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维接蒋介石命令后,不敢怠慢,立即从平汉路西侧,撤至确山、驻马店地区;之后经新蔡东援。21日,进抵淝河。
解放军总前委接到“黄维兵团突破淝河,正在向浍河疾进”的报告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围在地图前,仔细分析了黄维兵团的作战企图和可能经过的路线,深入研究着应采取的作战行动。
“黄维还真要抢头功哩。”陈毅不无讥讽地说。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陈赓与黄维:淮海战役双堆集围歼战(2)
“要不何称蒋军的‘精锐’呢?”邓小平说。
“不能让他越过浍河,一定要在淝河、浍河之间的空隙地带把他歼灭。”刘伯承抬起头,坚定地说。
“让陈赓兵团担此重任,我看再合适不过了。”邓小平说。
“把豫皖苏独立旅,加强给他们,在浍河东西一线组织阻击,打破其北进企图。”刘伯承用铅笔在地图上点了点,继续说:“黄维兵团机械化程度高,辎重又多,东进迫切,定会选择宿县、蒙城公路为主要通道。所以,令第四纵队扼守南坪集的大石桥,就可兜头拦住敌人。”
事实果然不出刘、邓、陈首长的判断,尽管黄伯韬兵团已被全歼,但蒋介石仍然命黄维兵团加速北进。黄维无奈,只得沿着宿蒙公路向南坪集前进。
陈赓接令后,在理解上级意图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态势分析。陈赓认为,自己的兵团共有7个旅、18个团,而黄维则有11个师、33个团,双方兵力对比悬殊甚大。要想增大完成任务的把握,就只有预先占领阻击阵地,提前做好阻击作战准备。于是立即率部急行军,于11月21日晚,提前到达浍河地区,马上组织部队沿河岸展开,进行作战部署。其中以第十一旅担负扼守南坪集一线的阻击任务。
为了保证更好地进行阻击任务,陈赓亲自指导第十一旅进行作战准备。在现地勘察地形以后,陈赓告诉第十一旅旅长梁中玉和政委戈力:必须把阻击阵地向前推移到南坪集以南的田野上,实行大范围、小编组、多层次的兵力部署。以班、排为单位,构成集团工事,以增强阻击战斗的弹性。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正面阵地的安全,陈赓还要求他们把右翼阵地伸展到西面一里多的杨庄,把左翼阵地伸展到南面的胡庄。在各道阵地的构筑上也很巧妙。各要点均能独立作战,又能互相支援。防御工事建筑完毕,有的战士还担心起来,怕这么好的工事,不能发挥出作用,私下里嘀咕:“工事修得再好,敌人不往这来,还不是白费劲。”
“黄维不会一条道走到黑,就往南坪集来。”有的战士应和道。
陈赓听到种种议论后;很有把握地告诉大家:“我和黄维是黄埔‘同窗’,他的脾气我了解,我敢保证他非到南坪集,非走这条路不可。谁不信,咱们可以打个赌!”
陈赓的确没有估计错,11月22日,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在快速纵队的掩护下,以第十军为左路,第十四军为右路,第十八军居中,第八十五军殿后,气势汹汹地向南坪集扑来。不久,即在罗集、赵集一带与第十三旅警戒部队接触上了。第十三旅警戒部队边打边撤,给敌以相当的杀伤之后,按计划退回了南坪集。
23日早7时许,黄维的“王牌军”——第十八军,展开了三个团的兵力向南坪集发起了攻击。
第十一旅沉着应战,全力阻击敌人,决心给“王牌军”一点颜色看看,杀他一个下马威。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陈赓与黄维:淮海战役双堆集围歼战(3)
但第十八军确实也有两下子,他们轮番攻击第十一旅的防御阵地,不停地发起冲锋。一次被击退后,敌人稍事休整,即调整部署,把攻击方向选在了左翼阵地上。坚守分队眼看着超出自己几倍的敌人,就要突进阵地,战士们更是豁出命地顶住敌人的进攻。他们组成绵密的火网射向敌人,敌人倒下一半,活着的一半纷纷后窜。不久,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再次向左翼阵地发起进攻,结果还是与上次一样,又被击退了。
自觉是“王牌军”的敌人,连一个小小的排防御阵地都久攻不下,很没面子,也很不甘心失败。于是又一次集中炮火攻击左翼阵地,坚守分队伤亡较大。但英勇的坚守分队依然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了阵地上,连续打退了优势于己的敌人的13次进攻。
尽管敌军损失惨重,但还是集中两个师的兵力,在12辆坦克的支援下,轮番向南坪集西侧阵地攻击,至12时大约有两个营的兵力突入了杨庄村内。
坚守杨庄的第三十一团团长当即决定全团组织反冲击。在团长的指挥下,所属部队一起冲进杨庄,实施反冲击。进入杨庄的敌人,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在主要街道和重要房屋架起了机枪,摆开了固守的架式。
“逐屋逐房打击敌人,坚决把他们消灭在杨庄!”团长又下达了命令。按照团长的命令,三十一团的指战员们,机动灵活,交替掩护,英勇拼杀,顽强战斗,经过一阵激烈的巷战,终于击退了敌人,重新夺回了杨庄。
敌人受挫后,气急败坏,再次纠集两个团的兵力,在2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实施迂回攻击。其中左翼敌人突破浍河,占领了南坪集左翼的王庄。
“全力反冲击,死也要夺回王庄!”团长下达了死令。
“敌人有2000多人,我们不能硬拼。”有人提醒道。
“爆破队先炸毁敌坦克!”团长又提醒部队改变战术。
反冲击的部队很快突入王庄,战士们把事先准备好的集束手榴弹甩向敌人密集的地方,投到敌坦克履带下面。敌人被打得丢盔弃甲,又乖乖地退回浍河南岸。
经过整整一天的激战,陈赓将敌人打得伤亡惨重,但始终未能攻入南坪集。这样的战果让黄维十分恼火,将各师师长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根据一天的激战,敌人的主突方向和战术手段基本摸清了。为进一步诱敌深入和保存有生力量,陈赓于23日夜间下达了命令:放弃南坪集阵地,以第四纵队十旅和第九纵队一部,退到浍河北岸,设置袋形阵地,诱敌十八军渡过浍河,进入袋形阵地,将敌十军、十四军和八十五军歼灭于浍河南岸。
翌日晨,当敌经过一阵猛烈的炮火袭击后,以第十八军再次组织进攻,当其胆怯地突入南坪集村庄时,却发现南坪集阵地已空无一人。
“报告司令,南坪集已被我占领。”敌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向黄维报告。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陈赓与黄维:淮海战役双堆集围歼战(4)
“这次进攻,为何如此神速?”黄维反问。
“###阵地没有一兵一卒。”杨伯涛没有虚报。
“这么说###被我们击退了?”黄维接着询问。
“###怎能抵得住我‘王牌军’的打击。”杨伯涛自我吹嘘地说。
“继续向浍河北岸追击!”黄维似乎又恢复了自信,决心加快推进速度,尽早实现总裁的作战意图。
为便于指挥,黄维将他的兵团司令部迁到南坪集。地图刚展开,他便指着地图上的宿县对副官说:“命令所属各部,全力向北推进,攻击宿县,不得有误!”
24日中午,敌十八军、十四军的先头师渡过浍河,分左右两路,气势汹汹地向北压来,当即遭到沿河岸部署的解放军的迎头阻击。
“我先头部队突遭###阻击,难于北进。”敌十八军先头师长向黄维报告。
“残兵败将的小玩闹,有何惧怕?速以全力聚歼!”黄维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态。
“我们已组织了三次攻击,均被击退,看来###是有预谋有充分准备的。”敌十八军先头师长解释道。
“他们只不过是临死前蹬蹬腿罢了,何必大惊小怪!”黄维显然有些不耐烦了。
一个方向的情况没处理完,另一方向的十四军先头师师长也向黄维报告:“我们遭到###的顽强堵击,现正在组织全力冲击!”
黄维在地图找到他们报告的受阻位置之后恶狠狠地把拳头往上重重地一击,高声喊道:“命令各先头部队,集中火力兵力,狠狠地打击###!”
命令刚下达不久,前方再来报告:“###已经打掉我一个团的兵力,我官兵的士气非常低落,难于再进攻了。”
“不进攻怎么打通向北推进的道路,只有进攻才是出路,只有进攻才能实现上峰的作战意图!”黄维仍然坚持向北进攻。
少顷,十八军先头师师长又向黄维报告:“据抓住的###俘虏供称,他们是企图诱使我们钻入他们部署好的口袋中,然后扎紧袋口打狗。”
“胡说,你才是狗!此情报可靠吗?”黄维在怒骂后问。
敌兵团副司令胡琏、吴绍周,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俩人连忙在地图上标出两个先头师报告的情况。这一标,倒让黄维和胡琏、吴绍周吃惊不小,他们的十二兵团已处于解放军的包围之中了。
“撤!撤!赶快撤回南岸!”黄维显然有些慌乱了。
孰不知,此刻为时已晚了,陈赓已指挥兵团从东、南、西三面完成了包围,现正实施向心攻击,黄维的十二兵团已陷入“天罗地网”之中了。
24日晚,在南坪集黄维的兵团司令部里,黄维、胡琏、吴绍周和四个军长,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黄维坐在行军座椅里,紧锁双眉。大家你瞧我,我瞧你,没有了主意。
还是十八军军长杨伯涛打破了僵局:“司令官,乘东南方向还未发现情况,我们应急速向固镇西南的铁路线靠拢,这样有利于我们摆脱目前的被动困面。”
陈赓与黄维:淮海战役双堆集围歼战(5)
十军军长接着说:“改道向固镇转移,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了。宿县已被###封死,难于再前进一步。再不能在此恋战,能撤出多少算多少,这步棋只能这样走了。”
黄维仍然一声不吭,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吴绍周也指着地图说:“从整个敌我态势看,固镇是最好的选择。现在事不宜迟,否则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了。司令官,快下命令吧!”
“大家再分析分析,看看还有没有别的选择?”黄维到了此时,还在犹豫。就这样,拖来拖去拖到午夜,黄维才含含糊糊地说:“各军按此布置,做好向固镇靠拢的准备。”
四位军长对黄维因优柔寡断而耽误了最为宝贵的时间一肚子怨气,返回各自指挥所去部署向固镇靠拢的事宜,不久他们又接到黄维的电话:“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行动。”
部队在待命中又过了11个小时,至25日16时,黄维才复下令部队“开始行动”。
11月26日,黄维指挥他的部队,向南突围一整天,没有任何结果,只好退回原地。晚上,黄维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再次商量突围对策。这次,他首先提出了一个方案:“诸位弟兄,我们围在此地,被###越围越紧。今天一天突围未果,我们更加被动。如不突围出去,只有在此待毙了。因此,我意明天各军用一个师的兵力,从东南方向小李庄突围,打开一条血路,其余部队紧跟其后,向东南进击。”
各位将领表情严肃,谁也不愿先表态,都怕被点为突围部队。良久,黄维走到八十五军一一○师师长廖运周身边,拍着他的肩膀问:“老弟,你看怎么办好呢?”
廖运周是黄埔生,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抗日战争中与党组织接上头。宛东战役期间,廖运周曾准备起义,但因时机不成熟,没能举行。这次他与中野接上头,准备战场起义。黄维这么一讲,廖运周正好顺水推舟,于是对黄维说:“司令的方案,是解我军之围的最佳选择,我愿在司令指挥下率部打头阵。”
黄维哈哈地笑了几声说:“廖兄是我军的优秀将领,大家应向廖师长学习。大敌当前,哪有退让回避之理?”
27日清晨,大雾弥漫,二三十米之外看不见人。廖运周带领5000千多人,以“突围”为掩护,成四路纵队开进。当进至预定地区后,解放军围攻的部队将其放过,之后迅速封闭上了口子。蒙在鼓里的黄维还误认为一一○师突围“成功”了,于是急令其他3个师“迅速跟进!”后面的3个师不明缘由,仍按着一一○师的路线前进,当即遭到解放军炮火的猛烈拦击,损失惨重,被迫缩了回去。廖运周师的起义,打乱了敌人的突围计划,使敌人的突围企图彻底失败。
就在当天清晨,乘敌以密集队形向东南突围之机,陈赓指挥第四纵队、第九纵队、豫皖苏独立旅,全力向敌侧背突击,歼灭了敌第十四军一部。敌第十四军主力见势不妙,仓皇退却。
陈赓与黄维:淮海战役双堆集围歼战(6)
陈赓当即命令:“紧紧咬住敌人,猛追猛打,不让他有喘气的机会。”
第四纵队遵照命令,猛打猛冲,连克杨庄、王小庄等十几个村庄,切入敌防御纵深,歼灭了敌第十四军军部,俘敌军长——陈赓黄埔的老同学熊绶春、参谋长梁岱。
与此同时,第九纵队勇往直前,连克杨老庄、大韩庄等十几个村落,歼敌第十四军山炮营、第十师特务营、第八十五师山炮营,缴敌山炮7门,步兵炮3门。
敌军长熊绶春后乘机从俘虏群里逃跑,蒋介石给他撤职戴罪立功的处分,而梁岱则被解放军误作八十五师书记官,被十一旅释放了。
28日,黄维再度突围未成,即以双堆集为中心,构置环形防御阵地。其部署是:第十八军在双堆集、平谷堆、尖谷堆一线构筑纵深阵地。第八十五军在前后同圈、大王庄、李士楼等村庄,构筑向西防御工事。第十四军残部在沈庄、李围子、张围子、杨围子等地构筑向东防御工事。第十军在东西马围子、杨文学一线,构建向南向北防御阵地。兵团部在双堆集北边的小马庄开设,并在双堆集东北构筑临时机场,以求得到空中救援。
黄维的第十二兵团果然训练有素,转入防御速度相当快,很快构筑了以村落为基点,核心阵地、主阵地、外围阵地相连的三层防御工事。每层阵地都构置了无数个地堡,并以此为依托,连同周围的三角形或梅花形据点,形成强大的地堡群。地堡群与地堡群之间,能够互相照应,互为补充,既能独立作战,又能相互支持。村与村之间,阵地与阵地之间,都用交通壕相连,四通八达。阵地前还设置了无数鹿砦,阵地内设有副防御工事。而且每层阵地,每个地堡群中,均配置有重武器,整个防御体系相当坚固。
面对敌人的坚固防御和优良装备,如何歼灭敌人,成为摆在第四纵、第九纵队面前的难题。为此,陈赓在第四纵队十旅召开军事民主会,要大家献计献策。
陈赓静静地坐在一旁,听大家发言。
“先向敌人阵地顺向挖交通壕,到接近时再横向挖,形成包围阵地。”有的同志提出此项建议。
话音刚落,就有异议:“不行不行,顺向挖时,不但会遭到敌人的打击,而且远距离挖壕,费时费工,我们的人不易展开。”
“采取野战的办法,猛打猛冲,强攻敌人。”有人建议。
“这会增加我们的伤亡,再说敌人有依托,我们没依托,强攻难以成功。”
“一部分人掩护,一部分人近迫作业,以敌人的阵地模式,构筑我们的阵地,与敌人对着干。”又有人提出。
听到这里,陈赓心里豁然开朗,连忙道:“说下去,说全你的想法。”
“我们采取攻击筑城,近迫作业,用挖交通壕的办法,对面敌人修的是什么阵地,我们也修什么阵地;敌人修的什么工事,我们也修什么工事。以硬对硬,以坚对坚。战斗时,可以集中火力歼其坚固堡垒,集中兵力攻其薄弱之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陈赓与黄维:淮海战役双堆集围歼战(7)
陈赓听完赞同道:“好!这叫‘对号作业’。不过我们还要注意四点:一是交通壕要能通行担架,人员能直立扛着东西走,宽度和深度要达到这个要求。二是要将电话线埋在沟底,保证畅通,不能中断指挥。三是要能防炮、防空。暗壕和暗壕相连,该掩盖的要掩盖。四是在阵地后,要挖出卫生壕,储存吃喝用水,洗漱用水,消毒用的石灰水。”
方针已定,部队热火朝天地准备起来。时间一天天过去,解放军总攻在即,黄维如坐针毡。
正当黄维无所适从之时,小李庄的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召开了会议,进一步分析了战局。他们认为当时淮海战局的大势是:杜聿明率三个兵团正跃跃欲动,救援黄维;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西援黄维被中野第二纵队、华野第六纵队、渤海纵队阻击于包家集地区,宋希濂兵团之第二十军、第二十八军已抵浦口。敌人向黄维救援的兵力在增加,如不乘黄维人乏、弹缺、粮绝、柴尽之际,歼灭其尚有机动能力的七八个团,就可能失去歼其之良机。
于是,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经反复商议后,于12月5日下达了总攻命令:
一、从明(六日)午后四时半起,开始全线对敌总攻击,不得以任何理由再三推迟。
二、陈谢集团务歼李围子、沈庄、杨围子地区之敌;锡联集团务歼双堆集以南玉皇庙、赵庄及以西前周庄、周庄、宋庄之敌,并各控制上述地区,然后总攻双堆集,全歼敌人。
三、总攻战斗发起后,应进行连续攻击,直到达成上述任务为止,不得停止或请示推迟。
四、各部不惜最大牺牲,保证完成任务,并须及时自动地协助友部争取胜利。
五、对于临阵动摇贻误战机的分子,各兵团各纵队首长有执行严格纪律之权,不得姑息。
根据总前委的命令,中野第四纵队、第九纵队、第十一纵队,豫皖苏独立旅,华野特纵炮兵一部组成东集团,由陈赓、谢富治指挥。
12月6日,陈赓命令第十旅、第十一旅和炮兵三团协同攻击李围子。第十旅由西北、正北和东北方向对敌实施主要攻击,第十一旅由正东及东南面实施辅助突击。各旅第一梯队投入兵力计3个整团又1个营。突击团编组为两个突击营并肩突击,每个突击营各编为两个突击连连续突击。同时以20门榴弹炮、野炮、山炮,分别组成左、中、右3个炮兵群,并配置了20个炸药抛物筒。
6日16时30分,总攻开始。3个炮兵群,20门炮,20个炸药抛物筒,实施排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