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学大庆始末-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条件。共产党员就是要在极恶劣的条件里面去完成光荣的任务。这靠什么呢?就是靠一个革命精神。”
  当康世恩讲到队伍建设的时候,彭真说:“就得搞这么一支队伍,搞产业军。我们党的组织性、纪律性,解放军的战斗作风,它的来源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组织纪律性。解放军天天练打仗,打仗的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一点一滴的毛病,都是生死存亡问题,所以它就把无产阶级的战斗作风,无产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更加集中提高了。我们产业这个军,马克思叫产业大军,就是要按这样一套办法搞,组织这么一个队伍。”
  

第五章 新华社的公开报道(2)
12月25日,新华社对外发布了一条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成功的消息,第二天,中国所有的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一消息:《从国外进口“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返》。配合这条消息,《人民日报》还发表了陈庆宁的长篇科普文章——《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作了说明:第一,石油是动力和热力的源泉;第二,石油是优质润滑材料的重要原料;第三,石油和人们吃、穿、用紧密相关,是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
  

第五章 石油部的总结报告(1)
在余秋里和康世恩报告的基础上,石油工业部党组又就大庆石油会战的成功经验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并于1964年元旦正式向中央写出了《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
  石油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庆石油会战,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取得了一些什么成果。第二部分,总结大庆石油会战的基本经验。
  在报告的第一部分里,石油部党组向中央汇报说,大庆石油会战,已经三年多了。这一仗,确实打得很艰苦。那时候,几万人一下子拥到一个大草原上,各方面遇到的困难确实很多。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大庆油田的同志们,硬是鼓足干劲,苦干、硬干,团结一致,千方百计打上去。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对我国石油产品做到基本自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战斗,到底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取得了一些什么成果呢?石油部党组概括地讲了六个方面的成果:第一,拿下了一个大油田。这个油田是目前世界上特大油田之一。现在已经探明的储量,大体上可以适应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第二,建成了年产原油几百万吨的生产规模和大型炼油厂第一期工程,质量良好。第三,三年多累计生产原油一千多万吨,油田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第四,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解决了油田开发上的几个重大技术难题。第五,经济效果好,国家投资已经全部收回,并开始为国家积累资金。第六,更重要的是,锻炼和培养了一支有阶级觉悟,有一定技术素养,干劲大,作风好,有组织、有纪律,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石油工业队伍,并且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关于会战取得巨大胜利的原因,石油部党组在报告中说,最重要的是:“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解放军、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的支援,特别是油田所在地区的中央局和省委的大力支持。还应当指出,大庆油田的发现,是在地质部做了大量的普查勘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地质战线上的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石油部的报告重点是第二部分。在这一部分,他们共总结出大庆石油会战的九条基本经验。这九条经验是:
  第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必须革命化。革命化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广大职工的头脑,讲人的作用,讲阶级觉悟,讲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革命干劲和革命风格。
  第二,高度的革命精神必须与严格的科学精神相结合。要把人们的革命干劲鼓到搞科学研究上去,鼓到搞第一性资料上去,鼓到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上去,鼓到扎扎实实的工作上去,鼓到生产上去。
  第三,现代化企业要认真发动群众。大庆石油会战本身就是大规模发动群众,以搞生产为目的,充分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士气。
  第四,认真做好基础工作,狠抓基层建设,把各项工作的根基打得扎扎实实,牢牢靠靠。
  第五,领导干部亲临前线,一切为了生产。做到在前线调查研究,组织队伍,发现、解决问题,总结先进经验;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群众,积极为基层创造方便条件,为生产的需要服务。
  第六,积极培养和大胆提拔年轻干部。坚持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打破“唯资格论”和“唯学历论”的框框,从一个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出发来了解干部,做到看根本、看主流,大量发现和培养人才。
  第七,培养一个好作风。遵循毛主席关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教导和中央历次指示,以解放军为榜样,针对石油工业的具体情况,强调树立企业的优良作风,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第八,全面关心职工生活。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组织职工搞农副业生产,组织家属开荒种地,走生产自给的道路,对职工生活负起全部的责任,使职工保持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
  第九,认真学习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结合石油工业的特点,在政治工作中树立生产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和革命化的观点。坚持以提高思想觉悟为主、以表扬为主、以正面说服教育为主、以群众性的自我教育为主,全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从生产实际出发,为生产服务。
  难能可贵的是,石油部在报告中还总结了会战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这些缺点、错误主要表现在:在会战中,由于职工的觉悟比较高,干劲大,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掩盖了我们在组织领导方面的许多缺点、错误;从勘探到油田开发,发展很快,企业管理上出过很多问题,曾经发生过一些严重事故;虽然我们也解决了一些重大技术难题,但至今还有一些重大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由于生产发展得很快,新投产的油井和装置都很多,人员培训工作没有跟上,安排得不及时;有些生产人员,技术水平低,操作不熟练,增加了老工人的劳动强度;在职工生活上,还有一些重要问题,应该解决而没有得到解决。
  石油部的报告最后总结说:“今后大庆油田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我们必须兢兢业业,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努力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认真地克服缺点,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章 石油部的总结报告(2)
中共中央很重视石油部的报告,1964年2月5日,中央决定在全国工交、财贸、文教系统和各级机关、团体、部队中普遍传达这个报告,一直传达到基层单位。中共中央在为传达这个报告所发的通知中指出:“大庆油田的经验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具有普遍意义。”“它的一些主要经验,不仅在工业部门中适用,在交通、财贸、文教各部门,在党、政、军、群众团体的各级机关中也都适用,或者可做参考。”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章 升华大庆经验(1)
自从党中央肯定了大庆石油会战的成绩以后,全国掀起了一个宣传大庆的热潮。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学习大庆经验,把革命干劲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的通栏标题下,发表了记者袁木、范荣康写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
  《大庆精神,大庆人》是介绍大庆油田精神面貌的一篇综合报道。文章从“延安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为了全国人民的远大理想”、“岩心和赤胆忠心”、“关心别人胜过自己”等方面介绍了大庆油田的精神面貌。文章赞扬大庆人“是一支穿着蓝制服的解放军”,说到了大庆,好像又回到了延安,看到延安革命精神的发扬光大。《人民日报》为这篇报道还发表了一个简短的编后语,题目是《崇高的榜样》。其中讲到:“大庆精神,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大庆人,是特种材料制成的人,就是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人。这种精神,这种人,正是我们学习的崇高榜样。”“大庆油田的一切成果,集中到一点上来说,那就是由于他们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把高度的革命干劲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学习大庆,首先就要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
  此后,《人民日报》又陆续发表了《永不卷刃的尖刀——记大庆油田一二○二钻井队》、《在岗位上——大庆油田李天照采油井组纪事》、《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大庆油田工人座谈会记录》、《他们是怎样看、怎样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庆油田基层政治工作人员座谈会记录》、《康庄大道——大庆油田自力更生赞歌》等多篇通讯报道。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大庆人的英雄业绩。《人民日报》发表这些文章的目的除了宣传大庆这个先进典型,还特别注意宣传大庆人将革命干劲与科学态度相结合的精神。如《永不卷刃的尖刀——记大庆油田一二○二钻井队》一文的编后按语《要鼓实劲》讲道:“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没有冲天的干劲,当然是无法取胜的。但是,这种干劲,必须建立在对主观和客观条件冷静地分析、正确地判断的基础之上,必须辅之以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这也就是说,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使这种干劲成为实劲,而不是虚劲。”与此同时,中央和各地报刊、电台都连续宣传报道了大庆石油会战的事迹和经验。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周恩来在大会上代表国务院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报告多处讲到了大庆的先进事迹,总结了大庆经验,并向全国发出了学大庆的号召。
  关于大庆,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道:“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它的全部开发工程,包括设计、钻探、采油以及现代化的炼油厂的建设,完全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进行的。”周恩来指出,大庆油田的建设,是“两论起家”,就是通过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这个油田的建设,也是学习解放军,具体运用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的典范。这个油田的建设,自始至终地坚持了集中领导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高度革命精神同严格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技术革命和勤俭建国的原则。
  周恩来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大庆石油会战的成绩。他说:“这个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速度是最快的,建设质量是优等的,采油技术和管理水平是很高的,有一些是世界第一流的。”
  在肯定了大庆油田的成绩之后,周恩来满怀豪情地说:“现在,由于大庆油田的开发和一些新炼油厂的建成,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石油,不论在数量或者品种方面,基本上都可以自给了。”
  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站在更高的层面上阐述了大庆经验的意义。他说,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石油工业部、大庆油田,就是这方面的先进典型。
  周恩来在报告的最后还特别强调,要在全国各行各业开展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后进的运动,形成学解放军、学大庆的热潮。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各种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要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庆的彻底革命的精神和工作作风,使自己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周恩来对大庆基本经验的概括,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它表明,大庆经验并不是哪个人或是哪一些人的创造,而是毛泽东思想与石油工业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石油大会战中的生动体现;是党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积累的丰富斗争经验,在特殊条件下的创造性应用。
  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将周恩来的这个报告发至党内县团级以上干部学习。
  随着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介的广泛宣传,“大庆”这个原来鲜为人知的名字开始传遍全国各地。人们赞颂大庆精神,学习铁人的榜样。表达崇敬之情和学习决心的来信开始从四面八方飞到大庆,飞到王进喜手中。有一段时间,王进喜每天都要接到10多封各地的来信。1964年上半年,王进喜应邀到北京作报告。他的报告,在中央机关、北京市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在人们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曲折之后,听到这样一个长我志气、扬我国威的生动报告,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感到了振奋和鼓舞。年底,他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会议期间,他还代表全国工人作了大会发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升华大庆经验(2)
关于那次发言,他是作了认真准备的,康世恩还手把手地教他怎么讲。在繁星满天、金碧辉煌的人民大会堂里,王进喜面对万余名听众开始了讲话。开始时,他多少有点拘谨,为了不讲错,他用手在讲稿上比着一行一行地讲。他的讲话以大庆会战为背景,以1205队和钻井二大队工作为主线,重点汇报了大庆工人阶级迎着困难上,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与各种困难斗,终于取得了会战的伟大胜利。他的讲话内容充实,事迹感人,听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人们鼓掌时,王进喜也跟着鼓掌,但是等鼓掌过后,他却找不到自己刚才讲的那一行了。他索性脱开讲稿,按照自己准备好的内容讲了起来。他讲得自然、生动,又有气魄。当他在大会堂朗诵起自己的那一首短诗:“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整个大会堂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王进喜成为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他被请去参加座谈,到各单位作报告。在北京作报告时,他经常被热情的听众围住,人们请他签名,请他合影。有时他走在街上被人认出来,立刻会有成百成千的人围住他,以至于不得不请警察出来帮助维持秩序,疏导交通。
  王进喜成为那个时代最为耀眼的明星,成为那个时代最受人爱戴的英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工业学大庆”(1)
大庆石油会战取得的成绩及其成功经验,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
  大庆石油会战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坚持会战,拿下大油田,大庆人采取了一些“非常手段”。当时经济形势严峻,国家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投资,但搞会战,拿下大油田又必须有财力支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买醋的钱不能打酱油,打酱油的钱也不能买醋。当时担任石油部分管财务和农副业工作的副部长李人俊就想出了几条非常措施:一是将开发试验区生产的原油,作为试生产出油,只上交税金,不上交利润。1960年生产原油97万多吨,李人俊建议每吨定价130元,当年就筹措资金上亿元;二是建立油田维护费,每出一吨原油,提取6元油田维护费,作为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费用;三是加快提取油井、设备的折旧,用于设备更新;四是每吨油提取1元钱的科研试验费。这些重要措施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得到实施,不仅解决了大庆会战时资金紧迫的问题,而且对石油工业长期稳定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毛泽东听过汇报后对大庆的这些做法表示赞许。他说:“大庆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他们打破了一些框框。”
  1964年1月下旬的一天,余秋里接到通知,说毛泽东约他去中南海谈谈。等余秋里按时到达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的会客厅时,周恩来、陈云、邓小平、李富春、李先念等领导人已经坐满了会客厅的沙发。余秋里和毛泽东握了手,又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一一致意,然后在李富春身边坐下来。
  毛泽东当时心情很好,满面春风的样子。他笑着说:“余秋里同志,你给我们讲讲石油大会战吧!”
  余秋里没有想到毛泽东会出这个题目,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据《余秋里与石油大会战》一书披露,余秋里在去丰泽园的路上曾盘算过向毛泽东汇报些什么内容。当时他想,自己汇报石油工业发展情况时,毛泽东当时坐在主席台上。讲过了的内容没必要再讲。还不如讲一讲今年计划在渤海湾盆地的会战,这场会战的报告中央已经批准了。想好内容后,他还在路上为自己草拟了腹稿。但他没有想到,毛泽东还是要听他讲大庆石油会战的情况。
  陈云似乎是在给他壮胆。陈云说:“余秋里,讲嘛,讲讲大会战的情况嘛!”
  “主席,我有一个想法,”余秋里开始讲道:“我们在松辽搞的这个石油大会战,能这么快地取得胜利,关键是靠‘两论’起家,靠学习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本书!”
  毛泽东听后开怀大笑着说:“余秋里呀,我那两本小书有这么大的作用么?”
  余秋里严肃地说:“主席,我觉得这两本书的作用是很大很大的!”
  毛泽东收起笑容说道:“这个《实践论》比较好看,《矛盾论》比较难读。”
  余秋里接着毛泽东的话说:“我们主要学基本观点,掌握认识论和方法论。”接下来,余秋里就开始向毛泽东和在座的各位领导系统地汇报了大庆石油会战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经验。他虽然对这样的汇报事先并无准备,但对他亲身经历的那场大会战可说是如数家珍。因此,他讲的内容丰富,有条理。他原来计划讲半个小时,不知不觉中竟讲了两个半小时。
  听过余秋里的汇报,毛泽东感到很满意。他笑着说:“我看这个工业,就要这个搞法,向你们学习嘛!要学大庆嘛!”
  这次汇报后不久,在1964年1月25日,《人民日报》以一版头条通栏刊出毛泽东的号召:“工业学大庆”。毛泽东的号召,极大地振奋了全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