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灵体操-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心灵发生着频繁而巨大、急剧又微妙的变化,《心灵体操》意在倡导通过做心灵体操,让心灵保持健康与纯洁。刘心武说,这些随笔首先是为自己写的,“坦率地说,与大家一样,我的内心深处同样有着大块的灰色地带。比如我在50岁以前,有嫉妒同辈作家之心,害怕他们超过自己;60岁后又羡慕青年一代作家的才情,恐慌他们盖过了我们这代作家的风头。好在我这些年及时‘做操’,才驱散了郁积在心里的阴影,心态变得健康明媚起来。”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 作者:刘心武 
 


/* 标题 */
心灵体操

/* 目录 */
我的心理保健操
玻 璃 翠(1)
玻 璃 翠(2)
皱皮苹果(1)
皱皮苹果(2)
譬如朝露(1)
譬如朝露(2)
咀嚼蒲公英(1)
咀嚼蒲公英(2)
春水浴心(1)
春水浴心(2)
春从心出
心灵百叶窗(1)
心灵百叶窗(2)
吉凶不在鸟音中(1)
吉凶不在鸟音中(2)
一把米有多少粒?(1)
一把米有多少粒?(2)
这朵花儿叫喜欢(1)
这朵花儿叫喜欢(2)
云锦满心湖(1)
云锦满心湖(2)
给心房下一场雪(1)
给心房下一场雪(2)
镟出自己的小木梨
长 吻 蜂(1)
长 吻 蜂(2)
埋 果 核(1)
埋 果 核(2)
别临时摆动舌尖(1)
别临时摆动舌尖(2)
香槟玫瑰(1)
香槟玫瑰(2)
淡黄的银杏(1)
淡黄的银杏(2)
亲近牛筋草(1)
亲近牛筋草(2)
候春的秋叶(1)
候春的秋叶(2)
“康熙开心果”
怒    绿(1)
怒    绿(2)
碰 头 食(1)
碰 头 食(2)
勇对平淡(1)
勇对平淡(2)
崇尚平实
从今不怵这只杯(1)
从今不怵这只杯(2)
那边有个大花园(1)
那边有个大花园(2)

顾影自赏(1)
顾影自赏(2)
栽棵自己的树(1)
栽棵自己的树(2)
装满自己的碗(1)
装满自己的碗(2)
半拉西瓜(1)
半拉西瓜(2)
框住幸福(1)
框住幸福(2)
迈过“本命年”的“坎儿”(1)
迈过“本命年”的“坎儿”(2)
我的绿宝石(1)
我的绿宝石(2)
忠告自己(1)
忠告自己(2)
提个马扎随处坐(1)
提个马扎随处坐(2)
提个马扎随处坐(3)
春草明年绿(1)
春草明年绿(2)
意识到我是自己(1)
意识到我是自己(2)
唱一首自己的歌
把嘴张圆(1)
把嘴张圆(2)
神圣的沉静(1)
神圣的沉静(2)
楸 树 花(1)
楸 树 花(2)
美丽的藩篱(1)
美丽的藩篱(2)
漱口音与雨丝影(1)
漱口音与雨丝影(2)
突发绮想(1)
突发绮想(2)
万事开头易(1)
万事开头易(2)
万事开头易(3)
花    车
飞花时刻(1)
飞花时刻(2)
拂去浮云(1)
拂去浮云(2)
长袖·短袖(1)
长袖·短袖(2)
窗外一株银杏树(1)
窗外一株银杏树(2)
免费午餐(1)
免费午餐(2)
免费午餐(3)
那天,你丢失了什么?(1)
那天,你丢失了什么?(2)
气盛出文(1)
气盛出文(2)
生命的气根(1)
生命的气根(2)
话说“糟改”(1)
话说“糟改”(2)
别怕崴泥(1)
别怕崴泥(2)
关于完美的思考(1)
关于完美的思考(2)
心上栽棵含羞草(1)
心上栽棵含羞草(2)
“布 波 裙”(1)
“布 波 裙”(2)
烟 灰 缸(1)
烟 灰 缸(2)
环心剧场(1)
环心剧场(2)
莫 失 亮
捆妥诚信
蓝色铃铛(1)
蓝色铃铛(2)
“暂”字里面禅意浓
柳藏鹦鹉语方知
山外青山天外天
因忧伤而高贵(1)
因忧伤而高贵(2)
因忧伤而高贵(3)
跟陌生人说话(1)
跟陌生人说话(2)
陈    灰

/* 1 */
  我的心理保健操     

  我把自己城内的居处称做“绿叶居”。居室里的巴西木和大叶绿萝都表明了我对绿叶的偏爱。早在1979年,我就写过一个短篇,叫《我爱每一片绿叶》。爱叶之心,至今不变。

  我一般在晚上10点开始写作,在优美的古典音乐之中,一直写到次日凌晨四点左右结束。中午起来吃一顿早、午合餐,下午读书、看报、会客,晚餐的菜肴比较丰盛,在温馨的烛光里,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我之所以能够精力充沛地在文学中辛勤耕耘,其重要原因就是加强了心理保健。关于自己的心理保健,我有六套“心理保健操”。

  列表化解操:心乱时,在一张纸上先写一行大字“我为什么心乱”。然后列出三栏,分别写出“最烦心的事”、“次之的事”、“小事”,列好后,从“小事”开始逐项化解,凡大体可以化解的,都用红笔划去;剩下的,自然要认真对付,一时虽化解不了,但由于心绪经过一番梳理,也就坦然多了。

  自寻小乐趣操:遇无聊提不起神来做正事时,就先找些有趣的小事来做,例如用湿棉花球给所养的盆栽植物洗涤叶面之类。在琐屑的小乐趣中,无聊感便渐渐消失,于是恢复了做正事的兴致。

  回忆美景操:心里淤着浊气时,就到沙发或床上取最舒适的姿势,在轻柔的乐曲声中,闭目冥想,让名山大川的美妙镜头重新在脑海中浮现,一幕幕的美景,犹如熨心的拂尘,能将淤积沌塞的浊气涤尽。

  无损害宣泄操:心中窝着一团恶气,搞不好会爆发时,可将平时准备好的废纸使劲撕扯,或选择适当地点将已破损的旧瓷盘之类砸碎,同时,口中念念有词,或哼唱“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自嘲操:因洋洋得意而心理状态发生偏斜时,须作一点自嘲,做法多种,有一种叫“对镜自嘲”——“你有什么了不起?升天了么?咦,瞅你乐的!你前头的困难还多着呢……”人在自嘲中,失去的只是虚荣,获得的却是清醒。

  走向混沌操:借从维熙大作《走向混沌》的名字,表达非良性的心理状态转化为良性的意思。在过分清醒得小肚鸡肠时,便用此操加以调整。有一法为拿起一本唐诗宋词,随手翻开,目过口诵,摇头摆脑,以抹去萦绕于心头的那些过于细腻的算计。

  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保健,加之日常的散步锻炼,我虽年过花甲,依旧笔耕不辍,在城内的“绿叶居”和郊野的“温榆斋”中,双手敲击键盘嗒嗒有声,怡然自得。



/* 2 */
  玻 璃 翠(1)     

  那次参加一个笔会,费用是一家物料公司赞助的,公司总经理是一位热爱文学的中年妇女,参加活动的作家此前大多不懂何谓物料,她就拿出两只高筒玻璃杯来,举例告诉大家,一家大宾馆落成,投入使用前除了家具等大型用品外,必然还要配备些小东小西,“比如我手里的玻璃杯,一个宾馆需要的数量非常可观,而且要经常更新换代,我们公司就是专门向他们成批供应这类日用物品、消耗材料的……”介绍完她的公司,她就宣布将赠送我们每人一匣那样的玻璃杯,每匣八只,是钢化玻璃制品,不怕跌落磕撞的。说完就演示,将左右手

 各握的玻璃杯用力相撞,谁知一撞就全破裂了,哄堂大笑中她十分尴尬,忙又拿出几只玻璃杯,连撞带摔,这次确实体现出了钢化玻璃的非凡品质,无一破损,她对大家说:“再怎么钢化,玻璃总还是玻璃,你们使用的时候,还是别跟我似的故意去摔碰显摆吧!”

  我头一次见识钢化玻璃杯是改革开放初期。一位熟人从日本访问归来,带回了一只,他不但自己经常故意松手将其跌落地下,而且还特别乐意将其塞到别人手中,鼓励将其摔碰。记得他命令我将那杯子“完成自由落体运动”时,我真的很心慌,那毕竟是只玻璃杯而不是锰钢杯啊,犹豫了好几分钟,才哆哆嗦嗦地撒了手,杯子落地发出咣当脆响,我闭上眼睛再睁开,还在地上旋转的杯子竟毫发无损!后来熟人们见了他那杯子,有的就会不请自摔地当新奇玩意儿取乐。谁知有一回一位熟人只是轻轻地把那杯子从桌上往地下一拨,杯子一落地便在我们面前碎成了一片玻璃碴儿,大家顿时惊呆了。杯子的主人深呼吸了一下,才解嘲地说:“钢铁战士也还是会衰老、会去世的啊!”

  如果把人比作玻璃杯,那么,钢化玻璃杯就好比是具有优势的个体。或者学历高,留过洋;或者地位显,言如鼎;或者名气大,人气旺;或者财富多,生意大;或者竟兼而有之,俨然时代骄子。这样的人士当然比一般人经得起震荡,不会轻易破裂。这些人在钢化自己的过程里,备尝艰辛,弥足自豪,但是钢化所获得的品质,应该用来造福社会、关爱他人、提升自己,而不应该产生高人一等的心理,觉得反正自己具有优势,因此就满不在乎起来,故意地摔碰显摆,恃学历而移花接木,端官架子说官话玩忽职守,守吃老本甚至停耕辍织却自嘘虚名,夸张露富狂妄推行以蛇吞象的计划……这样的“钢化玻璃杯”,就算主观上还不是想背德违纪犯规触法,客观上却难免招至种种尴尬抨击追究惩罚,甚至身败名裂,最终化为一堆不成器的碎玻璃碴。

  其实,就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性格里都可能有类似钢化玻璃的成分。我们常说的一个词是脆弱。仔细想来,脆比弱可怕。弱,往往从外在形态上,就让别人和自己多一分戒惕,因此,弱点一旦挑明,也就比较容易注意克服,为人处事能够低调,危害性也就因而变小。脆,好比玻璃,外在形态上是硬而透明的,人心理上多半有这种“脆点”,不少“脆点”还加以自我“钢化”,比如觉得自己是“强人”,“心到必然功成”,“永不言败”,或者觉得自己“反正问心无愧”,“他人其奈我何”。因此该缩手时不缩手,该放弃时不放弃,该妥协时不妥协,该心软时不心软,该求其次时偏硬撑着去拔尖,为人高调苛刻,也就好比总是故意地把钢化玻璃杯往地上扔,以为无论如何自己的“钢铁决心”是可以经受强烈震荡的。结果呢,咣当一声,竟然破裂粉碎了,后悔莫及。其实,早该意识到,自以为是钢铁硬的东西原来是玻璃脆,而且,即使硬如钢铁,也有老化的时候,要居“硬”常思“脆”,自觉地克服“脆点”,实事求是地对待社会、他人和自己。



/* 3 */
  玻 璃 翠(2)     

  有一种草花叫玻璃翠,植株叶片半透明很像浅绿色的玻璃,开出的红花如缄默之唇。这花很容易栽养,建议有志于发现、克服自己“脆点”的朋友都养上一盆。不仅是因为玻璃翠这花名谐“玻璃脆”的音,仔细观察,你可以发现这花的茎叶一方面真如玻璃般凝实晶莹,一方面又显露将其一掐必断的脆弱特性。它的生长,是把自尊、自强、自傲、自爱,与自戒、自慎、自审、自惕结合在一起的,常常面对这样一盆草花,比常用钢化玻璃杯喝饮料,更能获得人生启迪啊。



 

/* 4 */
  皱皮苹果(1)     

  从郊区书房回到城里的家,总会遭逢一大摞待拆看的邮件,我的习惯是先看熟悉者的,对于那些寄件方不熟悉的,一般是先拆看外表堂皇的,这是否有些个“嫌贫爱富”?但“金玉其外”的诱惑,恐怕是很多人都难以拒绝的,尽管往往会发现“败絮其中”,也只好叹息一声了之。有的来函,信封寒酸,字迹幼稚,右下角的地址是某镇某村,由作协或编辑部贴条转来,根据近年来的经验,这样的信函,很少是读我新作品后告知感想的读者来信,多半是附上他写的并不成熟的习作,希望我能往报刊推荐的。



   回到城里,大体浏览一下积存的邮件后,我多半会下楼,到附近绿地遛遛。那天到票友聚集的廊亭,听他们轮番演唱,几位经常炫技的票友,已成为我们那一带的明星,我一见他们那堂皇的架势,就总要坐到廊栏上洗耳恭听,无论是裘派黑头,还是程派青衣,听着那些唱段,真觉得满耳落花,满心沁芳。不仅那些名票脸熟,就连总去旁听的,也有若干熟脸。有位年纪估计跟我相仿的,个头矮小,其貌不扬,他欣赏时,总轻闭双眼,一只手还随那声腔在膝上轻扣,他那满脸的皱纹也微微抖动,令我觉得非常滑稽。

  那天傍晚遛弯回家,饭后想吃水果,去阳台取。我家的水果一般都放在阳台的一个大纸匣里,弯腰一看,所储水果不多了,又忽然发现,在角落里,有只不大的苹果,显然是很久以前买来,一直忘了吃的,赶忙取出来,放在手心里一看,它那表皮已经干燥得起皱了。

  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首诗,忘了是国人写的还是翻译过来的,里头有几句是以苹果的名义请求:“削我皮,或者用牙啃/之前,能否仔细欣赏一下/我表皮的美丽。”苹果,以及其他水果,确实有权利这样地要求人类。实际上我是一贯比较注意水果外表的,而且经常“以貌取果”,也懂得把比如说苹果的外皮当做专门的审美对象。我曾很小心地将一只大苹果那华丽的外衣削成连续不断的螺丝转,然后将它巧妙地搁放到桌子上,令它望去仍是一只完整的大苹果。

  那天我仔细端详那只皱皮苹果,忽然非常感动。它在被遗忘的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让自己沾染霉菌,坚决地不腐烂,因此虽然它的表皮因脱水而发皱,却身无黑斑,并且让那红晕依然具有诱惑力,还散发出一种略带酒味的甜香。它是怎样度过那些寂寞的日子,如何洁身自好、保存实力,甚至还利用那被冷落的时间,尽量把自己的糖分保持住的?

  我把皱皮削掉,那苹果露出的果肉居然鲜若处子,先尝一口,异常香甜!吃完它,还回味了许久。



/* 5 */
  皱皮苹果(2)     

  第二天,我又下楼遛弯,又去听那些票友演唱。那位我觉得颇为滑稽的听众,又在那里闭眼击节。我忽然觉得,他很像是一只皱皮苹果。待那边一曲唱完,我就跟他说,您何不来上一段?他脸倏地红了,更像皱皮苹果了。接着也有其他人注意到了他,跟着劝,或者竟是跟着起哄,后来连操琴的也问,他究竟想露哪段?他呢,站起来,走到人群当中,说了声“让徐州”,清清嗓子,跟拉琴的对了对弦,然后在琴师配合下,居然唱起了言派腔,宛转优雅,吐字如珠,我觉得那一刻他就仿佛削掉皱皮的苹果,因为在落寞中久久地自爱,保存住

 了一腔鲜活,一旦得以施展,则散发出沁脾的香甜。一曲终了,掌声里,我悟出更多。

  我承认,因为对积存的邮件里那些“皱皮”的一贯轻视,有的启封后潦草一瞥,就马上当作废物丢弃。现在,我提醒自己,也许,那会是一只“皱皮苹果”,虽然其貌不扬,甚至委琐鄙陋,但表皮里面,却会有鲜活的甜汁,我必须慎重对待,不得轻率处置。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好比能唱言派“让徐州”的高手能人,但殷殷期待之心,确是有了。

  又想到,悠悠人生,谁能永居中心?谁能永有抢眼而马上被选取、光艳显示的机会?我自己,也颇像滑落到果匣角落的一只苹果,我能否努力避免感染霉菌,在洁身自好中,任凭表皮起皱,而内里仍默默地保持、积蓄着能贡献于他人、社会的精华呢?



/* 6 */
  譬如朝露(1)     

  到了花甲之年,曹操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千古名句不免经常袭上心头。其实比曹操更早的诗人秦嘉已有“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的感慨,而曹操的儿子曹植又有“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的沉吟,这说明以露喻命成为了人们的一种通感。佛教《金刚经》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以前一直觉得梦幻比朝露多彩,泡影比朝露浪漫,电光比朝露壮丽,四种并列的短促命相里,似乎惟有朝露最卑微凡庸。



   我是个夜晚写作、上午睡觉的惫懒人物,虽然也写过《仙人承露盘》之类的作品,也跟着古人感叹过“譬如朝露”,其实,究竟朝露是怎么凝结出来的,以往并不曾专门观察过。近两年在京东远郊一个村子辟了一个书房,周围全是田野。那天下午,我到村外画水彩写生,结识了农民小陶,聊天当中,听他说及“接露”,很觉新奇。他种的那一大片地,引进的是香港的一种名称古怪的蔬菜,这种菜在生长期里朝露越旺质量越好,所以他经常天不亮就到地里去等待凝露。据他说,朝露的多寡旺涩取决于黎明时地面与低空的温差是否恰到好处,地面温度太低了不行,低空中的水气太少也不行。他也不光是消极地等待,有时会燃些热烟熏地,或往菜田旁的沟渠里灌水,他说当晨光像灶膛般亮起来,看到菜叶上凝出了浑圆的露珠,心里头的高兴劲儿,跟看到老婆顺利生下胖娃娃一模一样。小陶说得我心痒,于是有一天我就让他天亮前来唤醒我,带我一起到田野里去“接露”。

  近年北京气温持续偏高,雨水稀少,小陶边领我往田里去边叹气说,地皮散热虽然势头很旺,但是低空里水气不足,所以露水很难凝出,就像婆娘生孩子难产一样,让人犯愁。又说不光他种的菜需要露水滋润,就是一般的庄稼,在这旱年里头,多点露水也能缓解旱情。深一脚浅一脚地跟他往前走时,露水的分量在我心上也沉重了起来。

  我们来到田里时,东边天空已是蛋青色,小陶在田里游动,我遵他的叮嘱蹲在一株他称为“二胖子”的菜棵前,睁大眼睛观察那肥大的叶片。在朦胧的天光里,初看只觉得那叶片蔫涩乏味,心想这样的蔬菜难道真像小陶所说,是专门供应高档餐馆的“摇钱菜”?稍后觉得脚下氤氲出些温热,而低空中沉旋下些微寒;再后,东边天际仿佛有天女散花,倏忽一扇霞光闪出,那边小陶喊了声“注意”,我忙更专注地盯视那片菜叶,陡然有晶莹微颤的露珠出现,那叶片竟也无风自颤起来,仿佛一觉醒来伸臂舒展打着长长的呵欠,我也不禁喊了声:“看呀!”我更仔细地观察,觉得那几个露珠确实都像刚落生的娃娃,新鲜的生命透着单纯憨戆,有一粒悬在叶尖上,反射出朝霞的虹彩,欲滴未滴,淘气里透着聪慧……很快地,天光大亮,朝阳的射线密集地倾泻到田野里,眨眼之间,叶尖的露珠已然无声坠落,而叶片上的露珠,有的不知是怎么消失的,但有一粒,我清清楚楚地捕捉到了它浸润融汇到叶脉里的那一瞬,确实,非常短暂,然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