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投资333-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向经营的角色挑战
  敞开心胸多元地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为下一步进行准备。
  投资一家公司之前,必须先一步了解经营者的理念,才能放心把钱投资进去。这个道理也可以运用在职场上面,所以我在进入一家公司之前,也会观察未来的老板,确定这家公司是否值得自己留下来打拼。
  

领导成功学——摩天大楼还是金字塔?(2)
成功经营者的特质
  过去我也曾经担任行政主管的职务,回想那一段带人的经验,只有两个字足以形容——可怕。我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既缺乏协调能力,又不知道何时该扮白脸、何时扮黑脸。后来从身边的主管、老板,甚至是另一半的身上,我才慢慢累积出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必须拥有的特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持之以恒。“只要认为是对的,绝对会努力地做到;就算自己做不到,也会找其他人帮忙完成,不断往那个方向迈进。”不气馁,不放松,充满着过人的精力,仿佛一天24小时都可以为这件事而努力。当然啦!过程中也牵扯到判断力的问题,你必须先确定自己的决策是对的,才能“择善固执”!
  所以现在我做股市节目,行情起起落落,尽管有人说股市新闻也是看天吃饭,行情不好的时候难免心情很闷。但是如何让观众愿意继续留在电视机前收看节目,并且把这件事情当成一种习惯呢?我的信念除了呈献专业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在电视上呈现的态度,必须让观众感觉到永远跟他们站在一起。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坚持,因为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可以感受到我的坚持!
  挑战经营管理的角色
  虽然说当年扮演主管角色的挫败一度影响我在职场生涯的规划,但是现在的我,却不排除在未来,尝试挑战经营和管理的角色。我始终认为只是时机还没到,就像还没学会走路就不要急着跑步。职场的角色转换也要一步一步、按部就班,至少现阶段我愿意在工作过程中,敞开心胸多元地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为下一步进行准备。
  比方说,身兼制作人和主持人的工作,现在我拥有更多机会接触金融证券界人士,在规划内容时多几分思考,在公司寻求对外合作对象时担任桥梁的角色。比较过去纯粹的新闻专业角色,已经跳脱到另一个经营管理的层面。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起步,就像商人在商场上要创造出更大的利润,这样的角色更具挑战性、发展更加多元、接触的面向也更宽广。
  

成功沟通学——自信魅力的竞争优势
【成功交叉点——沟通的禁忌和原则】
  丁:人际沟通带来财富成功
  做一个受欢迎的通才
  训练自己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去教会别人很难理解的东西,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许多理财专员只会用一种“语言”去推销产品、与人沟通,这里所说的“语言”,除了是指普通话、福建话、英语、日语等,有时候也是金融语言、科技语言等领域的术语行话。开口闭口就是“怀才不遇”,遇到问题就推说别人程度不好、外行,却不知道如何反求诸己,训练与人沟通的能力。
  在美国念书时,第二年因为选课比较轻松,心想温故知新,干脆再修一次经济学,遇上一位妈妈级的白人老师,上课非常用心的她是一位年近50岁、满头白发的慈祥妇人。听学长聊起,这位康奈尔的资深教授只有大学毕业,但是她却能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学会经济学的艰深理论。
  从她的身上,让我回想起大学时的往事,一位刚从国外回台湾的博士级教授,学问大,上课的架子也大,慕名而来的学生不少,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经常是有听没有懂;另一位只有台湾硕士学位的讲师上课却深入浅出、妙语如珠,让人不知不觉就学会课本上生硬的内容。
  这两个例子让我日后不管在职场或是专业领域的追求及管理上,都花了很多精神去要求我所带的人员要能把自己的专业融入简单易懂的表达中。也因为这样; 虽说当年我在基金业带业务是出了名的魔鬼班长; 但这几年看到从外商银行到台湾各个财富管理部门; 很多我当年带过、骂过的小朋友都已独当一面; 出类拔萃; 我心中除了喜悦也很有成就感。
  周:走入人群的语言魅力
  现代人的语言能力,包含“外语能力”,也就是多重语言的能力;另外一层的意义是“表达能力”,也就是说话的魅力。
  我常打趣说,在语言方面我们夫妻两人是典型的互补。平常出国我喜欢和人聊天,但是老公只要碰上口音重的外国人就投降,聊没三两句就一直说pardon,excuse me。但是如果一讲到商业用语、专业词汇时,就换我是鸭子听雷了。说起来,英文算是我的第二语言,在纽约求学、工作和生活,全赖它的帮忙,让我可以愉快胜任。训练的方法来自于采访工作的磨练,因为当时出去采访有很多路线,不但会接触到艺文、政治等专业的领域,也会采访工人阶级或是游民收容所的游民。不知不觉中,我在外语能力的表达上比较能够融入美国社会,连跟那些黑人游民讲话都没问题。相形之下,许多台湾留学生在日常生活用语方面的能力就有待加强了。关键并不是我资质比别人好,而是我比其他人更愿意融入那个环境,找到不同的方法接触当地的语言和文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生活至上的幸福理财观(1)
【致富交叉点─做财富的主人,不要做财富的奴隶】
  丁:幸福投资的三三三法则
  我们夫妻两人都在财经这一行,多年下来看到很多人虽然努力投资、拼命理财,有人日夜应酬喝酒,有人为了找内线拼命地布线、做功课、补习、读报纸,最后却是焦头烂额,赔掉健康也失去生活品质,完全失去当初要投资理财的原始目的。相信不管是谁,投资理财的初衷,无非是希望累积多一点的财富,让自己或是下一代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所以如果为了投资理财,让生活品质受影响,最后赚的钱是多还是少,对我来说都是失败的投资理财!。
  投资不是一场赌局
  所以我和老婆投资理财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不影响生活品质,并且注重资产的分配和管理,我称它为“幸福的三三三法则”。过去因为我在基金业服务,个人不得投资台湾股票,所以我将大部分的资产放在海外。每个月的收入分成三等份:一份为现金,除了支付生活费之外,还将结余存下来的作为生活急用金;一份作为专业投资;另外剩余的一份作为海内外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后来我到创投,因为可以早一步嗅到产业讯息,所以现在我也会把一部份的钱拿来投资前景看好的案子。这样一来,既可以维持生活的品质,也能够藉由投资同社会脉动和产业趋势结合。
  投资理财,除了累积财富之外,也是让自己不至于和社会脉动脱节的桥梁。思考投资要有多元的观点,不要把它单纯看成一个赌博,拿钱押涨或是跌。很多投资人就是抱着赌博的心态投资,押到涨的股票就好高兴,然后欢喜若狂请吃饭、花大钱,而赔的时候就怨声载道、活不下去,这都是失败的投资理财。
  周:夫妻理财采取双首长制
  从新婚到现在,我和丁学文在财务的经营规划方面,都是采取双首长制,各自为政。虽然偶尔会互相讨论彼此的投资状况,却互不干预。这样的观念源自从小我对父母之间金钱关系的体悟,就是女人一定要有钱,而且是自己赚钱,才能在投资、支出、消费等各方面拥有自主权。
  自己赚自己花 感觉最踏实
  我印象中的爸爸,属于胆大的积极型投资者。就像传统的中国父亲一样,家中经济都由他一人主导,决定家里的钱和资金如何花、如何配置,几乎从不跟太太或孩子沟通。但是对于外头人家随口报的小道消息,他却经常视为投资标的。最夸张的一次是,爸爸听人家提起“有钱的话一定要在美国置产,买栋房子最保险”,“要铺好自己的后路”,结果对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没有经过深入了解的老爸,不知道买房子最重要就是要考虑地段,光是听人家说应该买哪里,结果真买了,最后证明是个判断错误的投资。
  至于妈妈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呢?不管是早几年还在上班的职业妇女,或是后来身体微恙离开职场成为单纯的家庭主妇,在家庭财务方面,她的管辖范围永远只是每个月的买菜钱。即使期间妈妈也曾经做过小生意,辛苦赚钱贴补家用,但是爸爸对于家用还是斤斤计较,三天两头就会问东问西。这样的成长经验,让我更加认定将来一定要自己有收入,所以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懂得打工赚钱,为的就是培养自己经济独立的能力。
  好强的我,为了不向家人伸手拿钱,高中一毕业,就因为到英语补习班上课,结果被补习班的教务主任以长相清秀,气质优雅相中,从此坐上补习班助理的位置。后来更兼过家教,甚至还去中学补习班教英文,每天除了上课之外,行程全都排得满满。日子虽然累,但是只要看到薪水袋,所有的辛苦也就都获得了回馈,因为,不必向家里伸手要钱的感觉真好!
  认真工作的女人才能享受独立自主
  这个自己赚自己花的习惯,不但延续到留学以后。就连后来结婚,拥有外人眼中很会赚钱的老公,很多人都会跟我说:“干嘛这么辛苦?做少奶奶靠老公就行啦!”偶尔老公见我工作辛苦时也会说:“你干脆在家休息,我养你算了!”但是我怀疑,如果真的当起“少奶奶”,整天逛街买东西,难道不会逛累逛烦,喝下午茶不会喝腻吗?
  话说前几年老公差点到大陆发展,如果真的成行的话,我恐怕就得夫唱妇随跟着去上海了。朋友打趣说:“你在上海可以过好日子啰!要请几个‘阿姨’都可以,天天去做SPA。”因为之前到上海那段时间,那些少奶奶们就带着我四处做SPA,一天换一家,每天的话题都是脚底按摩哪家好,吃馆子哪家的味道好。老实说,刚开始真是蛮过瘾的,感觉好像天天在度假。但是经过一个多星期参加“少奶奶体验营”之后,我忍不住想到如果每天都要做这样千篇一律的事情,恐怕也是百般无聊吧!就像度假出门几个礼拜之后,玩累了会想回家或是想回去上班。工作有时候是刺激生活的冲劲和动力。
  更何况老公开的长期饭票是否真的会兑现?并不是对老公的诚意有疑问,而是扪心自问:“难道我要做一个只是依靠别人的人吗?”一直到现在,我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宁愿相信,女人要独立,就要先从经济独立开始。
   。。

生活至上的幸福理财观(2)
多年来,这个想法始终没有改变,女人唯有自己赚钱,才能在投资、支出、消费等各方面拥有自主权。所以只要有机会、有舞台可以发挥,我都会全力以赴。
  

做一个有远见的投资者
【致富交叉点——如何让自己成为有远见的投资者?】
  丁:见林不见树、看远不看近
  投资理财、趋势判断、职场抉择要“见林不见树”,不要“见树不见林”,不要看到什么就以为是什么。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做什么,所以你也做什么;看见人家买什么股票、基金,你也跟着一窝蜂。记住!做任何决策之前要先把自己拉高,才能看清楚方向。
  各凭本事攀越巅峰
  远眺高山的巍然,心生向往之际,有人徒步攀登,我却可以选择搭直升机、降落伞,用另一种方式亲近它。关键在于,如果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尖峰,什么方式是最适合自己的?相信经常观赏007系列电影的人,对于片中詹姆斯·邦德使用的各种交通工具一定印象深刻,它们总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奇。投资理财的成功之道也是如此,各凭本事攀越巅峰,很多人认为我是逆向操作的个中高手,其实关键只在于是否能够跳脱股价起伏的表象。
  职场成功的道路亦然,不在于思考现在要往左走还是往右走,而是必须不断地问自己,“十年后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十年后,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将自己的视野拉高,看清楚目标再想方法如何抵达目的地。
  周:投资前先做好风险控管
  谈到逆向操作的股市策略,的确需要过人的胆识和眼光。碰上股市空头,很多投资人虽然心痒痒,还是会犹豫何时才是出手的最佳时机,然后等景气好转时发现已经错失良机,再来懊恼不已。就像上一波台湾房地产看好时,原本无人问津的营建股、钢铁股,竟然一路攀升,连外资都来买营建股,散户是想追也追不上。究竟景气差时,哪些低价股可以逢低买进呢?甚至有人认为鸡蛋水饺股也值得投资人分批买进,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培养逆向思考的习惯
  举我工作的环境来说吧!收视率创新高对于做节目的人来说,绝对是件值得开香槟庆祝的事情。但是根据我长期以来观察收视率和股市行情的微妙关系,我发现一个蛮有趣的现象,收视率也会反映行情指标,但不是收视率开红盘,就代表行情一路往上冲喔!相反,当收视率屡创新高时,我的内心是喜忧参半;因为节目收视率高当然高兴,但是另一方面收视率高也意味着投资人可能都已经进场了,走在路上看见左邻右舍都在收看股市解盘节目,代表股市过热,马上就会反映在股价上。
  所以当我在外面采访时,如果看见大叔阿姨都在买股票,买盒饭听到人家热烈讨论各支股票的状况,或是看见收视率持续创新高时,我反而会提醒自己要冷静观望,如果手中有当红的类股,也会慢慢伺机出场。千万不要跟随人气往上追高,或许指数还有向上冲到更高点的可能,但是我相信上去之后没多久就会下来。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在电视台上班,可以掌握收视率的高低起伏。但是其实只要肯用心观察、培养逆向思考的习惯,生活中随处充满投资的预兆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可以作为投资策略的参考依据。
  

投资理财不能跟着感觉走
【致富交叉点——如何战胜内心的欲望?】
  丁:克服投资的心理陷阱
  每个人投资都应该有目的和目标,千万不要告诉我:“有啊!我的目的就是要赚钱,赚愈多愈好,赔钱就认了。”问题是,要赚多少钱才是赚,要赔多少钱才是赔,这个标准虽然因人而异,但是不管是买基金还是买股票,投资理财都要养成规划的习惯,绝对不要凑热闹,随波逐流跟着市场起伏。
  周:恶补一堂投资心理学
  在投资这块领域经营多年,看多了声名显赫、理论满腹的投资家在公开场合、报章媒体宣扬自己深奥难懂的投资哲学,却鲜有人能以说故事的方法教导大家如何以身边的人、事、物或是自己的心、眼、口去感受社会的脉动以及投资的趋势。其实大家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都被简单易取的投资信息教育成了被动式的信息接受者,反而遗忘忽略了自己天生拥有的趋势观察力。这一方面来自每个人惯有的惰性,另一方面也由于长久以来受众多投资“专家”洗脑,所以就发生了投资过程中常有的怪现象:满腹理论,出手失准。其实这很可惜; 也和传统上研究员老坐在桌前看计算机、 看报告; 却很少走出职场; 进入人群; 慢慢地消失了对市场脉动的掌握有关。
  投资要投在别人不投资的地方,开拓未经开发的市场。这种逆向操作的投资哲学或许人人都懂,但关键在于:如何培养这份投资的信念和胆识?首先,你必须先建立一套“见林不见树”——拉高视野、洞见趋势的投资方程式,而建立这套方程式的过程,其实可以透过轻松的方式完成,那就是“旅行”。我也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我爱带着小小的笔记本,驻足在陌生的街头、异乡的咖啡厅甚至不起眼的小角落,细细观察不同国度以及文化的人们,看他们如何生活;偶尔我还会在某个地方同某个异国友人天南地北闲聊了起来。这些过程,有时就会激起我的投资灵感。
  当然;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一样有机会到处旅行; 四处观察; 我自己长久以来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便是在不旅游时要求自己阅读一些较有深度的国际财经杂志来刺激及补充自己所需的视野及观察力; 我特别喜欢具批判色彩的英国Economist , 扩大视野的美国Business Week、 Newsweek及Time; 以中国市场观察家自诩的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以及北京发行的财经双周刊。 阅读它们一样可藉由别人的观察了解市场的变化; 不过推演思考的能力就仍得靠自己培养了。
  公元2000年网络泡沫以来,投资家决定投资案件的模式已从技术导向转向市场及消费行为导向,尤其WAL…MART和Google的崛起,更验证了这个投资思维的转变。若不了解全球不同国家消费者想什么,哪里能做出投资判断,决定哪个投资标的可能掌握市场?我下手做笔记时,没有特殊方法,仅是任自己思维天马行空,记所当记,而重要的是:当我回到旅馆,夜阑人静时,我一定会强迫自己从白天杂乱的笔记之中,寻找出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进而推敲原因,找出轨迹,使自己从过程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再形成良好的投资决策。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突破不景气的投资战术(1)
【致富交叉点─空头市场的操作策略】
  丁:提早布局、建立规则、相信自己
  11月12日是我的生日; 也是我每年为自己下一个年度投资布局的重要时刻; 或许很多人会说:“神经病; 才11月; 哪有人这么早就布局下一年度的投资组合?”哈!投资本就该布人家尚未布之局、下人家尚未下之车; 不是吗?无论如何; 这样一种强迫性的投资行为; 在过去八年来确实为我省去了很大一部分无谓的决策烦恼; 也让自己在规律的期限内有着不错的投资报酬率; 别人的话语关我啥事?
  眼观全球、跟随资本
  当今全球资本已经汇聚成一股可怕的资金潮; 这笔前所未有的庞大资金像秃鹰寻食一般等着寻找投资标的; 所以我决定在2006年的资金布局中; 先尝试判定这股资金的动向; 作为我自己资本配置的第一步。 所以; 我仍会把资金的25%以台币继续持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