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沙大会战内幕全解密-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据另一些史料和亲历者的回忆,“伤亡甚重”的是中方的26、37两军部队,而非“双方”。
  26军下辖王修身32师、丁治磐41师和陈永44师。军长肖之楚接到薛岳防守汨罗江南岸阵地的命令时,日军已经突破新墙河防线迅速向汨罗江运动过来。而26军部队的出发地是距战场比长沙还要远的浏阳及以西的永安一带。这就是说,26军要与日军进行一场目标为汨罗江的赛跑,而终点距离日军要更近些。战端未开,已陷不利。
  天未逢时,地又不利,那么人和也好。偏偏薛岳与肖之楚心存芥蒂。1935年,肖与薛同在第三期庐山军官训练团,两人在部队的职务都是军长,在训练团分别任营长。训练团由蒋介石任团长、陈诚任副团长。薛岳是陈诚的红人,打的仗又多,因此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经常在讨论发言时高谈阔论,不免马有漏蹄、说不到点子上。其他将领姑妄听之,偏肖之楚为人认真,几次都非要辩出个是非,令薛岳十分恼怒,二人个人感情十分疏远。几年过去,薛当了战区司令长官,肖却仍是军长,且在薛岳手下,于是事事小心。
  9月19日夜,薛岳命令肖之楚进入汨水南岸第二线阵地,但20日中午又改令他将部队推到更加向北的江边第一线阵地。21日拂晓,肖之楚亲率自己从中起家的44师急行赶往指定地点,在距目的地还有公里路程的瓮江,与日军第6师团遭遇。日军对26军的行动了如指掌,在行进中就展开包围的架式,两军相遇仅20分钟,对44师的包围便已形成。 。。

新墙河边至长沙城下,日军节节推进,一路腥风血雨(6)
肖之楚将情况电话报告薛岳,电话那端的薛岳暴跳如雷:“怎么搞的,还没有到达就被包围了!为什么不打?丢了汨罗江阵地,就杀你!”
  肖之楚有苦咽到肚子里,遵令率44师在这片非常不利的地形中展开战斗,打了一个昼夜,仍无法击退围攻之敌。命令32师靠拢过来解围,但这时32师也被敌第3师团三面包围于浯口。王修身率全师背水死战,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杀出血路向来路撤退。
  又过了一天即23日,神田正冢指挥第6师团一部从44师背后猛袭,形势十分危急。肖之楚指挥部队两面作战,眼看不支。幸亏41师斜插进来,将44师背后之敌打退。丁治磐来见军长时,正遇44师参谋长报告,全师伤亡已过半。
  士兵们在短暂的战斗间隙中,向嘴里塞一个米团、捧一口河沟里的浊水,就算吃了饭,急忙赶筑工事,准备下轮战斗。伤员在呻吟,无法运下来,死者无法收尸,战场上惨景满目。
  经肖之楚多次请求,薛岳才同意将26军撤到向南几公里、地形比较有利的蒲塘。全军星夜转移,在蒲塘一带构筑工事。喘息未定,日军40师团和第6师团先后跟踪而至。41师和44师迎上去一场恶战,被打得七零八落。
  击溃这两个师后,日军又咬住32师和军部一阵猛打。当望远镜扫过一片片躺倒在地的中国士兵时,肖之楚脑子里多次闪出“全军覆没”这个对军人来说最为绝望的词。
  25日黄昏,在包围圈越缩越小、日军汉语翻译开始喊话劝降、全军到了最后关头时,一支援兵赶到。
  军侦察科长带来了第32军与军部失去联系的一个整团。这支部队电台损坏,没有收到任务变化的电报,赶到指定位置时无人接应,派人就近寻找友军打探情况时,正遇潜出包围圈为26军想办法的军侦察科长。对上番号后,科长想起该团党代表还是他黄埔同期同学。二人见面后互通情况,该团长二话不说,率部急行军赶到战场,从日军薄弱处杀入,将军部和32师残部接了出来。
  可怜26军这支屡建战功、颇有实力的部队,收容起来还不到战前的1/5。32师师长王修身曾任冯玉祥卫队旅旅长,西北军一员猛将,丁治磐和陈永两位师长也都身经百战,有勇有谋。战后,与军长肖之楚一起,相对黯然。26军就这样被打垮了。
  在26军浴血搏斗的战场正西方向40余公里,汨罗江进入洞庭湖的江口地带,另一场战斗同时在进行中。日军第3、4两个师团与陈沛37军的两个主力师——罗奇95师与李棠140师激战于丘陵、河网之间,同样是血雨腥风。
  当时任九战区长官部高级参谋的宋瑞珂回忆作战过程说:
  “19日晨,敌主力部队陆续分经杨林街、关王桥及长湖至大荆街公路直趋汨罗江岸。
  “我第37军正在南岸严阵以待,北岸亦有我先头部队向前搜索前进。当天下午,敌前锋与我军于长乐街北遭遇,激战时许,敌被击毙甚众。接着敌骑兵、炮兵配合数千步兵三面来犯。我守军1连浴血阻击,因寡不敌众,伤亡殆尽。长乐街为敌所占。晚7时许,磨刀滩日军开始强渡,守备在南岸的我军奋勇阻击,激战通宵,敌未得逞。
  “20日凌晨,敌借飞机、大炮掩护,再行强渡。上午7时许,敌我双方在伍公市、归义、河夹塘一线展开激烈战斗。……
  “向南急进之敌主力,于22日中午陷我瓮江西之南阳庙、班君庙诸阵地,我军第140师则于栗山巷、大兴岭迎击敌军,激战两昼夜。……”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新墙河边至长沙城下,日军节节推进,一路腥风血雨(7)
由于历史是无法再现的,所以人们便根据记忆将发生的事情加以概括,力求留下最重要的,最宝贵的,而筛掉不重要的、不体现本质的。
  老人宋瑞珂与其他人一样,在对这次战斗的回忆中留下了时间、地点、双方番号、作战方式等概念。于是历史便存在于概念的组合之中,不这样又能怎样呢?
  那么历史之中的每一个人呢?他们的情感、意志、信念,他们的血肉和呼吸,他们所付出的一切,又该以什么方式表达和寄托呢?
  战后,37军也丧失了战斗力。这也是一支抗日劲旅,战前齐装满员,近5万人。
  140师师长李棠曾组织火线宣誓,誓死歼灭日寇,为死难同胞报仇雪恨。95师师长罗奇对各团训示:“神鼎山之线阵地,其固守与否,非特本师之荣誉,即全战场之胜败,实利赖之。当此顽敌压境,凡我官兵,宜益加奋发忠勇,坚强固守,歼彼倭寇,建立奇功!”
  阶段之三:王牌军折戟
  突入湘北的4个师团进展顺利,取得了击溃中国军队3个主力军的战果,阿南惟几心中暗自得意,却又不敢有丝毫怠懈。由每天都能截获的几份中国军队作战电文和空中侦察报告显示,两支部队正在向战场运动,其中一支是阿南在大本营时就如雷贯耳的蒋介石御林军、嫡系精锐第74军。
  74军由蒋介石特聘德国、苏联教官进行严格训练,以攻坚作战为特色,加之装备精良,在战场上一直保持不败纪录,中国国内号称“抗日铁军”,而在日军高层指挥机构,对它则称为“虎の子”,意为“王牌”。
  两支部队的另一支是仅次于74军的第10军。动用这两支部队的任何一支,都要经过蒋介石亲自点头。蒋介石对这两支部队的使用原则是,要么去打最难打的仗,决胜负、定乾坤;要么去打最露脸的仗,打出中国军队的八面威风。开战以来,74军在江西分宜,第10军在湘南衡阳,养精蓄锐,静观其变。
  由于阿南惟几的凌厉攻势和几支劲旅纷纷落马,战局倾斜,薛岳不得不向重庆告急,逼老蒋点头,将这两张“王牌”打出手来。
  而掌握了对手密码的阿南,如同牌桌上看着对方的底牌在赌博,他小心谨慎地设计着他的战斗步骤,他要与中国的王牌军做一番殊死的较量,他知道自己毕生的“荣誉”尽在此一搏中!
  第10军军长李玉堂,山东广饶人,黄埔一期,与李仙洲、李延年并称一期的“山东三李”,其实在校时人称“山东四李”,另一李为山东长清人李汉藩,*党员,走了与三李不同的人生道路。
  李玉堂性格中有山东人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特点,在军中一个台阶不少地由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地爬上来。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李玉堂在蒋鼎文第4集团军中老同学兼族弟李延年为军长的第2军任第3师师长,参加了“八·一三”淞沪抗战。1938年3、4月间,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在台儿庄东北临沂一线阻击板垣第5师团驰援台儿庄,战后荣升第8军军长。武汉会战时,他率部与日军101、106师团大战于南浔路,获重大战绩。战后薛岳以李为山东人,山东有中华五岳之首泰山,亲题“泰山军”锦旗授予李玉堂第8军。蒋介石亦授李华胄勋章一枚。南昌之战,李玉堂率军防守武宁,浴血十昼夜,日军在其阵前尸横遍野,“泰山军”威名远扬。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后,蒋介石亲自提名他接任第10军军长职。

新墙河边至长沙城下,日军节节推进,一路腥风血雨(8)
9月20日,日军突破湘北防线第三天,李玉堂奉薛岳令,率所辖周庆祥第3师、方先觉预备第10师、朱岳190师三支劲旅开赴战场。部队先乘火车到株洲,再乘汽车转长沙,于22日到达长沙市东北70公里处金井一带。
  在业已形成的被动局面中,第10军一到战场便如卷入漩涡的一片树叶。
  部队刚刚到达,薛岳即令全军策应被围困的第37军,对敌第3师团展开攻势。9月23日,190师前卫团与日军遭遇,刚要展开战斗,师长朱岳接到军长电令,速赶往神鼎山解37军140师之围,部队扔下辎重、轻装跑步赶到神鼎山附近刚刚摆开队形,忽又接薛岳命令,立即返回福临铺一带形成防御线阻敌南进。于是又是一场急行军,按时到达指定位置。朱岳将师部设在福临铺附近的梁家。几番劳而无功的折腾,部队疲惫不堪,连夜构筑工事干了一个通宵。黎明时分刚设好阵地,日军逼了上来。
  丰岛房太郎的第3师团也没有休息,于23日夜大败37军后,转头扑向190师。天刚放亮,十余架日机长了眼睛似的径直朝朱岳的师部扑下来,一顿炸弹几乎将这个小村庄夷为平地。从地里冒出来一般的千余名日军步兵在飞机轰炸后紧跟着直插师部。各团还在阵地上,来不及调回,朱岳拔出手枪指挥直属分队应战。在日军凶猛的火力中,朱岳右臂、左腿各中一弹,几乎在同时,副师长手持机枪率众突围中被敌迫击炮炸倒当即身亡。师部人员见状大惊,战场出现混乱,不少士兵盲目奔跑,死于日军枪炮之中。师参谋长陶修代理副师长,指挥师部退缩在村边一片树林中的凹地。清点人数时,能参加作战的仅余二十几人。陶修率众从村边林丛繁密处寻出一条小路绕出梁家寻找各团时,已是上午10点。
  在师部遭袭击的同时,师所属的568、569、570三个团也被日军包围攻打。各团阵地上,官兵们强忍几昼夜奔波的疲惫顽强抵抗。从清晨打到下午,几处阵地被日军分割。越来越小的包围圈中,各阵地成为日军飞机和炮兵的靶子。完全失去主动的官兵们一群群葬身炮火之中。许多人为这场窝囊的作战,为空怀杀敌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而死不瞑目。
  傍晚,团长们已无法掌握各自的营连,各阵地残存的士兵们自行四处溃退躲藏。直至半夜,轻伤员和未受伤的官兵们才按预备方案中最坏的准备,在阵地西南侧一处密林中集合。
  朱岳师长已被送去救治枪伤,代理副师长陶修对集中起的各团残部200余人无言劝慰。
  人们抬着重伤员、架着轻伤员,在黑夜中摸摸索索,向株洲方向走去。
  第10军方先觉预10师于23日中午占领金井一线阵地。下午6时天将暗,神田正冢率第6师团先头部队到达。在后续部队还没有到来时,神田指挥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进攻。他在攻击部队后面的一座小山上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直至天黑也没有找到对手在防守中的破绽。他感到这不愧为一支精锐部队,有着良好的战术素质,不可轻视。他传令停止进攻,等待后续部队到来。
  24日上午,日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向预10师阵地发动猛烈攻击。神田请示阿南,将用于整个战场的三十余架轰炸机全部调过来狂轰滥炸,守军阵地摧毁殆尽,预10师官兵们在工事掩体的废墟中顽强抗击,日军几次冲锋都被打退。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新墙河边至长沙城下,日军节节推进,一路腥风血雨(9)
下午2时,方先觉接到报告,日军一个联队兵力大迂回至金井以南,正向阵地背后靠过来。
  方先觉闻讯大惊。九战区长官部将预10师孤零零地摆在金井,背后没有纵深,两翼没有友军,既然日军可以轻易绕到背后,“阻敌南进”便早已成为一句空话。方先觉根本搞不懂此举的战术意图何在,那么在此坚守,惟一的目的就只剩下一个“打鬼子”了。
  不等方先觉下定决心,正面和侧面的日军又发起了一次猛烈攻势,在防线一侧冲开一道缺口,形势危急起来,迫使方先觉下决心抢在背后之敌赶到之前撤出阵地,这时请示战区已来不及,他下令各团自行组织突围,在指定地点收容。
  下午4时,方先觉带领师部最先撤离战场。回头望去,各团在日军枪炮射击中溃不成军,大批官兵倒在山野、河沟中。
  25日,到达收容地点的部队尚有半数,重新编组后,奉命在学士桥一线占领阵地。当晚,刚战败190师的日军第3师团一部乘胜猛袭学士桥,阵地无法保持,24日溃败景象重演。这次失败,使全师战斗力彻底丧失。方先觉受薛岳怒骂,有苦难言,于26日带残部在长沙附近接受战区收容。
  第10军3个师相比,周庆祥的第3师在同样惨烈的战斗中更能体现王牌军的素质。
  22日,3师奉命在福临铺以东2公里的高包设置阵地。
  24日中午,日军第3师团击溃朱岳190师后,即以一部攻击3师右翼,被击退。当日晚,第4师团攻击37军部队得手后转来夜袭3师左翼,又被击退。25日,周庆祥师受数倍于己的日军两个师团主力两面攻击,全师官兵面无惧色,敢打、会打,虽伤亡很大却仍不使日军攻到阵地前沿。
  情况报到阿南惟几那里,阿南沉思良久,对参谋长木下勇说:这就是王牌军。还说:真想到那里去看一看。
  26日晨,结束了另几处作战的日军以第3、4、6、40四个师团近10万人兵力将第3师万余人团团包围,这支无愧为王牌的部队在惨重的伤亡中仍顽强坚守。
  为减轻空袭压力,各阵地都将日军放近打。几度发生短兵相接、惨烈肉搏的场面。战至中午,先是8团、后是7团与9团,被日军分割包围。周庆祥带师部跟着7团,副师长和参谋长分别在8、9两团协助指挥,这样的各自为战又坚持了半天,傍晚时分周庆祥下令突围。
  天擦黑,乘日军短暂休整,各团以突然的动作从各自阵地突围。担任掩护的分队造成突围方向上的假相,将日军主力引开,保证了突围成功。
  当官兵们三五成群地来到收容地点时,这支主力师已是不到战前兵员五分之一的残部了。
  9月27日,秋风萧瑟。长沙城东梨中学操场,李玉堂检阅各师残部。
  这是仅一周前从衡阳出发时3万余人的一支威武雄壮的作战军。半年之前开始进行加强难度训练。射击、投弹、刺杀三大技术的考核成绩全部达到“最优等”。这个成绩在国民*防部颁布的训练指标中在每个部队占四分之一就算合格了。蒋介石给第10军规定的“最优”率是80%,其余的不能低于“优”,否则就淘汰,而他们达到了100%。
  战斗动员中,李玉堂收到一大堆请战书、决心书,其中还有咬破手指用血写的。
  3万多人的部队,火车运输开了7个专列,至今仿佛还能听见誓师大会上军歌与口号声的回响。而此时,连同留守后方的,全军只剩2;000多人,包括身体各部位缠着绷带的轻伤员。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新墙河边至长沙城下,日军节节推进,一路腥风血雨(10)
另外的那些人呢?死了!伤了!也有的是跑了。
  也许不久后还会有另一支第10军,依然英姿飒爽、依然歌声嘹亮,但却不会是原来那支。
  李玉堂表情仍旧威严,但心中却悲痛万分。
  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将史书翻到下面一页。紧接第10军,王耀武74军也遭惨败。
  9月21日,王耀武接到薛长官电令,即率部从江西分宜、新余壮行登程。军下属3个师分别为李天霞51师、余程万57师和廖龄奇58师。
  25日,王耀武率57师首先进入战场,按薛岳命令急行至长沙以东捞刀河北岸的春华山占领阵地,掩护军主力部署防御。王耀武并不知道,牢牢掌握着他行踪的阿南惟几已经设下机关,恭候他的来临。
  25日晚,57师169、170两个团到达春华山南侧,与日军搜索部队百余人遭遇。169团以极快动作抢先截断这一小股日军的去路,与170团打了一个漂亮的配合。日军毙伤大半,残余逃向春华山,170团一部追至山前时,正遇日军大队下山接应,得知春华山已为日军占领。
  为争取主动,王耀武下令,两团当夜向春华山发起攻击。半夜时分,部队悄悄摸上去。一场夜战,日军两个大队抵挡不住,于凌晨败退下来。26日拂晓,57师后面的一个团也跟上来,余程万将部队摆在春华山一线。上午,51师和58师赶到,王耀武按薛岳命令,部署57师在赤石河、58师在春华山、51师在枫浆桥,准备迎击日军进攻。
  27日凌晨,57师向日军第3师团主力联队的营地发起突然袭击。日军在黑暗中乱成一团,天色微明时才组织起防御。两军激战一个清晨,日军向后退却3公里。
  上午8时,第3师团在数十架飞机配合下向57师反攻。两军都自恃是各自国家军队的佼佼者,棋逢对手地厮杀起来。
  中午时分,王耀武在一间农家房屋顶观察到日军的战线出现了破绽,他命51师步兵指挥官李翰卿率两个团迂回到春华山以北,从日军侧面进行袭击。1小时后,李翰卿侧击奏效,日军乱了阵脚,开始溃退。
  正在这时,第4师团赶来助战。从背后将李翰卿部包围。突围时,李翰卿中弹身亡。
  下午,57师独挡日军两个师团,枪炮声时急时缓地响到天黑。全师伤亡3;000多人,营以下指挥员损失过半。师长余程万请示王耀武后,收缩兵力据守阵地。
  自27日拂晓,春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