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谁能够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穿,那是值得让自己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的。

    如果没有人收留,除了落草为寇,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活下去的。

    所以,这一千多人虽然站得并不整齐,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

第500章 规矩与秩序() 
李严点了点头,说:“我们华夏国,从来不会亏待为我们做事的人。

    所以,只要你们听从安排,认真做事,一天三餐饭管饱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谁没有尽心尽力,那么,我们华夏国也没有白养你的义务。

    多的话我不想说,因为事实会证明,只要你们认真听从我们的安排,日子绝对比以前好。

    时候也差不多了,我们的人会来安排你们的伙食。

    现在”

    李严一指身后跨立的一排自卫队员,提高声音说:“所有的人,照着他们的样子,抬起头来,挺你们的胸膛。”

    这些士兵哪里经过这样的训练,顿时人群中就是一阵嘈杂。

    “动作规范,表现好的先吃饭。

    没学会的,学会之后再开饭。”

    说完,李严就离开了,由那些华夏自卫队的人来处理后面的事情。

    李严离开后,那两个负责这二十名自卫队员管理的小组长,同时上前一步。

    立正之后,一个干脆利落的向后转,然后左脚向左横跨出一脚宽,双手后背,给所有的人作出了跨立标准动作的示范。

    两人动作默契,整齐划一,明明只有两个人,却在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了强烈的气势。

    那是通过如山而立的身姿,所散发出的那种坚毅、自信和无所畏惧的气势。

    数息之后,十名自卫队员跳下活动房,把那些动作学得较好的人一个个地叫了出来,让他们先去吃饭。

    由于人多,所以,驻地的食堂还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同时用餐。

    李严通过共享空间转移过来了一批食堂用的桌椅,直接摆在了驻地围出来的空地上。

    用餐采用的是自助的方式,在相关人员的引导下,那些被陆续叫出来的士兵,领了餐盘排着队去取饭菜。

    在有人带头示范的情况下,用餐队伍有条不紊地进入了用餐区。

    而那些确定谁的站姿符合要求的自卫队员,还要时刻关注着打饭队伍的等待人数,以控制自己的叫人速度,确保顺畅的用餐秩序。

    在等待的时间里,他们也严格地对一些姿势不正确的士兵进行纠正。

    虽然,越到后面,那些士兵的模仿能力越差,需要纠正的动作更多。

    但这些自卫队员们也没有刻意地针对这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士兵,因为他们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

    任何一个动作,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训练,直到形成肌肉记忆,把那种感觉融入自己的身体,然后再通过举手投足的动作散发出来。

    这样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规则和秩序,只是驻地给这些士兵上的第一堂课。

    这些新接收的人员,需要改变的东西很多,只能在给他们看到希望的同时,慢慢地用规则来改变。

    这样的事情,是华夏国一直默默在做的,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只要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那些所谓的军中刺头,根本不敢冒头。

    华夏国并不倡导“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种唯我独尊的思想,因为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理念,会把所有的人都逼上一条不归路。

    只要有这种思想的存在,就免不了抱团、站队、阵营、平衡和尔虞我诈的盛行,这是一切不可调和的矛盾产生的根源。

    华夏国对于所有的人,都给出了两个选择,臣服或者离开。

    这是本着自愿的原则下,让所有的人主动去反思,自己所做的选择可能给自己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变化。

    只要华夏国能够一直保持着他的优越性,在一个范围内符合更多人的利益,就可以完全无惧那些选择离开、理念不同的人。

    丰盛的饭菜,让这些明白自己已经被放弃的将士们,眼底多了一些色彩。

    从曹仁那里敲来了这一千多名将士,也算是暂时解决了工作组人手不足的问题吧。

    有了这一千多的人手,工作组的工作效率绝对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

    不过,李严看着那些将士身上的破铜烂铁就来气。

    等他们吃过一顿饱饭之后,就被安排出去收拾柴禾,然后在汉水江边找了一个小土丘立起了大灶,烧了大量的热水。

    所有的士兵,都必须按照驻地的要求,用肥皂从头到脚全部洗上三遍。

    然后经过简单的检查,并用离线采集终端采集了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相关的个人信息。

    没有发现传染性皮肤病的人,在采集了相关的认证信息后,全部领到了一套干净、合身的衣服,一人还发了一双半胶鞋。

    那些发现有传染性皮肤病的人,被单独安排在驻地外面一个由活动房围成的小院子里,由工作组配备的卫生员进行治疗。

    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容易让人放下戒心,放下任何的抵触情绪,也更加容易增加这些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洗过澡并换上整洁衣物的士兵们,无论是精、气、神还是外在的感观,与之前相比完全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接受驻地工作人员安排的时候,也更加配合。

    工作组开始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人的住宿问题,因为那水上运输平台,一次最多只能运送一百名左右的百姓。

    按照先前的计划,这个驻地吸纳到的人口达到一百人的时候,运输平台就送回去一批,然后又回来等待下一次运输任务。

    所以,驻地的规模只能够满足两、三百人的日常生活。

    当然,对于现在已经可以自行生产很多工业化产品的华夏国来说,生活物资缺乏的问题再也没有困扰过国资部。

    在拥有了坚固的城市单元之后,那些临时居住点用过的活动房就显得有些过剩了。

    所以,李严通过共享空间向小宝提出,需要增加一些活动房的时候,小宝直接说了一句:“两百个全尺寸的活动房够不够?”

    这两百个全尺寸的活动房,如果是按照通铺方式来安排的话,一个活动房可以住三十多人,六千人的住宿空间都够了。

    但华夏国成员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再也看不起那种几十人睡一排的住宿方式。

    所以,这些全尺寸的活动房,每一个里面都配置了高低床五张,共十个床位以及对应的铁皮收纳柜。

    两百个这样的活动房,完全可以提供两千人以上的居住、生活空间。

第501章 阻挠() 
既然那些活动房放在云梦泽也是放,放在这里也是放,反正又不用给它们饭吃。

    所以,李严二话没说,一挥手就全部接收了过来。

    在这荒郊野外的地方,就算是不住人,用来放置其它的日常生活物资也比帐篷安全得多。

    由于网络环境的制约,驻地无法与华夏国的其它城市实现实时的网络信息传输。

    所以,运输平台在回云梦泽的时候,顺便也把光良测绘公司工作人员采集到的数字照片,以及离线采集终端采集到的人口信息数据,用sd卡带回了国资部。

    国资部根据这些信息,组织相关人员会商后,给李严他们制订了几套驻地的建设方案,并用同样的方式送了回来。

    虽然李严可以通过共享空间与小宝方便的进行物资的传送,但这些能够用正常渠道解决的事情,他是不会掺和的。

    如果什么事情都要由他去处理的话,还要这些工作人员干什么?

    何况,他还有更加重要的工作要做,哪有时间顾得上这些小事。

    在李严的安排下,这一千多名魏国将士被分成三组,每组将士的衣服上分别被编上了1、2、3的标识,便于大家的识别。

    第1、2组的人数都是四百人,剩下的两百多人分到第3组。

    第1、2组的将士都是那些接受能力、体力等综合素质较好的,他们按照一组出勤一组训练的方式进行排班,头天出去保护那些外出的华夏国成员的安全,第二天就在驻地进行训练。

    这样的安排,将日常训练与外出保卫任务相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使得两组将士能够均衡发展。

    而第3组的那些将士,则是属于1、2组淘汰下来的。

    这些人实际上并不适合于当兵,所以就被李严安排在驻地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砍柴、做饭、洗衣服、打扫驻地卫生这些简单的事情,他们还是能够胜任的。

    至少,他们的存在,可以让那些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工作组成员腾出手来做其它更重要的事情。

    每天外出执行护卫任务的将士,又被分成了四队,每队负责一个方向,分别由一名华夏自卫队成员带队。

    在拥有高清数字地图的情况下,每一队都划分出了他们执行保护任务的主要范围。

    在这个划定的范围之内,他们要承担所有工作组成员安全的保护责任。

    对于一些小村庄来说,在丰厚报酬的影响下,工作组成员的进展非常顺利。

    因为这些小村庄的百姓都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那一个群体,在魏国的屯田制下,所有的田地都是国家和那些世家大族的。

    那些普通的百姓,大多是没有自己的土地的。

    所以,他们要么租国家的土地,要么租那些世家大族的土地。

    但不管租谁的土地,百分之一的税收是要交国家的。

    如果你自己有牛,那么地租就只收四成。

    如果自己没有牛的话,地租就要收五成。

    也就是说,不管租谁的地,种出的粮食只有一半左右是属于自己的。

    在这个耕种技术还很落后的时代,普遍的亩产也只有二百三十多市斤。

    而在缺乏机械的情况下,每个壮劳动力的人均耕种能力只能达到十亩左右。

    所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除去缴纳的地租和税收,一年的收成最多有两千斤左右的稻谷。

    可受制于稻米的去壳技术,每斤稻米最多有四成的好米,以及近两成的碎米。

    这样算来,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耕种所得,连碎米在内,最多得米一千二百斤。

    而这一千二百斤米,还要换成钱之后用于油盐酱醋布等日常必需品的开销,所以,实际上每人每天最多只有半斤米的用度。

    在这缺少油荤的时代,一天半斤米根本就吃不饱的。

    所以,米糠、野菜、草根、树皮,凡是能够咽下去的东西,在那青黄不接的时候,都是可以裹腹的。

    虽然没有什么营养,但至少可以阻止胃酸对胃壁的刺激。

    这些屯田的民众,名为招募,其实大多都是被迫而来的流民,以及黄巾之乱中所掳获的乱民。

    民屯每五十人就设置有一名典农司马,专门负责这五十人的日常管理,相当于这些人的自由,完全被限定在了这些田地之上。

    华夏国工作组的到来,很快就在周围的那些普通百姓中掀起了狂风巨浪。

    毕竟,每天至少五斤精米的报酬,并不是哪里都可以遇得到的。

    这样的待遇,甚至已经超越了襄阳一些中级官员的俸禄。

    驻地周围一些村落的百姓,由于亲眼看到了那从天而降的“天罚”之火那令人恐惧的威力,所以华夏国的工作组带给了他们强大的信心。

    那些手上没有兵马的屯田司马们,根本就无法制止这些百姓离开田地投向华夏国的行为。

    但这些屯田司马们在失去自己管辖的民众之后,会迅速地把这样的消息带给离华夏国驻地更远的地方,让其他的屯田司马和世家大族们有了一些准备。

    这些工作组的人,无论从穿着还是言行举止上都与众不同,所以,很容易就被这些负责屯田的官员所发觉。

    虽然他们已经知道华夏立国的一些情况,也知道华夏国是目前的魏王都不敢轻易招惹的存在。

    可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些屯田的民众很快就会被这样丰厚的待遇所诱惑,最终造成无人种田、断了自己财源的结局。

    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挟昔日之余威,与世家大族联合起来,用种种方式对华夏工作组的人进行阻扰,不让他们过多的与那些屯田的民众接触。

    这些位于边界附近的村落,由于经常受到战火的波及,所以基本上都修建有简单的围墙。

    虽说不能抵挡大军的兵锋,但防备一些小股的乱匪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只要这些华夏国工作组的人一出现在村落附近,他们就像对付匪徒一样,发出示警信号,把全村不明究竟的百姓,全部都召集到封闭的村子里。

    这样一来,那些工作组的成员们根本无法接触到那些屯田的百姓,就更谈不上开展用高额报酬来吸引民众的工作了。

第502章 战阵克星() 
工作组遇到的情况,很快就通过对讲机汇总反馈到了驻地。

    不用说,那些才归附过来的魏国士兵,对于华夏国这种可以随时与十多里路之外的人进行对话的神奇手段,只差顶礼膜拜了。

    而那些士兵中一些对战场指挥有一定经验的什长、百夫长们,内心则是深深的震撼。

    他们一瞬间就想到了,如果这样的东西出现在战场之上,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威力。

    如果再与那可以载着人在天上飞的“神器”相互配合,战场上发生的一切变化都会了如指掌。

    战阵,本就是一种在战场上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扬长避短的战争手段。

    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没有任何一个兵种是可以所向无敌的。

    当然,这个前提是建立在热武器出现之前。

    在冷兵器时代,攻击、防御与速度历来就是鱼与熊掌不可皆得的事。

    攻击越强,就需要放弃对士兵的束缚,让其能够全力施为。

    这是以牺牲对自身的保护为代价的。

    防御越强,士兵的灵活度就越差。

    因为,防御越强,就意味着身上所披挂的衣甲越厚实,士兵的负担更重。

    机动性越强,也会影响士兵的防御,因为,没有谁能够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还可以如同身无长物一样健步如飞。

    人力有限,而马力也更有限。

    这是在机械出现之前,个人的力量和千里神驹能够大放异彩的原因所在。

    只有人的力气足够强大,才能在拥有足够防御力的同时,还能保证足够的灵活性。

    只有马匹足够强壮,才能在负重的情况下,还能拥有更高的机动性。

    如果人强马弱,将士根本就无法在马背上使出全部的力量。

    因为很有可能他在马背上的一个挑刺,反作用力就会把座下的马匹压垮。

    而马强人弱的情况下,个人的攻击力太小,根本就无法给对手造成伤害。

    正因为如此,才会留下英雄配宝马的传说,比如吕布。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那是人马合一才能够创造的奇迹,一个其他人几乎无法续写的传奇。

    对绝大多数无法谱写传奇的人、马来说,只能想尽办法,在防御力、攻击力与灵活性之间求得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如果把有限的力量平均分配到防御、攻击与灵活之上的话,这样的队伍根本就没有什么特点,只能处处受制。

    尤其是对于骑兵来说,这样的情况更为明显,中庸的力量几乎就是一种鸡肋的存在。

    所以,不管是哪个国家,都会让自己的部队扬长避短,好钢用在刀刃上。

    重甲兵用于布防,重甲骑兵用于冲阵破防。

    弓箭兵善远距离攻击,刀盾兵善于近身砍杀。

    在不同兵种的最佳攻击范围内,他们就可以在该攻击范围内产生最大的杀伤力。

    不管是多么复杂的战阵变化,所有的一切指挥,都是为了把敌人纳入自己所率部队的最佳攻击范围。

    同时,还要通过战场局势地变化,灵活地指挥调动自己的兵力,避免自己的部队陷入对方的最佳攻击范围。

    就好像两个打斗的人,什么时候出锋,什么时候用刀背格挡,这需要将领对部队的绝对控制力和强大的预判能力。

    所以,在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情况下,能够把一支能力参差不齐的军队指挥得如臂所指的优秀统帅,是非常难得的,百万人之中也不一定能够出得了一个。

    但就华夏国目前所展示出来的这两样东西来看,任何拥有它们的人,都可以轻易地把握战场上的每一个局势,然后用比旗帜指挥更加准确百倍的指挥调动能力,把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更进一步的话,有了这两样东西,甚至可以随时掌握敌军的动向。

    避其锋芒,击其软肋,烧其粮草,疲其精锐。

    可以说,天下任何的军队,都没有与拥有这两种神器的部队相抗衡的能力。

    这样堪比神器的东西,这华夏国竟然敢把它配置到普通士兵的手上!

    这究竟是无知?还是无畏?

    但一想到那华夏国先前在小树林建设驻地时放的那场大火,没有任何一个人认为,这华夏国的掌控者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战场上的作用。

    可明知道这两样东西有着这样逆天的效果,他们还敢这样做的话,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手上还掌握着比这威力更大的东西。

    比如那“天罚之火”,比如那瞬间就把坚固的城门击成齑粉的恐怖武器。

    这些,还只是那华夏国表面上已经展示了出来的东西,他们的手上究竟还掌握着多少更加恐怖的杀手锏,除了他们自己这外,恐怕没有人知道。

    对于这些华夏自卫队的成员来说,这对讲机几乎已经是每个队员的标准配置了,早就融入了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

    那能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动力三角翼,如果不是不方便携带的话,一人配上一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两样东西,如果不知道它的使用方法的话,根本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而且,华夏国任何带有电力的高科技设备,都安装了魏民生在现实世界中定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