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夜救兵-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青马翻滚着,带着段义气,这样向前维持了十几米远的冲锋距离。人腿马腿互相蹬踏的,向前滑去。

  
  左臂软绵绵的没有了知觉,手中的手榴弹骨碌碌地滚出几米远。好像并不痛,血,一下子喷出来,燃红了汗水灰尘的左袖。

  
  那颗滚出几米远的手榴弹已经开始冒烟!不好!刚才倒地早已经套在手指上的拉火绳被扯开了!段义气习惯性地向相反方向跃倒……

  
  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

  
  岗楼上的鬼子机枪手被这一变故惊了一下,停止了射击:怎么有手榴弹爆炸?!

  
  就在这迟疑的当口,离岗楼还有40多米、满身烟灰石土的段义气捏紧了右手的手榴弹,身子歪斜着,往前再冲。现在自己清楚子弹打中的疼痛了,撕心裂肺的疼!

  
  段义气没有再看岗楼,我不想看着子弹飞来打死我。他边姿势奇怪地跑,低头看手里的手榴弹,剧痛之中,心里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别这颗家伙也拉火了,这样炸死老子,真被刘连长这样主力部队的人笑话了。

  
  距离够了,机枪怎么不响?!

  
  好!先拉火!

  
  抬头,段义气右手扬起,清楚地看清了岗楼,还有射击孔后那一双惊恐仇恨的眼睛!

  
  在这一刻,段义气听着子弹破空的声音,感受着子弹进入自己胸膛的快感——手榴弹,划着生命中最后一道完美的弧线,飞了出去!

定杀俘虏(24)
巩式手榴弹在空中飞舞翻腾,掷出这颗手榴弹的人生命已经时间无多。

  
  一连串的机枪子弹送入他的胸间,打得他身体抽搐,歪倒在距离岗楼20多米的沙土地上。

  
  手榴弹继续飞行,在岗楼鬼子机枪射手惊恐的眼神中,铁质弹体一头砸在内壁上,接着木柄一头掉落在防守据点楼梯那个鬼子的背上,打得他一惊,转头再看,一堆子弹旁,一颗跳动的手榴弹!火焰爆炸就要开始!

  
  情急之下,这个鬼子抛了手中的三八步枪,抓起身旁尿骚味十足得尿桶套在头上。

  
  鬼子机枪手什么也没有顾,撤手抛了机枪,双手撑住护墙,没命地望10多米高的岗楼上跃出……

  
  看着段义气面色痛苦地倒下,手里握着机枪的刘亚军大吼:呀——

  
  大青马还在地上抽动四蹄,而刚才的骑者已经离开这个世界。

  
  爆炸开始,震耳欲聋。炸得子弹乱飞,有些子弹被引发,在不大的空间内乱飞。

  
  手榴弹弹片,嵌入敌人的身体,一阵惨叫。

  
  ————————————————————————————————————————

  
  带队狙援120师侦察参谋薛平根本没时间顾及身旁的国军机枪手需要自己的帮助——他根本没想扮演一个机枪副射手的角色。

  
  手指扣动扳机,自己从来没用过的MP18冲锋枪一串子弹就打了出去!

  
  日他娘,居然没有一个鬼子应声倒下!

  
  再扣住扳机不放,好像打倒了敌人!

  
  再扣扳机,弹匣打光!没子弹了!

  
  ————————————————————————————————————————

  
  “啊~不应该,不应该!我为什么就要怀疑贵军将士的英勇呢?”上官云湘有些歉意,长夜不眠的倦意对他有几分袭扰,国军上校欲中止这场永远不可能有结果的辩论,转个话题:“平型关大捷,那是贵军出征第一仗,打得漂亮!不过,也听说贵军为了抓俘虏,自身也有不必要的牺牲?”

  
  赵春山努嘴:“陈教导员当年在115师,参加了,问他吧。”

  
  迎着上官云湘询问的眼光,陈楚风望着大门,说:“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当时,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一个鬼子枪弹已经放完,看我四面冲锋上来的战士抱枪滚入了汽车下面,我当时是班长,才当,连手下战士的名字都没记不全,我班一个四川兵,拎枪探身往汽车下面喊说老乡缴枪吧我们优待,没想到就挨了一刺刀……”

  
  “老子当时看得清清楚楚!立马就往那杆枪方向就是一刺刀,再往身上补枪!”陈楚风切齿:“那个四川兵,我这个班长当时连名字都不知道!”

  
  沉默。

  
  “那个民族有病!那个民族变态!那个民族时刻需要敲打!那个民族——需要永远防备!”上官云湘看着投入回忆的八路军教导员,如是总结。

  
  ————————————————————————————————————————

  看着歪七糟八跳落岗楼的鬼子机枪手,刘亚军往据点门洞还不太清楚情况的战士喊一声“解决了!冲岗楼!”自己拎起机枪就往鬼子机枪手坠落的地方跑,跑近了,看着这张异族的面孔,双臂抡起,枪托结结实实砸在敌人的脸上。

  
  鬼子机枪手惨叫一声,手却摸想双腿——腿断了。

  
  慌乱兴奋地爬上岗楼,胡老四带着几个国军士兵和八路军踢开岗楼狭窄的铁门,尿丑、火药味扑鼻而来,一眼就看见在地上呻吟着满身是血的鬼子。胡老四拦开身旁要射击的枪:“还有气,抓下去问问八路的意思!”

  
  几十个伪警,被几个战士押着出了据点,喝一声“不许再给日本人当走狗,滚!”没命地往镇上跑去。

  
  何冬在组织人往据点屋内、地上、墙上泼着院子里面找到的洋油。

  
  周围全是油味。

  
  再踏出据点大门,有人在徒劳地摇着段义气。

  
  胡老四拎着那个鬼子俘虏找上了刘亚军:“刘队长,抓个没死的!”

  
  机枪手在地上呻吟哀号,眼睛里面却放着凶光!

  
  “老子从来不要鬼子俘虏,张旅长、贺师长面前也是这样干!”看着两个还有气的鬼子领章,刘亚军机枪扬了起来。

  
  何冬上前拽住他:“小刘!不要乱来!”

  
  “乱来!”刘亚军暴怒:“你……”

  
  战意未平要舔血的八路军副连长转头看见何冬这张脸,挣扎着,慢慢平静下来,吼道:“妈的!老子怎么就忘了俘虏——不——能——杀——呢!”

  
  喘着粗气,刘亚军转向胡老四:“胡连长,我军不杀俘虏,是纪律!这两个没死的,交给你们吧!”

  
  “哦!”胡老四看了何冬一眼,从腰间拔枪:“我26团好像没这个纪律。”

  
  打头!打胸!

  
  毛瑟枪响4声,血肉飞溅,何冬的衣服上也有飞落。

  
  胡老四收枪,瞟一眼何冬,抹抹自己脸上地血污,再拈起何冬衣服上的血末还是肉末:“万事我来抗!回去我向我们团座请罪!”

兵变之疑(1)
(一)

  
  火,已经纵起来。据点上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人生若只初相见,刘亚军一定会觉得已经牺牲的长宁县区游击队长段义气是个带着典型农民式狡猾的人。这个地方部队的人在十几个小时前,刀还架在自己脖子上,把自己拖入了这场国共携手的救兵。

  
  现在,这个自己点名要来的山西汉子已经牺牲,他救了大家!这个意义上,算不算自己害了他呢?

  
  抱着段义气的尸体,没胡思乱想几秒钟,何冬和胡老四跑过来,告诉他郑涛吐露的消息,刘亚军没有太大反应——尽力了,无关了。

  
  拔点成功,救兵却失败!

  
  这个国军26团被俘的情报官害得一干人长夜奔袭,他,现在在哪里?

  
  喊过两个人,命令抬着段义气的尸体,再往靠山据点方向通知薛平一队撤退,救兵分队的集合场在渡口,就这样,这场成功又失败的救兵落下帷幕。

  
  故事,才刚刚开始。

  
  不要说无意救出的一干上海青年当中还有最大的危机,就是这个牵动上千人心的被俘情报官何伟,身上不光有26团参谋长秦鹏飞要投日本人的消息,还有一道从师部——自然是来自第二战区甚至重庆的命令!

  
  救兵之后,还要救兵?!

  
  谁去?

  
  53年后的1993年,当年参加救兵的国军特务连长胡老四阔别故乡多年回到老家西安后,特意再包车去龙源县赵家镇看了看。当年的鬼子据点已经成为了龙源县赵家镇工业区的一部分,旧址恰好是一家生产速食食品的日资企业。当时,肩上、胸口、背上都有战痕的国军老英雄并无激动,上车回去的时候,对陪同的儿子说晚上整只烧鸡喝杯酒吧,这里的烧鸡,很好吃的。

  
  写到这里,笔已干涩。按下撤退的救兵分队不提,转场吧。

  
  (二)

  
  刘亚军率队长夜奔袭赵家镇据点的时候,26团上官云湘和赵春山陈楚风畅谈争论一夜未眠。在这个多变的夜晚,很多人都没有睡觉,已经兵变掌控26团团部和主力一营的26团参谋长秦鹏飞就是其中之一。

  
  秦参谋长是堂堂正正的黄埔学生,骑科毕业。上官云湘在26团上任后,就觉得自己这个参谋长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总是和你若即若离的,捉摸不定。不过,参谋长能力那是不用怀疑,大家相处得还算可以。长久的配合之中,上官云湘对自己这个参谋长只有一个感觉,参谋长唯有对吃很讲究。

  
  这样的人——作为一个军人,如果他平庸还好,但如果不是庸才,是不是有点可怕?

  
  秦参谋长和日本人的接触是通过他常去吃饭的浪孟县长乐堂餐馆老板达线的,老板每月有日本人提供的银元,餐馆的生意根本不放在心上,而且,能说动国军的参谋长哪怕拖出一个连一个营,日本人也是银元大大的。

  
  让老板没有想到的是,有天在餐馆吃完店里的看家菜后,他试探着表示对秦长官前程的希冀时,这个参谋长的兴趣居然超出了自己想象的浓厚!这样,最快的速度,双方搭上了线。

  
  然而,一切在双方希望的进行中,还是需要一位信使性质的人物来沟通双方,这样的任务就落在了26团情报官何伟身上。何伟是秦鹏飞的河南老乡。中国人要干什么事情,参与的程序基本上都是先亲属朋友,然后老乡。

  
  去师部开会前,秦鹏飞仔细策划了何伟的一切行动,要干掉保卫人员性质的特务连中尉郑涛和刘三猛后投日本人,凭着秦鹏飞对自己这个老乡的认识,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可能。他就是有个表姐嫁了重庆某个什么什么自己肯定惹不起师长军长也惹不起的男人嘛,脱离一线部队调回重庆的命令恐怕很快就要到了。所以,指示他佯称去赵家镇会相好然后让日本人抓住。

  
  日本人给自己的许诺是兵变成功,皇协第三混成旅旅长的位置是肯定坐定了,当时秦参谋长就笑,对传达消息的长乐堂老板说有用的人还怕皇军不重用?而心里想的是,这样的好机会一辈子也碰不上,把握得好才是!

  
  思前想后,盘算着横田混成旅团前锋动向和担心大石庄上官云湘动静的秦参谋长想到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地来到,于是起身,决定带人到部队营房去看看。

  
  刚出门,就碰上自己的亲信,面色很急,说参谋长,下面的官兵有些不稳定,一定要处理一下。

天籁之音(2)
长夜的跋涉,使得松云岭大当家朱不戒一行10几个人浑身狼狈不堪。汗水贴在衣服上,夜风吹干后又被晨风吹干。

  
  昨夜在松云岭吃亏后,抓住这个自称26团情报官的家伙得知一个大秘密大消息,朱不戒盘算这笔买卖还是算值。渡河之后一路打探,听说昨天独立营好像在鬼子那里吃了亏,朱不戒心里七上八下的。好不容易知道现在独立营驻扎在大石庄,朱不戒急急忙忙地催着手下赶了过来。

  
  大石庄周围四野,隐隐约约看见班排疏散的独立营士兵。他们都好奇地观望着这支哨兵带领的服装混杂的队伍,朱不戒这一行人也打量对方,看了几眼,朱不戒转头对军师刘眼镜儿说:“老子还以为八路军就该一色的军服、上好的武器什么的,结果也不就是这样嘛……”

  
  刘眼镜儿擦着汗水打湿的眼镜儿,还没接话,听见这话的哨兵转过头湘这边瞪了一眼,于是朱不戒装没看见。

  
  进大石庄的时候,路旁一个排长带着十几个战士胡乱吃过早饭。恰逢大石庄妇救会的一个年轻女干部送了饭走过,战士看见女性,就起哄说排长叫那位女干部过来大家一起唱个歌鼓舞一下士气吧。于是这个20左右的排长就红着脸上去说话,这个肯定不到20岁的女干部很大方,说好啊,走上前对战士说咱们就唱《在太行山上》吧,我起头领唱,然后大家一起合。

  
  于是就落落大方地领了一句——红日照遍了东方。声音清脆、语调悠缓,众人就都严肃起来,接着下面战士就音色混乱地和“照遍了东方”。

  
  在朱不戒一行探问的眼光中,女干部又领——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战士们这回整齐点,跟着和“在纵情歌唱”。

  
  朱不戒往后看看反绑着手、垂着头的26团情报官,说“军师,啥是自由之神啊?是不是太上老君那个级别的?”

  
  刘眼镜儿一下子答不出话来。

  
  然后就听见朱不戒长叹一声,开始嘀咕:“这正规部队还真是和我们土匪不一样,没事干也是整高档的,唱歌!”

  
  环视一下周围的兄弟,朱不戒有些恼怒:“你们!你们这些家伙要是闲下来,干什么?赌钱、喝酒、找女人……所以老子要带你们投八路军,把你们整高档!”

  
  歌声继续: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

  
  一干唱歌的战士开始纹丝不动,面色严肃,努力跟着和得整齐些“上战场”。

  
  在这样一个夏日的清晨,一干热血青春的八路军战士望着眼前领唱这个宛若春神的女干部,眼神里面闪烁着青春的火光。她,不过就穿着一件碎花的单衣,一条粗布裤子。她的脸庞是那么的年轻、皮肤是那么的光洁、身材是那么的青春。歌喉动人、嗓音清亮。

  
  这个大石庄的年轻女干部,在百团大战之后,被送到了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来到了18集团军集总的宣传队。1942年,日本人在中国战场最后的疯狂——对太行根据地的扫荡中,集总被包围。在十字岭,面对优势兵力完全处于劣势的八路军几千非战斗人员接到了一个二战中最残酷的命令:有枪的留下,没枪的跳崖!

  
  当时,已经是宣传队一员的她正情窦初开,心里暗暗喜欢上了358旅的一个作战勇敢的连长,并且有着借送水给他的一次近距离接触。

  
  在听到这样的命令后,这个女干部和当时被包围的千万八路军战士一样,没有任何的犹豫,纵身从万丈山崖跳下……

  
  神仙一样的她,把天籁之音,在1940年8月9日清晨,永远留在了几十个八路军战士的脑海里。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军歌嘹亮(3)
朱不戒引着一干人进大石庄的时候,几十米外的院子里面,赵春山陈楚风陪着国军团长,从刚才的争论中停了下来,闷坐。

  
  有战士送来米粥,谁也不想吃,没有心思。

  
  上官云湘说:“我好像……听到了河对岸赵家镇据点的枪声……”

  
  “不知他们情况怎么样了?”赵春山抓起桌上的土碗,那是上官云湘喝剩的半碗残酒,抿了一口。

  
  “等吧!”陈楚风建议:“大家出院子走走吧,顺便也去看看部队情况。”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院子里面一棵大槐树上鸟窝不少,众多晨起觅食已经吃饱的鸟儿在欢快地叽喳叫着。

  
  上官云湘闻声抬头看鸟,这个时候,歌声就传来了。一瞬间,众多的鸟儿也似乎听到这优美的歌喉,安静下来:

  
  红日照遍了东方(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在纵情歌唱)

  
  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

  
  歌声隐约却又清楚无比,上官云湘侧耳转头:“这歌是什么歌?好听!”

  
  一时没人答话。

  
  歌声起——听吧,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再看,音乐的魅力让得赵春山陈楚风嘴型张合,正在专心投入心里默唱。

  
  一个旁边的通信员见状,小声告诉说上官团长,这歌好听,叫《在太行山上》,教导员给我说过,是我们八路军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写的。

  
  上官云湘赞:“哦,很好听。”

  
  “是桂涛声作词、冼星海作曲。上官团长,我游击区抗战军民,最喜欢这首歌。”教导员从歌声中苏醒:“37年,就是我爸我妈送我参加红军的,说风啊,打鬼子去,别读书了。”

  
  “独立营成立的时候,我们在这附近几个县招兵,一说是打鬼子的队伍,父老乡亲谁也没有舍不得自己的娃,都说跟着长官当兵打鬼子去。”赵春山适时接话:“那么些棒小伙子,个个都能成为好兵,要都要不过来啊!”

  
  “英雄气概!英雄气概!还有这个……浪漫情怀!浪漫情怀”上官云湘点头:“很好!好歌!很鼓舞士气!陈教导员有空,抄一份歌词给我,拿回去,叫我团里的兄弟也唱!”

  
  歌声起,慷慨激昂——山高林又密,兵强马也壮!敌人,从哪里开始进攻,我们。就让他在哪里灭亡!

  
  “呵呵,抗战的大战场主战场还是我国军将士在奋勇杀敌嘛!”国军团长有些后悔没听完歌词就要:“张古峰,万家岭,击溃日军106师团,鼓舞全国军民的漂亮大捷,也有《74军军歌》,也是不逊色这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