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说新语译注1-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谢玄年少,曾随叔父住在吴兴。所以下文说到吴兴。后来谢玄任充州刺史、徐州刺史,所以下文 

称他为使君。王小奴:王荟,字敬文,小名小奴,是王导的儿子,王珉的叔父。督浙江东五郡左将军, 

会稽内史,进号镇军将军,死后追赠卫将军,下文谢玄以卫军称呼王荟,似误,当称镇军为是。 

     ②勃然:盛怒的样子。 

     ③碣 (jié):谢玄的小名。按:谢玄喜欢钓鱼,所以这里既直称他的小名,又鄙视他为垂钓的 

贱民。僧弥以谢对他不礼貌而生气,当面骂谢,而谢则以玩笑对待,可称有雅量。诪 (zhōu)张:欺 

骗;胡说。 

     ④肃省:严肃明白。上国:指春秋时中原各国,这是对周围的夷狄等部族而言。这里用上国指 

自己,就等于把对方说成夷狄。按:谢玄在这句里也是直呼王珉的小名。 

       【译文】 
     王僧弥和车骑将军谢玄一起到王小奴家聚会,僧弥举起酒杯向谢玄劝酒 
说:“奉献使君一杯。”谢玄说:“行啊。”僧弥生气地站起来,满脸怒色 
他说:“你原先不过是吴兴山溪里垂钓的碣奴罢了,怎么敢这样胡言乱语!” 
谢玄慢慢拍着手笑道:“卫军,你看僧弥太不庄重,太不懂事了,竟敢侵犯 
欺凌上国的人呀。” 
       (39)王东亭为桓宣武主簿,既承藉,有美誉,公甚欲其人地为一府之 
   ①                                                           ② 
望 。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即相贬笑 。公曰:“不然,观 
其情貌,必自不凡。吾当试之。”后因月朝阁下伏,公于内走马直出突之, 
                           ③                                                    ④ 
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 。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 
       【注释】 

     ①承藉:指继承、凭借祖先的福荫。按:王东亭即王珣,封东亭侯,是王导的孙子,年轻时就 

为桓温所敬重。人地:人品和门第。 

     ②谢:问。仪:礼节。 

     ③宕仆:摇摆跌倒。宕,同“荡”。 

     ④名价:名声身价。公辅器:指相当于三公、辅弼大臣一类人材,后也指可以做宰相的人才。 

       【译文】 
      东亭侯王珣任桓温的主薄,既受到祖辈的福荫,名声又很好,桓温很希 
望他在人品和门第上都能成为整个官府所敬仰的榜样。当初,他回答桓温问 
话时,有失礼之处,可是神色自若,在座的宾客立刻贬低并且嘲笑他。桓温 
说:“不是这样的,看他的神情态度,一定不平常。我要试试他。”后来趁 
着初一僚属进见、王珣正在官厅里的时候,桓温就从后院骑着马直冲出来。 
手下的人都给吓得跌跌撞撞,王珣却稳坐不动。于是声价大为提高,大家都 

…  32…

说:“这是辅弼大臣的人材呀。” 
                                                    ① 
       (40)太元末,长星见,孝武心甚恶之 。夜,华林园中饮酒,举杯属 
     ② 
星云 :“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 
       【注释】 

     ①“太元”句:太元是晋孝武帝的年号,据记载,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九月出现蓬星(即 

这里说的长星,是彗星的一种)。按:古人的迷信说法,蓬星出现是不吉利的,多预示兵灾。这里以 

为是预示帝王死,所以说没有万岁天子。见(xiàn),同“现”。 

     ②属 (zhǔ):劝。 

       【译文】 
     太元末年,长星出现,晋孝武帝心里非常厌恶它。入夜,他在华林园里 
饮酒,举杯向长星劝酒说:“长星,劝你一杯酒。从古到今,什么时候有过 
万岁天子!” 
                                                            ① 
       (41)殷荆州有所识,作赋,是束皙慢戏之流 。殷甚以为有才,语王 
                                                                                    ② 
恭:“适见新文,甚可观。”便于手巾函中出之。王读,殷笑之不自胜。 
                                                           ③                 ④ 
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恶,但以如意帖之而已 。殷怅然自失 。 
       【注释】 

     ①束皙:字广微,任尚书郎,曾作 《劝农赋》、《饼赋》等,文颇诙谐。慢戏:不庄重、开玩 

笑。 

     ③自胜:自制;克制自己。 

     ③如意:器物名。用玉、骨等制成,可用来搔痒,也供指划、赏玩之用。帖:通“贴”,压着。 

     ④怅 (chàng)然:失意、不痛快的样子。 

       【译文】 
     荆州刺史殷仲堪有了点见解,就写成一篇赋,是束皙那种游戏文章一类 
的。殷仲堪自认为很有才华,告诉王恭说:“我刚见到一篇新作,很值得看 
一看。”说着便从手中套子里拿出文章来。王恭一面读,殷仲堪一面得意地 
笑个不停。王恭看完后,既不笑,也不说文章好坏,只是拿个如意压着它罢 
了。殷仲堪很失望,心里觉得丢了点什么。 
       (42)羊绥第二子孚,少有俊才,与谢益寿相好。尝蚤往谢许,未食。 
                                                                        ① 
俄而王齐、王睹来,既先不相识,王向席有不说色,欲使羊去 。羊了不眄, 
                           ② 
唯脚委几上,咏瞩自若 。谢与王叙寒温数语毕,还与羊谈赏;王方悟其奇, 
乃合共语。须曳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属羊不暇。羊不大应对之,而盛进 
                                                                                    ③ 
食,食毕便退。遂苦相留,羊义不住,直云:“向者不得从命,中国尚虚。” 
二王是孝伯两弟。 
       【注释】 

     ①向席:走到座位上;入座。说:同“悦”。 

     ②眄 (miǎn):斜看。委:放。咏瞩:吟咏、顾盼。 

     ③中国:指腹中。按:二王原先想赶他走,后来又献殷勤,羊孚才说明所以不走是因为腹中尚 

空。 

       【译文】 
     羊绥的次子羊孚,少年时就才智出众,和谢益寿很要好。有一次,他一 
大早就到谢家去,还没有吃早饭。一会儿王齐、王睹也来了,他们原先不认 
识羊孚,落了座,脸色就有点不高兴,想让羊孚离开。羊孚看也不看他们, 
只是把脚搭在小桌子上,无拘无束地吟诗、观赏。谢益寿和二王寒暄了几句 
后,回头仍旧和羊孚谈论、品评;二王方才体会出他不同一般,这才和他一 

…  33…

起说话。一会儿摆上饭菜,二王一点也顾不上吃,只是不停地劝羊孚吃喝。 
羊孚也不大答理他们,却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便告辞。二王苦苦挽留,羊孚 
按道理不肯留下,只是说:“刚才我不能顺从你们的心意马上走开,是因为 
肚子还是空空的。”二王是王孝伯的两个弟弟。 

…  34…

                                    识鉴第七 

      【题解】 
     识鉴指能知人论世,鉴别是非,赏识人才。魏晋时代,讲究品评人物,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人物的品德才能,并由此预见这一人物未来的变化和 
忧劣得失,如果这一预见终于实现,预见者就被认为有识鉴。品评也包括审 
察人物的相貌和言谈举止而下断语,这类断语一旦被证实,同样认为有识鉴。 
这种有知人之明的人,能够在少年儿童中识别某人将来的才干和官爵禄位, 
也能够在默默无闻的人群中选拔超群的人才。 
     本篇主要记载识别人物的事例。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记述根据某人过去的 
言谈、作为来断言他将来的成就或结局。例如第20则记从桓温过去参加博戏 
的表现,断言他领乒伐蜀必能成功。有的记载很简略,没有说明作出判断的 
依据。还有部分条目赞赏根据风采相貌来识别人物才能的人。例如第16则记 
孟嘉成名后,原先不认识他的褚裒仅据“此君小异”而把他从众人中找了出 
来。 
     另一些条目赞扬了对事件有洞察力的人,这些人能见微知著,预见国家 
的兴亡、世事的得失。例如第4则记山涛预见天下将乱,反对“偃武修文”, 
第28则记王珣从用人不当看出国家将亡。 
     有一些记载还是有一定启发的。第22则说郗超本来跟谢玄不和,在苻坚 
大兵压境时却能推断谢玄可以御敌,为国立功。这种不以个人爱憎来褒贬人 
物的品德值得肯定。 
                             ① 
      (1)曹公少时见乔玄 ,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 
                                              ② 
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 
          ③ 
子孙相累 。” 
      【注释】 

     ①乔玄:字公祖,曾任尚书令。 

     ②治世:太平盛世。奸贼:狡诈凶残的人。 

     ③累:牵累。这里指把子孙托付给他照顾。 

      【译文】 
     曹操年轻时去见乔玄,乔玄对他说:“天下正动乱不定,各路豪强如虎 
相争,能拨乱反正的,难道不是您吗!可是您其实是乱世中的英雄,盛世中 
的奸贼。遗憾的是我老了,看不到您富贵那一天,我要把子孙拜托给您照顾。” 
                          ① 
      (2)曹公问裴潜曰 :“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 
                                   ②                                 ③ 
 “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冶;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 
      【注释】 

     ①裴潜:字文行,曾避乱荆州,投奔刘表,刘备也曾依附刘表,曹操指的就是这事。 

     ②居中国:占有中国,指处在京都的统治地位上。 

     ③乘边:驾御边境,即指防守边境。方:地区。 

      【译文】 
     曹操问裴潜道:“你过去和刘备一起在荆州,你认为刘备的才干怎么 
样?”裴潜说:“如果让他治理国家,会扰乱百姓,不能得到太平;如果保 
卫边境,防守险要地区,就完全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首脑。” 
                                                              ① 
      (3)何晏、邓颺、夏侯玄并求傅嘏交,而嘏终不许 。诸人乃因荀粲说 
合之。谓嘏曰:“夏侯太初,一时之杰士,虚心于子,而卿意怀不可;交合 

…  35…

                        ②                          ③                              ④ 
则好成,不合则致隙 。二贤若穆,则国之休 。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 。” 
                                                                            ⑤ 
傅曰:“夏侯太初,志大心劳,能合虚誉,诚所谓利口覆国之人。何晏、 
                                                                                      ⑥ 
邓颺,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禽,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 。 
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之,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耳,远之犹恐罹祸, 
况可亲之邪!”后皆如其言。 
       【注释】 

     ①“何晏”句:何晏等三人是三国时魏人,在当时名位都很高,后来都先后被司马氏杀害。傅 

嘏那时名位未显,看来三人不一定会追求和傅嘏结交,这里所述之事不大可靠。夏侯玄,字太初,参 

看 《方正》第6则注①。 

     ②好成:指有交谊。致隙:产生裂痕。 

     ③穆:和睦。休:喜庆。 

     ④“此蔺”句: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人,因为完壁归赵之功拜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不服,就想羞辱他。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愿做两虎相争之事,总是回避廉颇。廉颇听说后,负 

荆请罪。下,在下,这里指退让。 

     ⑤心劳:心思劳累;用尽心思,虚誉:虚名;虚荣。利口覆国:用能言善辩来倾覆国家。 《论 

语·阳货》说:“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利口,言辞锋利。 

     ⑥有为:有作为。关龠 (yuè):门闩,这里指检点约束。妒前:嫉妒超过自己的人。 

       【译文】 
     何晏、邓颺、夏侯玄都希望和傅嘏结交,可是傅嘏始终没有答应。他们 
便托荀粲去说合。荀粲对傅嘏说:“夏侯太初是一代的俊杰,对您很虚心, 
而您心里却认为不行。如果能交好,就有了情谊;如果不行、就会产生裂痕。 
两位贤人如果能和睦相处、国家就吉祥。这就是蔺相如对廉颇退让的原因。” 
傅嘏说:“夏侯太初,志向很大,用尽心思去达到目的,很能迎合虚名的需 
要,确实是所说的耍嘴皮子亡国的人。何晏和邓颺,有作为却很急躁,知识 
广博却不得要领,对外喜欢得到好处,对自己却不加检点约束,重视和自己 
意见相同的人,讨厌意见不同的人,好发表意见,却忌妒超过自己的人。发 
表意见多,破绽也就多,忌妒别人胜过自己,就会不讲情谊。依我看来,这 
三位贤人,都不过是败坏道德的人罢了,离他们远远的还怕遭祸,何况是去 
亲近他们呢!”后来的情况都像他所说的那样。 
                                                                                  ① 
       (4)晋武帝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 。山 
                                                                                  ② 
公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 。皆 
曰:“山少傅乃天下名言。”后诸王骄汰,轻遘祸难,于是寇盗处处蚁合, 
                                                      ③ 
郡国多以无备不能制服,遂渐炽盛,皆如公言 。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 
                ④ 
而暗与之理会 。王夷甫亦叹云:“公暗与道合。” 
       【注释】 

     ①讲武:讲授并练习武艺。偃 (yǎn)武修文:停止武备,提倡教化。临幸:到场。皇帝到某处 

叫“幸”。 

     ②山公:山涛。曾任尚书、太子少傅,所以下文称山少傅。据 《晋书·山涛传》载,灭了吴国 

后,晋武帝就搞偃武修文,撤除州郡武备,以炫耀天下太平。山涛不同意这种做法。孙、吴:孙武、 

吴起。孙武是春秋时代齐国人,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吴起,是战国时代魏国人,著名将 

领。后世谈到擅长兵法的人,都是孙、吴并称。 

     ③诸王:帝五给同族人的封爵,最高一级称王。诸王都有分封的土地,称为国或王国。骄汰: 

放纵、奢侈。轻遘祸难:指八王之乱。西晋初大封宗室,诸王拥兵自重。晋武帝死后,诸王互相攻杀, 

内讧达十六年,史称八王之乱。 

…  36…

     ④以谓:认为。理会:理合;事理上相同。 

      【译文】 
     晋武帝命令军队在宣武场练武,他想停止武备,提倡文教,所以亲自到 
场,并且把群臣都召集来了。山涛认为不宜这样做,便和诸位尚书谈论孙武、 
吴起用兵的本意,于是详尽地探讨下去,满座的人听了没有不赞叹的。大家 
都说:“山少傅所论才是天下的名言。”后来诸王放纵、奢侈,轻率地造成 
灾难,于是兵匪到处像蚂蚁一样聚合起来,郡、国多数因为没有武备不能制 
服他们,终于逐渐猖獗、蔓延,正像山涛所说的那样。当时人们认为山涛虽 
然不学孙、吴兵法,可是和他们的见解自然而然地相同。王夷甫也慨叹道: 
 “山公所说的和常理暗合。” 
                                                                       ① 
       (5)王夷甫父义,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 。时夷甫在 
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 
                     ② 
加有理,涛甚奇之 。既退,看之不辍,乃叹曰:“生儿不当如王夷甫邪? 
羊祜曰:“乱天下者,必此子也。” 
      【注释】 

     ①行人:指使者,奉命执行任务的人。论:陈述,这里指向上陈述。 

     ②总角:指未成年时。 《晋书·王衍传)载当时王衍(字夷甫)是十四岁。 

      【译文】 
     王夷甫的父亲王义 (yì),担任平北将军,曾经有件公事,派人去上报, 
没办成。当时王夷甫在京都,就坐车去谒见尚书左仆射羊祜和尚书山涛。王 
夷甫当时还是少年,风姿才华与众不同,不但陈述意见痛快淋漓,加以事实 
本身又理由充分,所以山涛认为他很不寻常。他告辞后,山涛一直目不转睛 
地看着他,终于叹息说:“生儿子难道不该像王夷甫吗?”羊祜却说:“扰 
乱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 
                                                                             ① 
       (6)潘阳仲见王敦小时,谓曰:“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 
                        ② 
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 
      【注释】 

     ①“君蜂”句:古人认为蜂目而豺声的人是残忍的人。蜂目,指像胡蜂样的眼睛。振,扬起。 

     ②“必能”句:指会杀害别人,也会被人杀掉。 

      【译文】 
     潘阳仲看见王敦少年时候的样子,就对他说:“您已经露出了胡蜂一样 
的眼神,只是还没有嗥出豺狼般的声音罢了。你一定能吃人,也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