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秀发拂过钢枪-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意思?!”程阳像被人戳到痛处似得变了脸色。

  “穿上这身军装,谁都成了军人,但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却不是穿上军装就能成了的。也许,有的人直到脱了这身军装,都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我想我们也是,从外表上看已是一名军人,但距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还很遥远。要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军人,也就是说,要真正抵达军人的至高境界,不是一件易事。我们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也不管我们的军旅人生是长是短,我想我们既然来到军营,就应朝这个方向努力。只有这样,才不枉自己的青春年华,不枉军营来一趟。”韩雪认真地说。

  “其实,我心里也时常发虚。”程阳若有所思,“可怎样才能一名真正的军人呢?”

  “不是说军队是一个大熔炉吗,我想只要真正投身其中,会让自己百炼成钢。对士兵来说,这个大熔炉在基层火热的军营里,在喊杀声震天听一声都让人觉得热血沸腾的训练场上,在苦寒苍凉的深山大漠,而不是在机关。不经历一次脱胎换骨般地涅磐,就不可能蜕变成一个真正的军人。”韩雪说这些的时候,眼神里有种藏不住的神往。

  那天,韩雪眉色飞舞,给程阳讲了许许多多自己采访来的感动。程阳第一次发现韩雪真的变了,脸上一扫往日的阴云,变得阳光灿烂。

  程阳还发现,韩雪说的最多的,是昌马河哨所,比昌马河哨所说的更多的,是姚远!看到韩雪给姚远打印、邮寄稿件,把自己的文学书籍寄给昌马河哨所,寄给姚远,程阳内心的酸水不断泛起涟漪。

  没过几天,程阳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惊人之举——他自己找参谋长,申请到全总队最偏远最艰苦的五支队七中队(文凯、姚远所在中队)的执勤点锻炼。他到参谋长办公室陈述了一大堆他非要去五支队七中队的理由,而参谋长恰好是从这个中队出来的,对这个中队有很深的感情。他觉得程阳的理由对于一个要求上进的战士来说,无可厚非,就说,年轻人想到艰苦地方磨练磨练是好事,当场批准了程阳的申请。

  姚远来向韩雪告别,说起这事,一脸洋洋得意。最后他说,小雪,以后恐怕不能经常照顾你了,你自己要照顾好自己。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话语中隐隐约约还透出一丝伤感,可韩雪却毫不领情,她说:“你大可不必!你的‘关照’少一点,也许我的日子会更好过一点。”这话让程阳很受打击。

  就这样,程阳又离开了省城,直奔那个能让韩雪对他刮目相看的单独执勤点。

  他走的那天,韩雪送他。汽车喘了口粗气绝尘而去,将韩雪的身影远远地抛出了程阳的视线之外。程阳在心里恶狠狠地说:“小雪,我一定会让你刮目相看的,一定!!”

  程阳的举动,让许多人为之哗然。多少人千方百计想从那里调离,可程阳却反其道而行之,许多人说起这事,都会心领神会相互摇摇头:“真是个怪人!”当然,这个大学生放着北大这个令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大学不上,却跑来当兵,本身就让许多人想不透,觉得不可思议。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许他做出更加惊世骇俗的决定,别人也能接受,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个大学生做出的许多决定,是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解释的。 。 想看书来

第四十三章  母亲的担忧
“过去”有时相当蛮横,横亘在你面前,鲜明清晰,让你无法漠视,尽管姚远一次次刻意想切断它,可这个叫“往事”的点点点滴滴还是会无声无息如影随行。尤其在这个戈壁滩,那些以为不会再想起的人和事,连同乡愁一道,总会在不经意间汹涌而来,势不可当。

  回家之前,家树听弟弟考的不太理想,便劝姚远,如果真落榜了,让他再去复读,可姚远说什么也不肯。高中三年,连一粒聊以自慰的秕谷都没有,姚远想,还是做一个农民吧,自己再怎么不济,一年到辛苦到头,也不至于颗粒无收。

  高考落榜,母亲没有责备半句,早在他考试之前,母亲就宽慰他,叫他别紧张,考不上也不打紧,父亲还留下几亩田地,他们母子一定能养活自己的。她说,活人的路很多!

  但是,母亲是多么希望他跳出“农”门,姚远心里最清楚。可母亲对她的小儿子太宠了。姚远考完回来,母亲非但没有责备半句,而且还小心翼翼,甚至察颜观色,只字不提高考的事。

  三姐出嫁了,家,由五十多岁的母亲拼死拼活全力苦撑着。姚远灰头土脸走进家门,看到头发花白的母亲,羞愧难当,狠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心里发誓,从现在起,为母亲而活,哪怕累死累活,一定要让母亲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向来在家好吃懒做的姚远,从此后再不要母亲下地干活了,他以赎罪的心情,夜以继日辛勤劳作,让全村人为之咋舌。

  看儿子这么拼命地干活,当母亲的心都碎了。她不知怎么安慰儿子,狠不能替儿子承受一切痛苦。姚远也时时处处能感觉到身后母亲那双担忧的眼神。他开导说:“妈,我没事。”他母亲赶忙笑着巴结似的说道:“我知道,我知道。”姚远说:“妈,你别为我担心,我真的没事。”母亲就会连声说:“我不担心,我一点也不担心。”可姚远知道,母亲真的很担心自己,虽然不住在一个屋里,母亲每天晚上都起来好几回,有时在窗前静静地坐大半个晚上,这些姚远都知道。

  姚远还知道,母亲在担心什么。母亲担心儿子和他爸爸、和她一样,一辈子就这么窝在这穷乡僻壤。更担心姚远手不能犁,肩不能挑,家里又这么穷,恐怕一辈子连个媳妇也找不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十四章  天降儿媳
母亲正愁姚远找不到媳妇,没料到却有个“儿媳”主动找上门来了。

  大概是姚远回家一周之后。有天中午,村里来了个挺着大肚子女人,沿门乞讨。姚远的母亲见她可怜,就把她叫到家里吃饭。

  “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我看你都快要生了,怎么就一个人跑了出来?多危险啊!”放下饭碗,姚远的母亲便问这女子。她这才注意到,这女子很清秀也很年轻,最多二十出头的样子,比她的儿子大不了两岁。

  姚远的母亲一问,这女子的眼泪就出来了,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她哭了好一会儿才抽抽嗒嗒地说:“姨,你是好人,不怕你笑话,我是被人欺侮了,怀了孩子,父母一生气,就把我从家里赶了出来。我也曾想死了算了,可每次狠不下心……”话没说完,她再次泣不成声。

  听她这么说,姚远母亲的眼泪也跟着流下来了,她攥住这个女子的手说:“孩子,你千万别做傻事。你还这么年轻,人这一辈子没有过不去的坎。”

  “姨,你看我这么个样子,挺着个大肚子,连个也家没有,你叫我怎么活呀?”说着,眼泪再次滚滚而落。

  “孩子,听姨劝,你还是回家去吧,没有一个父母会真正生儿女的气,说不定现在他们该有多着急呀。”

  “不,姨,我这辈子宁愿死在外面也不回那个家了。”一听姚远的妈妈劝她回去,这女子连忙摇头说道:   “姨,你不知道,我不是他们生的,从小他们就一直打我。这次是他们要把我卖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光棍,我才从家里逃出来的。”

  “可怜的孩子!”听她这么说,姚远母亲的心都几乎碎了,她坐在这女子身边,紧紧地把她的头搂在怀里。她没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可怜的孩子!

  “可是,你不能再这么乱跑了呀?这多危险!”姚远的母亲再次劝道。

  “姨,你说,我能到哪里去?”女子的眼泪几乎就没有断过。

  “是呀!”姚远的母亲想了一会儿后又说:“这个家里,就只有我和我的小儿子,要不这样,你要是愿意,就先住下来,等生完孩子,你身子利索了,咱们再想办法,你现在千万不能再到处乱跑了。”

  听姚远的母亲这么说,这女子当即要跪下,被姚远的母亲拉住了。

  姚远从地里干完活回来,这个女子已住进了他们家里。母亲把一切原原本本地告诉姚远,姚远想劝告母亲别太轻易相信人,可他最后什么话也没说。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年轻女子,一个一贫如洗的家,他也想不到有什么可防范的。

  这个女子说她叫山杏。这个叫山杏的女子住进家里后,整天低眉顺眼,挺着个大肚子忙出忙进,母亲挡都挡不住。处了几天,母亲发现这女子非常乖巧,能干,突然有个想法从心里冒了出来。

  她先试探着问山杏,山杏一听姚远母亲的话,突然一怔,半天好象才明白过来。她说:“姨,这哪里敢当,你看我已经这样,哪里配得上家齐。家齐一表人才,又是高中生,我连书也没念几天。”

  “孩子,你千万别这样说。人好就行,这居家过日子,别的都是虚的,最重要的是要人好,要会过日子。我看你懂事知礼,又会干活,是个过日子的人。如果家齐有你帮衬,我就是眯眼也放心了。你也看到了,我这家里穷,家齐虽说念了几天书,地里的事却一窍不通,读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我只怕你不情愿。”母亲说着,也禁不住摸起了眼泪。

  “姨,你看你说到哪里去了?只要您老人家不嫌弃,家齐不嫌弃,我还有什么话说呢?”山杏说这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似的低下了头。

  “孩子,这么说你是愿意?”母亲一听山杏的口气,高兴地一把攥住了山杏的手,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她心里不停地说:“谢谢老天爷,谢谢老天爷,我这没爹的孩子,也终于有媳妇了。” 。 想看书来

第四十五章  山杏女儿出世
山杏和母亲的私己话,姚远起初并不知道,只是从这天起,姚远发现,母亲对山杏照顾的更周到了,什么活也不让她干,而且家里的鸡蛋,都留给了山杏。而山杏,对姚远比刚来更殷勤了,连看姚远的眼神都变了。家里突然冒出一个陌生人,而且还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异性,这本身让姚远每天倍感不自在,现在山杏看自己又是这种眼神,让姚远更觉别扭,因而躲在地里干活的时间更长了。

  为能让姚远接纳山杏,母亲煞费苦心。她起初总是试探性地问姚远:“家齐,你觉得山杏这女孩怎么样?”“家齐,山杏这孩子挺可怜的,人又乖巧,我想把她收为干女儿,你看怎么样?”听母亲这么说,姚远并没往心去,便随口敷衍:“不错!”“你自己看……”

  “家齐,我看山杏这孩子不错,妈挺喜欢的,你看你也不小了,我想让她给我当儿媳妇,你看怎么样?”慢慢地,姚远觉得母亲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了,到后来母亲甚至直截了当地问姚远。

  “妈,你一天胡想啥呢,这怎么可能?!”一直担心一直回避的问题终于摊到了面前,姚远被逼到了墙角,他终于忍无可忍,回家第一次对母亲说了气话。

  “孩子,不是###你,妈也知道你心里委曲,可咱家的情况有知道,谁愿意把女儿许给咱们这样的人家?你不能一辈子打光棍吧?如果你想让妈多活两年,你就听妈的话吧。”母亲并没有因姚远的态度而生气,还是好言相劝。

  “妈,对不起!这事说什么我也不能答应。”

  “妈也不逼你,你自己再想想。”看姚远态度强硬,母亲便再没说什么。

  过了没几天,母亲又旧事重提,而且这次态度非常坚决。原因是小凤要订亲了。

  小凤的父亲与姚远的父亲是多年的至交,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两家就以儿女亲家相称,甚至上小学时同学们都拿他俩开玩笑。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四、五岁就订娃娃亲的并不鲜见,但他们一直没有举行什么订亲仪式,可大家都觉得这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姚远的父亲去世后,两家渐渐地疏远了,尤其是姚远高考落榜后,小凤一家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姚远的母亲是个非常敏感的人,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家高攀不上,也就知难而退,从此,两家关系行同路人。

  小凤要订亲的事是隔壁三婶告诉母亲的。母亲虽然有了思想准备,可当听到这件事后,还是受了不小的刺激。所以,当日就逼着姚远答应跟山杏结婚。姚远不答应,母亲生气了,鼻一把泪一把地数落姚远。在门外的山杏听到这一切后,火上浇油,进来劝母亲:“姨,您老人家别生气,也别怨家齐,逼他做他不想做的事。我来这个家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我真的不愿看到你们娘俩因为我的事生气。是我自己没掂清自己几斤几两,痴心妄想,还是我走的好,我走了你们的日子也就太平了……”话没说完,山杏就哭了,当即跪在地上给姚远的母亲拜别:“娘!我这辈子没缘没福报答您老人家的大恩大德,就让我叫你一声娘,下辈子我做牛做马报答您……”话没说完,她就站起来准备往外冲,被母亲一把扯住:“孩子,你可不能犯傻事,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叫我这老太婆还怎么活?”说着,他们二人便抱头痛哭。母亲边替山杏擦眼泪边说:“孩子,你哪里也别去,家齐要是不要你,就是他不要我这个娘。如果他真不要我们,那我俩就一块儿过。”母亲撂下这般狠话,让姚远如雷轰顶。山杏劝道:“姨,求您了,您要是真疼我,就再别逼家齐了。”

  当晚,山杏分娩了,是个女儿。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十六章  久别重逢
知道程阳要来中队,队长文凯既高兴又有点担忧。他想,该不会是这小子闯了什么祸被发配下来了吧?

  自从知道老婆怀孕后,文凯心里整天乐滋滋的,梦里都要笑醒几次。他急不可待地想回家一趟,可宋小雅却劝他不要冲动,把宝贵的假期放到她临产期间。她告诉文凯,生孩子时,要她无论如何能陪在她身边。只要文凯在身边,她就什么也不怕了。

  文凯到车站去接程阳,一看到这小子,他就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见到文凯,程阳就像是见到了久别的恋人,放下背包,飞奔而来,一把将文凯抱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念叨:“队长,我太想你了!”满脸的兴高采烈,那像是从省城被分到荒凉僻远的戈壁滩,倒像是从大漠戈壁到了首都北京。

  看到这一切,文凯不免有些沾沾自喜,有些飘飘然。他不无骄傲暗自得意,作为带兵人,能让兵这样看重,复夫何求?

  地卧铺火车站本来很小,没想到这么个小站突然出现两个帅气的武警,把车上车下的眼球全吸引过来了。两人一看这情形,更是肩并肩走得雄纠纠气昂昂,把武警官兵的英武之气阳刚之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到了中队,文凯想征求程阳的意见,看他是想到战斗班还是想当文书,没想到他听到了一个他压根就没有想到的答案。听程阳回答,让文凯对他的到来再一次云里雾里不明就里。如果他真是冲自己来,那就应该留在队部,可这小子却非要到中队另一个比较偏远的单独执勤点黑石山哨所去,让文凯猜不出他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

  程阳原打算也到姚远所在的“水线”,可他最后还是改变了注意。程阳一直是个自信的人,可面对韩雪,他总是自信不起来。他一直摸不清韩雪对自己的感情,所以患得患失。尤其是看到韩雪说到姚远时眉色飞舞一副近乎陶醉近乎崇拜的表情,他心里更没底了。他不知道他与姚远,谁在韩雪心里更重一些?他知道,爱情,是不讲究先来后到的!他怕到了“水线”,如果有一天韩雪真的来了,他会分不清她是因谁而来,所以,他认为避开姚远还是比较好。当然,这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他真要去“水线”,也不是由他个人说了算,因为“水线”只有三名编制,真要去,也未必能够如愿。

  程阳去黑石山隧道之前,提出想到“水线”去看看姚远,文凯也因为中队干部少脱不开身,也就一拖再拖,没能去看过姚远,心里一直比较牵挂。这次正好有支队的车送程阳,也就顺道和程阳去了趟水线。

  程阳来的时候,给队长、姚远和自己从省城买了几盒《军营民谣》,而文凯给姚远带了一些文学书籍。文凯知道,姚远最喜欢的,莫过于看书了,在新兵连没多长时间,战友们就给他起了个“书呆子”的外号。

  文凯和姚远的到来,对寂寞的有点发疯的姚远他们来说,无疑是喜从天降。能来一个人,对他们来说都是件天大的喜事,更何况是他们崇敬的队长,何况队长又给他们带来了一个人,他们有多开心可想而知,尤其是姚远,自从与程阳分别后,他不只一次地想起他,包括程阳在火车上第一次引起他的注意到新兵连的点点滴滴,成了他在大漠寂寞的日子里,时不是拿出来的下酒菜。他心中的快乐,比两位老兵,自是更胜一筹。

  文凯看到姚远思想还比较稳定,也就放心了。因为中队的特殊情况,他不敢长时间逗留,就又带着程阳匆匆离开。这时,大家才明白过来,程阳不是来他们点上的,心中当然无比失落,尤其是姚远,看着队长和姚远所乘的车渐行渐远,眼泪还是忍不住滚滚而落,当天晚上,心里难过的连晚饭都没有吃。

第四十七章  再见铃子(1)
到了夏季,戈壁滩热浪袭人。姚远他们三人,像躲在洞里的老鼠,大部分时间躲在房子里进行理论学习,更觉日子难熬,好在,程阳给他们留下了一盘《军营民谣》,一有空闲三个人就围在一起反复聆听,跟着学唱,每首都是那么地拨动他们的心弦。

  夕阳西沉的时候,他们还是喜欢来到河边,并排躺在温热的沙滩上,听着河水呜咽,望着湛蓝的天空发呆。有时候他们会不由自主唱起军营民谣。他们唱得最多的,是《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

  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

  别怪我仍保持着冷峻脸庞,  

  其实我既有铁骨,

  也有柔肠, 

  只是那青春之火需要暂时冷藏。

  当兵的日子既短暂又漫长,

  别说我不懂风情只重阳刚,

  这世界虽有战火,

  但也有花香,

  我的明天也会浪漫和你一样。

  当你的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