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息是无所的,但其最初是通过结绳记事、石刻、龟甲、竹简等方式来体现的,但这些方式都不具备完整性,必须配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甚至是诗歌这种形式,才能得以流传。”

    “由于获得信息的方式有限,人类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不高,就简单地把事物分为两种性质,比如:大小,多少,长短、好坏等等,于是,产生了阴阳学说的萌芽,这是《易经》分析、了解自然的基础。这种简单的划分对文字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简单,便于流传,因为简单,便于刻划。但是,由于各个部落的发展历程不一样,对相同事物的表述使用了不同的文字,严重影响了文明的进一步交流。”

    “你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个强大的国家,我们称之为‘秦’国。虽然这‘秦’国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君主的残暴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却也留下了一个虽然不显眼,但在人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功绩: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因为一段信息要准确地传递,必须要具有标准,没有标准的信息无法表达准确的含义,只有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都使用可以比较的标准,该信息才是有效地,才具备重现性。比如说,我们山庄里的一斤重量和外面的一斤重量就不相同,我承诺给你们一斤的粮食,在没有拿到手的时候,你们会用外面一斤的标准在脑海中想象这些粮食的多少,但拿到我给你们的粮食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我所给的和自己所想的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信息的传递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才能被准确地传递。”

    “刚才我说的这些,有些东西可能你们还不明白,但你们一定要搞清楚文字的根本意义,那就是信息的传承,这传承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传递,二是继承。”

    PS:几年前,各行各业都在说信息化建设,但好梦搜遍了网络,也没有一个对信息的准确定义,凡是说到信息都只是对信息进行分类,一气之下,自己杜撰了这个对信息的定义,如果赞同,就投几张票;不认同的话,就当看着吧。

    ;

第六十三章 科学种田的种子() 
“‘秦’国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算是建立了标准,所以很多信息才能够得以传承,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字虽然是信息的一种体现方式,但其载体是竹简,书写非常麻烦。所以古人极尽精简,用精炼的文字来记载相关的历史和经验。但这种精炼的文字却缺少了我前面说的信息三要素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所以造成有些信息无法重现,很多事情无法考证。”

    “由于信息的不完善,所以信息就产生了不确定性。就从历代大能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和注释来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四书五经》的虽然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你们看来是治国安邦的经典,但对我们山庄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却不大。因为从《四书五经》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看,侧重于从人的自身寻找办法,很多无法理解的现象,只能通过占卜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而我这山庄里,却侧重于从人的外部寻找办法,更多的是发挥各种物品的作用,人力有限,而物力无穷。”

    “《大学》的格物篇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由此可见,古人也认同,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你们学的《四书五经》,在一定的情况下是有积极的作用的,但是由于它的知识的局限性,没有办法让每个人不会受冻,也没有办法让每个人不会挨饿,而这恰恰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难道学了你这些就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吗?”一个学生弱弱地说到。

    魏民生双眼看着那个学生,用坚定的语气说到:“学了我的知识,一个人一天可做衣裳上百件,你觉得会冻着你们吗?学了我的知识,几个人可以种千百亩田地,年产粮食上百万斤,你觉得会饿着你们吗?”

    世代务农的秭归人铁壮站在人群中,被魏民生刚才说的话惊呆了,脱口说道:“什么?几个人可以种千百亩田地,年产粮食上百万斤,这不可能。”

    魏民生看着铁壮说:“为什么不可能?”

    铁壮说:“我家世代为农,每亩田地的收成最多不过五百斤,折合成山庄里的重量,就只有两百多斤。就算每亩收成三百斤,一千亩地也只有三十万斤的收成。而且,那是一千亩地,就算你种了出来,几个人如何从地里把粮食收回来呢?”

    魏民生一听,高兴了,这批学生里还有懂种地的啊,好好培养一下,然后让他把机械化农业这一块产业做出来这个世界的人见识一下科学种田的奇迹。

    于是魏民生对铁壮说:“等你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业之后,我让你见识一下几个人如何种千百亩地,几个人又如何把百万斤粮食从地里收回来。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把这些知识学到手,自己亲自种他个千百亩粮食给大家看看。”

    说了这么多,魏民生也觉得有些累了,从凳子上跳了下来,分开学生回自己的四合院去了。

    铁壮见魏民生走了,和几个平时走得很近的学生找到王双明说:“王老师,刚才庄主说的都是骗我们的吧?”

    王双明说:“你们有什么值得庄主骗的?我听庄主的弟子小宝说过,庄主的国家里有一种专门耕地的车,最大的一天可以耕地上千亩,小的一个人每天也可以耕地几十亩。听说还有什么收割机,每天可以收割五百亩粮食,所以几个人耕种上千亩地也不是什么难事。好好学习吧,在这山庄里种地可不能象你们以前那样种,你们亩产粮食最多两三百斤,按庄主的方法种,亩产可以上千斤。”

    “可我们这山庄里为什么空那么多的地,不种上这亩产上千斤的粮食呢?”

    “因为山庄里现在识字的人都有其他事情要做,没有精力来照看种粮食的事,山庄里现在只有武珍婶在种菜。你们知道吗,就武珍婶一个人,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都种出了近万斤芽菜,那可是每天都有不同的芽菜喔。”

    “那你们可以把种子发给我们,我们来种啊!”

    “你们以为这亩产上千斤的粮食还是按照你们的方式来种啊,小宝听庄主说过,这些粮食可不是种下去就完事了,还要除草、施肥、灭虫,什么时候该做什么都有详细的要求,有些粮食还要注意什么温度、土壤湿度什么的,这些详细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小宝那里有这些信息。而且庄主那里还有很多我们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粮食,每种粮食的种植要求都不同,如果你们连这些要求看都看不懂,怎么能够种得好这些粮食呢。现在把这些神奇的粮食种子给你们,你们就不怕把这些种子给糟蹋了。”

    铁壮几个听了王双明的这一席话,心里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些新粮食的种植方法学到手,就是给山庄工作几年也发算。你想啊,亩产上千斤,就相当于一亩地变成了四亩地,而现在官府收的田地税是按亩来征收的,每亩好田好地要收两百斤粮食。以前的亩产低,缴税后剩下的粮食也只有两三百斤,折合成山庄里的重量每亩田地就只剩下一百多斤的净收成。如果这粮食种出了一亩上千斤,就是上缴一百斤粮食,还可以剩下九百多斤,按这种算法一亩地的净收成可就相当于九亩地的净收成了。

    以前家里十多亩田地的收成只能让一家人勉强不会挨饿,如果用上了这种种粮食的方法,就相当于变成了上百亩田地的收成,想想那日子,都比得上一些小点的富贵人家了。

    畅想着美好的未来,铁壮几人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了。

    PS:元旦准备回老家一趟,昨晚码了一章,今天的就先更新了,免得挨骂。

    ;

第六十四章 轰鸣的发电机() 
魏民生回到仓库,发现刘梦玲她们已经把燃气发电机、变压器、气化炉和相关的材料都买回来了,还有些东西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就电话联系了一下刘梦玲。

    原来,刘梦玲她们找到卖燃气发电机的公司,把自己的要求提出来后,公司直接把相关的一切设备都准备齐了,比自己列出的采购清单还要周全,还附上了详细的说明书。

    如果按照魏民生自己的想法,用那种家用的气化炉来产生燃气的话,几十个都没有办法供应上这个发电机组的消耗。

    公司直接推介了他们生产的下吸式秸秆气化供气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实现随时投料、连续产气的需要,而且可以产气量的大小,包含原料处理系统、秸秆气化机组、储气系统和燃气输送系统。

    看了说明书之后,魏民生才发现自己先前考虑的是有些想当然了,没想到这气化炉的原理虽然简单,但要想连续不断地进行气化,还需要很多的辅助设备。比如说气体的过滤等净化设备就是好几种,分别对气体中的粉尘、焦油和固定颗粒进行净化,否则含有杂质的可燃气体很容易对燃气轮机造成损伤。

    把仓库里的各种设备带到了先前清理出的地方,对照说明书先把秸秆气化供气系统好。由于这套系统的管道很多都采用的是钢管,连接起来比较麻烦,所以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把供气系统好。

    由于燃气发电机组还没有运行起来,秸秆粉碎机没有办法使用,魏民生就把秸秆粉碎机暂时安放在四合院内。

    第二天,魏民生带了几个村民,背了几大捆以前伐木时剩下的柏树枝桠,把干燥的柏树枝桠用秸秆粉碎机打成了小块,以便于气化炉的进料。

    把处理好的柏树枝桠用编织袋装好,然后送到了秸秆气化炉边。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点火、试气,等到产生稳定的纯净燃气后,再加压送入储气罐。

    由于使用的是压力储气罐,所以以前挖的那个准备放软体储气袋的大坑就没有什么用了,干脆用来堆放草木灰,这可是很好的钾肥啊,不能浪费了。

    把如何进料以及如何控制产气多少,还有压力储气罐的安全压力等方面的知识简单地给几个村民说了一遍。看着他们自己操作了几次,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应该可以投入工作岗位了。

    魏民生又把燃气发电机组好,把输气管道连接好,按下发电机组的启动按钮。由于是第一次使用,管道中还存在一些空气,所以启动了两三次,发电机组才稳定地运行了起来。

    看了一下输出的电压,400V,这电压可不能直接使用啊。幸好相关的配套设备里面就有变压器,能够220V和380V两种电源输出。

    魏民生连接好变压器后,才想起来那个彩钢的大棚还没有做好,万一这段时间下雨把设备淋坏了就惨了。

    于是魏民生用对讲机通知王管家带些人过来搭一个简单的棚子,把不能淋雨的设备遮起来。

    又从学校那边移了两个活动房过来,毕竟这里是自己今后的能源中心,没有人照看是不行的。

    刚做完这些,一个村民就过来对魏民生说先前准备的柏树枝桠已经快没有了,问魏民生怎么办。

    魏民生这才注意到说明书中的相关参数,这套秸秆气化供气系统基本上是和这燃气发电机相配套的,但每天需要消耗的秸秆、小木块等可燃物竟然达到了两吨,先前准备的那点柏树枝桠那里供得上这样的消耗。

    了一下产气量,维持着气化炉里的火不熄灭,又让几个村民再去处理点柏树枝桠来。

    没有经验啊,一个环节没有考虑到,就容易搞得手忙脚乱的。

    今后有充足的燃料,这里到山谷口还需要修一条路,不然到时候每天两吨的物料就得把人累惨。

    一个工程没有搞好,又得上马新的配套工程,万事开头难啊。

    魏民生看到仓库里的配件还有一大卷电缆,拿出来一看,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尼玛这60KW的功率输出竟然需要配套这么粗的电缆线啊,三相四线25个平方的铜缆,看着那么粗的铜芯魏民生就感觉到手指在发疼。

    先前自己连接发电机和变压器用的电线,根本就是入户线嘛,那里承受得住60KW的输出啊。幸好还没有把带锯机接上,不然的话,一通电这6个平方的电线绝对是秒断的份儿。只好又把那几根线换了下来。

    由于开始没有经验,光是把四组铜芯从绝缘护套中剥离出来,就用去了半个小时,手指都扳红了。结果在接线的时候又发现剥离出来的铜芯长度不够,只好咬着牙又把绝缘护套剥了一截。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发电机组上的输出端连接好了,虽然没有专业电工师傅做得那么规范,卖相不怎么好,但总算是连接牢靠了的,能用就行。

    接好电力输出端后,量好电缆的长度,多留出一米多的电缆,万一以后接头有问题还可以重新连接。

    又花了十多分钟,用钢锯把电缆锯断,看了一下发红的手指,摸了摸发酸的手臂,魏民生只好找来一个村民,自己在一边看着,教他如何把电缆从绝缘护套中剥离出来,以及如何连接在变压器的输入桩上,然后用螺丝把绕在接线桩上的铜芯线压紧。

    又指导那个村民把变压器的输出端和配电箱进行连接,中间的电表还是连接上吧,至少可以知道生产使用了多少的电力。还有一个空气开关、漏电断路器和短路保护器一体的大功率电闸,看来以前那种大闸刀是彻底地被淘汰了。

    把接地线连接好,埋入地下的镀锌铁条周围也淋了一些盐水,以保证良好的接地。

    看了一下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虽然各种设备摆放得有些乱,但基本已经是可以正常发挥的了。

    那个草棚也太简单,魏民生也没有想它能够使用多长的时间,只要支撑到自己订制的彩钢大棚到货就可以了。

    对照说明书再次检查了一遍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情况,气化炉,工作正常;净化设备,工作正常;储气设备,工作正常;输出电压,工作正常……

    确保没有问题后,魏民生再次启动了燃气发电机组。

    燃气轮机发出轰鸣声,带着发电机转子地切割磁力线,产生出源源不断的电力。

    ;

第六十五章 疯狂的带锯() 
电力供应问题解决之后,魏民生在一片树林旁边,把带锯机拿了出来。先对照说明书,检查了一遍设备清单,还好没有遗漏。

    这是一个立式的MJ3210型木工带锯机,配有一个全自动木工带锯跑车。

    从说明书上看,带锯机的最大加工直径为80CM,锯条厚度1MM,锯条长度6。9米。与之配套的全自动木工带锯跑车有一个2。2KW的动力电机,可以实现自动推料,比手动的跑车节约一个人力。跑车的铁轮上有凹槽,与铺在地上的角钢制成的轨道相互啮合,确保跑车运行线路的稳定。

    跑车一边的控制箱上有四个控制按钮,分别控制跑车的前进、后退、左移和右移。跑车的最大运行行程为6米,左右推料行程为80CM,也就是说这个跑车最大只能处理6米长,直径80CM的木材。

    带锯机的机身有一吨重,有两个直径达1米的巨大锯轮,用于张紧锯条。从包装箱里用神仙葫芦吊出来后,下面的那个锯轮需要自行在基座下面。

    厚重的基座留有四个螺栓固定孔,可以用螺栓固定在厂家附送的一个加厚槽钢做成的架子上。从图上来看,这个架子还要埋在地下,下面要挖空,用于临时存放锯末。

    这些全是力气活啊,魏民生只好一个人拿着说明书和卷尺,边看图边指挥村民们按图的要求对带锯机的各个配件进行组装,各种组件之间的距离反复进行,确保误差在1CM以内。

    花了一天的时间,才把带锯机的几个主要部件固定好,推着跑车试了几个来回,运行还比较平顺,没有发现跑车的某个轮子悬空的情况。

    试了试带锯条的松紧度,用手拨动锯轮转了几圈,也没有发现锯条跑偏的情况,说明锯条还是很到位的。

    把各个操作部件都检查了一遍,魏民生才准备连接电源。

    看了一下带锯机配套的电缆,还好,厂家配套的电缆是三相四线10平方的多股软线缆,用不着像连接发电机和变压器那样把手指都扳痛了。

    用美工刀很轻松地把绝缘层剥开,连接到带锯机的接线桩上。同样又把配电箱那边连接好,中间的电缆还是让村民们挖个沟埋到地下去,并在上面做好了危险标志,避免不小心把电缆挖断了。

    看到天快黑了,魏民生让村民做个草棚子把带锯机稍作遮挡,留了两个村民照看发电机及气化炉等设备,就回四合院休息去了。

    第二天,魏民生把村子里的木匠王文林和几个村民带到了带锯机的地方,从自己世界的仓库里取了一段原木在带锯跑车上,用固定桩上的钢爪把原木卡紧启动发电机组后,接通了带锯机的电源。

    三相电动机带动两个锯轮飞快地旋转,充足的动力发出了很大的声响。

    魏民生让王文林站到跑车的工作位上,教他如何控制跑车的前进、后退,以及如何下锯的厚度。

    由于王文林在操作台锯的时候,对这类电动工具已经有了一些操作经验,所以很快就能够独立操作了。

    说句实话,魏民生也没有更多的操作经验,只是按照自己的印象和操作说明书对王文林进行指导,更多的操作经验只有等王文林自行去体会了。

    电动跑车载着巨大的木材,在王文林的操作下,地前进和后退。在旁边村民们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带锯条和木材的结合处发出“嗞……嗞……”的响声,锯末飞扬,粗大坚硬的木材就被轻松地分解成了一块块薄木板。

    只用了几分钟时间,这段木材就被王文林操纵的带锯机处理成了厚薄一致的木板。要知道,这柏树的木质可是非常致密的,以前的铜锯要想把这么大的木材分解成木板的话,两个人没有几天的工夫是干不下来的。

    现在有了主人的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