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45-1949:中国战和纪实-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乱嚷嚷!”他把脸回过来,两眼望着张治中,“第二条路是同共产党讲和。有人主张请张文伯组织过渡政府,但文伯说不能负此重任,难道要我去同共产党谈?就是能谈,我的面子往哪儿放?我宁愿重申决心打下去!我最痛心的是,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美国人领头在京、沪撤退侨民,有意给我难堪!在他们策动下,有人告诉我以李德邻、何敬之、白健生以及……”他不愿说出宋子文,“嗯嗯,以他们为首的影子内阁已经在南京出现了。这就是第三条路。你们以为走得通么?”他怒气冲冲地把手指头向坐在角落里的何应钦一点,厉声问道,“敬之,你倒说说!”
  何应钦顿时吓得一头大汗,浑身打颤,触电似的跳将起来,急忙表态:“这,这,这绝对不行,这哪能走得通?这怎么可以?第三条路,第二条路我看都走不通,还是在总统领导之下,走第一条路罢,打,打!”
  蒋介石微笑了,一边安慰自己,一边向众人打气:“我剿共剿了大半辈子,事到如今,华盛顿难道真的见死不救?而且前线打得还不算坏,我们还有四大主力兵团在战场上,我们有美式武器,我们是大有希望的。”他武断地以命令口吻训道,“打!还是打!就这样定了!”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5
11月23日,徐州被围!
  蒋介石急电武汉,召他的心腹将领——华中剿总副司令兼十四兵团司令宋希濂火速回南京。
  蒋介石一见到宋希濂就说:“这次叫你来,是要你的兵团全部东调,增援徐州,挽救目前的不利形势。自黄埔建军以来,我们的革命事业,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的严重危机。此战关系党国的存亡,希望你的部队尽速东开,以便会同徐蚌地区的各个兵团,击破###,稳定战局!”
  宋希濂是“天子门生”,当然完全听从蒋介石的指挥,当天飞回武汉。
  “小诸葛”白崇禧闻报却盘算开了。自淮海会战以来,他见蒋介石把他的血本——精锐的主力兵团统统的投入了淮海战场,暗自欢喜,他恨不得这些部队统统被中共歼灭,助成老蒋早日垮台。前些日蒋介石要调他的主力张淦兵团参战,被他花言巧语换上了受他指挥的蒋的嫡系黄维兵团去当替死鬼。这次蒋介石要东调宋希濂兵团,虽宋也是蒋的嫡系,他可另有打算了……
  当十四兵团所辖第二军和二十军在沙市和汉口集结,正要上船东渡时,白崇禧突然派警卫团将轮船看守起来,不许装运。
  宋希濂奈何他不得,忙去电南京国防部。
  顾祝同知此事致电白崇禧,要其放行。
  白崇禧哪把顾祝同放在眼里,来电被顶回。
  蒋介石闻报,气得直跺脚,亲自与白崇禧通话。白崇禧以武汉重要,华中地区部队太少为由拒绝十四兵团东调。
  蒋介石质问白崇禧:“你服不服从命令?我还是不是总统!”
  白崇禧抗道:“合理的服从,不合理的不能接受!”
  蒋介石气得脸色铁青,骂道:“你是军阀!”
  白崇禧也火了,把眼一横,骂蒋:“你独裁!”
  蒋介石气得浑身发抖,把电话机使劲地往桌上一摔,沮丧地瘫坐在沙发上直喘气。
  他很清楚白崇禧拒绝调兵东运的意图,是借中共之力,把他仅有的主力部队斩尽杀绝……如今几十万桂系大军在白崇禧之手,在目前形势下,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转念一想,白崇禧居然斗胆在他背后捅刀,不会不得到李宗仁暗示或默许。他咬牙切齿地骂道:“娘希匹,你要我的命,我要你的命!”他眼一瞪,决定给毛人凤下手令,要沈醉火速置李宗仁于死地!但当他提起笔来,却犹豫了,心想,要是华盛顿因他干掉了李宗仁而采取报复行动——停止了对他的一切援助,那就彻底完蛋了!他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把笔放下了。
  这时,机要秘书从门外进来,把标志急件的大红卷宗放在他案前。他忙打开一看,顿时紧张起来。原来驻美大使馆来电,说美国进步党全国委员会在芝加哥举行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援助中国南京政府……蒋介石急得站起来,像疯了似的大声喊道:“不成!这不成!”
  宋美龄正好进来。蒋介石向她哀求:“夫人,你赶快去美国一趟吧!去向华盛顿陈情,切切不能停止对华的援助!”
  宋美龄对蒋介石是忠诚的。她同意去美。
  第二天宋美龄与蒋介石在卧室里话别的时候,凄然地问蒋介石:“大令,你说实话,徐州危在旦夕,南京到底守得住守不住?我们的问题同别人不一样呀!”她失声哭道:“我们既失国,又失家呵……”
  蒋介石的心乱极了,忙截断她的话:“夫人,你别说了,我比你更急,我恨不得一死了之!”
  宋美龄掏出白手帕抹去眼里的泪水,关上房门,低声地说:“万一美国还要观望,徐州也有问题的话,我们就不能与中共谈谈吗?”
  蒋介石一脸阴沉:“你也建议同中共谈谈!你不想想,几十年了,要谈我能谈吗?共产党能跟我谈吗?要我把这张脸往哪里放!”
  宋美龄又哭了,猛然,以复杂的感情朝蒋介石瞅了一眼,一低头便开门向外走,直趋机场去了!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6
宋美龄飞到华盛顿的第三天——12月1日,徐州失守!
  早在11月24日宋美龄主动打电话给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要求访美。马歇尔出于外交礼节同意来访,但只能以“私人的上宾”接待。聪明的宋美龄深知马歇尔的意思,为防止自取其辱,完全可以取消美国之行,但为了挽救国民党的败局,也为了挽救蒋介石的下野,宋美龄只得勉为其难于11月28日飞往美国。6年前的风光不再。她在华盛顿等了12天,杜鲁门总统夫妇才出面会见。她厚着脸皮向杜鲁门提出了一套紧急援华计划:要求美国直接干涉中国内政,请求杜鲁门发表坚决支持南京政府###救国宣言,以维持军队的士气与加强政府的地位,利于与中共决战;并请派遣高级军事代表团来华主持###战争的战略和供应的制定工作;核准每年十亿美元的对华军援三年计划……但杜鲁门与马歇尔一样对宋美龄的要求未加理睬。不几天美国发表了“白皮书”,公开责备失去民心的国民党政府“任何大量之军事援助,均于事无补”。
  这表明美国政府已不支持蒋介石。
  为不失去幅员辽阔在亚洲据有中心位置的中国,美国朝野都极力赞同国民党与中共和谈,甚至一贯强烈###的《生活》杂志,对中国局势发表评论,都赞同国民党与中共恢复和谈。在美国一片“和谈”声中,美经济合作总署署长霍夫曼突然来华,在上海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宣扬“中国应组成一个包括中共参加的联合政府”。第二天,霍夫曼飞南京同蒋介石长时间地密谈。电通社在伦敦发消息说:“霍夫曼的使命就是策动国民党向中共争取停战议和。”但南京政府的发言人在蒋介石授意下,却宣称:“绝无此事,纯是谣传!”
  其实蒋介石已无可奈何地接受华盛顿的建议了,而且已制定出应付局势的三套方案。其一,他认为是上策,用不着他下台,中国的局势由国际调停,如果能大事化小,局势真的和平了,那是太好了!其二,他暂时避于幕后,由副总统李宗仁出面奔走和平,尽管李宗仁心中有鬼,但他只能代表国民党,保其正统,只要正统还在,以后的做法就更容易了!其三,前两项方案行不通,万不得已的下策:在与西南各省地方势力默契下,发动一个西南各省保境安民、自卫自救的局面,人心厌战,用休养生息,来争取人心,阻止共产党深入西南、东南、华南,使中共的革命功亏一篑,然后再把各种各样的朋友送进联合政府,组织###核心,待机而起……他认为一、二套方案可以双管齐下,择优而待之,那么李宗仁是万万碰不得的。他为防“东窗事发”不可收拾,速密令毛人凤立即解散以沈醉为头子的“特别行动小组”。
  12月4日晚,蒋介石召见与李宗仁交情深厚的吴忠信,要他接任吴鼎昌,为总统府秘书长。
  吴忠信皱起眉头为难地说:“总统,我不是当秘书长的材料……”
  蒋介石轻轻拍着吴忠信的肩膀微笑道:“观察当前内外形势,不瞒你说,我干不下去了,势必将由李德邻来维持。你就帮他上轿吧!”——其言下之意,要吴作为他同李宗仁之间的桥梁。
  吴忠信就职没几天,蒋介石派他与中常委张群、张治中一起去与李宗仁商谈。李宗仁开始还不肯就范,经吴忠信、张群、张治中苦苦劝说,先后两次协商,最后双方达成了一个协议:“为便于政策的改变,蒋介石主动下野,由李宗仁依法代理总统职权,宣布和平主张;主动争取不满政府与主张和平的政治团体及人士;组织举国一致的内阁……和谈由内阁主持;运用外交,特别加强对美、英、苏的关系,以期对中国和平的实行获得赞助……”
  蒋介石逐字逐字琢磨了这个协议,发觉其要害是要动摇他统治的基础,顿时大发雷霆:“我一走开就算了,李德邻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么多条件!其居心何在?”他气愤地顺手把协议往桌边一摔,再也不理此事了!
  武汉的白崇禧却对这个协议十分关心,他一连几次与李宗仁通话,一再指出:“一个上台,一个下台,它的性质应该是继任而不是‘代理’,要做就做真皇帝,切不要做假皇帝。否则,德公上台,是很难负起责任,不如由老蒋干到底!”李宗仁在电话里连声说:“是,是,是!我与你看法完全相同!”但他与蒋介石的谈判既断,也就无法把这种看法转告给蒋。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7
12月15日,蒋介石的黄维兵团和孙元良兵团被人民解放军歼灭!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在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直接指挥下,冒着风雨向西逃窜……而这时在华北,中共已发动平津战役,企图海运南逃或西窜绥远的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所辖的六十多万军队,被行动神速的东北野战军与华北兵团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塘沽五个据点,面临被歼灭的命运……
  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见北平危急,南京危急,国民党政权已到了紧急关头,而蒋介石还迟迟不愿言和,急得他再也不能任其事态发展,决意撕下与蒋介石友好的面纱向蒋摊牌!在他的授意下,他的中国顾问傅泾波于12月20日拜访刚刚出任行政院院长的孙科,对孙科说:“大使认为,蒋总统不要再固执了,不与中共和谈没有出路!一定要谈,非谈不可。蒋总统如不言和,我们也无兴趣!”惯于仰承蒋介石鼻息的孙科一听此话,大惊失色,待客一走,马上驱车报告蒋介石。
  蒋介石气得暴跳如雷,要孙科去质问司徒雷登:“这建议是否出于他的意见?”限孙科当天回报。
  孙科急急忙忙拜会司徒雷登,寒暄过后,说明来意。司徒雷登微笑道:“我可以这样告诉你,以美国驻华大使的身份,我不能发表正式意见,但以私人资格而言,我的确衷心赞成和平运动。其实,这对蒋总统是有利无弊的!”
  孙科回报之后,蒋介石不由破口大骂:“娘希匹,我决不下野!我决不下野!”司徒雷登可加快了行动,12月23日晚,又拜访李宗仁……
  李宗仁送走司徒雷登后,马上与坐镇在武汉的白崇禧通话,二人决定,由白出面公开呼吁和平,以此提高桂系的地位,继而逼蒋下台。
  次日一早,白崇禧向蒋介石拍发出“亥敬”电(“亥”代表12月,“敬”为24日)。
  “……默察近日民心离散、士气消沉、遂使军事失利,主力兵团损失殆尽。倘无喘息整补之机会,则无论如何牺牲、亦无救于各个之崩溃……今乘京、沪、平、津尚在吾人掌握中,迅作对内对外和谈部署,争取时间。今日之下,如非与中共言和,吾侪将朝不保夕;此系事实,非危言耸听也……”
  白崇禧不等蒋介石回电,紧接着授意湖北省参议会通过致蒋介石电,警告蒋:“……如战祸继续蔓延,不立谋改弦更张之道,则国将不国,民将不民……”白崇禧一不做二不休,密派亲信去贵州、河南、广东、四川等省联络,并亲自拜访国民党###、湖北参议会议长李书城,请李速去长沙征求程潜的意见,恳求与之采取一致行动……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8
程潜,字颂云,湖南醴陵人,老同盟会员;辛亥首义,有援鄂参战之功;二次革命,反袁护法,他是湘军总司令;后来孙中山在广州设立大元帅府,他为军政部长,参与戎机。那时蒋介石不过是粤军许崇智手下的一个团长。北伐战争国共合作,他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后随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和天水行辕主任等军政要职,他拥护第二次国共合作。
  三年前,抗日战争刚刚胜利,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为了实现全国人民多年渴望的和平,竟甘冒风险,与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在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和美国特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飞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毛泽东在谈判期间曾去拜访过他。乡人相见,分外亲切,毛泽东与他叙谈了很长时间……
  程潜深知蒋介石心狠手毒,一再敦促毛泽东尽快离开重庆,以防万一。
  毛泽东坦然笑道:“不怕,不怕,我保险得很哩!蒋介石是不敢动我身上一根汗毛的。颂公,你老尽管放心。”
  当话题转到国共两党即将签订和平协定、全国将要实行###时,毛泽东风趣地说:“颂公,到那时,你老就竞选当副总统吧。搞成了,蒋介石若不与我们和谈,我们就与你颂公谈。如果副总统搞不成,你老就争取回湖南,我们在湖南谈。”虽然他那时无心想当什么副总统,但对回湖南是很有兴趣的。若论官瘾,他可算是过足了,但他总感到空虚,在军事上没有实力,在政治上没有地盘。他虽然附和蒋介石###,但素与蒋介石有矛盾,要不是他是国民党###,学生旧部满天下,早就无立锥之地了。要是能回湖南,本乡本土,好好经营起来,在政治上大有可为。他不由对毛泽东点头笑道:“毛先生的话,我铭记在心!”
  说也巧,不久蒋介石竟委任他为武汉行营主任,湖南、湖北都属他管辖,但班底全是陈诚就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时的人马,哪能听他指挥,纯如傀儡。而当蒋介石撕毁和平协定挑起内战后,中共不但没被消灭,反而深得人心,日益强大,并从战略防御转入了全国性的反攻,战争深入到国统区。面对这局势,作为他这样的人物,为防事变,不得不有所考虑,于是想夺取三湘四水为己有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了。
  当时湖南省主席吴奇伟是陈诚的亲信,哪把他程潜放在眼里。湖北省主席王东原也是陈诚的亲信,在湖北名声狼藉,各界大有驱赶之意。他心生一计,致电蒋介石,请求把吴奇伟、王东原对调。他清楚吴奇伟是不愿去湖北的,心想此计若被蒋介石打个对折,那就有戏可唱了。果然王东原调去湖南,而吴奇伟也离开了湖北去南京任职。他蛮以为他拉了王东原一把,王入湘后会听命于他,哪想到王东原在湖南我行我素,也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忙电召湖南省府秘书长邓介松来汉商量对策。邓介松也是湖南人,向他献策:“颂公,老蒋不是要召开行宪国民代表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么?我看你老索性就竞选副总统吧!成了,在政治上大有可为,不成,老蒋也不敢小看颂公,趁此向他要湖南的地盘!”他一听此计,联想起当年毛泽东对他的嘱咐,不由喜上眉梢,击案叫好:“以进为退,妙哉,妙哉!”他兴奋得拍着邓介松的肩膀说:“那就请老弟多多辛苦吧!”邓介松乐于从命,为他四处奔走,拉来了湘籍的国民党改组派的残余分子刘嘉树等人,又联络了鄂籍的国民党“改革派”胡秋原一伙,搞了个“民主政治学会”作为他政治上的支柱。竞选国大代表,该会成绩可喜,占了六百多席;后来竞选立法委员,又传佳音,有四十余人当选。他暗喜:“这可与老蒋较量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9(1)
北平行辕主任、桂系首领李宗仁也在暗暗地准备竞选事宜。
  他虽在国民党内还算不上“###”人物,但与蒋介石可不是泛泛之交。想当初北伐时,他与蒋介石一样,都有相当兵马。蒋介石看准了广西军能打仗,觉得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力量不可低估,便想把李宗仁拉过来,壮大自己的力量,而李宗仁早已了解蒋介石的为人,他那一身流氓习气颇不好对付,何况他又身居北伐军总司令的地位,不如和他表面敷衍,也可以从中利用老蒋壮大桂系的势力。两人各有所求而又不谋而合,于是信誓旦旦,便结为拜把兄弟。
  北伐结束,桂系以英勇善战名噪一时。李宗仁身居第四方面军总司令,伙同白崇禧,以武汉为大本营,收罗川军、西北军、东北军、直鲁军旧部于门下,逐渐扩展其势力。当时独揽南京政府军政大权的蒋介石,岂能容李宗仁割据一方?他清楚李宗仁的部队是杂牌军,便首先使出挖墙脚的解数,密遣一位湖北籍的将领,以同乡之谊,向李部十八军军长陶均、十九军军长胡宗铎等人暗中游说,促使其脱离桂系。那日,陶均与胡宗铎备了酒菜为同乡好友洗尘。酒过三巡,那同乡趁着酒兴,劝说陶、胡背叛李宗仁。陶均一听此话,愤然举杯掷地,怒道:“军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仆不事二主!我们跟李宗仁将军多年,从幕僚到军座,草木无情,人孰无义?你别在我们身上打主意了!”当时弄得那位同乡说客十分尴尬,不欢而散。
  蒋介石见离间不行,又生一计!不久,一辆辆盖得严严实实的军车,从南京日夜兼程开往江西,再转入湖南。桂系将领夏威、胡宗铎、陶均等人闻报十分恐慌,心想,为什么中央接济湖南军火,不直接利用军舰溯长江,转湘江直达长沙,而偷偷摸摸取道江西呢?其中必有蹊跷!这时又有人赴武汉密告,说蒋介石部署已定,对武汉用兵如箭在弦上,劝说陶均等人应采取自卫行动。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