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津:“九河下梢”的水饥荒(7)
他们提出2010年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对工业废水零排放的企业,优先满足用水需要;对造纸等高耗水企业,进行淘汰和并转。2004年,节水型工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用水量仅占40%;同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0%;万元产值取水量仅6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
他们一直在利用水价的这个经济杠杆,自1997年以来,他们先后6次调整自来水价格,居民生活用水由每吨068元提高到29元,工业用水由每吨不足1元提高到46元,特种行业水价提高到18元,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
他们打破多年来农业和农村用水包费制,全市各区县都整合资金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用水实现按计量收费。他们累积投入54亿元资金,用于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技术,改变农业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方式,已建成17个国家级农业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全市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60%以上,年节水能力达到7亿立方米;
他们运用市场手段,尝试对节约下来的用水指标进行有偿转让。对工业使用再生水和海水,节约出的5000万立方米用水指标用于居民生活,每年市政府从水费中拿出2000万元资金,用于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在企业内部将用水指标分解到车间,做到节奖超罚,有偿转让。把6000万立方米农业用水指标置换为城市用水,每年在水价中提取补贴资金1000万元,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他们全面建设节水型居民生活示范小区,2001年后新建生活小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
他们对工业企业冷却循环水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200多个企业节水达到50%。天津钢管公司是我国“八五”期间建设的一座现代化钢管生产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该公司节水在全国冶金行业特钢系统中创造了三个第一,即万元产值取水量降至57吨,吨钢耗水量降至297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7%,在生产能力翻一番的基础上,用水量却不足原设计总用水量的一半。天津609电缆有限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是全国最大的电子线缆和光缆生产企业之一,该公司循环水重复利用率接近100%,万元产值取水量865吨;
…………
阎处长说,“大专院校公共用水是节约潜力最大的场所。现在靠自觉意识节约用水、爱惜水的习惯,应该说在学生中还达不到,因为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洗漱间的水管拧开后不关的现象比比皆是,买两元钱洗澡票进去后就哗哗地洗个没完,洗完澡还要洗衣服,浪费极大。现在,许多大学已开始施行IC卡制度,在用水场所安装电子智能系统,插卡用水计费,多用多计费,抽卡水停。开始推行时,学生说,学校太黑了!半年以后就习惯了。现在,天津有六所大学在推行,我们打算用三至五年时间全面推开。”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由于我国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的现实,决定了仅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如果不节水,即使把整个长江水都调到北方来也是不够用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节水型社会在天津真正建立时,当三千里汉水北上后每年向天津供10亿立方米清澈洁净的水时,海河流域将迎来一个真正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国际化大都市——天津!
河北:水环境恶化已难以逆转(1)
兰沟洼的牵挂及其他
在河北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张树声的写字台前坐下后,我们都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这感觉缘自我们共同经历过相同的时代、还是我们都在牵挂着水?或是张树声也爱着文学?也许都有。在北方乡村的河洼里玩水长大的张树声,挨过饿、当过兵、上过大学,后来的20多年里,他都在水利部门工作。一见面他就对我说起他的故乡“兰沟洼”,后来,他又把他的“兰沟洼”写成文字交给了我,我深为他对“兰沟洼”的牵挂而感动——兰沟洼,有我孩提时代的欢乐。我们村南有一条小河,小河向东穿过了以“兰沟”命名的一溜儿兰沟村。说是河,实际上是一条大沟,俗称“南沟”。“南沟”上有一座桥,桥是由多个碌碡竖立叠放作桥墩,桥墩上架着密密麻麻的檩条,檩条上再铺上厚厚的苇子垫上厚厚的土,这就是“兰沟桥”了。到沟南种地的人马车辆都必经此桥,大车轧过时,嘎吱嘎吱地响,行人尽量靠中间走,因为桥上没有栏杆,恐怕掉到桥下的水里去。桥的旁边有一块倒下的石碑,碑上依稀可见铭刻着的村上老人的名字,这些老人大部分已经逝去,只有个别还健在,他们或为建桥捐过家资或出过力,刻碑是为告诉人们“过桥不忘修桥人”。村子的西边、北边、东边都是大小不等、边沿随意的大坑,村子里面还有几个大坑,准确地说,那应叫大水坑。不过,我们那时不这样叫,因为凡有坑就有水,说大坑就是说水坑了。大坑间是串联着的,水是流动的,流动的水从村西进来,流过村北、村东,绕了大半个圈儿流进那条小河,再汇入兰沟河。进村的路口处有不怎么结实,但也能过人和马车、牛车的由木柱架着的小桥。河的浅处、坑的浅处长着一片片挺拔青翠的苇子、蒲子,稍深处种了一片片叶簇绿绸的菱角、莲藕,再深处就种不了什么了。泥底的水中长了不少的水草,蒲草居多,水面上还有不少的浮萍;沙底的水清澈,是洗澡和游泳的好去处。
小孩爱玩水,兰沟洼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家家的小孩在学会走路之前,就不知被家里大人或背或抱下过多少次水了;学会走路之后,在夏季的时候,就被大人放在坑边,两只小手拄地,身子舒开,两只脚来回打扑腾,戏水玩耍。日子长进,岁月穿梭,幼儿成少年,扑腾扑腾着,在不知不觉间就可以浮起来了。
跳水、冲浪、游泳呵然一气,真是难得的刺激呀!
…………
30多年的光阴,悠然而过。我无论走到哪里,兰沟洼都是我心中的牵挂。
生活和工作在城市里,每次回老家,都有儿时的感觉,但现实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村子大了,房子新了,人口多了,地还剩人均一亩。碱土没了,盐渍除了,土地承包,缸满囤圆。但同时河也干了,坑也干了,不要说苇子、蒲子,连苇子、蒲子的根也没了,河与坑被取土挖得沟壑纵横。站在小时候跳水的石桥上,举目四望,大地一片干渴。碧水清波今何在?我心一片惆怅。
地下水一降再降,浇地的泵一换再换,现在已用上了潜水泵,自己家吃水也要用电机抽,浅井都抽不出水了。年近八旬早已退休在家的老父亲知道我在水利上工作,几次都对我说:“咱们这儿现在什么都好了,可就是缺水呀。”当他从电视上知道南水北调的消息后,还特别问我:“南水北调咱们这儿能用上不?”我认真地回答:“国家和省里正在想办法。”实际上,南水北调的水只能供到受水区的县市,还不能供到我们村,但我又不想让父亲失望,我就那样模棱两可地回答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说,成年人的思维意识很多都能在儿时的梦中找到。波光粼粼,芦花飘荡,野鸭乱飞,呱呱鸡鸣叫,青蛙合声传唱,河边密密匝匝的蒿草,渠边叶绿冠黄的蒲公英,路边蓝紫花朵的马兰……这不是在做梦吧。
兰沟洼,我心中的兰沟洼,我割舍不断的兰沟洼。
河北:水环境恶化已难以逆转(2)
在我从北京、天津、石家庄一路走来的路上,像张树声这样对故乡和水牵挂着忧虑着的水利工作者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他们说到故乡、说到水时,都是满怀惆怅。他们很怀念沿大清河乘船到天津上学的情景,他们也很怀念沿涛涛漳河水随母亲到漳州看姥姥的岁月……可现在,所有的河都干了!河道的痕迹都已全部消失。
他们说,海河流域原本有几百条河流的,占海河流域面积60%的河北,有子牙河系、大清河系、永定河系、漳卫南运河系等六大水系几十条河流穿境而过。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短短40年的时间,所有的河流都消失了;不仅河干了,地下水也采完了,海河流域因超采地下水已形成9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沉降区,河北占了一半!
他们说从1997年以来,河北已持续干旱9年了!年年几千万亩庄稼春天不能播种,他们担扰不知2006年还会不会旱下去;他们说河北现在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临近城镇的河沟全成了污水排放地,说石家庄市的污水排放到洨河里,洨河两岸臭气熏天,两岸土地已被污染,周边农村各种恶性疾病在年轻化,说上街买菜都要问问是哪里来的,怕是从污染区来的菜;他们说在一些水污染区域,蚊子都变异了,不仅大得出奇,咬人还毒得厉害,叮一口肿一大片,起鸡蛋大的疱;他们说河北的水政管理、节水、中水利用掣肘太多,现时还非常不力;他们还说,如果没有中线调水,河北的水环境恶化将不可逆转……
干涸的大地
我曾两次到达河北沧州的南大港,当地人称“大洼”,这里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缓解饥饿而建的农场,农场的文学朋友告诉我,大洼原本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湿地”,是“地球之肾”,现在大洼已干得滴水全无。为保护“湿地”,在“引黄济津”时,农场也曾搭车从黄河买水,一年1000万立方、2000万立方地买。后来没有钱买水,大洼就彻底干涸了。
干涸的大洼开始闹蝗灾,蝗虫飞来时,天空顿时一片昏黑,邪魔穿过一般。苇地里一平方米就有6000多头蝗虫,一脚踩下去,能踩死200多头!蝗虫几天之内把芦苇连叶带秆全部啃尽,大地顿时寸草不生。飞机开始撒药灭蝗。后来人们看到,无边无际的芦苇地里铺满了蝗虫的尸体!堆积达一米多厚!为了消灭彻底,大洼人如祖先那样,开始点火烧蝗。于是,十几万亩的芦苇荡燃起了冲天大火,持续了几天几夜。百里外的沧州市民也看到了大洼人烧蝗的滚滚云烟……
我也曾两次到过白洋淀,总面积达360余平方公里的白洋淀,由140余个淀泊、3700多条濠沟组成,承接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白沟引河等河流的来水,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
“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这是清康熙皇帝游览白洋淀留下的诗作。
然而,白洋淀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竟有15年干淀!有些年份,淀里干得底朝天,上面可以跑汽车、拖拉机,在淀里打井;家家户户的木船,底朝天一搁五六年。
人们拦截了上游入淀河流,修筑了50多个大中型水库,对白洋淀的开发无序,最终使华北一颗亮丽的明珠黯淡无光……
水环境严重恶化及其他
我很感激河北水利厅高级工程师魏智敏,是他让我更多地懂得了华北平原这块土地曾经怎样被洪涝洗劫,现在又如何被干旱折磨。这位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40余年的知识分子,已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智慧贡献给了河北水利事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人们只重防洪不重抗旱而北方干旱却越演越烈的局面,他率先提出了我国北方必须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水库在“保安全”的同时要“多蓄水”,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水利发展战略”等诸多创新理论。这些理论来自于他毕生的实践之中,他熟知脚下这块土地的水脉如同熟知自己掌上的纹络。
河北:水环境恶化已难以逆转(3)
当我问起1963年8月的大洪水时,他记忆犹新。他说那年真是“洪水滔天”,越过京广铁路的水量每秒达78万立方米,是黄河1958年大水的三倍,比1954年长江洪水每秒76万立方米还多!100多亿立方米的洪水压向天津,天津市内平地起水6米!京广铁路断交28天,京泸铁路断交10天,德石铁路断交46天。河北100万人投入抢险。他说那年河北5000万亩土地被淹,5000多人在洪水中丧生。河北经济损失达70多亿元,相当于河北一年工农业总产值的12倍。全省吃外省救济粮300亿斤,直到1983年河北粮食才自给。
他说那些年人们都怕水。那些年没有一条河没水,全省水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真是到处都是水。那时全省的航运里程达3000多公里,顺子牙河从天津直达邯郸再至安阳,顺石津运河直达石家庄,沿大清河直达保定……每条河都能行船,那景观犹如北方江南;他说那时地下水离地面只有一米,用扁担勾着桶就能从井里打上水;他说那时河北大地泉水喷涌,邢台的百泉、大河泉,保定的一亩泉,承德的热河泉等等,这些泉眼一秒钟都能喷涌出一两吨水。
然而,和北京、天津一样,河北大地从1963年大洪水以后,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干旱。旱得种不了庄稼时,人们开始打井抗旱。从1954年至今,90多万眼机井凿通了河北大地,从1984年以来,每年超采地下水50亿吨,累计已超采地下水1000多亿吨!由超采而形成的地下漏斗沉降区已达5万多平方公里,这是世界罕见的漏斗沉降区!由此造成地面沉降、地裂、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有2/3的机井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全省长期饮用高氟水人口高达940万人,含氟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三至五倍,使570万人患上氟中毒病,氟斑牙、氟骨症等使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障碍。平原地下水埋深已几十米,最深的已到98米!沧州已到101米!衡水一带打井打到三四百米才能见到水,沧州、邯郸一带则需打到五六百米才能见到水!
地表水、地下水的枯竭使华北大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沙化,仅河北省土地沙化面积已达1400多万亩!每年春季的沙尘暴七八次地在华北上空降临,如黄色邪魔般压境,遮天蔽日,天昏地暗。2006年春季,沙尘暴已第12次袭击北中国大地。石家庄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之一!有关国际组织曾评出世界十大不宜人居城市,石家庄是其中之一。
魏智敏告诉我,河北省已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人均只有304立方米,亩均只有21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七分之一和九分之一。
国际社会认定的地表水开发利用的警戒线为40%,超出则将严重影响环境,而河北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超过90%,实际上已滴水全无!
由于缺水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集中供热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污染物排放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全省每年污水排放总量为22亿吨左右,这些污水基本得不到处理、回收即排入河流水域;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近140多万吨,烟尘排放量近70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近66万吨,致使石家庄和一些城市常年笼罩在尘埃之中;全省42条河流130多个监测断面有75%的断面为五类或劣五类水质,大部分丧失了水体使用功能,保定市的府河、石家庄市的洨河、邢台市的牛尾河、邯郸市的滏阳河均已成为排污河道,水污染已从城市向农村漫延,从地面向地下渗透,从局部向流域发展;全省14座大中型水库中近80%总氮超标,呈富营养化趋势。
缺水使河北每年几千万亩土地受灾,粮食减产每年达几十亿吨,使一些县、乡、村不得不实行定时、定量、凭票供水,黄骅市的50多个村不得不到天津的北大港买水吃,漳河两岸冀、豫两省村民因争水殴斗和炮击事件而惊动了公安部门……
城市缺水矛盾同样日趋加剧,近年来,城市供水危机日益显现,虽然建设了一批地表水引水工程,通过挤占农业用水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但城市供水水源单一、水质不达标、水源地保证率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和城市化发展。一批建设项目因缺水而不能上马,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东部沿海地区。
。。
河北:水环境恶化已难以逆转(4)
石家庄市是全国缺水问题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全市年均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只有22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56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事实上石家庄市每年平均用水量约32亿立方米,年均缺水10亿立方米左右。
多年来,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靠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环境用水来维持,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目前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已由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2至4米下降到2005年的30米,个别县(市)区已达到年均1米的下降速度。目前,全市浅层水超采区面积已达5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平原面积的83%,深层水超采面积1700平方公里,已占深层水分布区面积的1/3。
目前,石家庄市城区在册地下水源井共810多眼,其中自备井680眼。为限止超采地下水,几年来,石家庄市冻结了城区打新井的审批,与此同时,对自备井进行了有计划的封闭,截止2003年底,已封掉130多眼自备井。2005年7月,河北省政府又一次下文《关于开展城市自备井关停与地下水超采的通知》,省水利厅已召开了封井停采的会议,然而,石家庄还能关掉多少井?他们好像一筹莫展……
环京津、环渤海与其他
打开中国地图,我们眼前出现的河北可谓独天独厚:中国人最向往的首都北京、偌大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天津,都团团围卧在它的怀抱之中。还有那么长的海岸线!这是多么优越的地理环境呀!
儿时的我,都非常羡慕一两个随父母从保定到我们那儿读书的同学,觉得保定离北京近得如同我到外婆的家,走一会儿就到了。以至于当我考进北京的大学时,被发配在鄂西乡下受苦受难的父母最大的欣喜就是:“我们的女儿能到北京读书了!”以至于大学毕业,我被分到北京西部和蒙古高原接壤的塞外张家口工作后,朴素的鄂西北乡下人还是说我在北京。我说我在河北,张家口是河北最贫困的地区,但他们还是执拗地认为我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