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错位-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坡度变缓,如大海波涛起伏不平,

  我在山顶向四周凝望了20多分钟,

  雪风把我耳朵吹得全无知觉,脑袋嗡嗡直响,

  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眼前的景色让我的脑子凝固了。

  开车了,我大腿僵硬,爬不上车箱,是一位装卸师傅把我掀了上去。

  到车内,把被子艰难地裹在身上,嘴半天合不上来。

  40分钟后,车下山到位于山脚的刷马路口(马尔康和刷金寺公路交会处)。

  晚上,我们宿刷马路口旅店。

  盖了三床被子,半夜里被冻醒了几次。

  第二天下午2点过钟,到了马尔康,唐清平的哥哥唐师傅热情地接待我。

  唐师傅以前回江口县,在唐清平家我们见过面,所以这次见面显得不生疏,也不拘谨。

  唐师傅待人诚恳厚道。

  晚上,他在招待所里给我打饭。

  我问他:

  “沿途穿过了那么多大山,怎么不见一处大森林,米亚罗处也只看见一些灌木丛呢?”

  他回答说:

  “阿坝卅地处高寒地带,气候干燥,太阳光强。”

  “经常能被太阳照着的山称为阳山,不向阳的山称为阴山。”

  “阳山土地干燥,不宜树木生长,最多生些杂草,灌木一类矮小植物;而阴山不向阳,土地湿润,宜生长高大树木。”

  “阴山沟里有很多原始森林,有些大树要几个人手拉手才抱得着,森林里野兽也多。”

  “你们来时看的山都阳山,所以看不见大森林,但你要去丹金,马尔康去丹金要翻蒙毕山,蒙毕山是阴山,公路要从原始森林中穿过,你会看到的。” 

  在唐师傅的招待所,住了两天,没有等到去丹金两路口的车。

  无聊便到马尔康街上,瞎溜达。

  马尔康是阿坝藏族自治卅的首府,太小了,有十字形的四条街道,人口1万人左右。

  吃森林饭,靠伐木谋生的单位不少,遍街上都挂满了他们的牌子。

  如某森工局、运输处、木材收购站等。

  那年头,伐木工人的工作虽然辛苦,长年在深山老林出入,但他们工资比其它项业都高,而且属工人阶级,红五类。

  所以很多姑娘都想嫁给他们。

  家里有一位是伐木工人职工,常常受到邻里们的尊敬。

  虽然有时人们背后称伐木工人为“伐木老砍”,但在市民眼里,他们算混得不错,有出息一类人。

  几十年后,国家要维护生态环境,不准再砍伐森木,成千上万名伐木工人,纷纷失去饭碗,下岗了。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生活如翻书一样变化着。

  马尔康街上看藏族同胞,如同家常便饭,遍街都是。

  不像在江口县难得看到他们。

  那年代,交通不发达,生活极端贫困,少数民族很少到汉人聚居的平坝上来。

  如有少数人来,他们特色装饰,常会引发围观。

  
  马尔康海拔有2千多米,地处一片宽阔的河滩上,一条河从城边流过。

  没事,我爱坐在河边一块大石头上,晒太阳,眺望远处。

  藏民山寨前,喜欢插各色彩旗和幅幡。

  长长的幅幡随风飞舞,如仙女挥动着长长的袖子。

  时有一群群白羊、黑牦牛,从山坡草丛中钻出来。

  牧人长长的吆喝声,或几声高亢的山歌,老在河谷间回荡。

  这诗画般的情景,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异乡民族的人文风俗。

  我终于懂得了,很多画家、摄影家、诗人、作家为什么都愿意跑到民族地区去采风和体验生活?

  是因为各民族间文化习惯的差别和奇异。

  这种不对称的奇异,就是美的自然特征。

  有美就有创作的源泉呵!

  第三天中午,仍然没有得到有车的消息,我开始着急了,便对唐师傅说:

  “我姐夫有位朋友,在马尔康森工局某分局当书记,来时姐夫叫我有事可以去找他帮助,现在我想去他那儿看看有没有车。”

  唐师傅见三天过了都没有找到车,也有些着急和无奈,说:

  “好嘛,你去找他,如没车马上回来。总之,冬月间进去拉木头的车太少了。”

  我向他问明了去某分局的路,背上行李,便告辞了。

  某分局的位置处在去丹金的公路边,离马尔康县城有3公里路程。

  太阳光强烈,我走了1个小时才到,全身大汗。

  肖忠贤正在上班,他知道我要来,我把姐夫写的亲笔信交给他,他看也不看,就把我安排到一间会议室休息,指着报架说:

  “先看报,等我下班。”

  1个多钟后,肖哥下班,把我带到他家里。

  他家就在他办公室背后,是用一间大会议室改装成的三个房间。

  他爱人已回来,姓罗,是他们单位的医生,30岁左右,中等身材,脸园园的,五官标致,风姿绰绰。

  肖哥比她高出一个多脑袋,有1米75左右,精干,属标准身材。

  罗姐见我后,笑着跟我打招呼:

  “小魏来了,路上顺利吧?”

  我不好意思地说:

  “顺利”。

  他们把我安置到一间单人寝舍住下。

  晚饭时,只有我们三人吃饭。

  “他们没有孩子吗?”我不好问。

  付哥在吃饭时简单地问了我和姐夫的情况后,就不说话了。

  罗姐到还热情,不停地要我吃菜。

  后来我了解到他们有一个男孩子,是放在罗的娘家读书。

  在肖哥家,我感到不自由,很拘束。

  主要是肖哥很少说话,对人不冷不热。

  下班后,总听罗姐滔滔不绝地谈单位上的事情,肖哥很少开腔。

  我参加工作后,也感到当官的就是话少。

  听人说:当官话少,才有官气,有威信,让下面的人摸不清他在想些什么!

  这可能是中国特有的官风:

  下级对上级话多,上级对下级话少。

  原因是官都是由上级任命的,所以下级对上级需要争表现,拍马奉呈,话自然会多。

  如果官都由百姓直接民主选举,当官的对下的话,也会多起来。

  在肖哥家又等了四天。

  每天都盼他回来,能带来好消息,但他一进门总是一句话:

  “明天没有车去丹金”。

  真让人失望。

  他们单位离县城运,荒郊野岭,四周没有一户人家。

  单位人少,可能有十来个,上班时鸦雀无声,没有一点人气。

  我无处走动,除把报子翻来覆去看几遍外,无事可做,太无聊了!

  第四天晚上,肖哥回来,我正准备对他说:

  我去马尔康找唐师傅再想想办法。

  他却先开腔了:

  “明天灌运处钱师傅的车子要去卓克基山沟里拉木头,你坐他车去,在公路边等,凡去丹金方向的车,就请他帮你拦下,我相信一定会搭上车的。”

  他看我好像还没有弄明白,又补充说:

  “马尔康去丹金两路口只有一条公路,公路经卓克基山沟,所以无论从哪里去丹金的汽车都会经过那里,钱师傅跟他们熟悉,拦车没有问题”。

  我听后几乎高兴得跳起来。连忙说:

  “太感谢了!”

  第二天早上我把身上仅有的5斤半粮票,拿出5斤偷偷地放在肖哥书桌上,用一本书压着,便坐车走了。

  心想,求人家帮助,吃人家的饭,饭钱可以不付,但口粮各人只有一份,一定得付。

  车进了卓克基山沟一片原始森林中,林中有伐木工人搭成的简易工棚,几个工人在棚外空地上烤火,车就停在他们旁边。

  森林一望无际,树木高大,树叶遮天蔽日,树杆密密麻麻,最小的树杆也有洗脸盆大,以红杉和冷杉树为主。

  空地上狼藉着被放倒的大树和砍伐后余下的树桩头,地上的枯枝败叶,已是厚厚的一层,发出阵阵霉味。

  被剧成段的树干,很多己经开始腐烂,长满了霉菌。

  人类的破坏力真大呵!

  千万年才形成的大森林,在几年间就可以被毁掉。

  大自然是会报复的。

  前人的急功近利,留给后人的将是偿还不完的孽债。

  钱师傅叫几个年轻工人给他上木头装车,便和我、钱的助手、一个看棚的老工人,坐下烤火。

  钱师傅样子长得文质彬彬的,像知识分子,但他和助手摆的龙门阵,全是黄段子笑话。

  他说:

  他们单位有位修车师傅,样子长得不怎样,为人也抠门,龌龊,大家都不想搭理他。

  一年夏天,他穿了一条短裤,躺在单位过道的长椅上睡着了,他的那东西不小心从裤头中露了出来,足足有1尺长,被一位女同胞看见,马上就在单位的女人间传开了,他的女人缘便开始好起来。

  有个30多岁的某女士和他有了肉体关系后,在办公室向其他女同志大谈,她跟他干那种事的感觉,更让单位中不少妇人争先恐后,主动去跟他相好。

  后来,事情被单位领导知道了,要处分他,他大喊冤枉说:

  “又不是我勾引她们,全是她们主动送上门来的,一进门二话不说,就脱得光溜溜的,躺在床上要我弄她们,我有什么办法嘛?!……”

  内容越说越黄。

  说到精彩处,抬木头装车的小伙子,全放下抬杠,跑过来围着听。

  个个听得眉飞色舞,笑得前仰后翻。

  我当时虽然已19岁,但没有一点性经验,对男女性生活的乐趣,似懂非懂,听了半天还是搞不懂:

  为什么女人们都喜欢男人的东西又粗又长呢?

  但这段笑话却让我猛然想起,读高中二年级时,在我班上男寝室里发生的事情。

  也是夏天,午饭后要睡午觉,我们寝室有四张上下铺床,睡八个同学。

  钱飞扬同学睡临门边的下铺上,王炳阳同学睡在他对面。

  因为天热,钱飞扬把衣服全脱完,只穿了一条内裤,对着门仰面躺着睡。

  一会儿他睡觉了,可能是做梦,还是生理反映,他那东西不知不足地从裤头中钻了出来,硬硬的、直挺着。

  这情况被王炳阳发现了。

  王炳阳悄悄从床上爬起来,先用牙膏在他龟头上轻轻涂了一圈,又用黑毛笔在上面画上眼睛、鼻子、嘴巴。

  没有睡觉的同学都被王炳阳的动作搞笑了。

  午睡值班的是一位上体育课的女老师,她听到我们寝室里有动静,跑过来,从门缝隙中查看室内的情况。

  大家见有老师来了,全装睡,眯着眼,观察动静。

  钱飞扬睡得太死,这么大的响动都没有把他吵醒,面带笑容还在做美梦。

  那东西仍是翘然昂首,正好被女老师视察到了。

  只见她,马上把头缩了回去,悄悄走开了。

  下午班会,值班女老师到班上训话说:

  “某寝室的男同学,午觉不好好睡,拿起笔来乱画。”

  说得全班男生哄的一声大笑也来。

  女老师脸也红了,女同学个个感到莫名其妙。

  上午,有两辆车,从马尔康方向上开过来,拦下问,都是短途,不到两路口。

  中午大家吃着用火烤热的馒头,黄段子越说越多,大家听得入神。

  忽然,一辆解放牌汽车从公路边驶过,去丹金方向。

  我还没有反应过来,钱师傅己飞快跑过去,把车拦下了。

  一问正是去丹金两路口,驶室空着,钱师傅高兴地喊我:

  “小魏,快上车”。

  我拿起行李跑到车上,激动地不断跟钱师傅握手:

  “再见!”

  “再见!”

  车上,我还在回忆刚才的笑话。

  那年代,正是大讲阶级斗争,强化意识形态,统一思想,统一言行的非常时期。

  但人们对性事却津津乐道。

  足以说明,性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基本人性,是任何政治理念都代替不少了的。

  翻蒙毕山时,正如郑师傅说的那样,公路两边全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但砍伐破坏得相当严重,有些山岗被砍伐得光秃秃的,好端端的一片森林,搞得千疮百孔,使人感伤!

  天黑了,车才到丹金两路口。

  我找了一家旅店住下,全店只有我一位客人。

  旅店房间门窗紧闭,被子很厚,盖在身上感到沉重。

  我怕睡着了,室内缺乏空气,被闷死,便爬起来想开点窗户,放些新鲜空气进来。

  刚打开点缝儿,一阵寒风扑面而来,冷得我直打颤,赶紧把窗户关紧。

  睡觉时感到很暖和,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我用身上仅剩的半斤粮票,在饭店买了几个玉米馍,准备用着路吃的干粮。

  向老板打听:

  “去丹金的路怎么走?”

  老扳告诉我说:

  “两路口到丹金正在修筑公路,你先沿新公路走,走不通了,再沿小路走”。

  我整理了一下行李,吃了一个馍和一碗饭,就向丹金方向大踏步地走去。

  新修公路,刚铺上一层碎石,不好走,很打脚,但路不长,只有几公里。

  走到公路尽头后,在筑路工人指引下,我开始沿小路向丹金方向进发。

  这条小路,其实就是骡马踏出来的山间小道。

  小路时而沿河而上,时而翻山越岭,但山不高不陡,比公路好走。

  路上行人很少,走了十多里也看不到一个人,偶尔会看见山坡上的人家户。

  丹金地区,以汉人居住为主,房屋的修建风格和平原上的差不多,是用石块砌成的平顶屋子。

  石墙砌好后,用木扳搭盖在墙上,

  木扳上面再铺上一层泥土,夯压紧后可以防漏雨,又可以在上面晒谷物。

  路边河水清晰见底,因气温低,河边结冰了,河心淌急处,才可见涓涓流水。

  一路上,看见河道上分布着许多小海子,这是因岩石阻塞河流形成的。

  海子水深,呈蓝色,有很多死树浸泡在里面,细小的树技,能看得一清二楚;

  有些海子平静如一面镜子,两岸的山峰映照在水面下,像人工细心雕琢的盆景。

  除偶尔可以听到几声鸟叫外,四周寂静得无一丝声息。

  悬岩绝壁上有许多瀑布泻下,但大多数都成了擎天玉柱,水被冻住了。

  路上有的地方树木参天蔽日,阴深可怕。

  真担心,有什么野兽,忽然从树林里蹿出来伤人。

  有的地方因山崩形成泥石流,风化后是一片砂砾。

  人走在上面,脚下的沙石不断向下滑落,很危险,不小心,人会随沙石梭下去。

  走了半天,见到了几队运货的马帮。

  每队马帮,有螺马数十匹,赶马的马帮只有二三个人。

  马帮穿戴特别,用自制的土布做成的长衫,袖边掉着许多布丝,

  长衫外面套了一件用羊皮做成的背心,背心边露出白白的羊毛。

  他们头发和胡子都很长,乱糟糟的,满脸都是灰尘。

  腰间挂着光亮的长刀或匕首,很想电影中看到的土匪。

  他们盯人的眼光锐利,凶巴巴的,使人心寒。

  骡马脖子上都挂有响铃,马队在山间走动,铃声一串,非常清脆,老远就可以听见。

  开始,我怕遇到他们,怕他们杀人掠货。

  抢了东西,杀了人后,甩在山沟里,有谁知道呵?

  遇到的次数多了,也不怕了,

  同方向走的骡马队,我还跟着跑一段,但他们走得快,我追不上他们。

  90年代,九寨沟、牟泥沟、四姑娘山被媒体和旅游部门吹得神乎其神,我都跑去看了,感到所见仙景,和我63年去丹金路上看到的风景差不多,只是九寨沟把好看的地方集中了一些。

  走到一个称为木坡的小镇,天全黑了。

  木坡离丹金还有一半路程。

  木坡镇有两户人家,一户是邮电所,一户是驿店。

  驿店前面是饭馆,后面是旅店。

  旅店只有一间房间。

  房间里的床铺,是在羊圈上搭上木板,再用毛粘摊在上面形成的通铺。

  通铺分成两排,

  人睡下去,头靠墙,脚放在中间走道上。

  每排可以睡七、八个人,

  是不是分男女睡,我不清楚。

  当晚没有女客,只有三个男客,

  毛粘破旧,被盖很脏,发出霉汗臭味,

  可能有半年没有洗换了。

  我带的于粮早在路上吃光了。

  到木坡后,因无粮票,只好在饭店里花了一元钱,买了一份烧牛肉吃,吃得半饱。

  饭后,在店小二的指引下,找到了铺位,不管脏不脏,合衣钻进被子里,

  因太困倦,马上就睡着了。

  早上起来,想到饭店再买一份牛肉当早饭吃,但饭店早上只有玉米馍。

  真后悔昨晚为什么不多买一份牛肉吃?

  可是,昨天晚上买肉吃时,想到自己身上只剩四元钱,要省着用,所以没敢多买。

  没办法,只好空着肚子赶路。

  希望前面路边会遇到饭店,能买上一份肉或菜吃。

  走了十多里路,就是没有看见买东西吃的小店,肚子开始感到饿了。

  步几步,就想坐下来息一下,喝几口路边山沟水,

  我就不相信这么远的山路,就找不到买饭的地方?!

  站起来,再走,

  近中午了,路上遇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是从后面来,追上我的。

  她主动向我打招呼:

  “你去哪里?”

  我见她面善,又是个老太婆,便放松警惕地说:

  “去丹金。你呢?”

  她说:

  “回家,就在前面不远。”

  她见我穿着,又问到:

  “你是外地人吧,从哪儿来。”

  我说:

  “从江口县”

  她说:

  “解放前,我去过,那是个好地方。”

  她又问:

  “是学生吧?还没有放寒假,怎么就出来了?”

  我说:

  “刚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去丹金看亲戚”。

  她高兴地说:

  “我们一起走,有人说话,走路不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