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土石送到钢轨的尽头。
提高运送土石的能力和效率,钢轨被铺设成了双车道。
一条用于运送土石,一条用于空车厢的返回。
两条车道的尽头分别铺设了一段人字型轨道,用于车厢变换车道。
满载着土石的车厢在人字型轨道的尽头卸下土石,然后通过另一条车道返回装载点那个人字型轨道的顶端。
在那里装好土石后满载区出发指令,进行下一个循环。
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控制列车的速度,以及将空车厢送回地势稍高的装载点,每隔几节车厢就配置了一个牵引车。
这个牵引车的动力系统已经被魏民生进行了改装,前后车轮联合由油电两套动力系统来驱动。
内燃机用的是报废重卡上拆下来的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虽然只有235个千瓦,但在变速箱的作用下可以增大扭力,用于牵引这些空车厢爬一点缓坡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只要列车动了起来,在惯性的作用下就用不了多大的扭力了。
另一套是电机驱动,其动力来源是超级电容器通过串并联组成的超大容量电容组。
电容组的容量在全力输出的情况下,可以单独驱动空载的列车运行十公里左右。
这样的组合也算得上是一种特殊的混合动力机车吧。
电力驱动系统同时也可以作为制动系统的一部分,因为它在停止供电时就变成了一套能量回收装置。
只要不是紧急制动,利用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性能,几乎可以实现90%以上的能量回收。
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次数基本上都在几十万次以上,而且不会出现明显的性能衰减,使用寿命远超市面上最好的锂电池。
由于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始终是物理过程,没有化学反应。
因此它的性能非常稳定,安全系数高、低温性能好、寿命长且免维护,这些特点是利用化学反应的蓄电池远远比不上的。
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内阻较大,因此,可在无负载电阻情况下直接充电,如果出现过电压充电的情况,电容器将会开路而不致损坏器件,这一特点与铝电解电容器的过电压击穿不同。
同时,双电层超级电容器与可充电电池相比,可进行不限流充电。
充电不需限定电流电压,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受温度影响小和几乎可以忽略的充放电次数,这样的特性简直是专门为能量回收量身定制的。
至于能量密度比电池小的问题,用在自身承重达六十吨的牵引车架上,这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问题。
达到最佳的能源使用效率,牵引车在牵引着空车厢启动时,利用柴油机的高扭力让整个列车运动起来。
达到适当的速度后,就为电机来维持列车的速度。
由于不需要电机在最耗电的启动和提速阶段输出动力,只是维持列车运行的话,较低的负荷完全可以让空载列车行驶三十公里以上的距离。
而从列车即将装载区前的区时,电机就了能量回收阶段,把列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
在装载区之前有一小截坡度较大的地段,这是魏民生故意设置的加速带。
装载区装满土石准备好的列车出发时,不需要动力就可以在这段轨道上轻易地达到合适的行车速度。
但这段坡度较大的路段同时也成返程空车的障碍。
减决这个问题,魏民生在装载区了一个卷扬机,用卷扬机把停在陡坡下的牵引车和空车厢拉到装载区进行土石装载作业。
而满载的列车只需要松开刹车,然后利用满载等候区前面那个稍大的坡度,从而实现重载列车的提速。
在列车将土石运送到轨道另一端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路段是在利用电机制动来进行能量的回收,然后利用超级电容把电能储存起来。
在列车运送土石的一个完整的循环中,只有在转运空车厢回装载区的启动阶段会消耗少量柴油外,其它路段几乎全部由超级电容储存起来的电能来运转。
向江陵城方向延伸的人字型轨道两边就是卸货区,来来往往的人流推着手推车,把轨道两边卸下来的土石转运到指定的地点。
在人字型轨道顶端铺出的路基长度超过一节钢轨的长度后,就把人字型轨道拆下来,中间增加钢轨后再把人字型轨道辅好,从而实现轨道的延伸。
在重新铺设轨道期间,满载的列车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卸货,不会影响到其它环节的进度。
中途卸下的土石不再用来垫高路基,而是直接用来填平轨道两边的水泽。
待到轨道修到江陵城外,才是大规模平泽造田运动的开始。
第351章 医者之殇 一()
华夏国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制度,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
相对来说先进的生产工具,带来了显著的收入提升,其直接后果就是刺激了江陵、当阳两地人口登记基本信息的积极性。
因为只有在华夏国国资部在江陵城设立的登记点登记了个人基本信息,才有资格租用华夏国的工具;
才有资格自已组织人手去接受华夏国发布的任务;
才有资格住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区域;才有资格建立自己的个人账户;
才有资格参加华夏国的学习;
……
而这些资格的取得,就意味着自己未来的生活会在自己的努力下变得更加美好。
华夏国现在有李严和吴光良两个拥有共享空间的人存在,而且可以随时与魏民生用意识进行沟通,所以完全有能力保证华夏国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
已经安排下去的工作按步就班的去做就行,突发情况和不好解决的疑难问题,由相关部门组织成员通过网络平台集体讨论决定,魏民生参不参与的关系都不大。
所以,在忙完了当阳城的事之后,魏民生把云梦泽的初期开发工作规划安排了下
去,然后回到了现实世界。
虽然他在异世界里忙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但由于时间差的存在,现实世界中才过了十天左右,这还是因为时间差被动之后的效果。
魏民生回到现实世界的目的之一,是准备申请建一家民营医院。
因为从这次安置流民的过程中,遇到很多流民在奔波的途中患上了各式各样的疾病。
面对一些不常见的疾病,并不熟悉医疗技术和相关药物知识的魏民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以他的水平,也就是尽量改善一下流民们居住、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能够知道利用常规药物应付一些感冒就已经不错了。
那些处方类药品根本不敢乱用,因为他完全不知道药物之间的禁忌,万一用错了药可是会死人的。
最的是,魏民生不会诊断,不能确定病人的病症,他根本就不知道该用什么药,以及该怎么治疗,想咨询度娘都不知道该怎么问。
所以,他想自己在现实世界中开一个医院,然后在医院的掩饰下,自已可以相对容易的调用一些医疗。
医院在初期也没有必要搞那么大,因为异界的医疗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所以,只需要先购买一些简单的仪器设备,用于异界的学习。
在学习这些仪器设备的同时,也可以对流民中的病患尝试着进行治疗。
当然,仪器设备给出的各项指标并不是华夏国的成员现阶段能够理解的,但这也难不到魏民生。
在医院的依托下,他可以正大光明地建立一个自己的医疗咨询中心。
自己只需要把异界中的检查结果交给他们,就可以迅速地得出诊断结果,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式。
理想很,现实很骨感。
在魏民生咨询自己那个开医院的亲戚时,才知道在现有环境下,私人想开一个医院有多难。
门虽然开着,可那门槛石却如同天梯一般立在门口。
以前的监管还宽松些,随着监管的加强,凭个人的能力越来越无法应付各大监管部门轮番上阵频繁的检查。
他那个亲戚本来是医生,凭着自己的过硬医术和百姓的口碑才打开的局面。
结果到了现在,几乎已经没有时间坐诊了,全脱产都感觉到应付不过来。
迫以无奈,只得把医院的股份分出去一些,引入了一些与相关部门有关系的合伙人。
在这些“合伙人”的参与协调下,相关部门的检查这才消停下来。
可这样一来,他在医院里的话语权就变得越来越小。
原以为话语权是按照股份份额的多少来决定的,结果事到临头才知道,电视剧里面的情节都是骗人的。
对于他这种合伙企业来说,所谓的“股份”只是一个分红份额多少的依据,对于合伙企业来说,每一个合伙人的话语权都是一样的。
以前需要投资购买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时候,自己说了就算。
而现在却根本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因为那些所谓的合伙人要的是每个月看得见的分红,而不是医院未来的发展。
那些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投入,是需要净利润来支撑的。
净利润用于投资固定资产,就意味着大家分红的减少,他们才舍不得把已经到口的肥肉吐出来的。
而且,使自己的收入变得更加合法,这些合伙人或多或少都会安排一两个自己的亲友在医院里上班。
这些人不是医院主动去聘请的,可又必须给他们发工资。
由于这些关系户在医疗技术方面几乎没有特长,却自侍身份和“靠山”,常常对其他工作人员横眉竖眼、颐气指使。
甚至还不大服从医院的制度,给医院的整体工作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魏民生的亲戚做为一个医院的者,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可他想要推行自己认为合理的措施,却往往得不到那些“合伙人”的,甚至还有强烈反对,严重的影响到了医院的发展。
也许有人说他们这种做法很短视,医院规模做大后利润也会更多,以后大家的分红也会更多,这样做不是傻吗?
其实,并不是他们傻,而是他们知道,医院不同于其他行业。
民营医院的规模做得越大,介入的监管部门也就越多,盯着这块蛋糕的人就越多。
在蛋糕不大的情况下,一些人是不屑于参与进去的。
但一旦蛋糕做大,一些人和部门的红眼病就患了,都想到这医院感受一下医疗效果。
那样的话,有些事情就不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能够解决的了。
现在的分红会少很多,未来的收益却有风险。
增加了利润并不一定能够增加自己的分红,甚至还可能被其他更有背景的人排挤出去。
而且,随着反腐的深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大家都懂,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们才会安于现状,没有发展的动力。
第352章 医者之殇 二()
对于这样的情况,魏民生的亲戚万般无奈,后悔当时引狼入室,可木已成舟,回不去了。
几年前掀起的全国范围的反腐魏民生的亲戚看到了希望,摆脱这样的桎梏,他决定另外再申请一家医院。
可没想到,从县里到省上,来来去去折腾到现在,花费了几十万都没有得出个结果。
身心疲惫不堪,也没有了医院提高医疗服务的激情,就这样耗着吧!
耗着耗着,耗到年龄大了、老了也就习惯了。
魏民生没有想到在现实世界中开个医院竟然这么难,难怪那些医院敢对前来就医的百姓狮子大张口,因为他们知道,一般的人是不了这个行当的。
而那些费尽千辛万苦挤进这个行业的,想要收回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投入,也只能向前来就医的百姓举起“屠刀”。
不是他们丧尽天良,而是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同样是身不由己。
不伤别人就要伤自己,医生的风险本来就已经很高,他们同样也伤不起。
再加上层出不穷让人哭笑不得、匪夷所思的医疗纠纷彻底的寒了他们的心。
那些“受害人”的亲属们,不同意尸检,不认可鉴定,不相信司法,不听从劝解。
他们拉横幅、摆花圈、堵大门,严重干扰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
报警又能怎样?
警察到场又不可能对这些医疗纠纷进行责任的认定。
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是需要维护的,这是警察的工作职责,可这样的情况你让他们怎么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平常人劝是劝不走的,他们只认毛爷爷的账,见不到毛爷爷就绝不停止纠缠。
文明执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一个笑话。
你敢拆他的横幅动他的花圈试试,立马就有家里的老人冲上来跟你“拼命”。
你只要挨着他一下,就敢拉着你的裤子往地上躺。
而年轻的亲友则举着在一边拍一边配音:“大家快看啊,警察打人啦。”
混乱的场面和晃动的无一不显示出当事人心里的“无助”,以体现出自己的弱势。
于是,网上到处流传着“警察打人了”的,却看不到哪里有警察打人的身影。
只在画面中看到,一个老人躺在地上,一个警察好像还抓住老人的手在拉扯。
只有当事人和看到了事情前因后果的人们才知道,这TMD不是警察把老人拖在地上打,是那老人抓着警察的裤脚就往地上躺好吗?
你说中的警察为什么要拉住老人的手?
你的裤子都快被拉掉了你还不制止,没看到周围到处都是高举的,难道你想把自己裤子被扯掉的那一瞬间进行全国直播从而留下永恒的记忆吗?
大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当事人该怎么办?
站在那里不动,手也不跟老人的身体接触?
我告诉你,总有那么一个角度和一个不经易的瞬间会被别人拍到。
在这样的混乱情况下,一个人高度的警觉性会让他用眼睛不停地观察周围的情况,以免挨了黑打还不知道是谁干的。
可这样的眼神却可以被任意的歪曲和解读。
利用眼角的余光观察会被解读为斜视:警察对倒在地上的老人不屑一顾,两眼对周围的百姓投射出仇恨的目光。
好吧,我用柔和的目光平视百姓可以了吗?
那你是小看了大家的文学水平:警察对倒在地上的老人不屑一顾,无动于衷的眼神体现出了人民公仆对百姓的冷漠。
那我不睁眼行了吧?
警察对倒在地上的老人不屑一顾,对老百姓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双目紧闭,不愿看、不想看,充分体现出老百姓在你们这些人民公仆心里的地位。
好吧,怎么都有你们说的,干脆你们说在现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警察该怎么办?
连警察对这些事情都无可奈何,作为医院尤其是民营医院,又该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患者亲友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钱,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就闹,反正“死者为大”,赌定了你不敢把他们怎样。
最终,在相关部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意识下,以医院赔钱了事。
作为被监管对象的医院,哪敢说半个不字,就连国有医院都不可避免遇到这种事,无非就是赔偿金额的多少而已。
那些不明就里为“弱势群体”摇旗呐喊的网民们,你们可曾知道,不公平和没有道理的赔偿是不可能由主治医生和参与治疗的医护人员来负担的。
医院的赔偿款只能来自于医院的利润,羊毛出在羊身上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表面上是舆论获得了胜利,结果却是全民为这些不公平的事情买单,形成恶性循环,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最终,医患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患者家属杀医,医生人人自危,医院拒收危重病人,甚至不排除故意延误抢救时机的情况。
因为抢救是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成功的,九十九例成功的收益,可能还抵不上一例失败造成的损失。
更麻烦的是那种已经完成手术的病人,哪怕是几天之后由于并发症死亡,也可能赖到医院的头上。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上,觉得下手术台人都还活着,反而在恢复的过程中死了,肯定是医院用药有问题,不然为什么医院的人要把输液瓶和针具都收了?
可医院也很委屈,我自己用的药自己清楚,就算是需做医疗事故鉴定,证据也掌握在自己手上。
如果这些证据落到别人手里,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者因为患者亲属保管不善造成污染,那医院才真的是百口莫辩了。
再加上一些不良媒体断章取义,故意制造噱头以搏人眼珠,为达不可告人的目的刻意推波助澜,混淆视听。
不公平的环境把医生从济世救人的白衣天使硬生生地变成了“白衣恶魔”
这样的事情看得越多,行医的人心就越淡。
自己在无助的时候都没人来救,没人理解,我凭什么要理解别人,冒着那些风险去救人?
于是,他们工作起来不再有激情,不再讲仁义。
这是医殇时代……
第353章 公司近况()
魏民生了解到这些后,对他亲戚的困境也是无能为力,只能从言语上安慰一下罢了。
回到民生公司的办公室,魏民生招来了刘梦玲、李伟和陈小华三个公司最早的员工,准备真正地了解一下自己公司的现状。
说实话,自从民生公司创建后,几乎全部是他们几个在打理,自己这个老板好像当得有点不称职啊。
刘梦玲几人一到会议室就发现,今天的老板情绪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以前的老板,乐观、大气,好像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似的。
可今天的老板,身心疲惫地躺在椅子上,目光有些空洞,情绪有些低落。
搞不清楚状况的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心情不由得也跟着沉重起来,难道公司遇到什么大事了?
揉了揉额头,魏民生坐了起来,说:“你们分别把各自负责的工作进展给我说一下吧。”
李伟的工作最简单,主要是负责那些木材的销售。
他组织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