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缩,他的一只鞋子直掉到桥下去了。
老头儿转过头来,很不客气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捡
上来。”张良很生气,简直想动手揍他一顿。可是再一看,人家毕竟是个老
头儿,就勉强忍住了气,走到桥下,捡起那只鞋子,上来递给他。
谁知道那老头儿竟连接也不接,只把脚一伸,说:“给我穿上。”张良
想,既然已经把鞋捡上来了,索性好人做到底,就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拿鞋
子给他穿上。
那老头儿这才微微一笑,站起来走了。
这一下真把张良楞住了,心想这老头儿可有点怪。他盯着老头儿的背
影望着,看老头儿往哪儿去。
老头儿走了里把地,又返了回来,对张良说:“小伙子不错呀,我很乐
意教导教导你。
过五天,天一亮,你到桥上再来见我吧。”张良听他的口气,知道是个
有来历的人,赶紧跪下答应。
第五天,张良一早起来,就赶到桥上去。谁知道一到那边,老头儿已
经先到啦!他生气地对张良说:“你跟老人家约会,就该早一点来,怎么反
叫我等你呢?”张良只好认错。那老头儿说:“去吧,再过五天,早一点儿
来。”说完就走了。
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见鸡叫,就跑到大桥那边。他还没走上桥,就
见到那老头儿。
老头儿瞪了张良一眼说:“过五天再来吧。”张良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
到了第四天半夜,就赶到桥上,静静地等着天亮。
过了一会儿,只见那老头儿一步一步地迈过来了。他一见张良,露出
慈祥的笑容说:“这才对了。”说罢,从袖里掏出一部书来文给张良,说:“回
去好好地读,将来就大有作为了。”张良再想问他,老头儿不再多讲,头也
不回地就走了。
等到天亮,张良趁着晨光,拿出书来一看,原来是部相传是周朝初年
太公望编的《太公兵法》。
打那时候起,他就刻苦钻研兵法,后来成了一个有名的军事家。
48 沙丘的阴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东南一带去巡视。随他一起去的,有丞相
李斯、宦官赵高。
他的小儿子胡亥要求一起去。秦始皇平时挺喜欢他小儿子,当然答应
了。
秦始皇渡过钱塘江,到了会稽郡,再向北到了琅邪(今山东胶南县)。
从冬季出发,一直到夏天才回来。回来的路上,他感到身子不舒服,在平原
津(今山东平原县南)病倒了。
随从的医官给他看病、进药,都不见效。
到了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的时候,秦始皇病势越来越重。他知道
病好不了,吩咐赵高说:“快写信给扶苏,叫他赶快回咸阳去。万一我好不
了,叫他主办丧事。”信写好了,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出,秦始皇已经咽
了气。
丞相李斯跟赵高商量说:“这儿离咸阳还很远,不是一二天能赶到。万
一皇上去世的消息传了开去,恐怕里里外外都会发生混乱;倒不如暂时保密,
不要发丧,赶回咸阳再作道理。”他们把秦始皇的尸体安放在车里,关上车
门,放下窗帷子,外面什么人也看不见。随从的人除了胡亥、李斯、赵高和
五六个内侍外,别的大臣全不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车队照常向咸阳进发,
每到一个地方,文武百官都照常在车外奏事。
李斯叫赵高赶快派人把信送出去,叫公子扶苏赶回咸阳。赵高是胡亥
的心腹,跟蒙恬一家有冤仇。他偷偷地跟胡亥商量,准备假传秦始皇的遗嘱,
杀害扶苏,让胡亥继承皇位。胡亥当然求之不得,完全同意。
赵高知道要干这样的事,非跟李斯商量不可,就去找李斯说:“现在皇
上的遗诏和玉玺都在胡亥手里,要决定哪个接替皇位,全凭我们两人一句话。
您看怎么办?”李斯吃了一惊,说:“您怎么说出这种亡国的话来?这可不
是我们做臣子该议论的事啊!”赵高说:“您别急。我先问您,您的才能比得
上蒙恬吗?您的功劳比得上蒙恬吗?您跟扶苏的关系比得上蒙恬吗?”李斯
楞了一会,才说:“我比不上他。”赵高说:“要是扶苏做了皇帝,他一定拜
蒙恬做丞相。到那时候,您只好回老家。这是明摆的事儿。公子胡亥心眼好,
待人厚道。要是他做了皇帝,您我就一辈子受用不尽。您好好考虑考虑吧。”
经过赵高连哄带吓地说了一通,李斯怕让扶苏继承皇位以后,自己保不住丞
相位置,就和赵高、胡亥合谋,假造了一份诏书给扶苏,说他在外不能立功,
反而怨恨父皇;又说将军蒙恬和扶苏同谋,都该自杀,把兵权交给副将王离。
扶苏接到这封假诏书,哭泣着想自杀。蒙恬怀疑这封诏书是伪造的,
要扶苏向秦始皇申诉。扶苏是个老实人,说:“既然父皇要我死,哪里还能
再申诉?”就这样自杀了。
赵高和李斯急急忙忙催着人马赶路。那时候,正是夏末秋初,天气还
很炎热,没有多少日子,尸体已经腐烂,车子里散发出一阵阵臭味。
赵高派人去买了一大批咸鱼,叫大臣们在每辆车上放上一筐。车队的
周围的咸鱼气味,把秦始皇尸体的臭味掩盖过去了。
他们到了咸阳,才宣布秦始皇死去的消息,举行丧葬,并且假传秦始
皇的遗诏,由胡亥继承皇位。这就是秦二世。
二世和赵高葬了秦始皇以后,做贼心虚,怕篡夺皇位的事泄露出来。
赵高撺掇胡亥杀害自己的兄弟和大臣,把十二个公子和十个公主都定了死
罪,受株连的大臣更是不计其数。过了一年,赵高又用诡计唆使二世把那个
同谋的李斯也逮捕起来杀了。赵高自己当了丞相,独掌大权。
49 大泽乡起义
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建造长城,发兵三十万,征集了民伕几十万;
为了开发南方,动员了军民三十万。他又用七十万囚犯,动工建造一座巨大
豪华的阿房宫(阿房音ēApáng)。到了二世即位,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
犯和民伕,大规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这座坟开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铜熔
化了灌下去铸地基,上面盖了石室、墓道和墓穴。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坟里挖
成江河湖海的样子,灌上了水银。然后把秦始皇葬在那里。
安葬完了,为了防备将来可能有人盗坟,还叫工匠在墓穴里装了杀人
的设备,最后竟残酷地把所有造坟的工匠全都埋庄墓道里,不让一个人出来。
大坟没完工,二世和赵高又继续建造阿房宫。那时候,全中国人口不
过二千万,前前后后被征发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大坟和别的劳
役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逼得百姓怨声载
道。
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
押着九百名民伕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
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
一个叫陈胜,阳城人,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
县)人,是个贫苦农民。
陈胜年青时候,就是个有志气的人。他跟别的长工一块儿给地主种田,
心里常常想,我年青力壮,为什么这样成年累月地给别人做牛做马呢,总有
一天,我也要干点大事业出来。
有一次,他跟伙伴们在田边休息,对伙伴们说:“咱们将来富贵了,可
别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儿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打哪儿来
的富贵?”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说:“唉,燕雀怎么会懂得鸿雁的志向呢!”
陈胜和吴广本来不相识,后来当了民伕,碰在一块儿,同病相怜,很快就成
了朋友。他们只怕误了日期,天天急着往北赶路。
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的时候,正赶上连天大雨,水淹了道,
没法通行。他们只好扎了营,停留下来,准备天一放晴再上路。
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被征发的民伕如果误了期,就要被杀头。大伙儿
看看雨下个不停,急得真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陈胜偷偷跟吴广商量:“这儿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怎么也赶不上限期
了,难道我们就白白地去送死吗?”吴广说:“那怎么行,咱们开小差逃吧。”
陈胜说:“开小差被抓回来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一样是死,不如起来造
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强。老百姓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二世是个小儿
子,本来就挨不到他做皇帝,该登基的是扶苏,大家都同情他;还有,楚国
的大将项燕,立过大功,大家都知道他是条好汉,现在也不知道是死了还是
活着。要是咱们借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楚地的人一定会来响应
我们。”吴广完全赞成陈胜的主张。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们,他们利用当时
人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计策。他们拿了一块白绸条,用朱砂在上面写
上“陈胜王”三个大字,把它塞在一条人家网起来的鱼肚子里。兵士们买了
鱼回去,剖开了鱼,发现了这块绸子上面的字,十分惊奇。
到了半夜,吴广又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
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是又惊又
害怕。
第二天,大伙儿看到陈胜,都在背后点点戳戳地议论着这些奇怪的事,
加上陈胜平日待人和气,就更加尊敬陈胜了。
有一天,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军官,跟他们说,反
正误了期,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去吧。那军官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责打吴广,
还拔出宝剑来威吓他。吴广夺过剑来顺手斫倒了一个军官。陈胜也赶上去,
把另一个军官杀了。
陈胜把兵士们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
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
我们听您的!”陈胜叫弟兄们搭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
“楚”字。大伙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翻秦朝。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
领。九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
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
锄头铁耙到营里来投军。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
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
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揭竿而起”(揭,音jiē,就是举起的意思)。
起义军打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陈胜召集陈县父老商量。大家说:
“将军替天下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秦国。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王。”陈
胜就被拥戴称了王,国号叫做“张楚”。
50 刘邦和项羽
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
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
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一,有的地方被六国旧贵族占了去。起义不到三
个月,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陈胜派出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向西进攻,很快攻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
地区),逼近秦朝都城咸阳。秦二世惊慌失措,赶快派大将章邯(音hán)
把在骊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隶放了出来,编成一支军队,向起义军反扑。原
来的六国贵族各自占据自己的地盘,谁也不去支援起义军。周文的起义军孤
军作战,终于失败。吴广在荥阳被部下杀死。起义后的第六个月,陈胜在撤
退的路上被叛徒杀害了。
陈胜、吴广虽然死了,可是由他们点燃起来的反抗秦朝的那把火正在
到处燃烧。在南方的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
声势更大。
在会稽郡起兵的是项梁和他的侄儿项羽。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
楚国被奏国大将王翦攻灭的时候,项燕兵败自杀。项梁老想恢复楚国。他的
侄儿项羽身材魁梧,又挺聪明,项梁亲自教他念书识字。可是项羽才学了几
天,就不愿学下去。项梁又教他学剑,项羽学了一阵子,也扔下了。
项梁很生气,可项羽满不在乎地说:“念书识字有什么用处?学会了,
不过记记自己的名字;剑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对杀,没什么了不起。要
学,就要学打大仗的本领。”项梁听他的口气不小,就把祖传的兵书拿出来,
给他学。项羽一听就懂,可是略略懂得个大意,又不肯深入钻下去了。项梁
本是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因为跟人结了冤仇,避到会稽郡吴中来。
吴中的年青人见他能文能武,都很佩服他,把他当老大哥看待。项梁也教他
们学兵法,练本领。
这回儿,他们听到陈胜起义,觉得是个好机会,就杀了会稽郡守,占
领了会稽郡。不到几天,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因为这支队伍里大都是
当地的青年,所以称为“子弟兵”。
项梁、项羽带着八千子弟兵渡过江,很快打下了广陵(郡名,治所在
今江苏扬州市),接着又渡过淮河,继续进军。一路上又有各地方的起义队
伍来投奔项梁,和他们联合起来。
第二年,有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由刘邦带领,来投靠项梁。
刘邦本来是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在秦朝统治下,做过一名亭长(秦
朝十里是一亭,亭长是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
有一次,上司要他押送一批民伕到骊山去做苦工。他们一天天赶路,
每天总有几个民伕开小差逃走,刘邦要管也管不住。但是这样下去,到了骊
山也不好交差。
有一天,他和民伕们一起坐在地上休息。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去
做苦工,不是累死也是被打死;就算不死,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乡。我
现在把你们放了,你们自己去找活路吧!”民伕们感激得直流眼泪,说:“那
您怎么办呢?”刘邦说:“反正我也不能回去,逃到哪儿是哪儿。”当时,就
有十几个民伕情愿跟着他一起找活路。刘邦同十几个民伕逃到芒砀(音má
ngAdàng)山躲了起来。过了几天,聚集了一百多人。
沛县县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音shēn)知道刘邦是个好汉,
很同情他,暗暗地跟他们来往。
赶到陈胜打下了陈县,萧何和沛县城里的百姓杀了县官,派人到芒砀
山把刘邦接了回来,请他当沛县的首领。大家称他沛公。
刘邦在沛县起兵以后,又招集了两三千人,攻占了自己的家乡丰乡。
接着他带了一部分队伍攻打别的县城,不料留在丰乡的部下叛变。刘
邦得到这个消息,要回去攻打丰乡,可是自己的兵力不足,只好往别处去借
兵。
他到了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正好张良也带着一百多人想投奔起义
军。两人遇在一起,很谈得来。他们一商量,觉得附近的起义队伍中,只有
项梁声势最大,决定去投奔项梁。
项梁见刘邦也是一个人才,就拨给他人马,帮助他收回丰乡。从此,
刘邦、张良都成了项梁的部下。
陈胜、吴广等主要起义领袖死了以后,由于各地起义的领导权都落在
旧六国贵族手里,彼此争夺地盘,闹得四分五裂。秦国的大将章邯、李由,
想趁机会把起义军一个个击破。
在这个紧要关头,项梁在薛城召开了会议,决心把起义军整顿一下。
为了扩大号召,项梁听了谋士范增的意见,把流落在民间的楚怀王的孙子(名
叫心)找了来,立为楚王。因为楚国人对当年楚怀王受骗死在秦国,一直为
他抱不平。为了提高号召力,大家把他的孙子仍称作楚怀王。
51 巨鹿大战
项梁在整顿了军队以后,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打败了秦朝大将章邯。
项羽、刘邦带领另一支队伍,杀了秦将李由。项梁骄傲起来,认为秦军没有
什么了不起,放松了警惕。章邯重新补充了兵力,趁项梁不防备,发动了猛
烈的反扑。项梁在战斗中被杀了。项羽、刘邦也只好退守彭城。
章邯打败项梁,认为楚军大伤元气,就暂时撇开黄河以南这一头,带
领秦军北上进攻赵国(这个赵国不是战国时代的赵国,而是新建立起来的一
个政权),很快就攻下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歇逃到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
章邯派秦将王离把巨鹿包围起来,自己带领大军驻扎在巨鹿南面的棘
原。他还在棘原和巨鹿之间修筑了一条粮道,给王离军运送粮草。
赵王歇几次三番派人向楚怀王求救。当时,楚怀王正想派人往西进攻
咸阳。项羽急于想为叔父报仇,要求带兵进关。
怀王身边有几个老臣暗地对怀王说:“项羽性子太暴躁,杀人太多;刘
邦倒是个忠厚人,不如派他去。”正好赵国来讨救兵。楚怀王就派刘邦打咸
阳,另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带领二十万大军到巨鹿去救赵国。
宋义带领的大军到了安阳(今河南安阳东南),听说秦军声势浩大,就
命令楚军停了下来,想等秦军和赵军打上一阵,让秦军消耗掉一部分兵力,
再进攻过去。
宋义按兵不动,在安阳一停就是四十六天。项羽耐不住性子,去跟宋
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
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
说。”他又对项羽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
计策,你就比不上我了。”他还下了一道命令:“将士中如有不服从指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