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一会儿,李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可不可以成立一个金银首饰加工店,对外加工和收售黄金白银,只不过收购时价格压低一些,实际上还是以售出自己持有的金银为主。加工出来的首饰也可以卖给各大金银首饰店,只要价格上优惠一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也可以解释黄金的来源。

    魏民生一听,这个办法还可以,就让刘梦玲她们商量好细节问题,先找好门面和首饰加工师傅。金银的收购价格看情况来定,这是不挣钱的,只是打个幌子;销售价格就按黄金价格加上加工费就可以了。改天自己的黄金白银送过来后就可以立即进行加工,销售方面的事情魏民生不想多管,只有一个要求,也就是尽量把送过来的金银全部销售出去。这样做的话加工店基本上是保本经营,没有什么利润的,但加工出来的首饰价格肯定在批发市场上拥有很高的竞争力,不说要占有多少市场份额,从蛋糕中撕下一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解决了金银的变现问题,魏民生心里还是不踏实,照这样下去,自己在异界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还是要找一些变现能力强的物资才行啊。

    所以魏民生就在街上转了一会儿,广场上一块大屏显示器上一个虫草片的广告突然引起了魏民生的注意。对啊,这中药材销售可没有什么限制的,自己把《本草纲目》买几本过去,直接发布收购中药材的任务,用粮食换药材,然后再到省城中药材批发市场开一个销售点,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优势占领市场,变现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啊。

    于是魏民生又找到刘梦玲她同时准备好到省城中药材批发市场开一个销售点的工作,或者直接找一个合作人,按照比市场批发价格还要低一些的价格进行销售。

    连续找到了两条新的变现渠道,魏民生心里很高兴。回到自己异界的基地里,魏民生决定在山谷外先把拍卖场建起来,负责拍卖那些工业品,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这个拍卖场就取名为华夏拍卖场,自己的第一个基地就命名为华夏山庄。还要建一个物资收购中心,负责收购各种中药材,收购中心就取名叫华夏物资收购中心。

    这两个地方一旦建起来,自己手中可用的人手就更加不足了,所以还要把学校建起来,尽快吸纳学生入学,专门进行职业培训,以便可以更快地发展。想到了这些,魏民生就把王武顺原名王老六找了回来,对他说:“武顺啊,我准备让你去办一件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王武顺说:“主人啊,只要是我能够做得到的事,您尽管吩咐就是。”

    魏民生就说:“我准备招收一些学生,你到秭归城去设立一个报名点,专门介绍学生到我们山庄里学习。当然,一开始如果没有什么好处的话不容易让别人相信,所以我决定,等下我给你印一些介绍信,凡是你介绍过来的学生,你给他一张介绍信。而我让管家他们在山门外设立一个简单的考核点,凡是持有你介绍信的人,不管考核通过没有,都会发给两斤大米。而考核通过的人,可以到山庄里选择学习的技能,学习期间没有工资,每天只负责三顿饭。还有就是学成考核通过后,学习了多长时间,要为山庄工作多长时间,这工作期间是要根据工作的好坏发工资的。条件我已经定下了,你觉得有什么困难?”

    “主人,到秭归城设立一个报名点到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我这工资在外面没有办法用啊,外面都是用铜钱和银子。”

    “这个事情好办,我每个月除工资外,另外给你一定的工作经费,你等下到小宝那里领取就是了。如果需要买房屋什么的,可以找王管家,我会让他给你的。”魏民生又说:“还有一件事,我准备在山谷外建一个拍卖场和物资收购中心,你在介绍学生的同时,也可以把山庄拍卖场和物资收购的事宣传出去。”

    “主人,这拍卖场和物资收购中心是做什么的啊?”

    魏民生说:“这拍卖场就相当于小七的铺子,只不过是卖到外面,而且数量有限,只收黄金和白银。还有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也可以让外面的人去做,所以也会不定期地发布工作任务,根据工作的强度给予合适的粮食作为报酬。所以,你也可以介绍那些穷困的百姓到这里来做事,多的没有办法,几百个人我还是养得起的。”

    王武顺听了这话,心里感动啊,自从跟了主人后,就从来没有挨过饿。想起以前的日子,那真的是过得太艰苦了。主人这样做就是在造福百姓啊,所以很痛快地就答应了。

    ;

    1

第三十七章 王武顺出山() 
王武顺,也就是以前的王老六,几个月前还过的是饥寒交迫、勉力过活的日子,在原来的村子里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人,至少是村子里很少到过外面城市的人。原本以为这辈子能吃上饱饭、穿上暖衣的日子就是最幸福的事了,结果因为村子里的一个孤儿王小宝,哦,现在王小宝改名叫王双宝了,不过大家还是习惯叫他小宝。王双宝意外地遇到了一个神奇的人,并拜那个人为师父后,自己村子里的同胞们就过上了能够吃上饱饭的日子,而且吃的东西味道异常鲜美,绝对是自己这一辈子都没有闻过的香味,而村民们付出的仅仅是为那个神奇的人砍树。那个神奇的人拿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工具,一棵坚硬的柏树要不了几下就锯断了,后来族长告诉大家,那个神奇的人姓魏,大家尊敬地称呼他为“魏先生”。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半个多月,魏先生对族长说想到山外面去看一下,族长觉得只有自己每年要出去几次,对外面的路要熟悉一些,就让王老六和另外几个兄弟带路。路上魏先生和自己说了很多话,还拿出一种铁棍一样的武器,武器中间是空的,一端磨得很尖,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用来防身非常顺手。走到官道上的时候,王老六无意中提到了“子归”这个词,魏先生突然拿出一个白色的小方块看了一下,就让大家带路到长江边上的山顶上看了一下,然后就回村子了。第二天,魏先生让族长又召集了几个村民,说是要确认一下一些事,结果就跟着他走进了一个山谷中的平原,也不知道魏先生是怎么知道那个山里有个平原的。后来又在平原上搭起了一些奇怪的房子,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很多的山羊和牛。天啊,说句实话,这辈子就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牛羊。后来族长决定把村子里的人全部都搬到了这个平原里,大家的日子简直就是一天一个样,每天魏先生都会拿出很多的东西,有不用吃草就会跑的怪兽,修了一个很大很暖和的房子,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房子不住人,只种菜,这大冬天的种菜还是个稀罕的事,魏先生的手段简直和神仙一样,居然真的种活了。这大房子里还放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有个叫水龙头的东西,只要拧一下,这大冬天的,热水自己就流出来了,大家从来没有想到冬天里也可以这样洗澡,还一点都不冷。

    到了后来,族长看出魏先生是一个重情意的人,就和大家决定,全村投靠魏先生,奉魏先生为主人,这样魏先生才不会抛弃大家,这样的好日子才过得长久。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一段时间,主人又给大家发了一些叫“工资”的画,画得非常好看。又让大家识字,排了字辈取了名字。晚上还看了一种叫“电影”的东西,主人说这是他家乡古时候一个国家发生的事,天啊,这么久的事都可以看得到,这不是只有神仙才办得到的吗?电影上的画面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这样强大的军队,有哪个国家敢招惹啊。结果主人说这是最差劲的军队,主人生活的国家,几个人就可以灭掉几十万人,这还是人可以办到的吗?

    主人在带着大家把“山门”修好后,就说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工作,还可以把一些东西卖到外面去,只是要把挣到的钱上交一半。这简直就是无本生意啊,主人的一样东西拿到外面去,绝对可以卖上天价。但是主人也说了,由于他离自己的国家太远,回去一趟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大家要注意安全,卖东西的事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要把人口带些回来,只有基地发展强大了,强大到国家都不敢惹的时候才可以放心地卖东西。听主人说顺着山下那条河就可以到达长江边上,按他的说法这里离秭归县城有二十多里路。

    有一天主人找到王武顺他到秭归城去建一个什么报名点,按照主人说的,这报名点的工作不光简单,工资还发得高。在王武顺的眼里,这报名点简直就是一个给穷苦百姓活命的地方啊,这是善事,必须得做好。

    王武顺又带了一些干粮,换了一件以前最好的衣服,从铺子里换了一些银子,带上一根防身用的木棍,向山谷外走去。出了山谷的大门,魏民生看了一下上方看守的村民和高大厚重的铁门,满怀激情地踏上了到秭归的路。

    走了半天,远远已经可以看到蜿蜒的长江就在前方。王武顺吃了一些干粮,休息了一会儿,按照自己记忆中码头的方向走了过去。俗话说:看到屋,走得哭,在山上早就看到的地方,走过去足足用了一个小时。

    可能这两年没有发生什么战争,这码头上人来人往的,还比较繁华,码头对面就是秭归县城。王武顺和其他一些人一起搭乘摆渡船上到了对岸。

    这秭归城王武顺以前来过,城墙有两丈多高,以前还觉得这城墙非常高大,但看过自己亲手参与修建的山门后,这个高度简直就是小儿科了。缴了入城费,王武顺了秭归城内。

    在城里转了一圈,都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了,也没有看到专门的酒楼,只看到了两家客栈,客栈里面附带着吃饭。选了一家看起来比较干净的走了进去。店小二看到来了客人,热情地上前接待。王武顺身上有了银子,加上好东西见得太多,所以胆子也大多了,直接让掌柜的开了一个房间。看到大厅里没有几个人,就点了半斤肉、一斤酒。等肉和酒端上来以后,王武顺尝了一口,皱了一下眉头,叹了一口气,唉,这好日子是过多了咋的,现在吃肉喝酒都这么难以下咽。

    这家客栈的掌柜的叫李显贵,客栈是祖上传下来的产业,由于做人实诚,酒肉份量足,所以生意还勉强可以。今天王武顺进来的时候,看穿着也不怎么样,但出手却很大方,神情中有一种藐视一切的感觉,所以就对他多加留意了一下。却发现酒肉端上来以后,这位客人每样只尝了一下,就叹了一口气,脸上一副难以下咽的表情,难道这酒肉有问题?那就赶紧换一下,如果酒肉出了问题把客人的肚子吃坏了可就麻烦了。

    于是李掌柜马上来到了王武顺的桌子旁,对王武顺说:“这位兄弟,可是酒肉不合口味?”

    王武顺看了一下李掌柜,摇了摇头说:“这不关掌柜的事,主要是想起前段时间吃的酒肉的味道,心里有些感慨而已。不是说掌柜的酒不好,只是这酒和那酒相比简直就是水一样。肉的味道也差得远,幸好走的时候带了一点调料过来,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说着从怀里拿出了盐和味精,在碗里一样倒了一点,然后把肉在碗里沾了一些调料,送进了嘴里。“这样味道的确好多了,就是还缺点海椒粉啊。”

    李掌柜看着王武顺拿出来的东西,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是什么东西啊,这种包装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倒出来的盐像雪花一样,还有那淡黄淡黄的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隐隐飘来一阵香味。看到王武顺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李掌柜恭敬地对王武顺说:“敢问先生,此为何物?”

    王武顺说:“这个嘛,我主人叫它调料,这白的是盐,另外一种叫味精,可惜这次出来只带了两种调料,这味道还是不够,不过比先前要好多了。”

    ;

    1

第三十八章 客栈谈话() 
李掌柜小心翼翼地对王武顺说:“先生,我可以尝一下你这‘调料’吗?”

    王武顺说:“当然可以,只是掌柜的要想清楚啊,只要你吃了这味精啊,对于其它的东西怕是没有什么口味啰。”

    李掌柜一听,心说:就你吹得那么神奇,我这客栈接待走南闯北的客商几十年,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味精呢?不过这雪盐到是不错。于是用筷子夹了一块肉,在王武顺的调料中沾了一点,先放到鼻子下面闻了一下,感觉有一种鸡汤的味道,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害处。把肉放进嘴里之后,闭上眼睛细细的品尝味道,只觉得一股浓浓的香味在舌尖上紧紧地缠绕,每咬一口,味道就更浓几分,这味道慢慢地渗入到肉中,又慢慢地渗出来,这咸味也感觉不到一丝的苦味。

    等到嘴里的滋味散尽,李掌柜睁开了眼睛,眼睛中泛出一道泪光,叹了一口气对王武顺说:“唉,我开了半辈子的客栈,现在才发现自己以前煮的肉真的是太难吃了。这位先生不知怎么称呼?”

    王武顺说:“我叫王武顺,这个名字是我家主人给我起的,意思是让我一生过得顺顺利利。”

    李掌柜说:“王先生的主人是何方大贤啊?能够做出这样的东西,绝对是万民之福啊。”

    “是啊,如果这东西能够的做出来,的确是万民之口福啊。”

    “先生的意思是这叫味精的没有办法的做出来?”

    “所谓味精,味之精华也,听我家主人说,这味精是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现在这世道,吃的都不够,那有那么多的粮食用来提炼这味精啊!”

    李掌柜听王武顺说这味精没有足够的粮食来提炼,想来这提炼过程也是很复杂的,就对王武顺说:“先生,我刚才尝了一下你这味精,直到现在都念念不忘,可否卖一些给我?”

    王武顺说:“掌柜的,不瞒你说,其实这味精对于我们来说不算贵,平时我们吃的菜里都要放的。只是这东西只有那个地方有,如果要带走的话只能用一样东西去换,那就是工资。”

    “工资?是什么东西?”

    “工资就好像你请店小二的报酬一样,只是这报酬不是黄金,也不是白银,更不是铜钱,而是这样的东西。”王武顺说着摸出一张1元的华夏币,对李掌柜说:“这个东西主人称它为华夏币,就像黄金白银一样,但只能在主人哪里根据不同的价格换取不同的东西。我帮主人做事,主人每个月就会给我工资,而这味精嘛,就是用这工资买的。这味精的效果我想李掌柜已经有所体会了,如果你的肉中用上了这些调料,生意绝对会火爆起来。只是我每个月能够的味精有限,可能无法满足你的需求。”

    李掌柜一听有戏,就对王武顺说:“那先生请说,这味精要卖多少银子?每个月可以多少这种味精?”

    王武顺想了一下说:“我每个月的工资本来可以买这样大小包装的味精30包,但我家主人有个规定,也就是除了专门的销售人员,其它人不能随意把山庄里的东西卖出去。所以如果李掌柜确实要买的话,只能到山庄外面的拍卖场去看一下了。”

    李掌柜看了一下味精的包装,说:“先生,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王武顺和李掌柜对视了一下,又看了一下周围,神秘的说:“要说办法也有,只是这……”

    李掌柜明白,这大厅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就把王武顺请到了后堂。

    到了后堂,王武顺接着说:“如果李掌柜真的想要更多的味精的话,确实还有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加入我们山庄。”

    “加入你们山庄?为什么?”

    “说实在的,我本来是不想出来的,你看这身衣服,又薄又旧。不是我买不起新的,主要是主人那里实在找不到这样旧的衣服,不太显眼,只好找了这一套以前扔了的。前段时间,主人说缺人手我到这秭归城来看一看,找一些孩子送到主人那里去学习知识,以后好帮他做事。”

    听到这里,李掌柜插了一句话:“你家主人对下人这样好,还会缺人手?”

    王武顺看了李掌柜一眼,不屑地说:“你以为我家主人什么人都收啊!我们村子里50多个人,哪个不认识几千个字?主人说了,识字5千字以下的都算文盲,就是对着文字像瞎子一样的人。”

    李掌柜张大了嘴巴,不信地说:“胡说,能认识5千个字还能算文盲。”

    王武顺对李掌柜说:“我家主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把白天的阳光收集起来晚上照灯用,我识得几千个字有什么了不起的啊。就算是送去的孩子,还要考验一番,不合格的也不收的。主人说要建一座学校,对通过考核的孩子专门进行培养,学习期间一日三餐都不用操心,只是学习了多少年就要为主人工作多少年,不过也是要发工资的。”

    李掌柜又说:“你们一天都是吃三顿?”

    “是啊,这有什么好稀奇的,自从我们遇到主人后,主人要求我们必须一天吃三顿,只是才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菜和肉,后来养了鸡和牛羊后,大家就有肉吃了,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唉,才出来一天时间,又想念那里的日子了。”

    李掌柜说:“你家主人的这个要求也是很合理的,就是不知道这考核是什么意思,在下有一儿一女,长子十二岁,小女十岁,不知可不可以请先生看一下。”

    王武顺说:“我看掌柜的也是一个忠厚的人,主人这次让我出来,就是让我到这秭归城里设立一个报名点的,如果掌柜的有意的话,可以持有我的介绍信到主人的地盘上看一看,我保证你一定不会后悔。只要你投靠了主人,工资是不会少的,主人的很多东西都可能直接给你,还有很多你想都想像不到的好事等着你。”

    李掌柜说:“你们这样地招收人手,难道不怕混入奸细吗?”

    “奸细?我家主人不怕,因为我家主人带着我们在下山的唯一山谷里修了一道十丈高的山门,两道铁门重达几千斤,有奸细又怎样,没有军队可以冲得进去。”

    ;

第三十九章 异界招工() 
李掌柜听到这里,手一拍脑袋,沮丧地说:“先生,我看你应该需要休息一下了,十丈高的山门,你当我不识数啊?还几千斤的铁门,这门还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