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8日3时总攻开始,独4旅2条坑道有一条爆破成功,将寨墙上部震成一个缺口。同时,我以迫击炮抛射炸药,寨墙内侧敌人受到重大杀伤。
第12团突击营第2营营长庞观潼率领第9连乘烟雾弥漫敌人恐慌之际,由缺口竖梯首先登上寨墙,占领西门楼及西北角地堡,第12团主力沿寨墙及北街向东发展。
第11团由西门竖梯进入寨内,顺大街及其北侧向东发展。
第10团1营也于第12团和11团之间投入战斗。
独4旅突破后,其他部队也先后突入镇内。
独4旅在激烈地夜间巷战中,部队战术非常灵活,自动组成无数个小集团,排自为战,班自为战,组自为战,互相支援,按照战前训练的样式从建筑物中开辟道路,钻入敌人心脏封锁街道阻击敌人机动,积极主动地寻找敌人,连续不断地穿插分割、包围消灭敌人。
部队战斗情绪极为高涨,互相开展捉俘虏、缴获竞赛,高喊着“活捉李日基”的口号,勇猛地向敌人冲去。
第12团8连战士彭图在上次战斗中负伤住院治疗,还没有痊愈,听说部队出发打仗去了,就赶了七八十里路,找到部队,参加了战斗,他提着手榴弹,单身和敌人拼斗,又身负4处重伤。干部更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做了很好的表率。
第10团第1连连长马战胜带领全连猛冲猛打,每当发现敌人的火力点,他都亲自去炸掉,带领全连连续攻下4个院子,捉了大批俘虏,最后不幸中弹光荣牺牲。
在他的感召下,该连奋勇杀敌,除一个文书、一个炊事员外,全连30多人牺牲,40多人负伤。第11团第6连连长王光华带着一个班就捉了100多俘虏。
激战至天亮,镇内守敌已大部被歼,敌军部依托镇内东北数座院落进行顽抗。独4旅一鼓作气,又连续攻下几个院子,最后仅剩敌军指挥所一处院落。
第11团第5连连长、战斗英雄杜立海带领战士冲进院落,敌据守一个很深的地下窑洞顽抗,他和战士们爬到洞口,往下扔了10几颗手榴弹,将敌机枪炸哑,趁机跳下扑进洞里,俘敌五六十人,活捉了敌第76军中将军长李日基(沙家店战役时任第165旅旅长,该旅被我全歼,李日基潜逃,于此役最终为我活捉)、少将参谋长高宪纲以及第20师少将师长吴永烈、第24师少数师长于厚之。
28日9时30分,守敌全部被歼,永丰战斗胜利结束。敌第76军万余人全部被我消灭。独4旅一战俘敌4个将军,歼敌6000余人。
战斗中,该旅旅长兼政治委员杨秀山、政治部主任李恽和光荣负伤;第359旅第717团副团长周健生、参谋长游凯牺牲。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追歼胡宗南(1)
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编制和番号的决定,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改称为第1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独立第4旅改称步兵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杨秀山,所辖原第10团、11团、12团番号不变。
1949年4月下旬,太原、南京相继解放,震憾了整个国民党反动阵营。胡宗南集团慑于被歼,为延缓其灭亡命运,不得不放弃关中,向汉中撤退,截止5月14日,敌人除第90军仍于泾河北岸外,其主力全部撤过泾河,退至咸阳、乾县、礼泉、永寿地区。
胡宗南为迷惑我军,掩护其主力撤退,以第90军与第36军第28师之2个团跨泾河上下游南北两岸组织防御。其部署是:第90军军部率第61师及第53师第159团位于永乐店地区,第28师之第82团、第83团则布于泾阳塔对岸之高庄、费家崖及马家岩地区。
我第2军于5月16日夜进至高陵附近地区,决心分割歼灭泾河北岸之敌以利渡过追击敌军主力。5月17日拂晓,第5师第14团赶至泾阳塔,当即从东北面一举炸开围墙,突入村内,并以第15团向东南,不到1小时,即将敌第157团团直及2个营全部歼灭,俘敌团长姚景行。与此同时,第4师第12团向永乐店以东之磨子桥攻击,守敌第158团稍经接触即西逃,我追歼敌200余人。
我军击溃永乐店守敌后,第4师、第6师直奔泾阳,守敌慑于被歼,仓皇弃城逃窜,17日10时泾阳被我解放。
第2军攻占泾阳后,奉命于17日下午渡泾河,首先消灭当面之敌,夺取咸阳。当日20时,第4师、第5师分别由花石渡、泾阳塔上下渡口强渡成功。花石渡南岸守敌第52师残部放弃阵地逃窜,泾阳塔南岸之敌第82团、第83团仍据险顽抗。第4师渡河后,当即分左右两路沿泾(阳)咸(阳)公路及其东侧追击前进;第5师渡河后向敌第82团、83团猛攻,因地形多系断壁,不易攀登,仅将敌人击溃。
5月18日5时,第4师左路部队第10团先头第3营第9连进至阎村附近。敌第159团及第158团残部刚逃至该地,敌哨兵发现我军,急忙鸣枪报警。我先头第9连在连长傅福成指挥下,勇猛冲入村内,以手榴弹和短兵火器向敌正集合的队伍轰击、扫射,当场俘敌200余人。第10团主力听到枪声迅速赶到,投入战斗,当即歼敌一部,残敌向西南方向逃窜,第10团分3路尾追,敌逃至南贺村(南壕)南北地区为我右路部队第12团切断退路。我前后夹击,于5时30分将敌全歼,俘敌1200余人。创我军预有准备的不预期遭遇战斗中速战速决全歼敌人的范例。
为追歼逃敌,部队稍事休息,19日第4师经咸阳城西沿陇海铁路、第5师沿咸(阳)扶(风)公路继续西进。20日,第5师追至扶风城郊,发现逃敌第90军尚在该城,当即展开攻击,敌惧歼西逃。
5月22日,第4师第12团向虢镇攻击前进,当日3时攻占虢镇,歼灭宝鸡敌保安团一部,俘敌300余人。同日10时,第5师进抵凤翔东南之三岔堡,查明凤翔守敌为千山警备司令部及其所属警备团、自卫团等共2000余人。遂以第14团由正东、东南攻击,第15团1个营由西关配合攻击,该团主力置于塔陵、曲星断敌退路,并向西北及正西警戒。
第15团主力进至指定地区时,与姚家沟逃窜之敌第57军警卫营遭遇,将敌全歼。第14团副近凤翔城后,当即占领南关。随后,炸开城门,部队奋勇突入城内,当即冲进警备司令部,经半小时战斗,全歼守敌,俘敌千山警备司令中将李梦笔及副司令兼警备团长张振格以下1200余人。
胡宗南为防止我军由斜峪关插入汉中断其退路,以第36军南渡渭河。该军主力置于斜峪关以南沿秦岭布防,以第165师扼守斜峪关及其以北之军事要地五丈塬、棋盘山。
第2军集中力量攻击五丈塬之敌,以第4师(欠第12团位虢镇)由阳平镇渡河向五丈塬西北攻击,第6师向五丈塬南端及斜峪关西侧攻击,第5师集结于蔡家坡,准备随时渡河参加战斗。
追歼胡宗南(2)
第4师第11团于24日10时许进占塬坡。11时许,攻克龙泉源等敌前哨阵地。尔后,继续向棋盘山发起攻击,敌全线动摇溃退。
第4师、第5师在此期间共歼敌近5000人,解放高陵、泾阳、扶风、凤翔等县城。
进军西宁,全歼“青马”
在解放陕西诸多城市之后,第4师随2军参加解放西安、扶眉战役,歼灭了胡宗南主力,尔后奋起直追,配合友邻。
兰州被攻克后,青马(指青海马步芳)残部沿甘青公路向西宁逃窜。我第4师、第5师部队按原定计划由循化、永靖渡黄河向平安驿、乐都攻击前进,全力围攻西宁。
8月26日,我先头第5师前进120华里,越过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的甘(肃)青(海)交界处的达里加山,进至贺隆堡(贺龙布)。27日,第5师附工兵团继向循化挺进,抢占古什群渡桥。
循化之敌新编骑兵军及地方反动武装,在我军未到之前,焚烧了黄河南岸积存的木料及义马庄仅有的2只木船,裹胁黄河南岸居民中的部分水手,逃至黄河北岸沿古什群上下河滨布防,并将古什群黄河木桥烧毁,企图阻止我军前进。
黄河流经循化附近的山峡,水流湍急,非当地熟悉水性的水手,是不能泅渡的,在此紧急情况下,我军一面在旧桥址以火力掩护架桥,一面积极联系群众,收集船只,寻找水手。经过两天多的努力,因原有桥梁工程浩大,一时难于架起,而收集的木船亦为数甚少,遂决定分由义马木庄、察尔汉大寺(查个打斯)、循化3处动员木料、羊皮筒子、绳索,雇请当地水手绑扎木排引导北渡,骡马则由水手牵引渡河。
8月30日,第5师第14团4个班及师侦察队1个排,在炮火掩护下,从敌防守薄弱的草坝滩强渡成功,建立了滩头阵地。31日,第14团主力由此北渡,守敌纷纷逃窜,撒拉族民团60余人向我投降。9月1日,该团进占甘都。
9月9日,我部队分别于循化、永靖全部渡过黄河。在渡河过程中,有25位同志(第4师10人、第5师15人)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青马残敌逃至西宁后,马步芳、马继援、马步銮乘飞机逃离青海,所留残部窜往海宴、大通等地。西宁市各族各界人民在临夏赴西宁的劝降团宣传我党民族政策的影响下,组成欢迎解放军代表团,于9月5日来化隆与我5师部队接洽,欢迎我军进驻西宁,并派汽车5辆迎接第5师。5师给西宁派出的代表解释,1军先进西宁,请他们先迎接1军。第5师部队于9月9日在第1军之后进抵西宁,第4师部队于9月10日进驻西宁市北郊地区。
西宁解放后,青马残部在我军事压力和政治感召下,纷纷投降,青海全境获得解放,青马——马步芳的反动武装至此彻底覆没。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向新疆进军
随着全国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发展,1949年3月,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对解放全中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会议期间,王震主动请缨率部进军新疆。
1949年9月28日,第1野战军前委根据军委的指示,命令第1兵团部率第2军、第6军火速进军新疆。
10月12日,第2军按第4师、军指和第5师主力、军直及第6师主力顺序,用接收的美制大道奇、杰姆西、雪佛莱等各式型号的400多辆汽车往返倒运,沿兰新公路转迪(化)喀(什)公路梯次前进。
13日,副军长顿星云率领第4师12团与兵团战车第5团为前卫部队进抵哈密。14日,我4师和5师主力相继到达哈密。
10月23日,第4师全部抵达焉耆。26日,由焉耆出发,徒步行军970至1195公里,于11月20日至26日分别进驻巴楚(12团3营)、伽师(12团团部及1营)、岳普湖(12团2营)、喀什(师部和10团、11团)等地。
30日,又集中车辆运送11团进驻莎车。其骡马大队由12团原副团长周治坤率领,从酒泉出发进到喀什,历时近3个月,步行61天,行程2840公里,是全军进疆中徒步路程最远的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军第4师,从井冈山、大别山,走向延安,再走向华北、新疆,英勇顽强,无所畏惧,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勇往直前,是该师的鲜明个性。
4师发祥于湘鄂西、湘赣、鄂豫皖、川黔陕,并参加了这些地区根据地的开辟和创建。因此,她部分连队和指挥员来源于红4师、红73师、红32师。长征后,改编成为第358旅、第359旅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编为新4旅、晋绥8分区第5支队、第115师赵洪支队、晋绥第8军分区新6支队等,在晋、察、冀地区参加了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敌后游击战争,“南泥湾精神”的主要创造者之一。解放战争中,历经改编、扩展,由独4旅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第4师,参加了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主要的战役战斗。
4师曾转战19个省区,参加战斗逾千次,仅在解放战争中就参加战役35次,战斗315次,歼敌近13万人,其中俘敌约万人,毙伤敌约万人,毙俘敌将官达21人。
第4师在历史上,曾涌现过一批又一批荣誉单位和英雄模范人物,“红5连”、“老虎团”、“钢铁连队”、“生产训练模范团”、“宜川战斗第一功”、“勇往直前硬8连”、“风雪高原开路先锋连”等荣誉单位名扬四海。
直接领导过后来成为第4师的种子部队的将领有任弼时、贺龙、徐向前、关向应、肖克、王震等,在第4师先后担任过领导或从第4师走出来的将军有一大批,如:王炳南、孙德清、刘英、卢冬生、吴焕先、杨秀山、廖汉生、冼恒汉、李井泉、张宗逊、黄新廷、张平化、余秋里、贺炳炎、解学恭、赖万芳、张献奎、林海清、顿星云、曾光明、吴子杰、马森等等。
第4师不愧是一支历史悠久、功勋卓著、英雄辈出的王牌部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方志敏等在弋横领导农民武装暴动(1)
1927~1928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大地的中部、南部、东部、北部、西北部,先后爆发了上百次不同规模的武装起义。
1928年元月,赣东北响起了春雷。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人,在弋阳、横峰一带,领导农民武装暴动。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九区漆工镇湖塘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读了几年私塾,12岁开始在田间劳动,共同的劳动,共同的苦难,使他对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苦农民有了深厚的感情。他有空就帮助孤寡老人干活,为不识字的人家写信,村里家家户户都夸他是个好后生。
17岁那年,在村里祠堂的极力保举下,方志敏有幸重新读书,进了弋阳县立高等小学。
方志敏不是个死啃书本的书呆子,他上学读书是为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
在县立高等小学,方志敏把九区的十几名同学团结起来,成立了“九区青年社”,读进步书籍,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活动。他创办了《寸铁》旬刊。
1919年秋,20岁的方志敏,考入江西省立南昌甲种工业学校不久,即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当时,五四运动的革命浪潮已经涌入江西,方志敏参加了南昌学生联合会,并加入了进步青年学生组织“江西改造社”。他又参与编辑《新江西》社刊。
1922年7月,方志敏来到上海,在共产党员赵醒农的帮助下,进入上海大学做旁听生。在这里,他结识了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蔡和森、邓中夏等许多共产党人,经常听他们讲课,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年8月,在赵醒农的介绍下,方志敏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组织委派赵醒农、方志敏开展江西的革命工作,他们便从上海回到南昌。
1925年7月,国民党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赵醒农当选为国民党省党部的主要负责人,方志敏当选为执行委员,同时被任命为国民党江西省农民部部长。
农民部长,主要任务当然是抓农###动,方志敏深入四乡,广泛发动农友乡亲闹革命。几个月时间,全省农会会员便发展到5万多人。
1926年11月,江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在南昌正式成立,方志敏当选为筹备处委员长兼秘书长。
南昌起义时,方志敏正在吉安发动农民开展“二五减租”斗争,得到起义的消息以后,他马上回到家乡弋阳湖塘村。
1928年1月,方志敏在弋阳、横峰一带,领导农民武装暴动!
方志敏带领楼底蓝家村的暴动队伍,首先烧毁4户地主的300多份田契、借据,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分了他们500担粮食及金银财宝衣物……
一村暴动,十村响应。村村寨寨,人声鼎沸,火光冲天。手拿大刀、长矛、棍棒、土枪的贫苦农民,冲进地主老财的庄园,开始了一场亘古未有的翻天覆地的大革命。
弋横起义后,方志敏挑选青壮年,编成工农革命一个连。即工农革命第2军第2师第14团第1连。
一年后,独立连发展为独立营。
1929年4月,第14团改称江西红军独立第1团。革命武装发展到1000多人。
方志敏率领独立团,向反动武装进行猛烈进击,1930年4月消灭了凶恶的德兴黄柏塘靖卫团。之后,胜利突袭乐平鸣山,打得敌人狼狈逃窜。
这次战斗,缴获了几台机床,上过工业学校的方志敏,深知机床的珍贵,他让同志们把这些机床运回根据地,办起了第一个兵工厂。
连连胜利,使独立团愈战愈勇。
攻取德兴城!
占领河口镇!
智取景德镇!
在赣东北创办第一所红军医院。
部队由1000多人发展到4000多人。1930年7月独立团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根据地扩大到方圆500余里。人口已起超过100万。
1930年11月下旬,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方志敏任主席。他不顾自己患有严重的肺病,起早贪黑地工作。赣东北先后设立了红军大学五分校、列宁师范以及女子职业学校,还开了煤矿、炼铁厂、榨油厂、被服厂、造纸厂、农县厂等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方志敏等在弋横领导农民武装暴动(2)
毛泽东对方志敏在赣东北的革命行动,十分赞同,当时虽然他还没有处于党的最高领导地位,但作为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战略家,他慧眼识珠,认为方志敏的方向,正是中国革命的方向。他在给林彪的一封信(发表时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批驳了林彪及党内一些人当时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对方志敏则给予了高度评价。
1931年11月,在毛泽东在主持下,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大会授予红10军一面奖旗,奖给方志敏一枚银质奖章。方志敏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
红10军中的红军战士,闽南红军游击队保留下来的数万人,像一颗颗红色的种子,有的后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3军及67师中开花结果。
闽西农民武装起义
闽西反了!
1928年3月4日,郭滴人、邓子恢等人领导了龙岩县的后田暴动;3月8日,朱积垒等人领导了平和县的长乐暴动;6月25日,郭慕亮等人领导了上杭县的蛟洋暴动;6月29日,张鼎丞等人领导了永定县的溪南、金丰等地暴动。
永定暴动之后,邓子恢来永定与张鼎丞会合,他们认真分析了全国的形势和闽西的情况,一致认为,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最为正确,在闽西革命的出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