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地区不得安宁。
汉景帝死后,即位的汉武帝刘彻是个雄心勃勃的皇帝,一心要想改变
这种屈辱的地位。
公元前135年,匈奴的军臣单于又派使者来要求和亲,汉武帝要大
臣们议论一下。有个将军王恢说:“过去朝廷同匈奴和亲,匈奴老是不守盟
约,侵犯边界,我们应该发兵打击他们一下才好。”许多大臣都反对王恢的
建议,汉武帝自己觉得没有把握,只好暂时答应匈奴和亲。
过了两年,马邑地方有个大商人聂壹(聂音niè)来找王恢,说:“匈
奴在边界经常侵犯,总是一个祸根。现在趁刚跟他们和亲的机会,把匈奴引
进来,我们来一个伏击,准能打个大胜仗。”王恢问他:“你有什么办法能把
匈奴引进来?”聂壹说:“我经常在边界上做买卖,匈奴人都认识我。我可
以借做买卖的因头,假装把马邑献给单于。单于贪图马邑的货物,一定会来。
我们把大军埋伏在附近地方,只要等单于一到马邑,将军就可以截断他们的
后路,活捉单于。”王恢把聂壹的主意告诉汉武帝。汉武帝决心采用聂壹的
计策,派王恢、韩安国、公孙贺、李广等将军带领三十万人马埋伏在马邑旁
边的山谷里。
聂壹故意逃到匈奴,跟军臣单于说:“我有办法混进马邑,杀死那里的
官吏,这样可以稳稳当当拿下马邑。”军臣单于听了很高兴,但是到底有点
怀疑,先派几个心腹跟聂壹一起到马邑去,只等聂壹真的把官吏杀了,再发
兵进去。
聂壹回到马邑,按照事前和王恢商量好的办法,杀了几个已经定了死
罪的犯人,把他们的头挂在城头上,骗匈奴使者去看,说这就是马邑县官的
脑袋。
匈奴使者见了人头,信以为真,立刻回去报告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亲自带领十万骑兵去接管马邑,到了离马邑大约一百多里地
的武州地方(今山西左云县),只见草原上放着许多牲口,却没放牲口的人。
军臣单于一边走,一边犯了疑。
这时候,他见到前面有一座亭堡(亭堡是9332望敌人,传递消息
用的),就决心打下这座亭堡,问个明白。
他们打下亭堡,抓住守在那里的亭尉。军臣单于威胁他说:“你把情况
老实告诉我!要是说半句谎话,我马上把你的头砍了。”那亭尉吓得要命,
就把汉兵布置的埋伏全都告诉了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一听,大吃一惊,赶快命令全军撤退。出了武州地界,他才
喘口气说:“幸亏我抓到亭尉。真是好险哪。”埋伏在马邑的汉军,得到匈奴
逃回去的消息,赶快带大军追上去,可哪儿再追得上?只好空手回来。
汉武帝的诱击战没有成功。但是,打那以后,汉朝和匈奴的和亲关系
破裂,接连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
66 飞将军李广
公元前129年,匈奴派兵进犯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汉武
帝派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名将军带领人马分头出击。
在四名将军中,要数李广年纪最大,资格最老。李广在汉文帝时候就
做了将军;汉景帝的时候,他跟周亚夫一起平定七国之乱,立过大功;后来,
汉景帝又派他去做上郡(治所在今陕西榆林东南)太守。
有一次,匈奴进了上郡,李广带着一百个骑兵去追赶三个匈奴射手,
追了几十里地才追上。他射死了其中的两个,把第三个活捉了,正准备回营,
远远望见有几千名匈奴骑兵赶了上来。
李广手下的兵士突然碰到那么多匈奴兵,不由得都慌了。李广对他们
说:“我们离开大营还有几十里地。如果现在往回跑,匈奴兵追上来,我们
就完了。不如干脆停下来,匈奴兵以为咱们是来引诱他们的,一定不敢来攻
击我们。”接着,李广下令前进,在离开匈奴阵地仅仅两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命令兵士一齐下马,把马鞍全卸下来,就地休息。
兵士们都发急了,说:“匈奴兵马这么多,又这么近,要是他们打过来,
怎么办?”李广说:“我们这样做,表示不走,使敌人相信我们是诱骗他们
的。”匈奴的将领看到李广这样布置,真的有点害怕。他们远远地观察汉军
动静,不敢上来。
这时候,匈奴阵地上有一个骑白马的将军,走出来巡视队伍。李广突
然带着十几名骑兵翻身上马,飞驰过去,一箭把他射死。然后再回到自己队
伍,下马躺在地上休息。
匈奴兵越看越怀疑。天黑下来,他们认定汉军一定有埋伏,怕汉军半
夜袭击他们,就连夜全部逃回去。到了天亮,李广一瞧,山上已没匈奴兵,
才带着一百多名骑兵安然回到大营。
这一回,汉武帝派了四路人马去抵抗匈奴。匈奴的军臣单于探明了汉
兵的情况,知道四名将军中最难对付的是李广,就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雁门,
沿路布置好埋伏,命令部下活捉李广。匈奴兵多势盛,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李广的人马被打散,李广自己也受了伤,被匈奴兵俘虏。
匈奴兵看李广受了重伤,把他放在用绳子络成的吊床里,用两匹马驮
着,送到单于的大营去。
李广躺在那张吊床上动也不动,真的像死了似的。大约走了十几里地,
他偷偷地瞅准旁边一个匈奴兵骑的一匹好马,使劲一挣扎,猛地跳上马,夺
了弓箭,把那匈奴兵推下马去,调过马头拼命往南飞奔。
匈奴派了几百名骑兵追赶。李广一面使劲夹住马肚子,催马快跑,一
面回转身来,拈弓搭箭,一连射死了几个追在前面的匈奴兵。匈奴兵眼看赶
不上李广,只好瞪着白眼让他跑了。
李广虽然脱了险。但是因为他损兵折将,被判了死罪。汉朝有一条规
矩,罪人可以拿钱赎罪。李广缴了一笔钱,总算赎了罪,回家做了平民。
过了不久,匈奴又在边境骚扰,汉武帝重新起用李广,担任右北平(郡
名,治所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太守。
多少年来,李广一直在北方防守。因为李广行动快,箭法精,忽来忽
去,叫人摸不准他的路子。所以匈奴人给他起一个外号叫“飞将军”。李广
做了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害怕飞将军,不敢进犯。
右北平一带没有匈奴兵进犯,可是常有老虎出来伤害人。李广只要听
说哪儿有老虎,总亲自去射杀。老虎碰见他,没有不给射死的。
据说,有一次,李广回来晚了,天色朦胧,他和随从一面走,一面提
防着老虎,忽然瞧见前面山脚下草丛里蹲着一只斑斓猛虎。他连忙拿起弓箭,
使尽全力射了过去。凭他百发百中的箭法,自然射中了。
手下的兵士见他射中老虎,拿着刀枪跑上去捉虎。他们走近一瞧,全
楞了,原来中箭的不是老虎,竟是一块大石头,而且这支箭陷得很深,几个
人想去拔也拔不出来。大伙儿真是又惊奇,又佩服。
李广过去一看,自己也纳闷起来,石头怎么能射得进去呢?他回到原
来的地方,对准那块石头又射了几箭,箭碰到石头,只迸出火星儿,却再也
射不进去了。但就是凭这一箭,人们都传说飞将军李广的箭能射穿石头。
李广的一生,大都投入了抗击匈奴的事业。他身经大小七十几次战斗,
由于他英勇善战,成为匈奴贵族心目中可怕的劲敌。但是李广在他一生的战
斗中常常遭到意外的挫折。倒是两个新提拔起来的青年将军——卫青和霍去
病,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了出色的战功。
67 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出身低微,他的父亲是平阳侯曹寿家里当差的。卫青长大以后,
在平阳侯家当了一名骑奴。后来,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进宫,受到汉武帝
的宠幸,卫青的地位才渐渐显贵起来。
就在李广在战斗中被匈奴兵俘虏后又逃回的那年,汉军四路人马,三
路都失败了,只有卫青打了个胜仗,被封为关内侯;以后,又接二连三地打
败匈奴兵,立了战功。
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领骑兵三万,追到长城外。匈奴右贤王以为
汉军还离开很远,一点也没防备,在兵营里喝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
卫青在夜色的掩护下,急行军六七百里,包围了右贤王。汉兵从四面
八方冲进匈奴营地,打得匈奴部队四面逃窜,乱成一团。右贤王的酒刚刚惊
醒,要抵抗已来不及了,只好带着他的几百个亲信脱身逃走。
这一仗,卫青的人马一共俘获了一万五千多个俘虏,其中匈奴的小王
十多人。
匈奴的左右贤王,只比单于低一级。这次战争,右贤王全军覆没,对
匈奴单于是一个很大打击。
汉武帝得到捷报,立刻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送到军营,宣布卫青为
大将军,连他的三个还没有成年的儿子也封为侯。
卫青推辞说:“我几次打胜仗,都是部下将士的功劳。我那三个孩子还
都是娃娃,什么事都没干过。要是皇上封他们为侯,怎么能够勉励战士立功
呢!”汉武帝经他一提醒,就封了卫青部下的七名将军为侯。
第二年,匈奴又来进攻。汉武帝又派卫青率领六个将军和大队人马去
对付匈奴。
卫青有一个外甥,叫霍去病,那时候才十八岁,非常勇敢,又会骑马
射箭,这次也跟着卫青一道去打匈奴。
匈奴听到汉军大批人马来进攻,立即往后逃走。卫青派四路人马分头
去追赶匈奴部队,一定要把匈奴主力打败。卫青自己坐镇大营,等候消息。
到了晚上,四路兵马都回来了,没有找到匈奴主力,有的杀了几百个
兵士,有的连一个敌人也没有找到,空着手回来了。
霍去病还是第一次出来打仗的小伙子,才做了个校尉。他带领了八百
名壮士,组成一个小队,去找匈奴部队。他们向北跑了一阵,一路上没瞧见
匈奴兵士,一直赶了几百里路,才远远望见匈奴兵的营帐。
他们偷偷地绕道抄过去,瞅准一个最大的帐篷,猛然冲了进去。霍去
病眼明手快,一刀杀了一个匈奴贵族。他手下的壮士又活捉了一个。
匈奴兵没有了头儿,四处奔逃,八百个壮士追上去又杀了两千多匈奴
兵,才赶回大营。
卫青在大营正等得着急,只见霍去病提了一个人头回来,后面的兵士
还押了两个俘虏。
经过审问,才知道这两个俘虏,一个是单于的叔叔,一个是单于的相
国,那个被霍去病杀了的还是单于爷爷一辈的王。
十八岁的霍去病第一次参加作战,就逮住了匈奴的两个将官,这功劳
可真不小。战斗结束,被封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又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
陇西出发,进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马跟匈奴接连打了六天,匈奴兵抵挡不住,
向后败退。霍去病和他的骑兵越过了燕支山(在今甘肃永昌县西),追击了
一千多里地。那边还有不少是匈奴的属国,像浑邪(在今甘肃省境)、休屠
(在今甘肃武威县北,屠音tú)。汉兵到了那里,俘虏了浑邪王的王子和相
国,把休屠王祭天的金人(一种铜像)也拿来了。
汉武帝为了慰劳霍去病,要替他盖一座住宅。霍去病推辞了。他说:“匈
奴还没消灭,哪儿顾得上安家呢!”(文言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了
根除匈奴的侵犯,到了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次派
卫青、霍去病各带五万精兵,分两路合击匈奴。
卫青从定襄郡出塞,穿过大沙漠,行军一千多里,匈奴的伊穉邪(穉
音zhì )单于亲自率领精兵严阵对抗。双方展开了一场大会战。激战到夜
幕降临的时候,沙漠上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夹着砂砾,吹得天昏地黑。卫青
顶着狂风,冒着扑面的砂砾,命令骑兵分左右两翼夹攻。伊穉邪单于招架不
了,带了几百骑兵向北突围逃去。卫青一直追到寘颜山(古山名,今蒙古高
原杭爱山南面的一支、寘音tián)下的赵信城,匈奴兵已经逃空,城里
贮存了不少粮草。卫青让兵士们饱餐了一顿,把多余的积粮烧了,才胜利回
师。
另一路,霍去病也横越大沙漠,前进两千多里,大破匈奴左贤王的兵
马,一直追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西北黄河北岸;一说在今蒙
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在那里立了一块石碑留作纪念。
这是汉朝规模最大、进军最远的一次追击。打那以后,匈奴撤退到大
沙漠以北,沙漠南面就没有匈奴的王庭了。
68 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
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
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
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
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于是,他下了
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儿,
也不知道有多远。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的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
事,首先应征。
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
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月氏。但
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
被匈奴兵发现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
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
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
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
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
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
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
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
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
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
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才逃出来回到
长安。
张骞在外面足足过了十三年才回来。汉武帝认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
太中大夫。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看见邛山
(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
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贩来的。”他
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开蜀地不远。
汉武帝就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张骞把
人马分为四队,分头去找天竺。四路人马各走了两千里地,都没有找到。有
的被当地的部族打回来了。
往南走的一队人马到了昆明,也给挡住了。汉朝的使者绕过昆明,到
了滇越(在今云南东部)。滇越国王的上代原是楚国人,已经有好几代跟中
原隔绝了。他愿意帮助张骞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间挡住,没能过去。
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他虽然没有找到天竺,但是结交了一个一
直没有联系过的滇越,也很满意。
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
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
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
的旌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
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
张骞到了乌孙(在新疆境内),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送了他一份厚礼,
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乌孙王只知道汉朝离乌孙很远,可不知
道汉朝的兵力有多少强。他想得到汉朝的帮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乌孙
君臣对共同对付匈奴这件事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张骞恐怕耽误日子,打发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
月氏、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阗音tián)等国。
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
这许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先送张骞回到长安,他派
了几十个人跟张骞一起到长安参观,还带了几十匹高头大马送给汉朝。
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了乌孙王送的大马,格外优待
乌孙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张骞派到西域各国去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
安。副手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一算,总共到过三十六国。
打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
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
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69 苏武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