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贾宝玉新传-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琏、贾蓉虽然够惨,但与贾珍比起来却又幸运多了……贾珍不仅要挨板子,还被判了个斩立决……宁国府作恶的案件太多,时间也太长,贾珍这个一府之主说什么也逃脱不了管理层面上的责任。

说心里话,对贾珍同志的这个下场,王燃是发自内心的拥护……贾珍算是不学无术的高干子弟典型,天天只知道花天酒地,有不少良家女子的名声都坏在了他的手里,就连他的儿媳妇秦可卿也没有逃脱这一劫,宁国府最大的丑闻之一“爬灰”说的就是贾珍与秦可卿……虽然有关宁国府私生活方面的证据已被销毁或正在销毁当中,但既然有了一夜情缘,在公私两便的情况下,王燃也不拒绝替秦可卿找回点场子。

应该说,对这个结果,除了极少数的人外,余者是皆大欢喜。清流们很兴奋,在这件事中,他们完全可以当得起“不畏权势、为民请命”几个字。

贾家上下也比较满足,老太君等人虽然还有些痛惜贾珍,但更多的是为宁国府留下了两条根而欣喜。中国的传统一向是重男轻女,对儿媳妇更抱着一种“没有了可以再换”的思想,因此他们对于休掉贾珍三人的媳妇根本不放在心上。只不过尤氏虽然被休,但儿子贾蓉还在,应当不会受委屈。王熙凤已经自尽,也不会感到受委屈。秦可卿更不必说,在被了解情况的李纨接回住处后,女孩心中的想法虽然没人知道,但看她的脸色中透出的淡淡欣喜和希望,却可以感受到她的心情。

主犯被斩了,连带的贾珍也被斩了,王燃这个更高一级的家主当然也免不了受些连带之责。其实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清流等官员,都认为王燃完全不必要为此事负责……宁、荣两家相隔遥远,王燃也是刚刚才就任家主,哪里会知道这其中的隐情?

但是王燃却坚持要受罚,说什么要立下一个追究“领导责任”的榜样,以儆效尤。其实这只是王燃临时拼凑用于通告公众一个理由,他之所以有如此的“自虐”意图是另有原因……一方面,王燃对自己“以公谋私”、替秦可卿开脱之事还是有些自我谴责,挨上几板子有助于化解自己的不安心理,舍不得打别人,只好自己替上去。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王燃需要一个不需要经常露面的借口。

于是王燃就挨了三十大板。

……………………

“刑部那帮人也不看看时候,现在可是北伐!……三十大板,谁受得了?……贾大人直接被架着出的刑部大门……”围着报纸讨论的人群中,另外一个青年人也在发表自己的独家内幕消息:“不过,还得说贾大人忠心为国,被打得只能躺在车里面,但还是坚持领着大队人马开拔……”

“嘿嘿,别看贾大人受了伤,他的人马一到……”青年人神秘地一笑:“那可就不是一天五十里的问题了……”

……………………

“贾宝玉一天也就只能推进五十里!”北京城内,多尔衮看着送来的情报,拍了一下桌子,颇有些兴奋地说道:“洪承畴这奴才干得好!……‘节节抵抗、步步设防”这奴才,还真的深得我意!”

“节节抵抗、步步设防”是洪承畴上报多尔衮的总体作战方针,单从这几个字便可以看出多尔衮没有夸错洪承畴。

在应对南明的北伐方面,多尔衮的意图相当明确,用一个字就是“拖”……把明廷的军队拖在山东,尽可能地迟缓他们的行动,为清军的大反攻争取时间。按多尔衮的计算,山东的洪承畴只要再支撑二十天左右,便可以彻底结束李自成方向的战斗,对南明发动攻击。

而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明军完全被洪承畴所制,一天五十里的推进速度完全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明军自徐州出发以来,这几天所攻占的不过是几个小城镇而已,小城镇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以此类推,诸如兖州、济南、德州等重镇所能取得的效果就更不用说了。

“照些情况发展下去,不等贾宝玉打到济南,我大清已经拿下金陵了!”多尔衮狂妄地说道。

“摄政王英明,不过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龚鼎孽躬身说道:“这次要不是王爷早有牛金星、左梦庚二人做底,我们差点就中了他的计!……贾宝玉的狡猾多端可见一斑!”

“目前虽然看上去贾宝玉的攻势为我所阻,但奴才总觉得有些不放心……”龚鼎孽继续说道:“上回在河南,贾宝玉便是借军棍之罚迷惑住了许定国……这回临战前挨这三十大板,不知是否也是在打别的主意……”

随着王燃所率大部队的加入,北伐军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十二万人马除两万留守徐州外,其余全部投入了北伐的洪流。势力消长之下,进军速度也由每天五十里增加到八十里,前锋已直指山东境内的第一座重镇,兖州。

……………………

虽然北伐军前进速度增加的幅度不大,每天八十里也完全可以满足多尔衮对时间的要求。但龚鼎孽对王燃“三十大板”的担心却与日俱增。应该说,龚鼎孽的担心有他自己的道理。

当时王燃初到河南,时值防守淮河要冲的睢州总兵许定国叛乱投清,从而使清军掌握了沿淮河南下的作战主动权,所有人都为此担心不已,当时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更是干脆直接命令部队撤出河南,放弃睢州。可就在河南的其它南明部队撤走没几天后,许定国就被王燃设计伏杀、全军皆没。

这件事不论是在金陵还是在北京都曾引起过很大的震动。与此次的“三十大板”类似,在对付许定国时,王燃也曾为严整军纪而主动挨了三十军棍。从事后的分析来看,这一点显然是促使许定国轻敌冒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不过是巧合而已,那贾宝玉挨板子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多尔衮颇为好笑地说道:“难道哪次都和打仗有关系?”

“摄政王,小心驶得万年船……”龚鼎孽并没有被嘲笑的自觉,还是很认真严肃地总结道:“那贾宝玉每次挨完板子,都会取得很大的成果……我们不得不防啊!”

龚鼎孽在统计归纳方面有着相当的天分……王燃挨板子确实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成果也确实不凡。

回金陵时被冤入狱挨地板子,不仅使他的威望值剧升,更为他组建特种部队奠定了基础。在睢州为史湘云和晴雯挨的军棍,结果废了许定国。在谢启光等人葬礼上因为殴打阮大铖与黄宗曦等人受到的判罚,成果更为丰富,打击了清流、争取到了权益、进一步获得了部下的归心和老百姓的拥护。

这不得不让龚鼎孽担心。此次打着追究“领导责任”名义地“三十大板”又会给这个家伙带来什么样好处呢?

“话是不错,但我就不相信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能有什么高明之策……”多尔衮坚持着自己对王燃地评价。过了一会儿又转口问龚鼎孽道:“龚先生觉得这小子有什么别的企图吗?”

毕竟多尔衮知道此次战事的重要……虽然王燃的突然北伐出乎了满清地意料,但同时也给清军带来的机会。只要能把北伐军拖在山东,就等于是把明军割裂成了几大块,本身总兵力就占据绝对优势地清军完全有能力从容不迫地一口一口将他们吃掉……这就像娶了一个千万富翁的女儿。绝对可以让多尔衮在一统中原的路上少奋斗二十年!

“虽然贾宝玉的真正目的还不清楚,但依奴才看来。贾宝玉肯定是另有打算……”龚鼎孽沉吟着做出一个相当符合实际的判断:“贾宝玉、又不是没挨过板子,而且刑部那些大人也不会真打……身为北伐军统帅,打了这么多天都没见他露面,未免也太可疑了!”

龚鼎孽不愧是在明廷做过官的人。对明廷的事情很了了解……王燃挨的板子虽然累计起来数目足有一百多,可除了被冤入狱那次是货真价真的被打之外,另外地几次是一次比一次假。到了这“替”秦可卿挨的最后一次,早已相熟的刑部衙役自然知道怎么做,三十大板之后的感觉跟在屁股上打一针青霉素没多大区别。

“不错,看这些天传回来的战报。全都是阎应元在指挥,贾宝玉、的确行踪不明……”经龚鼎孽一提醒,多尔衮也意识到了问题……双方交战,自己竟不知道对方主帅的位置,这可是用兵之大忌。

“洪承畴对这件事是怎么判断的?”多尔衮对着山东方向的地图琢磨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自获知牛金星将要起兵反水后,在多尔衮眼里,李自成已经形同废人,以王燃为代表的南明荣升为头号对手,因此作战地图的重心也已由李闯的势力范围转移到明廷一边。

“洪大人的战报中没有说……,龚鼎孽回答道:“我估计洪大人也不清楚……”

……………………

龚鼎孽显然低估了洪承畴。

“我估计那贾宝玉十有八九是到了这里!”像是听到了多尔衮的问话,坐镇济南的满清新贵洪承畴用力地点上了作战地图上的一个地名。

关于王燃欲以三十大板为由迷惑清军之事,史湘云曾发表过类似“你总来这手,怕是瞒不了清军……”的疑问,而王燃的回答是“他们肯定会看出破绽,关键是他们什么时候看出破绽……等我打到他们鼻子底下再看出来,我这板子就没白挨。”

洪承畴的话证明,王燃这三十大板起码算是挨了一半。

“大人,您如何判断那贾宝玉到了青州?”洪承畴的一个手下带着一丝疑惑问道。

“那贾宝玉十几万兵马打了十天才打到了兖州,行动迟缓,损伤惨重……而我的五万兵马还没伤到筋骨……照这个速度打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打到济南城?……光复山东?做梦去吧……”洪承畴自矜的一笑:“我要是贾宝玉,也得另找出路!”

“大人的意思是……”洪承畴的手下有些恍然地说道:“贾宝玉、打算用青州的兵马与北伐军相配合,两路夹击济南?”

在上次的山东之役中,洪承畴虽然从德州一路打到了济南,但青州却由于偏离了主干线得已保留了部分兵力,有近一万的士兵在孙光宗媳妇的率领下扼守青州。这部分兵马本来是属于被洪承畴遗忘的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将这一部分兵马运用得当,便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故此洪承畴有此判断。

第七卷 满江红 第二章 楔进山东

目前的局势对满清、对南明来说都是最佳的机会。

对王燃来说,南明内部的军事实力已经得到了统一,随着黄得功部的归心和与清流一脉达成的谅解,内忧已除……这也是宁国府一案带来的非常意外的好处……否则王燃此次出兵北伐,怎么也得在金陵驻留部分人马防范内部可能产生的意外,根本不可能倾巢而出,再加上山东之役中本来就受到的损失,北伐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现在少了山东的五万人马,却增加了黄得功的十万兵马相助,也算得上是意外之得。只不过黄得功的担子明显加重……既要防范来自长江上流的左梦庚,还要扼守金陵,防止其它方向可能会有的攻击。

另一方面,宁国府一案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是给王燃的“疑兵之计”提供了绝佳的烟幕弹……王燃、黄得功两人可以明目张胆地进行战争准备,而不让清军怀疑他们的真正企图。

可以说,南明在内部已经达到了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好局面,而在王燃看来,外部的时机同样更是稍纵即逝……南明虽然四面皆敌,但敌人的重点却都不在南明的身上。尤其是满清,它的兵力布置严重失衡,绝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陕西、山西一带,北京至金陵一线兵力相对单薄。王燃的总兵力虽然较满清为少,但只要运用得当,却可以在这条线上形成局部的优势……王燃的总体战略正是基于对手的这种布置而设。

王燃地作战意图很明确,趁清军主力偏移之机,集中优势兵力吃掉弱势之敌。并打通金陵至北京一线,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打乱清军的部署,再来个浑水摸鱼。

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一旦清军结束了李自成方面的战斗,必将全力南侵。介时王燃很明显会面临一场“持久战”,全力自保尚且不瑕。短期之内肯定没有余力部署如此大规模的北伐。

对多尔衮而言,目前也是梦寐以求的好机会。从内部方面,满清地内部在入关之前就已经乱的差不多了,定鼎北京之后。虽有皇帝的哥哥豪格与多尔衮捣了一阵乱,但很快就被多尔衮镇了下去。目前多尔衮在满清可谓是乾纲独断。故此并不存在一直搅得南明不安的内忧之患。

而在外部,随着局势的变化以及陕西多铎部对李自成部的不断打击,终于打出了一个超级内奸牛金星和一个大汉奸左梦庚。这两位地出现不仅可以使满清得以迅速结束对李自成的进攻,全力对付南明。而且也极力大增强了满清地实力……李自成部下的战斗力不用说,除了真正的八旗精锐,能和李自成部正面较量的部队还真不多,当年号称明军中最具战斗力地吴三桂铁骑也不是他们的对手。至于左梦庚,不管他的战斗力如何,只八十万这个数字本身就极具威慑力。别的不说。满清的兵源是不用愁了。

对多尔衮来说更具诱惑的一点也正是出于王燃地部署。在多尔衮看来,明军的兵力部署实在太分散……有十万人马在海外,有十几万人马用于了北伐……满清在总兵力上具有优势,在金陵方向更具备了绝对加十分的优势。只要抓住战机,完全有条件形成对南明军队的分割包围,一口一口吃掉他们。

多尔衮的作战意图同样明确,趁庄子固兵团远征未归,将南明的北伐部队陷在山东,集中优势兵力吃掉河南李岩部与南京黄得功部,进占金陵,然后再掉过头对付北伐军。

不难发现,王燃和多尔衮在决策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把夺占对方的“首都”当成第一优先序列……这与王燃原本时空中的“斩首行动”很类似。正所谓蛇无头不行,拿下了对方的首脑之地,不仅可以将对方的组织变成一盘散沙,打乱相应的军事部署,其具备的政治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连锁效应更是无法计算。

依据王燃原来时空的历史记载,满清攻占北京后,江北的明军便完全丧失了斗志,即便只是面对百人规模的清军小队,各地城池也是要么迎敌纳降,要么溃逃南方,其情景与当年日本鬼子侵占我中华时出现的“一人占据一县城”的情况非常类似。而在满清攻占留都金陵之后,除了极少数忠义之士尚有抵抗之外,整个士大夫阶层都完全放弃了抵抗,军心、民心消失殆尽。

王燃、多尔衮两人的如意算盘打得都很响,但是一场战争下来总得分出个输赢,不可能两人都如愿……互换都城之事大多出现在游戏之中。

依据后世军事专家对此战的复盘分析,在战争的开始阶段,也就是王燃刚发动北伐之时,两人的机会差不多持平。也就是说,双方其实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机会上的持平主要是指情报、实力等方面的综合持平……虽然王燃占了先手之利,但在总兵力上却处于绝对的劣势,而双方在决定战争进程最重要的情报方面都存在着重大漏洞。

王燃、多尔衮其实在军事有一个共同点,都秉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术观点,因此在情报的侧重点上各不相同……毕竟情报系统的力量都有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多尔衮自不用说,收到牛金星反水的情报之前,重点都是放在了李自成方面。而且由于王燃的若干层“疑兵之计”,使得他对王燃的兵力布置并没有做到知之甚详,对王燃的真正作战意图也不了解……在王燃出兵北伐之后,多尔衮还一直以为王燃的目标仅仅就是光复山东、窥测北京。

而王燃为配合自己的战略,也是将敌情重点放置在了北京一线,重点搜集北至山海关、南到徐州的清军实力分布,对左梦庚、李自成、多铎等势力仅限于外围的扫探,象左梦庚、牛金星两人反水这样的对战局可能引起巨大波动的情报并不知情。因此更无从了解多尔衮的作战意图。

事情说起来颇有几分喜剧色彩……正是因为两人均不愿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性格打法,以及两人对对方作战意图的不了解,在战争的初期,双方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对方颇有些“正中下怀”的作战部署感到了疑惑和一丝窃喜。

尤其当这种“正中下怀”的部署是对手被自己“带”出来的时候,这种疑惑与窃喜混杂的心情就更加明显……别的地方不说,山东的局面就正往这个方向发展。

洪承畴不愧是前明为数不多的军事大家,更不愧是满清的好奴才……他充分领会到了多尔衮“拖”住北伐军,为大部队进攻金陵争取时间的意图。

在洪承畴拟定的“节节抵抗、步步设防”战略战术中,将兵力沿德州至徐州一线铺开,据城坚守,并给各地驻军规定了守城时限,如小城守两天,中城守五天,大城守十天等,根据他的计算,这一路上大小城池十余座,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拖住明军的进攻时间,还可以通过以守对攻,消耗明军的有生力量……从前期的作战效果来说,这一策略显然是成功的。北伐军简直就在按在自己的思路在行动,虽然由于自徐州至兖州一线全是小城,消耗不了明军多少兵力,但在时间上却超额完成了指标。

“大人,摄政王给了我们三十天的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十天……剩下的简直太轻松了……”洪承畴的一名手下抑制不住满脸的兴奋对洪承畴说道:“不用别的,单兖州、济南、德州三座重镇就完全可以……”

“二十天……”洪承畴不屑的一笑:“只济南我就可以守二十天以上!”

洪承畴这话倒不算狂妄,济南地处要冲,是山东最大的城市,洪承畴在此部署了近三万人马,并亲自坐镇此处。

洪承畴的运气不错,济南是王燃所部山东军团的大本营,洪承畴在山东之役中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孙光宗只来得及炸毁了济南城防的火炮和部分火器,还有一大批自制“万人敌”、却没来得及销毁,被洪承畴缴获……洪承畴对火炮倒不在意,他的部队本就配备着几门红衣大炮,现在再加上这些守城利器,虽然王燃所部有十万之众,但想要在二十天内拿下三万人驻守的济南城,却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洪承畴是王燃北伐路上的一根钉子,王燃想要进军北京就必须首先处理好洪承畴这五万兵马。否则即便是打到了北京城下,洪承畴的回防也会使北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