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同室操戈黄埔将帅战场争锋录-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对蒋介石的命令又看了一遍,于是决定,采取三面掩护,一面攻击,逐次跃进的战法,能攻即攻,不能攻即守,不让解放军把部队冲乱。杜聿明于当晚即部署,同时电蒋请求空投粮弹。
  当晚,又接国防部正式命令,要杜聿明迅速决心于两三日内解决濉溪口、马庄一带之敌,说这是对敌各个击破之唯一良机。如再迟延,则各方面的解放军又必然集于贵部周围,又处于被动矣。并令杜部万勿再向永城前进,迂回避战……

陈毅与杜聿明:淮海战役(7)
杜聿明看了这个电令后,感到蒋介石所以变更决心,是被郭汝瑰的意见所左右。他很后悔在11月28日那次会上,未向蒋介石说明他怀疑郭是潜伏的共产党的看法;也没有和何应钦、顾祝同、萧毅说好,要他们始终支持自己的撤退方案。弄到现在,老头子听任郭汝瑰的摆布,一再变更决心。先后函、电命令向解放军攻击,陷自己于全军覆灭的境地。杜聿明更自责当天上午自己太懦怯,不果断,不该命令各兵团中途停止,召集各将领开会,耽误了一天行程。现在逃既晚矣,打亦无望。想来想去,杜聿明横下一条心:反正江山是蒋介石的,由他去罢!豁出自己这条命,最后为蒋“效忠”吧。
  3日晚,各部队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向濉溪口方面前进。部队进入驻地后,夜12时发现解放军追击部队右翼已到达薛家湖,左翼已到达大回村附近,形成包围态势。3日上午接到蒋氏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时,派往青龙集东北香山庙附近担任掩护之第五军第四十五师,被解放军包围。邱清泉派队支援,经过激烈战斗始能撤出。该兵团右翼一个新成立的补充旅,在义村、庄楼地区被歼灭。第十六兵团一个团去接补充旅阵地时,解放军假称是国民党军,这个团一进入义村,即被解放军消灭。这时,双方部队已成犬牙交错态势,情况很混乱。少数解放军已经混入国民党军驻地内乘夜到处放枪,引起国民党军队内部混乱。连杜聿明驻地附近一个碉楼上,也出现两名解放军武装便衣,这些情况弄得大家草木皆兵,彻夜不安。
  4日,杜聿明照原定逐次攻击战法,严令第二兵团攻击前进,第十三、第十六兵团坚守掩护阵地。经过两天激战,敌第二兵团前进到青龙粮、陈官庄以南,而第十三、第十六兵团的掩护阵地数处被突破,形势岌岌可危。
  6日,解放军发动全面反攻,突破国民党阵地多处。中午,杜聿明指挥部向夏砦移动,路过李石林时,邱清泉和孙元良仓皇来见杜聿明,说目前态势不利,要重新考虑战略。杜聿明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需要研究一下,即同邱、孙同到李弥司令部。孙元良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目前只有独断专行,才可挽救大军。”邱清泉连称同意,李弥比较沉静,未发表意见。孙、邱二人竭力鼓动李弥一道突围。
  杜聿明似乎对目前的处境和发展趋势已经有了自己的估计,他声调低沉地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三天前大家同意这句话,就可以全师而归,对得起老头子,今天做恐怕晚了,既违命令,又不能全师,有何面目见老头子!”但为了给这些难兄难弟们打气,又安慰道:“不要紧,我们还有力量。一个兵团如能突破一路,还有一线曙光,否则反不如照蒋的命令坚持到底。老头子有办法就救我们出去,不然只有为他效忠了事。我判断,东北野战军入关南下,至少还要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牵住敌人,请老头子调兵与敌决战,还是来得及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陈毅与杜聿明:淮海战役(8)
杜聿明讲完后,几个人纷纷议论如何利用空隙逃出包围圈。尤以孙元良力主逃跑,邱、李也随声附和。杜聿明见此情况,心中也无底,觉得打要靠他们,突围也要靠他们,自己不能过分执拗了。就说:“只要大家一致认为突围可以成功,我就下命令。但各兵团必须侦察好突破点,重武器车辆非到不得已,不能放弃。”
  邱清泉见杜聿明情绪低落,便宽慰说:“总座,我保驾你安全突围。”杜聿明只是对邱苦笑了一下。会议决定分头突围,到阜阳集合。然后各自部署。杜聿明回到夏砦,就开始破坏不能携带的文件器材。不久,李弥电话架通,报告东北方向解放军甚多,突围不易,并问孙、邱两兵团侦察的情况分别如何。
  孙元良兵团匆匆由西北方面自行突围,一出阵地即遭解放军猛烈射击,部队混乱,纷纷缴械。除孙元良化装只身逃脱,军长胡临聪、汪匣锋等均被俘。邱、李两兵团在调整部署后,于12月7日仍向解放军阵地实施攻击,但士气十分低落,各级指挥官虽严厉督战,仍屡攻屡挫、徒增伤亡,毫无进展,而我解放军攻势更趋猛烈。
  8日9日,杜聿明每天以第二兵团部分兵力在战车掩护下攻击,虽然攻占一些村庄,但进展不多,损失却很大。每次攻击失败,车、步兵互相埋怨,各兵团之间也矛盾重重。
  10日,解放军全线发动攻击,包围圈逐渐缩小。在此期间,杜聿明多次急电蒋介石,催促速调大军与解放军决战。蒋复电无兵可调,令杜聿明不要存有幻想。刘峙也乘飞机亲到陈官庄上空,对杜聿明说:“委员长命令要你赶快指挥邱、李两兵团进攻前进。”但杜聿明想尽办法组织突围攻击,都不能越雷池一步。
  从12月10日到16日,我攻击部队在陈官庄、青龙集地区没有继续进逼。16日,杜聿明接到刘峙来电说:“黄维兵团在双堆集昨(15日)突围,李延年兵团撤回淮河南岸,贵部今后行动听委员长指示。”
  杜聿明得到这个通报,心中完全凉了,觉得蒋介石的指挥简直糟糕透了,为什么不令双方同时突围,那样还有一线生机。而蒋介石只顾黄维不顾邱、李两个兵团,现在黄维一突围,解放军的兵力就会全部集中到陈官庄方面,还有什么办法呢?杜聿明决心令两兵团加强工事,坚守到底。
  12月17日,毛泽东指示陈毅、刘伯承等:“我包围杜聿明各部可以十天左右时间休息调整,并集中华野全力,然后发起攻击。”“向杜邱李连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攻势,除部队所做者外,请你们起草口语广播词,每三五天一次,依据战场情况变更其内容,电告我们修改播发。”
  毛泽东一面指示部队要对杜聿明集团连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攻势,一面身体力行,挑灯夜战,亲手撰写了一篇精美绝伦的口语广播词《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这封以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中原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名义致杜聿明等人的书信,在邯郸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并印成传单向陈官庄包围圈内散发,具有很大的震撼力量。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陈毅与杜聿明:淮海战役(9)
同一个声音一连几天回响在杜聿明等人和许多国民党官员的耳边:
  杜聿明将军、邱清泉将军、李弥将军和邱李两兵团诸位军长师长团长:
  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在十五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你们的飞机坦克也没有用。我们的飞机坦克比你们多,这就是大炮和炸药,人们叫这些做土飞机、土坦克,难道不是比较你们的洋飞机、洋坦克要厉害十倍吗?你们的孙元良兵团已经完了,剩下你们两个兵团,也已伤俘过半。你们虽然把徐州带来的许多机关闲杂人员和青年学生,强迫编入部队,这些人怎么能打仗呢?十几天来,在我们层层包围和重重打击之下,你们的阵地大大地缩小了。你们只有那么一点地方,横直不过十几里,这样多人挤在一起,我们一颗炮弹,就能打死你们一堆人。你们的伤兵和随军家属,跟着你们叫苦连天。你们的兵士和很多干部,大家很不想打了。你们当副总司令的,当兵团司令的,当军长师长团长的,应当体惜你们的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早一点替他们找一条生路,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牺牲了。
  现在黄维兵团已被全部歼灭,李延年兵团已向蚌埠逃跑,我们可以集中几倍于你们的兵力来打你们。我们这次作战才四十天,你们方面已经丧失了黄佰韬十个师,黄维十一个师,孙元良四个师,冯治安四个师,孙良诚两个师,刘汝明一个师,宿县一个师,灵璧一个师,你们总共丧失了三十四个整师。其中除何基沣、张克侠率三个半师起义,廖运周率一个师起义,孙良诚率一个师投诚,赵壁光、黄子华各率半个师投诚以外,其余二十七个半师,都被本军全部歼灭了。黄伯韬兵团、黄维兵团和孙元良兵团的下场,你们已经亲眼看到了。你们应当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学习这次孙良诚军长、赵壁光师长、黄子华师长的榜样,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军可以保证你们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是你们唯一的生路。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
  杜聿明集团深陷包围圈中,无路可逃。什么时候打他,主动权完全在解放军手里。11月29日,平津战役打响,中央军委为了稳住华北的傅作义集团,不使其海运南撤,一度要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攻,“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从12月16日开始,华东野战军前线部队又奉命围而不打,转入阵地休整。在这近20天的休整期间,华东野战军各部队结合自己所在阵地的特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形势、任务教育,进行组织整顿。针对敌人特点进行敌前练兵,开展群众性的对敌政治攻势,等等。整个部队士气高涨,面貌焕然一新。为了让第一线官兵吃得好,睡得暖,各个部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把热菜热饭放到厚厚实实的草焐子里,有的把热菜热饭用棉衣棉被包起来,送到前沿阵地依然热气腾腾。有的甚至动脑筋搞发明创造,在前沿搞起消烟灶,把阵地后方送来的饭菜进行一次再加热。通过各级领导的亲自关心和后勤人员的不断努力,前沿部队普遍吃上了热饭热菜。有的还不断花样翻新,变着法子叫大家吃饱吃好,吃得有滋有味,馒头、米饭、包子、油饼,经常变换花样。有的还摆起了“豆腐宴”。。 最好的txt下载网

陈毅与杜聿明:淮海战役(10)
在这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包围圈里的敌人,内缺粮草,外无援兵,处境越来越困难,仅靠空投的一点点给养苟延残喘。撤离徐州太仓促,当时只计划到淮南,到了淮南要啥有啥,根本没有在半路上停下来打仗的充分思想准备,单是二三十万人的吃饭问题就发生极大恐慌。除了人的吃饭问题,还有机械化的“吃饭”问题,从徐州出来带的油料不多,不少汽车和坦克只好趴窝,成了摆设。现在是样样都缺,靠空投汽油、弹药、大米、馒头只能是暂时维持,若是天气恶劣不能正常空运,状况就更惨了。有时一些官兵为了抢夺空投物资,互相火并射杀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人受不住饥饿的煎熬,把骡马杀了分而食之,皮、骨头一样不剩。就是这样也难以填饱肚子,大家挖空心思寻找食物,把麦苗、树皮等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光了。这时,我军的政治攻势对包围圈中的敌人有很大瓦解作用。通过不断对敌人广播《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和阵地喊话,晚上给敌人前沿阵地送大米饭,送馒头,对敌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最初将信将疑,想得到那些食物,又怕解放军突然开枪。后来见解放军并不开枪,是诚心诚意地给他们送食物的,没有丝毫恶意,便大着胆子来享用。以后每天早晨不请自到,人越来越多。有的索性携枪投奔解放军不回去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解放军用一担肉包子换回一个连的国民党兵,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解放军一个老炊事员,挑了一担肉包子上前沿,路上迷了路,摸到了敌人阵地上。当敌人子弹推上了膛,喝令他“站住”时,他灵机一动,机智地说:“告诉你们连长,就说解放军团部派人送肉包子来了!”敌人的连长来了,他又把团长派他来送肉包子的事说了一遍,并趁机进行宣传。饿死鬼一样的敌人早已馋涎欲滴,不顾那连长的阻止,一窝蜂地上前争抢肉包子。一大担肉包子眼看抢个精光。那连长也不甘落后,边抢边往嘴里塞。老炊事员趁机举起手榴弹,高声喊道:“不许动!”随后郑重宣布:“弟兄们,不要怕!如果没吃够,我们那边有的是,过去吃就是了!”那些国民党兵纷纷响应,异口同声地喊叫着:“不干了!缴枪!缴枪!给解放军缴枪!”就这样,老炊事员用一担肉包子带回了一个连,一个人不少。
  此时的杜聿明,从蒋介石几次的通电和来信中了解到,目前蒋介石手中已经大势西去,没有挽回败局的能力了。所以自己对陈官庄的战局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从与其他战场的相互关联看,平津战役亦已危急;北平西苑机场已失,空军损失很大。杜聿明预感到,平津战势一失,东北野战军就会挥师南下,南京即将不保,老头子只有逃到台湾,寄身于美国人篱下了。老头子现在已是山穷水尽,无法挽回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陈毅与杜聿明:淮海战役(11)
在这期间,邱清泉对杜聿明说:“陈毅给你送来一封信,我已把它烧了。”
  杜聿明问邱:“内容说些什么?”
  邱说:“还不是那一套!劝降么,谁降###!”
  又有一天,李弥打电话给杜聿明说:“陈毅派人带着一封信,从第一线摸进来,是原第十三兵团被俘的一个军官。”
  杜聿明问:“他说什么?”
  李说:“他吓晕了说不出来。信里还是讲了一些道理。我把他送来你问问。”
  第二天,李弥连人带信给杜聿明送来了。
  杜聿明看到陈毅的信,起头说得很客气,中间有些杜聿明认为是威胁的话。最能打动杜聿明的是信中说道:“你为什么替四大家族服务,而不为人民服务。”杜聿明对此心中一动:如果能保全两个兵团部队的话,也可以同意投降。
  杜聿明随即将这个军官交给副参谋长文强去审问,自己拿着信去试探邱清泉的态度。邱清泉接过去看了一半,一句话没说,便将信撕掉烧了。杜聿明想,邱清泉历来是蒋介石派来牵制他的人,骄傲跋扈,目空一切,过去与他矛盾重重,有时还正面冲突。这次在包围中,邱清泉事事请示,表现还不坏,但还未达到互相谈心的程度。这件事邱清泉不同意,自己就不能去做。杜聿###乱如麻,立即告辞而去了。
  时隔不久,蒋介石即电杜聿明:“听说吾弟身体有病,如果属实,日内派机接弟回京医治。”
  邱清泉见到杜聿明说,是他打电报给蒋介石说杜聿明有病的,力劝杜聿明回南京。
  杜聿明对邱清泉说:“抛下数十万将士只身逃走,决不忍心。”
  随即复电蒋介石:“生虽有残疾在身,行动维艰,但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生息尚存,誓为钧座尽忠到底。”
  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宣言和平,杜聿明这个一贯不主和平的好战分子,被解放军打得垂头丧气,也觉得只有和平才是出路。但到1月3日,忽然接到蒋介石的电令,照原定空军掩护突围方案实行,自5日起投足3日粮弹。杜聿明始终认为突围不会成功。坐战车一个人逃走还有可能,遗弃官兵,落得万人臭骂,不如继续守下去,再拖十天半月,等到蒋介石下野,邱清泉动摇,那时他一来对得起蒋介石,二来可以向解放军接洽,保全部队,也对得起部下,要办战犯只办他一个好了。
  毛泽东12月17日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杜未曾看到。按当时的思想,就是看到,要全军放下武器,仅保证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杜也是不会投降的。国民党将领对个人生命固然看得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掌握部队实力,那才是他们升官发财的生命线。
  1月5日,南京空军开始投粮,蒋介石即令杜聿明赶快突围。杜聿明还想拖着,看看情况再说。于是再电述粮弹未投足,将士饥饿无力,无法执行命令,请继续大量投弹粮。无奈的蒋介石只好复电:“准再投3日,务必遵照实施。”

陈毅与杜聿明:淮海战役(12)
6日中午,解放军发动声势浩大的攻击。国民党各部经过解放军20多天的政治攻势,已全失斗志,一触即垮,东西两面多处阵地被突破。杜聿明急电空军轰炸支援。7日晚,李弥兵团司令部所在地青龙集阵地被突破,这些完全出乎杜聿明的意料,急电蒋9日预备轰炸,10日投毒气弹掩护突围。同时国防部也通知以百架次飞机掩护突围。8、9两日解放军继续攻击,国民党空军司令王叔铭亲到陈官庄上空指挥,都无能为力,阵地又多处被突破。
  陈毅和刘伯承已经判断出杜聿明企图突围,于是指挥前线部队对东南实施更加猛烈地攻击,很快第十三兵团阵地大部崩溃,第二兵团南北阵地各部队亦纷纷告急。
  杜聿明9日黄昏前后,到陈官庄第五军司令部,指挥所部及战车等部队在陈官庄以西集结,归文强指挥,幻想于10日在空军掩护下突围。杜聿明一到陈官庄,解放军的炮弹跟踪而到,赶忙躲到掩蔽部。
  李弥、邱清泉又来见杜聿明,要求于夜间突围,杜聿明仍主张照着蒋介石的指示于10日上午突围。李弥等认为白昼突围无希望。
  杜聿明说:“如果你们要走的话,你们先走,我一个人在这里守到底以免耽误大家。”一直争吵到10时左右未能达成统一意见,杜聿明气得出一身大汗,只得对他们说:“既然都是这样主张,只有分头突围好了。”
  杜聿明给蒋发了最后一电报,说:“各部队已混乱,无法维持到明天,只有当晚分头突围。”但又觉得要逃命就不能跟大队走,只有乘夜间钻空子出了包围圈再说。于是,杜聿明带着副员、卫士十来个人,离开大队单独行动。先向西走出村庄,再转向东北,沿途见大批部队整队向陈官庄前进,一问原来是第七十二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