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前进,别看那些王八蛋跑的快,时间一长,我们滚动前进,他们跑到跑不动了,我们的部队也追上来了。
忽必烈还在跑。
皇帝的装备可不是盖的。护卫大群,战马成双,很能跑。
可是怎么跑的过实际上现在六条腿两个**的怪物沈烈呢?沈烈不过是猫捉老鼠似的游戏着,残忍的追逐着元人,慢慢的虐杀他们。
有忠于忽必烈的武士回头玩命。
沈烈杀了他们再继续,二千多沈烈直属的,最强壮骑术刀术箭术最好的骑兵跟着,他们的装备也是最好的。
这二千人浩浩荡荡的在山野间驱赶着元寇,听着沈烈的命令,一次次的靠近,杀戮,后退。
忽必烈几日不眠不休,他记得上次自己这样还是在西征之时,转眼不过数年,自己就落到如此地步!如今自己回到大都是不是能抵挡的住他们的进攻?元人难道要再次回到草原么?汉人会不会杀向草原?
五十万宋军啊,不过其中一路,这样铺天盖地的人马,和装备,宋朝是变戏法的么?几年之前他们可还是破破烂烂的一群!
第二日。
忽必烈受够了。
他已经跑不动了。身边的卫士也仅仅剩下不到三百。后面的宋军却还有二千,可怕的是,那个家伙还在。
卫士们也心死了。有杨无敌在,是打不过的。现在还跑不掉。
人到死,太多的心思翻了出来,根结在忽必烈身上,难免有士兵想反水换取自己的性命,沈烈还在后面大呼小叫:“慢点,你他娘的累死我了。慢点啊。马儿不吃草啊?”
“贼子辱人太甚!回头决死!我堂堂大汗怎么能像个懦夫一样的逃跑?”忽必烈猛的拉住了本来已经要倒毙的战马,而后跃下战马。
身后的三百多卫士,有人停下高呼悲号,有人跃下保护他,也有人趁机向着远处而去。
几个元人回头恨的大骂,要拉弓射杀,忽必烈拦住了他们,回头看着沈烈越来越近,沉声道:“朕输的心服口服,但输的不明不白。”
“哦,半奴隶制度的社会输给了资本主义萌芽前夕的文明,是正常的。宋朝被你们灭了才是没天理,文明倒退怎么行。”
忽必烈张口结舌,这家伙在说什么啊?
“不懂了吧?哈哈。很深奥的,你不会懂的。”沈烈嬉皮笑脸的看着他,抬手几箭把他的卫士射杀几个,二千士兵包了上去。
忽必烈大呼:“给朕体面的死法。”
二千多骑兵包抄了上去,对着他的卫士而去。沈烈却一个人走到了忽必烈面前,士兵们包裹着忽必烈的手下向远处而去。
不多时已经再无厮杀之声。二百多元人,大部分被沈烈的部下擒拿,封了嘴丢在了周围。
大地上静悄悄的。
“十年了。真是累啊。不知不觉,其实时间对我又有什么意义呢?”沈烈叹了口气,撇了一眼面前的忽必烈。
他的手上,那枚戒指闪着微微的光。
仿佛感觉到了沈烈的到来,戒指好像在微微的颤抖。
看着忽必烈眼里的红色,沈烈走到了他的面前突然狠狠的一个耳光:“爽吧?听说你很喜欢汉家文化?那为什么要毁了他呢?”
忽必烈愤怒,脸颊肿胀,虽然口不能言,但是一只手指着沈烈,已经浑身发抖。
一股疯狂的怒气充斥在旷野之间。
戒指上一层黑气,鼓动着。眼看就要破出而覆盖对方,忽必烈的眼睛也越来越红。沈烈手动,劈手扯下忽必烈一只胳膊,戴上了戒指,发出一声狼似的嚎叫,压过了忽必烈痛苦的闷哼声,挥起一刀:“去死吧!”
轰的一下,忽必烈的人头飞起。
脖间冒出一股裹着黑色的血光。沈烈带着戒指的手突然伸出,狠狠的插进了那股血光内。他的铠甲两肩,和头盔上凭空冒出了三枚戒指。
连带他的手,一枚后世的,一枚二战的,一枚明末的,一枚现在的。
四枚戒指在沈烈眼中的一片七彩光照耀下,疯狂的打转着,混合了那片血色,渐渐的将其中的黑显现了出来,是一个小小的人头,牛头盔的人头在狰狞的笑着。
沈烈也露出一样的狞笑声,恶狠狠的看着那个人头,对视着。
一个他,一个牛头,笑的越发的欢快。
突然的沈烈招手,那残存的元人俘虏们被他拉到了面前,手中狂舞,刀光片片,一转眼二百多人头滚落,更大的一层血污爆起,笼罩了他们。
牛头在大口的吸着血气。
黑色的光则越发的鲜艳明亮。沈烈也在大口的吸着血气,狰狞的笑着:“再杀千万人!”牛头狞笑着点点头。
而后,渐渐隐去。黑色的戒指也渐渐的安静了下来。七彩神光逐渐消去。其余三枚戒指再次恢复成一枚。
凭空,一只素手现。
又一只。
手心相向,而后彩裙飘飘。
两枚戒指在她手心的光芒内翻转融合。刚刚的一幕一次次的在其中显现,一滴黑色从戒指内挤了出来,渐渐的飘向了沈烈。
沈烈吃惊的看着女娲。
女娲微微张嘴。
沈烈目瞪口呆:“吃?”
女娲嫣然一笑,摇摇头,突然沈烈明白了,抽出了自己演化的一弓,拉弦上箭,黑光滴在他的身前,渐渐融于那支箭中。
沈烈利箭指向西北,女娲微微的点头,叹了口气。
两枚戒指彻底融合的一刻。她翻手给它蒙了层黑色,与此同时,沈烈松弦,只看到一道黑光向着西北方向而去。
飞向天空无穷处,那么远却又清晰可见。
而后箭化为光,越发的粗大,如同天幕或是洪水一般,轰的一下向着西域一线卷了过去,沈烈站在那里,却能看的,那片黑潮汹涌西去,侵入大地融入骨骸,西域方向元军各骑士兵嗷嗷的狂叫着,在庆贺阿里不哥登基。
眼前再一花。
还是女娲一人,戒指就在自己面前漂浮着。
“戴上它,杀灭他们。不要心软。”
沈烈哈哈一笑:“不会心软的。灭尽西域元寇,荡尽天下,我所愿尔。”
“十五年后,我来接你。”
“好。你保重。”沈烈看着女娲笑道。
女娲开心的一笑,正要消失,沈烈突然问道:“我在这边能找个老婆么?长夜漫漫好寂寞的。”
女娲脸色一变,哭笑不得的瞪了他一眼:“随便。”然后立即消失了,走的非常的坚决,毫不停留。
沈烈耸耸肩。
突然听到了周围的士兵们在欢呼。
在他们的印象里,沈烈挥刀,忽必烈授命,神将再挥手,数百元人丧命,一切正常的很,纵然有些异常也在他们理解的,沈烈的神通之内。
“持忽必烈旗帜,提他人头传令各部,令元人立即投降。”
“传令天子,大军北上,立即巩固山东全境。王坚立即北上,立即夹取大都,太行山兵马皆出西向,配合王坚分部,注意西域元军动向。”
沈烈悠闲的回头。
魔王以为自己是他的代言人,掌握了世界,他黑色死气笼罩着西域千万的敌军之上,自己杀尽他们,魔王将再不怀疑。
想到那个恐怖的牛头,眼中的深邃,和邪恶。
沈烈打了个冷战:“狗日的蚩尤。”回去就揍他一顿,这简直是太可怕了。
而几日后。
宋朝境内已经知道,沈烈和天子率军击毙忽必烈的事情。
再半月。
整个元人统制下全知道了蒙哥之后,宋朝再灭忽必烈的事情。西域无数败亡国家的遗民们人心震撼。想不到过去认为弱宋的宋朝,却如此的厉害。
据说百万大军横扫中原?
元人弃守大都,仓皇北逃。宋军过开封,进河北,占大都,配合一部水师,夹击辽东。
大部份河山,此战之后已复。
然后沈烈要求国内官员立即准备移京于长安,军马尽数向西。准备和忽必烈余部再战,并传文西域各国,若敢犯宋疆界,不惜再战。
国内的城市重建,安定,收据流民,组建后备军队,设立防务,开垦复苏杂事一样一样,前后要做全了,要不下三四年的功夫才行。
沈烈令官员按自己意图制定三个五年计划。
后两个计划绝密封档,仅仅赵天子,丞相,以及新组建的内阁各大要员知道详情。
前一个复苏计划,倒是全民皆知。
发了战争财而后有回报国家的各大资本家族,各大工商组织立即全力配合,向着北方进发,这次江浙粤闽的资本力量北上,称之为经济北伐。
民间资本在强大武力保护下,在正确政策引导下,发出的力量是强大的。
元人以为的宋朝北伐后,需要起码的十年磨合期,在短短的一年内,就完成了。北方人民安定,欢呼王师。各路义军也绝无反叛,邀功等桀骜之意,全心归于宋朝军队建制,按着战前得到的番号开始,转变身份,执行军部下达的任务。
几次骚动甘肃境的元人,被王坚部打退。
从幽燕而下的元人,被沈烈部大败。
忽必烈死后三年。
北方南方安定,内阁决定,全国再次动员,西路由王坚部防备。而其余兵马,二次北伐,此次,要收复幽燕,将以后和元人的战线推到长城之外!
18回 理想
幽燕是宋人心中永远的痛。
北宋之前石敬瑭愿为儿皇帝,拱手相让战略要冲,从此中原日夜坦诚在游牧民族的马蹄之下。沈烈曾经在的历史时空中,整个宋朝从北到南,都是在艰难的压力下生存的,而生存空间在内外因素下逐步的缩小,直至灭亡。
其实宋人武功未必不强悍。
面对当时世界上最最强大的暴徒们,西域各国转眼灭亡,唯有宋朝坚持了很多年。可惜最终还是倒下了。
不过现在,有了超越元人的装备补充了彼此之前武力的差异,且民心士气高涨,元人已经不是不可战胜。他们开国之初,属于成吉思汗的最强武力已经在内耗和时光的侵蚀下削弱了很多,而宋人则得到了喘息之后,渐渐的起来了。
此消彼长。
内阁第二份五年计划藏着很多的秘密,但是唯有二次北伐不是秘密。连元人也知道宋人迟早要北伐,无论结果是成是败,宋人别无选择。
而元人内部分成两派。开创团队的人物们逐渐离开,后起者生于富贵死于富贵,他们觉得辽阔的北方以及西域足够了他们的生存,而中原的民族的强韧让他们头疼,忽必烈是很好的例子。能击败阿里不哥的忽必烈战死了,之前的蒙哥战死了。
没事情玩什么命啊?蓝天白云草原和牛羊还不够么?中原有什么好的?
还有一派自然是要南下,征伐宋人,打败宋人,恢复大军不败的光荣,以及消除帝国未来的隐患,而这一群是真正了解中原文明的人,他们知道很多的例子,知道南边那个民族的可怕,他们脚下的草原换了无数的主人,有的未必没有如今的元人强大。
可是最终,中原的民族还在那边,而自己已经取代了前人。草原上还有着很多融入了本族的,其他伟大民族的后裔以及他们祖先的传说在流传,可是比如突厥,比如曾经压在蒙古人头上的金,没有宋朝的牵制和强韧,金朝是可以将当年的蒙古击杀的。
这些他们都清楚,所以他们感到了危险,他们要求最起码要做出战争的准备,而不是直接走人。
他们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很多蒙古人的支持的,毕竟花花世界来去两回,就挂了两个大汗这样的耻辱,实在让骄傲的成吉思汗的子孙们趾高气昂的同时,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几次忽必烈余部的出击,被宋人扯的稀烂,同时灭去了一部分坚决要战的家伙,蒙古人内部“妥协”的意见更占据上风了。
他们派出了使者前来会晤宋朝。
带着兵马游走在他们鼻孔下的沈烈直接乱棍把使者打了回去,大书一行:“还我河山。”宋人的强硬令蒙古人恼怒,也令一些富贵里长大的领袖们胆怯,他们不想做忽必烈,不想。
可以出力可以出钱投资你们疯狂的计划,但是你们要做好输了的话,人头割给宋人换取和平的可能。
鹰派愤怒的答应了。
这种内耗似的争斗和宋人发生过的那些事情多么的相似?想到欲破黄龙的岳飞,想到发牌十二道的宋天子,鹰派心中苦闷,有些笑话一旦发生到了自己身上就一点也不好笑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
这个谁也想不到的季节里,宋军出兵了。
宋人不过年了?
不过了。
帝国内阁在沈烈的建议下,对比了双方的实力之后决定展开第一次北伐后,经济北伐缓冲准备后的第二次军事北伐。
战争的主动方是曾经的弱宋,王坚坐镇洛阳拱卫京师长安,同时防备西域元人,沈烈和天子为正副统帅,率领三十万宋军马进行北伐,执行冬征。
简直是纯粹恶心蒙古人的,和他们西征名称上有着强烈对比感觉的另外一场战役,光荣却不再属于元人。
冬征,北上。
大宋境内从天子即位十年来修筑的四通八达的道路,各处的驿站,各地的工会,各地的预备役部队,各地的后勤组,立即动了。全国变成了一台战争机器的大宋,以三十万军马为先锋,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对元人进攻了。
改良的越发威猛的火炮,装备至一线部队的火枪新军,全甲的骑兵,重装的步兵……
战争的天平在科技的筹码下完全的倾斜了。
十则围之冷兵器标准以及那些要塞雄城在火炮的面前不值一提,被彻底颠覆。
沈烈没有疯狂的去改进技术,一个能支持数十万军团作战的国家,在现有的文明现有的层次上以及是最好,任何一点不合时宜的引导都会带来麻烦,沈烈只是引导文明的前进,让本就该结果的文明在该结果的时候结果成熟。
宋人的科技得到了奖励激发,一层带动一层,一加一再加一,最终科技和国力成良性循环的发展,一日千里。
首先用于军事的最高科技成果展现出了超越半奴隶制文明的真正实力。
开花弹,震天雷,转眼就扯裂了高大的城墙。
无数的火枪手,从兜里掏出纸弹,对着缺口处扣动扳机,身边有更多的勇士保护着他们,看着硝烟聚散间,元人的骑兵一**的在弓箭射程外的火力覆盖下,舞蹈至死。
尸首如山一般的堆积起来。元人惊恐,这样密集的火炮覆盖,和超乎他们想象的火枪技术,令他们害怕。据说可以召唤神灵法力无边的萨满们躺了一地,宋人不知道这些蠢货到底在那里蹦蹦跳跳的干什么,但是对元人来说,神棍们的阵亡是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沈烈令下。
大宋的虎贲们咆哮着开始了冲锋,雪亮的刀光映着北地的皑皑冰封,大地上红色纵横,元人狂喊奔逃而散。
“分派千人队驻扎此处,令后方随军统制上前安排接管城市,搜杀元人余孽,并吊死元治时为非作歹的汉奸,保护百姓,其余各部,继续前进!”
“是,大帅。”
“朕今日要在下一座城内陪大帅饮酒,诸位将士可愿成全朕意?”
全军拔刀大呼,浩浩荡荡的向着前方而去,铁流无边,后部多少还没来得及参战的士兵看着狗啃的城池,在驻军的致礼下,心急如焚的向前而去,再走的慢点,可就没肉吃了。
前部捷报传来。
举国欢呼,北伐大军初战,第一日就推进百里,三十万军马分三路,十个时辰内共下三城。天子豪言也传于国内,后方美酒送上。
军中节制,但北地苦寒,宋军如秦军虎狼作风,痛饮烈酒,提头追逐,元人遇到这样的相对高科技的部队始再无任何办法。
各部又意见不一,力量无法集中,四大汗国其余三家各自管各自的,忽必烈余部早就要消散,自我组建的鹰派们在宋军火力的痛击下,领袖也死了一群,幽燕各地汉人造反,内乱再生。宋朝前期安排去的探子人马,开始发挥作用配合大军。
前方各路敌军情报也流水线似的向着后方而来。
沈烈一一阅过,示意随军参谋团敲定下一步战争计划,就和天子去喝酒了。前方各部将领在实践中也明白了火器的重要性。
最忙的是工兵营,辎重营,因为要时时维修前方换下的火器,送上消耗疯狂的弹药。
最无聊的是骑兵,他们可靠不得火营阵地,远远的听到那片恐怖的声音,战马都要跳死,可怜当面的元人们会是什么个下场?骑兵只能负责大军侧翼来回,但是搞笑的是打到这个地步,忽必烈余部一路后撤,战场之外,凡是宋军进入的地区,元人自动跑光,绝不再来绝不偷袭。
士气已经到了谷底。
阿里不哥在西域以及西夏旧地一线,大声疾呼各部属国该同心协力,但是雷声大雨点小,他只不过是为了做个姿态而已。王坚部可不是吃素的,他们是内阁内定的,未来征战西域的先头精锐部队,正愁没仗打呢。
要知道现在宋人不打仗就没什么功劳。
可怜王坚整日压制部队,和元人的小规模冲突打赢了也没什么,但是你们不能就几百人能追出千里地去吧?几天几夜不回来吃饭,出去就发疯了,都他娘的暴徒!王坚苦闷死了,士兵们虽然爱戴他,但是现在恨他,王坚现在在各部士兵内流传的外号叫大王,后面少个八字。
这群兔崽子是在嗤笑他不出兵。小兵们只想立功自然想不到国家征伐层次的安排。只能委屈王坚了。
西域军团的消息传来,沈烈和天子大笑。
同时宋朝境内将阿里不哥的动静称之为:政治作秀。还到处宣扬,告诉元人们,穿梭于汉人元人之间的各族冒险者们或者流民们把这些话传播到草原各处。被忽必烈打败的阿里威信本已低下,现在再被敌人这样耻笑,偏偏又真的不敢做出什么激烈反应,阿里不哥差点气死。
王坚坐在帐内。
初看沈烈的来信浑身冷汗,然后是哭笑不得。
因为沈烈抬头写:大王
后面有个大墨水团,隐隐看出一撇一捺的痕迹。