以及兴庆宫,被拆后的木材扔在渭河当中,顺河而下,月余不息。曾经包容万千的长安城就此化为废墟,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但即便是残垣断壁,也还保留有昔日雄伟的影子,令人徘徊留连,不能遽去。作为京师而言,长安自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三年后,唐朝灭亡。

  唐朝从公元618年建国,到公元907年灭亡,一共延续了二百八十九年,历经二十个皇帝,是公认的中国封建王朝最鼎盛的朝代,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无不受到唐朝的深刻影响。唐朝国力鼎盛之时,连罗马帝国也无法望其项背。而唐帝国超越罗马帝国的,显然还不只国力如此简单。罗马帝国覆灭后,就再也没有罗马。而唐帝国灭亡后,中国还在,之后还有宋代、明代等朝代延续,这正是唐朝超越罗马的伟大之处。直到今天,中国人对自己泱泱大国的回顾,仍然离不开追溯盛唐的荣光。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恢宏壮观的唐朝大明宫早己成为历史烟云。历史永久地逝去了,但盛唐气象历经千百年的风云变幻,依旧光彩照人。它以博大恢弘的深沉气概穿越了时空,至今令我们后世子孙骄傲和自豪。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兴与衰,荣与辱,得与失,人类就这样向前发展着,而真正不朽的恰恰是这片生民养民的土地。长安这座城市,作为中国历史的焦点,亲眼见证了汉唐盛世的辉煌。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三个朝代成为中国人的代称——“秦人”、“汉人”和“唐人”,而这三个朝代,无不与长安息息相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