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一切,丁原并不知晓。在见到吕布对戏志才态度冷淡,且神情倨傲后,想起之前吕布所作所为,一时间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而在善于琢磨人心思的戏志才的劝谏下,将吕布的兵权罢去,转做主簿!

    起初丁原并不同意如此做。可是戏志才告诉丁原,吕布性情桀骜,且过于冲动。不如磨磨他的性子,这样将来才可大用!这个理由说服了丁原。于是,吕布从此变成了主簿!而也因为这事,吕布彻底恨上了丁原。

    而回到雒阳的左丰,将一路情形全部告诉了张让。张让此时已经是十常侍之首,称为了大汉天下权势最为显赫的人之一!

    左丰为何会去将窦辅之事通报张让呢?这事,就要从丁原因为嫉恨窦辅,从而上奏朝廷,将鲜卑匈奴入侵的罪责怪在窦辅及一众属下身上。而在张让得知这一情况后,就以此做文章,欲置窦辅于死地。只是,在袁隗杨彪的相助下,灵帝并未处死窦辅。于是,张让又生毒计,用离间计,分别赏赐窦辅手下之人,以间其心,断窦辅羽翼。再在路上设伏兵袭杀之!当着安排刺杀窦辅的绝对不止吕布一路,这吕布则是左丰到了并州后,得知其武艺高超,所以临时安排的!起因就是因为听了张让说窦辅乃是宦官的心腹大患,数次安排劫杀都没有成功!要左丰此次务必小心行事。可就是这句话,让左丰为了以策万全,又安排吕布于陆先劫杀窦辅!

    但是,命运往往如此神奇,也正是因为窦辅遇到了吕布的劫杀,这才使得戏志才心生警觉,临时要窦辅改道!从而使得张让于雒阳外安排尔等杀手扑空了。窦辅也真正逃过了杀劫,若是张让知道这个结果,不知道会做何感想,还会不会像此时这样气定神闲的与左丰说话。

    只见,张让听闻左丰汇报后,轻笑道:“尔等一路辛苦,此次不成就算了!窦氏余孽,若是易与之辈,亦不必本侯亲自过问了!他能逃过晋阳,却逃不过雒阳!”

    见张让没有怪罪,左丰亦不再多言,退下了!

    那么此时的窦辅在哪里呢?

    此刻窦辅站在雄关之前,神情肃穆,站立许久。

    雁门关!位于今天山西代县。“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汉代时此处还不叫雁门关,为了方便,先这么叫了。)一座承载着历史的雄关,也记载着无数英雄的故事。从先秦开始赵武灵王设立此关开始,从战国四名将之李牧守卫此关开始,汉人一代代英杰在此守卫着华夏文明,抵御着来自北方的胡人与敌人!从汉代卫青霍去病李广到唐代抵御突厥的薛仁贵,再到北宋抵御辽人的杨业杨令公,直到近代奋勇战日寇的抗日英雄们。

    千百年来无数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们倒在这里!窦辅想到这里,再联想到后世中华文明数次被异族入侵,几近摧毁。不自觉心如刀绞!自己穿越而来,原本想干一番事业,使得大汉再次扬威异域。可是,如今却屡屡被陷害,几乎如丧家之犬。想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望着山头的雄关,长叹一声。

    一旁典韦不解问道:“兄弟,这是在看什么啊?俺看这满山石头也没什么啊?”

    窦辅对典韦说道:“大哥!吾等已经身在雁门郡了,此处便是勾注山,两侧悬崖峭壁,飞鸟不能渡!故山海经中有:

    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而高居山上之关隘便是自先秦时期起吾中原抵御胡人入侵之屏障!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吕氏春秋中称其为天下九关之首。可见其重要性!”

    典韦点点头,随后抬头仰望雄关,感叹道:“确实雄壮险峻!恐怕非人力可以攻克!”

    窦辅摇头笑道:“大哥,这天下就没有功不克的雄关!雄关也需英雄来守卫啊!自战国时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在此设立关隘,之后由名将李牧守卫,一直是中原北方屏障!而到秦朝时,大将蒙恬更是从此出关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也就是今日之云中五原朔方定襄数郡之地!使得匈奴数十年不敢南下。而至本朝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更在此与匈奴大战,飞将军李广亦曾守卫此关!”说道此处,窦辅手指山下连绵数里的封土堆,说道:“此处埋葬了无数汉家儿郎!他们都是为了守卫此关,而埋骨在此!”

    听窦辅如此说了,典韦心生崇敬,说道:“好男儿该当如此!俺佩服他们!兄弟,何时吾等再回来,杀匈奴个片甲不留!”

    也许是受典韦激情影响,窦辅心情似乎好多了,没有那么沉重了,开口轻轻说道:“会的!会有这一天的!小弟一定与大哥重现昔日汉家雄风,封狼居胥,勒石记功!”窦辅这么说着,似乎也在许诺着什么。

    典韦见窦辅似乎放开了胸怀,也开心的笑了,对着窦辅说道:“俺相信兄弟!俺等着这一天!”

    窦辅不再言语,只是对着典韦点点头。望着连绵不绝的大山,头也不回的向前走去。

    典韦亦快步跟上。不知不觉二人已经来到了冀州境内。一日,窦辅正准备投宿。却突然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窦辅看了许久将一旁典韦拉过来问道:“大哥,看此马是否眼熟?”

    典韦一愣,回头看去,说道:“确实眼熟,看是不记得哪里见过啊!天下白马何其多啊!”

    窦辅猛然醒悟,喊道:“不错!白马!是他!一定是他!”

    典韦见窦辅突然幸喜若狂,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正要开口询问,却见窦辅已经窜入店中。

    典韦只得连忙跟进,见窦辅四处张望,似在寻找什么。忙上前问道:“兄弟在找什么?”

    窦辅急道:“找人啊!找白马英雄!”

    典韦一愣,疑惑道:“白马英雄?是马?还是英雄啊?”

    窦辅赶紧解释道:“就是在晋阳路见不平那位少年英雄!”

    典韦这才记起来,忙跟着窦辅一起寻找。可是找了半天也不见人。只得拉住一名小二问道:“小二,门外白马是何人的?”

    小二一愣,想了许久才说道:“此马主人日间出门去了!”

    窦辅急问道:“去了何处?何时回来?”

    小二不乐意了,说道:“人家去了何处又怎会告诉旁人!这位先生到底住店还是吃饭?”

    窦辅能找到白马主人吗?这个人真的就是窦辅心中所想之人吗?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回 误会生错认为贼 双雄斗敬德解危
    上回说到窦辅与典韦为躲避伏兵,折道向北过雁门关入冀州,准备从冀州南下度过黄河,再去到雒阳。

    而在经过冀州一座小镇,准备留宿时,窦辅发现了一匹白马。而这白马正是先前救援窦辅那少年侠士所乘之马。

    于是,窦辅便入店寻找,苦寻不到,随即询问店家。在多番询问之下,小二不悦道:“人家去了何处又怎会告诉旁人!这位先生到底住店还是吃饭?”

    听小二如此言语,典韦大怒,正待上前教训,却被窦辅拦住,并拿出钱财交与小二,道:“吾等自是要住店,这些钱财且拿去。余下之钱,便算赏钱!”

    那小二接过窦辅手中钱财,立刻换上一副嘴脸,笑道:“多谢先生!那骑马之人,早前出去了,行色匆匆,不似良善之人吶,先生还要多加小心!”

    窦辅谢过小二。一旁典韦见小二如此说自己心目中认定的英雄,又要发怒。可就在这时,小二指着门外说道:“先生,那人回来了。就是此人之马。”

    窦辅回身一看,遗憾道:“原来是辅认错了。看来此马并非彼马!”说完回房去了。

    这时,典韦突然上前拦住那人道:“门外那马可卖吗?”

    那人大喜,紧接着忙掩饰自己的开心,道:“自然是卖的!只是这可是匹好马啊!”

    典韦见他如此说,心中已经明了,冷笑道:“这马恐怕不是阁下的吧!”

    那人见典韦如此询问,心中升起不详感觉,忙答道:“这马乃是某从幽州贩马人手中高价所得!”

    窦辅见典韦如此询问,亦明白其中恐有猫腻。于是,上前问道:“此马乃是在下赠与一位友人之马,他爱马如命,怎会无故转卖?”

    那人见窦辅这样说,心中慌乱,又见一旁典韦凶神恶煞尔等望着自己,更是恐惧,忙道:“既然如此,某原物送还,告辞!”说完,转身离去。

    典韦正要出手将其留下,被窦辅制止道:“大哥,算了!不可太过招摇,惹人注意!”

    典韦见窦辅如此说,便回来,只是依旧愤愤不平道:“这等盗马之贼,换做平日,早就一刀斩之!”

    窦辅笑笑,知道典韦嫉恶如仇。随即问道:“大哥,方才怎知他并非此马主人,而是盗马之人?”

    典韦挠挠头,不好意思道:“某未遇到兄弟时,亦混迹江湖。看那人神情打扮,就有所怀疑。且此马某亦觉得眼熟,于是就出言试探。问是否可以转卖此马。那人果然中计,因此知晓此人并非是马主人!”

    窦辅奇道:“难道转卖此马就非主人吗?”

    典韦笑道:“兄弟,如此好马,千金难求。若是主人必定珍爱异常,怎肯转卖。若是寻常贩马之人,又何必在此贱卖,一旦过河,到豫州或雒阳,可得十倍之利,怎会在此贩卖!加之其神情慌张,眼神躲闪,故而料定其必是盗马之贼!”

    窦辅不想典韦还有如此缜密心思,倒是和他这身形不符啊。于是,笑道:“大哥所言极是,小弟佩服!”

    典韦见窦辅如此说,反倒脸红了。于是,转移话题问道:“只是,如今这马是抢回来了,可是主人却不知在何处?”

    窦辅点点头道:“此马神骏,必定是那少年心爱之物。不若明日沿途往回寻找,也许能遇到。”

    典韦自然没有意见,当夜二人就留宿此店了。

    第二日清晨,窦辅正早起在院中读书。却听到店外有人大喊:“无耻小贼!快快出来受死!”

    窦辅一愣,而此时典韦亦从隔壁跑来,两人不明所以,怀着好奇心,便出店来一看究竟。

    却见一少年挺枪站在白马之侧,而店主人则战战噤噤的站立在一旁。骤然见到此人,窦辅大喜,上前道:“原来是少侠!今日在此偶遇,实在令人高兴!辅再次谢过少侠当日相助之情!”

    却见那少年看都不看窦辅一眼,鼻中冷哼,说道:“早日尔等是贼人的话,那日绝不会多管闲事!”

    窦辅一愣,不解的看着他。可一旁的典韦却受不了了,上前说道:“休得无理!俺兄弟敬重阁下,但阁下似乎有些过分了!俺可不怕!”说着手提铁戟站在少年面前。

    那少年冷笑道:“理屈词穷了,所以准备明抢了,是不是?小爷也非怕事之人,来就来!”说完,提枪上前,准备与典韦厮杀。

    典韦正要进攻,却突然听到那少年喊道:“且慢!”

    典韦一愣,乐了,说道:“哈哈,若是怕死,只须向俺兄弟道歉,俺看在当日相助的情分上,不为难汝!”

    那少年,将长枪往边上一靠,自背后取出一双短戟,对着典韦笑道:“真是笑话,小爷从未怕过!只是,并非马战,只是步战。小爷不愿占这兵器的便宜!来吧!”

    典韦见他弃枪换戟,便明白他的意思。在心中亦敬佩这少年额光明磊落,不觉将手中气力收了几分。可是,当双方一交手,典韦才知道自己错了。那少年的气力不在自己之下,可是,先机已失,典韦顿时陷入苦战。

    只是,那少年戟法虽妙,却少了几分杀气。在占尽先机的情况下,也才堪与典韦战个平手。见此情形,少年心中也惊讶不已,对典韦的武艺钦佩不已。同时,也疑惑:这样的身手,如此爽直的汉子,也不像盗马贼啊!

    想到这里,不由攻势放缓。

    而此时的窦辅心中同样惊讶无比。典韦的武艺他自然知晓,这少年能与典韦战这么久,恐怕也不是无名之辈。可是,见他刚才弃枪用戟,窦辅已经否认他的身份了!绝对不是赵云,可是,如果不是赵云,这又是谁呢?如此武艺,又是用戟,出去吕布与典韦,还有何人呢?

    正在窦辅出神之际,场中又发生了变化。原来,那少年因为心中疑惑,故而攻势放缓。可典韦并不领情,被打压这么久,心中早已打出真火。骤然见压力减轻,忙奋起一击。那少年一时不查,手中短戟被挑落,而典韦却并未停手,左手铁戟已经刺出。

    典韦不曾想那少年突然间,变得如此不堪,一时间已经收不住手。而那少年此时已经清醒,只是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已经来不及做出反应。这得向后倒去,可是依旧无法完全闪避开典韦的杀招。

    就在此千钧一发之际,窦辅忙出手相救。只是,来的匆忙,窦辅并未将青龙戟带在身边。情急之间,就地一滚,捡起那少年的短戟,半跪在地上,那少年身前,挡住了典韦的杀招。

    这几个动作都在电光火石之间,直到此时,四周人群才发出一声惊呼。典韦在窦辅一挡之后,也忙收力。而窦辅扔下手中短戟,忙转身扶起那少年,询问其情况。

    只见那少年满脸通红,茫然的被窦辅扶起后,叹息道:“唉,太史慈啊太史慈!枉汝自以为武艺天下无双,不想今日居然连个盗马贼都比不过!”

    听了这话,典韦与窦辅都愣住了。

    窦辅忙道:“汝是太史慈?东莱太史慈,太史子义?”

    典韦则怒道:“谁是盗马贼!若不是俺,汝这马早就被人卖了!”

    两人说完,那太史慈一愣说道:“尔等不是盗马贼?怎知吾姓名?”

    一时间三人说的驴唇不对马嘴。后来在窦辅的讲述下,太史慈才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原来那日在救了窦辅等人后,确实如戏志才料想那样,太史慈惹了官司麻烦,原本准备去辽东躲避,见到戏志才一身官袍,自然不敢停留,更不敢说自己姓名。可就在到达冀州后,在这小镇休息,却不想自己的爱马被盗。情急之下,四处寻找。好容易今日早上在此找到了自己的爱马。在小二不清不楚的解释下,自己就找上了窦辅典韦。而典韦脾气火爆,太史慈亦怒火中烧,两人就直接开打了。

    直到窦辅解释了,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好人,这马还是典韦给追回来的。太史慈一时间更是羞愧难当。

    不光怪错了人,还与恩人打了一架,更羞愧的是还打输了。

    而当典韦知道太史慈的想法后,大笑着说无妨。窦辅更是安慰太史慈道:“子义无需如此,大哥武艺天下少有,输与他,没有关系。自己一样不是大哥敌手!”

    在窦辅与典韦开解下,太史慈才慢慢放开胸怀。随后,窦辅重新像太史慈介绍自己。当太史慈知道窦辅就是名满天下的窦辅时,激动万分。

    窦辅好奇问道:“子义从何处得知在下?”太史慈疑惑道:“难道将军还不知道吗?”听太史慈这话后,典韦也赶到奇怪,似乎在窦辅和自己离开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大事。忙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太史慈又从哪里知道窦辅名号?在这段时间又出了什么大事呢?而窦辅又能否收拢太史慈这位名将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六一回 显声名威震胡番 聚忠义再结金兰
    上回说到太史慈错将窦辅与典韦认作盗马之贼,愤怒之下,遂与典韦大战。由于二人皆武艺高超,于是不打不相识,竟然彼此惺惺相惜。在太史慈收力之际,不慎被典韦挑落兵器。而典韦一直全力以赴,一时之间也收不住手。在电光火石的瞬间,窦辅出手,挡住典韦杀招,使得太史慈躲过一劫。

    随后,彼此相互将话说开,才知一切皆是误会。太史慈忙向窦辅典韦道歉。三人重新回到店中,要小二上了酒菜,彼此重新介绍。

    当太史慈知晓窦辅身份时,惊讶万分。见窦辅似乎十分好奇,而典韦则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太史慈见二人神态不似作伪,方信二人确实不知情。虽然心中也十分疑惑,但是却先压下好奇心,对窦辅二人讲述这段时间自己的所见所闻。

    原来就在窦辅与典韦,为了防止沿途再有暗杀及陷阱,所以按照戏志才建议,往北走,再折道向南。可就在这期间,被安排前往雒阳的典峰,找到了杨彪府上。当杨彪见了窦辅的书信,才知道误信了丁原的话,也被宦官借此罢了窦辅的官。可结果偏偏完全不是他们所上奏的样子。

    而当典峰将和连的人头取出来后,杨彪直接震惊了!和连是谁?那可是鲜卑之主啊!不论他能力如此,就地位而言可是和当年的檀石槐一样的!而檀石槐给了大汉怎样的压力与困扰。如今窦辅阵斩鲜卑之主,这样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杨彪捧着装有和连人头的盒子,兴奋的往宫中跑去,完全不顾及老父杨赐过世后,自己正守丧期间。杨彪觉得要即可进宫告诉皇上这一天大消息。

    杨彪在赶往皇宫的同时,还不忘让府中之人火速去通知袁隗等人,一同觐见汉灵帝。

    而即便因为一夜与美人欢愉,满脸不耐与倦容的灵帝,在骤然听闻此事胡,也急忙起身,近前观看和连之人头,随后说了三个字:“好!好!好!”

    这时,杨彪请灵帝恢复窦辅名誉官爵,且再行给予赏赐。而袁隗则在灵帝面前状告宦官陷害忠良!

    可是,张让等跪在灵帝面前痛诉丁原,说自己都是误信了丁原的话,才会如此处理的。

    灵帝原本就没有想要处理张让赵忠的,如今见他们有如此理由,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