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一个世界-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务工旅游项目时间可以由游客自行确定。

    务工时间在一个月以下的,可以通过民生公司在曙光集团报销一个来回百分之十的机票。

    务工时间达到一个月的,可以报销百分之二十的机票。

    务工时间达到三个月的,可以报销百分之五十的机票。

    务工时间达到半年以上的,全额报销往来机票。

    有了这样的条件,旅游挣钱两不误,而且还可以用最小的支出,亲自一下那边的生活环境是否适应,以确定自己的移民选择可以有效改善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

    毕竟,移民不是换个地方打工,而是选择今后工作、生活的栖息之地,必须要自己喜欢才行。

    如果你不想通过务工移民的方式来取得图瓦卢国籍的话,也可以选择直接移民的方式。

    直接移民方式的成本也不高,五十万软妹币的费用,甚至还比不上图瓦卢原住民一年分到的援助金。

    考虑直接移民的国人,主要是有通过图瓦卢为跳板,然后择机向新西兰或者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移民的打算。

    他们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个人能力,并且熟悉相关国家的语言。

    如果能够通过图瓦卢,近距离的感受一下移民国家的工作、生活环境,对于他们今后的移民计划非常有利。

    但是,魏民生有信心,用几年的时间把图瓦卢特区建设成为一个更为宜居的地方。

    相信到了那个时候,有着把图瓦卢特区当跳板打算的移民们,会感受到这里的不同,进而打消离开的念头。

    当然,随着工作、生活环境的持续改善,直接移民的费用肯定就不是现在的五十万软妹币这样简单了。

    因为图瓦卢特区的居住容量限制着移民的数量,在拥有了庞大移民需求群体的情况下,特区也拥有了选择移民的资格。

    除此之外,图瓦卢特区还有一种经商移民方式,如果在图瓦卢特区经商,以个人名义缴纳关税达到二十万软妹币的时候,就自动具备了移民的资格。

    当事人只需要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特区移民条件的,可以直接取得图瓦卢的国籍。

    这样的移民方式,非常适合于那些从事外贸活动的商人。

    他们平时奔走于世界各国之间,用自己的目光寻找着一切赚钱的机会。

    利用雄厚的资本,逢高低进,四处腾挪。

    在完全公平透明的条件下,他们的行为平抑着物价,消除着产品的积压。

    这样的商人,是建设初期物资缺乏的图瓦卢最需要的一个群体。

    但是,这个群体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要比一般的移民高。

    如果图瓦卢特区的建设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那也激不起他们移民的欲望。

    可魏民生知道,这些商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当这里的建设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妨利用一下他们。

    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时,顺便从他们手中拿走一部分资金,用于图瓦卢特区的建设也是合理的。

    而对于许多国家都比较热衷的投资移民方式,却没有在图瓦卢特区出现。

    因为魏民生希望这个特区的地方,都充满自由和希望。

    一旦私有化开始,这些固定资产将成为他们的束缚,心中有了更多的羁绊。

    实际上这些拥有了恒产的人,就已经失去了一部分自由,心的自由。

    而这些拥有了主人的固定资产,也同时断绝了其他人的希望。

    因为自己再努力,想从别人手上拿到自己心仪的地方,也变得遥遥无期了。

    魏民生希望,居住在图瓦卢特区的居民们,可以衣食无忧,可以心无羁绊,可以拥有“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样的洒脱……

第392章 百姓苦() 
在国内实体经济严重下滑的情况下,通过民生公司务工旅游业务,引起了LZ县许多建筑行业技术工人的好奇。

    李建就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建筑行业的小包工头,李建的手下也有几十愿意跟着他打拼的弟兄。

    只不过,在这一个连三、四线都排不上的县城里,最近两年的房地产越来越难做。

    李建生活的这个小县城,如果单从人口数量上来看,在县城的排名也在一百多位。

    八十多万的户籍登记人口,也算得上是一个人口大县了。

    在过去几年间,李建带着他的几十兄弟,确实也挣到了不少的“纸面”财富。

    可遍地开花的工程完工后,工钱却迟迟不能到手。

    而李建又不忍拖欠兄弟们的工钱,最终把十多年的心血和积蓄都贴了进去,甚至连自己的房屋都抵押了出去。

    前几年到处都有活干的喜悦,转眼之间化成了漫天的愁绪。

    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血汗钱,李建也是被逼得做了一些不得已的事,拉横幅、堵路、在售楼部静坐。

    在这些手段没有取得的效果之后,他甚至还组织自己手下的兄弟们集体给政府施压,随后被驱散,然后再上访,接着是调解。

    可由于自己的一时心善,民工工资都是付清了的,苦就苦在自己一家人。

    兄弟们有心帮忙,却无从下手。

    因为,从政府部门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些房地产开发商并没有拖欠李建手下兄弟的工资,他们的工资早就由李建付清了。

    老实人的做法,最终把一个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变成了一场开发商和包工头之间的经济纠纷。

    要解决这场经济纠纷,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开发商把欠下的帐还了就行。

    可在现在的政策环境之下,房地产已经变成了有价无市。

    一些挂在网上的经过简单装修的二手房屋,综合性价比甚至低于了新房价格。

    开发商的房屋卖不出去,自然也就找不到钱来偿还欠李建的工程款。

    李建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走司法程序。

    可打官司的事情,李建以前也看了很多。

    赢了官司输了钱,甚至在执行的时候还困难重重。

    李建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多年前,一个朋友带着侄儿在外地购买材料的时候,遭遇了车祸。

    两人当场死亡,对方全责。

    事情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对方两个责任人赔偿他朋友的妻子八十多万。

    可八、九年过去了,这笔赔款一直没有到手。

    朋友的妻子这事被折腾得心力交瘁,法院一直用履行法定程序来进行拖延。

    你要法院按照判决书进行执行,好啊先提出申请,然后才能启动执行程序,而且还不能保证时间和结果。

    一次执行不下来,就请等一段时间再来重新履行这样的流程。

    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本以为有法律为百姓撑腰。

    可快到十年了,仍然没有得到一个了结。

    在不久前,李建朋友的妻子再次拿着判决书,找到对方所在地的法院之后,也得到了法院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

    不能不说,现在的法院,比以前那段“门难进、脸难看”的时期好多了。

    法院工作人员的热情朋友妻子那本已冰凉的心又升起了一丝温暖。

    也许,这次应该可以把这事了结了吧?

    工作人员仔细核对了判决书,然后说:“判决书没有问题,但现在上面要求更为严格。

    防止出现错误,在申请执行的时候,必须要填写被执行人准确的身份证码。”

    好吧,这个要求似乎并不过分。

    可朋友的妻子对照着判决书准备填表的时候,却愕然发现,判决书上只有对方的名字、出生日期和当时的户籍地址,竟然没有对方的身份码。

    在户籍迁移条件放开以后,人口的流动更为自由。

    而且,随着近几年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判决书上面的那个地址早已不再存在。

    这样一来,仅凭这一纸判决书,连执行申请表都填不下去,更别说执行程序了。

    朋友的妻子本就是一个老实人,哪里搞得清楚这中间的门门道道,被法院的工作人员忽悠出来,自己去确定对方准确的身份码。

    按照她的想法,自己有对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找一下自己丈夫以前的那些朋友,到公安机关去查一下就应该能够找到对方准确的身份码了。

    可回来一问,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原来,公安机关对个人信息的也日趋严格,在今年多个民警因为朋友查询关系人的个人信息被调离公安队伍之后,警察朋友的朋友圈里多了一条信息:查询信息请免开尊口,别把你的警察朋友推向犯罪深渊。

    一纸文件,彻底关闭了那扇竖在国家与百姓之间的大门,甚至连一扇窗户都没有留下。

    李建在了解到这个情况的时候,心底那是五味杂陈。

    明明是法院当年工作疏忽的错,却要百姓来承担这个后果。

    明明是法院以及当时那些办理此案的工作人员的问题,却让一个与案件毫不相干的人去核实涉案人员的准确身份。

    明明该法院依法向公安机关获取涉案人员基本信息的事,却忽悠一个无权无势无关系的普通百姓去完成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明明自己知道凭借判决书上的信息,应该可以在公安机关找到对方的准确信息,却不知道路在何方。

    明明手握判决书,竟连当年是谁造成自己丈夫和侄儿的死亡都不知道。

    明明该有一笔赔偿,到头来那张被自己视为公平、正义以及心底最后倚仗的判决书,竟然形同一张废纸……

    后面的事情,李建就不大清楚了,因为他自己都是麻烦缠身、自顾不暇。

    只不过,他朋友妻子的事情,已经在他的心底,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

    打官司?还是算了吧,那不是普通百姓能够耗得起的。

    自己的人生还能有多少个十年?

    他可没有像朋友妻子那样折腾十年的耐心。

    自己已经是债台高筑了,他不敢想像,自己还要在这样的状态下再过上十年。

第393章 出游() 
李建最终还是没有走司法那条在他看来布满了荆棘的路,只是在相关部门的调解下,用开发商没有卖出去的楼盘来抵充欠他的工程款。

    辛苦十几年,最终只得到了多个楼盘一定面积的房屋销售权,甚至还没有定价权。

    因为在当前买卖双方正在暗暗较劲的关键当口,如果李建兑现资金而降价甩卖的话,很可能会成为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的事情开发商不愿看到,当地政府也不愿看到。

    所以,李建只能以开发商们确定的最低销售价格来通过自己的渠道进行销售。

    只不过在销售过程中,李进隐晦的提到,交易成功后,自己可以单独再给予买房人一定的折扣。

    可就算是这样,房屋的折现依然没有什么进展。

    因为那些一、二、三、四线的城市还可能有吸引一些外来人口流入带来的刚需,而这个连线都排不上的城市,根本就是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

    没有什么工业基础,矿产几乎为零。

    常住人口连年持续外流,而流入的人口几乎没有在此置业的打算。

    高达百分之二十的老龄化水平意味着,本地的刚性需求已经面临着枯竭。

    再加上一些无法确定的政策走向,房地产市场变得扑朔迷离。

    流出的人口在抛售,集中养老的人口也在抛售闲置的房产,扩大着市场的供给。

    流入的人口没有置业的欲望,新生的人口未来根本就不缺房屋。

    这样的状况让李建感到异常的绝望。

    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下,李建看到了民生公司务工旅游活动。

    五千元软妹币的月薪,还包吃住,最的是,工资日结,务工时间可以由自己自由决定,究竟是务工还是旅游,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反正国内的房地产暂时看不到起色,不如把这些琐事交给妻子去打理,自己出去散一散心。

    如果能在散心的同时,了解到一个新的市场,李建觉得还是可以再拼一下的。

    不管怎样,生活总得。

    不过,垫资的事情已有前车之鉴,自己是再也不想干那样的事了。

    到图瓦卢的旅程非常顺利,一路上的一切事务都被民生公司安排得井井有条。

    虽然自己只会中文,但全程丝毫感觉不到半点不方便的地方。

    签证、登记、食宿都安排得非常贴心他感觉不到自己已经到了另一个国家。

    务工旅游活动虽然务工在前,但实际上是以旅游为主的。

    如果在旅游的过程中,觉得这里的工作、生活环境自己还可以适应的话,就可以登记后从事这里的工作。

    图瓦卢特区的登记项目非常详细,指纹、虹膜、血样、护照以及身份码等用于个人身份识别的信息都会被采录。

    但整个过程李建没有填写一张申请表,只需要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进行相应的操作就行。

    闲谈之中李建才知道,原来全程陪同的那个华国人与自己同姓,叫李涛。

    李涛虽然也是办理的务工旅游签证,但他过来却没有花一分钱的费用。

    因为他是通过自己姨父转让给自己的旅游名额过来的。

    他的行程被安排在最后一批,那个时候民生公司已经在主页上对务工旅游的活动进行宣传了。

    李涛本来就抱着寻找工作机会的目的而来的,所以在旅游的过程中,对图瓦卢特区的一切都很上心。

    结果,短短五天时间,李涛就爱上了这个地方的工作、生活环境。

    只给家里人通了个电话就留了下来。

    特区里的生活环境与国内几乎没有多大的差别,只要你不出特区,甚至还以为自己还在国内。

    所以,像李涛这样的宅男根本感觉不到不同之处。

    李涛发现,图瓦卢特区的工作选择非常有意思。

    除了那五千月薪的建筑岗位之外,还有一些非常自由的工作可以选择。

    这些工作单个看来收入并不咋样,可它们的工作时间存在非常大的自由空间。

    如果按排得当的话,一个人可以同时接受多个工作任务。

    而多个工作任务的报酬却远高于那种固定岗位工资。

    比如他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为其他务工旅游者进行个人身份识别信息登记而已。

    这个岗位的工作工资是单独计算的,按照他准确登记的人员信息数量来确定其报酬,相当于计件制吧。

    这样的工作,也只有在国内有游客过来的时候,才会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图瓦卢特区的人员进行发布。

    只要是对此有兴趣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接受任务,任务完成就可以收到报酬。

    对于这样的事,李建非常好奇,说:“做完事就可以得到报酬?

    那万一你们采录的信息质量有问题的话又该怎样处理?”

    李涛扬了扬刚打印出来的一张信息汇总表,对李建说:“这个登记信息汇总表是需要你自己确认的。

    虽然我已经多次确认过了,但必须要由你再次进行确认。

    因为这个信息建立之后一般情况下就不会更改了。”

    “那万一登记错了怎么办?”

    “那就要看错误产生的原因了。

    如果是因为你的资料存在的问题,而你当时又没有提出来的话,将影响到你的诚信。

    如果是我们两个都没有认真核实造成的失误,我们两个的诚信值都会受到影响。”

    “诚信值?

    那是什么东西?”

    李涛笑着说:“在图瓦卢特区,这诚信值对个人来说是非常的东西。

    一开始的时候,人的诚信值都是一样的六十分。

    但你在图瓦卢的一切言行,都可能对自己的诚信值产生影响。

    如果你做了对特区有益的事,诚信值会根据情况进行增加。

    反之,则进行扣减。

    诚信值越高的人,可以选择更多工作岗位。

    由于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都来自于不同的地方,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

    所以,这诚信值就成人与人交流的一种认同标志。

    大家都喜欢同诚信值高的人合作,而不愿同诚信值低的人打交道。”

第394章 一样的乡音;不一样的世界() 
稍作思索,李建就明白了诚信值这个东西的好处。

    如果自己以前在与那些开发商打交道的时候,如果有这个诚信值为参考,也就不会再有后面那些烦心的事了。

    而且,有了诚信值这个东西,自己在购买一些建筑材料的时候,就不会担心别人会以次充好。

    看到李建若有所思的样子,李涛接着说:“这样吧,由于你是今天最后一个登记参与务工旅游的华国人,加上咱们都姓李,算得上是一种缘份。

    等下我把这点收尾工作做完之后,就带你到特区去转转,领略一下这里特有的风光。”

    李建疑惑地说:“既然我已经选择了务工旅游的登记,我要找工作的话应该找谁呢?”

    李涛举起,说:“等一下我帮你在上一个特殊的,登录就是你的身份码。

    这个除了可以用于接受自己觉得合适的工作外,同时也是一个银行帐户。

    这个银行帐户默认开通了两百澳元的信用透支额度,你可以当成一个小额的信用卡来使用。

    而且,随着你的诚信值提高,你的信用透支额度就越高。

    按照特区的规则,在诚信值达到六十分就可以自动开通信用透支额度。

    诚信值每提高一分,透支额度增加一百澳元。

    你在图瓦卢特区的收入,在任务完成后都会这个帐户,你可以用这个帐户里的钱在特区进行消费,也可以兑换成软妹币带回国内。

    另外,你还可以通过这个,查看自己或者别人的诚信值。”

    “听起来好像挺方便的,只是这查看自己的诚信值可以理解,可冒昧地查询别人的诚信值……会不会侵犯别人的隐私呢?”

    “这诚信值本来就是用来给别人参考的东西,所以不存在隐私的问题。

    而且,也并不是说你可以直接通过查询人的诚信值,因为你并不一定知道别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