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血长城:十里洋场-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情疲倦的陈雪华走出仙乐斯舞厅,午夜的冷风袭来,她不由地打了一个冷颤,连忙竖起外套的衣领。 

  一部黑色轿车停在了陈雪华的面前,一个陌生男子走下车来,将一个信封塞在她的手里,随即返身上车。轿车扬长而去…… 

  陈雪华不知所然,愣了片刻,正要察看手里的信封,乐手阿杰走到了她的身旁。

  “出什么事体了吗?”阿杰疑惑地望着远去的轿车。

  “没有了!是一位朋友托人送一封信给我!”陈雪华无所谓地笑道。

  “哦!我送你回家吧?”

  “不用麻烦了!你帮我拦一辆车吧,这样便可以了!” 

  “那……好吧!”阿杰失望的神色溢于言表。

  陈雪华却没有留意阿杰的神情,她一向把阿杰当作一个好朋友,至于“情”,她从来没有想到过……

  陈雪华坐进一辆黄包车,车夫拉着黄包车向哈同路飞奔而去。

  途中,陈雪华从陌生人交给她的信封里取出一件物事,借着马路旁幽暗的灯光辨认,脸色霎时变得苍白,连声叫道:“车夫,停车!”

  陈雪华急步走到路灯下,抽出信封里的便笺反复阅读……

  霞飞路,于公馆。

  陈雪华正虑不安地坐在客厅的沙发里。

  于冠松正在自己的卧房拆看管家蔡叔交给他的一封电报,电文:君嘱托之事已办妥,勿虑!

  他微微一笑,伸了一个懒腰,双手做着扩胸运动来到了底楼的客厅。

  “陈姑娘!你是来找我的吗?”于冠松微笑道,他去年便在仙乐斯舞厅与陈雪华相识了。于冠松性格洒脱、为人随和,和上海滩三教九流均有来往,上海的各类场所也都有涉足,日本领事馆也偶见他出入。 

  “冠松,出事了!”陈雪华没有和他客套,盈盈起身,将手中的一张便笺递给了他。

  “怎么?我大哥在北平被绑票了?”于冠松看完便笺后诧异地问道,“会不会是恶作剧啊?”

  “不会的!这块佩玉是绑匪连同便笺一道送来的。”陈雪华将一块佩玉递给他,“那是你大哥临走之前我送他的!”  

  于冠松接过佩玉打量了一番,微笑道:“陈姑娘!你对我大哥真是情义深重,连绑匪都晓得了,绑了我大哥不来找于家却去找你要赎款。”

  陈雪华焦急地一跺脚,道:“冠松!你怎么还有心情开玩笑呢?他们要3万块大洋,我哪里有那么多钱给他们呢?你能否借一些钱给我?”

  于冠松“呵呵”一笑,道:“陈姑娘!于家的人被绑票了,你向于家借钱去赎他?没有这个道理的。你把便笺、佩玉留在这里,这件事体让我来处理!你不用太担心,我在北平的驻军中有朋友,我请他们去同绑匪交涉。”

  “那么好吧……不过冠松,你抓紧时间啊,过了规定的期限绑匪可是要撕票的!”陈雪华不安地说道。

  “放心吧!他是我的大哥,我能让绑匪把他撕票了吗?2天之内,我给你消息!”于冠松温言安慰道,“你稍坐片刻,我安排司机送你回家……” 

  送走了陈雪华,于冠松了无睡意。他掰着手指推算了一番,断定女友秦小云今天是上夜班,于是驱车向中山医院驶去……

  第3天傍晚。

  度日如年的陈雪华如约来到于公馆,管家蔡叔将她引进了书房。

  “冠松!你大哥怎么样了?”陈雪华开口便问。

  于冠松微笑道:“北平那边已经交付了赎金,绑匪答应马上放人,过一会便会有消息了!”

  “哦……”陈雪华长吁了一口气,又不安地问道:“他们会不会食言啊?”

  于冠松凝目望着陈雪华,微微一笑,道:“我大哥好福气哦!我请你过来便是怕你不放心,让你亲自和我大哥通话,再稍等片刻便会有电话了。”

  陈雪华含羞一笑,道:“谢谢你,冠松!”

  于冠松摆了摆手,道:“陈姑娘!我大哥回来以后你好生劝劝他。他连东北都没有看见便差一点丢了性命,还谈什么抗日杀敌呢?他一个文弱书生不适合去前线的。抗日有许多途径,他可以多作一些抗日宣传,可以设法募集钱款支援义勇军……3万大洋,倘若不给绑匪而是捐赠义勇军,可以买多少枪炮啊?!”

  陈雪华颌首道:“我会劝他的!那笔赎款……”

  “他回来以后,我会同他算清楚的!”于冠松恨声说道。 

  陈雪华抿嘴嫣然。

  电话铃声响了,于冠松拎起话筒:“是我……辛苦、辛苦……好的……你下次来上海我一定舍命陪3天……哈哈……你让我大哥听电话吧!”

  于冠松嘻嘻哈哈,陈雪华坐立不安。

  于冠松向她作了一个手势,又继续了:“大哥吗?你受委屈了……应当的……我对阿爹、姆妈讲你有急事去了外地……瞎话你自己编吧……陈姑娘?我一直没有见到她啊……”

  陈雪华夺过他手中的话筒,叫道:“冠华?是你吗?”

  “雪华?!是我……”

  终于听见话筒里传来了期盼的声音,陈雪华却忍不住嘤嘤哭泣。

  “雪华!你,怎么哭了?” 

  “我好担心……”陈雪华哽咽道。

  于冠松哼着小曲走出了书房……。

  陈雪华走进客厅,见于冠松坐在沙发里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俏脸微红,道:“你的朋友会去帮他买回上海的车票。”

  “他不去东北了吗?”于冠松故作诧异。

  “他身边带的钱被绑匪抢走了……而且他与他的同窗也失去了联系,所以还是先回上海了。”

  于冠松自言自语道:“绑匪为什么只绑他一个人呢?莫非他看上去便像有钱人家的子弟?我今后出门可要谨慎了……”

第6章 十里洋场
1931年11月20日,头顶斗笠、足蹬草鞋的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官兵进驻上海。一五五旅奉命警备龙华、南市、北新泾和真茹一带,一五六旅则担负吴淞、闸北一带的警戒。

  上海滩灯红酒绿、莺歌燕舞依旧,而民间抗日风潮已成燎原之势。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侵占我国土、残杀我百姓、侮辱我妇女的消息接连不断,上海民众的抗日情绪也是日见昂扬……在杜月笙、虞洽卿、陶百川等上海知名人士发起的“上海抗日救国会”和其他民间各大小抗日团体的领导下,抵制日货、对日经济绝交的运动在上海滩进行的如火如荼,沉重打击了日本对华贸易:上海从日本进口的商品,由1930年的29%下降到1931年12月的3%;在上海的日资企业至1931年12月底有90%被迫关闭……

  上海民众与日本侨民之间的敌视、对抗也愈演愈烈,相互攻击、械斗之事层出不穷。

  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骂辞也是丰富多彩、变化无方,日本蛮夷如何能够匹敌?日本侨民挨骂后往往不能理解其意,待请教翻译明白了其中含义之后,深觉匪夷所思,自知不是对手,从此便动口少而动手多了。但在我国土上,我民众百倍于敌,群殴自然大占上风,加之上海滩大亨杜月笙赤诚抗日,青帮打手、社会混混们自是奋勇向前,有了这些斗殴经验极其丰富的同胞作为主力,上海市民群殴的水平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每每打得日本人落荒而逃……

  喧闹的都市也有宁静的角落。

  斜阳西风,军号嘹亮。国军七十八师第一五六旅闸北驻地,官兵们正在进行日常的操练……

  张粤生在所辖驻地各处巡视完毕后,回到了营房。他从枕边拿起一本《孙子兵法》,取出里面夹藏的一张照片仔细端详。那是在女儿周岁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去县城照相馆拍摄的全家福,照片里的女儿胖嘟嘟的,两只小手握成小拳头伸在胸前……望着照片中可爱的女儿,张粤生不禁面露微笑,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女儿了,也不知道小家伙现在是什么模样了。青梅竹马的妻子来信总是千篇一律:“家里一切都好,女儿越来越可爱了……”张粤生轻叹一声,真希望现在便可以见到她们母女。

  “报告!”营房门外有人高声叫道。 

  张粤生把照片放进军装上衣的口袋,道:“进来吧!”  

  “参座!”王国海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在研究兵法呢?您将来至少是一名中将!”

  张粤生接过王国海递来的香烟,问道:“你很空吗?”

  “参座!我家里来信了。”王国海笑嘻嘻地说道。

  张粤生悠闲地吐着烟圈,他知道即便自己不问,王国海也会继续讲下去的,索性省一点力气。

  果然,王国海眉飞色舞地说道:“我二叔来信讲,我阿母给我说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县城里的一个小学教员,长得是弯眉凤目,那个……对了,体态轻盈!总而言之,很漂亮的了!”

  “哦?人家姑娘能相中你吗?”张粤生听了这个消息却是喜忧参半,他并非真的担心那个姑娘是否会相中王国海,而是一直没有想清楚乱世之中的军人是否应该成家?就如他自己,活着时想见家人一面都困难,一旦战死沙场留下孤儿寡母……可王国海也是25岁的人了,一个男人如果一辈子连一个女人都不曾拥有过,那也太委屈了。

  王国海不服气地向张粤生嚷道:“我怎么了?我好歹也是堂堂的上尉连长!”他已经完全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了。

  “那么我提前恭喜你了!”张粤生心里明白,年轻人是需要对未来有所期望的。

  王国海“嘻嘻”一笑,道:“这就对了嘛!如果人家看不上我,那你岂不是很没有面子嘛?强将手下才无弱兵啊!”

  “去去去……”张粤生挥手笑道。

  “参座啊!相亲呢是需要两个人见面的,这个……”王国海一脸企盼的神色。

  “哦!”张粤生沉吟道,“那么这样吧,农历新年的时候我给你一个月的假,你回家去看看你阿母,见见姑娘,高高兴兴地过一个年!”

  “谢谢参座!太感谢了!那我先走了……”王国海兴高采烈地转身离开,走到门口又折返回来,神神秘秘地说道:“参座!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这个……和老婆睡觉是怎么一回事啊?”

  张粤生飞起一脚踢向王国海,笑骂道:“滚……”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7章  绝不宽恕
11月23日。冷风轻啸,细雨飘洒。

  公共租界南京路,仙乐斯舞厅。         

  今夜的陈雪华眉目如画、白衣胜雪,格外迷人。方才于公馆的管家蔡叔打来电话告知于冠华将于第2天下午回到上海,陈雪华口中连声称谢、心里暗自得意,她早已经知晓了这件事情,于冠华在上火车之前曾给她拍了一份电报,告知了他到达上海的具体时间,并约定回来之后立刻前来与她相见……

  陈雪华俏脸含笑、得体地周旋于几个相识的客人之间,心中却颇为不耐烦,只希望时间过得越快越好,希望明天可以早一些、再早一些到来……

  晚上11时许,乐声暂止,客人们各回座位休息。几束旋转探照灯的光柱照住了陈雪华,她款款走到小舞台的落地麦克风前,在客人们的掌声中,陈雪华轻启红唇,浅声吟唱那一首在上海滩广为流传的《毛毛雨》……

  大舞池旁的13号座位, 3名男子淫邪的目光不住地在陈雪华的身上扫来扫去……

  一曲歌毕,陈雪华轻颦浅笑、躬身答谢满堂的喝彩声。 

  舞曲响起,邀舞的客人们纷纷起身走向陈雪华,一位戴眼镜的客人捷足先登,得意地牵起了陈雪华的手…… 

  坐在13号座位的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子对一个胖子交待了几句话,胖子与另外一人起身走进大舞池,粗暴地推开了正与陈雪华共舞的眼镜客人。

  胖子上上下下地打量了陈雪华一番,口中啧啧赞道:“辣块妈妈,小姐确实漂亮啊!”他指向不远处的矮小男子,嬉皮笑脸地说道:“那位先生希望可以和你共舞,请吧!” 

  陈雪华曾经遇到过许多这类事情,并不惊惶,她微微一笑,彬彬有礼地说道:“谢谢先生赏光!请稍等片刻,这一支舞曲结束后,我便过去好吗?” 

  “你晓得那位先生是什么人吗?他是大日本皇军海军陆战队的吉田少佐!”胖子又指了指站在他身旁的男子,道:“这位是海军陆战队的宫本小队长!” 

  “东洋人?”陈雪华樱唇微撇,白了胖子和宫本一眼,转身对眼镜客人说道:“我们继续跳舞吧?!”

  眼镜客人握着陈雪华的手正要移步,宫本大喝了一声,掏出手枪对准了他的头部。

  乐声渐止,水晶吊灯、嵌顶灯、壁灯、落地灯逐次明亮……

  人们的目光都望向陈雪华和持枪的宫本。身材矮小的吉田见状,站起身走进了大舞池。 

  眼镜客人在枪口的威逼下退缩了,他松开了陈雪华的手。宫本得意地笑了。 

  吉田低声对胖子耳语了几句。胖子一通点头哈腰之后,转向陈雪华,道:“你今天晚上便陪少佐跳舞好吧?少佐讲了,他很喜欢你的。” 胖子高举手臂冲乐队作了一个指挥动作,叫道:“奏乐!” 

  吉田向陈雪华作了一个邀舞的姿势,陈雪华下颚微扬,傲然不理。 

  乐手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乐器,漠然不语。 

  一直静观事态发展的阿杰缓步走到陈雪华的面前,微笑道:“阿华!可以请你跳一曲舞吗?”

  陈雪华灿然一笑,纤纤玉手伸向阿杰,阿杰握住她的手,二人走到舞池的中央。

  乐手们相互颌首示意,悠扬的华尔兹舞曲在舞厅里响起…… 

  陈雪华和阿杰相视微笑,随着乐曲的节奏翩然起舞……一袭白色长裙的陈雪华秀发微扬,顾盼流采,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的掌声、喝彩声。

  胖子和宫本面面相觑。

  吉田的额头青筋暴起,他愤怒地大吼一声,拔出手枪指向了陈雪华与阿杰。

  胖子高声叫道:“停住!你们这样子是对大日本皇军的侮辱!”

  舞池中的陈雪华和阿杰面露笑容,忘情地旋转着……

  吉田高举的手枪口冒出了一缕青烟,一粒子弹击中了阿杰的肩膀,阿杰身体一颤,慢慢向下滑倒。

  乐手们惊愕之际,舞厅里响起了清晰的枪声,一支血红的花朵在陈雪华的白色长裙上慢慢绽开…… 

  11月24日《民国日报》头版头条新闻:香消玉殒芳名留青史 冰清玉洁芳踪依白云

  《新闻报》头版头条新闻标题:绝不宽恕!!

第8章 风起云涌
华格臬路,杜公馆。

  “欺人太甚!”杜月笙铁青着脸拍案而起,他冰冷的目光扫向身旁的一干人众。杜月笙手下的“四大金刚”顾嘉棠、高鑫宝、芮庆荣、叶焯山均是上海滩威名赫赫的人物,此刻在杜月笙目光的逼视下,却都垂头低眉、不敢出声……

  过了好一会,顾嘉棠嗫嚅道:“早已经放了话出去的,料想没有人敢动陈姑娘的,也派人跟随保护的,却没想东洋人敢在那样的场合开枪……”他抬头望了一眼杜月笙,又道:“因为是在公共租界,加之对方是东洋军官,下面的人不晓得如何处理,所以只是围住了那两个东洋人,等我赶到的时候那两个东洋人已经被巡捕房的人带走了。那个胖子翻译没有人留意他,大概是偷偷溜走了。”

  杜月笙冷冷地说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你们应当晓得的!”

  “是!”顾嘉棠等人答应道,转身退了出去……

  11月25日《新闻报》头版新闻:  

  “日本军方以吉田、宫本受伤需治疗为由,于昨日晚强行将二人带离了巡捕房。日本军方认定11月23日晚仙乐斯舞厅事件系吉田、宫本二人先行受到我民众攻击,而后采取了必要的自卫手段,并要求我政府惩办攻击二人的肇事者。” 

  上海民众被彻底地激怒了。 

  上海32家日资厂的6万名工人举行了集体大*,抗议日本人的暴行。 

  行走在马路上、乘坐在汽车里的日本侨民纷纷遭到石块、拳头、棍棒的袭击……日本侨民如果不是成群结队、手执武器,根本不敢上街。

  上海滩抵制日货、对日经济绝交的民间运动达到了高潮,乃至上海滩的所有米店、面粉店和煤炭店都拒绝与日本人做生意。即便有人愿意卖米、面粉和煤炭给日本人,也是不敢,每一家米店、面粉店和煤炭店的附近都有青帮打手来回巡视…… 

  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不断的胜利使得日本侨民在中国人的面前趾高气昂,他们深信中国最终将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上海民众抗日风暴的迭起,让骄傲狂妄的日本侨民觉得无法容忍,他们纷纷组织起来与之对抗。

  其时,随着日本在上海经济势力的扩张,在上海居住的日本侨民已有3万余人,他们主要聚居在公共租界虹口区北四川路、百老汇路、吴淞路一带,北四川路设有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司令部,虹口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日本租界。大约4千名日本侨民在北四川路举行了“居留民大会”,他们决议上书内阁总理、外相、陆相、海相和关东军司令官,请求使用强硬、有效的手段制止“不法且暴戾”的对日经济绝交运动。居留民大会结束后,气焰嚣张的日本侨民举行了声势浩荡的示威*。当*队伍行走出公共租界行至华界时,从各个角落里冲出了无数手执刀棍、高呼“打东洋人”的中国人……*队伍遭到了上海市民的迎头痛击,日本侨民四下溃逃,轻、重伤者无数。

  日本驻沪总领事向上海市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并以武力相威胁。为了顾全大局,避免战祸糜烂、生灵涂炭,经上海各界协商后,上海市政府出面答应了日本方面解除米、面粉和煤炭等生活必备品供应的封锁。至于日本方面提出的制止抗日运动的要求,上海市政府很清楚在这抗日风潮高涨之时,即便上海滩大亨和军警联合*恐怕也是无济于事,更何况抗日有理,于是便云里雾里的敷衍日本人一番……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9章 虽远必诛<;上>;
陈雪华逝后的第3天傍晚。风急雨飘,云雾迷蒙。

  于公馆的管家蔡叔来到于冠松的卧房,禀报道:“二少爷!杜公馆打来电话请你和大少爷过去一趟,杜先生有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