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知死 焉知生:名人死亡档案-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民族尊严的一面旗帜:杨靖宇(1)
身份:中国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
  死于:1940年2月23日(终年35岁)
  死因:战死
  地点: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
  评价:杨靖宇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东北领导抗日斗争。1933年建立以磐石县玻璃河套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率部多次取得重大胜利。他的威名令敌人闻风丧胆,以致孤身一人作战,牺牲多时,敌人仍不敢靠近。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决心和气概,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是祖国人民的好儿子,共产党的好战士。
  1940年初,正是长白山区最冷的季节,气温下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东北抗日联军的战士们依然出没在林海雪原,与日寇的重兵周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他自带一部在抚松、蒙江、通化一带坚持。2月,由于叛徒的告密,他的行踪暴露,日本出动大批兵力,日夜搜索。经过一次次战斗,粮食和弹药断绝,他身边的战士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6个人了。大家又累又饿,只得靠在一起取暖。经过一番深思,杨靖宇决定把6名战士分开行动。可是他们谁也不愿离开敬爱的首长。杨靖宇深情地对他们说:“多活一个人就多一份革命力量,死在一起又有什么意思呢?分开走,目标小,能够突围出去,将来还会见面的。”大家都不做声了。临别时,杨靖宇紧紧地握着战友的手叮嘱道:“为了革命,我们要坚持到底,就是死,也不能泄露党的机密,也不能向敌人屈服投降!”
  杨靖宇带着两名战士在森林里又转了两天,来到大东沟附近,被敌伪特务发现,在交战中,两名战士先后牺牲,敌人从战士身上搜出杨靖宇的印章,断定杨靖宇就在附近,立即将包围圈在这一带撒开,并派出大批特务,化装成进山打柴的农民搜寻杨靖宇。此刻,只剩下杨靖宇一个人孤军苦战了。几天来,他瘦弱得连树皮都啃不动了,只能从棉衣里拉出一丝丝棉花,和着一团团冰雪,塞进嘴里充饥。而且他正发着高烧,严重的关节炎还使他的双腿失去了知觉,但他无所畏惧,仍巧妙地同敌人周旋。
  2月23日,杨靖宇孤身一人来到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结果被打扮成农民的特务发现。特务立即带着敌伪军将杨靖宇包围。杨靖宇倚着一棵百年古松,双手持枪,与敌激战,打死了好几个敌人。左手负伤,鲜血直流,他便顽强地用右手握枪射击,最后在敌人的密集射击下壮烈牺牲。
  敌人用炮车将杨靖宇的尸体拉到县城,三木中将终于看到了这个与他在东边道(今吉林东部及辽东地区)战斗了2208天的杨靖宇。他摘下军帽恭恭敬敬地给杨靖宇敬了个礼。然而这个残暴的日本军官实在无法理解这位英雄的铮铮铁骨、耿耿丹心。他不明白是什么力量支配着他与严寒、饥饿搏斗,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分钟。于是他下令将杨靖宇的尸体解剖,要看看杨靖宇吃了什么药物,使他这么坚强,要看看他的身子是铁打的,还是钢铸的,特别要看看杨靖宇的胆有多大,敢这样和关东军顽抗到底。尸体解剖后,包括三木中将在内的敌人都惊呆了:他的胃里只有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一颗粮食都没有。他已经很多天没吃食物了,他完全是凭着意志力坚持与敌人顽强战斗的!
  日寇最后残忍地将杨靖宇的头颅砍下,并拍了照,冲洗了几麻袋照片,撒向抗联战士活动的地区,妄图吓倒抗日军民。杨靖宇的遗体被掩埋在大雪之中。7天后,敌人突然为杨靖宇刻了一个假头,给他完尸下葬。原来,三木中将杀害杨靖宇后,夜夜梦见他的威武形象,醒来总是头痛难忍,因而就想了这么个办法作为解脱。
  杨靖宇的头颅被敌人泡在药水罐里,存放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医务科,日本投降后,被长春医学院接管。中###组织决定设法取回杨靖宇的头颅。长春的中共地下工作者派军医刘亚光打入国民党的一个卫生队。刘亚光借去医学院给国民党军官巡诊的机会潜入解剖室,找到了杨靖宇和另一位抗日联军将领陈翰章的头颅罐。他冒着生命危险,借运医疗器械之名将其偷运出来。1948年12月,杨靖宇头颅被护运至哈尔滨。经生前战友辨认,得到确认。
  

民族尊严的一面旗帜:杨靖宇(2)
1957年9月,杨靖宇烈士陵园在吉林省通化市建成。1958年2月,黑龙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党政军民举行了隆重的将军头颅恭葬仪式。至此,杨靖宇的头颅和躯体合葬在了一起。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布衣将军:冯玉祥(1)
身份:爱国将领
  死于:1948年9月1日(终年66岁)
  死因:轮船失火
  地点:黑海
  评价:冯玉祥一生大起大落,尽显英雄本色。他倒过袁世凯,杀过吴佩孚的回马枪,囚禁过曹锟,驱逐过溥仪,反过蒋介石,人称“倒戈将军”。然而冯玉祥的倒戈,都是为了真理和正义。他一生最引以自豪的是将满清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冯玉祥戎马一生,好学不倦,生活简朴,为政清廉,也被称为“布衣将军”。
  抗战胜利后,冯玉祥被蒋介石排挤出军队,被迫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在美期间,他发表演说,揭露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反对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并公开声明与蒋介石决裂。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已成定局。7月31日,受中共中央的邀请,冯玉祥一家坐上了“胜利”号客轮离开纽约,准备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此时的冯将军,心情是相当喜悦的,人在大西洋,心却早已回到了祖国。
  9月1日上午,“胜利”号客轮经过1个月的海上航行驶入了黑海,船长对全体乘客宣布:明天就可以抵达苏联的敖德萨市!对于在海上生活了1个多月的乘客来说,这犹如注射了一支兴奋剂,大家顿感欢欣鼓舞。冯玉祥将军也十分兴奋,因为返回祖国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半倚在床上,向女儿讲述着他1926年赴苏联考察的事情。两个女儿听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突然,老将军打住了话头,他感觉到舱房里有一股异样的气味,回头一看,只见一缕黑烟正从紧闭的门缝中涌进包间。原来是客轮失火了。大火来得突然而猛烈,浓烟烈火从底舱迅速蔓延到各个舱房。报务员还未来得及将海难紧急呼救信号“SOS”发出,无线电报务室就被大火吞没了。毫无准备的乘客顿时乱作一团。
  冯玉祥夫妇和两个女儿发现浓烟后知道不妙,拎起箱子就向后跑,但舱门已被浓烟封住,过道里黑烟滚滚,根本辨不清方向。此时大火借着风势,越烧越旺。他们还没等冲出包间的舱门,便被浓烟熏倒了。冯玉祥的儿子冯洪达当时住在隔壁,他发现客轮失火后,立即从窗口跳到甲板上,去营救被困住的父母。但通道内浓烟弥漫,一片漆黑,根本无法进入包间。冯洪达急中生智,找来一把消防斧,将玻璃砸碎,冲了进去。他忍着浓烟和热浪,在房间内摸来摸去,突然脚下触到了一个躺着的人,便奋力将这个人抱出窗口,母亲李德全得救了。随后,冯洪达又折回包间寻找父亲。浓烟呛得他透不过气来,幸亏有人递给他一个灭火器,才把浓烟冲淡了一点。他看见父亲高大的身躯横躺在舱门口,便赶紧抱着他往外拖。老将军两臂低垂,躺在儿子的怀里毫无反应。此时浓烟熏得冯洪达也已经神志模糊,幸亏船员过来帮忙,才将老将军抬出包间。第二天下午3时,老将军终究没能够醒来,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谁也不会料到,这位戎马一生、身经百战的赫赫有名的将军,在枪林弹雨中不曾倒下,却倒在了归国途中的大火中。与他一起蒙难的还有他的小女儿。由于“SOS”没来得及发出,外界对“胜利”号失火一无所知,无人前来救助,最后大火只能靠自生自灭。老将军和他的女儿、3名苏共中央委员以及200多名乘客遇难。
  1948年11月,叱咤风云的老将军终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祖国。然而令人悲伤的是,回到祖国的只是他洁白的骨灰。1949年9月1日,在冯玉祥遇难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北平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1953年10月15日,冯玉祥的骨灰安葬于泰山脚下。墓阶分三层,共有66级台阶,象征冯玉祥在人生的道路上度过66个春秋。汉白玉的墓壁上有郭沫若题的“冯玉祥先生之墓”,中间嵌有冯玉祥的鎏金铜像,并铭刻着他的自述诗《我》:
  我
  平民生平民活
  不讲美不讲阔
  

布衣将军:冯玉祥(2)
只求为民只求为国
  奋斗不懈守诚守拙
  此志不移誓死抗倭
  尽心尽力我写我说
  咬紧牙关我便是我
  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爱国的雄辩家:德摩斯提尼
身份:古希腊雄辩家、政治活动家
  死于:公元前322年10月12日(终年62岁)
  死因:服毒自杀
  地点:希腊卡拉富利亚小岛
  评价:德摩斯提尼自小口吃,发音不清,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高声朗诵,经过顽强的磨砺,最终成为古代最伟大的雄辩家。他刚到而立之年,就投身国务活动,后来成为雅典的执政官。他凭借着犀利的话语、卓越的演说才能呼吁人民起来反对祖国与全希腊最危险的敌人……马其顿。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为祖国的自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公元前323年,马其顿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病逝的消息传到了雅典。德摩斯提尼立即领导了对马其顿的斗争。雄辩家进行了一次次演讲,鼓励同胞们马上起来挣脱马其顿的桎梏。在他的主持下,雅典还派了使节去伯罗奔尼撒,策动那里的国家加入到反对马其顿的斗争中来。
  与马其顿的战火重又燃起。起先,雅典人占上风。雅典统帅列奥斯提尼率8000军队挺进帖撒利亚,与马其顿军队展开了激战。许多城邦也站到了雅典一边。同盟者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将马其顿军队围困在帖撒利亚的拉米亚城堡内。然而在围城期间,富有作战经验的列奥斯提尼不幸阵亡,使得战事拖延下来,并开始朝着不利于雅典的方向转化。此时,同盟者之间也出现了裂痕,而马其顿方面派来了大批的援军,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马其顿首先迫使雅典的盟国就范,然后全力攻打雅典。公元前322年8月,战斗在克瑞农堡打响,雅典人被打败了。德摩斯提尼躲避到了一个名叫卡拉富利亚的小岛的波赛冬海神庙中。马其顿人将他缺席判处死刑。
  当时雅典出现了许多可耻的自愿追捕逃亡者的叛徒。在这些叛徒中,最卑劣无耻的要算一个曾经当过演员的叫阿尔希的人。他获悉德摩斯提尼的逃亡地后,立即带领色雷斯雇佣军来到小岛的神庙。阿尔希假惺惺地建议德摩斯提尼随同他去见马其顿统帅,还要他相信马其顿人不会做出令他不愉快的事情。德摩斯提尼正色说道:“阿尔希,从前你的表演未博得我叫好,今天你的诺言同样不会打动我的。请稍候片刻,我要写些东西给亲人。”说完,他径自返回庙内,拿出一束纸草及一支芦苇笔,他把笔塞进嘴里,如往常一样,在下笔写前,先把笔咬了咬。原来,在芦苇笔内,他早已放好强效毒药,现在他把它吞下了。写完后,德摩斯提尼刚跨出神庙门槛,就倒地死了。这一天是公元前322年10月12日。
  德摩斯提尼就这样死了。他不希望祖国遭奴役,为了祖国的自由和独立斗争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死后不久,雅典人民在城市广场上树起了他的铜雕像。雕像脸上似乎露出某种伤感,失望的双手紧握着。铜像下面镌刻着这样的铭文:德摩斯提尼,倘若你有与你智慧相当的强力,马其顿的战神就不会在希腊占有权柄。
  

奥尔良圣女:贞德
身份:法国民族英雄
  死于:1431年5月31日(终年19岁)
  死因:火刑
  地点:法国卢昂广场
  评价: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她拯救了奥尔良,拯救了法兰西。她后来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为祖国而斗争的许多妇女的崇拜偶像。
  1430年春,贞德的军队在康边城附近与敌军展开激战。她面对的不仅是强大的英军,而且还有与英军公开勾结的法国勃艮第集团。由于敌人势众,战事失利,贞德且战且退,准备撤入城内。就在这时,突然城门砰的一声紧闭了,接着吊桥也悬了起来。原来要塞城防司令弗来因害怕敌军会趁势冲进城内,竟拒绝贞德入城。这样,贞德只得和护卫她的士兵继续战斗,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落入勃艮第军队手中。
  在囚禁中,贞德几次试图逃走,但都未获得成功。法国国王查理七世袖手旁观,未采取任何营救措施。英国则威胁勃艮第军队,让他们尽快把贞德交给英军,希望对她施加卑辱的刑罚,以驱除贞德那鼓舞法国人民斗志的魔力。1430年11月21日,勃艮第军队竟然以1万法郎的价钱将贞德卖给了英军!贞德被英军囚禁在一只铁笼子里,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她始终坚贤不屈。第二年,英军将其交给宗教法庭审判。教廷宣判贞德犯有70余条罪行,但都遭到了她的否认。贞德以她单纯而无邪的回答,以及虔诚贞洁的心灵,感动了这些法官,最后只被判“着男装”和“反对教会”罪。后来英军包围了法庭,扬言倘若贞德免除火刑,就取众法官的性命。到了5月31日,重压下的法官终于判贞德死刑。
  1431年5月31日,年轻的贞德身着一件灰色长袍,头戴一顶写着“背叛者、堕落在异端的女人”等字样的三角帽,在一万多人的注视下被押往卢昂广场。广场上竖着一座火刑柱,周围堆满了干柴。威武不屈的贞德被绑在火刑柱上,刽子手点燃了她脚下的干柴,烈火瞬间在她双脚周围升起。“你这个女巫还不忏悔?”负责执行火刑的人问。贞德一声冷笑,怒斥道:“你们烧死我一人,会有许多人起来把你们打倒!胜利属于法兰西!”贞德就这样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19岁。
  贞德大义凛然的英雄行为,激起了法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各地人民纷纷自动武装起来,投入抗英斗争。1436年,法军收复巴黎,此后不断收复其他失地。1453年,除了一个城市外,英军被全部逐出法兰西,英法百年战争终于以法国胜利而告终。1456年,法国教会法庭推翻了原判,为贞德恢复了名誉。到16世纪,贞德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她开始被誉为“圣女”。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凤凰涅槃:舒和兄妹(1)
身份:德国反纳粹斗士
  死于:1943年2月22日
  (汉斯终年24岁;索菲终年22岁)
  死因:被砍头
  地点:慕尼黑斯塔德海姆监狱
  评价:汉斯·舒和和索菲·舒和都是慕尼黑大学的学生,他们都曾经狂热地信仰过纳粹。但是,当面对横飞的血肉和冰冷的死尸时,他们动摇了。“沉默服从纳粹的德国人即是纳粹罪恶的胁从犯!”他们不愿再做沉默的胁从犯,组织了抵抗纳粹的“白玫瑰”小组。1942年夏,舒和兄妹开始散发他们自己印发的传单,揭露纳粹的暴政、虚伪以及在波兰屠杀30万犹太人的事实。舒和兄妹知道凭单薄之力同纳粹的国家机器相对抗,只能是以卵击石。他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敢于挑战这种怯懦的“主流民意”,唤醒被蛊惑的民众。
  1943年2月16日,也就是在舒和兄妹被捕的前两天,索菲曾对朋友说道:“已经有如此多的人为了这个暴政而死,现在应当有人为了反抗这个暴政而死了!”汉斯在给朋友的信中也这样写道:“我走过太多的弯路。我知道,深渊正在我面前张开大嘴,漆黑的暗夜包围了我求索的心灵……但我义无反顾地踏入深渊。”想想克劳德尔的那句话吧:“生命就是导向光明的历险。”舒和兄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很多人因为无知而所以无畏,而他们则是因为有知而所以无畏。真正的痛苦是没有信仰,而舒和兄妹因为有真诚的信仰,所以牢狱之灾、严刑拷打,甚至失去性命,都不是能使他们止步的痛苦。他们甚至还将此看成是幸福,因为信仰支配他们的一切。汉斯甚至相信痛苦能给人以力量。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坚信痛苦具有无穷的力量。真正的痛苦就像一个浴缸,我们将从浴后重生。”
  那么,是什么让这对兄妹忘记了恐惧和痛苦,如此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信仰呢?在他们的最后一期传单中这样写道:“自由与尊严!10年了,这两个美妙的德语词被希特勒及其帮凶榨干了汁液,砍尽了枝叶,拧歪了脖子,让人一听就忍不住恶心。只有希特勒这样拙劣的业余演员才能如此成功地把一个民族至高无上的价值扔进猪圈。10年来他们剥夺了德国人民所有物质和精神上的自由,毁灭了德国人民全部的道德基础,这充分证明了他们嘴里夸夸其谈的自由和尊严到底是什么……同学们!德国人民在看着我们!他们期待着我们!1813年我们战胜过拿破仑的暴政,现在我们要用同样的精神力量去摧毁纳粹的暴政!”
  2月18日,舒和兄妹被纳粹警察秘密逮捕。索菲虽是个只有22岁的女孩,但她对死一点都没有感到恐惧。她在行刑之夜睡得相当甜美,甚至还做了一个美梦。早晨她被摇醒后坐在监铺上对同监的狱友们讲述了她的梦:“我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抱着一个婴儿去受洗礼,婴儿穿着长长的白袍。到教堂必须穿过一座陡峭的山,我稳稳地抱着婴儿走上去。突然,我面前出现了一道冰川深涧。我刚把婴儿在身边放下,就坠入了深渊。”然后她又解释道:“那个婴儿就是我们的信念。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他的成长。我们是他的开路人,但我们必将在他成人之前为他死去。”
  22日下午,索菲是笑着走上刑场的。一出牢房,她眼望天空:“多么美丽的艳阳天呀!我必须离开。可今天在战场上又有多少人要死去,那么多充满希望的年轻生命……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唤醒千百万人民,那我们虽死何憾?”
  在他们被处死之前,为了“杀鸡骇猴”,起到警示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