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射箭,但没有一个人可以射中那个说粗口话的士卒。朱温示意朱友裕,朱友裕弯弓搭箭,一箭而中。
由此可知,朱友裕不似朱温的其他儿子一样只有蛮力,也不似朱友文一样只会空谈。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准太子,在五代时期,这样的人并不多。可惜的是在后来围剿杨崇本、屯兵永寿时病亡。朱温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跟朱友裕的死有很大关系。
从表面上看,朱友珪杀朱温,正应验了中国的那句老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做父亲的嗜杀成性,淫乱不堪,做儿子的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有意思的是,朱友珪虽然做了近一年的皇帝,但史书却不承认他。在《五代史》里,他被称为“庶人友珪”,这是他弟弟朱友贞做的好事,他称帝后便废早已自杀的哥哥为“庶人”。而朱温在后来的史官那里也并不是什么皇帝,甚至根本就没有后梁这个朝代。
父子二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命运,无非是两个人都开了各自领域内的先河。
朱温篡位于唐,使得五代称帝者多如牛毛;朱友珪弑父,从他以后,五代人常常把杀父当做儿戏,父子二人都乱了三纲五常。
有其父必有其子,朱温杀了唐朝皇帝而称帝,朱友珪自然也不例外,杀了后梁皇帝称帝。不同之处在于:朱友珪在背上“不忠”的罪名时还背上了一个“不孝”的骂名。
朱温临死前说早就知道朱友珪要造反,事实上,晚年的朱温看任何人都像造反的样子。如果不是自己做了那么多丧天理、没人性的事,他至于那么多疑吗?!
朱友珪以臣子身份杀了皇帝后,其作乱行为不久就有人效仿了。他的兄弟朱友孜总觉得自己是做皇帝的料子。因为他和项羽一样,也长着双瞳。贞明元年(915年),也就是朱友贞把皇位从他哥哥手上抢过来的第三年,德妃死了,朱友贞正在痛苦中。这时,这个双瞳兄弟觉得时机已到,就派了一个愚蠢的刺客去杀哥哥。想不到,哥哥命不该绝,当时正做着一个有人杀他的梦。忽然惊醒,看到一把大刀正要摘自己的脑袋,慌忙抽剑,习惯性地说了一句:“又要兵变!”
是啊,朱家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发生得有些频繁了。朱友珪与刺客周旋了半天,刺客见不是对手就想跑,被他从后面赶上,刺伤在地。严刑拷问之下,朱友孜浮出水面。这个双瞳兄弟就这样被哥哥杀掉了。
他的死又导致了另一个对后梁非常不利的后果。那就是,朱友贞觉得兄弟们太不可信任了,只有经常跟自己在一起的奸臣赵岩、张汉杰可以相信。信任此二人是后梁败亡的一个主要因素。
如果用连锁反应来解释,那么事实正是:朱温杀唐帝而淫导致了朱友珪杀朱温,朱友珪杀朱温导致了朱友贞杀自己,朱友贞杀朱友珪又导致了朱友孜杀朱友贞,朱友孜杀朱友贞未遂导致了朱友贞信任奸臣赵岩、张汉杰,最后导致了后梁灭亡。
似乎有些乱,那么,我们用反向推理法来说:后梁为什么会灭亡?因为朱友贞信任奸臣。他为什么要信任奸臣?因为他的双瞳兄弟想杀他,所以他不再信任朱家的任何一个人。他的双瞳兄弟为什么要杀他?因为双瞳兄弟见过有人杀皇帝,还见过朱友贞就杀过自己的兄弟朱友珪。他为什么要杀朱友珪?因为朱友珪杀父亲。朱友珪为什么要杀父亲?因为父亲是个混蛋。
结果就出来了,朱温是罪魁祸首。从这一点上看,朱友珪背上“贼子”的骂名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冤!但看到后面的一切,就觉得这个骂名给他实在是“实至名归”。
当初,朱温任宣武节度使,巡至亳州时,与一名营妓产生了感情。一个多月后,朱温要离开亳州,该女人却说:我已有了身孕。朱温想,有就有吧,我家里也是有老婆的人,而且贤淑明理,于是就在亳州给她安排了房子。一年后,该营妓派人来告诉朱温,生下了一子。朱温大喜(男孩长大后可以打仗),便给其起名为“遥喜”,意遥遥欢喜之意。这个叫“遥喜”的小孩就是后来的朱友珪。
“独眼龙”李克用(1)
李克用一生下来就有一只眼睛失明,可史书上却没有说是哪一只眼。但从此人箭法奇准,又根据人的拉弓习惯来猜测,失明的应该是左眼。李克用是沙陀人,本姓朱邪。他们一家从唐太宗时起,就世世代代效忠于唐室。十四岁那年,他借了父亲镇压农民叛乱有功的光而被封为云中牙将,又被赐其家族“李”姓。
二十一岁那年,也就是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李克用杀掉了代北水陆发运、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原因就是这个汉人克扣军粮。火气十足的沙陀士兵如何能忍受。李克用杀了段文楚后,手下将士便上书唐僖宗,请求任命李克用为云州防御使。唐僖宗大怒,派兵###李克用。但此时,各地农民军纷纷而起,唐朝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先剿杀农民军。至此便默认了李克用大同军节度使的身份。
待国内稍稍安定,唐僖宗又下令###李克用。乾符六年(879年)春,朝廷命昭义军节度使李钧为北面招讨使,联合幽州等军进攻蔚州。但被李克用所败,李钧中箭而死。第二年,唐廷派元帅李涿率兵数万,再伐李克用。李克用与其父抵挡不住,率人马逃往北边的鞑靼部。
李克用二十五岁的生日就是在鞑靼部落里过的,因为鞑靼总看这个“独眼龙”不顺眼,所以处处提防他,让他二十五岁的生日过得很不开心。不久,黄巢自江淮北渡,矛头直指长安。唐僖宗在向四川逃跑的路上以皇帝的身份赦免了李克用的罪,令其南下征剿黄巢。
李克用凭借自身和手下“鸦军儿”的骁勇善战,不久,便将黄巢赶出了长安。唐僖宗大喜,封其为河东节度使,同时受封的还有他后来的死对头——宣武节度使朱温。从此,河东以太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便成了李克用的大本营。彻底剿灭黄巢后,李克用开始扩展自己的势力。但此人扩张地盘的方式却是按照沙陀人的习性进行的,那就是抢劫。“鸦军儿”简直就是一群强盗,走到哪儿抢到哪儿。这些沙陀人似乎不善于种粮食,更不善于让百姓种粮食。所以,当年任何人看到李克用和他的手下都吓得关门藏起一切可以藏的东西。
895年是李克用的幸运年。当时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去世,他的两个儿子王珂与王珙为节度使一职争得不可开交。李克用希望唐昭宗把节度使之位授给王重盈的大儿子王珂——也是他的女婿,可凤翔的李茂贞、邠宁的王行瑜和华州的韩建认为这是李克用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就叫唐昭宗立王珙。
此时的唐昭宗仿佛是在两个鸡蛋上跳舞,当时的藩镇主就像是疯狗,稍不如意自己就会被他们咬到。昭宗躲在寝宫里想了两天,才想到一个好主意。先派宰相崔胤为河中节度使,过不久又把崔胤调回,让李克用的女婿王珂继其父职。李茂贞、王行瑜和韩建大怒,联合起兵奔长安就来了。唐昭宗就求李克用。李克用也起兵,向长安杀来,并向朝廷上书请求###三镇,同时又向三镇节度使发了征讨的檄文。李茂贞三人听说“独眼龙”居然这么狠毒,就原路返回了。
但李克用却不甘心,他正想把李茂贞三个人一网打尽,收其土地呢。他先攻陷绛州,把支持王珙的弟弟王瑶斩了。又与女婿王珂联合击败了同州王行约,王行约跑到京师,大喊大叫:“十万沙陀来啦!”
其实他这样叫的目的就是想以躲“独眼龙”为借口把唐昭宗弄到自己的领地邠州去。李茂贞也来凑热闹,叫义子李继鹏想办法把唐昭宗骗到凤翔。一时间,京师大乱。唐昭宗还算聪明,见两个人都不是好东西,便带领着文武官员跑到了离京城不远的石门躲避。同时,这位大唐皇帝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叫李克用救驾。该年八月,李克用进军渭桥,王行约和李继鹏先后逃出长安,唐昭宗这才回了京师。该年十一月,李克用乘胜击破邠州,又希望昭宗降旨击杀李茂贞。唐昭宗觉得玩大了,就派人慰劳李克用,并拜其为“忠正平难功臣”,封为晋王。这样,河东(黄河以东,今山西一带)以太原(今太原西南)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便成了李克用的地盘。也就是从被封为晋王起,凭借着“晋王”这块招牌和获得的大片土地,他才开始了和朱温的争斗。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7851皇陵全攻略:来龙去脉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独眼龙”李克用(2)
李克用后半生的时间什么都没干,全放在和朱温打仗上面了。直到朱温已称帝,他还是在和朱温叫板。天下大半人已经开始使用朱温所定的开平年号,他却仍旧把唐昭宗时的老皇历当成自己的纪年法。
并不过分地讲,李克用把一生都献给了打仗事业。此人似乎从来没有消停过,靠着强大的战斗力,他兼并了许多地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一点治理的能力都没有,致使已经兼并或表示臣服的地区又常常叛离而去。往往是他征服了一个地方,刚一出城,该地的人又反叛他了。
他手下的那些穿着黑衣服像一群乌鸦似的士兵的无恶不作也让他大为头疼,但他就是找不出可以解决的方法来。有人告诉他,军纪很重要啊,不能走到哪里就抢到哪里。他闭着一只眼说,这些人之所以跟着我是因为每次打了胜仗就会有东西可抢,你不让他们抢了,他们还会跟着我吗?
又有人给他出主意说,我们可以种粮食,用粮食换钱,再用钱来买好东西。李克用睁开一只眼道,现在天下这么乱,仗还打不过来,哪里有时间种地?
也正是基于“一只眼看世界”的思路,在898年以后,他屡屡被朱温戏弄,几乎差一点就放弃老窝太原逃跑。
901年其状况更是惨不忍睹,他被朱温截断了南下的通路。河中节度使女婿王珂向他求救,但他已经自身难保,就咬着牙给女儿去信说,若支撑不住就开城投降。女儿倒是很听话,果然投靠了朱温。河中一失,李克用彻底无力再与朱温继续抗衡,一直到他死,也没有一次反击朱温的战斗。所以,他临死的时候心里觉得窝囊透顶,后人觉得这是他“壮志未酬”。这样一上升高度,他死时留给李存勗的三支箭也便有了象征意义:一支射刘仁恭,因为当时刘仁恭反叛他并占据幽州,想要图朱温,就必须先图刘仁恭之幽州;另一支射契丹,因为朱温刚一称帝,这个和他多年是朋友的契丹就抱着老梅去见朱温;最后一支肯定要给朱温了,这个家伙把自己弄到何等田地!
如果说李克用是忠君爱国,那么这三支箭就是要后人复兴大唐。但是,这三支箭似乎还有别的一层意思。前两支箭似乎都是为了最后一支箭而射的:灭刘仁恭,因为他阻挡了射朱温的路;灭契丹,因为它是朱温的好伙伴。
幸好,他的后代很争气,朱温的后代很不争气,这三支箭才有了拿到史书上来谈的意义。不然,只能将他看做是一个临死前被人家逼疯了的老头在拿着三支箭搞巫术。
李克用打了一辈子仗,手下猛将如虎,士兵如狼,何以会怀着一肚子窝囊气死去?大概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他只善于开拓,不善于守成。第二,他对手下每个人都持怀疑态度,包括他收的八个义子,最骁勇善战的李存孝就是被他逼造反的。他另一个义子李存信只是因为被他训斥了一顿,就吓得病死了。如此可以看出此人对待下级的作风。第三,滥杀。做他的手下时刻都担心被杀,武将还好一点,有可能死在战场上博得一英雄称号,文官就倒霉了,除了出意外和病死的,大都把脑袋交给他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似乎并不那么透明,因为他是沙陀人,是夷族,所以每每不让朝廷放心。朝廷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削弱藩镇主的势力时,名单里每次都有他。他的忠君爱国思想始终得不到朝廷的承认,可朝廷一旦有事,首当其冲用的肯定是他。
当朱温将唐昭宗挟持到洛阳时,李克用哭了,跟手下人说,皇帝老儿从此完了。其时,他已经无力救驾了。
据说,李克用初当晋王时,淮南的杨行密想看一看这个少数民族到底长什么样,就派了几个画师去太原,见到李克用后将其画下来。李克用事先得到消息,把那几个画师捉住了,想要五马分尸,但手下人说,不如就叫他们画一画,画完再杀也不迟。
李克用想了一想,就跟那几个人说道:“看到我的这只眼了吗?是瞎的。你们来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独眼龙”李克用(3)
第一个画师战栗着画完了,李克用拿过来一看,是他拿着把扇子“半遮面”。这显然触怒了他的武人本性,以污蔑自己附庸风雅之罪拉出去砍了。第二个画师也颤抖着把画好的画交给他,画中的他拉弓搭箭,微闭一目正观箭之曲直。李克用大笑,将这位画家放了。从此,“独眼龙”之名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但他显然忘了一件事,射箭时缺一只眼是好事,可巩固自己的势力也用一只眼去判断,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纵观他一生所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他不但缺了一只肉眼,还缺了一个心眼。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7851皇陵全攻略:来龙去脉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死于乳浆的李存勗(1)
926年三月,时任后唐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的李嗣源趁镇压叛乱时造反,不服皇帝李存勗的统治。李存勗亲率部分军队去征讨李嗣源,但在路上,许多士兵都跑进李嗣源的阵营里,同时,李嗣源又占据了大梁,李存勗只好返回洛阳,准备联合他的长子魏王李继岌西征归来会兵一处,再进剿李嗣源。想不到的是,就在四月一日这一天,兵变发生了。
在此之前,李嗣源的先锋石敬瑭带兵逼近汜水关。李存勗火冒三丈,再加上众大臣的乱哄哄,李存勗决定亲自率军赶去扼守汜水关。四月一日这一天,他所统帅的骑兵和步兵按照他的命令,在洛阳城外等候出发。李存勗一早起来,和武将们吃早餐,忽然听到宫城兴教门外一片喧嚣声。他急忙拿起武器,带贴身的骑兵侍卫前去查看。到中左门,只见他的亲兵领导人郭从谦正领着他的亲兵向他冲来。
李存勗气得哇哇怪叫,大骂道:“你这个戏子也敢造反?!”
郭从谦本是一戏子,因为嗓子好,所以被热爱戏曲的李存勗收留。李存勗见此人不但能唱,还能打,就让他做了亲军领导人。郭从谦除了善于唱歌,还善于拉拢势力。他先认了后唐大将郭崇韬为叔父,然后又跟义父睦王李存勗打得火热。当郭崇韬被李存勗的皇后杀掉后,他在部属中为郭崇韬鸣冤叫屈。李存勗知道后,把他叫到面前,训斥道:“你跟老郭的关系我早有耳闻,他活着时你亲近他也就罢了,他现在死了,你居然还这么亲近他,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郭从谦冷汗直冒,从这以后,他对李存勗是又怕又恨。李存勗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给郭从谦看,总有一天他会杀掉郭从谦。郭从谦只好暗中鼓动亲军,对李存勗极尽挖苦之能事。这一天,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发动了兵变。据说,这位郭艺人发动兵变的初衷是想拥立自己的义父当皇帝,可他不知道早在两个月前,他义父就被李存勗处死在洛阳宫中了。也就是说,这位艺人发动的兵变没有目的,纯粹是瞎胡闹。
李存勗骂完他,就一马当先,带领侍卫冲杀过去,将郭戏子和他的叛军赶出门外,并迅速关上了大门。郭从谦可不是善类,在门外又重新组织人马,见攻不进去,就开始放火。火势一大,李存勗的守卫全都跑了,郭戏子又杀进门内。李存勗与剩下的几十名侍卫(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宦官和戏子)拼死抵挡,在乱战中,不知是哪位英雄,向李存勗的脑袋射出一箭,李存勗听得风声,慌忙躲闪,可惜,没有闪过,箭正中其面门,痛得他哇哇怪叫。众侍卫赶紧把他从城楼上扶下来,拔出箭来,血柱直冲苍天。
李存勗流了太多的血,忽然觉得口渴。侍卫急忙跑进宫里跟刘皇后说了这件事。这位刘皇后正在收拾财宝,准备逃跑,听说丈夫中了箭,也不去探望,只端了一碗乳浆,叫侍卫给丈夫喝。
这位皇后肯定不懂医学,因为人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一旦接触到奶浆,就会加速死亡。果然,李存勗喝完这碗乳浆后,就一命呜呼了。
几个戏子很怕乱军进来侮辱主人的尸体,就把尸体拖到一平台上,在上面扔了一些李存勗生前摆弄过的乐器,一把火烧了。
李存勗是后唐的建立者,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在前半生,他用热血与勇气打造了一个国家;后半生,他用乐器和吝啬摧毁了一个王朝。
李存勗是晋王李克用的长子,从小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超人,所以,武夫李克用很是宠爱这个孩子。他十一岁那年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随父亲到长安向唐室报功。当时的唐昭宗一见到这个小将,就深深地喜欢上了他,先赐赏他翡翠盘等珍宝,然后抚摸着他的背说:“这孩子真是长相出奇,日后必定是国家栋梁之才,到时可千万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忠啊!”
过了些时候,唐昭宗看着李存勗,对别人说道:“此子可亚其父!”李克用急忙谢恩,谢皇帝赐儿子大名。从此以后,李存勗又被人称为李亚子。
死于乳浆的李存勗(2)
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勗于同年同月袭晋王位。丧事办完后,他的叔叔李克宁想要造反,被他设计捕杀,同时率军击败了想要来趁火打劫的后梁军,解了潞州之围。朱温看着自己的军队死伤无数,说道:“生子当如李亚子。他袭位,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儿子与他相比,简直猪狗不如!”
得胜后到太原,李存勗开始施展自己的治内才华。他先任命李存璋为河东马步都虞侯兼军城使,负责整顿军纪。李存璋立即部署,打击扰乱军纪的将士,诛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