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说新语译注1-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常为将帅、大臣的幕僚长。 

       【译文】 
     谢安听说羊绥很优秀,就派人向他致意并且请他来,可是羊绥始终不肯 
上门。后来羊绥任太学博士,因事去见谢安,谢安就马上把他调来任主簿。 
                                     ① 
       (61)王右军与谢公诣阮公 ,至门,语谢:“故当共推主人。”谢曰: 
                ② 
 “推入正自难。” 
       【注释】 

     ①阮公:阮裕,隐居会稽剡山。 

     ②“推人”句:阮裕年纪最大,王右军次之,谢安最小,但是谢安不肯降低地位、身分,推尊 

阮裕。 

       【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和谢安去看望阮裕,走到门口,王羲之对谢安说:“我 
们自然是一同推尊主人。”谢安说:“推尊别人恰恰最难。 
                                                                           ① 
       (62)太极殿始成,王子敬时为谢公长史,谢送版使王题之 。王有不 
平色,语信云:“可掷著门外。”谢后见王,曰:“题之上殿何若?昔魏朝 
                     ②                                ③ 
韦诞诸人亦自为也 。”王曰:“魏阵所以不长。”谢以为名言。 
       【注释】 

     ①太极殿:晋孝武帝修筑的新宫室,名叫太极殿。版:指做匾额用的木板。 

     ②“昔魏朝”句:据传魏明帝筑陵云殿,误先钉匾,忘了题字,于是高高吊起一张凳子,让侍 

中韦诞坐在上面悬空题匾,题完后,须发全白了。韦诞回家告戒子弟,不要再学这种书法。韦诞,字 

仲将,擅长楷书,魏朝宫观题字,多是他的手笔。 

     ③魏阼 (zuo):魏朝的帝位。按:王子敬认为不能这样对待大臣,所以说这话。 

       【译文】 
     太极殿刚建成,王子敬当时任丞相谢安的长史,谢安派人送块木板去叫 
王子敬题匾。子敬露出不满的神色,告诉来人说:“把它扔在门外吧。”谢 
安后来看见王子敬,就说:“这是给正殿题匾,怎么样?从前魏朝韦诞等人 
也是写过的呀。”王子敬说:“这就是魏朝帝位不能长久的原因。”谢安认 
为这是名言。 
                                                                     ① 
       (63)王恭欲请江卢奴为长史,晨往诣江,江犹在帐中 。王坐,不敢 
即言,良久乃得及。江不应,直唤人取酒,自饮一碗,又不与王。王且笑且 
言:“那得独饮!”江云:“卿亦复须邪?”更使酌与王。王饮酒毕,因得 
                                                     ② 
 自解去。未出户,江叹曰:“人自量,固为难 !” 
       【注释】 

     ①王恭:王恭曾任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江卢奴:江■ (ai),小名卢奴,是当时知名人 

士。 

     ②自量:指估量自己的才德。 

       【译文】 
     王恭想请江卢奴任长史,早晨到江家去,江卢奴还在帐子里没起床。王 
恭坐下来,不敢马上开口,过了很久才有机会说到这件事。江卢奴也不回答 
他,只是叫人拿酒来,自己喝了一碗,也不给王恭喝。王恭一边笑一边说: 
 “哪能一个人喝!”江卢奴说:“你也要喝吗?”再叫仆人倒碗酒来给王恭。 
王恭喝完酒,借机自己下台阶告辞。还没有出门,江卢奴叹口气说:“一个 
人要有自知之明,确实是很难!” 

…  18…

                                             ① 
       (64)孝武问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风流秀出,臣不如 
                          ② 
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 
      【注释】 

     ①王爽:参看 《文学》第101则注①。其兄为王恭。 

     ②风流:风雅,是士大夫阶层所追求的一种修养和生活方式。秀出:才能出众。“忠孝”句: 

王爽以忠孝正直知名,这句意指自己在忠孝方面不比哥哥差。假人,给与人。 

      【译文】 
     晋孝武帝问王爽:“你比你哥哥怎么样?”王爽回答说:“风雅超群, 
臣比不上恭,至于忠孝,这又怎么可以让给别人呢!” 
                                                               ① 
       (65)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博醉,呼王为小子 。王曰:“亡祖长 
                                                            ②               ③ 
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 。何小子之有 !” 
      【注释】 

     ①司马太傅:指会稽王司马道子。参看 《言语》第98则注①。小子:尊对卑之称,轻慢之称, 

指年幼的人,后生小子。 

     ③亡祖:已故的祖父,指王濛,曾任长史。布衣:平民。伉俪 (kànglì):配偶;夫妻。按:王 

爽的亡姑是晋哀帝皇后,亡姊是晋孝武帝皇后。 

     ③何小子之有:有何小子之称。意表否定,即不能称为小子。 

      【译文】 
     王爽和太傅司马道子在一起饮酒,太傅醉了,叫王爽为小子。土爽说: 
 “先祖长史,和简文皇帝是布衣之交;已故的姑母、姐姐是两宫的皇后。怎 
么能称为小子!” 
       (66)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许,范令二人共语。张因 
正坐敛袄,王熟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往。 
范是王之舅,乃让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 
不可解。”王笑曰:“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范驰报张,张便束带 
     ① 
造之 。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 
      【注释】 

     ①束带:扎好衣带,指穿好礼服。 

      【译文】 
     张玄和建武将军王忱两人原先不认识,后来在豫章太守范宁家相遇。范 
宁叫两人交谈交谈。张玄便正襟危坐,王忱却久久地仔细看着他,不答话。 
张玄非常失望,便告辞,范宁苦苦地解释并挽留他,他到底不肯留下。范宁 
是王忱的舅舅,就责怪王忱说:“张玄是吴地名士中的优秀人物,又是当代 
名流所着重的,你却让他处在这种情况下,真是很难理解。”王忱笑着说: 
 “张祖希如果想认识我,自然应该上门来探望我。”范宁赶紧把这话告诉张 
玄,张玄便穿好礼服去拜访他。两人于是一边喝酒一边谈论,宾主都没有抱 
愧的表情。 

…  19…

                                    雅量第六 

      【题解】 
     雅量指宽宏的气量。魏晋时代讲究名士风度,这就要求注意举止、姿势 
的旷达、潇洒,强调七情六欲都不能在神情态度上流露出来。不管内心活动 
如何,只能深藏不露,表现出来的应是宽容、平和、若无其事,就是说,见 
喜不喜,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遇事不改常态,这才不失名士风流。 
     本篇所记的就是名士们的雅量。在遇到喜怒哀乐等方面的事情时神色自 
若,应付自如。如果因身心畅快而面露欢娱之色,这就显得有所计较而不宽 
容了。逢喜事却能不异于常,这就很有涵养而显出雅量。例如第35则记谢安 
得知淝水之战大捷的消息后,“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如果怒气使人面带 
怒容,这就有失风度,不好。本篇记载了一些豁达处世、宽容待人的事例, 
受到困辱打骂也不发火,不吵骂,更不动手报复。例如第18则记久负盛名的 
褚季野旅居驿亭时被亭吏驱移牛屋下住宿,后来县令了解原委,“于公前鞭 
挞亭吏”。对这前后两种态度,褚季野表现得襟怀磊落,“言色无导,状如 
不觉”。第9则记裴遐在宴会上因饮酒事被人拽倒在地,爬起来后,举止如 
常,颜色不变,复戏如故”。就算遇上牢狱之灾,杀身之祸,也应该若无其 
事,好像心胸能包容万物。例如第2则记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 
弹之”;第29则记桓温欲诛谢安、王坦之两人,王坦之胆战心惊,“转见于 
色”,而“谢之宽容,愈表于貌”。两人对比,显示出谢安不凡的气度。在 
突发事变面前未尝仓皇失措,也是气量宽宏的表现。例如第1则记顾雍在宾 
客满座的情况下知道自己的儿子死于任上时,虽然心里痛苦不堪,“以爪掐 
掌,血流沾褥”,可是终于能控制住而在言谈神色上没有露出痕迹。第 28 
则记谢安和诸人坐船到海上游览,遇上风急浪猛,大家都惊恐失色,他却仍 
神态安闲,心情舒畅。 
     除此以外,只要没有虚伪的表现,纯任自然,不为外物所累,都可以看 
成雅量。例如不为威逼利诱所动;不吝惜财物;不怕丢失官职;保持真诚直 
率,不做作;等等。第19则记郗家到王家选女婿时,王家子弟“咸自矜持”, 
只有王羲之“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这正是直率、不掩盖、不做作的 
很好写照。第15则记祖士少和阮遥集二人各有嗜好,虽然同是为外物所累, 
可是前者处置失当,被人看见而“意未能平”,后者处置得宜,在人前仍“神 
色闲畅”,相比之下,人们就认为后者有气量。 
     真正有雅量的名士,确也表现出一种难得的修养,值得肯定。但是从记 
载中可以看出,有一些士族名士所讲究的魏晋风度实际是假装的。有的故作 
旷达,有的不过是验皮厚而已。 
                                       ① 
      (1)豫章太守顾劭,是雍之子 。劭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外 
启信至,而无儿书。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宾客 
                                                       ② 
既散,方叹曰:“已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 !”于是豁情散哀,颜 
       ③ 
色自若 。 
      【注释】 

     ①雍:顾雍,字元叹,累迁尚书令,位至丞相。 

     ②延陵:地名,这里指延陵季子。春秋时代,吴国的季札受封于此,称延陵季子,他最熟悉礼 

制,他儿子死后,葬丧都合乎礼。并且说:“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丧明: 

 《礼记·檀弓上》载,孔子弟子子夏死了儿子就哭瞎了眼睛。孔子的另一弟子曾子为此责备他,认为 

…  20…

这是子夏的罪过之一。 

     ③豁情:敞开胸怀;心情开朗。 

       【译文】 
     豫章太守顾劭,是顾雍的儿子。顾劭死在任内,当时顾雍正大聚下属饮 
酒作乐,他亲自下围棋。外面禀报说豫章有送信人到,却没有他儿子的书信。 
顾雍虽然神态不变,可是心里已明白其中的缘故;他悲痛得用指甲紧掐手掌, 
血流出来沾湿了座褥。直到宾客散去以后,才叹气说:“已经不可能有延陵 
季子那么高尚,难道可以哭瞎眼睛而受人责备吗!”于是就放开胸怀,驱散 
哀痛之情,神色自若。 
                                                                            ① 
       (2)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 
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 
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注释】 

     ①嵇中散:嵇康。参看 《德行》第16则注①。广陵散:古琴曲。 

       【译文】 
      中散大夫嵇康在法场处决时,神态不变,要求给他琴弹,弹奏《广陵散》 
曲。弹完后说:“袁孝尼曾经请求学这支曲子,我吝惜固执,不肯传给他, 
 《广陵散》从今以后要失传了!”当时,三千名太学生曾上书,请求拜他为 
师,朝廷不准许。嵇康被杀后,文王司马昭随即也后悔了。 
                                                                ① 
       (3)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 ,衣服焦然,神色 
                  ② 
无变,书亦如故 。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往。 
       【注释】 

     ①霹雳 (pī lì):响声很大的雷。 

     ②焦然:形容烧焦了。 

       【译文】 
     夏侯太初有一次靠着柱子写字,当时下着大雨,雷电击坏了他靠着的柱 
子,衣服烧焦了,他神色不变,照样写字。宾客和随从都跌跌撞撞,站立不 
稳。 
       (4)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①                                                                       ② 
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 

     ①折枝:使树枝弯曲。 

     ②信然:确实这样。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些小孩儿出去游玩,看见路边的李树挂了 
很多果,压弯了树枝,小孩儿们争先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别人问他,他回答说:“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拿李子来一尝,果真是苦的。 
                                                            ① 
       (5)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 。王戎七岁,亦往看。 
                                                      ②                            ③ 
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 。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 
       【注释】 

     ①宣武场:场地名,在洛阳城北。断:隔绝。纵:听凭。按: 《水经·谷水注》引《竹林七贤 

论》说:魏明帝在宣武场上围起栅栏,包住虎牙,派大力士跟虎搏斗。 

     ②承间:同“乘间”,趁着空子。颠仆:跌倒。 

…  21…

     ③湛然:形容镇静。 

       【译文】 
     魏明帝在宣武场上包着老虎的爪牙,举行人、虎搏斗表演,任凭百姓观 
看。王戎当时七岁,也去看。老虎乘隙攀住栅栏大吼,吼声震天动地,围观 
的人全都吓得退避不迭,跌倒在地。王戎却平平静静,一动不动,一点也不 
害怕。 
       (6)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戎虽不受,厚报其书 
① 
  。 
       【注释】 

     ①筒中笺布:一种细布,卷作筒形。按: 《晋书·王成传》作“筒中细布五十端。”端:二丈 

为一端。 

       【译文】 
     王戎任侍中的时候,南郡太守刘肇送给他十丈筒中细布,王戎虽然没有 
受礼,还是深情地给他写了一封回信。 
                         ① 
       (7)裴叔则被收 ,神气无变,举止自若。求纸笔作书,书成,救者多, 
                           ② 
乃得免。后位仪同三司 。 
       【注释】 

     ①裴叔则:裴楷,字叔则,曾任屯骑校尉、太子少师。按:公元290年晋武帝死,晋惠帝立, 

太傅杨骏辅政,第二年皇后贾氏杀杨骏,裴楷和杨骏是儿女亲家,也被逮捕。 

     ②仪同三司:仪仗同于太尉、司徒、司空。这三个官职号称三公,又称三司,三公以下有”位 

从公”之名,仪同三司的都是位从公,即非三公却给以和三公同等的待遇。 

       【译文】 
     裴叔则被逮捕时,神态不变,举动如常。要来纸笔写信给亲朋故旧,信 
发出后,营救他的人很多,才得以免罪。后来位至仪同三司。 
                                              ①                  ② 
       (8)王夷甫尝属族人事,经时未行 。遇于一处饮燕 ,因语之曰:“近 
                                                         ③ 
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傫掷其面 。夷甫都无言,盥洗毕, 
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在车中照镜,语丞相曰:“汝看我眼光,乃出牛背 
   ④ 
上 。” 
       【注释】 

     ①王夷甫:王衍,字夷甫,官至太尉。属 (zhū):嘱托。 

     ③饮燕:同“饮宴”。 

     ③傫 (lěi):食盒。 

     ④“汝看”句:牛背是挨鞭子打的地方,王夷甫自以为风采神韵优美出众,眼光也高人一头, 

不屑计较刚才发生的事。 

       【译文】 
     王夷甫曾经托族人办事,过了一段时间还没办。后来两人碰到一起吃喝, 
王夷甫便问那位族人:“原先托您办的事,怎么还不去办呢?”族人非常生 
气,就举起食盒扔到他脸上。王夷甫一言不发,洗干净后,挽着丞相王导的 
手,和他一起坐牛车走了。在车里照着镜子,对王导说:“你看我的眼光, 
竟然超出牛背之上。” 
                                         ①                                ② 
       (9)裴遐在周馥所,馥设主人 。遐与人围棋,馥司马行酒 。遇正戏, 
不时为饮,司马恚,因曳遐坠地。遐还坐,举止如常,颜色不变,复戏如故。 
王夷甫问遐:“当时何得颜色不异?”答曰:“直是暗当故耳!” 
       【注释】 

…  22…

     ①设主人:以主人身分备办酒食。 

     ②馥司马:周馥手下的司马。周馥任平东将军,将军府下有司马,管一府之事。行酒:在宴会 

上主持行酒令、斟酒劝饮等事。 

       【译文】 
     裴遐在周馥家,周馥以主人身分宴请大家。裴遐和人下围棋,周馥的司 
马负责劝酒。裴遐正在下棋,时时要酒喝,司马很生气,便把他拽倒在地上。 
裴遐爬起来回到座位上,举动如常,脸色不变,照样下棋。后来王夷甫问他: 
 “当时怎么能做到面不改色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