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袍-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昨日荣王更多是为李嗣业说情,没有太详细的战报。战后必须要统计,要了解,然后才能写清楚,所以比昨日的慢了半日。昨日算是捷报本该如今日这样宣扬,但是因为特殊原因只能密报,而今天的战报就详细的多了。

    “安禄山密使史远投靠朝堂,密报李嗣业安禄山欲叛,将军遂亲点五千安西壮士披铁甲,持唐刀,骑大宛良驹,日夜奔驰前往潼关而来,半月即至荣王大营。”

    “高仙芝封常青诈降叛军,约定献关。密报荣王。”

    “边公豪言,愿和叛军死战。”

    “荣王令全军前移潼关后,准备随李将军破敌,自愿为潼关一卒。全军奋勇。”

    “高仙芝斩信使,李将军跃马出,一合斩贼将,全军旋即突出潼关,五千铁骑向前,将军连破敌阵无人可挡。”

    “荣王于城头擂鼓。”

    “高仙芝封常青二将左右而上。”

    “李将军于阵中斩河北贼将无数,贼胆寒。”

    “荣王令全军出关,决死一战。李将军武勇无双,单枪匹马杀至安禄山旗下,斩旗,安禄山狼狈而逃,十万大军瞬间崩溃,哀嚎遍野仓皇北去。”

    …………

    “你是安西?”

    “回陛下,安西节度使李嗣业帐下亲卫折冲。”

    “李将军如何冲阵。”

    “持陌刀破阵,敌军无人可挡将军抬手一刀,全军上下亲见将军单骑突前,遇一阵斩一将,撞入之后陌刀狂舞,破开缺口我等随即蜂拥而上。敌军一破再破。”

    “………敌军弓弩?”

    “将军冲阵,敌军羽箭不透,转眼就被将军杀至,最后,叛军见将军就四散。潼关前一道血路从关门处,直指当时安禄山所在,长有近十里,沿途俱是叛军人马尸体。站于潼关上荣王言,当时看将军破阵,如破浪而行,敌军纷纷落马,如霸王再世。”

    满殿瞠目结舌。有贱。人又开始很职业的怀疑:“乱箭不透?李将军可负伤?”

    “无伤。”

    “怎么可能?”

    安西信使大怒,当庭而起:“是潼关上下军马亲见!”

    精锐悍兵眼中杀气吓得多嘴的家伙连连后退解释:“实在是将军太过神勇,非人也。”

    玄宗也扶住了额头,战报写的像传奇小说似的,唐初不算太远,开国奇闻流传不少,但还没到后世那么离谱,便是开国诸将,乱世英豪,哪怕上数三国也没有谁能这样吧?

    这可算不上什么突袭了,最多是信使被杀刺激了对方一下,旷野上骑兵出关而后突击中军,相距近十里,隔数万大军,这不是阵前斩一将啊!

    天子再问,士兵再说,反复只是将军如何杀敌,反正只是敌军不能伤。

    突然城外又有信使至。

    传进,是安西十万精锐已近,告知长安天子,即刻过长安去潼关,为天子击贼,为大唐平叛。

    天子激动归激动,立即令在朝廷郭子仪等出发,带部分长安士兵前往,而后令各部皆归荣王总领,李嗣业为副。

    郭子仪狐疑的看了下天子,见他突然令高仙芝在李嗣业下,也不多嘴了,因为他突然明白了些什么。安西兵马至,要自己去干吗的?还要说么?分兵,分权,相信马上有密旨于荣王了。

    他随即出发。

    殿堂内还在讲。天子还在反复问。安西士兵口干舌燥了就喝水,喝水完了谢恩,谢恩完了天子继续问,他继续讲。

    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终于把当时战况全说清楚了。

    除非荣王和他合作起来扯谎,而这个家伙胆敢胡说八道,而且极具想象力,心理素质极其的好,不然,一切就是真的。

    安西李嗣业真是个超级的疯狂的,还是无敌的家伙!

    “若在开国时,有李嗣业于太宗帐下,诸将未曾从龙,凌烟群臣不知道对阵时会被他斩杀多少。”玄宗突然失心疯了似的,打了这个一个比方。

    群臣立马集体无语。

    安西精锐翻了下眼:“李将军是无敌的。”

    你小子意思是说凌烟阁上的,假如当年遇到李嗣业就全完了?玄宗放声大笑,笑着笑容,忽然心中一紧,李嗣业当真有颠覆天下的武力,以及个人魅力。

    荣王还嫩!

    突然的,玄宗一拍案:“传陈玄礼。”

    不久之后,群臣集体打滚,因为玄宗居然要御驾亲征至潼关,总领大军,犒赏全军,而后亲自破贼。

    文官们不傻,知道天子心思,但是也不能这么冒险啊!

    打工的玩命的表示自己忠诚,千万不能让老板去冒险。老板却非要去,最后有员工代表说自己替老板去,老板冷笑,就你这个瘪三和李嗣业去斗?

    最后。。。。。。。。。。。。。。。。

    玄宗发怒了,这才安静下来。

    陈玄礼立即出去准备,整顿兵马,玄宗也豁出去了,长安只留一万守军,其余兵马尽数跟随天子开拔。杨国忠随行,还不提报告前面。

    郭子仪那边人马也等待天子一起。

    天子也不是真冒险,首先他认为李嗣业还算忠诚,第二他认为自己儿子没问题,第三他认为自己还算有些威望的,第四他手下的还是有可打的,比如郭子仪,虽然全国人民包括郭子仪也知道单挑绝对不是李嗣业对手,群殴也是挨打的份,但是还算能打一点。

    最后,天子认为,现在几股势力一起,自己也正好可以收了兵权和兵心。想当年自己还是可以的,现在也不算老嘛。

    于是,长安军马开始整顿。

    准备前军的犒赏也开始准备,比如那些御史啊就要捐款了,王爷们也要捐款。

    唐玄宗在这个时候可不是慈禧太后,也不是崇祯,他说话还是管用的,现在李嗣业大胜了,外边知道是玄宗的人,长安也是玄宗的人马多,他还有天子的名分,现在他带头捐款,不识字可以,不能不识数。

    何况潼关战报已经调动了全城热情。

    大家踊跃的很。

    于是长安就这么穷折腾着,两日后,后面继续准备,前面军马已经出动,玄宗御驾前往潼关了。

    太子,监国。

    大军在外,即刻到自己手中,国相随行,下面群臣也没兵马做不来乱,玄宗发现自己出去走走才是对的,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嘛。

    安胖子叛的好啊!

56回 河北

    天子带领着长安的一大半力量向着潼关而来。长安已经无需防守,他对李嗣业击败安禄山是有绝对信心的。

    但是他对李嗣业的忠诚,已经失去了信心。

    安禄山之后,大唐最大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手握数十万精锐,举国民望无双的李嗣业。

    一个叛贼的尸体上,站起了一个更大的隐患,这是何等的讽刺,玄宗心中已经越发的担心。但是还无人可说。

    越是近他的人越知道这个担心,比如高力士。

    整日看着天子,看了这么多年,他也吃饭,也睡觉,也会发火,也会抱怨,也会有不雅的举止,天子在高力士的眼中和凡人没有任何的两样,甚至可以说,天子就是高力士最熟悉的人,熟悉到几乎没有什么畏惧感。

    之所以恭恭敬敬,那是因为多年的习惯,和做奴才的基本职业性,而非内心的畏惧。

    安禄山之乱以来,曾经英明的,令人畏惧的君主最后一道光环被剥夺了。在高力士的眼中,现在的玄宗不过是个昏庸的,疑神疑鬼的垂垂老翁而已。而那个强悍的当庭要殴打文官的武将,那个西域名望无双的统帅。

    高力士最近脑海里,反复总在想着战报上的一切。

    荣王,不会撒谎,荣王是什么脾性高力士很清楚,从荣王的战报口气,从安西报信士兵的骄傲眼神中,高力士发现,那个强悍的顶天立地的身影已经遮盖了大唐的版图。他曾经在这个老翁的面前跪倒过,可是回想起他单膝点地时,他的头颅或许低下过,但是他的脊梁始终是笔直的。

    眼神也从没闪躲过。

    君王,或许该是那个样子的吧?

    高力士也在思考李嗣业是不是会反的问题,他也不知道怎么了,他甚至有些隐隐的期待,或者是腻歪的了深宫里的一切,高力士从杨国忠心思起了变化的第一刻起,就感觉到了一种变化即将到来,而且不可逆转。

    可是他没有说什么,更没有阻拦。

    出长安的时候,他悄悄回头,他甚至感觉到,这是身边那边老翁最后一次这样出行了,余晖照耀在城墙之上,一片血色荡漾冲天。

    此去不祥!

    而此时,潼关。

    两个人先后到来。一个来自杨国忠,一个来自高力士。他们都在告诉李嗣业将军,天子将至,隐匿动向,只为效仿汉高祖旧事。

    封二问怎么办,他现在更像个幕僚而不像领军的大将。一方节度。

    高仙芝则表示了沉默。他知道,自己是做过李嗣业上官的人,而李嗣业的雄起已经不可抑制,自己做什么都难以洗去李嗣业的记忆,自己也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投效。

    高仙芝不认为李嗣业会扶住荣王,就算是也不过是走曹操的路而已。他自然无法知道李嗣业已经不是真正的李嗣业。跳不出时代的他现在靠着数十年官场的经验,做着自己认为最保险的举动,那就是在摸不清换了位置的李嗣业现在的心态之前,自己低调,帮助,多做少说,实在不行,第一时间交付所有的权力。

    而他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让他悲哀的是,自己的属下们居然欢欣鼓舞,让他高兴的时,李嗣业对自己的恭敬没有什么做作之处。他已经老了,大唐的名将现在只想安度余生,用这次投机换取家人世代的平安就够了。

    边令成这死人妖已经彻底的放弃了自己半生以来,对猛男的哀怨,君王是君王,君王不要的话,自己也不能太热情,何况怎么看李嗣业也对自己没那种兴趣,现在的他正经多了,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对李嗣业的死心塌地。

    所以他什么也不说,只在心中偶尔哀叹已经年老色衰,若是当年风华正茂,香气满身时,将军是否会垂怜?

    “草你大爷的,想什么呢?”李嗣业对这把老筋骨依旧不客气,反正死人妖早就适应了这个方式,一天不打,他就惶恐难眠,打了之后就一点心事没有了。

    所以骂完之后,李嗣业踹了他一脚。边令成才从流年哀叹里醒来,看着李嗣业忙赔笑道:“将军说了什么就是什么。”

    封二懒得搭理他,只问李嗣业:“将军,决断。”

    “请高将军,荣王守潼关,某和你一起率领后路大军,出关和叛军决战。安定河北!”

    “将军说笑了。”封二脸色沉重:“高将军心气已颓,荣王年幼无胆,将军和我出关,恐怕不得归。”

    高仙芝也不发怒,看着自己多年的手下道:“封二,且听他的主意。”

    封二面无表情,从下决心收拾玄宗起,他就不再笑了。同时,也抛弃了过去的一切,眼中唯有天子,和未来的大唐掌舵人李嗣业。

    “名不正则言不顺。大军出关,高帅荣王假意奉承,白晓德带领死士藏于关内,择日开门,别忘记了还有杨国忠,高力士相助。现在,普天之下知某平叛立功,天子出手,某才好出招。若无名分,日后不得安宁。”

    封二不说话了,他明白了李嗣业的意思。

    而更明白了,李嗣业是绝对相信高仙芝的,他留下高仙芝,是因为不管怎么说玄宗对已经失去军心的高仙芝,无法下手,而有他在,荣王才时刻记得梦想,不会再屈服,然后出卖。

    果然,李嗣业又道:“边公阴柔,能说回道,婉转告知荣王,他别无退路。”

    阴柔?边令成心花怒放,连忙答应。

    随即李嗣业令散了,却留下了高仙芝,而后道:“高帅,不要和杨国忠高力士再有联系,一旦不对,某大不了率军回头,潼关守军再多,未必敢战。另外,小心防备一人。”

    “郭子仪。”

    高仙芝讶异的看了一眼李嗣业,缓缓的点点头:“李将军事无巨细尽在心头,大事必成。”

    “一力降十会而已,不是安西大军尽归心,也不敢这么托大,大唐除了高帅之外,再无他人能对某有一丝一毫办法。”

    高仙芝笑道:“安西军心尽归于你,早十年某还成。”

    李嗣业也笑了:“看到高帅能如此说话,这才心中痛快啊。”

    “是嗣业还没有变啊。”高仙芝叹了口气站了起来,认真的道:“潼关有我,若是有变,请照顾妻儿。”

    “自己照顾。”李嗣业不答应。高仙芝一愣,终于死心塌地。

    又几日。

    高力士等无消息,而天子却得知李嗣业率领安西军出关了,轻装出关去找安禄山。天子一愣之后,随即令再问详细,他派出的是杨国忠。

    杨国忠心中冷笑,驱马至潼关,趾高气昂入内后,盘问观察,心中已经大概有数。果然边令成请左右退下,随即告知大概。

    杨国忠当即报天子,潼关诸事。

    天子得知李嗣业和封常青当真带了一大半的军马,和少量的粮草向着河北杀去,潼关荣王高仙芝边令成说话。

    当即加速前进,在高仙芝等的接驾之下,蜂拥入关。

    而后,叫来诸位详细询问,潼关上下自然不知高层计划,而天子耳目不过杨国忠边令成高力士,一一问毕,再无心事,遂令犒赏驻军收拢人心。

    再立即架空高仙芝兵权,虽然他已经没有什么人马了,令陈玄礼把握潼关。

    安西系也暂时没话说,毕竟这里是天子说了算,而天子在潼关,守卫工作也轮不到安西人马,边军是打仗的。

    至于高仙芝,主力已经随李嗣业出去了,留下的也是疲惫老兵,这些老兵此次平叛之后就要解甲的,所谓兵权等于没有,无所谓。

    天子再令郭子仪把握全军,即刻出去追上李嗣业部,请李将军回头面圣,接受嘉奖。没有令封常青回头,天子也有计划,如李嗣业回来了,郭子仪在大唐也算有威望,封常青还是比不上他的。而安西兵马得知李嗣业受到大封赏,自然归心。

    现在郭子仪去打安禄山也是一句话,打完了也会有些掌握度了,再分了安西系的将领,一年内,大唐隐患也就彻底没了。

    现在就是担心,李嗣业不回头。

    不过看潼关这幅模样,以及李嗣业带的粮草数量,天子怎么也不觉得李嗣业像个要反的样子。

    杨国忠也低调的很,他现在也没底李嗣业想干嘛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可比天子知道李嗣业,李嗣业不想反就算了,想反的话,再怎么想办法也没用的。

    自己示好够了。高仙芝这边暗流露的态度让他知道,天子注定要遇到麻烦,但是在那一刻到来之前,杨国忠可不想出头,免得荣华富贵没有,却死在前面了。

    天子的命令下,郭子仪出关去了。

    而河北境内,安禄山这个时候算是倒了血霉了。之前一战之后,他以为自己能再收军心,可是没想到史思明那混。蛋,居然因为自己传话骂了他几句就急了,靠,你家大侄子搞的我们这么惨,还不许我抱怨?

    偏偏他儿子还给了他一刀!

    ………红票啊,呵呵

57回 抽刀

    河北乱。

    史思明安禄山分手了。双方在打口水仗,而安西的强悍也让当时参战的士兵们胆寒。尤其是被放逐回去的汉人们,整个河北在传说着那一战的场面,人心反复间。

    各路胡人刚刚抵达之后,就知道了战斗过程,无不觉得后悔,自己这么眼巴巴的跑过来干嘛呢?却又回不去了。

    安禄山大发雷霆的闹翻了史思明。更让他们看不到希望。

    而安庆绪听说自己的父亲意图在这个时候称王,他自己说是要安定人心,安庆绪却知道,自己的老子是想过把瘾,他已经心寒了。

    安庆绪咬牙切齿,生存还是毁灭?

    生存,为了自己的生存要把一切彻底的毁灭,毁灭!连夜秘密召集自己亲信部下,整个河北人马因为李嗣业一战,已经对安禄山失去了信心,他们不会想到是自己的胆怯无能,无法阻拦李嗣业,他们只知道,大军死战的关头,李嗣业就要突破。

    而大军就要打的唐军崩溃了,可是安禄山没顶住。

    没有亲自面对李嗣业陌刀的他们无法体会那一刻安禄山的肝胆俱裂,隔了万军就笼罩在自己头上的杀气,他们体会不到,他们现在只认为安禄山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乱世之中强者为王,相比较安禄山,安庆绪的年轻,强壮,进取,更让他们欣赏。

    作为安庆绪身边的人更是这么想的。老头子已经老了,不过那一步该怎么走,他们只能等待。安庆绪没有让他们失望。草原而来的血脉里流动着无数王帐刀光的往事,安庆绪告诉他们今晚军变。李嗣业再强强大不过这么多人马。

    现在大唐对李嗣业的支持也有限。

    何况安庆绪相信李嗣业一定也有和自己一样的野心,他告诉自己的手下们,不是史远没有说服李嗣业,一定是史远说的太好了,所以李嗣业不愿意为嫁衣,他自己亲自来了,不然怎么解释自己兵马刚刚到潼关,李嗣业的人就从万里之外的安西到了。

    最少,我部在起兵的时候,李嗣业就动身了!

    自己的父亲是个蠢货,他放出了一头魔鬼。既然如此,那么现在考虑的是怎么和李嗣业相处。是做对手?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反唐,所以在这个阶段,其实不是对手。

    而到第二个阶段,安庆绪告诉大家,李嗣业若可行,为何不投效?若不可行,为何不灭之?现在掌握了河北话语权,无论如何李嗣业也不会小视这支兵马的,那么自己完全可以去接触,去谈,大家还是有退路的。

    而跟着老头子,那就一条路走到黑了,现在称自己为王?是要做举国的靶子么?其他不说,假如李嗣业真的发疯了,忠诚大唐,那么史思明觉得前途不明,干脆反戈一击,举国之力对付河北一路,大家都会陪着那个疯子死无葬身之地。

    安庆绪的话,安庆绪对时局的判断,分析,以及他的心态,还有对属下这负责的言论让部下们全放心了。大家决定跟着安庆绪干。

    于是当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