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了然在目,他命令机枪手居高临下压制敌人,消灭其有生力量。光复路交通银行仓库门口有四五名敌兵走来走去,从仓库内搬运子弹及炮弹,供苏州河边敌人机炮阵地使用。谢晋元一看敌兵旁若无人的样子,便从旁边哨兵手中拿过一支步枪,瞄准三四百米开外正在搬运炮弹箱的敌兵射击,“叭”的一声,一个日本兵应声倒地。当敌兵受到突然打击,惊呆的一刹那间,谢晋元又装上一颗子弹,“叭”的一响,第二个鬼子兵又中枪毙命。其余敌人如大梦初醒,皆惊慌而逃。苏州河南岸观战的民众见状,无不拍手欢呼。杨瑞符在旁边一看也十分高兴,说:“谢团副果然是黄埔优秀学生,射击技能真好,不愧是一等射手。”这时,他兴奋极了,心想任敌人重重包围,任你炮火猛烈,大家都能像谢团副那样勇敢、镇定和不怕死,任务一定能很好完成。不成功,便成仁。现在正是我们为国家民族立功的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即使牺牲了,中华民族的后裔也会永远怀念我们。谢杨两人又吩咐楼顶瞭望哨,加强戒备,一有机会,就以冷枪杀敌。河边遗弃的敌兵尸体和四五支步枪不准被他拿去,人来打人,狗来打狗,总要他们付出代价。

八百勇壮士,威名震寰宇(11)
有些书上描写该日上午,日兵两名沿墙攀登,因为紧贴墙壁,事先未被发现,该两名日本兵从底楼攀登到六楼屋顶时,恰巧为谢团副发现,为其先后扼毙。也有说“从交通银行北边,抬着梯子爬上去,到二楼窗口”,后来被谢晋元、上官志标先后击毙。笔者曾询问当时在六楼平台的高射机枪手李锦堂(湖北省荆门人,机枪连三排二班下士副班长)及其他人。当时,李锦堂、唐金和、张青轩、候银生四人分别掌握两挺高射机枪,李唐两人为西面一挺。从进入仓库到退出战斗,日夜坚守阵地,一般不能离开。李锦堂肯定地说:“日本兵乘夜攀爬到二楼偷袭是有的,(即指28日清晨爬进20几人的事。另据个别人回忆,28日凌晨三时,敌兵爬入二楼窗口时,是利用一架竹梯才上去的。)光靠双手双脚要爬到六层楼顶是不可能的。我们四人在楼顶守卫也都没有看见过。加上瞭望哨兵等许多人,如果有二名日军攀爬到六楼平台并被击毙,发生这么大的事,我们应该知道。”因此有关敌兵攀爬到六楼楼顶的说法和报道均无法证明其属实。
  午后三时,天气阴暗,接着下起了濛濛细雨,江南的秋雨拌着秋风,细而且密,将四行仓库周围的火焰渐渐淋熄。此时,敌寇在福康钱庄、福源钱庄仓库西北面悄悄地将四五门三吋口径的平射炮向前推进,寻找合适地点向我轰击。谢杨两人当即命令机关枪向敌射击,敌人的平射炮不紧不慢地一发一发放射,而我军的机关枪却居高临下,连续不断的扫射;密密的弹雨打得敌炮手、弹药手伤亡累累。敌人在交通银行仓库四楼平台上的轻重机枪也向我射击,一时枪弹横飞,烟焰蔽目,敌炮火之猛烈,较昨日堵门攻击时更为厉害。谢晋元当即要四连增调三挺重机枪,置于五楼及六楼平台,将相当于四层楼高度的敌交通银行仓库平顶的机枪、迫击炮手打得狼狈而逃。
  与此同时,敌兵60余人,自上海银行仓库、福源钱庄仓库方向分头来犯。当即命令各连停止工事作业,全部参加战斗。我军以轻重机枪压制敌军炮火,敌平射炮所轰击的四行仓库西墙,从上到下浑然一体,没有一扇窗户,轰上几炮根本无法炸穿厚墙,在我军机枪火力压制下,敌炮兵和机枪凶焰受挫。来犯之敌军步兵,在逼近仓库门前时,我军以机枪猛扫,投出大批手榴弹。经过一天打击,敌人的步兵凶焰顿敛,进攻时磨磨蹭蹭,一步三停,谁都不肯上前。我军战士在各楼窗口早就按捺不住,但敌人不到跟前,没有命令,又不能射击。在我军打击下,敌军丢下10余具尸体,纷纷逃去。苏州河边及光复路上敌军陈尸遍地,只得以狼犬数头前来拖衔,又被我军击毙一犬,余皆逃避。
  敌军的进攻刚被打退不到半小时,五时许,敌军20余人又来进攻,在其督战队督促下,敌兵迅速攻来,经我军数分钟打击,毙敌六七人,余皆一同逃窜。我二连一名战士上身探出二楼窗隙外,以手势招呼,并大声喊叫:“日本鬼子,不要跑,快来进攻啊!”谁知,敌兵见状,却更害怕,拼命地向西逃去。守卫新垃圾桥之租界英军,亦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团 副 训 话
  打退敌军进攻以后,各连分别开伙吃饭。28日晚八时许,谢晋元与杨瑞符先后到各楼召集各连士兵讲话。因为谢团副率领该营作战才二三天,有很多士兵还不认识。先在底层集合一连,由杨瑞符首先向一连士兵介绍说:“这是本团团副谢晋元,是本次作战的最高指挥官。”并发出口令:“立正,向谢团副敬礼!”然后,谢晋元训话:“弟兄们,本团副奉命率领大家据守四行仓库,掩护大军撤退。这二天的战斗,弟兄们都很勇敢,消灭了大量敌人。现在,乘战斗的间隙,一来与大家见面,互相认识。二来,同大家讲清楚担负的任务。四行仓库已是闸北最后一块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国土,日军三面重重包围,另一面是公共租界,我们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支孤军,没有退路了。本军所奉的命令是要死守四行仓库,与最后阵地共存亡。所以,这个四行仓库就是我们400多人的坟墓,我们全部都要战死在这里。我们中间只要还有一个人在,就要坚守阵地,和敌人拼死战斗到底。”说到这里,谢晋元停顿了一下,深情地望着这些生死与共的弟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八百勇壮士,威名震寰宇(12)
一百多名战士排列成整齐的队形,一声不吭,硕大的仓间像空无一人那样寂静,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响声都能听到。战士们有的还沉浸在这两天杀敌的兴奋中。死就死,怕什么。二三个月的仗打下来,敌人没在我们这里占到多少便宜。而这二天就更解气了,光打死的敌人就有一百三四十个。这边打仗,河那边老百姓鼓劲。这样打仗,死了也值。但有些小战士,年龄只有十六七岁,只因家里穷,出来当兵,有口饭吃,猛一下子听到团副说“大家都要死在这里”。首先想到舍不得自己的父母、亲人,想着想着,不由暗暗伤心地抽泣起来。
  谢晋元看着一些伤心的战士,继续讲起日本侵略者自“九一八”以来六年间、特别是“八一三”抗战两个半月来所犯下的种种暴行,并说:“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谁愿意死?但是,日寇侵华的目的,是要灭亡中国,亡国灭种的灾祸就在眼前。我们作为中国军人,只有不怕流血牺牲,挽救国家民族,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停了一下,谢晋元一字一句地接着说:“我也有年迈的父母,也有挚爱的妻子和幼小的儿女。但是,为了保卫国家、挽救民族危亡,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当亡国奴,我谢晋元也和大家一起共同坚守这最后阵地,绝不会抛弃大家,自己一个人跑掉。我将和你们一道与仓库共存亡,坚守在这里,战斗在这里,牺牲在这里。”听到这里全体战士热血沸腾,群情振奋。有人就带领大家高呼口号:“不怕牺牲,血战到底!”“坚守最后阵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杨瑞符接着说:“刚才谢团副已将这次的任务讲了,本营此次留守闸北,限于时间紧促,未能预先将任务明白告诉大家。现在,各位已经完全明白了,望各位爱国的男儿,都抱定必死的决心,和谢团副与本营长死在一块儿吧!”
  敢死队员陈树生的牺牲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义无反顾地与20余名敌兵同归于尽,没有给父母和家庭留下片言只语,也使谢晋元感触很深。按照事前的交代,由杨营长布置了加强警戒、不准睡觉、今夜一定要完成1—3层的工事作业等任务。然后,郑重其事地要求战士们先抽时间写一封简短的遗书,把这次承担的光荣任务与必死的决心,向自己的家人作个交代。写好后,各连、排收集起来,设法一起送到邮局去。大家把牺牲的决心和家人交代以后,可以做到无后顾之忧了。
  注重思想工作是谢晋元多年养成的习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之初,他先在步兵科,学习步兵操典及实战技术等课目。后来,在两千多名学员中挑选一部分人到新开的政治、骑兵、交通、无线电和航空等科。参照苏联红军的成功经验,军校十分重视军队政工干部的培养,抽调400余人转入政治科。谢晋元从步科转入政治科后,编在政治大队三中队,除同样学习军事知识及技能外,还接受了包括不同党派和不同学派思想理论在内的基本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的教育,其中又以孙中山革命的三*义和*的共产主义教育所占地位最为重要。军校毕业,参加北伐以来的十一年间,以带兵打仗为主,不作战时则训练新兵。每有重要任务,他必定先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去动员骨干和战士,使人人能明确作战的要求和目的,官兵一致,上下同心,做到百战不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八百勇壮士,威名震寰宇(13)
前天晚上,谢晋元在单独接受孙元良师长布置任务时,就已经深感肩负责任的重大。作为一个革命军人,他密切关注战场以外的国际国内形势。10月30日,九国公约会议将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后来临开会时,比利时国内骚乱,大批人上街*示威,会议只得推迟到11月3日召开),会议讨论远东问题,就是中国申诉日本侵略暴行的问题。会议没有一二十天结束不了。当我50余万大军不得不撤退以后,最高统帅部留这几百人死守四行仓库,就是要在九国公约会议开会时,让世界各国知道,中国军队还在上海英勇战斗,控诉日军两个半月来的烧杀掳掠、狂轰滥炸的罪行也有说服力。命令要求“死守闸北最后阵地,能守多久就守多久。”我们这几百人能否坚守一二十天还说不准,但至少要死守一周以上,让我国的外交官在会上讲话也硬气些。四行仓库保卫战已从单纯的军事战斗,上升到政治策略的高度,四行保卫战的成败涉及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个人的生死已不足惜,能否很好的完成任务才是大事。所以,他要求杨瑞符一同到各个楼层,一个连一个连地逐一与战士们见面,亲自向他们作动员。根据战士们的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这次任务的艰难和重要都讲清楚,激发大家的爱国之心,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许多战士几十年后回忆起谢团副的这次见面和训话,都像刚发生的事情一样清晰。“日本帝国主义侵吞我国土,残杀我同胞,目的是要灭亡中国……”“我谢晋元一定和大家战斗在一起,牺牲在一起。”“四行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就是我们的坟墓。”战士们心里想,团副都能下决心抛弃一切,战死在这里,我们算什么?还有什么可以犹豫和不能割舍的?这次见面和训话让各连的士兵都鼓足了对敌人的仇恨,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能有幸接受这一光荣任务,有一个牺牲个人、报效国家民族的机会而无比自豪。都愿意在谢团副的带领下,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谱写民族抗战史上这光辉的一页。
  第一营的人员编制为四个连共452人,在战斗中因为伤亡而发生减员的事每天都有。通过各连队报数,加上这二天战斗伤亡人数,撤退到四行仓库参加保卫战的人员共计420人,和昨天要求各连重新登记上报的名册人数相符。谢晋元看着这一张张憨厚朴实的脸上,都露出坚毅勇敢的表情,原来担忧的心情似乎放松了许多。有这么好的战士,就让我们一起去与敌人一搏吧!
  谢团副训话后,四百多名战士像一个人一样步调一致,以十分激奋的心情,赶紧加固工事,加紧戒备,两日两夜的连续战斗和进行加固工事,都没有好好休息,但大家心情都很兴奋,精神焕发,没有人想到要睡觉。
  按照长官的布置,战士们都想给自己的家人写信。一些读过书有点文化的战士特别忙,除了自己写信,还要帮助其他不识字的弟兄。二连很多人是浙江省保安团补充过来的,到一营已八个月了,唐焕文副营长、胡赞华连长和大部分弟兄非死即伤。三排二班的老班长周顶立和7位战士,大部分牺牲,少数负重伤,只剩下钱振华班长(后升任排长)和上等兵章渭源(后升任班长)两人。昨天牺牲的蒋敬班长也是浙江同乡。章渭源在兰溪市家乡读过几年私塾,有点文化,他在二楼仓间找到几个箱子垒起来当桌子,拿只碗倒上油,用棉花做灯捻儿,点起小油灯,为自己也为三排的弟兄写家信。他心里想,信写好,交代好后事,大家从此可以安心杀敌了。希望先走的弟兄,保佑我们,多消灭一些鬼子,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八百勇壮士,威名震寰宇(14)
声 震 寰 宇
  战争给每个行业、每一个人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的新闻界也不例外。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都市和经济金融中心,也是当时全国新闻事业的中心。全国有影响的大报几乎都在上海出版或发行,还有许多小报。更有许多外国人办的通讯社和报纸以及国外报社派驻上海的记者。“八一三”会战爆发后,除了几十家报纸外,郭沫若、邹韬奋、胡愈之等人又办了《救亡日报》、《全民抗战》、《抗战三日刊》等报刊。还出了不少画报,据统计,上海从八月到十一月就出版了《抗战画报》、《抗日画报》、《中华》、《良友》、《战时画报》、《铁血画报》、《血报画报》、《抵抗画报》、《战时生活画报》等近20种,以大量的照片生动地反映了我军的英勇抗战和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
  战争爆发后,上海的工商业受到很大影响。工厂关闭,商店歇业,纷纷往内地迁移,躲避战火。原来占报纸近半篇幅的广告,因为工商业凋零而大大缩减了张数;战时军用物资、部队大量运往前线,民众大批逃往外地,加上敌机狂轰滥炸,使交通拥挤阻塞,也给报纸运往外地增加了困难。但是,这么多年来,全国民众奔走呼号,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其喜悦的心情可以想象。“八一三”抗战的消息一传出,许多人喜极而泣,满含热泪地说:“抗战了,国家有救了,民族有救了。”战争的进程,时时刻刻牵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心,使报纸销量大增。《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立报》等大小报纸,都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战事消息,有些报纸一天的销量高达20万份。
  “八一三”抗战进入十月份,因我军在广大市郊战斗,牺牲很大,战略转移已势在必行。10月26日,全线撤退,报纸上的战事消息也转向沉寂。有的寄希望在苏州河南岸的阻击战,有的则认为上海无险可守尚能坚守两个半月,经过两年多经营和周密建造的吴福线、锡澄线必能坚守一定时日,阻滞敌军之进攻。(后来战局的发展并未如报纸原来的预料,苏州河南岸及吴福线、锡澄线的防守均比较快的被敌人突破)。
  四行仓库保卫战刚一打响,上海的新闻界就作出了迅速反应。27日上午,蒋敬班阻击的枪声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中午,各报记者开始纷纷聚集在苏州河南岸,及时捕捉我战士英勇杀敌的消息。傍晚,各报便以“临时增刊”或“号外”形式,报道了“我谢团雄踞高楼,流最后一滴血,向日寇索取应付之代价”等消息。上海的广播电台也作了相应的广播。28日,上海及全国的各种大小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四行孤军八百壮士英勇杀敌”的消息。中央社的电讯记录了记者观察一天及采访租界英军后综合的战况。
  [中央社27日上海电]27日晨八时起,自江湾、闸北全区以及沪西麦根路车站以西一带,发生大火,浓烟蔽天,烈焰腾空。火势之猛,为上海有史以来所未有。各处毫无消防设备,恐非一二日内所能熄灭,势将悉成焦土。闸北一带,我军大部虽已安全撤退,但尚有许多高楼大厦中,留有少数官兵,拒奉撤退之令,宁洒最后一滴血,与敌死拼。记者27日中午至苏州河南岸某处观察对岸情形,在疏落枪声四起中,目击了惊天动地的一幕。盖我88师之一营以上忠勇将士800余人,由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仍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围中,以其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向敌军索取应付之代价,正演出一幕惊天地泣鬼神、可永垂青史而不朽之壮烈剧战也。

八百勇壮士,威名震寰宇(15)
此一营以上忠勇将士,系奉命扼守要点,掩护大军撤退者。当大军安然退去后,本有充分时间,可以全部跟去。盖我北站方面部队,于27日晨四时许,即已撤竣,而敌军迟至六时许,始行推进也。此营忠勇将士,抱定牺牲之决心,宁洒最后一滴血,争取我国家伟大之人格,发扬民族壮烈之精神,不愿退去。……当时,西藏路之租界内英驻军,见彼等已陷于被包围之危境,激发人类之同情心,请彼等卸去武装,向租界内通过。但我忠勇将士,坚决谢绝英军好意,宁死不去。俄顷敌军纷至沓来,但闻疏落枪声四起,敌军纷纷应声倒地。盖彼等此时对子弹之珍视,实远较生命为甚,非瞄准决不放射也。
  接着,中央社记者又将自己在27日下午亲眼所见的战斗情形作了报道:
  记者27日傍午曾亲至苏州河南岸某处观察对岸情形,目击有敌兵三人,各手执我平民二人,意气扬扬,行经乌镇桥附近。突见我士兵一人跃出,将前行之二敌兵击毙,另一敌兵推去其手执之二人持枪扑去,当被二人奋勇拦住,顷刻间亦为我军击毙。又见一敌兵潜伏高楼,正举枪向我军经过该处之士兵射击,但另一大厦之我军,已先发其准确之枪弹,将该敌军击倒。自正午起至三时止,敌军乃大举向四行储蓄会堆栈进扑,人如潮涌,拟夺门而入。此时,我军已大发机关枪,抛掷手榴弹,敌军被击毙者达六七十人之多。自此,敌军即取包围形势,未敢轻进。记者目击此种壮烈情形,不禁感泣。
  据记者探悉,困处大厦中我忠勇将士,尚有充分械弹足资杀敌,但给养断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