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一些水果的产地,收购价格极低,但由于中间商的层层加价,最终到了消费者手上的时候价格翻了好几番。
虽然目前我们与各大超市有合作关系,但从前期的情况来看,中间环节的损耗还是太大,终端消费价格还是太高。
我想把这个水果的销售放在网站之上,直接打通生产消费之间的通道,真正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受益。”
刘梦玲担心地说:“魏总,这个水果的销售可不象我们的菜品,产地到这里的距离就决定了从下达订单到配送都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做到的,运输、销售过程中的损耗也是相当大的。
而且我们直接介入水果销售渠道的话,超市那边的合作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魏民生说:“目前超市的经营环境已经逐步在恶化,如果不是中老年人群和物流跟不上,这种经营模式如果不从自身进行改变的话,几乎无法再维持下去。
场地租金、人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我们可以利用已有渠道的剩余服务能力,相当于提高了单个工作日的营业额,间接地提高了各个网点的收入。
而我们所面对的消费群体都是年轻人,熟悉网络购物的模式,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购买力一点也不比中老年差。
加上公司信用体系的完善,可以把一些网购过程中的恶意行为排除在外,从这点来看,超市原有的渠道和我们相比就没有太大的优势了。
至于水果的损耗这一块,网购的方式绝对比在超市中不断地被人翻拣要小得多,我们只需要把每一批货按照一定的标准严格进行分级分类,从大小、品相、口感等方面作出一个中肯的评价,并分级分类定价。
由于我们网上的照片来自于当批货源,从配货到客户拿到手上的时间差很小,基本可以达到图货一致。
分级分类的标准只要确定了下来,就一定要和网上的宣传一致,标准就高不就低,不符合的就不符合,差一点都只能降级销售,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也要纳入信用体系。
要让消费者买个放心,什么样的价格,配的就是什么样的货,这样才能够打消消费者网上购物的种种顾虑。”
“那分拣过程中的残、次品又该怎样处理呢?”陈小华补充道。
“残、次品处理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采购环节,这是减少残、次品的主要方式。
我们的采购尽量与生产者直接联系,价格可以高于当地市场收购价,但质量一定要保证,坚决把次品排除在采购产品之外。
产品的者也要纳入公司的信用体系,产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产品的者首先就被公司列入黑名单,然后再根据供销合同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解决。
不管法律最终的结果是怎样,至少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不诚信的行为隔绝在公司的贸易行为之外,避免今后更大的损失。
第二个方面是运输环节,由于水果比较娇贵,所以包装上一定要注意细节。
虽然我有能力保证运输途中水果的质量,但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我不准备动用那些,能够用市场行为解决的就由市场来解决,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更好。
第三是通过分拣过后剩下的那些少量的残品,这是无法避免的。
这些残品只不过是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了挤压和磕碰,除了品相不佳外,口感与同批次是完全一样的。
如果数量大又有出售可能的话,打折出售,数量小的话,就做成水果拼盘,送到各食堂网点,他们自己去处理,吃了、卖了、送了都可以,反正比烂掉好。”
;
1
第一六四章 灰色阻力()
虽然魏民生隐晦地提到了自己有无损运输的方式,但刘梦玲和陈小华根本不可能往随身空间上去想,只以为魏民生还有其它的公司和渠道,所以也没有在意。
但陈小华在蔬菜批发市场的这段时间里,也见识了一些所谓的潜规则,于是就说:“魏总,直接与生产者联系恐怕也不是那样简单,大家只看到产地的收购价和终端的零售价之间的巨额利润,却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生产者不自己运到市场上销售呢?
还不是地方上有一些灰色组织存在,这些灰色组织打着某某协会、某某商会的名义,对本地一些能够获取高额利润的农产品用各种手段进行围追堵截,形成事实上的垄断,外地客商要想绕过他们进行交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是生产者能够把产品运到销售地,但销售地的势力也不是好对付的,还不用花多大的精力,只需看准时机,把同类产品的价格突然拉下来,这些自产自销的生产者就有极大的可能血本无归,甚至还要搭上运费。
这些手段都是商界最简单的竞争手段,这些血本无归的生产者回去之后,影响的是周围一片,所以并不是生产者不明白这中间的利润,而是这利润已经被别人瓜分了,想要从别人嘴里挖出一块却并不容易。”
陈小华喝了一口水,说:“我们公司的蔬菜销售初期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魏总掌握着的货源太大,民生公司的发展势头也得到了ZF部门的,他们实在吃不下去,也控制不了,无法做到事实上的垄断。
而且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也下降得厉害,所以他们对这个行业的热情有些减退,暂时和我们公司没有产生严重的冲突。
但这个隐患是一直存在着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暴发而已。”
魏民生还没有想到这些表面的平静下面竟然有如此阴暗的一面,想了想说:“在目前法治的大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又非常发达,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与我们发生冲突。
要么是通过商业手段,要么是使用一些阴招。
如果是通过商业手段来正当竞争的话,我们热烈欢迎,毕竟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就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正当的竞争迫使生产者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能够提高经营者的服务水平,又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是一举多得的事。
但如果他们想要通过一些放不上台面的手段来对我们的经营活动进行干扰、破坏的话,我也有办法解决,这点你们可以放心,我的话有什么事可以告诉龙浩,龙浩知道如何找到我的。”
陈小华看了一下面无表情的龙浩,龙浩那健壮的身体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杀气,心下暗道:“难道这龙浩是魏总背后的黑道势力派来的代表?如果这民生公司真的与黑道扯上关系的话我们该怎么办?”
想了想自己到民生公司工作这段时间的工作,怎么都与黑道扯不上关系,咬了咬想:“管他那么多呢,反正这民生公司目前看来是一个正当的、非常有前途的公司,自己只需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其他的没有必要管那么多。”
魏民生根本没有想到陈小华的心里会有这样的想法,转头对龙浩说:“龙浩,你初来咋到,这里的一些规矩和山里不一样,到时候多和刘经理和陈经理他们商量,在保证公司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出手。
紧急情况可向我汇报,我来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听了魏民生这话,刘梦玲也是一阵头痛,敢情这龙浩在山里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主啊,也不知道魏总把这龙浩安排在公司里究竟是福还是祸。
魏民生说:“其实我们也许是想多了,在目前的情况下,有些手段是不大可能明目张胆地使出来的,只要我们民生公司做得够大,大到能够影响地方ZF的收入,这些问题就可以完全交给他们去解决。
我们要利用好自己的强大贸易需求,尽可能地把我们的供货商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的需求在,他们就在。
就算是发生了什么事,解决结果如果不能够让我们满意,我们随时可以换一个治安环境好的地方去发展。
而这样的底气就需要你们的努力,把我的近期规划完成得怎样,能不能够聚焦起一个对地方ZF举足轻重的贸易圈。”
刘梦玲和陈小华这时也明白了过来,只要民生公司的实力越来越大,大到能够影响地方ZF决策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对公司加大。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想要对公司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就得看看当地ZF愿不愿意了。
毕竟,魏民生还有一个别人都无法想像的能力,对付这些拿不上台面的事情也不过是小事一桩而已。
蔬菜销售的问题到是有了解决的办法,可面对其它地方,民生公司可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还是得找个解决办法。
左思右想之后,魏民生决定采用改变收货点的方式生产者自己把产品运出来,民生公司负责销售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公司的采购员根据本地的需求,到产地实地调查产品质量,寻找合适的生产者作为合作伙伴,敲定产品质量标准,形成供销合同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生产者只需要把自己符合民生公司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送到民生公司的仓库,除了运费之外,销售价格可以比本地收购价格高一两成,而且全部是现金交易,也不用面对本地势力的挤压,辛苦跑一趟还是非常划算的。
而民生公司就像以前的供销社一样,只需要把这些产品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售出去就行,只不过是人员的和公司的运作模式不一样而已。
;
1
第一六五章 发展瓶颈与环保()
刘梦玲在电脑上估算了一会儿,对魏民生说:“魏总,通过ZF相关资料,县城的实际人口有十五万左右,但这些数据肯定是有一定的水份的,估计能够有十二万就不错了。
按照现在已有网点二千名客户的最大服务能力,五十个网点已经能够覆盖大多数的人群。
我们不可能完全垄断整个县城的餐饮服务,所以我们今后的加盟服务商数量也必须控制在五十家以下,否则就可能造成网点收入下降。
而这种原因造成的收入下降是无法通过提高服务质量能够弥补的,五十家就是我们食堂网点布局的极限。
就算是引入水果、网购等需求,在没有形成规模的情况下,每天的总体销售额顶多不超过两百万。
魏总,不是说泄气的话,这样的销售额度恐怕无法支撑起你所说的那样庞大的一个贸易圈。”
魏民生说:“我们公司最大的需求并本地,以前我给你们下达的那些采购清单,绝大多数用在了公司其他地方的发展。
我估计,最多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公司对建筑物资的需求会有一个井喷式的爆发,所以你们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刘梦玲说:“魏总,建筑物资涉及到的范围太大,能不能够划定一个大致的方向,最好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清单,这样的话我们才好根据需求数量跟供货商洽谈。”
魏民生说:“水泥、钢材这一类的物资现在市场价格几乎已经达到了成本价附近,所以多多益善,本月的需求量暂时定在一千吨左右。
在留够购买一架小型直升机资金的情况下,如果周转得过来的话,可以试着收购一两家水泥厂和钢材厂,我们可以包下他们绝大多数的产能。
我们在其他地方还有很多的沙石等建筑,但那些地方还处于待开发状态,所以,我还需要采购一些采沙船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这个规模和数量按照资金情况来决定。
对了,前次我让你们采购的那艘两千吨的货船现在进行得如何了?”
刘梦玲说:“由于我们现在资金的限制,按照你的要求采购了一艘二手的货轮,八成新,设备都是的,过户手续都已经办妥了。
但我们县境内没有水道,无法送过来,所以目前还是停在原来的码头上。”
“好,等一下你就安排人带龙浩过去看一下,把相关手续给他,交接的事由他来处理就行。”
“好的。”
魏民生说:“要想扩大公司在本地的影响力,我觉得还可以从环保入手。”
“环保?这可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行业啊。”
“那要看怎么做,我们可以和ZF签订合约,由ZF来购买污水处理服务。”
“可是目前ZF已经有一个污水处理厂,这个污水处理服务的收费该怎么定呢?”
魏民生说:“本地又没有什么大的工业企业,只是一些生活污水罢了。
而且从县城几个水塘的水体污染情况来看,那个污水处理厂根本就是做样子的,如果真的有他们宣称的那种污水处理能力,那些水塘的水质根本就不是那个样子。
你们可以先对这些污水取样检测,如果存在重金属污染,这个项目就暂时缓一下,只要没有重金属污染,ZF又同意把那个污水处理厂无偿移交给我们使用,随便收个一百万的污水处理费就可以了。”
刘梦玲看着电脑屏幕上查询到的污水处理成本,担忧地说:“一百万?这个价格是不是太少了?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魏民生说:“我根本没有想在这个项目上获得利润,我看中的是这个项目中所能够获得的影响力。
我们也不管城内的那些河道该如何改建,只需要改变几个大的污水塘的面貌就可以收到很好的社会影响力。
只要我们民生公司在这里一天,城里的水塘就清一天,如果我们被迫迁往其他地方去发展,这里的水塘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县城的居民就会去追问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这股来自社会的压力可以让当政者在处理与我们公司有关的问题上考虑得更多,所以,就算是每年亏个几百万也没有什么,就当是给当地做慈善得了。”
至于是不是会亏损,魏民生根本乎,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把这些污水在污水处理厂内进行处理。
县城里的几个水塘,水体都呈现明显的富营养化污染,如果这些污水没有重金属污染的话,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净化沉淀处理,就可以直接用于水稻的灌溉。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钾等植物必须的有效成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而其中的有机质可以有效改善沙壤土的土质,使其增加保水保肥能力。
魏民生的打算是以这个污水处理厂为幌子,利用自己和龙浩的空间转移能力,把这些污水转移到另一个世界去,然后把另一个世界的清澈泉水置换回来。
沉淀后的污泥,由于富含有机质,也可以发酵成优质的有机肥作为土壤改良剂。
由于本地水缺乏,那条贯穿全城的排水沟几乎就成了一个臭水沟,所以这个污水处理厂在设计时是把处理后的中水通过管道泵入排水沟的起点,利用中水把排水沟中的污物带到污水处理厂,达到循环利用处理的目的。
但从排水沟经过的几个大水塘来看,明显没有达到设计目的。
而魏民生置换过来的相当于是山泉水,通过回流管道流入排水沟的起点,这样的“污水净化效果”可不是现有技术能够达到的,同时对另一个世界也是有好处的,能够地提高土壤的肥力。
现实世界中的农民,对化学肥料已经有了极大的依赖,根本不会花力气去利用这些优质的有机肥。
不管你说有机肥有多好,种出来的粮食口感更佳,但你产量比不上化学肥料,还没有化学肥料使用方便,说得再多都是“空了吹”。
加之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诚信机制,好东西都有人仿冒,一个独立的生产者想要建立起自己的口碑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在另一个世界,魏民生完全有能力控制化学肥料的使用,在自己有意识地引导下,尽量利用现有,自己的有机农业品牌。
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为什么必须要再走一遍呢?
治理比污染难数倍,明知道这是个坑还要跳下去的话,魏民生真是白在世上走一回了。
;
1
第一六六章 李严回夷陵()
有了龙浩的存在,魏民生就像是多了一个分身,大大方便了两个世界物资的流通。
魏民生甚至可以直接通过龙浩向刘梦玲她们下达相应的采购指令,以及了解公司目前的运行状况。
虽然目前魏民生的空间还能够接纳十一个人,但魏民生觉得,目前两个世界的时间差还是一个非常逆天的优势,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之前,还是尽量少收几个。
再三权衡之后,考虑到外贸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以及可能遇到的危险,魏民生在取得李严的同意之后,把李严纳入了自己的空间之中,代“丑”,从龙浩那里了1000立方米的存储空间给他。
有了这1000立方米的存储空间,李严的生命安全就有了极大的保障,在物资的调配上也有了更加方便的方式。
而且李严在拥有了神奇的存储空间和保命手段之后,对魏民生的忠心再也无法动摇,对华夏山庄的崛起充满了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多了无限的期待,也有了在千军万马之中面不改色的气势。
刘备在秭归停留了几天后,再三权衡之下,终于还是带着部队回蜀国去了,因为有了保命手段的李严已经强硬地告诉了他华夏山庄的底线,那就是不允许在长江两岸发生战争,否则华夏山庄必将对挑起战争一方宣战。
开玩笑,魏民生已经把长江中今后的水产视自己的财产,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那样的话这一江的河鲜就毁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刘备的部队在码头上做了几天的工,也算抵够了秭归城的“租金”,大部队虽然走了,但陆陆续续的又有一些光棍跑了回来,既然已经不打仗了,也就算不了当逃兵。
回家有什么意思,还不是只能把命吊着,饿不死而已,哪有在这华夏山庄做杂役强,不但饿不着,还能够少有积蓄。
在有了积蓄之后,如果能够通过学习成为山庄的成员,那才是过的真正的天堂一样的日子,这样的生活才有希望。
在这种心思的影响下,几天时间码头上竟然又收拢了近三千蜀军士卒,减缓了蜀军部队离开时人员紧张的情况。
山庄到夷陵郡之间的道路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威胁存在了,小规模的商队也可以正常的通行,只需要防止那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