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释】
①刘太常:刘瑾,字仲璋,历任尚书、太常卿。他母亲是王羲之的女儿、王子敬 (王献之)的
姐妹。
②“楂梨”句:指几种水果味道不同,却都很可口,借指两人各有各的长处。楂,山楂;柚,
柚子。
【译文】
桓玄问太常刘瑾说:“我和谢太傅相比,怎么样?”刘瑾回答说:“公
高明,太傅深厚。”桓玄又问:“比起贤舅子敬来怎么样?”刘瑾回答说:
“楂、梨、橘,柚,各有各的美味。”
① ②
(88)旧以桓谦比殷仲文 。桓玄时,仲文入,桓于庭中望见之 ,谓同
坐曰:“我家中军那得及此也!”
【注释】
①殷仲文:桓玄的姐夫,投奔桓玄任咨议参军。他有才华,容貌风度又美,为世所重。下文桓
玄正是从这方面评论桓谦比不上他。
②“桓玄”句:指桓玄攻下建康、自称皇帝时。参看《言语)第106则注①。桓玄篡位后,任
用堂兄弟桓谦为尚书左仆射,兼吏部,加中军将军。故下文直称中军。
【译文】
过去总是把桓谦和殷仲文并列。桓玄称帝时,仲文入朝,桓玄在厅堂上
望见他,对同座的人说:“我家的中军哪里赶得上这个人呢!”
… 98…
规箴第十
【题解】
规箴指规劝告诫。本篇以规劝君主或尊长接受意见、改正错误的记述为
主,少数几则是记载同辈或夫妇之间的劝导,只有第24则是高僧对弟子亦即
长辈对晚辈的规诫。所涉及的内容多是为政治国之道、待人处事之方等。从
这里可以看到不少直言敢谏、绝不阿谀逢迎的事例,这是有教育意义的。例
如第2则记京房向汉元帝进谏时,暗中把元帝比做古代的亡国之君。其中有
些人性格耿直,知无不言。例如第3则记郭林宗认为陈元方在服丧期间盖着
锦被睡觉是失礼,当面指斥他,并且“奋衣而去”。郭林宗不以私情灭道义,
他所坚持的是符合当时的礼制标准的。有一些谏诤是锋芒外露,无所顾忌。
例如第5则记陆凯在回答吴主孙皓的问话时直斥时政:“今政荒民弊,覆亡
是惧”。这等于当面指责君主祸国殃民,非圣主贤君。有一些却是和风细雨,
含而不露。例如第21则记谢万在兵败逃跑时仍要摆架子讲究用玉帖镫,他哥
哥谢安劝他时只说:“当今岂须烦此”。这不过是从费时费事的角度点明不
必要这样做,而没有直接指出这种做法的错误。还有一些是以古喻今,希望
达到以古为训的目的,或者借用他人他物含蓄劝戒,以增强说服力,这就不
必一一举例了。总之,从本篇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人的规箴艺术。
①
(1)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此
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
②
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
【注释】
①”汉武帝”句:汉武帝奶妈的子孙在京都长安横行霸道,官司奏请把奶妈流放到边远地区,
武帝批准了。申宪,申明法令,指执行法令。东方朔,汉武帝时任侍中。
②心忍:心狠。凄然:形容悲伤。愍:怜悯。
【译文】
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武帝将要按法令治罪,奶妈去向东方
朔求救。东方朔说:“这不是靠唇舌能争得来的事,你想一定要把事办成的
话,临走时,只可连连回头望着皇帝,千万不要说话。这样也许能有万一的
希望呢。”奶妈进来辞行时,东方朔也陪侍在皇帝身边,奶妈照东方朔所说
频频回顾武帝,东方朔就对她说:“你是犯傻呀!皇上难道还会想起你喂奶
时的恩情吗!”武帝虽然才智杰出,心肠刚硬,也不免引起深切的依恋之情,
就悲伤地怜悯起奶妈来了,立刻下令免她的罪。
① ②
(2)京房与汉元帝共论 ,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 ?”
答曰:“其任人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
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白:“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
也。”③
【注释】
①京房:字君明,汉元帝时以孝廉为郎 (皇帝的侍从官)。
②幽、厉之君:厉指周厉王,是西周时代的君主,在位时暴虐无道,滥施杀伐,终于被国人流
放了。幽指周幽王,是厉王的孙子,在位时宠幸妃子褒姒,沉迷酒色,后来外族入侵,把他杀死。两
人都是暴虐之君。
③稽 (qǐ)首:古代最恭敬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将恐”句:汉元帝的
… 99…
亲信中书令石显和尚书令五鹿充宗专权,京房认为他们会犯上作乱,所以借幽、厉之君来向汉元帝进
谏。
【译文】
京房和汉元帝在一起议论,趁机问元帝:“周幽王和周厉王为什么灭亡?
他们所任用的是些什么人?”元帝回答说:“他们任用的人不忠。”京房又
问;“明知他不忠,还要任用,这是什么原因呢?”元帝说:“亡国的君主,
各自都认为他的臣下是贤能的。哪里是明知不忠还要任用他呢!”京房于是
拜伏在地,说道:“就怕我们今天看古人,也像后代的人看我们今天一样啊。”
(3)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
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
① ②
?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
③ ④
。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
【注释】
①是则:则是,指效法你。
②“衣夫”句:出自《论语,阳货),原文作“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孔子的弟子宰
我认为,为父母守孝三年,时间太长,孔子以为不到三年期满,吃大米饭,穿绸缎,心里不安。夫(fú),
那个。
③奋衣:振衣,等于拂袖,甩手。
④百所日:百来天。所:约数词。
【译文】
陈元方遭遇到丧父的不幸,哭泣悲恸,身体骨瘦如柴。他母亲心疼他,
在他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用条锦缎被子给他盖上。郭林宗去吊丧,看见他盖
着锦缎被子,就对他说:“你是国内的杰出人物,各地的人都学习你,怎么
能在服丧期间盖锦缎被子?孔子说:‘穿着那花缎子衣服,吃着那大米白饭,
你心里踏实吗?’我不认为这种做法是可取的。”说完就拂袖而去。自此以
后有百来天宾客都不来吊唁了。
① ②
(4)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返 。群臣莫不止谏 :“此为小
③
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 。”
【注释】
①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孙权死后,孙休的弟弟孙亮继位,后孙亮被废,孙休继位。
②止谏:一作“上谏”。③耿介:正直;心意专一。《周礼·春官·大宗伯》“士执雉”注:
“雉:取其守介而死,不失其节。”按这句是托词,为自己开脱。
【译文】
孙休喜欢射野鸡,到了射猎野鸡的季节,就早去晚归。群臣谁都劝止他
说:“这是小东西,哪里值得过分迷恋!”孙休说:“虽然是小东西,可是
比人还耿直,我因此喜欢它。”
①
(5)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曰:“二相、五
侯,将军十馀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
②
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俱 ,臣何敢言盛!”
【注释】
①孙皓:吴国亡国之主,孙休死后,孙皓继位,荒淫骄横,朝野失望。后晋兵攻下建康,孙皓
投降,吴国亡。陆凯:字敬风,吴人,和丞相陆逊同族。孙皓暴虐,陆凯直言敢谏,由于他宗族强盛,
孙皓不敢加诛于他。
②覆亡是惧:惧覆亡。
… 页面 200…
【译文】
孙皓问丞相陆凯说:“你们那个家族在朝中做官的有多少人?”陆凯说:
“两个丞相,五个侯爵、十几个将军。”孙皓说:“真兴旺啊!”陆凯说:
“君主贤明,臣下尽忠,这是国家兴旺的象征;父母慈爱,儿女孝顺,这是
家庭兴旺的象征。现在政务荒废,百姓困苦,臣唯恐国家灭亡,还敢说什么
兴旺啊!”
①
(6)何晏、邓颺令管辂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辂称
引古义,深以戒之。颺曰:“此老生之常谈。”晏曰:“知几其神乎,古人
② ③
以为难 ;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 ,可谓‘明德惟馨
④ ⑤
。’《诗》不云乎:‘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注释】
①何晏、邓颺:魏国曹爽执政时,何、邓二人成了曹爽的心腹,都任尚书。管辂 (lù):擅长
《周易》,能占卦。由冀州举荐为秀才,到首都后,何、邓叫他占卦,看看能否做到三公。他趁机用
(易)理劝戒二人宜明存亡之理,忧虑国家危机,尽心辅助君主,使民怀德,这样三公之位就可以得
到。
②几 (jī):预兆;事情的苗头。神:神妙;高超。
③“今君”句:何晏这句话意在说明,从管辂的做法里可了解到,知几并不神,交疏可以吐诚。
④明德惟馨:语出 《左传·僖公五年》所引《周书》,大意是:光明的德行是芳香的。
⑤“中心”句:语出《诗经·小雅·隰桑》,大意是:心中藏着他,哪一天忘记过他!中心,
心中。按:何晏引这两句来表示对管辂的赞赏和谢意。
【译文】
何晏、邓颺叫管辂给他们占一卦,说:“不知道我们的官位能不能升到
三公?”卦成以后,管辂引证古书的义理,意味深长地劝戒他们。邓颺说:
“你这是老生常谈。”何晏说:“了解事物变化的征兆大概是很微妙的吧,
古人认为这很困难;交情很浅而说话却吐露真心,现代人认为这很困难。现
在您才一面之交就全部说出了这两个难题的解决办法,可以说是 ‘明德惟
馨’。 《诗经》上不是说过吗:‘中心藏之,乞何日忘之!’我一定牢记着
你说的话。”
①
(7)晋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 。诸名臣亦多献直言。帝尝
在陵云台上坐,卫瓘在侧,欲申其怀,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抚床曰:“此坐
②
可惜 !”帝虽悟,因笑曰:“公醉邪?”
【注释】
①“晋武帝”句:武帝即位初年,立第二子司马衷为皇太子。太子当时九岁,没有才智,又不
肯学习,朝廷百官认为他不能亲理政事,所以太子少博卫瓘总想奏请废太子,后来武帝拿尚书省的政
务令太子处理,太子不知该怎样回答,太子妃贾氏请人代作答,呈送武帝,武帝看了很高兴,废立的
事便作罢。参看《方正》第9则。
②此坐可惜:指让太子登上此座,就值得惋惜。
【译文】
晋武帝既然不明白太子愚蠢,就有意要把帝位传给他。众位名臣也多有
直言强谏的。一次,武帝在陵云台上坐着,卫瓘陪侍在旁,想趁机申述自己
的心意,便装做喝醉酒一样跪在武帝面前,用手拍着武帝的座床说:“这个
座位可惜呀!”武帝虽然明白他的用意,还是笑着说:“您醉了吗?”
①
(8)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 。夷甫
②
患之而不能禁 。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郭氏惮
… 页面 201…
③ ④
之 。夷甫骤谏之 ,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郭氏小
为之损。
【注释】
①厌:满足。
②“夷甫”句:王衍(字夷甫)的妻子和晋惠帝皇后贾氏是表姐妹,她倚仗贾后的权势,所以
王衍不能禁。
③楼护:是汉代的游侠,即重义气,能舍己助人的人。
④骤:屡次。
【译文】
王夷甫的妻子是郭泰宁的女儿,笨拙而又性情倔强,贪得无厌,喜欢干
涉别人的事。王夷甫对她很伤脑筋却又制止不了。当时他的同乡、幽州刺史
李阳,是京都的一个大侠客,如同汉代的楼护,王夷甫妻子郭氏很怕他。王
夷甫常常劝戒他妻子,就跟她说:“不只我说你不能这样做,李阳也认为你
不能这样做。”郭氏因此才稍为收敛了一点。
(9)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
①
“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
②
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注释】
①尚:崇尚。玄远:指道的玄妙幽远;玄理。贪浊:贪耍卑污。
③阂 (hé):阻碍。阿堵:这。
【译文】
王夷甫一向崇尚玄理,常常憎恨他妻子的贪婪卑污,口里不曾说过“钱”
字。他妻子想试试他,就叫婢女拿钱来围着睡床放着,让他不能走路。王夷
甫早晨起床,看见钱碍着自己走路,就招呼婢女说:“拿掉这些东西!”
①
(10)王平子年十四五,见王夷甫妻郭氏贪欲,令婢路上儋粪 。平子
谏之,并言不可。郭大怒,谓平子曰: “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不以
② ③ ④
新妇嘱小郎 。”急捉衣裾,将与杖 。平子饶力,争得脱,逾窗而走 。
【注释】
①王平子:王澄,字平子,是王夷甫的弟弟。儋:同“担”,肩挑。
②夫人:指婆婆。小郎:称丈夫的弟弟为小郎,即小叔子。新妇:妇女的自称。
③裾 (jū):衣服的大襟,也指衣服的前后部分。
④饶力:多力。
【译文】
王平子十四五岁时,看见王夷甫的妻子郭氏很贪心,竟叫婢女到路上捡
粪。平子劝阻她,并且说明这样不行。郭氏大怒,对平子说:“以前婆婆临
终的时候,把你托付给我,并没有把我托付给你。”说完就一把抓住平子的
衣服,要拿棍子打他。平子力气大,挣扎开,才得以脱身,跳窗而逃了。
(11)元帝过江犹好酒,王茂弘与帝有旧,比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
①
酒一酣,从是遂断 。
【注释】
①元帝:元帝司马睿,是东晋的第一个皇帝。登位前,升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永嘉
初年,始过江镇守建业,后为晋王。愍帝死后,才继帝位。王茂弘:王导,字茂弘。一向和元帝很亲
近,劝元帝移镇建业,并帮助他开创大业。
【译文】
… 页面 202…
晋元帝到江南后还是喜欢喝酒,王茂弘和元帝向来有交情,常常流着泪
规劝他,元帝终于答应了,就叫倒酒来喝个痛快,从此以后就戒了酒。
①
(12)谢鲲为豫章太守,从大将军下,至石头 。敦谓鲲曰:“余不得
② ③
复为盛德之事矣 !”鲲曰:“何为其然?但使自今已后,日亡日去耳。”
敦又称疾不朝,鲲谕敦曰:“近者,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四海之内,
实怀未达。若能朝天子,使群臣释然,万物之心,于是乃服。仗民望以从众
④
怀,尽冲退以奉主上,如斯,则勋侔一匡,名垂千载 。”时人以为名言。
【注释】
①“谢鲲”句:谢鲲曾为大将军玉敦的长史,后被王敦降为豫章太守。晋元帝永昌元年 (公元
322年)王敦借口镇北将军、丹阳尹专权,以声讨刘隗、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