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色纪元-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规模战役;集中优势兵力;彻底消除这个隔断区造成的安全隐患。”

    没有人对孙湛的建议表示应和。就连与他关系最为密切的几个人;也闷着头陷入沉默。

    孙湛资格虽老;却是不折不扣的文职将军。暂且不论他刚才提到的建议和设想是否正确;一名文职将官要求军部对某个区域进行战役计划的制订……这种事情真的很滑稽;而且不合规矩。

    袁志成冷眼注视着孙湛;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

    这可不是嘲笑。以他对这头老狐狸的了解;孙湛此举不过是先抑后扬的前着。换句话说;孙湛就等着有人开口否决;然后才能提出他真正的目的。

    冷场了几秒钟;一名少将果然插进话来:“孙将军;您的建议有些不合实际。我们目前没有足够的兵力对那一地区展开进攻。东线和北线都很吃紧;无法抽调出更多的空余部队。何况;现在最关键的任务;还是要加强各个基地市的防御力度。一旦它们被攻破;那就谈什么都晚了。”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还有一项建议。”

    孙湛慢慢地笑了起来。他指了指电子地图上废弃城市成都、西昌和重庆之间的三角形地区;说:“这一带是西南地区人口最为密集的核心区域。监控数据表明;这里还有大量平民没有离开。除了新成都;附近没有可供避难的大型基地市。71集团军的防卫面积很大;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许仁杰的压力很大;恐怕很难在周边区域形成有效的防护和管控。应该给他增加一部分军队;哪怕增加一个师也是好的。”

    少将顺着孙湛的话头继续发问:“周边地区已经没有多余的部队。难道;还要给71集团军增加新的师团编制?这似乎不合规矩吧?”

    “新增编制当然不可能。”

    孙湛继续保持着脸上魔鬼般的笑意:“不过;我们可以从新贵阳地区抽调部队;补充新成都方面的防卫力量缺口。刚才的录像大家也看到了;苏浩将军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如果不是他带领警卫部队连夜增援;在最关键的时候投入战斗;新成都基地早就已经陷落。而且;他还派出几个二线补充师在外围分散拉练……毫无疑问;这表明苏浩对新贵阳的局势很有把握;也毫不惧怕废弃城市贵阳里的变异生物对基地造成威胁。505集团军下辖十个新编师团;完全可以从中调出一部分;补充到邻近战区;帮助那些迫切需要增援的基地市进行协防。”

    就这样;孙湛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在屏幕上划出一块面积广大的范围。其中;囊括了包含新成都在内;六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基地市;以及三十多个团级规模的战术防护地段。按照他的建议;整个505集团军将被分散;编为近百个个团、大队级别的战斗单位。大部分人员和装备都被分派出去;以“增援”的名义进驻不同防护区。至于新贵阳基地;只剩下一个不满编的步兵师。

    袁志成一言不发。

    他已经洞悉了孙湛的计划。整个计划其实还是针对苏浩而设置。表面上虽是增援;实际上就是对整个505集团军的肢解。就连傻瓜都知道;军队只有集中起来才能发挥强大的战斗力。分散成团级规模的战斗群;无异于对自身力量的削弱。这种撒毛毛雨的“增援”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还会在战斗中造成苏浩所部的大规模伤亡。

    在座的将军们都很精明。看穿孙湛目的的不仅仅只是袁志成。然而;没有人对此表示反对;也无人提出异议。尽管各人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却只是在沉默中维持着会场中微妙的气氛。

    苏浩的崛起速度实在太快了。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已经从平民变成了少将;麾下拥有多达数十万兵力;还有一座设施齐全的基地市。

    权势和财富总是招人嫉妒。这条法则不仅仅通用于和平年代;战争时期也同样适用。尽管人们都很清楚孙湛与苏浩之间的矛盾纠纷;但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插手。何况;比起苏浩这个突然蹿升出来的暴发户;还是与自己共事多年的孙湛更加亲密些。

    赵志凯本能的想要否决这项提议。可他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而是认真思考了几分钟;像往常一样要求与会者举手表决。

    尽管明白孙湛的提议根本就是借刀杀人;赵志凯还是不打算予以反对。

    他控制不了苏浩。一个不听从自己命令的将军;自然没有存在的价值。反正;对付苏浩的主力是孙湛;自己不过是在旁边看戏罢了。

    会议室里慢慢抬起了几条手臂。这些表示赞成的人;都是赵志凯的同盟。袁志成对目前的局面很满意;因为他看见;自己没有做出决定的情况下;那些投向自己的人也没有表示赞同或反对。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然服从于自己;而不是被孙湛或者赵志凯的言语于扰。

    袁志成当然赞成对付苏浩。505集团的那些新编师团原本都是自己的私军。谁也没有想到;孙湛派出的那些人竟然全部被杀;而苏浩夺取权力的动作也丝毫不讲章法。那个该死的小子显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规矩。既然如此;那就联合所有人的力量;把他彻底打下地狱。

    就在袁志成即将举起右臂的时候;忽然听到随身携带的通讯器发出清晰的电子鸣音。他低下头;随手按下微控屏幕开关;只有十厘米长的微显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一行简短的文字。

    袁志成最初只是漫不经心的瞟了一眼;散漫的目光却在瞬间变得锐利。他的脸色微微一变;眉毛渐渐倒竖起来;就连眼角也在不自觉的微微抽搐。

    他关上通讯器;抬起头;表情很快重新变得平淡。

    自始至终;袁志成也没有举起右手。而那些以他作为标杆的军部委员虽然很是惊讶;却没有改变固定的阵营立场;与他共同保持沉默;以示反对。

    赞成者的数量没有过半;孙湛的提议没有获得通过。

    赵志凯和孙湛几乎同时把目光投注到袁志成身上。前者充满疑惑;后者充满愤怒。虽然目的和意义都是相同的;但赵志凯很奇怪袁志成为什么突然表示反对?孙湛却是对这种举动流露出**裸的憎恨。

    按照正常情况;袁志成绝对不会反对这项提议。

    可他偏偏就这样做了。

    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离开军部会议室;袁志成板着脸;在一于随从的护卫下匆匆前往基地市机场;登上专机;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新兰州。

    几小时候;他已经出现在新兰州基地的司令官办公室。空旷的房间里除了袁志成这个主人;还有接到命令刚刚走进来的思博。

    袁志成背着双手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微眯着眼;注视着远处地平线上徐徐下沉的夕阳。金黄色的余晖照亮了他的面孔;把一条条皱纹映出金属般的光泽;整个人显出无比厚重;宛如雕塑般的特殊气质。

    “505集团军原本是我的囊中之物。那是整整十个新编师团;而不是随意拼凑的十个民兵师。正规作战部队和后备役是两种概念。最核心的武器装备;三阶以上的强化药剂;还有最新型号的战斗服……这些东西只有京一号基地和西安基地才能生产。军后勤总部牢牢把持着它们。即便是我想要得到;也只能走正常途径。”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突然发来一条那样的信息?”

    袁志成转过身;用冷厉的目光死死盯住思博:“你让我在军部会议上反对孙湛对505集团军的分解提案;究竟是为什么?”

第一卷 第三百三八节 对策

    信息的内容很简短;不过寥寥十几个字。

    一旦决定反对;就再也没有变更的机会。

    “你应该很清楚苏浩为什么会成为505集团军的司令。没错;他用能量药剂跟我做了一笔交易。我给了他十个新设师团的编制。正常情况下;这种议案不会通过军部审核。然而苏浩选择的时机非常巧妙;孙湛也看到了可能在其中捞取好处的可能。我们都想从中获取利益;所以那些新编部队才能从纸面上的番号;转而成为真实的存在物。我一直在等着孙湛下手;没想到苏浩的动作比那个老混蛋更快。事实再次证明;孙湛的确不是苏浩的对手。而那个不讲道理的年轻人;也从我手里抢走了本该属于我的东西。就在几小时以前;我再次看到了拿回那些新编师团的机会;而你却告诉我必须收手……”

    袁志成慢慢走到思博面前;站定;用明显带有怒意;沉稳且不容置疑的强硬语调说:“我一直很信任你。这种信任很大程度来源于你的父亲和母亲。你说过;苏浩是你的死敌;你和他之间再也没有丝毫交情可言。我相信你不会欺骗我;但你的举动和事实却产生了偏移。现在;你最好给我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否则;我会让你为此付出代价”

    思博平静的脸上丝毫没有畏惧;只有显而易见的自信。

    他走到办公桌旁边;升起电子屏幕;调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

    “阁下;这是我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收集;直到昨天才刚刚整理完成的监控记录。”

    袁志成带着怒火和凶悍;转过身;冷冷地看了一眼思博;随即把目光转向屏幕。

    那是一份非常详细的表格。罗列的上面的时间和数据表明;监控内容是空中部队在过去几个月对新贵阳地区的相关记录。记录事项非常繁杂;几乎细致到了每一个微末枝节;就连车辆和人员外出、返回之类的信息也丝毫没有遗漏

    “想要全面掌控部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思博指着屏幕;认真地说:“长久以来;我们对苏浩所部的渗透工作均告失败。他在这方面的防范措施非常严密;我不知道他究竟是用什么方法达到如此效果?无论我们以任何方式;任何借口安插进去的人员;都会在短时间内暴露;然后失踪。那些情报人员肯定已经被苏浩秘密处决。从庐江到新贵阳;无论第十一独立部队还是现在的505集团军;苏浩一直保持着对一切外来势力的内部秘密优势。”

    袁志成的眼神微微一变;开始收起外放的杀意;冷厉凶狠的表情也变得平缓下来。

    他听出了思博话里潜藏的意思。

    “无法渗透?怎么会这样?”

    “我也弄不明白。”

    思博坦言:“孙部长的动作大多保持在明面上。他以正当借口;先后数次派出高级军官想要接管505集团军;却被苏浩以极其强硬的态度驳回。那些派出去的军官不是被杀就是被监禁;苏浩也以各种借口对军部进行搪塞。组建十个新编师团的命令下达后;我再次派出了多达数百名渗透人员。结果还是和从前一样;新贵阳地区的电讯阻断事件发生后;他们也彻底失去了联络。”

    袁志成的神情渐渐变得郑重。

    这些事情他还是第一次听思博谈起。对于手下;袁志成一向是用人不疑;给予对方最大限度的执行权限。身为整个北方战区的最高司令官;他需要关注的问题实在太多;自然不可能每时每刻把目光和焦点都放在苏浩身上。相应的;思博也需要时间对各种行动进行验证;信息反馈。

    “我买通了军行政总部的一名机要秘书;弄到了一份孙部长对505集团军各师军官的任免名单。综合分析下来;我发现;孙部长对新编部队的控制强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计。他通过收买、拉拢、威胁等方法;将整个505集团军的控制力度分散到团和大队级别。尤其是新编70峙编70沛;孙部长派出的亲信军官;当时已经在中队一级单位任职。从一些隐秘的往来情报分析;苏浩已经彻底放弃了对这些部队的掌控。他手下的旧人大部分离职;第十一独立部队只剩下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人员。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居然在一夜之间全面翻盘;一跃成为新贵阳地区的绝对统治者。”

    袁志成的目光有些愕然;然后很快变得凝重。

    “你的意思是;苏浩在暗中隐藏和积蓄实力?”

    思博没有直接回答袁志成的问题:“他的做法无可厚非。现在是战争时期;有实力的将军都会这样做。我只是不明白;苏浩究竟从哪里得到如此之多的追随者?他究竟用什么方法来维持手下对他的忠诚?我用电脑推演过;孙部长的计划成功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他当时派出的亲信人员几乎控制了整个505集团军。在军队体系中;命令由上至下层层下达。苏浩却可以在这种无比严密的职权层叠情况下展开反击;带领士兵抓捕了所有军官;一举扳回了局面。

    “505集团军是新设部队。十个师团的构成人员都是新兵。其中大部分;是随同苏浩从新南阳地区撤离的难民。苏浩去年离开新成都基地;合肥战役结束时候前后还不到半年。可就是依靠这些人;苏浩把孙部长和我们耍得团团转;从头到尾输得莫名其妙。”

    思博的每一句话;都使袁志成觉得胆战心惊。

    他开始逐渐明白思博为什么要给自己发来那条阻止信息。

    几百名军官和数十万士兵;是两个根本不成比例的群体。想要笼络前者;可以通过很多方法产生效果。比如金钱、女人、权力等等。而想要拉拢后者;困难程度无疑要比前者艰巨得多。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意识;想要得到的利益各不相同。最简单的例子:花费一百克黄金;能够得到某人的效忠。可是把同等数量的黄金分给一万个人;那点微乎其微的数量;根本不会产生丝毫效果。

    在人类历史上;以最下级士兵为基础;以囚禁、虐杀、拘捕上官的方式;引发大规模混乱的事件层出不穷;几乎在各个历史时间段都有发生。

    袁志成慢慢走回到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坐下。他面色凝重;神情充满前所未有的严肃;森冷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屏幕;双眼中的瞳孔却不断瞟过站在旁边的思博;把视线焦点延伸到其身后已被浓密夜色覆盖的窗户上。

    天色已经全黑;仿佛距离重新放亮有着永远无法触摸的距离。

    再也没有谁比袁志成更清楚那十个新编师团的底细。

    无论军部还是许仁杰;都没有给予苏浩任何帮助。他根本是凭借一己之力;以不完整的第十一独立部队为基础;建立了505集团军。毫不夸张的说;构成这支部队的基准核心力量其实就是难民。他们在军事教官的训练下;仅仅只用了几个月就完成编组。小队长、分队长;以及各个最底层战斗单位的领导人员;都是从难民中间选拔而来。

    那可不是区区几十人、几百人;而是多达几十万的庞大数量。

    苏浩居然以这些人为基础;于掉了所有新编师团的中、高级军事主官。难道;他真的是所有难民心目中的救世主;是被所有人认可的领袖吗?

    这不可能真的不可能

    “亲民”这个词从很早以前就存在。可是;真正想要做到却极其困难。

    袁志成曾经尝试过;想要以更加亲和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就在最初建设新兰州基地的时候;他亲自深入建设现场的工人之间;嘘寒问暖;为很多人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这种贴近基层的做法;却收到了近乎负面的效果。当时;建设工地的基层人员数量多达数万。尽管袁志成争分夺秒;在一个月内跑完了整个工地的所有角落;仍然只接触到比例很少的一部分工人。每个人都有自己迫切想要解决的困难;每个人都想通过与上层人物接触的机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增加工资收入、增加休息时间、提高福利待遇、减缓劳动强度……每每回忆起那个时候;袁志成总有种想要呕吐;头昏脑涨的可怕感觉。他总是被工人们围在现场;无数张嘴都在说话。有称赞;有谄媚;也神情激动的斥责与叫嚷。尽管有警卫人员在旁边负责阻拦;仍然还是有人源源不断从其它方向赶过来。原因很简单:袁志成在亲民活动的初期;为一些人解决了工资待遇等问题。其他人看到了希望;觉得袁志成是真正能够帮助自己;为自己做主的“青天”。很自然的;各种诉求、申诉、希望接踵而来。

    和平时期的社会存在着森严的阶级。越级上告之类的事情层出不穷。像袁志成这种亲身下基层的大员简直就是稀有动物。人们当然要抓住机会;把平时不敢说出来的声音全部爆发。

    按照正常程序;袁志成完全可以把很多类似的诉求交给下属官员负责处理。可是;诉求者本人根本不相信普通官员。他们成群结队出现在基地市建设指挥部外面;要求与袁志成对话;在现场拉起“xxx是人民大救星”之类的横幅;用音乐和欢呼敦促袁志成与自己见面。

    那场面真的很热烈;任何目睹现场的人;都会产生出本能的认同感;觉得这才是真正被民众拥护的清明统治者。

    然而;袁志成丝毫不觉得高兴。他甚至觉得自己最初想要深入基层的亲民活动根本愚蠢透顶;是个不折不扣的错误。

    整个建设工地的民众多达数万人。这里发生的一切;在口口相传中四散传播;更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困难需要解决。可是;人类都有从众的心理。看到民工拖欠工资因为上层官员于预;欠款最终得以拿到的时候;总会产生“我也有困难需要解决”的附从想法。大脑思维也迅速会议日常生活的点滴;绞尽脑汁搜找出那么一、两样麻烦;然后兴高采烈加入声援者大军;成为众多请求者的一员。

    能够做到军部委员会副主席的位子;袁志成对于如何统治民众;当然有着深刻的理解。

    当时的情况与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同。袁志成知道很快会爆发病毒危机;他想要借助最后的文明之光;为自己捞取更多的人望。正因为如此;他才不畏辛劳;主动揽过大量事务。很遗憾;事必躬亲的做法没有收到预计效果。除了疲惫和困顿;袁志成丝毫没有感到欣慰和快乐。

    人的**是无穷的。看到别人得到好处;自己也想得到更多。拥挤在建设指挥部外面的平民丝毫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最后;袁志成只能选择离开。

    他永远也忘不了那天的场景。

    当直升机在指挥部空地上降落;警卫人员簇拥着自己即将登机的时候;人群里忽然飞出几块石头。很快;各种投掷物铺天盖地袭来。在暴风骤雨般的攻击中;夹杂着震耳欲聋的怒吼和咆哮;还有无数悲伤痛苦的号哭;指名道姓毫不掩饰的谩骂。

    “姓袁的杂种;你为什么不帮帮老子?”

    “你帮别人讨债;帮别人解决医疗纠纷;为什么对我的问题不闻不问?”

    “天下当官的都是一个样;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