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主考大人迟迟不给亮分,吕布有点沉不住气了,转头向老熟人、列席评委刘备求援:玄德,你现在是客座评委,我是如同阶下囚般可怜的考生。绳索绑得我太难受了,你为什么不发言解救我一下?
曹操微笑:不准暗箱操作,有问题向主考提出来。
这时,看台上的观众主簿王必发言了:“吕布,太凶恶了,他的老部队就在外面近在咫尺,不可以松绳呀。”
曹操显得很遗憾地对吕布说:“你听见了吧?我是愿意给你松点绳子,可是主簿不听,那有什么办法?”
吕布有点明白了,要套近乎也要跟掌握生杀大权的主考曹操套呀,看来是临场紧张的缘故,知错即改,犹未晚也!
吕布说:“明公可要注意身体呀,那可是您老的本钱,我怎么看着你比以前瘦了?”
曹操突然提问:“选手怎么认识我的?”—这是在测验记忆力?
吕布回答得胸有成竹:“当年在洛阳,具体地点是温氏园。”
曹操好像没记起来:“是这样,我记性太差了,我之所以瘦么。”—恨不能早得到你的缘故啊!
主考一时认为吕布所答也不无道理,打分前先咨询了一下列席评委刘备的意见。
列席评委刘备谈了自己的意见,仅说了一句话:“你还记得吕布怎么对待丁原、董卓的吗?”
吕布一听,知道完了,不禁大怒:“大耳朵!还记得辕门射戟的事吗?你这小子最不讲信义!”—这会儿吕布一急眼,竟忘了夺刘备徐州的事了,更忘了自己就是不讲信义的大师。
没办法,输也要找个赖理吧。吕布慨然而叹:“我对诸将多厚待呀,没想到诸将临急竟会背叛我!”
曹操这时幽了吕布一默:“是啊,你背着自己的老婆,偏爱部下诸将领的妻妾,是这样‘厚待’吗?”
吕布没词儿了。生死关头,也要作最后一把努力:当年齐桓公被射舍钩,还照样用主凶管仲为相国,学学古人吧,今后我吕布保证使出吃奶的力气来,为明公在战场上当先锋,行不行呀?
估计吕布没学过“家中上有八十老娘,下有吃奶的婴儿”这类套词儿,要不然也会说出来的。曹操让他等待最后亮分,又接着让二号选手陈宫上了场。
这次是主考曹操先提的问题:你这个人呀,生平自以为足智多谋,用不完的妙计,今天怎么会落得这样?
陈宫指着吕布恨恨地说:“就是这个人不听我的建议,才弄到这般地步,如果他采纳我的意见,未必就能被俘!”
曹操笑着说:“今日的事按你的意见该怎么办?”
陈宫傲然回答:“作为大汉的臣子,我已经是不忠,作为母亲的儿子,我已经算是不孝,死是应当的事情。”
精神上没能使这个骄傲的对手屈服,曹操心有不甘,利语如箭,直射陈宫的软肋:阁下这样没什么,可是,阁下的老母亲怎么办呢?
陈宫无动于衷:“陈宫只听说‘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之生死,明公随便吧。”
看来没击中要害,曹操继续进攻:“那卿之妻子儿女又将怎么办?”
陈宫凛然而答:“据我所知,用仁政治天下的,没有灭绝别人后嗣的,妻子儿女的存亡,在你不在我。”
就此曹操不再说话了,因为他明白了:一个不畏惧死亡的人,是永远不会被击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己并不是一个胜利者,陈宫也并没有失败。
这作秀的比赛曹操没有兴致再继续下去了,事实上也不可能再接着进行了,陈宫已经主动地走上了刑场,下楼时连头都懒得回,这时,铁石心肠的曹操竟然心中颤栗,潸然泪下!
吕布、陈宫、高顺都被执行了绞刑,人头被传送到许都示众,但曹操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场大胜,竟然被一个陈宫弄得带着失败者的感觉回到了许都。这次曹操没有按旧例灭陈宫的三族,而是派人找到了陈宫的老母及女儿,将老的奉养终生,而且以后还以娘家人的身份自居,替陈宫的女儿择了个好人家,风光嫁出。
这次最大收获是收服了吕布部下一大批降将,有些还成了他日后军政中的骨干力量,如:陈登(字符龙)、张辽、臧霸等,跟随吕布的部属中还有一大批原来兖州的反叛者,这次曹操也破例没有追究,其中一人值得一提:
曹操原来的兖州别驾,东平人毕谌,在张邈反叛时,张邈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以逼迫毕谌投降;曹操当时体谅毕谌的两难处境,便允许毕谌去随张邈,毕谌反倒说:“我绝不会有二心!”竟把曹操给感动得哭了,结果一出门毕谌就跑到张邈那边去了,给了曹操一个大难堪。
现在毕谌成了曹操的俘虏,当然非常恐惧,那还能有命吗?谁知曹操却说:“能大孝的人肯定是忠臣!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人才!”反而任命毕谌为鲁国国相。
对刘备曹操更是优待,不但替他追寻到了被吕布俘虏的妻儿,使刘备举家团圆,而且又引见给献帝,被封左将军,在许都从军衔上竟然成了仅次于董承的第二号人物,曹操本人现在的大将军已经让给了袁绍,车骑将军让给了董承,自己仅是以建德将军行车骑将军事,反而位居刘备之下了。不过那些虚衔是管不了多大用的,大家谁都明白核心中的核心是谁。
刘备突然火了起来,与曹操出则同一辆车,坐则同一张席,俨然成了许都事实上的二把手,尤其是在觐见皇帝时又被皇帝承认为皇帝的本家,这下该满意了吧?
此时唯有曹操与刘备两个人心里有数,刘备现在实际上是被当成一只花瓶给供养起来了,而他的徐州牧是永远做不成了,连豫州牧也给免掉了,现在是大权小权全空了,成了一名提前退居二线的老干部,级别定得再高,谁又能高兴得起来?
四十八 射犬逮了只兔子
199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曹操在建安四年(199年)和平地度过了整一个春天。
相对其他军阀来说,曹操的这年算是一个和平的年份,虽然这一年的夏天是以战争开始的。
上年的十一月,在东市声援吕布的张杨被他的部将杨丑给杀了,杨丑准备率部投向以曹操为代表的中央政府,但兵变并不能算是成功,忠于张杨的另一名部将眭固,又干掉了杨丑,自衬没有单干的实力,便率领部众,投奔了北方的袁绍(时在邺城)。
这给了曹操一个借口,当然要趁机出兵替心向中央的杨丑讨回公道。如果事情成功后,许都以北、黄河以南便会成为许都安全的大后方,再回头兵向南方的张绣便无后顾之忧了。不仅因为这是难得的政治借口,关键在于袁绍一时无暇照顾这眭固。
袁绍现在正集中了大部兵力,拔除困守易京的公孙瓒,不安定自己的后方,袁绍也不能安心南下收拾曹操,实际上双方都是在争取时间,做对决前的准备工作。
曹操就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打了个时间差,但前提是必须短平快,一记重扣拿过这一分,若拖到袁绍腾出手来还击,就得不偿失了,将会陷入南有张绣威胁许都、北临袁绍大军压境的险峻态势。
对付眭固当然具有压倒优势,但曹操却不敢等闲视之,因为此战必须一鼓聚歼,若是打成了马拉松式的攻守仗,那就等于失败了,所以,既怕眭固据城死守,又怕眭固避战逃跑,也就是必须让他先决心固守,真开战又必须让他主动弃守,这压倒优势的仗其实并不好打。
四月,曹操大军开到了黄河南岸,眭固现在就驻军北岸不远的射犬,但曹操却不敢贸然率大军渡河进击,为什么?是怕眭固弃城北走。眭固字白兔,若是真如兔般机警,闻听曹操亲自过河,还不立即远扬?日后你退他进,你追他跑,打成了游击战才成了大麻烦。
唤过将领史涣、曹仁,命他们率轻骑渡河,直接穿插向射犬城北,只要能切断通往邺城的去路,即为成功。而曹操本人却率大军停留在黄河南岸,摆出一付与敌隔河对峙的架势。
射犬的眭固近日心烦意乱,有个自称会巫术的人对他说:将军表字白兔,而此城名中有犬,与将军的名字相克,兔遇犬,不快溜焉有命在?眭固当场斥退此人,但内心总觉忐忑不安,别真犯了什么忌讳。
曹操大军来犯,人虽众多但无法持久,对这点眭固是清楚的,所以只要备足粮草,就应该固守射犬,只要袁绍及时来援,胜利是没有问题的。久闻曹操指挥作战变幻莫测,只要他亲自渡河来攻,当然还是早走为上。但现在据报,曹操并未有渡河迹象,自己现在就溜之乎也未免太说不过去了,初附袁绍,会给新主子落个啥印象?
思来想去,留走两难。犹豫了两天,接探马来报:有少量曹军已经渡过黄河开向这里来了,眭固决定还是趁曹操本人没到,先打上一仗为好,于是便命令全城进入战争状态,利用坚城,与曹军见个高低。
天亮时分,忽然又想起那巫者所说,自己表字与此城名相克之语,立时又觉得自己留此城死守不妥,来个万全之策吧,遂命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坚守犬城,自己率部分部卒北上求援于袁绍,这样岂不两面皆顾?
谁知这次让那巫者给蒙准了,早走还真是上策;如干脆不理睬那巫者的瞎忽悠,决心死守,也不失为中策。偏拖了这两天北上,那等于恰抽了一支下下签:正好跟已经越过射犬的史涣、曹仁走了个碰头。
本来准备打阻截恶战的史涣、曹仁突然遭遇眭固,实是走了大运,立即出动全部轻骑对眭固进行截杀,而那眭固本来就是去求援兵,当然不会带多少部队,又事逢突然,猝不及防,一时乱了阵脚,乱战之中,竟被史涣、曹仁的轻骑砍走了脑袋。
阵斩眭固的消息上报给了曹操,曹操立即指挥大军渡过了黄河,围了射犬,射犬城主将已殇,留守的薛洪、缪尚失去了坚守的信心,率守军向曹操缴械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取得了射犬,当然也没有亏待识时务的薛洪、缪尚,二人均被封为列侯,曹军胜利还军河南的敖仓。
整个河内郡现在纳入了曹操的掌握之中,在任命河内郡太守的人选上,曹操又玩了一手漂亮的:任命射犬城中的一名俘虏做了河内太守。此人还曾是兖州的一名叛臣,名叫魏种。
当初兖州全境叛乱时,曹操曾自信地对左右说:“别人会背叛我,但我相信唯独魏种不会。”后来证明曹操看走眼了,魏种也参与了叛乱,曹操大怒发誓:“魏种除非南走越岭、北走羌胡,否则他逃脱不了惩罚!”
现在射犬城抓住了魏种,曹操却一反在徐州屠城的狠心,说:“算了吧,这是个有才的人。”不但没治魏种的罪,反而越级提拔了他做河内太守的要职。
曹操的唯才是用政策已经开始露出了苗头。
看来曹操的擅杀是有选择性的,对有些人,即使大大地得罪了他,曹操也会好像忘得极快,似是欲加其恩何患无辞。刘备是一个例子,另一个就是现在独霸江东的孙策。。 最好的txt下载网
四十九 欺软怕硬另解
欺软怕硬这个词无疑是个贬义词,同一个意思,如果换成了避实就虚那就好听多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是惩强扶弱,人们喜欢的是杀富济贫。人们最讨厌的人是媚上凌下!
为什么?因为上面是强势,下层是弱势啊,这个人做了与人们心理愿望相反的事,当然遭到唾弃。
欺软怕硬这个词用在了战术上,那就要用智慧来代替了;用在战略上,那就可以称为家了。
但有一个前提:必须得打胜!假如败了,那还是不成的,比如袁术,绝对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曹操打上门来就溜,变着法欺负刘备,偏还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自封了自己皇帝,这下终于把自己变成孤家寡人了。
袁术做上了皇帝,有一个人获益最大,就是被他派出去征服江东地区的孙策。
孙策凭父亲孙坚的老班底与个人魅力相结合,横扫江东如卷席,平定江东。这中间的关键因素应该还是与战略选择上坚持了“欺软怕硬”有关:当时江东地区基本上就是一些土豪列强,并且分散占据各城,没有一家能与孙策实力相抗衡的军事集团,实是极聪明地选择了战略发展方向。
如果向西对付兵多将广的刘表,或者北上招惹战争潜力巨大的徐州,就绝不会那么轻松了。至于淮扬的袁术,那是自己的上司,就连刚征服的江东,名义上也是属于袁术的地盘,但若要公开宣布脱离与袁术的隶属关系,在那个年代是为世人所不齿的,除非这个上司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
袁术就这么及时地给了孙策独立的借口,从准备称帝那天开始,孙策就苦口婆心地上书劝过袁术,可还是没能强过“皇帝”这个称呼的诱惑力,孙策正好趁机宣布:为国断私谊!正式与袁术绝交了。曹操及时地给予了鼓励:代表皇帝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
其实孙策在给袁术公开上书中对曹操也是连损带挖苦了的:“……河北通谋黑山,曹操放毒东徐,刘表称乱南荆……是以未获承命櫜弓戢戈也。”
但曹操装着没看见,依旧对孙策表示了贴近与善意。所以,对谁严厉,对谁宽大,是要一看对象、二看时机的。
甚至后来孙策伸手抡了曹操一巴掌,曹操都笑眯眯地用脸接了过去:陈登因破吕布大功,被曹操任命为广陵太守,那孙策竟然拿陈登开了刀,挥师进攻陈登控制的匡琦城。谁知陈登不光谋略深远,指挥作战也不含糊,百战百胜的孙策却栽在了陈登手里。
而后来曹操竟然借口陈登有功,把陈登调离了与孙策对峙的前线,安排陈登做了一个新划割的东城郡太守,致使孙策无克星,越做越大。
对此,曹操有句不大讲理的说法:“猘儿难与争锋也!”等于公开承认怕孙策。至于曹操后来每临大江望东吴悔而叹道“恨不早用陈元龙计”时,一切都已迟了。
曹操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借孙策之手打击袁术与刘表,应该说目的也算达到了:袁术没用孙策打击便逐渐式微,以往富饶的淮扬,硬是被这位仲氏皇帝挥霍一空,不用外人打自己就快灭国了;而刘表的主力黄祖军却是被孙策给摧毁的。
这年的十二月十一日,孙策率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周瑜、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吕范、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程普、行奉业校尉孙权、行先登校尉韩当、行武锋校尉黄盖等部将,进军刘表部将黄祖据守的江夏。为什么众人的官衔前面都有不是“领”就是“行”那么一个字?因为这些官都是孙策自己任命的,还没有得到献帝的承认,只能如此先凑合着当官呗。
孙策与兵力倍于自己的黄祖军在长江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水上大战,孙策军顺风放火,兵趁火势,水陆并进,厮杀竟日,除黄祖只身逃走外,全歼荆州军。俘获了包括黄祖妻子在内的全家男女七人,砍下了二万多颗脑袋,荆州军仅被江水淹死的便达万人以上,缴获战船六千余艘,财物更如山积。
也正因为有了孙策的牵扯,刘表一直不能全力动员北上与曹操为敌,使曹操能集中精力对付势力强大的袁绍。曹操忍耐孙策所获得的利益也是无法估量的。
对于已经控制在手中的刘备,曹操用的是笼络加防备的手段,但还是没有用,那刘备在谋略上的功夫丝毫不亚于曹操。。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五十 青梅煮酒疑问多
皇帝这个称呼不知害得多少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对于嬴政创造的这种公然宣布天下可以为一人所有的极端专制体制,子金山自小被灌输的是: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从落后的奴隶社会进入到先进的封建社会的一个标志。
说实话,从懂事之后我就没发现有了皇帝的中国究竟进步在了何处?这种集天下于一人的专制国体,扼杀了战国时期昙花一现的思想曙光,尤其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学说出现,能比有了皇帝落后到了哪儿?至于“民为重,君为轻”的说法,难道真是大逆不道?这是明说老百姓比官员重要!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伟大!
但嬴政皇帝不但把后世无数聪明人变成了傻瓜,还给东汉的汉献帝留下了天下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胎记,从而把这位小皇帝给害苦了!
本来刘协是个挺聪明的孩子,事业上也有进取心,也不乏爱护百姓的善良:在长安当傀儡的时候,年景大饥,一斛谷居然卖到五十万钱,百姓中出现了人吃人的事。十四岁的献帝刘协下令开仓赈济,并委任侍御史侯汶负责处理。但灾情并没有丝毫的改善,刘协怀疑侯汶贪污,于是亲自于御前量试做糜,并证实发放中确有克扣现象,于是下诏杖责侯汶五十,重新派人进行赈灾工作,终于缓解了灾情。
那时候他没有对身为傀儡的抱怨,东归前后甚至唯一的希望就是一日三餐能吃饱肚子,在洛阳时曹操的几箱梨枣就使他认定遇到了好人。
随着到许都后衣食的无忧,皇帝的想法也随着年龄的渐大逐渐多了起来,天下是我家的,凭什么你曹操说了算?生活的改善必然会带来精神的进一步需求,他现在想体验一下自己说了算的感觉。这种思想延伸出了可怕的想法:干掉四年前让自己吃饱肚子的好人曹操。
刘备的觐见给他带来了一丝缥缈的希望,见曹操对他那么推崇,据说还跟曹操拼过血仗,自己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希望说不定可以寄托在此人身上。于是当朝官拜刘备左将军,态度极为殷切。晚上又通过自己的大舅哥骠骑将军董承给他递话:希望他能看在本家的份儿上,帮自己除掉曹操。并且秘密写下诏书藏在衣带里赐给董承,作为让刘备信任的凭据。
刘备看到诏书吓了一大跳,除掉曹操?那是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念头,是连密如关羽、张飞这样的兄弟也不能透露的,但皇帝却给挑明了,那就等于将自己绑上了一艘必沉的船,因为刘备最清楚:欲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行暗事,是没有任何成功希望的。
这种事也能干,也必须干,但前提是必须先将自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