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窦辅此言,戏忠荀爽皆大惊。之前荀爽还在暗暗自责,觉得自己应该之前透露些讯息给窦辅,如今面对戏忠这考校,万一窦辅未能重用,可不就辜负自己一番苦衷了。

    如今见窦辅以一郡功曹来延请戏忠,荀爽一时间心中大定。

    东汉时期,分为州,郡或王国,县三级。一郡之长官为郡守,王国之长官为相,如曹操的济南相,刘备的平原相。其职位与郡守相当,而郡守之下,副职为郡丞(边郡称之为长史),一般都是中央任命的。郡守亦有郡府的僚属,分别是:功曹,掌管郡内一切人事;主簿,掌管文书;督邮,主管纠察属县、监管本郡官民。分有正副职,正职称之为:掾,副职称之为:史。而这三职中,又以功曹为最。当然在郡中还武职:都尉(边郡常设),分管军事,僚属架构与郡守相同。皆有郡守及都尉自行任命。

    如今窦辅已一郡之功曹延请戏忠,出乎了荀爽意料,也让戏忠吃惊。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一般人早就低头纳拜了啊。当然戏志才又如何会是一般人呢?所以,他又出题为难窦辅了。

    只见戏志才拱手道:“谢过将军对忠之信任!”

    听到此处,窦辅心中一乐,暗道:怎么样?感动吧!平生第一次感到穿越的优势。心想着,应该誓死效忠了吧!

    就在窦辅yy之时,戏忠接着说道:“不过,将军对戏忠之才并不了解,就以一郡之功曹相托,是否太过儿戏了!将军行事如此草率,忠深感失望!”

    窦辅一愣,差点吐血,忍不住要起来骂人了。这不是故意找茬吗?荀爽本来在悠哉喝茶,听了这话,也差点将茶水喷出来,所幸涵养深厚,又一口将其咽下。心中也埋怨:志才故意刁难敬德,如此让敬德还怎么下台啊!

    窦辅忍住骂人的冲动,心想:怎不能告诉他,老子穿越来的,知道小样你的本事!可又该如何说呢?

    转头望见荀爽,又依稀听到外面马嘶之声,灵光一闪,急中生智道:“在下并非儿戏,又何谈草率?志才何故戏言尔?”

    戏志才不吃这套,忙问道:“哦?如此,忠愿闻其详!请将军为忠解惑?”

    窦辅笑道:“在下对自己识人之能,颇为自信。以在下观之,志才绝非常人,此为其一也。再者,志才乃师兄推荐,师兄乃当世大儒,若非知志才有异才,如何会向辅推荐!此为其二。这最后嘛,难道志才不闻昔日燕昭王千年买马骨之事乎?若志才并无大才,而辅却以功曹之职相受,天下英雄闻听,必倾心来投。辅又何忧之有啊!此为其三。有此三由,故而以功曹延请志才,又有何草率可言?还请志才教吾!”

    戏志才闻窦辅之言,失神片刻,随即大笑。窦辅亦大笑。

    这时,荀爽满脸得色,暗道:敬德机敏过人,文才武略,亦不负于人,无愧师门,自己他日百年后亦有面目与先师想见。

    只见,戏志才单膝跪地,道:“戏忠拜见主公!”

    窦辅连忙起身,将戏忠扶起,道:“方才言语冒犯,还请志才莫怪啊!”

    戏忠答道:“主公何出此言?若非如此,怎知主公之能!莫非主公仍在怪忠方才出言无状之罪?”

    窦辅大笑:“如此,便不提此事。”

    戏忠正色道:“谢主公不怪之罪!既然主公信任,以一郡之功曹相托,忠敢不竭尽所有,以报主公恩德。忠即刻便赶往云中,以待主公归来!”说完,便欲离去。

    窦辅一把将戏忠拉住,道:“志才何太急也!”

    戏志才面有忧色,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云中地处边地,近年漠北自鲜卑大汗檀石槐死后,纷争不断。虽说暂时无力南下,但是如今,已到秋季,正是胡人南下劫掠之时。忠心中所忧,故而急于前往。!”

    窦辅心中感慨,青史留名的谋士就是不一般啊,自己就没有想到这些,想到今后群雄,心中对大汉前途更加忧心。但是,面上仍不露声色道:“志才所言不差,但今日天色已晚,况且各地城池皆已闭门,志才亦无法通行,不如等明日再走不迟!亦不差这一夜!”

    戏志才想想也是,便说道:“如此,便依主公之意,忠明日再走!”

    窦辅见其答应,高兴道:“如此最好!此时,沿途并不太平,恐志才于路多有险阻,明日辅再让典韦调些精锐,护送志才一路同行。”

    戏志才感动道:“多谢主公,忠必竭尽所能,以报主公大恩!”

    荀爽见此,心中安慰,便开口道:“敬德,且先坐下,为兄还有事询问!”

    戏忠听荀爽之言,便起身道:“既然恩公与主公有事相商,忠便先告辞了!”

    窦辅出言制止道:“且慢!既然志才拜吾为主,自然不是外人,坐下一起商议即可。无需离去!”

    戏忠眼中露出微微惊讶之色,转瞬即逝。随即望向荀爽,荀爽笑道:“既如此,志才便坐下一起,为敬德谋划!”

    见荀爽亦如此,戏志才乃坐在窦辅下首。

    荀爽开口道:“敬德,对日间蔡瑁等人映象如何?可知其赠送敬德水寨之用意何在?”

    窦辅一愣,道:“蔡瑁此人颇为好爽,仗义。至于其馈赠之事,此乃世家子弟一贯之所为!更兼此乃蔡瑁等人与小弟之赌约,岂容抵赖?”

    荀爽笑而不答,片刻后,又问道:“那蔡瑁又为何要与敬德有此赌约?”

    窦辅一时语塞,暗想:是啊!难道蔡瑁钱多的蛋疼?!肯定不是!那他为何如此?

    正思虑间,突然见到戏志才一副神叨叨,且成竹在胸的样子,似乎在说:问我啊!快问我啊!

    窦辅遂笑道:“不若请志才为吾解惑,如何?”

    戏志才非常专业的表演吃惊的表情,随后开口道:“主公垂询,忠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难道蔡瑁等还有所图?戏志才又将如何解答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

    1。戏志才:曹操前期首席谋士,早卒。后荀彧再荐郭嘉继之。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对其只有寥寥数语。其生平事迹无考。但是,对其才华能力却常以郭嘉荀攸相媲美。于是,红尘便欲重塑此人!

    至于名字,只是借用之前有过的。东汉时,皆单名,故而志才应该是其字。名无考,但是一般字皆是名之升展意思。如:曹操字孟德。故而,其名应该不是:戏忠!只是,红尘躲懒,呵呵,就借用普遍的名字了啊!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有兴趣朋友可以自己去看解释,不错的!
第十九回 说豪杰窦辅认错 识英雄方知己过
    上回说到在荀爽的安排下,戏志才三难窦辅,终于为其折服,拜窦辅为主公。而随即荀爽又继续考校窦辅,询问他对蔡瑁等馈赠之事有何看法。窦辅灵机一动,便询问戏志才的意见。

    只见戏志才非常专业的表演完吃惊的表情后,随后开口道:“主公垂询,忠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窦辅则继续表演礼贤下士的明君状态:“辅幸得有志才!当真如鱼得水也!还请志才教吾!”

    两人表演的一副君贤臣忠,明君良臣的样子。荀爽实在看不下去了,咳嗽一声。

    二人立马知情识趣的正襟危坐。戏志才向窦辅荀爽拱手道:“还请主公将其情况仔细说与忠知晓!”

    窦辅遂将整个过程说与戏志才听。戏志才听的非常仔细,待窦辅讲完后,戏志才略微思索片刻后,说道:“主公大可放心接受其馈赠!这无非是荆襄世家对主公的一种示好。一来,结好主公,以期将来。二来,亦结好荆州官府,须知王刺史羊太守与主公之关系。三来嘛,亦卖了恩公与蔡大家的面子。须知恩公与伯喈先生皆海内大儒,此二人与主公,皆是至亲之人。结好主公,亦是结好二位先生!荆襄世家,可不重视主公,甚至官府亦可不比在意,但却唯独不敢忽视二位先生!”

    窦辅有心试探,问道:“志才何以知之?”

    戏志才笑笑道:“主公只需看荆襄世家之人,何时说的此言?”

    窦辅一愣,喃喃道:“何时说的?似乎是在筵席之上!”

    戏志才接口道:“确实如此!而且之前诸世家皆有贺礼,为何又加馈赠。”不待窦辅说话,戏志才接着说道:“一来,那日慈明先生赶到!二来,主公细想当日,正是在顾雍取出伯喈先生贺礼之后!蔡瑁才突然开口,以赌约增加馈赠!只是,太过浅显,主公只是当局者迷罢了!”

    窦辅细细一想,觉得戏志才所言极是。暗自叹服!

    这时,戏志才接着说:“另一方面,也是顾雍在席上说吴郡会稽郡诸世家之贺礼已在路上!若是一般贺礼顾雍可随行,为何需要另置,且走水路运送!”

    窦辅恍然大悟,不住点头。

    戏志才站起身来,在厅中来回踱步,片刻后,道:“想必荆襄世家在见到二位先生及江东诸世家对主公的重视!感到之前对主公有所怠慢!故而,立刻设法补救,才有之后赌约!这是一个借口而已!”

    窦辅忙起身,对戏志才施礼道:“多谢志才,若非志才言明,辅尚在云雾之中啊!”

    戏志才快步上前制止窦辅,道:“主公万万不可!此乃忠分内之事!”说完,双眉一挑,道:“主公此后需注意三人!”

    窦辅一愣,忙问道:“三人?不知是哪三人?”

    戏志才缓缓坐下,将杯中茶饮尽之后,说道:“这第一人,便是蔡瑁,此人察言观色,机敏果决,善于顺势而为,且能面面俱到,顾虑周全,乃大将之才。更兼深通水战!这从其筑建之水寨,说明一切!”

    窦辅心中一惊,自己穿越而来,自然知道之后蔡瑁的处事风格,而正如戏志才所说,分毫不差,于是问道:“志才对蔡瑁其人是否言过其实了!”

    戏志才笑道:“主公切莫轻敌啊!蔡瑁从知晓主公与二位先生关系到相邀赌约,只片刻功夫。便能明了局势,作出判断。并迅速找到补救之法,且马上执行,行事果决,雷厉风行!此正是大将之风啊!而其能兼顾黄祖,说明其做人精细,面面俱到!”

    窦辅不解,问道:“这又何以说明?”

    戏志才深吸一口气,缓缓道:“主公须知,如今荆州以黄蔡蒯张庞马习邓向等诸世家为首,当然南阳诸皇亲贵戚另当别论!当日,只有黄蔡蒯张四家在场,而其中以江夏黄家实力最盛。蔡瑁借机送顺水人情与黄家,言明乃是与黄家共同筑建!虽说来的黄祖不明所以,心中必有抱怨,但是,黄家主事之人必将记蔡瑁这个人情!且明面上说得冠冕堂皇,还将矛头对准江东世家,使荆襄诸世家之人,心生同仇敌忾之感!送了偌大人情,还不落痕迹!如此之短的时间内,顾虑如此周全,难道此人还不足以使主公重视!?”

    窦辅心中惊出一生冷汗。蔡瑁原本在他心中就是一草包!将来卖主求荣,被曹操咔嚓了的人!如今听戏志才如此一分析,立刻重视起来,并且深受打击,这一个‘草包’都如此利害,更别说其他人了。同时,深深怀疑,自己所知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历史?

    戏志才见窦辅低头沉思,亦不催促,安心坐下与荀爽品茗。

    片刻后,窦辅长吁一口气,虚心求教道:“多谢志才点醒,辅小觑天下英雄了!不知剩下两人乃何人也?”

    戏志才对窦辅的反映,很是高兴。毕竟若是跟随一个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主公,自己也前途堪忧。但戏志才并未表现在面上,只是对窦辅施了一礼,道:“主公,能听的忠言逆耳,乃是忠之幸也!至于这第二人,便是蒯良!”

    对于蒯良窦辅知道的并不多,只是知道其是蒯越的哥哥,并且是刘表的谋士。

    戏志才见窦辅脸上并无轻视之色,接着说道:“蒯良其人,善于审时度势,分析利弊,进而做出选择,拾遗补缺,且行事低调,不显山露水。可为谋主!”

    窦辅对戏志才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忙谦虚的请教道:“愿闻其详!”

    戏志才神色泰然,受了窦辅一礼,道:“此事之前,恐怕蒯蔡二人皆无准备,亦不曾商议。可在蔡瑁做出决定后,能迅速分析,明了因果,作出判断,继而跟上脚步。且将蔡瑁情急之计补全,同时亦为自家出力,实乃利人利己之行为!”

    戏志才说完,见窦辅似有不解之意,便接着补充道:“蔡瑁以赌约馈赠水寨,但却有寨无船,寨又有何用?但是,此时话已出口,若在送船,似有画蛇添足之嫌,且过于明了。故而,蒯良选择此时说出,由蒯家赠船,只是助兴,添了彩头,就显得圆满多了。一来,补蔡瑁情急之缺。二来,自家亦做了人情,还让蔡瑁感念。三来,堵了黄祖之口,免于黄祖再口出怨怼之言,反使得事情不美,结怨于主公!”说到此处,戏志才便闭口不言。

    窦辅不住点头,道:“确如志才所言,蒯良真谋主也!志才洞悉人心,以小见大,对其人其事,可谓一针见血!辅深有感触,在此多谢志才!”

    戏志才哈哈一笑,道:“主公难道不想知道第三人是谁?”

    窦辅闻言,亦好奇道:“不错!方才志才言有三人?只是辅遍思荆襄群豪,似乎无有这第三人,可与蒯蔡二人媲美!不知志才所指之人为何人也?”

    戏志才笑着调侃窦辅,道:“主公啊主公!忠何时曾言及非荆襄群豪不可?”

    “这…”窦辅一时无语。

    戏志才笑着说道:“这第三人,与主公亦颇有渊源!乃是主公师弟顾雍顾元叹是也!此为第三人!”

    “元叹?”窦辅惊道。在窦辅记忆中,顾雍就是东吴跑龙套的,在诸葛亮舌战群儒和夜谈周瑜时,出现的大龙套。难道,历史上顾雍并不是自己知道那样的?

    戏志才见窦辅惊奇,便开口道:“主公这位师弟不简单啊!少年老成,却不拘泥。沉稳内敛,而又内有锋芒。这可是大才啊,可比本朝一人!”

    窦辅忙问:“可比本朝何人?”

    戏志才笑道:“曹参!”

    窦辅一愣,道:“曹参?!萧规曹随,本朝自萧何后的第二位丞相曹参?!”

    戏志才正色道:“不错,正是此人!”

    窦辅惊道:“难道志才认为元叹有丞相之才?”

    戏志才轻叹一声,道:“虽不愿尔,但确实如此!方今天下,忠识得之人中,只有一人可与之相比!”

    窦辅急问:“何人?”

    戏志才望着荀爽,道:“正是恩公从子,此次同来的荀彧荀文若!哎,之前忠自视甚高,不想一日之内,连遇两位‘丞相之才’。再思之前,忠何其可笑!”

    窦辅对戏志才之言,深有同感,只是仍有不解,便问道:“志才何以知之元叹有丞相之才?”

    戏志才情绪有些低落,道:“令师弟,一到之后,便出示伯喈先生贺礼,引得众人惊叹。对主公亦另眼相看,唯有对令师弟似乎怠慢冷遇轻看了。而顾他却面不改色,神情自若,只这份涵养便非一般人所能有!他出身吴郡四大世家,又是伯喈先生高足,当有骄傲的资格。若是忠换做是他,受此冷遇,都不可能镇静若斯,必当一争高下。可令师弟却没有。若如此只能说明其养气功夫好,并不显其才。”说道此处,戏志才见窦辅,甚至荀爽皆不住点头,于是接着说道:“可是,令师弟接着便说出江东世家之贺礼!原本此事,他无需高声说出。忠私下想来,之前他亦为准备如此作为。只能说明,荆襄群豪对其的冷遇,令他愤怒。故而出言反击!此言一出,首先太高了自己地位,也亮明自己身份。吴郡世家嫡子,且是江东世家贺喜代表,顺带还是伯喈先生的贺使!之后,谁人敢小视与他,且顺道太高江东世家与主公关系!令荆襄世家一时间举止失措,一步慢,步步慢,先机已失!主公再想,令师弟此举,说明已然愤怒之极,可面上却不露分毫!这等城府,手段!可是常人能有的?更兼其年纪,比之蔡瑁蒯良则更胜何止一筹!”

    窦辅大悟道:“当时便觉得奇怪!元叹平时,并不如此,一向低调沉稳。原来如此!在其脸上竟然看不出丝毫!事后亦未对自己言明。这城府,想想就觉得可怕,而且算算年岁,他才十九!”想到此处,窦辅长叹一声,起身对着戏志才及荀爽深深一揖:“多谢师兄,多谢志才!若非今日之言,辅由自狂妄自大,小视天下英雄!”

    荀爽微微点头道:“无妨!敬德少年扬名,确有傲视群雄的资本!但是,如果从此固步自封,则离败亡不远!不可忘却前车之鉴!谋势既是某人,谋人首要谋心!见己心,明彼心!这天下无非就是人心!掌握了人心,便是掌握了天下!敬德,汝要牢记!”

    窦辅忙低头,称身道:“辅记下了!终生不敢忘却师兄教诲!”

    一旁戏志才亦躬身行礼。荀爽望了一眼戏志才,道:“老夫累了,尔等回去休息吧!”

    见荀爽如此说,窦辅戏志才正欲转身离去。

    却听到荀爽道:“敬德,扶老夫回房!”

    窦辅忙上前搀扶。一旁戏志才,微微一愣,随即行礼退出厅中。

    待戏志才走后,荀爽问道:“敬德观此人何若?”

    到底荀爽是何用意?窦辅又将如何回答?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

    1。红尘此书,实在是心血之作!每日两更,实在是心力交瘁!极耗心神!求知己,求同道,有票的求票,有赞的求赞,有赏的求赏,什么都没有的求点读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