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助他成就了帝业,成为一代贤后。这就是后来大家广为传颂的马皇后。
朱元璋和马姑娘结婚以后,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从一个外来的士兵,一下子变成了主帅的姻亲。
BOOK。←虹←桥书←吧←
第17节:第五讲 这支队伍底子不错(1)
第五讲 这支队伍底子不错
起义军里的关系错综复杂,和朱元璋在庙里读书的情景大不一样,而且他除了自身之外,没有任何倚靠。能帮助他立足的,就只剩下忠勇和智慧了。但是,长期寄人篱下,是不能成就大业的。要成事,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他能像当年召唤村里的牧童一样一呼百应吗?
游走在权力争斗中,考验了他的忠勇,锻炼了他的智慧
郭子兴拉拢朱元璋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濠州红巾军的统帅来自各个方面,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争权夺利的问题,并不和睦。濠州城中的头目除了郭子兴,还有孙德崖等四人,大家都想争当老大。
在这五个头领当中,郭子兴显然高于其他四个。其他四个人,起于农亩,不识字,也没有什么见识。每次议事郭子兴的意见都与他们不同,其他四个人意见一致,合起伙来对付郭子兴。时间久了,郭子兴就懒得参加会议。他们对郭子兴常常很粗暴,不尊重他的意见。郭子兴也自命豪杰之士,对于这四个人也经常恶语相向,因此他们彼此互相猜疑,很难相容。就在这时候,元至正十二年九月又有一批人投到濠州城来,这就是在徐州和官军作战失败的彭早住和赵君用。
彭早住和赵君用的加入使得濠州城里的情况更加复杂化。彭早住和赵君用本来是因为跟官军作战失败投到濠州城里来的,是寄人篱下的角色。孙德崖几个人对于彭早住、赵君用的到来大为欢迎。为什么呢?他们想借助彭早住、赵君用来压制郭子兴。但是孙德崖有一招失算,他没有想到彭早住、赵君用反客为主。不仅郭子兴,而且孙德崖等都屈居于彭早住、赵君用之下。彭早住有心计,擅权专断,赵君用唯唯听命。郭子兴礼敬彭早住,想借助彭早住,加强自己的地位。他看不起赵君用,因此赵君用对郭子兴也心怀不满,就与其他四人结合,一起对付彭、郭。两派终于发生了公开的冲突。
有一天,孙德崖、赵君用派人在大街上把郭子兴给绑架了。郭子兴的部下害怕孙德崖,不敢反抗,连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郭天爵看到这种情况也藏起来了。郭子兴被押到孙德崖的住处,孙德崖打算将郭子兴处死。
这时候朱元璋在哪儿?他并没有在郭子兴身边,正在淮北与官军作战,濠州传来急报,说城里出事了,郭帅遭到扣押。朱元璋一看报告,非常焦急。郭子兴不仅仅是他的上级,还是他的恩人甚至岳父。郭子兴改变了他的人生,使他成为军官,使他有了家。郭子兴有难自己应该怎么办?那要挺身而出啊。他急忙往濠州赶,道上遇到了从濠州出来的熟人。来人说,郭公被抓了起来,下一个就要抓你。你千万不能回去。为什么?朱元璋是郭子兴的亲信。他们要收拾郭子兴,当然就要连带收拾朱元璋。朱元璋现在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自己送死吗?
▲虹桥▲书吧▲BOOK。
第18节:第五讲 这支队伍底子不错(2)
朱元璋却果断地说:“郭公对我有厚恩,现在他有难,我不去搭救,是不义的,还算什么大丈夫!”大家看,朱元璋在这个时候表现了可贵的品德。他不顾危险去解救他的恩人,感恩图报,大丈夫气概!他已经不是当年流浪的小和尚了,他非常看重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他有更大的志向,因此要树立起来一个好的形象给别人看。以后他的事业还要发展,他不甘于到此为止。所以,他立即对这个突发事件作出了明确的反应。
朱元璋连夜赶回濠州,摸到郭家。郭家只有几个女人在家,朱元璋问郭子兴的几个儿子在哪里,女人们怀疑朱元璋的用意,不告诉他。朱元璋说你们怎么把我当外人?我是来想办法救郭公脱难的。女人们才对朱元璋说了实话。朱元璋叫郭氏兄弟赶快出来,与他们商议对策。朱元璋说,郭公平日对彭早住不薄,而看不起赵君用,此事一定是赵君用主谋。只有借助彭早住才能解救郭公。于是他带着郭天叙、郭天爵兄弟去见彭早住。
朱元璋见到彭早住,说,郭帅因为和你交好才得罪了赵君用这些人。他们绑架郭帅,就是冲着你来的。郭帅被扣,你的地位也很危险。
彭早住早就对赵君用、孙德崖不满了,听到此拍案而起,说:“我在此,谁敢乱动?”
彭早住下令立刻集合队伍出发,朱元璋也披甲持短兵器一同前往。众人包围了孙家,不等交涉,跳墙穿屋而入,找到关押郭子兴的地方,只见郭子兴戴着镣铐被关在黑窖中,遍体鳞伤。众人砸开了镣铐,把郭子兴背回了家。郭子兴就此逃过了一劫。
打仗亲兄弟,要成事还得有自己的队伍
朱元璋在郭子兴的麾下得到了锻炼,耳濡目染,心智大开。他渐渐地不甘心在人手下当个小头目,也有了一点小小的野心。他想要建立一支自己的队伍。到哪里去找人?谁能跟随他?很自然地,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那里有很多熟人,有很多朋友。
第二年(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三月,围困濠州城的元军将领贾鲁死在军中。到了五月,围困濠州七个月的元军撤离,濠州解围。
因为濠州被围久了,城里军士死伤很多,又缺乏粮食,朱元璋想办法到怀远用盐换了些米,供给郭子兴。朱元璋经郭子兴同意,于六月初一回到老家,“倡农夫以入伍”,“不逾月而众集”,召集家乡的农民加入队伍,不过一个月就把队伍集合了起来。朱元璋从家乡一下子带回了七百多人,回来献给郭子兴。郭子兴很高兴,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
这时,彭早住、赵君用治军无方,部下多横暴。朱元璋是郭子兴的亲信,他看到濠州城里矛盾重重,郭子兴遭到排挤,感到很无奈。郭子兴表面看上去是个英雄,实际上外刚而内柔,优柔寡断。朱元璋判断郭子兴不会做成什么大事。如果任其他的那几个头目所为,将来不会有什么前途,还可能招来大祸。朱元璋感到不能够再在濠州待下去了。他决定离开濠州,自己独立发展,于是就把那七百兵丁交给别人带,自己带领徐达等二十四个亲信离开了濠州,南下定远,开辟新的天地。这二十四人是他精心挑选的,大多来自朱元璋的老家。这二十四个人都是谁呢?我们不妨念一念他们的大名:
徐达、汤和、吴良、吴桢、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张赫、张铨、周德兴。
大家会说这些人的名字好耳熟啊,确实,后来他们大都成了大明帝国的开国英雄。这些人帮助朱元璋打天下,建立了惊天的伟业,功勋卓著、名垂青史。这是后话。当时,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朱元璋带领这二十四个人离开濠州的时候,还没有想得这么远,他不过是想改变寄人篱下的地位而已。
但是南下并不顺利,朱元璋在途中病倒了。没办法只好又回到了濠州。
智取驴牌寨
半个月后朱元璋的病好了,这时已经是至正十四年(1354年)的春天了。一天,朱元璋听到一个人拄着拐杖从窗外走过,发出一阵啧啧叹息声。朱元璋不知是怎么回事,出来一问,原来是定远的张家堡有一支反抗官府的队伍,号称驴牌寨,有民兵三千人。这是一支孤军,跟别的队伍没什么联系,又缺乏粮草,处境艰难。他们想来投靠郭子兴,又担心失去了独立地位,所以有些犹豫。郭子兴想要收编这支兵马,可是没有合适的人去完成这个任务,正在为这件事而犯难。这可是一个重要的消息。朱元璋感到机会来了,非常兴奋。
虹←桥←书←吧←BOOK。←
第19节:第五讲 这支队伍底子不错(3)
朱元璋不顾大病初愈,就去找郭子兴,请求把这个任务交给他。郭子兴很高兴,说:“我已经想到,这件事非你不能办。可是眼下你的身体刚好,能行吗?”
朱元璋说:“这哪里是高枕养病的时候,事情这么紧急,如果失去机会,我们不抓紧去收编,这支队伍可能就会被别人所得。”
郭子兴问:“你需要多少人?”
朱元璋说:“我们是去收编,不是去打仗,如果去的人太多,很可能会引起疑心。给我十个人就够了。”郭子兴立即同意。于是朱元璋挑选了费聚等两个骑士和九个步卒一同前往。
朱元璋带领这十一个人前往定远,当时是六月天气,骄阳如火,朱元璋大病初愈,太阳一晒,又晕倒了。朱元璋带病与部下一连走了六天,来到宝公河,隔河可以看到驴牌寨的营盘了。驴牌寨的人发现远处来了一干人马,不知是什么人,赶忙摆出军阵准备应对。朱元璋的人看到寨里刀枪林立,不免心生畏惧。你想,来的一共才十一个人,驴牌寨毕竟有几千人啊。如果他们有所动作,这十一个人怎么对付得了?因此有人劝朱元璋赶快撤回。
朱元璋说:“驴牌寨人马众多,我们这么几个人,能跑到哪里去?要是他们纵马过来追击,我们一个也跑不掉。你们不要怕,只管跟我入营,看他们想干什么。”
一会儿,寨里派出两个头目迎面走来,举手高喊:“来的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朱元璋派人上去回答,说我们从濠州城里来,想要见你们的主帅,有要事相商。
二人回营报告主帅,又出来说:“请下马说话。”
朱元璋从马上下来,但因为久病,身体虚弱,行走艰难,前面又隔着河水。费聚看到这情景,担心会出什么问题,就请求过河替朱元璋前往。朱元璋说:如今我与各位一起来到这里,有祸有福都要共同担当,哪能让你来代替我!于是他们一同进了驴牌寨。朱元璋等进得寨门,主帅亲自迎接,说:“你们是郭公的人,郭公命你们远来,一定有什么吩咐。”朱元璋说:“郭元帅与足下是旧交,听说足下军中粮饷困难,有人想趁机来攻打你们,特别派我前来相告,如果将军愿意跟随郭元帅的话,就与我们一起到濠州去。如果将军不愿意,就请将军暂时移兵躲避一下。”
驴牌寨的主帅说,好,那就请你们留下一件东西为凭证。朱元璋解下了随身佩戴的香囊,交给了主帅。主帅送了一些牛肉干,作为回报。主帅对朱元璋说,请你先带人回去,等我们准备好了行装,就前往濠州。
朱元璋即将离开驴牌寨,但他怀疑驴牌寨的主帅话不诚,不会这么轻易就到濠州去,就命费聚留下观察主帅的动静。果然,三天后费聚回来了,说事情办不成了,驴牌寨要到别的地方去。有一句俗话叫“宁为兵头,不为将尾”,投到郭子兴那里,寄人篱下,还不如在外面做个寨主。朱元璋得知情况有变,就带领三百士兵又赶回了驴牌寨。
他耐心劝说驴牌寨主帅,而且投其所好,说,以前你受了别人欺负,怨气还没撒出来,现在就跟我北上了的话,会难解心头之恨。现在我带了三百多人,可助你报这个仇,你看怎么样?
驴牌寨主帅大小是一个首领啊,也很有心计,朱元璋带三百人来帮助自己,这是个好事啊。可是这个事情来得太突然,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能随便相信吗?而且听说朱元璋这个人多谋略,还要处处加紧防范,所以嘴上答应,心里还不免怀疑,而且对朱元璋等人处处设防。
朱元璋看在眼里,也摸透了主帅的心思,感到再用言语劝说也不行了,于是决定用计夺取驴牌寨。朱元璋的队伍里有一个有勇有谋的士兵,是个本地人。朱元璋把他找来,问道,我要让你办一件事,你行吗?这个士兵说,一切听您的。朱元璋秘密向他作了布置,让他前去引诱寨主出来相会,同时密令自己的士兵,等寨主出来,就聚拢围观,聚拢以后散开,如此聚散连续三次,寨主必然麻痹放松,士兵们看准机会就一齐下手把他绑起来。寨主如约前来,士兵们依计而行,果然绑了寨主。朱元璋让五十个强壮的士兵把寨主拥走,驴牌寨营里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走出十里开外,朱元璋派人给驴牌寨军营送信,说你们的主帅已经外出考察营地去了,请你们集合队伍前来。驴牌寨的队伍信以为真,全部出来投往主帅。他们刚一离营,朱元璋的人就放火烧了驴牌寨的营垒。群龙无首,营寨又烧了,只好听凭朱元璋驱赶。寨主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俘虏,别无选择,被迫就范,识时务者为俊杰,只得跟朱元璋一起去投奔濠州。驴牌寨的部众都被朱元璋收编了,一共有三千多人。
虹桥书吧。
第20节:第五讲 这支队伍底子不错(4)
占领滁州,独立成军
七天之后,朱元璋带领这支人马东进,夜袭横涧山老张知院率领的元军,老张知院弃军逃走,部属的男女七万人尽为朱元璋所得。朱元璋从中选择了两万精壮,加以整编,制定纪律,进行严格训练。朱元璋说,原来你们的人马不是不多,但一下子就被我收编了,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将无纪律,并不训练。如今对你们加以训练,就是让你们成为真正的军人。你们应该团结努力,建立功业。朱元璋组成了一支三万人的队伍。这支队伍精干、能战,再加上他的二十四名亲信骨干,最终威震天下。
朱元璋带领这支三万人的队伍南下攻下了滁州,他修城固守,建立了自己的地盘,已经颇有势力了。不到一个月,彭早住、赵君用派人来,要求朱元璋领兵去把守盱眙。但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不是彼时的朱元璋了,他认为彭、赵二人蠢暴,没有大志,不能与他们共事,因而拒绝前往。果然后来二人互相残杀,彭早住被杀死,赵君用控制了大权,更为狠戾。
但令他放不下心的是郭子兴。郭子兴是他的恩人,此时正陷入孤立之中。朱元璋派人前去劝说赵君用,说当今海内混乱,正是收揽英雄之时,当初您受到元军的逼迫,来濠州投到了郭公的门下,说好了要共同抗击元军,郭公对你开门延纳,推诚相待,不仅不怀疑你,还甘心居于您之下。郭公对您的恩德也算够大的了,可是,您却不思回报,反而听信谗言要对他下手。这不是自剪羽翼吗?您这样做,会使您失去人心。这时朱元璋毕竟也有自己的势力了,因此对赵君用也发出了威胁:即使郭子兴好对付,他的部下也不好对付,您不如善待郭公。否则,唇亡齿寒,您也不会有好下场。
赵君用知道朱元璋已经有了相当的实力,而且已经占领了滁州,因此对他的话也不能不掂量。朱元璋又派人给赵君用身边的人送礼疏通关系,赵君用也就不再为难郭子兴。
不久,郭子兴带领自己的一万人进入滁州。他看到朱元璋的三万军队,军容整肃,纪律严明,大为高兴。但没过多久,他就对朱元璋起了疑心。这个原来投奔我的小和尚,现在势力超过了我,岂不是很危险吗?再加上有人挑拨,于是,郭子兴把朱元璋手下的骨干一个个调开,想要架空他。同时,重要的任务再也不派给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对郭子兴越来越恭敬,作战仍然很勇敢。同时,朱元璋的妻子马氏,也利用她和郭子兴妻子张氏的关系从中调和,使郭子兴渐渐放弃了对朱元璋的戒心。
朱元璋加强了滁州的防守,用各种方法赢得民心,渐渐站住了脚跟。朱元璋四处闯荡,一刻也没有忘记他失散的亲人。这时他有了些地位,更是“思亲询旧”,设法打探亲人的下落,辗转探寻,得到了二姐的消息,但她已经死了。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的姐夫李贞带着儿子保儿来投奔。朱元璋的二嫂也找到了,她也带着儿女来投靠。朱元璋的二哥已经死了好几年,只留下寡嫂。“一时聚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当年天灾人祸,生离死别,如今亲人相聚,恍如隔世,回想起当年的艰苦和死去的亲人,悲痛难以言表。
朱元璋在外执掌兵权,在内有亲属家眷。朱家开始振兴了。
←虹←桥书←吧←。
第21节:第六讲 猛将铁军,都是他带出来的(1)
第六讲 猛将铁军,都是他带出来的
在乱世当中,倡议者振臂一呼,四方群起响应。俗话说,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投军来的人大多是为饱腹而来,因此被称为乱民,或者乌合之众。那些占据山林的草莽英雄,也不过带领部众干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如何让这些草头王和乱民走上正路,成就大业,还需要费一番工夫。朱元璋自己需要转变,更需要带领大家一起转变。他需要培养出一批猛将,需要带出一支铁军,才能横行天下,成就大业。而如果没有铁的手段,一切都会落空。
众星拱月,名将如云
在长期的战斗中,在朱元璋身边成长起了一批杰出的将领。不少就出自他最早带出来的那二十四个人。
徐达,字天德,濠州人,出身世代农民之家。徐达是个大高个,高颧骨,刚毅勇武,从小就心怀大志。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当部将时,徐达就跟随了他,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后来朱元璋带二十四个人南下定远,徐达就是其中之一。在跟随朱元璋在滁州间打败元军后,徐达被郭子兴任命为镇抚。这是他担任的第一个官职。郭子兴和孙德崖之间闹矛盾,郭子兴扣押了孙德崖,孙德崖的部下也扣押了郭子兴的亲信朱元璋。徐达仗义,挺身而出,愿意以自己代替朱元璋。朱元璋因此被放还。虽然后来徐达没受到什么伤害,但从此与朱元璋结下了生死之谊。徐达勇猛善战,成为朱元璋得力的大将,跟随朱元璋渡江,攻克采石,夺取太平,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